Ⅰ 怎麼看上市公司的現金流
上市公司的現金流量具體可以分為以下5個方面:
1來自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為開展正常業務而引起的現金流入量、流出量和凈流量,如商品銷售收入、出口退稅等增加現金流入量,購買原材料、支付稅款和人員工資增加現金流出量,等等;
2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反映公司取得和處置證券投資、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活動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變賣廠房取得現金收入,購入股票和債券等對外投資引起現金流出等;
3來自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指公司在籌集資金過程中所引起的現金收支活動及結果,如吸收股本、分配股利、發行債券、取得借款和歸還借款等;
4非常項目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非正常經濟活動所引起的現金流量,如接受捐贈或捐贈他人,罰款現金收支等;
5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與籌資活動:這是一類對股民非常重要的信息,雖然這些活動並不會引起本期的現金收支,但對未來的現金流量會產生甚至極為重大的影響。這類活動主要反映在補充資料一欄里,如以對外投資償還債務,以固定資產對外投資等。
對現金流量表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分析:
1現金凈流量與短期償債能力的變化。如果本期現金凈流量增加,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增強,財務狀況得到改善;反之,則表明公司財務狀況比較困難。當然,並不是現金凈流量越大越好,如果公司的現金凈流量過大,表明公司未能有效利用這部分資金,其實是一種資源浪費。
2現金流入量的結構與公司的長期穩定。經營活動是公司的主營業務,這種活動提供的現金流量,可以不斷用於投資,再生出新的現金來,來自主營業務的現金流量越多,表明公司發展的穩定性也就越強。公司的投資活動是為閑置資金尋找投資場所,籌資活動則是為經營活動籌集資金,這兩種活動所發生的現金流量,都是輔助性的,服務於主營業務的。這一部分的現金流量過大,表明公司財務缺乏穩定性。
3投資活動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公司的未來發展。股民在分析投資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分析是對內投資還是對外投資。對內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增加,意味著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增加,說明公司正在擴張,這樣的公司成長性較好;如果對內投資的現金流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正常的經營活動沒有能夠充分吸納現有的資金,資金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入量大幅增加,意味著公司現有的資金不能滿足經營需要,從外部引入了資金;如果對外投資的現金流出量大幅增加,說明公司正在通過非主營業務活動來獲取利潤
Ⅱ 在那個網站上能查詢上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走勢
巨潮資訊網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的上市公司信息
披露網站,創建於1995年,是國內早的證券信息專業網站,同時亦是國內首家全面披露深滬250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信息和市場數據的大型證券專業網站。
上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這類財務信息不是實時公布的,一般是公布在季度報告和年度報告中。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時間為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季報的披露時間為每個會計年度第3個月、第9個月結束後的1個月內編制完成並披露。
市場上存在同花順、東方財富、通達信這類財經軟體,專門整理每個上市公司公布的報告內容,可以在上市公司基本信息裡面直觀的查詢每個報告期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包括自由現金流)。
Ⅲ 20分 上市公司 每股自由現金流 的計算方法 (有滿意答案在加分吧)
看年報里的現金流量表,有一項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經營現金流了,每股自由現金流一般是指經營性現金流減去資本性支出,然後再除以總股本,資本性支出一般是指購買固定資產的錢.
為什麼會有這兩個指標呢?我們需要把業務分開.一部分是作為資本的凈使用者的業務,也就是支出比賺錢多的業務;另一部分是資本的凈生產者的業務,它創造的剩餘現金是真正屬於股東的.你在某些時候可以看到自由現金流常常被當作"所有者盈餘",這樣的表述是正確的,它表示一家公司的所有者擁有可以提取而又不影響公司業務的現金數量.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家能產生大量自由現金流的公司能用這些現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把它存起來等待投資機會,用它收購,回購股票等.自由現金流給公司帶來融資的彈性,因為這家公司可以不以來資本市場支持它的擴張.有負的自由現金流的公司不得不去貸款或者賣掉一些股票來維持公司經營,而且如果在公司的危機時刻,或市場變得不穩定的時候,這可能變成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Ⅳ 自由現金流 這個在上市公司財報裡面有體現嗎 沒找到
是自有現金。在財報里沒有具體指標,可以參照現金流指標,以及流動資金指標
Ⅳ 在哪裡查看上市公司的每股自由現金流
看公司每年公布的年度報表,裡面有一格現金流量表。其中有一項經營產生現金流量凈額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的現金流量。
每股自由現金流是指經營性現金流減去資本性支出,然後再除以總股本。資本性支出一般是購買固定資產的錢
Ⅵ 自由現金流問題 普通投資者如何大體判斷公司自由現金流 別說那麼復雜的公式了 簡單判斷方法有嗎
自由現金流,簡稱FCF。是指企業的經營性收入扣除資本性支出的差額。這個是一定要算的,但是局限性高,參考價值低。演算法是:自由現金流=經營性收入-投資支出-所得稅-必然經營支出。從投資比重,所得稅的數據中可以分析出來。這個沒有直接明了的方法。可能是沒什麼太大影響吧,沒什麼人去研究他的圖形。我是做金融的,幫這些上市公司處理過不少問題,絕大多數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很小,甚至公司面臨破產了,他們也可以突然拿出一大筆錢救企業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說,自由現金流很容易作假,很容易蘊藏,監管手段也成效不大,乾脆就不整理了。
Ⅶ 自由現金流怎麼計算
FCF【自由現金流量】
= EBIT【息稅前利潤】 -Taxation【稅款】+Depreciation&Amortization【折舊和攤銷】-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營運資本變動】-Capital expenditure【資本支出】
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方法:自由現金流量等於企業的稅後凈營業利潤(即將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營業利潤扣除實付所得稅稅金之後的數額)加上折舊及攤銷等非現金支出,再減去營運資本的追加和物業廠房設備及其他資產方面的投資。
它是公司所產生的稅後現金流量總額,可以提供給公司資本的所有供應者,包括債權人和股東。
(7)上市公司自由現金流擴展閱讀:
自由現金流的應用:
企業價值與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正相關,也就是說,同等條件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越大,它的價值也就越大。我們把以提升企業價值為目標的管理定義為企業價值管理。
企業價值指標是國際上各行業領先企業所普遍採用的業績考評指標,而自由現金流量正是企業價值的最重要變數。企業價值和自由現金流量因其本身具有的客觀屬性,正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替代傳統的利潤、收入等考評指標,成為現代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
自由現金流是股東評估公司價值的一個重要測量工具。它是公司給付所有現金開支以及運營投資後所持有的剩餘資金, 它是公司為各種求償權者尤其是股東所能提供的回報。
許多投資者把公司產生自由現金流的能力擺在考察指標的第一位。利潤、股息和資產價值也許是重要的指標,但最終這些指標的增長都是由公司產生現金的能力所決定的。豐富的現金流讓一個公司可以提高股息、研發新產品、進入新市場、償還債務、回購股票,甚至成為被並購對象。
利潤和市盈率指標主導公司表現的評估和股價的估值。但是,會計方法的輕微變動就會引起收益的變動,從而造成不同時間或不同公司間的利潤不可比。實際的現金流可以克服這一不足。
Ⅷ 如何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計算自由現金流量。。。
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產生的、在滿足了再投資需要之後剩餘的現金流量,這部分現金流量是在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企業資本供應者的最大現金額。簡單地說,自由現金流量(FCF)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CE)的差額。即:FCF=CFO-CE。
自由現金流是一種財務方法,用來衡量企業實際持有的能夠回報股東的現金。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
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公式如下,可參考現金流量表底稿的做法從財務報表中提取數據;
自由現金流量=(稅後凈營業利潤+折舊及攤銷)-(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自由現金流量 = 稅後凈營業利潤-營運資本凈增加-資本凈支出
自由現金流量=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營業費用+經營租賃內含利息) ×(1 - 所得稅率)+ 遞延稅款的增加-(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存貨+待攤費用)+(應付票據+應付帳款+預收帳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計提的壞賬准備+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待攤費用攤銷+提取的預提費用)- (固定資產的本期增加數+在建工程的本期增加數-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數+增加的合並價差+無形資產本期增加數+長期待攤費用本期增加數)+(折舊+無形資產及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Ⅸ 如何計算上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
計算企業的資本支出和自由現金流,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都可以計算。 用資產負債表數據計算準確性稍差,因為有些現金的增加,可能是用於資本支出的,企業不能自由支配它,因此並不能完全作為營運資本的增加。 現金流量表法准確度略高,但由於我國現金流量表普及較晚,一般企業編制現金流量表的普及度和准確度難較低,因此也仍在沿用資產負債表的測算方法。即使在較早引進西方的信貸財務調查分析體系的銀行業,多數仍是兩種方法並用。本人接觸過六家銀行的企業財務調查分析報告,都有這種情況。 一.現金流量表測演算法: 資本支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自由現金流= 息前稅後凈利 + 折舊和攤銷 - 營運資本增加 - 資本支出 折舊和攤銷: =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 固定資產折舊 + 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折舊和攤銷實際是未付現費用。 營運資本增加: = 存貨增加 + 經營性應收項目增加 + 待攤費用增加 - 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 - 預提費用增加 經營性應收項目增加 = 應收帳款增加+預付帳款增加+應收票據增加 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 =應付帳款增加 + 預收帳款增加 + 應付票據增加 二.資產負債表測演算法: 這種方法,注冊會計師全國統考的《財務成本管理》輔導教材中有介紹。 資本支出:= 購置各種長期資產的支出 - 無息長期負債的差額。 長期資產包括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 固定資產支出 = 固定資產凈值變動 + 折舊 其他長期資產支出 = 其他長期資產增加 + 攤銷 無息長期負債包括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和其他長期負債等。 自由現金流= 息前稅後凈利 + 折舊和攤銷 - 營運資本增加 - 資本支出 折舊和攤銷: = 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 + 固定資產折舊 + 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攤銷 + 固定資產報廢損失。 指在計算利潤時已經扣減的固定資產折舊和長期資產攤銷數額。它們雖然也是可以減稅的項目,但是本期並未支付現金,因此實際是未付現費用。 營運資本是指流動資產和無息流動負債的差額。 營運資本 = 流動資產 - 應付帳款 - 預收帳款 - 其他應付款 - 其他流動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