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圍城效應的玻璃界
從國內看,2005年是平板玻璃最痛苦的年份之一,從年初到年末始終也沒有看到一絲光明,銷售價格一路下滑,到年底產銷量最大的普通浮法玻璃價格比2004年平均下降4.43元/重量箱。而在生產成本中約佔60%的重油和純鹼的價格卻一路飆升,重油的價格平均比2004年上漲412元/噸,達到2599元/噸;純鹼的價格平均比2004年上漲364元/噸,達到1427元/噸,僅此兩項就使浮法玻璃製造成本平均上升8.29元/重量箱。受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和原燃材料購進價格上漲的雙重影響,浮法玻璃的利潤空間減少12.72元/重量箱,致使整個平板玻璃製造業的利潤總額由2004年的28億元減少到9億元,下降幅度高達68.2%,浮法玻璃企業虧損面接近1/3。盡管玻璃市場形勢嚴峻,但2005年仍有24條新建浮法玻璃生產線建成投產,新增產能7229萬重量箱。2005年平板玻璃總產量為36573.6萬重量箱,同比增長16.8%,遠遠超過我國GDP的增長速度。面對嚴峻的形勢,一些企業開始尋求減縮或適當退出策略,比如中國耀華玻璃集團公司下屬子公司秦皇島北方玻璃集團有限公司對北京秦昌玻璃有限公司的這次轉讓,說明耀華有意減縮競爭激烈較大的平板玻璃領域,向高新玻璃領域發展。
從國際看
盡管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比國內低,但由於受國內出口量的影響,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這種局勢,皮爾金頓公司退出玻璃製造領域就不難理解。作為有180年歷史的百年老店,皮爾金頓公司發明了浮法玻璃製造工藝被評為20世紀最重要的50項發明之一,在平板玻璃工業發展史上鑄就輝煌的一頁。然而,由於該公司過於保守,面對新興的經濟市場,其表現遠不如聖戈班、旭硝子等突出,在與其他公司的競爭中往往失利,平板玻璃業務受到長期的價格壓力,表現出業務現金流不足,盈利空間受限,多年來銷售額和營業利潤持續走低。2005年其總資產為31億英鎊,營業收入為26.94億英鎊,稅前利潤僅為1.83億英鎊,付完利息和股息之後集團只得到3500萬英鎊,即使如此仍比2004年提高了119%。另外,與其他傳統玻璃公司相比,皮爾金頓的多元化是失敗的,聖戈班的平板玻璃業務目前只佔集團總收入的14%,旭硝子佔47%,皮爾金頓則高達96%。 從國內看,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好像看到了「城內」的無限美景,毫無顧忌地沖進玻璃產業。正如趙令歡曾明確表示的:中國玻璃行業在2005年進入低谷,而在行業低谷進行並購尋求發展是我們一直堅持的策略。正是基於這種策略,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才有如此大的動作,從業外進入玻璃產業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成為中國最大的平板玻璃上市公司。
另外福耀集團也是從「城外」沖進來的一匹黑馬,福耀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企業,也是我國唯一在汽車玻璃產品上取得「中國名牌產品」的企業。從2002年開始醞釀進軍平板玻璃業,2003年9月,福耀集團長春有限公司以1億元人民幣取得雙遼市浮法玻璃廠浮法生產線。此前,福耀集團長春有限公司以經營租賃方式租賃經營雙遼浮法玻璃廠。2003年11月,福耀集團通遼有限公司以2.50億元人民幣成功地向通遼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收購內蒙古通玻集團有限公司及通慶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資產。同時,與PPG公司合作,投資16億元在福清建成3條600噸級高檔汽車級浮法玻璃生產線。目前福耀集團擁有6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年生產能力1390萬重量箱。
我們目前還不能料到「城外」其他有實力的企業,是否也在窺視「城中」的美景,正在醞釀沖進「城內」的方案或尋求沖進來的時機。
從國際看
作為浮法玻璃技術的發明者,皮爾金頓公司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平板玻璃的領頭地位。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旭硝子公司收購買比利時格拉威伯爾公司67.52%的股份,才退居第二。同樣,在被日本旭硝子公司收購之前,格拉威伯爾公司處於世界平板玻璃業的前列,它於1961年發明格法玻璃生產工藝,且在1995年以前,世界上只有格拉威伯爾公司掌握電子工業用超薄浮法玻璃技術。1995年以後,英國皮爾金頓公司、日本旭硝子公司、板硝子公司等,分別將一些小噸位浮法玻璃生產線改建成超薄法玻璃生產線。格拉威伯爾公司還是較早掌握在線Low-E玻璃的生產企業。像格拉威伯爾公司、皮爾金頓公司這樣優秀的平板玻璃企業卻激流勇退,從「城內」沖出來,也許它們的經營者或股東們真的頓悟了梅花香就在城外的小道旁,要看日出日落也只有登上城外的山峰;也許它們真的想臣服於他人而得到養息。總之,它們的名字將在行業中漸次抹去,留下的只是以前的輝煌。 玻璃界的「圍城效應」必然帶來未來的競爭格局充滿變數。
從國際看,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日本旭硝子公司就購買了比利時格拉威伯爾公司(當時該公司擁有7條浮法玻璃生產線)67.52%的股份,1998年又通過格拉威伯爾公司收購了PPG的歐洲公司,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玻璃生產企業。旭硝子公司擁有37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其中日本本土7條、印度尼西亞3條、印度1條、馬來西亞1條、美國4條、比利時2條、菲律賓1條,並在中國、泰國、越南、巴西、荷蘭、捷克和加拿大等20來條浮法玻璃生產線享有股權。
如果板硝子蛇吞皮爾金頓成功,板硝子將一夜之間在27個國家擁有玻璃製造廠,擁有4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其經營業務從亞洲擴展到全球130多個國家,銷售額達70億美元,躍居為世界第二大平板玻璃公司。
世界平板玻璃產業的格局將會重新構建,英國皮爾金頓公司繼比利時格拉威伯爾公司之後消失,取代它的則是目前排名在十幾位而蛇吞它的板硝子公司。由於旭硝子公司、聖戈班公司、板硝子公司與皮爾金頓公司的相互持股關系,其中的變數會更加復雜。
從國內看,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和福耀集團進軍平板玻璃業就給中國的玻璃產業增加了變數。而在中國玻璃上市前,弘毅投資已經為資本退出設計好通道,未來的接盤者就是英國皮爾金頓,並進行了實質性運作。2005年6月3日,股權買賣協議簽訂,皮爾金頓1000萬美元購入中國玻璃9.9%股份。如果這次板硝子蛇吞皮爾金頓成功,不僅會給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退出策略帶來調整的變數,而且皮爾金頓在中國的投資也必然轉變為板硝子的股份,板硝子在中國將如何經營和實行什麼樣的策略,也給中國玻璃產業帶來未知的變數。
⑵ agc玻璃和福耀玻璃哪個好
兩者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好壞,各有優勢。
由於福耀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配套廠商,很多專國產車都屬使用福耀配套。不過,畢竟agc是個百年老字型大小公司,技術更加完善,如果同級別的來比較,日本的玻璃配套比如玻璃上的膠條,定位做的會更好點,福耀也差得不多。但是從業務專注度來看,福耀玻璃比旭硝子更加專注,只做汽車玻璃。
AGC英文全稱AsahiGlass,更多稱之為旭硝子玻璃。旭硝子株式會社是日本一家玻璃製品公司,三菱旗下的子公司,為全球第二大玻璃製品公司,1907年成立至今超過一百年,浮法玻璃的首創。旭硝子產品為各種玻璃製品與半成品,在汽車玻璃領域,國際市場有著很高的佔有率。在應用范圍廣泛的玻璃、氟化學和其他相關領域中,AGC 集團也掌握著全球頂尖的技術水平。
福耀是我國最大的汽車玻璃配套廠商,也是國內最具規模、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在國內的整車配套市場,福耀為眾多著名汽車品牌提供配套,市場份額占據了大半,同時,在國外的佔有率也很高。
⑶ 金晶集團的企業管理
作為中國平板玻璃標準的制定者,中國超白玻璃產品的開拓者,金晶產品品質與性能得到行業及社會的高度肯定。金晶超白玻璃被大批量引入奧運會鳥巢、水立方、2010年世博會「陽光谷」及國家大劇院、北京國貿三期、阿聯酋迪拜塔等國內外上百項標志性重點工程。
隨著加入WTO,中國正全面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金晶集團與世界500強玻璃企業巨頭美國PPG公司本著互惠雙贏的良好意願,於2003年結成了戰略夥伴關系,實現了雙方技術和市場的共享。
金晶集團的產品以工藝和技術的高科技含量為特徵。浮法玻璃生產線引進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工藝和設備,主要生產2--25mm高質浮法玻璃、汽車玻璃基片。建成了亞洲最大規模的壓花玻璃生產基地和玻璃加工基地。
金晶集團產品的品質追求是:功能和美感的有機融合,環保和安全的自然銜接,性能和品貌的和諧統一,時尚和實用的完美結合。主要產品有:超白玻璃原片、汽車玻璃原片、工業玻璃原片、建築玻璃原片、工程玻璃系列、汽車玻璃系列等百餘種產品。產品市場遍及北美、歐洲、澳洲、東南亞、中東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7年金晶集團填補國內空白的產品--超白玻璃成功中標奧運工程「鳥巢」、「水立方」,並廣泛應用於國家大劇院、迪拜塔、北京銀泰大廈等大型高檔建築,因而超白玻璃被稱為玻璃家族中的水晶王子。
2007年至2008年,金晶集團又先後與德國SAP公司合作開展ERP項目建設,與美國Hay(合益)公司合作開展人力資源項目建設,著力打造企業信息化與人才成長的平台,為企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純真、卓越、全球化」是金晶集團的核心理念,追求產品、業品、人品的至真、至純;智識卓越、基業長青;資本、人才、市場、品牌、服務的全球化。
金晶集團與客戶定位為互依互存的生態關系,因而視服務為產品的延伸。堅持為客戶營造價值享受和增值空間,以雙贏為驅動力,推行「零距離、零延遲、零盲區」的服務標准,在共同的價值鏈上共享利益。
⑷ 憎水玻璃的資料和材料,急!!!!!!!
憎水玻璃屬生態環保型新型玻璃,其表面塗鍍了一層透明的二氧化鈦(TiO2)光催化劑塗層。
當這層光催化劑的薄膜層遇到太陽光或紫外線燈光照射後,附著在玻璃表面的有機污染物會很快被氧化,變成CO2和H2O自動揮發消除。憎
水自潔凈玻璃已被廣泛應用於醫院門窗、器具的玻璃蓋板、高檔建築物室內浴鏡、衛生間整容鏡、汽車玻璃及高層建築物的幕牆玻璃等場所。
⑸ 國內大型的伏法玻璃生產企業有哪幾家
按08年末產能大小排列:
1.江蘇華爾潤玻璃集團
2.台玻集團
3.中國玻璃股份(藍星,蘇玻)
4.浙玻
5.中國洛玻
6.福耀玻璃
7.中國耀華集團
8.金晶科技股份
9.中國南玻集團
10.耀皮玻璃
11.山西利虎玻璃工業
12.明達玻璃
13.晶牛玻璃
14.信義股份
15.河北沙河安全實業
16.河北迎新玻璃集團
17.河北海源玻璃
18.沙河長城玻璃
19.中山玉峰玻璃
20.安徽華光玻璃集團
21.阜新恆瑞科技
22.廣東江門益勝浮法
23.杭州建新浮法
24.河南建華玻璃廠
25.河南振華玻璃廠
26.三峽新型材
27.江西萍鄉浮法玻璃廠
28.昆明昆玻股份
29.蘭州平板玻璃廠
30.凌源向東浮法玻璃廠
31.南寧浮法玻璃廠
32.寧波康力
33.秦皇島奧格玻璃
34.德州晶華玻璃集團
35.聖戈班韓洛
36.武漢長利
37.旗濱玻璃集團
38.旭硝子
39.荊州億鈞
40.河北萊欣
41.上海平板玻璃廠
42.川玻股份
43.河南奔月
44.郴州晶星
45.安徽鳳陽浮法玻璃
46.黑龍江佳興浮法
47.北京玻璃
48.郴州八達
49.山西神木瑞誠
50.榆林華寶特種玻璃
大致情況為此,僅供參考,聯系方式請上網自行查找
⑹ 大家有了解山東金晶集團嗎
金晶集團還行吧,搞玻璃研發的,鳥巢的玻璃就是它們公司生產的,屬於玻璃行業比較領先的企業,公司里有外國專家駐廠,技術上比較先進,曾經來我們校招聘過,總部在山東淄博博山,在山東的工資普通工人不算太高,搞研發的應該不錯,在北京地區,工資應該不低吧,畢竟是研發中心。
⑺ 龔祖同的人物軼事
核物理學探索者
1930年,趙忠堯發表了伴隨硬γ射線反常吸收的不同於康普頓散射的二次γ輻射方面的論文。1932年到1934年,龔祖同作為趙忠堯的研究生,對二次γ輻射做了深入研究,發表了《伴隨硬γ射線反常吸收的二次γ輻射的波長》和《趙忠堯、龔祖同致Nature雜志》,對趙忠堯發現伴隨硬γ射線反常吸收的二次γ輻射之後國際學術界在理論上所做的不同推測和解釋做了實驗驗證,並指出Thcγ射線的瑞利散射並不存在。由奇元素Al、Sb和偶元素Zn、Pb所產生的二次γ輻射的硬度差別探測不出來;所觀察到的軟成分波長25.4x.u(X射線單位=0.1nm)可用正負電子對的湮沒解釋,Pb、Sb後向波長13.8x.u的硬射線可以解釋為散射的正負電子產生的連續γ輻射。
應用光學開拓者
正當龔祖同在實驗核物理的前沿取得初步成績並滿懷信心開拓前進時,祖國的需要改變了龔祖同的科學生涯。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加緊侵略中國,戰爭的烏雲籠罩華北。時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的葉企孫,看到對軍事極為重要的應用光學國內尚屬一片空白,十分焦急。1934年,留美公費考試中恰好有一名應用光學名額,他決定動員能刻苦鑽研並初露鋒芒的龔祖同去報考。他對龔祖同說,應用光學在國防上很重要,我國還是空白,留美公費考試中有一個應用光學名額,望能報考。「是空白,我就去填補。」龔祖同毅然接受了這個決定他一生專業方向的提議,被錄取為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應用光學直讀博士學位的公費生。後來,導師趙忠堯指出,德國光學在世界上領先,不一定去美國。龔祖同接受了這個建議,於1934年夏,經西伯利亞去德國柏林技術大學(現稱柏林工業大學),開始了他研究應用光學的生涯。
1936年,龔祖同以「優秀畢業生」的榮譽自該校畢業並獲特准工程師稱號,隨即在應用光學專家F.維多特(Weidort)教授的指導下從事工程博士學位的論文工作,題目是「光學系統高級球差的研究」。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開始了我國高級像差的研究,並為把光學設計引入我國奠定了基礎。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為了學到更多的光學儀器生產知識,龔祖同經常到德國的光學工廠實習、工作。1938年初,他回到災難深重的祖國,立即投入了昆明光學儀器廠的籌建工作,決心盡快為抗日將士製造出雙目軍用望遠鏡。
製造雙目望遠鏡的第一關是光學設計。龔祖同採用德國的設計技術,使用當時國內僅能找到的一台電動計算機,很快完成了設計。為了在中國傳播德國先進的光學設計技術,他將有關技術傳授給3名西南聯合大學的學生。
製造雙目望遠鏡的第二關是加工與裝調。當時沒有能夠加工光學鏡頭的中國技工。龔祖同從建立設備、邀請瑞士技師培訓工人做起,克服日本侵略帶來的物質條件上的種種困難,一步步向成功邁進。在全國高昂的抗日熱忱的支持下,僅用了半年多時間就製造出了中國第一批軍用雙目望遠鏡,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龔祖同的這項工作不僅實踐了他科學救國的理想,也與當時遷到昆明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嚴濟慈、錢臨照等試制顯微鏡的工作一起,開創了中國近代光學設計與光學儀器製造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五機械工業部建立了幾個光學儀器廠,其中的技工大多都是昆明光學儀器廠的第二、三代,甚至第四代技工。
龔祖同的腳步從不停頓。在完成雙目望遠鏡的試制、生產後,他又試制了機槍瞄準鏡,參與試制了倒影測遠機。1958年,他指導研究生王乃弘試製成功中國第一隻紅外變像管並製成了中國第一架紅外夜視儀,隨後推廣至雲南光學儀器廠,武裝了火炮及重機槍。1960年又試製成功使用多鹼陰極的可見光靜電聚焦三級串聯像增強器,用於被動式微光夜視,即一種無需照明、僅依靠微弱的月光及星光觀察的夜視技術。這開創了中國的夜視技術的歷史,為我國微光夜視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龔祖同擔任國防科工委夜視技術顧問,直至1986年逝世。
19581960年,龔祖同主持研製成我國第一台透射式電子顯微鏡。
1960年,龔祖同擔任研製2.16米天文望遠鏡的技術負責人。隨後為其中間試驗品60cm望遠鏡的設計、加工、裝調奔波。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這項工作拖延了17年。由於龔祖同促進修改,最終於1976年成為一台有用的望遠鏡。這項工作為製造中國的天文望遠鏡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遺憾的是,當2.16米天文望遠鏡於1989年矗立在河北省興隆縣山上開始探索宇宙的奧秘時,龔祖同已經與世長辭。
玻璃工業奠基人
龔祖同深知,不能生產光學玻璃,光學工業難為無米之炊。依靠進口玻璃,中國的光學工業不可能真正獨立。因此,從依靠進口光學玻璃製成軍用雙目望遠鏡起,自行生產光學玻璃就成了他魂牽夢繞的目標。
1939年冬,龔祖同奔母喪回上海,考慮到上海輕工業發達,他用自己公費留學節省下來的400英鎊及同學的資助,於1940年初開始在上海小規模試制光學玻璃。不久,被日偽軍以「跟內地勾結,購買軍火」的罪名逮捕。日本侵略軍計劃把這位「年輕的光學專家」送往日本為他們效力。由於重慶國民政府設法營救,龔祖同得以喬裝逃出上海,返回昆明。第一次試制光學玻璃失敗。
回到昆明光學儀器廠,龔祖同仍牽掛著光學玻璃的試制。他總希望早日試製成功,以此支援抗日並報答人民的培育之恩。1942年,他到貴陽東邊找到紅岩沖地址,在此建造簡易廠房,開始試制光學玻璃,並派人到美國標准局學習。日本投降後,當局者認為光學玻璃可以從美國進口,自己不值得搞,因而撤銷了貴陽試制廠。龔祖同第二次試制光學玻璃宣告失敗。
1945年10月,龔祖同為了實現其試制光學玻璃的夙願,從兵工署轉入資源委員會,參與接收秦皇島耀華玻璃廠並擔任該廠總工程師。他到該廠的目的之一是找機會試制光學玻璃。到該廠之後,等待他的首先是恢復日本侵略軍撤走全部技術人員後停產的平板玻璃生產,解決全廠員工的吃飯問題。1948年,正當耀華廠有條件試制光學玻璃時,秦皇島面臨解放,時局混亂,龔祖同不得已轉道天津赴上海耀華公司。第三次試制光學玻璃的願望又成了泡影。幸運的是,他在上海耀華廠認識了在英國獲得博士學位回國的王大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大珩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儀器館館長。他對於光學玻璃重要性的認識,與龔祖同可謂「英雄所見略同」。1950年,王大珩從東北人民政府申請了40萬元撥款,邀請龔祖同去長春攻關。此事對於龔祖同不啻如魚得水。他當時的心情,用他暮年所寫的回憶錄中的話說:「這時我感到非常興奮,下定決心,誓將光學玻璃試製成功。艱難困苦無所懼,赴湯蹈火也甘心。」從1951年春到長春提出試制車間設計任務書起,龔祖同奔走聯系建築設計與施工。當年動工,當年完成。1952年定製特型爐材,建造爐窯。7月製造大坩堝,10月中烤爐,幾次坩堝破裂失敗。龔祖同知難而進,屢敗屢戰,日夜生活在爐邊,全身心灌注在工作中。1952年除夕,第一次獲得了300升(一大坩堝)K8光學玻璃。接著又成功了兩坩堝。
1953年的新年是龔祖同一生最感幸福的日子。他歷盡艱辛,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宏願,開創了中國自行生產光學玻璃的歷史。接著是鞏固、提高,開發新的品種。由硼冕玻璃到火石玻璃,再到鋇冕玻璃。在工藝上從經典法發展到澆鑄法。與此同時,他們接待了全國各地的代培人員並供給資料。從北京而南京而上海,毫無保留地提供了圖紙和配方。這是最無私、最徹底的奉獻。為了解決國內急需,他們有時甚至把自己的試制車間供工業部門生產之用。中國的光學玻璃工業從此誕生。
從1951年春提出光學玻璃試制車間的規劃到1958年轉而研製紅外變像管,龔祖同為中國光學玻璃的試制與推廣生產整整工作了7個年頭。1957年他發表了《光學玻璃熔制的發展及有關原理》一文,對其7年來熔制光學玻璃的經驗作了科學的總結。1962年龔祖同擔任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又指導所里的青年科技人員熔煉出一系列耐輻射玻璃品種,並轉交有關工廠生產,為中國的原子能工業做出了貢獻。
纖維光學倡導者
纖維光學是研究光在導光纖維中傳輸的理論和技術的一門學科。今天,光學纖維已經廣泛應用於光纖通訊及許多傳像場合。而在60年代初,纖維光學在中國還是空白。龔祖同以其對於科技新苗頭的敏銳洞察力,在任職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後不久,於1962年毅然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纖維光學研究室,組織、指導年輕的科技人員從設計製造拉絲設備做起,於1964年成功地拉出了中國第一根導光纖維,製成了第一根傳光束和第一根傳像束。隨後,為推動纖維光學事業在中國的發展,他又在1964—1966年間,陸續把拉制導光纖維的技術推廣到北京、南京等地。中國的光學纖維工業由此起步。
1972年,龔祖同在纖維光學研究的基礎上,又緊跟國外的發展,倡導開展自聚焦透鏡(一種利用折射率沿徑向按拋物線分布,光線在其中按正弦曲線行走而周期性聚焦的材料製成的成像元件)的研究。隨後,該所開展了自聚焦透鏡成像理論、像差理論及製作工藝的系統研究,開發了不少實用元、器件。龔祖同本人提出錐形自聚焦光纖及錐形自聚焦光纖網格板的設想。1978年,在東京舉行的第十三屆國際高速攝影與光電子學會議上,龔祖同發表了《錐形自聚焦光纖在高速網格攝影中的應用》一文,受到與會同行的高度重視。
1984年,纖維光學與集成光學的研究在中國已有一定規模,為促進這方面的學術交流與協作,龔祖同倡議建立中國光學學會纖維光學與集成光學專業委員會。這一倡議獲得同行的熱烈響應和中國光學學會的首肯。龔祖同被推選為該專業委員會的首屆主任。
高速攝影創始人
1962年,根據錢三強、王淦昌等建議,經聶榮臻批准,成立了為「兩彈」研製服務的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安分所,並調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所長的龔祖同擔任所長。龔祖同一向以國家需要為己任,更何況年輕時探索過核物理。他於1962年3月滿懷激情走馬上任,開始了為中國高速攝影建功立業的征程。
龔祖同重任在身,一往無前,領導當時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科技工作者奮戰一年,為反應堆研製了熱室潛望鏡,為中國首次核試驗研製了3台克爾盒多幅高速攝影機和3台轉鏡式等待型分幅高速攝影機。經現場使用,它們都獲得了重要圖片。在此後的歲月里,在龔祖同的領導下又陸續研製成功速度從每秒幾十幅到2000萬幅的間歇式高速攝影機、棱鏡補償式高速攝影機、等待型轉鏡高速攝影機、同步型高速攝影機、狹縫式高速攝影機以及不同時間解析度的轉鏡型掃描高速攝影機和小型電影經緯儀等。
龔祖同受1958年研製成功紅外變像管的影響,對於我國核科學家王淦昌所提的在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變像管高速攝影機的建議十分敏感。從1964年春起,他就組織力量開展了變像管高速攝影技術的基礎性研究,包括光電陰極的研製、寬束電子光學的研究、變像管的設計、製造以及控制電路的研製。從1969年起直至龔祖同逝世,陸續研製成功短磁聚焦的高速攝影變像管、長磁聚焦電偏轉的掃描管、靜電聚焦電偏轉的掃描分幅兩用管、皮秒時間解析度的掃描管以及磁聚焦的多級串聯像增強器與靜電聚焦級聯像增強器等。龔祖同本人在高速攝影資訊理論、新型高速攝影原理的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前面提及的「錐形自聚焦光纖在高速網格攝影中的應用」就是一個例證。
由於龔祖同在高速攝影與光電子學方面的傑出貢獻,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授予的技術重大貢獻先進工作者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在「現代國防試驗中的動態光學觀測及測量技術」中的7名個人獲獎者中名列第二。1980年中國光學學會高速攝影與光電子學專業委員會成立,龔祖同理所當然地被推舉為委員會的主任。
當中國向外部世界開放的時候,美國同行對於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高速攝影方面的成就極為贊賞,授予龔祖同1981年度美國光聲成就獎。
龔祖同的一生貫穿著熾熱的愛國精神。他一生事業的變遷都與祖國的需要密切相關。他放棄唾手可得的博士頭銜,提前回國為抗日將士研製軍用雙目望遠鏡;他百折不撓,終於開創了中國光學玻璃工業的先河;為了滿足祖國核武器試驗的需要,他以幾近「耳順」之年來到祖國的大西北開創高速攝影事業,其間不止一次帶隊跋涉於沙漠中的試驗基地……。龔祖同在其晚年所寫的回憶錄中,當談及他1952年除夕熔煉光學玻璃成功時的心情時寫道:「一生的重擔從此獲得初步解脫,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日子,此生此世永誌不忘。」其愛國熱忱由此可見一斑。
龔祖同一生十分重視年輕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早在抗戰時期,他就在自己工作的工廠里設過「龔祖同獎金」,獎掖後進,培養人才。愈到晚年,對此關切愈甚。1983年,他以79歲高齡,不辭長途跋涉,不畏酷暑,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九系為研究生講授「高速攝影概論」達半年之久。1985年年底,當他僵卧病榻,靠鼻飼維系生命的時候,仍然關心博士生的招收情況。
龔祖同一生不斷進取,從不停步。他活到老,學到老,探索到老。直到暮年,還抱著物質無限可分的信念,著力探索光子的結構,希望對光的二重性問題有所貢獻。他一生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很多,論著相對較少。他為人正直,嚴以律己,以身作則。他的辦公室門上貼有一張告示:「星期天照常上班。每晚7點到9點照常辦公。」不論節假日,每天工作三個段落,10個小時,直到病重住院為止。
龔祖同暮年常以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自勵。他的言行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作了最好的註解。
(作者:侯珣)
⑻ 河北視窗玻璃有限公司的介紹
河北視窗玻璃有限公司,是南玻集團專業生產電子信息顯示超薄基板的全資子公司,隸屬於南玻集團平板玻璃事業部。公司總投資6.8億元人民幣,佔地335畝,坐落於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工業區。公司距北京市區55公里,距天津市區60公里,距首都機場8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