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查看張裕A十大流通股東的時候,其中有許多英文表示的機構,它們是什麼性質機構啊是屬於QFII嗎
英文名稱代表外資股東,而外資股東可以是QFII,也可以不是。具體網路什麼是QFII。
⑵ st長生股票十大股東有哪些
*ST長生十大股東如下:
⑶ ST公司歲末忙保殼多少家續命成功了
資本市場上ST股是永恆的「話題王」,一到年底尤為活躍。截至目前,Wind統計出73隻ST概念股中,共29股披露了2017年度業績預告或在2017年三季報中預告了年度業績,其中有14家預計盈利。
*ST鄭煤也在三季報中表示,報告期內,由於國內煤炭價格較上年同期有大幅上漲,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凈利潤已實現扭虧為盈。
除了上述原因,也有因為並購重組進而扭虧的公司。*ST建峰在三季報中披露,預計2017年全年凈利潤最高將達到11.4億元,同比大幅扭虧。主要原因系三季度*ST建峰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將化工業務置出,確認投資收益6.31億元。
概念炒作風潮依舊?
事實上,市場上對ST概念的炒作熱度仍存。2017年12月以來,ST概念指數多日收紅。對比最明顯的是12月14日,當日滬深兩市分別收跌0.32%和0.3%,但ST概念指數逆市收漲1.49%,創下12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市場對ST公司保殼的預期。
*ST東數於2017年12月19日宣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稱威海威高國際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將以2.83億元入主*ST東數,這讓*ST東數保殼有了想像空間。12月20日復牌後,*ST東數報漲近5%,自公告重大重組事項以來*ST東數股價累計上漲近30%。
扭虧的14家ST公司,按照業績預告公告日之後的行情表現來看,除去*ST建峰停牌外,有4股實現上漲,*ST重鋼漲幅最大達到10.69%,*ST沈機漲幅9.26%,另外兩家漲幅均不超過2%。另外有9家均呈現下跌趨勢,跌幅超過10%的有4家,分別為*ST銳電、*ST東海A、*ST普林,*ST廈工,跌幅分別為15.21%、14.69%、14.89%、10.59%。
監管緊盯保殼「套路」
截至目前,已經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的ST概念股中,有*ST雲網、*ST三維、*ST眾和等10家公司為續虧狀態。與此同時,部分ST公司年末動作頻頻,賣地賣房、政府補貼、突擊重組等「戲碼」接連上演,受到了監管層的關注。
2017年11月17日,因擬向關聯方出售土地等相關資產,*ST聖萊受到深交所閃電問詢,要求公司說明此次利潤是否影響公司已經披露的2017年業績預告,該次交易是否具備真實的商業實質,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交易的資金來源、交易標的資產評估增值的合理性等問題。
另外,包括*ST金宇、*ST河化、*ST沈機等多家公司均因年底「突擊增利」收到監管部門的關注函。
2017年11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就指出,證監會將強化對上市公司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行為的監管力度,交易所將聚焦上市公司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行為。同時,證監局將視情況開展現場檢查。
能活下來就是好的。
⑷ 騰訊的最大股東是誰
騰訊最大股東是南非的傳媒集團Naspers全資子公司米拉德控股集團公司,米拉德控版股集團公司占騰訊權50%股權 作為騰訊最主要的創辦人。目前的股權結構為5位騰訊主要創辦人全資擁有,而騰訊藉以發家的QQ即時通訊軟體即為該公司開發。
⑸ ST三維怎麼樣
ST三維(000755)2015-05-05因S、ST、*ST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2%公布異常交易信息。公開信息顯示,買入前2名營業部(機構)和賣出前5名營.
⑹ 000755 st三維。這只股怎麼樣
該股自12.26至今因重大事情一直停牌,等到一周後開牌向好,估計最少3個板
⑺ st三維什麼時候復牌
你好,要等公告出才知道
⑻ ST生化股東持股比例是多少 *ST生化十大股東一覽
⑼ st三維轉讓股權是利好,還是利空
兩種情形,轉給大企業肯定是利好【1】說明資不抵債 需要轉讓股權了【2】互轉
⑽ 最近股市里ST題材為什麼會成為熱點ST明明是個不好的概念
「保殼摘帽」預期逐步明朗 ST股步入炒作高峰
12月14日,A股市場仍無大的起色,不過ST板塊卻強勢崛起,多隻ST股奪下漲停,業內人士指出,隨著2017年即將收官,ST股的「保殼」、「摘帽」大計也基本明朗化,不過普通投資者參與這一概念的炒作仍然存在諸多風險。
ST板塊迎來年底炒作高峰
先看盤面,12月14日,滬深兩市主要股指均以綠盤報收,不過ST板塊卻迸發出強大的上漲勢頭,*ST眾和、*ST河化、ST雲維、*ST金宇、ST南化、*ST昌魚、*ST三維、*ST東數、*ST東海A漲停;另外,多隻ST股盤中觸及漲停。整個ST板塊,除去停牌股,只有*ST德力、*ST 中富等7隻個股下跌,其餘46隻ST股均以紅盤報收,ST板塊全天整體上漲1.88%。
「在12月中旬這個時點上,ST板塊往往會有一波行情。」漲聲表示,從歷史經驗看,ST板塊的炒作高峰往往集中在三個時段,一是每年12月份,這個時段通常是ST公司動用各種手段「保殼」、「摘帽」的時間窗口,ST公司能否「保殼」、「摘帽」在此期間將逐漸明朗化。二是每年三四月份上市公司年報密集發布期間,ST股的最終命運將在這一階段完全清晰。三是每年的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達到「摘帽」條件的ST股將在這一時段密集「脫帽摘星」。
12月14日漲停的ST股大多已經具備了「摘帽」的條件或者「摘帽」預期較為明朗化,比如*ST河化在12月份連續獲得政府巨額補貼、控股股東贈送現金以及轉讓應收賬款等利好,非但「保殼」已基本無憂,「摘帽」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幅提升。而*ST東海A、ST南化等股也基本解除了暫停上市的風險。
機構投資者提前潛伏「摘帽」題材股
盡管「戴帽加星」的ST板塊,一向都是垃圾股的代名詞,除了期盼獲取暴利的游資外,很少有諸如基金這樣的主流機構參與交易,但是公開信息顯示,已有相當部分機構投資者已經在ST板塊潛伏下來,布局其在歲末年初的這波機會。
據漲聲APP統計,結合上市公司三季報以及基金公司三季報披露的信息可以發現,截止三季度末,滬深兩市已有17家ST公司在報告期內獲得公募基金、陽光該私募基金、券商、QFII、保險、社保以及匯金證金等機構投資者持有,機構投資者持有相關ST公司的股票總量接近3.35億股,其中*ST弘高、ST紫學、*ST華澤等8隻ST股在三季度獲得機構投資者不同程度的凈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機構投資者不斷加碼,部分ST股已成為相關機構的重倉對象,比如湖南國企創新私募投資基金便持有*ST華菱3.04億股,占*ST華菱總股本的10.08%。而中信證券則持有*ST中絨4866.67.萬股,占其總股本的2.7%。
而在機構投資者持有的ST股中,有多隻ST股已經初步具備「摘帽」的預期,比如已經發布2017年年報預喜公告、「摘帽」預期明確的*ST三泰,其十大流通股東中便有泰達宏利價值成長定向增發312號資產管理計劃、國華人壽保險萬能三號等多個機構投資者的身影。
炒作「摘帽」題材股仍需謹慎
漲聲APP認為,在IPO常態化的背景下,市場上的殼資源價格確實在下降,但這並不否認部分ST個股年底具備摘帽的可能性,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債務重組、優質資產注入,抑或是業績的鳳凰涅槃等因素,都可能使得公司基本面否極泰來。ST「摘帽」概念股也因此可以給投資者帶來明顯的超額收益。但是從歷史上看,很多「摘帽」股的炒作持續性不佳,這是因為部分ST股由於僅依靠變賣資產或政府補助實現業績扭虧為盈,因此仍存在主營業務不突出、經營資金匱乏、盈利能力不強等風險因素,公司內在價值並未出現根本性扭轉,因此原則上不建議投資者在「摘帽」形勢明朗後長時間持有依靠非經常性收益脫困的ST股,相對而言,積極按照市場需求進行主營轉型或被借殼上市的「摘帽」股,其中長期投資價值更為明顯。
漲聲APP指出,每年年底市場都會炒作一些「摘帽」概念股,投資者當前可選擇受政策扶持、價格不高、盤子不大且「摘帽」前景明確的ST股,並對其進行組合投資,投入資金量較小的投資者可將資金平均分配,選擇價格較低的3至5隻個股。但需要強調指出的是,今年市場生態發生改變,監管層正在打擊年末突擊調節利潤的行為,滬深交易所近期頻頻就相關事項問詢上市公司,包括資產出售的交易動機、會計處理的合規性等,進一步強化上市公司監管。這也意味著今年市場對於ST股摘帽行情預期在降低,投資者如果要把握摘帽題材,一方面找會計指標改善持續性較強的摘帽標的,比如重點關注通過借殼上市、或資產置換,新增贏利點實現扭虧的標的;另一方面還需要結合市場的綜合環境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