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股價33.45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營信息電子產業的中國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由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1999年發起設立。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結合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及自身優勢業務的特點,將公司戰略聚焦於IT服務領域,致力於打造一條完整而強大的「雲—網—端」產業鏈,向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處理等信息技術的行業應用領域全面深入,並成為集現代信息系統研發、建設、運營、維護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目前,紫光股份的核心業務基本覆蓋IT服務的重要領域:硬體方面提供智能網路設備、存儲系統、全系列伺服器等為主的面向未來計算架構的先進裝備。軟體方面提供從桌面端到移動端的各重點行業的應用軟體解決方案。技術服務方面涵蓋技術咨詢、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支持服務。軟硬體產品和服務都在紫光股份領先的頂層設計中得到有效整合,使信息化系統展現出最優化、完整一體的運行效果。紫光股份有能力為任何大型客戶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完整、領先的IT服務。 紫光股份源自清華,依託清華大學的綜合性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健康可持續發展,2016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7億元。紫光股份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歷年入選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新的歷史時期,紫光希望在「中國夢」的感召下,持續創新、跨越成長,與客戶、合作夥伴、股東、員工一起,攜手同行,共創輝煌
2.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有哪些
紫光的子公司分布在無錫 上海 等地 是以紫光為輔助名稱 其企業的實名多為其新名稱 故實難查詢
3.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18日,是經國家經貿委國經貿企改[1999]157號文件批准,由紫光集內團有限公司(原名為容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中國電子器件工業總公司、鋼鐵研究總院(原名為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總院)、北京市密雲縣工業開發區總公司作為發起人,以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於英濤
成立時間:1999-03-18
注冊資本:104230.3162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00274564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紫光大樓
4. 紫光股份歷史最高價是多少
紫光股份 現有的數據看 最高點位到達了139.5 今天開盤一路震盪下行 前期指標也沒有有效形成金叉 後期依然看回落盤整 反彈動能偏小。
5. 清華紫光和紫光股份什麼關系
紫光股份是清華大學下屬控股子公司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清華大學控股的高科技公司
紫光股份和清華紫光 是一家公司 啊只是改名了
6. 紫光股份 和紫光集團的關系是怎樣的
抄紫光股份 和紫光集團的關系襲:紫光股份是由紫光集團發起設立的。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信息電子產業的中國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紫光股份,代碼000938),由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1999年發起設立。
簡介: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結合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及自身優勢業務的特點,將公司戰略聚焦於IT服務領域,致力於打造一條完整而強大的「雲—網—端」產業鏈,向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處理等信息技術的行業應用領域全面深入,並成為集現代信息系統研發、建設、運營、維護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
紫光股份的核心業務基本覆蓋IT服務的重要領域:硬體方面提供智能網路設備、存儲系統、全系列伺服器等為主的面向未來計算架構的先進裝備。軟體方面提供從桌面端到移動端的各重點行業的應用軟體解決方案。技術服務方面涵蓋技術咨詢、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支持服務。軟硬體產品和服務都在紫光股份領先的頂層設計中得到有效整合,使信息化系統展現出最優化、完整一體的運行效果。
7. 隨著華3一起進入紫光的還有惠普中國的伺服器業務,紫光意欲何為
紫光集團就是清華紫光,這個公司成立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是中國高校最早的代表性企業之一,與聯想、方正等齊名。人們最熟悉的就是它的掃描儀,MP3和MP4數碼產品,還有就是清華的背景。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大學,清華大學曾經是無數優秀學子追求的夢想,也是技術和學術領域走在最前沿的大學,而紫光集團是將清華大學的一些科研技術轉化為最終產品,並推向市場的重要一環。遺憾的是紫光集團發展了這些年並沒有太大的收獲,MP3/MP4這些數碼產品火了一段時間後,就再沒有像樣的產品,直到前兩年紫光集團幾乎成了一個空殼,實業發展停滯不前。直到趙偉國執掌紫光集團後,紫光集團悄然開始發生了變化。在2013年6月花費17.8億美元高調收購展訊,緊接著就拿下了銳笛科。大家對展訊和銳笛科可能不是太了解,這兩家公司,尤其是展訊,其實是著名的手機晶片設計大廠,全球第三大廠商,僅次於高通和聯發科,再加上銳笛科市場份額直逼聯發科。就在剛過去的2014年,紫光集團晶元出貨量達到5.5億顆,其中有2億都是智能手機晶元,也就是去年全球賣的智能手機里有2億部手機用的通信晶元是紫光集團的,晶元領域尤其是通信晶元領域長期都被國外巨頭企業所佔據,紫光集團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確是一個值得驕傲的。不過深入觀察紫光集團的業務,幾乎全部是由展訊和銳笛科來支撐的,在其集團網站上也可以看到除了收購的這兩家公司的業務,沒有任何別的業務介紹。若不是在2013年收購這兩家晶元公司,紫光就剩下一個空殼了。拿下兩家晶元公司要花費100多億人民幣,顯然紫光集團原來的業務收入是根本拿不出這些錢的,不過紫光集團是由清華控股掌控,背靠著清華大學,而清華大學又是教育部里的頭排高校,顯然通過各種融資渠道都能拿到這100多億。這100多億人民幣投下去,一下子讓紫光集團成了晶元巨頭企業。就在去年國家成立了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為組長的「國家集成電路發展」領導小組,從國家的層面積極倡導建立「集成電路產業戰略」,紫光集團的收購也順應了這樣的國家發展潮流。而就在最近,紫光集團又從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國開行那裡拿到了300億人民幣的投資,說明國家對晶元龍頭企業的扶持。緊接著就在前兩天,就爆出紫光集團又掏出50億美元,約300多億人民幣收購了惠普旗下的華三公司51%的控股權,顯然剛剛拿到融資的錢就收購了華三公司。華三主要從事網路設備的研發,生產,藉助華三,惠普在全球的網路市場穩居第二,大幅度領先於其它公司,常常與思科針鋒相對,是思科的主要競爭對手。跟隨華三進入紫光集團的還有惠普中國的伺服器業務。惠普雖然在PC領域疲軟,但是在伺服器領域依然是全球的霸主,能夠將其伺服器業務收入囊中,一舉就可以成為這些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紫光集團從無線晶元產業入手,現在又將觸角伸向了有線網路領域,網路設備,伺服器這些都是集成電路緊密相關的領域,所以紫光集團收購華三依然是在做戰略布局,這筆收購又讓紫光集團成為網路和伺服器市場上的重要參與者。收購給紫光集團帶來的好處多多,短時間內就可以進入網路和伺服器兩大市場,尤其是紫光早已經進行有線通信晶元的研發,未來從晶元到集成電路,電子設備整個產業鏈都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不過,300多億的真是投入太高了,要知道紫光集團去年的銷售額不過90億元人民幣,員工人數在4000左右,這樣的收入如何在未來經營中償還300多億元的債務。收購展訊和銳笛科花費的100多億,通過出售給Intel 20%的股份基本將這個填平了,這會兒又多出300多億元。華三去年的銷售額在12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恐怕過不了50億,就算華三保持高速增長,也要十年左右才能賺回投資。而且無論從規模,人員,收入各個方面華三都比紫光集團要龐大,收購可能引起諸多的不良反應,未來前景不好預測。所以不難預測,未來紫光集團必將通過其它出售或者融資等方式來賺回投資,要靠經營業績恐怕十年內都不會收回成本,而目前拿到的只是一半的控股權。未來不排除通過上市,出售等多種方式來收回投資,要靠公司業績在短時間內很難。紫光集團收購華三通信這一舉動可謂驚動四鄰。巨額資金投入,規模上以小收大,速度飛快,在發布消息之前沒有任何風聲,這些都讓業界為止感嘆。紫光集團在趙偉國上台後,的確得到了清華各方面的高度認可,要錢給千要人給人,這也讓紫光集團在戰略布局上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趙偉國曾經說過,希望紫光集團成為下一個華為,成為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紫光集團也的確正在朝著這個目標在快速行進著,華三正是紫光集團前進路上的高速列車,駕駛高速列車才能進入快行車道。紫光集團收購華三通信51%的股份,取得華三通信的控制權,在中國科技行業里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如今,紫光的發展布局步子邁得越來越大,肯定後面還會有大手筆,通過一系列收購,紫光集團如今已經成為了大型規模的高科技企業集團,在國家積極倡導自主創新,提升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的大背景下,紫光集團未來的發展不可小覷。在清華大學和國家教育部的支持下,有國家政策,有資金,有科研實力,紫光集團必將成為中國高科技領域的新星。出自中科院的聯想和神州數碼,出自清華的同方,如今都是科技行業的領導者,紫光集團也許會是下一個。
8. 紫光集團的詳細介紹紫光集團的經濟實力怎麼樣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經國家經貿委和國家教育部批准發起設立的高科技A股上市專公司屬,其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於1993年改組成立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同年11月4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G紫光、股票代碼000938。
9.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歷程
1988年,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成立,是清華大學為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立的第一家版綜合性校辦企業。
1993年,清華大權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更名為紫光集團。
1999年,紫光集團發起設立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1月成功上市。
2000年,紫光股票創下106元股價,成為中國股市百元股王。
清華紫光優盤
清華紫光優盤
2002年,紫光進行了資產重組,調整後的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主營信息產業的高科技上市公司。
紫光是國家520戶重點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創新獎以及名牌產品等上百項獎勵。
10. 紫光集團怎麼那麼有錢
紫光在晶元領域一直動作頻頻,從2013年到2014年先後收購展訊、銳迪科等晶元公司,又增資成為TCL第四大股東,今年5月份完成對惠普旗下華三的收購。紫光野心可見一斑。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表示,紫光要做世界級高科技企業集團。因此,必須要發展IC和IT產業,掌握核心技術。那麼國際並購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在此基礎上,也可以進行自主研發。
Dostorage評論:之前的收購,就不說了,紫光牛逼哄哄地為啥要搞美光,他們的未來會幸福嗎?
美光之前和英特爾有合作一個合資公司,主要研發快閃記憶體技術方面的方向,並且也有所深入的進展。
再之前,其實英特爾一直想收購美光,只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擱淺了,後來不得已,乾脆聯姻合資做快閃記憶體方面的研發。
為此,英特爾也從美光那裡受益過。
一旦紫光收購美光,那就是在觸碰英特爾的乳酪了,英特爾會幹麼?英特爾投放在美光一起費盡心思的合資公司如何辦?
有人說:紫光有錢。沒有錢辦不了的事情。
紫光不也收購了那麼多牛逼公司么,還差一個美光。等著吧,紫光遲早變成一個超級大胖子,但不是巨人哦。
什麼是巨人,如IBM,百年屹立不倒,小機大機被x86怎麼圍攻,但其業務還是比較穩定,其中的原因在哪裡?不就是技術、產品、方案和研發的傳承么?
那麼紫光通過這些一股腦兒的收購之後,到底有什麼技術、有什麼產品、有什麼方案、有什麼研發傳承了么?
產品是有,必然做商業運作沒有產品怎麼行。
技術是有,但創新都是別人的,如與惠普旗下華三的案子,其技術創新不也以後必須依靠美國惠普么?
研發傳承,我看紫光很難,畢竟不是技工貿出身,一個商人如何玩技術,怎麼看都不像樣。再怎麼著,華為每年是真金白銀地砸技術,每年專利一直唏哩嘩啦地注冊。紫光泥?讓我們看到了什麼?
對此,有人說:一旦美光被紫光收購,那麼因為業務變化,美光不僅要瘦身,可能紫光從此也將走向收購的末路。
世間任何事務都有興衰,就看你願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衰敗,從而在敗之前,從衰中尋求新路。紫光會嗎?紫光能嗎?紫光想嗎?
230億美元,說明紫光真有錢。豪!紫光。
紫光大老闆趙偉國財大氣粗,曾經飆話:紫光集團收獲300億元投融資,將大舉擴張目標千億美元市值。
但是,我們看到最新的市值表現,紫光總市值170億人民幣不到,而美光總市值接近190億美元。試問,一個170億人民幣市值的公司如何拿出230億美元收購一個近190億美元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