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裡能找到往年上市公司年報實際披露時間表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年報都是在每年的12月31日號左右公布的,一般會公布專在各大證券網站、門戶財經屬網站上,網路一下「上市公司名字+年報」即可查詢。
根據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披露定期報告。定期報告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第一季報、第三季報。年度報告由上市公司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編制完成(即一至四月份),中期報告由上市公司在半年度結束後兩個月內完成(即七、八月份),季報由上市公司在會計年度前三個月、九個月結束後的三十日內編制完成(即第一季報在四月份,第三季報在十月份)。
定期報告的披露要求為在指定報刊披露其摘要,同時在中國證監會指定的網站上披露其正文。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貳』 滬市一共多少家上市公司深市多少上證指數表示的含義是什麼
上海一共有981家上市公司
深圳738家上市公司
最近二市都有好幾家股票上市,因此股票的家數是不固定的,是逐漸增加的。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3、修正方法
當市價總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持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原除數=修正後采樣的市價總值/修正後的除數由此得到修正後的連續性,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當股票分紅派息時,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據上海股市的實際情況,如遇下列情況之一,須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數量變動(送股、配股、減資等等);
(4) 股票撤權(暫時不計入指數)、復權(重新計入指數)
(5) 匯率變動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計入指數,即當天不計入指數,而於當日收盤後修正指數,修正方法為:
當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當日的市價總值+新股的發行股數×當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除權:在股票的除權交易日開盤前修正指數:
前日的市價總值/原除數=[前日的市價總值+除權股票的發行股數×(除權報價-前日收盤價)]/修正後的除數
撤權:在含轉配的股票除權基準日,在指數的樣本股票中將該股票剔除;
復權:在撤權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起,再納入指數的計算范圍。
4、指數的發布
上證指數目前為實時逐筆計算,即每有一筆新的成交,就重新計算一次指數,其中采樣股的計算價位(X)根據以下原則確定:
(1) 若當日沒有成交,則X=前日收盤價
(2) 若當日有成交,則X=最新成交價
上證指數每天以各種傳播方式向國內、國際廣泛發布。
『叄』 滬、深證券市場成立時間
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1 從「老八股」的成長看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證券市場在上海悄然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始交易,12月29日並正式開業,掛牌交易的僅有8支股票,人稱「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掛牌。滬市8家公司的股本規模小得可憐,也不具有行業和產業的代表性,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關聯度十分微弱,有的乾脆就是「街道企業」,或是名不見經傳的「試點」公司。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我國證券市場是在一片「姓資姓社」的爭論中磕磕碰碰地成長的。
我國證券業起步於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經過曲折的歷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首先是融資能力的增強,我國證券市場融資額從1994年的99.78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92.22億元,占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的11.45%;其次,隨著證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股票交易額也持續增長,1993年的股票交易額為3627.2億元,2000年股票交易額達到高峰,為60826.6億元,增長了16.7倍。200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1154家,投資者帳戶為6639 .68萬戶。上述數據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由於我國證券業是在一定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並沒有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因此其要進一步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國內證券機構業務范圍狹窄,品種單一,結構趨同。業務范圍僅限於國內的承銷、經紀和自營三大傳統業務,企業財務顧問業務等雖然也有,但是大多是爭取承銷項目的輔助手段,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大的雷同,對金融創新的重要性仍然沒有充分的認識。
其次,融資渠道不暢,上市證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個方面:同業拆借、國債回購和增資擴股,且融資偏重短期資金融通,缺乏券商發展急需的長期資金融資渠道。
第三,資本運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混亂。
第五,證券經紀業務收益下降。
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餘年成長歷史的新中國證券業同經歷過百餘年資本市場錘煉並且實力雄厚的國外證券公司同場競技,將面臨巨大的現實壓力。
揮證券市場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中共雲南省委黨校 楊宇白
中共昆明市五華區委 楊林森
中國股市從10年前的100點起步,到2000年7月19日,實現了2000年2000點的歷史性跨越,股市價格的漲幅名列全球之首。2000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長8 2%,再次名列世界經濟增長前列。全國稅收收入累計完成5972 5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增收997 18億元,是1993年稅制改革以來增收最多、增幅最大、進度最快的一年。其中海關代征進口稅收和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增長突出,增收額320億元,約占總增收額的32.1%。而證券交易印花稅完成267.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7 7%,增收159 65億元。這足以說明我國經濟強勁的增長勢頭促進了股市的繁榮。而證券市場的繁榮對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凸現出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1 從「老八股」的成長看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證券市場在上海悄然萌芽。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開始交易,12月29日並正式開業,掛牌交易的僅有8支股票,人稱「老八股」,而深市只有6家上市公司掛牌。滬市8家公司的股本規模小得可憐,也不具有行業和產業的代表性,和整個國民經濟的關聯度十分微弱,有的乾脆就是「街道企業」,或是名不見經傳的「試點」公司。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樣,我國證券市場是在一片「姓資姓社」的爭論中磕磕碰碰地成長的。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解除了人們的思想束縛,我國證券市場才進入了加快發展的初創階段。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股價波動限制的取消,是這個階段開始的標志。如果說1992年5月以前我國證券市場屬於試驗階段的「小打小鬧」的話,那麼其後的飛速發展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引起國人的重視。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股市的健康發展不僅對國有企業籌資改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優化資源配置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促進了產業結構的提升。
截止到1999年底,當年滬市的8家公司總股本已達592950 16萬股,是上市之初的16 69倍。在規模擴張的同時,8家公司藉助證券市場的籌資和資源配置功能,實現了產業的升級,獲得了持續發展能力。中國證券市場10年的發展變化,在「老八股」成長變化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2 從上市公司規范發展的歷程看1992年以前,以試點方式運作的中國證券市場,對上市公司的運作要求也只能是一種試點探索。雖然有從境外成熟市場引進吸收的一部分規范制度,但滬深兩市14家大部分是由集體、聯營、行政性企業改制過來的上市公司,其行為規范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自身的認知和自律。
1992年起,隨著上市公司的批量上市,上市公司與證券市場間的紐帶關系趨向緊密,加之運作要求更高的B股公司的誕生,上市公司已初步意識到「股東老闆」的權益所在。5月間,《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的頒布,為招股改制後股份制企業的運作作了較詳細的規定。1993年5月,《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和《禁止證券欺詐行為暫行辦法》出台;6月,第一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則」發布。
與此相應,以各地「證管辦」建立為標志的監管體系初具雛形。從1996年開始,我國上市公司的規范化建設邁進了一個新的時期。期間,在「法制、監管、自律、規范」八字方針的指引下,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制度、股東大會制度、公司檢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改制輔導制度、市場禁入制度及中介組織行為規范等相繼建成並得到完備。證券交易所初步完善了對上市公司的一線監管體系,管理層同時也加大了對公司不規范行為的處罰力度。通過「規范年」和「風險防範年」的教育,推崇基本面業績成為市場投資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長達6年的不斷修訂,1999年7月,《證券法》終於正式頒布實施,這是我國證券市場監管法律、法規體系邁上新台階的標志,是證券市場10年發展的里程碑。我國股市由此進入了有法可依的良性發展軌道。2000年7月,中國證監會出台了旨在規范上市公司資產重組行為,支持其通過重組提高資產質量的新政策,使重大資產重組有章可循;8月,又發布《法人配售發行方式指引》,給法人配售新股定規立矩。我國的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規范化的道路上謀求更大的發展與創新。
3 從證券市場及上市公司的內部機制變化上看中國的上市公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自身規范發展道路上執著地向前走。2000年7月6日,我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數已經超越千家。我國證券市場站在了新的高度,具備了向更遠目標邁進的基礎。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它將載入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史冊。從1990年滬深交易所成立時的14家,發展到今天的1000多家,躍居世界前十名,上市股票1086支,開戶投資者超過5000萬戶。網上交易量已佔交易總量的1%。目前,在全國84家證券公司中,已有10家證券公司的資金超過15億元。滬深股票市值增加為4萬多億元,日成交量最高達900多億元。2000年上半年,滬深兩市A股成交總金額就突破了34700億元,這比1999年全年的成交額還多一成。除台灣省外,其他省、市、自治區都能見到挺進滬深的上市公司的身影。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幾乎遍布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
自1993年以來,我國先後4次下達發行額度,1993年50億元,1995年55億元,1996年150億元,1997年300億元。直到2000年取消額度限制,僅上半年就發行新股66隻,籌資823億元。10年間,千家上市公司累計籌資近4000億元,極大緩解了企業資本金不足的矛盾,優化了資產負債結構,開發了新的產品,增強了發展後勁,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新舊體制交匯碰撞,傳統國企「鳳凰涅
『肆』 如何查找上市公司年報或財務報表
1、未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
登陸交易軟體,按F10,在「操盤必讀」里可以看到「擬披露專年報」,上面顯示屬的時間就是該公司年報發布時間,在這個時間滬市A股登陸上交所網站、深市A股(含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登陸深交所網站,就可以看到該公司年報。年報里有詳細財務報表。
2、已公布年報的上市公司
登陸上交所或深交所網站查詢。如滬市A股,直接登陸上交所網站,點擊「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公告」旁邊方框內輸入要查詢的上市公司代碼,即可看到該公司所有已發布公告,當然也包括歷年的年報。
『伍』 如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查找某家公司的財務報表
可以下載個股票軟體,比如大智慧、國信金太陽、湘禾證券等等的盯盤交易軟體,一般在個股的詳細信息資料里都有報表。
財務報表是以會計准則為規范編制的,向所有者、債權人、政府及其他有關各方及社會公眾等外部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的會計報表。
『陸』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和收市的時間是多少
上午 9:30--11:30 ,下午 13:00--15:00 ,
不過早上在 9:15--9:25之間還有十分鍾的集合競價時間
『柒』 一個公司的年報是什麼時候公告的
您好,很高來興為您解答:
正常的年源報按規定每年4月30日前要公布完。特殊情況可以向交易所申請延期。
一般交易所會事先公布每家公司預約的年報公布日。
預約時間表和公司的年報都可以在交易所的網站上查詢。其他財經類的網站也會轉載,但最好直接在交易所網站上去查。一來是第一時間,二來可以保證真實和完整。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
『捌』 截止2018.12.31有多少上市公司其中上海交易所有多少深圳交易所有多少
截止2018.12.31有多少上市公司?
3576
上海交易所有多少?
1449
深圳交易所有多少?
2127
『玖』 股市上市公司中報公布時間
中報披露時間表泄密:七八月將上演脈沖行情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 01:41 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趙學毅
從深滬交易所公布的半年報公布預約時間表來看,7月10日開始,半年報行情就將逐步展開。有意思的是,由於業績超預期權重公司中報間斷式披露,行業景氣度的不同以及IPO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中報行情極有可能呈現脈沖式走勢。
從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定期報告預約披露情況》來看,上市公司中報披露以中小板公司華東數控(19.53,0.19,0.98%)打頭陣,時間定於7月10日;7月11日,興發集團(13.51,0.21,1.58%)將在滬市帶頭公布半年報;而深市主板第一家公布半年報的公司是*ST科苑(7.77,-0.03,-0.38%),其預約披露時間為7月15日。總體來看,兩市公司公布半年報將集中在8月以後,以601開頭的央企半年報發布時間多在8月20日以後。備受關注的石化業龍頭中國石化(10.81,0.03,0.28%)和中國石油(14.61,0.03,0.21%),披露半年報的時間分別定為8月24日和8月31日;銀行業龍頭工商銀行(5.55,0.07,1.28%)、建設銀行(6.27,0.07,1.13%)、中國銀行(4.66,0.03,0.65%)分別於8月21日、8月22日和8月28日發布半年報;地產龍頭萬科A(13.34,0.15,1.14%)、保利地產(28.99,0.03,0.10%)和招商地產(34.35,0.80,2.38%)半年報披露時間分別為8月4日、26日和18日。
業績預增和扭虧為盈無疑為中報行情添加上漲動力。據記者觀察,業績預增和扭虧公司中報披露基本貫穿了整個A股公司預約披露時間表。打響中報披露第一槍的華東數控中報預計增長30%,是業績預增第一家披露中報的公司;7月21日,市場迎來第二批業績預增公司披露中報,萬方地產(14.79,0.27,1.86%)中報業績預增397.71倍;利爾化學(31.00,1.35,4.55%)預計增長40%~70%。而後的中報披露中,除8月4日和7日外,披露中報公司中均可見到業績預喜公司的身影。
盡管預喜公司分布相對均勻,但業績超預期權重公司的業績披露還是能較大程度地影響行情。目前,總市值超過100億元的權重預喜公司共有16家,業績披露集中在7月末及8月中下旬。具體來看,7月最後兩個交易日,有露天煤業(27.26,0.29,1.08%)(預增45%)、美邦服飾(17.95,0.00,0.00%)(預增50%)、深圳機場(7.89,0.11,1.41%)(預增317%)三家預增權重股披露中報,形成第一個脈沖行情。間歇兩個交易日後,九陽股份(26.27,0.11,0.42%)(預增50%)於8月5日披露中報;再隔兩個交易日後,榮盛發展(16.93,0.03,0.18%)(預增30%)於8月8日披露中報;8月12日,總市值超過200億元的葛洲壩(12.28,-0.06,-0.49%)披露中報,該公司業績預增50%以上;8月18日,金風科技(30.22,-0.18,-0.59%)(預增220%)、天馬股份(28.20,0.10,0.36%)(預增30%)中報登場。可見,脈沖式的中報行情將演繹得淋漓盡致。8月下旬,先後有金融街(14.43,0.11,0.77%)(預增450%)、寧波銀行(13.23,-0.02,-0.15%)(預增30%)、中國石化(預增50%)、S上石化(8.20,0.01,0.12%)(扭虧)、蘇寧電器(15.86,-0.15,-0.94%)(預增15%)等權重藍籌的中報粉墨登場,這些業績預喜公司聯手將中報行情推向高潮。
業績明確增長的高景氣度行業也成為脈沖行情的一個動力。由於今年上半年政府主導投資刺激經濟,同時受益於4萬億元的投資政策和房地產行業的復甦,水泥、建材等行業股票也在上半年行情中持續活躍。業績預增100%的青松建化(12.26,0.05,0.41%)7月24日披露中報,業績同樣翻番的北方國際(25.06,0.06,0.24%)、海螺型材(9.39,0.06,0.64%)分別於8月1日、5日披露中報,葛洲壩、金螳螂(18.28,0.08,0.44%)、東華科技(24.64,-0.06,-0.24%)等8月中旬披露中報,業績預增2倍的祁連山(13.98,0.46,3.40%)、成功扭虧的福建水泥(7.74,0.04,0.52%)分別於8月24日、26日披露中報。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半年報相對樂觀,尤其是業績超預期的行業更易推動中報行情上漲。比如與經濟復甦密切相關的先導性行業如金融、汽車、房地產等行業,以及需求穩定、毛利率提升醫葯、化纖、電力、石化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