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球p2p的龍頭企業ledingclub在美國上市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ledingclub上市來時間:北京時間12月自12日,紐約時間12月11日
【附上市新聞】:全球最大P2P平台LendingClub(LC)周四成功登陸紐交所,IPO價格為15美元,上市首日行情火爆,漲幅高達56%收於23.43美元,成交量近4500萬股,市值85億美元。
據悉,LendingClub多次上調了發行價直至每股15美元,並增發30萬股,使其總融資金額達到了8.7億美元,該公司及其背後的風投計劃出售5800萬股的股票,公司總股本為3億6110萬股。
過去7年裡Lending Club已經成功完成50億美金的放貸量,Lending Club現在只有2個產品:個貸和中小企業貸。就Lending
Club的主打產品個貸而言,市場整體體量在8500億,但Lending Club只佔其中的50億,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Lending Club上市所募資金將用於技術、市場、產品等多個方面,去和越來越多的中型商業銀行競爭,搶奪客戶。
B. 在美上市的p2p公司有哪些
拍拍貸、和信貸、宜人貸、信而富、趣店,和信貸選擇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另外4家均選擇了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
C. P2P都有赴美上市的了現在P2P都這么牛了嗎
出門上市也不見得安全。國內好多都倒閉了。要認真甄別。可靠的平台。
D. 目前上市的P2P公司有哪些
1、樂信集團
樂信集團成立於2013年8月,旗下有多個業務,其中P2P業務是由桔子理財負責。主要業務包括:互聯網理財品牌桔子理財、品質分期購物平台分期樂商城、金融資產開放平台鼎盛資產等。
樂信集團當前股價為16.81美元,總市值24.09億美元,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21日(周四)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融資1.2億美元。
2、點牛金融
點牛金融營主體是上海點牛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成立於2015年11月。
是一家新型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應用,點牛金融是一家專注資金銀行存管、專注車貸市場、依託智能風控核心技術的平台,旗下運營平台:點牛金融。美股代碼:DNJR,股價為4.600美元,總市值為6693萬美元。
3、拍拍貸
拍拍貸是中國第一家網路信用借貸平台,成立於2007年6月,公司全稱為「上海拍拍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是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網路信用借貸平台之一。拍拍貸於美國紐交所上市,當前股價為7.33美元,公司總市值24.05億美元。
4、融金所
融金所是深圳市融金所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P2P平台,總部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致力為有資金需要的中小企業提供安全有效的貸款服務,融金所的業務包括風險控制、資料審批、網路借貸、信用擔保等形成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務平台。
5、信而富
信而富是上海信而富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金融服務平台,成立時間為2005年7月,總部位於上海。
信而富是一家致力於國內消費信貸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司涉足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服務,在中國有超過15年的風險管理實踐經驗,業務范圍覆蓋了全國20多個省市。信而富當前股價3.67,美元,公司總市值3.30億美元。
6、宜人貸
宜人貸是由宜信公司2012年推出,2015年12月18日,宜人貸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YRD。宜人貸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致力於提供高效便捷的個人信用借款與出借服務。宜人貸當前股價為38.590美元,總市值為23.08億美元。
E. 在美國上市的P2P公司靠譜嗎 比P2P備案更容易
在任何情況下,作為投資人都要懂得判斷平台是否靠譜的能力,大致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判斷,1.平台資金是否由第三方託管;2.業務范圍,也就是項目是否假大空,主要看平台的資產端;3.是否有風控團隊,這點對於平台來說還是相當核心的;4.年化收益率是否合理,正常的都在8%-15%左右;5.用戶的滿意度和客服的服務等。
另外就是不要盲目「迷信」上市系國資系,關鍵還是要看平台各方面的資質,特別是在這個階段,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F. 上市公司背景的P2P有哪些
根據第三方平台統計截至2015年6月具有上市公司背景的P2P平台大概有60餘家,布局形式以自建、控股收購、參股等形式為主。
涉及P2P網貸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44%屬於深圳中小板塊;38%屬於主板,其中滬市主板佔25%,深市主板佔13%;創業板佔比18%。
具有上市公司背景P2P平台有:
G. 國內與國外的p2p企業有什麼可比性嗎
國外行業背景:
全球第一家提供P2P金融信息服務的公司始於2005年3月英國倫敦的一家名為Zopa的網站。
Zopa網貸平台為不同風險水平的資金需求者匹配適合的資金借出方,而資金借出方以自身貸款利率參與競標,利率低者勝出。
而這一信貸模式憑借其高效便捷的操作方式和個性化的利率定價機制常常使借貸雙方共同獲益。至此之後Zopa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其模式迅速在世界各國復制和傳播。
除了英國的Zopa外,目前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P2P網路借貸平台還有美國的Prosper與Lending Club、德國的Auxmoney和日本的Aqush等等。
國外P2P發展的條件更成熟:
美國的利率市場化早已完成,對個人的無抵押借款的利率高達15-25%(一旦逾期違約率更高),甚至信用卡都達到 18%。而在P2P平台上的借款利率則只有11%(3 年期的借款)和14%(5 年期的借款),所以P2P平台的貸款產品對想借錢的人來說更有優勢。正如大家看了上面可能預計到的,美國P2P超過70%的借款用途都是還款,即在P2P 平台上借一筆低息的錢,把所有透支的信用卡額度都還清... 看來,在錢面前美國人民也不笨啊。
美國的小微、個人貸款其實已經做得非常好了,通過FICO評分、徵信局數據,以 Wells Fargo為代表的美國銀行對小企業和個人的風險定價已經做得非常科學。可是美國有個大問題,那就是地廣人稀, 所以銀行再牛也不可能到每個縣市都開網點,對想借錢的人的開發迫切需要一個交易成本更低的選擇,而P2P平台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雖然無抵押、無擔保而且又在網上完成借貸,可是受惠於誠實守信的美國人民及美國良好的社會徵信服務,P2P平台上的違約率基本可以接受。在P2P平台上投資理財的人發現他們的回報還是正的,而且比美國經過了多輪調息後的利息那是高的多 (例如LendingClub 2011年的綜合違約率是3.9%,而出借人的綜合收益是7.83%,所以還是有的賺的)。
在西方國家,P2P是原本已經完全利率市場化的信貸市場的補充。其發展雖然迅速,但是後勁有限,主要是因為國外人民不太喜歡存款,所以可以用於作為存款替代品的P2P平台的投資資金不是特別多,例如美國2011年的存款只是國民總可支配收入的4%,英國是5%,而這一數字在中國是驚人的25%。
中國p2p如何興起:
P2P信貸業務2006年前後進入中國後,也一直快速發展。自2011年後,中國P2P貸款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大量P2P貸款平台涌現。2011年,P2P網貸平台數量僅為20家,月成交額僅為5億元人民幣;但到2013年底,網貸平台數量增加到600家,月交易額達到110億元人民幣;截止2015年1月,P2P網貸平台數量突破2000家,平均每天成立至少一家P2P公司。
P2P網貸在全球的迅猛發展,是由其金融脫媒、去中介化的核心價值決定的。中國P2P網貸平台正處新興階段,在徵信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這類公司質量層次差距大,導致了投資者對整個行業的不信任感。國內的網貸平台無一不強調其平台的真實性、可靠性,需要申請各種權威機構認證。而且中國P2P公司往往通過設立擔保公司、承諾保本等手段,以增強投資者信心。
銀監會倡導互聯網金融監管秉持原則:
我們建議,應借鑒國際最新的監管改革經驗,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秉持兩大原則:
風險特徵監管原則,指不拘泥於機構的名稱,按金融業務的實質功能和風險特徵進行監管。
首先,涉及金融業務且存在逆向選擇風險就要建立准入標准。
其次,具有委託代理問題和道德風險就要加強風險管理和信息披露。提供第三方支付和金融服務的互聯網機構應該重點加強消費者保護和第三方資金託管。以P2P形式從事間接融資和以眾籌形式從事直接融資的機構還應建立內部風險管理流程,妥善管理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監管部門應該對互聯網信貸機構開展現場與非現場檢查,互聯網眾籌機構也應填報相應報表,定期公布經營管理情況。
再次,進行顯性或隱性收益承諾就要具備損失吸收能力。互聯網金融平台只要在客戶投資損失時依合同約定或道義上有償付責任,就必須建立資本和撥備類型的損失吸收機制。
最後,存在期限錯配和流動性轉換就要建立流動性管理規則。借鑒國際金融監管改革成果,分別針對短期流動性壓力和長期資產期限匹配設立流動性監管指標,降低風險。
上市公司系平台建議:
第一個是非法集資重新定義。提了N多年了,投資人有10000塊錢,每個標投100塊錢投100個標的分散投資肯定比只投一個標的集中投資風險小多了。可是如果每個人投100塊錢,200個人才20000,20000元錢能支持什麼實體企業呢。
第二個是稅的問題。企業給網上投資人支付了利息,稅務局不向這些投資人收稅,我們代投資人交稅幫國家增加收入都不成,您讓人企業怎麼做賬?難道讓我們一直像現在這樣找票販子買發票給企業入賬不成?我發現好多小企業真的很想規范經營,可是老碰到這種無奈的事。這事您也不用出國考察,翻翻ZOPA的網站就有解決辦法——讓我們這些平台給投資人開個利息收入證明不就能納稅了么?給企業開個客戶收到利息的證明,附上託管機構的資金流水,讓企業入賬。
第三個是計入徵信記錄。銀行能把借款企業違約信息錄入央行大徵信系統,為什麼我們不成?這是對正規企業非常有制約力的一個手段。您擔心我們都是野路子壞人多,我們一開始不查企業徵信信息,只錄入成不成?您把接入徵信系統的平台負責人都登記了,如果錄入虛假信息對他追償,錄個信息很難嘛?這真的很能保護投資者利益哎。
第四個問題,讓銀行把客戶的錢託管了吧,這事就別試點了直接強制實施吧。老說平台卷錢跑路,碰不到錢不就卷不走了么?看監管層的諸位領導一提到客戶利益被侵害都痛心疾首的樣子,可是託管這事拖了這么久還剛開始有個別銀行試水。
國內機遇:
中國多數是個人參與投資,在美國機構投資者參與熱情很高。當Ron Suber先生聽說中國的投資者都是個人時,覺得這個市場還可以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對沖基金和大型財富管理機構已經在美國的P2P平台上投資很多個月了,在國債市場利率水平在低點徘徊時,他們同樣被最高利率24%所吸引。而機構投資者的搶購速度相較於個人投資者太快了,反而導致優質借款人成了問題。
中國儲蓄率極高,有很好的投資潛力,而美國投資者潛力幾乎為0。信用開發過剩。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H. P2P上市公司有哪些
好像有很多吧比如說 宜人貸 美國上市 陸金所等,上市公司不一定就是好公司,沒上市的例如 小管家 人人貸 都挺好的
I. 為什麼P2P平台紛紛赴美上市
從國內來看,一方面,我國的P2P網貸市場還不夠成熟,相關監管政策在趨於完善,P2P網貸平台尚處於合規前的整改期中。在這種大環境下,P2P平台在國內上市機會渺茫。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仍有不少的傳統企業在排隊上市,再加上,最近樂視網IPO遭追溯調查,多名前發審委委員被查,新一屆發審委對IPO審核趨嚴,這就進一步減緩了企業上市的進程。因此,P2P平台想在國內上市就勢必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
而從國外來看,我認為主要是因為,美國市場對於網貸市場更加成熟,政策也比較完善,再加上,美國自身也有P2P平台上市,因此,美國政府對P2P這種模式更容易接受。同時,美國資本市場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對於我國的P2P平台有很強的吸引力。而且美國股市實行注冊制,公司上市排隊時間較短,能夠盡快滿足投資方獲利退出的需求,符合P2P平台各方的利益訴求。
綜合這兩點來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國的P2P平台都要扎堆赴美上市了。但對於P2P平台而言,海外上市並不等於高枕無憂。目前,我國金融監管政策正在收緊,屬於一個政策調整期。政策的調整會對上市工作造成一些影響,包括上市之後未來的發展,因此上市需要做好風險防控的准備工作。
另外,互聯網金融平台在中國經營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赴美上市以及上市成功之後,也要受到美國證券市場的監管。美國證券市場監管以「嚴」著稱,並且監管成本非常高。一系列的監管會使企業達到監管要求的經營成本、合規成本大幅提高。而且美國股票的市盈率往往沒有中國的高,能不能通過上市實現融資、再融資的目標,也是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考驗。
對多數投資者而言,會偏好投上市後的P2P平台,覺得上市後的平台對外進行的信息披露必須滿足上市公司披露標准,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虛假數據,對此,我認為,標的的信息披露和上市後的財報披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對於投資者來說,應多關注標的的信息披露、平台的信息披露,而非半年、一年的年報披露。因為標的的信息、平台的信息披露直接關乎投資人的利益安全。
同時我想提醒大家,判斷平台是否合法、合規並非是否上市決定的,而是從平台的整體情況來衡量,如平台的運營人員、標的信息、風控模式、注冊資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