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5年全球500強中,有那些是中國企業其營業額和排名如何
排名 公司名稱 主要業務 營業收入億美元
31 中國石化 煉油 750.77
40 國家電網 電力 712.9
46 中國石油天然氣 煉油 677.24
212 中國人壽 保險 249.81
224 中國移動通信 電信 239.58
229 中國工商銀行 銀行 234.45
262 中國電信 電信 215.62
287 中化集團 貿易 203.81
309 寶鋼集團 金屬 195.43
315 中國建設銀行 銀行 190.48
316 中國南方電網 電力 189.29
339 中國銀行 銀行 179.60
347 和記黃埔 多元化 172.80
371 鴻海精密 電子 162.40
397 中國農業銀行 銀行 152.85
402 中油公司 煉油 151.90
434 中糧集團 貿易 141.89
448 一汽集團 汽車 138.25
『貳』 中國有幾家世界500強企業
排名 上年排名 公司名稱(中英文)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總部所在城市
1、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SINOPEC GROUP) 446811 北京
2、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428620 北京
3、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 339426.5 北京
4、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163174.9 北京
5、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139932.5 北京
6、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139039.4 台北
7、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130047.7 北京
8、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129887.1 北京
9、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 120946 北京
(2)中糧集團營業額擴展閱讀:
中國企業500強評選作用:
一、財稅貢獻
2010中國企業500強納稅總額2.12萬億元,佔全國稅收總額(5.95萬億)的35.7%,與上年基本持平。製造業企業500強納稅總額為1.02萬億元,佔全國稅收總額的17.1%,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二、增加用工
解決、容納大量的就業人口也是中國500強企業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的另一個突出方面。2009年,許多中國500強企業在自身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情況下,仍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為國家分憂解難,增加了就業機會。
統計顯示,2010中國企業500強共有494家企業填報就業數據,共實現就業人口2701.95萬人,與2009中國500強企業(有490家企業填報)的2581.99萬的從業人數相比,增幅為4.6%。
『叄』 中糧地產的營業收入
4月21日晚,中糧地產發布2010年年度業績。報告期內,中糧地產實現營業總收入21.13億元,同比下降20.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63億元,同比增長4.21%;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長4.00%。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20元(含稅)。
年報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中糧地產實現住宅開發業務實現簽約面積14.76萬平米,簽約金額32.69億元;結算面積8.25萬平米,結算收入18.13億元;已售待結轉面積11.03萬平米。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糧地產在建擬建項目共16個,權益規劃總建築面積477.63萬平米,其中2010年全年住宅項目新開工67.9萬平米(含兩限房面積6.95萬平米)。
『肆』 中國進入世界前500強的企業有那些
中國2015年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總共有106家,比上年度增加6家,上榜企業數量穩居世界第二。美國上榜企業128家,數量與上年度持平。
排名 上年排名 公司名稱(中英文) 營業收入(百萬美元) 總部所在城市
2 3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SINOPEC GROUP) 446811 北京
4 4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428620 北京
7 7 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 339426.5 北京
18 25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163174.9 北京
29 38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139932.5 北京
31 32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139039.4 台北
36 47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130047.7 北京
37 52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129887.1 北京
45 59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 120946 北京
55 5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107529.4 北京
60 85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 102248.6 上海
71 --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99537.9 北京
72 79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99262.2 北京
77 76 來寶集團(NOBLE GROUP) 97604.6 香港
79 80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96395.2 北京
87 122 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 89908.4 北京
94 98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87249.3 北京
96 128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86021.8 深圳
105 107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SINOCHEM GROUP) 80635 北京
107 111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CHINA FAW GROUP) 80194.5 長春
109 113 東風汽車集團(DONGFENG MOTOR GROUP) 78978.6 武漢
113 1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76662 廣州
115 143 中國華潤總公司(CHINA RESOURCES NATIONAL) 74887 香港
143 168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CHINA POST GROUP) 65693.2 北京
144 152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65615.1 北京
146 185 天津市物資集團總公司(TEWOO GROUP) 65300.8 天津
156 166 太平洋建設集團(Pacific Construction Group) 63369.1 南京
159 178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 OF CHINA) 62287.7 北京
160 15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62147.6 北京
165 187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60119.2 北京
174 208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57047.5 北京
186 160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CITIC GROUP) 55325.7 北京
190 217 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54464.2 上海
196 165 神華集團(SHENHUA GROUP) 52731.1 北京
198 133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CHINA MINMETALS) 52383.1 北京
207 248 北京汽車集團(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50566 北京
218 211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BAOSTEEL GROUP) 48323.4 上海
224 221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CHINA HUANENG GROUP) 47401.4 北京
227 210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46834.8 上海
228 285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HUAWEI INVESTMENT & HOLDING) 46774.1 深圳
231 286 聯想集團(LENOVO GROUP) 46295.6 北京
234 279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SHANDONG WEIQIAO PIONEERING GROUP) 45757.1 濱州
235 350 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 45613.8 深圳
239 271 河北鋼鐵集團(HEBEI IRON & STEEL GROUP) 45543.7 石家莊
240 227 中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 45445 北京
247 295 正威國際集團(Amer International Group) 43611.7 深圳
253 313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POWER CHINA) 43009.7 北京
258 268 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GREENLAND HOLDING GROUP) 42515.1 上海
264 290 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Shanxi Coking Coal Group) 41829.8 太原
265 276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EMCHINA) 41813.3 北京
270 267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GROUP) 40644.4 北京
271 338 興業銀行(Instrial Bank) 40594.7 福州
272 401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 40524.5 北京
274 308 江蘇沙鋼集團(JIANGSU SHAGANG GROUP) 40334.4 張家港
276 357 中國醫葯集團(Sinopharm) 40105.7 北京
281 330 中國民生銀行(CHINA MINSHENG BANKING) 39921.9 北京
282 277 怡和集團(JARDINE MATHESON) 39921 香港
288 278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SINOMACH) 39722.5 北京
296 383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38683.8 上海
304 327 渤海鋼鐵集團(Bohai Steel Group) 37986.2 天津
315 304 冀中能源集團(JIZHONG ENERGY GROUP) 37201 邢台
316 300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CPC) 37000 台北
321 314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FUEL GROUP) 36178 北京
326 354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35807.5 北京
328 384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ACIFIC INSURANCE (GROUP)) 35669.8 上海
336 363 和記黃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 35097.1 香港
339 345 浙江物產集團(ZHEJIANG MATERIALS INDUSTRY GROUP) 34810.5 杭州
341 369 大同煤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Datong Coal Mine Group) 34704.2 大同
342 349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CEFC China Energy) 34699.4 上海
343 297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CHINA GUODIAN) 34627.4 北京
344 365 新興際華集團(XINXING CATHAY INTERNATIONAL GROUP) 34497.9 北京
345 36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CHINA HUADIAN) 34487.7 北京
354 381 江西銅業集團公司(Jiangxi Copper) 33778.2 貴溪
355 375 和碩(Pegatron) 33652.5 台北
358 372 潞安集團(Shanxi LuAn Mining Group) 33290.4 長治
362 366 廣州汽車工業集團(Guangzhou Automobile Instry Group) 33237.4 廣州
364 328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HENAN ENERGY & CHEMICAL) 33163.7 鄭州
366 382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HINA ELECTRONICS) 33084.9 北京
371 403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32732.6 北京
373 305 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SHANDONG ENERGY GROUP) 32551.9 濟南
379 386 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Shanxi Jincheng Anthracite Coal Mining Group) 31504.9 晉城
380 432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31391 西安
382 309 晉能集團(JINNENG GROUP) 31317.8 太原
389 409 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 30569.6 龜山
390 398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China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Group)) 30456.3 北京
391 465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30322.1 北京
392 396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CHINA DATANG) 30206.9 北京
393 385 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ETROCHEMICAL) 30132.8 麥寮
400 394 開灤集團(KAILUAN GROUP) 29727.3 唐山
402 348 首鋼集團(SHOUGANG GROUP) 29668.9 北京
403 393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CHINA POWER INVESTMENT) 29584.7 北京
409 391 山西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Yangquan Coal Instry Group) 29397.5 陽泉
416 -- 陝西煤業化工集團(Shaanxi Coal & Chemical Instry) 28665.6 西安
420 -- 中國光大集團(China Everbright Group) 28155.3 北京
423 -- 仁寶電腦(Compal Electronics) 27909.1 台北
426 469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China General Technology) 27670.9 北京
432 451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CHINA OCEAN SHIPPING) 27483 北京
437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 27190.4 北京
451 475 鞍鋼集團公司(ANSTEEL GROUP) 26212.9 鞍山
457 -- 中國保利集團(China Poly Group) 26046.6 北京
464 -- 海航集團(HNA Group) 25646.4 海口
467 -- 友邦保險(AIA Group) 25433 香港
471 --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Cathay Life Insurance) 25322.8 台北
472 -- 台積電(Taiwan Semiconctor Manufacturing) 25173.5 新竹
477 466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24986.4 杭州
500 310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WUHAN IRON & STEEL) 23720.9 武漢
『伍』 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
狗年開春,《財富》世界500強的新一輪申報和評估也即將開始。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按照往年慣例,《財富》雜志不久後將開始接受申報,預計在5月份對參加申報的全球大企業進行評估審核,6月份公布新一屆財富500強的結果。回顧過去兩年,在2004年的《財富》世界500強評選中,寶鋼、上汽兩大集團同時首次躋身《財富》500強,結束了500強中沒有上海企業的歷史;可市場風雲變幻莫測,隨著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以及汽車價格的下降,上汽在2005年評選中落馬,以微弱差距被擠出500強,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在上汽落馬後曾以「慢進也是退」來激勵上汽員工。走過2005年,上海企業中誰又能躋身世界500強的門檻呢?
寶鋼:地位牢固,晉級不易
作為鋼鐵企業的龍頭,
盡管2005年全國鋼市低迷,但寶鋼依然一馬當先,取得不俗成績。目前,寶鋼2005年確切的銷售統計數字還沒有出來,預計比2004年1618億元的銷售收入會有所增加,但由於鋼材價格的下滑,銷售額的增長速度不可能趕上2004年34.4%的高速度。在去年的財富500強排位中,寶鋼高居第309位,寶鋼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的全球500強排名,寶鋼估計依然在第300位到第400位之間,但要繼續晉級、排名309位之前的可能性很小,多半排名會有所下降,排到第330位左右。
上汽:門口徘徊,回歸有望
2005年上汽集團通過一系列的變革措施,穩住市場地位,並開始「轉守為攻」,旗下上海大眾等老牌企業在下半年的銷售數字不斷上升。從上汽集團的統計數字來看,整個2005年,上汽銷售整車超過105萬輛,同比增長24%,其中乘用車銷量超過74萬輛,同比增長近20%。雖然上汽沒有公布銷售額,但由於汽車價格在去年下滑達到10%以上,因而其銷售額的增長幅度不可能達到20%。在去年的全球500強評選中,上汽集團以3億—4億美元的微弱差距落馬,今年的評選應該說回歸全球500強的希望是有的,但由於近年來全球500強最後一位銷售數字的增長幅度不斷加大,即使能躋身全球500強,上汽預計也是剛剛跨入門檻。
電氣、百聯:增長迅猛,仍有差距
作為全國最大的機械裝備製造商,2005年,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獲得長足發展,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達614.97億元,同比增長24.6%;實現銷售產值606.25億元,同比增長25.2%,盡管銷售產值均比上年凈增110億元,可離全球500強的底線還有一定距離。預計要躋身500強,還需要幾年的努力。畢竟,2004年《財富》全球500強最末位企業的年銷售收入也達到124億美元之高。
商業巨頭百聯集團的增長速度也很迅猛,盡管百聯尚沒有公布全年的銷售數字,但從上半年的統計來看,百聯集團上半年以364.9億元銷售額名列全國商業企業首位,預計去年銷售總額有望接近800億元。與電氣一樣,這個數字離500強的底線還有一點距離。
2005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排名
排名 公司名稱
31 中國石化
40 國家電網
46 中國石油
212 中國人壽
224 中國移動通信
229 中國工商銀行
262 中國電信
287 中化集團
309 寶鋼集團
315 中國建設銀行
316 中國南方電網
339 中國銀行
347 和記黃埔
371 鴻海精密
397 中國農業銀行
402 中油公司
434 中糧集團
448 一汽集團特約
參考資料:http://club.china.alibaba.com/club/post/view/113_9271461.html
『陸』 世界五百強中國企業概況
寶鋼:地位牢固,晉級不易
作為鋼鐵企業的龍頭,
盡管2005年全國鋼市低迷,但寶鋼依然一馬當先,取得不俗成績。目前,寶鋼2005年確切的銷售統計數字還沒有出來,預計比2004年1618億元的銷售收入會有所增加,但由於鋼材價格的下滑,銷售額的增長速度不可能趕上2004年34.4%的高速度。在去年的財富500強排位中,寶鋼高居第309位,寶鋼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的全球500強排名,寶鋼估計依然在第300位到第400位之間,但要繼續晉級、排名309位之前的可能性很小,多半排名會有所下降,排到第330位左右。
上汽:門口徘徊,回歸有望
2005年上汽集團通過一系列的變革措施,穩住市場地位,並開始「轉守為攻」,旗下上海大眾等老牌企業在下半年的銷售數字不斷上升。從上汽集團的統計數字來看,整個2005年,上汽銷售整車超過105萬輛,同比增長24%,其中乘用車銷量超過74萬輛,同比增長近20%。雖然上汽沒有公布銷售額,但由於汽車價格在去年下滑達到10%以上,因而其銷售額的增長幅度不可能達到20%。在去年的全球500強評選中,上汽集團以3億—4億美元的微弱差距落馬,今年的評選應該說回歸全球500強的希望是有的,但由於近年來全球500強最後一位銷售數字的增長幅度不斷加大,即使能躋身全球500強,上汽預計也是剛剛跨入門檻。
電氣、百聯:增長迅猛,仍有差距
作為全國最大的機械裝備製造商,2005年,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獲得長足發展,200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達614.97億元,同比增長24.6%;實現銷售產值606.25億元,同比增長25.2%,盡管銷售產值均比上年凈增110億元,可離全球500強的底線還有一定距離。預計要躋身500強,還需要幾年的努力。畢竟,2004年《財富》全球500強最末位企業的年銷售收入也達到124億美元之高。
商業巨頭百聯集團的增長速度也很迅猛,盡管百聯尚沒有公布全年的銷售數字,但從上半年的統計來看,百聯集團上半年以364.9億元銷售額名列全國商業企業首位,預計去年銷售總額有望接近800億元。與電氣一樣,這個數字離500強的底線還有一點距離。
2005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排名
排名 公司名稱
31 中國石化
40 國家電網
46 中國石油
212 中國人壽
224 中國移動通信
229 中國工商銀行
262 中國電信
287 中化集團
309 寶鋼集團
315 中國建設銀行
316 中國南方電網
339 中國銀行
347 和記黃埔
371 鴻海精密
397 中國農業銀行
402 中油公司
434 中糧集團
448 一汽集團特約
『柒』 中國未年五年,有哪些公司年營業收入能超過2000億美元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未來某個新興產業崛起或者又一次科技革命的到來,伴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發展時間越長,相信我國營收超過2000億美元的企業也會越多。根據《財富》雜志發布2018年世界500強榜單,2018年中國上榜企業達120家,創下歷年新高,上榜的企業之中,超過2000億美金的一共有三家國家電網、中石化以及中石油(不得不說的是我國的中石油,賣了3260億美元的貨物,最後還倒虧了7億美元,人才啊,簡直是在免費送油)。很多人說應該還有一家無冕之王——中國煙草,所以目前全國范圍內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美元的應該有4家企業。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未來某個新興產業崛起或者又一次科技革命的到來,伴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發展時間越長,相信我國營收超過2000億美元的企業也會越多。
『捌』 可口可樂業績一直不錯,當年為何賣給了中糧集團
可口可樂與中糧存在只是一種合作關系,並不是母子公司的關系,也不存在賣給中糧這個說法。可口可樂與中糧是合資建廠的,目前中糧的控股權是65%,可口可樂的控股權是35%。合資建廠的生意,也是可口可樂在中國發展一種良好策略。同時該公司生產9個大品類18個品牌,年銷售10億美金,帶動了65萬人就業。
現在,需要搞清可口可與與中糧集團的關系。
中糧可口可樂自成立來持續打造三大核心競爭力:建立並不斷完善嚴格的質量體系,高效的營銷體系和激情的文化體系。尤其是可口可樂與中糧兩家企業巨頭間的親密合作,能夠更好發揮中糧企業與可口可樂企業的優勢資源整合業務,更快的拓展飲料業的市場。可以看到,可口可樂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最成功的食品飲料企業之一,與在全球范圍內優秀的戰略布局是分不開的。
在強調一下,可口可樂公司與中糧是合作關系,可口可樂公司並沒有賣給中糧企業集團。
『玖』 中儲糧有沒有在A股上市的公司,是中儲糧的,而不是中糧集團的
中儲糧不是市場化公司,全稱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剛剛吞並了中儲棉,吞並前1.1萬億總資產,吞並後資產總額1.47萬億,營業收入15年是1500億,估計16年能到2300億,每年都大額盈利,是國內最大農產品集團,低調的巨無霸。給你個參考,幾大發電企業中華能資產總額9757.08億元,國電7840億。國電投7751億。華電資產總額7694億元。中儲糧目前是唯一的公益類政策型央企,央企資產排名前十,貌似大概7-8位的樣子,是國家的大糧倉、大油脂庫、大棉倉,服務宏觀調控、保障國家安全的。類似央行金庫和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因為它的特殊政策性所以不參與500強評比,也不上市。
中糧集團是大糧商、復合型商貿企業,完全市場化公司,旗下有不少上市公司,總資產約5000億。以上兩家都是常說的「副部級央企」,中儲糧更具政府行政色彩,畢竟是國庫,在糧油領域他的規模體量最大,政治地位和戰略重要性任何商業化公司都沒法比。中糧是以糧油食品為主業,多渠道發展的復合型公司,糧油農產品只是它其中一個板塊。
中儲股份是國資委誠通集團(通常說的局級央企)的下屬企業,是一個倉儲物流企業,跟這兩家一點關系都沒,總資產也只有150億,和前兩家巨無霸比體量太渺小了
『拾』 中糧集團在2017年實現史上最好業績是真的嗎
中糧集抄團1月15日通報,2017年,集團襲實現史上最好業績:年營業收入4825億元,利潤總額118億元,資產總額達到5388億元。
2017年,中糧集團旗下中糧置地、中可飲料、中糧資本逆勢增長,中糧油脂業績全面超過預算,中糧糧谷經營量和效益快速成長,超過預期。截至目前,已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飼料、酒業、糧谷和紡織將在2018年底完成混改,18家專業化公司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