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造紙有關的股份

造紙有關的股份

發布時間:2021-05-06 08:33:36

Ⅰ 中國造紙龍頭股有哪些

晨鳴紙業:公司是集制漿、造紙、能源生產、紙機製造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內造紙行業唯一擁有A、B兩種股票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公司在全國各地設有13家子公司,經濟效益連續17年保持山東省同行業第一,連續11年名列全國同行業首位,公司跨入中國企業500強和世界造紙企業50強,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520家重點企業」之一。公司擁有7條國際一流的造紙生產線和15條國內領先的造紙生產線,紙產品包括文化用紙、報刊用紙和包裝用紙三大類8大系列200多個品種,公司產品暢銷全國,並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銀鴿投資: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制漿造紙企業,以文化用紙、包裝用紙、生活用紙、特種紙四大系列為主業,並利用造紙行業的廢料生產生態肥料。公司擁有造紙年生產能力56萬噸、制漿15萬噸、生態肥10萬噸。公司主要產品是以草漿為原料的中高檔文化紙,產品幾乎100%在國內市場銷售。公司利用生物技術進行污水處理,實現造紙廢料綜合利用,生產具有生態技術科技的副產品「無道理」生物肥料,待二期工程投產後,將成為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生態肥生產與銷售基地。
華泰股份:公司主要從事新聞紙、文化紙的生產和銷售,總產能達120萬噸,其中新聞紙現有產能80萬噸,是國內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新聞紙生產企業。造紙工業關聯度高、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屬於技術、資金密集型和資源約束型產業,規模經濟性極為顯著。公司08年將積極發展林紙一體化項目,建設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和漿廠,以保證原料供應,實現頭尾相接的產業鏈。
太陽紙業: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高檔塗布包裝紙板生產基地,主要產品有高檔塗布包裝紙板、高檔工業用原紙、高級文化辦公用紙等三大系列150多個品種規格。公司目前造紙產能為130萬噸,與百安國際總投資8億元合資建設的年產9.8萬噸高檔激光列印紙項目已於06年3月開始土建,將於07年2月建成投產;此外,公司與美國國際共同投資4.8億美元在兗州建立了合資公司,進行塗布白卡紙和無菌液態包裝紙的生產,該項目將填補國內紙業空白,結束無菌液態包裝紙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
博匯紙業:公司屬造紙行業,主要產品有「博匯」煙卡、塗布白卡紙、書寫紙、牛皮箱板紙等,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主要用戶為大型出版社、印刷物資公司、印刷包裝公司、大型煙廠等;公司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銷售辦事處,產品出口到歐美、中東、澳洲、東南亞等地。07年10月份完成公開發行3456萬股A股,擴大了生產規模,增加了產品品種,為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股東回報奠定了基礎。

Ⅱ 中國有幾家大型的造紙企業

排在紙業最前來列的始終是山東晨鳴集源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個穩坐中國造紙的龍頭老大,以94.7億元營業收入在"中國製造企業500強"排141位,在"中國工業企業1000大"中,排名第192名;在中國1000家最大企業集團榜排中,排在222位。工業企業1000大榜造紙業第二、三、四、五的依次是金東紙業(江蘇)有限公司、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泰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還有幾個在"企業1000大"排位靠後些的企業追隨,這包括排名512位的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排名730位的山東臨清銀河紙業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排名868位的廣州造紙集團。

與上年8月媒體發布的紙業入圍1000大中國製造商排名相比,也許統計數字缺失或其他原因,早先在榜的東莞玖龍紙業有限公司、寧波中華紙業、芬歐匯川(蘇州)紙業、福建南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王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不見蹤影。而新上榜的是浙江勝達集團有限公司。另外,山東臨清銀河紙業集團排名超越金華盛紙業有限公司,廣州造紙集團超過武漢晨鳴漢陽紙業有限公司。他們與上年的排位正好顛倒。

Ⅲ 與環保有關的造紙業的龍頭股票有那些

(000488)公司是紙種最齊全的造紙龍頭企業,將全面受益於各紙種價格的全局性持續上漲。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造紙企業,其市場議價能力及市場份額有所增強,是國家環保加強力度背景下的受益者。
●公司各紙種盈利全面提升:1、銅版紙是公司2008 年、2009 年的重要增長因素。美術紙有限公司年產12 萬噸銅版紙,最快2008 年10 月份可以投產。2、新聞紙產能應該不會擴張,主要體現為價格上升帶來的改善價值。3、輕塗紙成為2008 年的利潤增長點。預計子公司吉林晨鳴在輕塗紙(18 萬噸產能)上盈利將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自供漿比例提高和管理改善。4、包裝紙尤其是白卡紙仍受益於價格上漲,2008 年利潤貢獻仍然看好。
●林紙一體化項目長期看好:公司的林紙一體化項目仍處於資本投入期,會在近兩年攤薄公司收益,但從長期看是增長因素。
●維持「審慎推薦」投資評級:政府不斷加強的長期環保政策提高了造紙龍頭企業的議價能力,使得受木漿、廢紙價格上漲影響的「成本推動型補漲」成為可能, 2008 年造紙行業盈利提升是必然趨勢。我們預期公司2008年-2010 年每股收益(不計H 股增發攤薄)為0.80 元、0.94 元、1.08 元。作為造紙龍頭企業,按2008 年25 倍PE 估值為20 元,維持「審慎推薦」的投資評級。
(000815)公司07年度共生產各種機制紙24.96萬噸,同比增長8. 62%,其中中高檔文化用紙21.87萬噸,同比增長10.96%,板紙3.09噸,同比減少5.5%,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原因為適用新會計准則對林紙一體化項目產生的內部利潤不進行抵銷。08年公司將加大與各商業銀行的合作力度,採取銀行信貸等措施籌集資金,並積極創造條件,加大權益性融資力度。
投資亮點:
(1)西部最大的造紙企業,主導產品為中高檔文化用紙,07年年報顯示,公司共生產各種機制紙24.96萬噸,其中中高檔文化用紙21.87萬噸,板紙3.09萬噸。
(2)隨著林紙一體化工程的全面竣工投產,美利紙業將跨入我國造紙十強,躋身於世界造紙大型企業行列,寧夏也將成為我國重要的造紙工業的造紙原料基地。新建漿紙項目技術先進,裝備居當今世界領先水平。林紙一體化項目工程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3)投資鹼回收環保節能及廢水綜合處理工程。無污和循環經濟也是美利紙業正在努力的目標,公司目前正在打造的生產流程是:造紙--廢水處理--壓力管道輸送--灌溉--林木生長--原料儲備用於再生產。目前,公司已實現了不向黃河排放一滴污水的目標。

Ⅳ 有關造紙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灞橋磚瓦廠工地古墓中又發現了成疊的古紙殘片88片。這成疊古紙墊在三面銅鏡下面,墊得很厚,雖然已成碎片,但邊沒有完全腐爛。這一發現,更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經考古學家考證,認為這一墓葬不會晚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橋紙的年代也可大致確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這個時間比蔡倫造紙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肅漢居延遺址又發掘出兩張西漢後期的麻紙。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馬灘西漢墓內發掘了一張地質地圖,此紙長5.5厘米,寬2.6厘米。這個最新發現的西漢紙質地圖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紙張實物。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在西漢初期就發明了可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此畫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後傳》記載:漢武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葯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持否定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同志認為,」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制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這是爭論中的一種意見。

另一種意見則堅持認為,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理由是「根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有關紙的解釋,在蔡倫之前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紙,都是絲質纖維所造的,實際上不是紙,只是漂絲的副產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張中國式的植物纖維紙,一般都要經過剪切、漚煮、打漿、懸浮、抄造、定型乾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橋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理由是」從外觀看,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經過實體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纖維和纖維束都較長,說明它的切斷程度較差,是由纖維自然堆積而成,沒有經過剪切、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真正的紙。或許只是漚過的紡織品下腳料,如亂麻。線頭等 纖維的堆積物,由於長年墊襯在古墓的銅鏡之下,受鏡身重量的壓力而形成的片狀。此外,其餘幾種所謂西漢古紙,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過是約紙的雛形。蔡倫及其工匠們在前人漂絮和製造雛形紙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從原料和工藝上把紙的生產抽調到一個獨立行業的階段,用於書寫。誠然,「蔡倫紙」不會是蔡倫一手製作,但沒有他的「造意」,單憑尚方工匠也製造不出這種植物纖維紙來。因此,即使在雛形紙出土的今天,把蔡倫評作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確的,是有充分歷史根據的。

另外中,中引《後漢書》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為可信。從記載中可知,蔡侯紙既能進貢皇帝,又能代替縑帛用作書寫,紙質必定達到一定水平。

有些學者還認為,灞橋紙是不是西漢的產品,也值得進一步考證。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時代未能確切查明以前,很難對古紙的生產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何況該墓葬有擾土層,曾受外來干擾,不能排除後代人夾帶進來的可能性;同是漢墓的長馬王堆,若無其事那樣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豐富,但除了千百根簡策和絲織古紙帛畫,並無一片麻紙。有的研究者還從出土的灞橋紙上辨認出上面留有與正楷體相仿的字跡,酷似新疆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志·孫權傳》上的字體,據此認為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品。

Ⅳ 我國造紙業上市公司有哪些,還有具體的股票代碼,謝謝哈

下面的截圖就是所有造紙的上市公司名單:

Ⅵ 造紙概念股有哪些

滬深兩市造紙概念股票(造紙概念上市公司,龍頭股,受益股)有銀鴿投資、福建南紙、華泰股份、岳陽林紙、博匯紙業、晨鳴紙業、太陽紙業、民豐特紙、恆豐紙業

Ⅶ 造紙行業的龍頭股是哪個股票

造紙行業的龍頭股不止一個,分別有以下幾個:

1、晨鳴紙業:

晨鳴紙業公司是集制漿、造紙、能源生產、紙機製造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內造紙行業唯一擁有A、B兩種股票和可轉債的上市公司。公司擁有7條國際一流的造紙生產線和15條國內領先的造紙生產線,紙產品包括文化用紙、報刊用紙和包裝用紙品種。

2、銀鴿投資:

銀鴿投資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制漿造紙企業,以文化用紙、包裝用紙、生活用紙、特種紙四大系列為主業,並利用造紙行業的廢料生產生態肥料。公司主要產品是以草漿為原料的中高檔文化紙,產品幾乎100%在國內市場銷售

3、華泰股份:

華泰股份公司主要從事新聞紙、文化紙的生產和銷售,總產能達120萬噸,其中新聞紙現有產能80萬噸,是國內最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新聞紙生產企業。造紙工業關聯度高、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屬於技術、資金密集型和資源約束型產業,規模經濟性極為顯著。

4、太陽紙業:

太陽紙業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高檔塗布包裝紙板生產基地,主要產品有高檔塗布包裝紙板、高檔工業用原紙、高級文化辦公用紙等三大系列150多個品種規格。公司進行塗布白卡紙和無菌液態包裝紙的生產,該項目將填補國內紙業空白。

5、博匯紙業:

博匯紙業公司屬造紙行業,主要產品有「博匯」煙卡、塗布白卡紙、書寫紙、牛皮箱板紙等,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產品主要用戶為大型出版社、印刷物資公司、印刷包裝公司、大型煙廠等。

Ⅷ 有關造紙專業的

一、我國造紙行業大幅擴張
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內,我國紙業市場供需基本穩定發展。但從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後,國內紙業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內紙張生產量的增長大大低於消費量的增長。由於消費結構的調整,那些以木漿為原料的高檔產品嚴重短缺,每年不得不靠從國外大量進口來解決。2005 年 10 月 8 日,{TodayHot}中國紙業環保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環保總局污控司副司長李新民披露了這樣一組數字:僅 2004 年,我國紙和紙板的產量就已經達到了 4950 萬噸,而消費量卻達到了 5439 萬噸,人均消費量為 42 公斤,造紙量和消費量分別佔世界總量的 10%和 14%,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隨著經濟的增長,目前規模相對較小的國內紙張和紙板市場應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2004 年中國紙漿消耗總量為 4455 萬噸,紙及紙板年消費量為 5439 萬噸,成為世界第二大紙張消費國。但我國年人均消費紙張和板紙僅 42 公斤,遠遠低於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 300 公斤的人均消費量。隨著中國原材料結構的調整,木漿進口也增長迅速,進口量居世界第一。僅 2004年,中國紙業 970 萬噸的木漿原料中,進口 732 萬噸,自己生產的只有 238 萬噸,這說明中國木漿依賴進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專家預測,五年以後,中國對木漿的進口需求將達到全世界木漿進出口的總和。
根據輕工業協會統計,2005 年 1-6 月,造紙及紙製品業完成產值 1866.93 億元,同比增長22.78%,產銷率 97.42%,增長態勢與前幾年相當,總體表現為產銷兩旺,各行業平均增長速度在20%以上。
生活用紙是與消費者關系密切的日常用品之一。生活用紙的消費量與經濟發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有直接關系。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生活用紙消費市場,僅次於美國。2003年中國衛生用紙消費量達到 310 萬噸,年均增長 8%。生活用紙正在成為我國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
卷煙產量佔世界卷煙產量的 32%,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出口量很少,主要供應國內市場。2003年我國卷煙紙的消費量約 9.6 萬噸。卷煙紙進口量約占消費量的 10%。由於煙草產品出口增長難度較大,卷煙紙的需求量在未來幾年內將保持穩定,每年消費需求約為 10 萬噸左右。隨著國產卷煙紙質量的完善,進口量將進一步減少。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解電容器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帶動了電解電容器紙的發展,2002 年,全球電解電容器用量約為 14,200 噸,同比增長約 14%。其中國內電解電容器紙用量約為 6500 噸,同比增長約 18%。2005 年估計全球電解電容器紙用量可達到 20,000 噸,年均增長約 12%。其中國內用量約為 10,000 噸,年均增長約 16%。
國內紙張需求旺盛,且由於國內對進口新聞紙和銅版紙實行為期 5 年的反傾銷保護措施和對進口牛皮箱板紙進行的反傾銷調查,使國內造紙企業大幅擴張產能。許多國際造紙公司開始在中國投資建廠,國內產能急劇擴大。白紙板、銅版紙、新聞紙產能擴張明顯,市場壓力巨大,短期內甚至會出現產能過剩,但從長遠看將趨於平衡。
2005 年下半年幾大項目的投產,預計到 2006 年,新聞紙產能將達到 420 萬噸。而新聞紙消費量約為 395 萬噸,國內市場將出現供略大於求的局面。但新聞紙需求增長較快,2010 年新聞紙消費需求將達到 645 萬噸,新增產能將很快可以被新增市場需求所消化。到 2006 年銅版紙產能可以達到 380 萬噸。但是銅版紙的應用將不斷地拓展,需求的增長可以消化供給的增加,但是市場將逐步趨向飽和狀態。
大量新建生產線的投產,將使白紙板(白卡紙)2006 年供應量達到 810 萬噸,短期內將會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由於 2003 年和 2004 年箱紙板新上項目較多,預計 2005 年可能新增加超過 220萬噸年產能,基本能滿足需求的增長。目前我國大量中檔和部分高檔箱紙板產品已能自給,只有部分牛皮箱紙板高檔產品仍然需要依賴進口。
二、我國造紙行業市場空間大
我國造紙行業正處於一個高速成長期。歷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紙和紙板的總產量一直大幅低於總消費量,年人均紙張消費量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在加工製造業生產能力普遍過剩的現階段,造紙業是為數不多的需求量不斷增長且供不應求的行業之一,屬典型的需求拉動型行業。
從1997年-2004年國內紙張及紙板年消費量和生產量的增長率與GDP增長率的比較可以看出,紙張及紙板年消費量與生產量的增長率起伏較大,兩者保持一個非常相似的增長趨勢。與我國 GDP 的增長率相比,紙張及紙板年消費量與生產量的增長率從 2002 年開始一直都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可以說我國的造紙行業現在正處於一個高速成長期。
預計 2010 年國內紙張消費量將達到 7600 萬噸-8000 萬噸,2020 年將達到或超過 1 億噸,我國紙張及紙板消費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我國報紙用紙量一直占所有出版物(包括圖書、期刊、報紙)用紙量的 56%-68%,報紙用紙量一直在以 13%以上的增長率大幅提升。由於我國人均報紙消費量不到發達國家的 1/15,未來報紙出版業還有廣闊發展空間,因此我國新聞紙消費量將有穩步的提升。以年消費量增長 13%計算,2005 年我國新聞紙消費量為 350 萬噸,2010 年消費量將達到 645 萬噸。
我國塗布紙人均消費量很低,2002 年約為 2 千克,還不到世界人均消費量的 2/7,更不能與美國、日本相比。如果要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也需要塗布紙 900 萬噸,可見我國塗布紙消費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塗布紙主要應用於出版。從我國近幾年各出版社的用紙量平均增長率為 7%的情況來看,按這個比例測算,2005 年和 2010 年全國各出版物印刷紙的需求量分別為 1118萬噸和 1568 萬噸。而近兩年全世界塗布紙在印刷用紙中占 41%。按這個比例計算,則塗布紙到2005 年和 2010 年的需求將分別為 458 萬噸和 643 萬噸。
印刷書寫紙主要用作辦公、雜志、書籍用紙。辦公自動設備的出現,使書寫紙市場需求量不斷上升,2004 年市場書寫紙消費量達到 1045 萬噸,{HotTag}占整個紙張紙板消費量的 19.2%。近兩三年印刷書寫紙消費量一直以 7%的速度在增長,估計到 2010 年書寫紙需求量將達到 1570 萬噸。近幾年我國箱板紙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最近十年年平均增長率為 13.71%,市場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進口量一直維持在 100 萬噸左右。以我國目前的工業發展趨勢,2010 年箱板紙需求量將達到 2070 萬噸。
三、國內紙業市場的競爭格局
國內紙業市場的競爭來自三大公司群體:以國內造紙上市公司為主體的內資公司、國外資本在中國投資建立的外資公司以及國際大型造紙公司。
由於國家政策保護,生產新聞紙的企業主要是以華泰、晨鳴為首的內資公司。在 24 家國內紙業上市公司中,就有 7 家以新聞紙作為主營產品。華泰股份作為新聞紙龍頭企業,去年底 35萬噸新的新聞紙項目投產,將使公司新聞紙總產能達到 80 萬噸。在晨鳴紙業收購吉紙的總生產能力 15 萬噸的兩條新聞紙生產線後,新聞紙總產能已達到 64 萬噸,直接威脅華泰在新聞紙行業的龍頭地位。另外泛亞龍騰 33 萬噸的新聞紙生產線已於去年下半年投產,使泛亞紙業在中國新聞紙總產能已達到 67 萬噸。國內新聞紙市場將形成華泰、晨鳴和泛亞三分天下的格局。岳陽紙業等一批具有資源優勢的新聞紙公司也將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新聞紙產能的擴張對小的新聞紙廠將造成毀滅性打擊,曾為彌補新聞紙市場供需缺口做出重大貢獻的眾多小廠將被逐漸淘汰。
銅版紙的生產基本集中在一些大的企業。目前國內銅版紙生產企業以 APP 紙業集團旗下的金東紙業產能最大並佔有絕對優勢。2005 年 60 萬噸銅版紙生產線投產使金東紙業的銅版紙總產能達到 160 萬噸。其他銅版紙生產企業產能相對較小,晨鳴紙業目前的銅版紙生產能力為 35 萬噸,山東泉林紙業 30 萬噸,太陽紙業 30 萬噸,蘇州紫興 15 萬噸(加上 2005 年底投產的 40 萬噸,產能將達到 55 萬噸)。由於銅版紙反傾銷的保護,許多外資公司開始在國內投資建設銅版紙生產線,如王子制紙的 60 萬噸銅版紙生產線正在籌建中。這些產能釋放後,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APP 紙業集團旗下的寧波中華紙業 70 萬噸塗布白紙板 2005 年下半年的投產,既使之成為白紙板和白卡紙領域的龍頭企業,也為國內白紙板和白卡紙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影響。2005 年上半年各個白紙板和白卡紙生產企業的產銷率和毛利率水平都有下降的趨勢,2005 年 140 萬噸的白紙板新增產能(包括中華紙業的 70 萬噸產能)在 2006 年完全釋放後,白紙板生產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許多國際大型造紙公司將其產品出口到中國,佔領了大批市場份額。這些國際大型造紙公司是中國紙業市場的重要供給來源,在國內市場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2003 年,商務部通過「反傾銷調查」終裁,對原產韓國、日本的進口銅版紙徵收為期 5 年,從 4%到 71%不等的反傾銷稅。2004 年又對新聞紙進行長達 5 年的反傾銷保護措施。2005 年又開始對未漂白牛皮紙箱板紙進行反傾銷調查。這些反傾銷保護措施為我國新聞紙和銅版紙等產業發展提供了保障,直接促成了 2005 年國內銅版紙和新聞紙生產線的大最擴建和投產。國際紙業、王子制紙、斯道拉·恩索和芬歐匯川等國際紙業公司巨頭都已經開始在中國投資建廠,加快了搶佔中國紙業市場的步伐。
四、造紙行業市場結構的發展趨勢
1.集約化
長期以來,我國造紙工業原料以非木材纖維為主,造成產品結構失調、企業規模小、經濟效益差、排污量大、污染嚴重等問題。我國造紙企業的數量最多時達到 1 萬多家,即使是少量的大中型企業的規模也遠遠低下國際水平,且技術水平普遍落後,難以滿足國內市場對高檔紙的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造紙業集中度過低、企業規模過小、污染嚴重、環保措施不力等問題,政府應鼓勵中國造紙企業做大做強,向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方向發展,同時通過關、停、並、轉、重組整合等方式,將污染嚴重的小紙廠淘汰出局,發展強勢企業集團,為在造紙行業全面實現循環經濟創造條件。同時,也只有形成大的企業集團,進行規模經營,才能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環保中來,從而有效地解決造紙業的環境污染問題。
國內像晨鳴紙業這樣的一些造紙企業,產品的質量和檔次較高,在市場上佔有優勢,企業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又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有充足的融資渠道。這些企業通過對許多中小造紙企業的收購,規模不斷擴大。中國造紙協會 2005 年國內紙業公司中期報表顯示,造紙行業利潤加速向重點公司轉移。以晨鳴紙業、華泰股份、岳陽紙業、博匯紙業作為重點公司,將其 2005年中期業績與 2004 年同期進行比較,收入與凈利潤增長分別高於行業平均 13 個百分點和 14 個百分點。另外,行業集中度提高的跡象在 2005 年上半年進一步顯現。重點公司在行業中所佔比例明顯提高,其中收入從 58.2%提高到 64.2%,凈利潤從 65.8%提高到 74.1%。這表明,在行業整合加速的過程中,行業收入與凈利潤也開始加速向重點公司轉移。配合產能增長,重點公司的凈利潤仍將以較快速度增長。
2.高檔化
目前中國生活用紙市場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消費品種結構不均衡。2000 年世界生活用紙中,廁用衛生紙占 56%,紙巾紙、擦手紙占 21%,紙面巾和紙餐巾分別占 12%和 4%。但數據顯示,紙巾紙、擦手紙,僅占 0.2%,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被看好的城市也不過占 1.5%,也就是說中國的廁用衛生紙銷售比例仍然占據絕對優勢。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國生活用紙消費需求將呈現多元化並向中高檔產品過渡。
華泰股份定位於高檔產品,具有規模優勢,成本控制能力強。近年來,華泰股份先後研究、開發了低定量彩印新聞紙、彩色美術版紙、美術課本專用紙、高光澤塗布白板紙等國家級新產品或國家級火炬項目,「廢紙制漿造紙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與生產、應用」還被列為國家級技術創新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博士後工作站與技術中心先後共完成課題及新產品研究 50 多個,其中達到國際水平或國內領先的 30 個,在企業技術創新,特別是在造紙可持續發展及造紙環保方面的研究,為同行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3.林紙一體化
2004 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改委頒布了《全國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十五」及 2010 年專項規劃》,這表明,我國造紙工業正在進入以原材料結構調整為核心的關鍵時期。APP 紙業公司漿林紙一體化模式進行得最早,公司 2005 年 3 月底在海南正式投產的洋浦金海漿紙項目,首期投資達 102 億元,是海南省迄今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其目標是建成亞洲最大的漿紙加工基地。該項目 1997 年經國家批准設立,1998 年 12 月正式奠基,之後 APP 渡過了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兩年前再次動工興建。此次一期工程年產 100 萬噸漂白木漿,也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制漿生產線。這一項目也是 APP 在中國大陸投資建設的第 13 家特大型制漿造紙企業,將為其節省大量進口原料成本。此外,國內大型紙業集團如泰格林紙集團、晨鳴紙業、華泰股份、美利紙業等也開始了「圈地造林」運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針對國外紙業產品進口發起的反傾銷案,堅定了國際紙業巨頭在中國大力推行「林漿紙一體化」的產業模式。
4.多元化
由於紙張應用的不斷擴展,紙製品市場消費向多元化發展。同時企業為了能較好地抵禦市場風險,產品結構也日趨多元化。如晨鳴紙業和華泰股份,正在不斷地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新的紙品種,產品種類越來越多。

Ⅸ 造紙板塊股票有哪些

造紙概念一共有21家上市公司,其中9家造紙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2家造紙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閱讀全文

與造紙有關的股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銀行外匯入帳時間 瀏覽:444
0擼理財 瀏覽:922
國際股票大佬 瀏覽:835
康奈股票 瀏覽:458
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 瀏覽:775
2019年4月18號鋁錠價格 瀏覽:783
股票配號和中簽 瀏覽:559
期貨滑點厲害 瀏覽:570
電廠投資估算 瀏覽:557
美年股東投資 瀏覽:890
麥田英語融資 瀏覽:192
理財產品電銷 瀏覽:479
私募基金2019持股 瀏覽:414
基金星期天更新收益嗎 瀏覽:517
000851是什麼類型股票 瀏覽:833
誠邁科技主力資金流向 瀏覽:165
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瀏覽:883
貨幣型基金的價格 瀏覽:730
漢鼎宇佑有無投資葯業種植 瀏覽:328
外匯干貨外匯衍生品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