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數目:163,171,495股-113,196,483股=49,975,012股;10億元÷49,975,012股=20.01元/股。
B. 新疆建設兵團農八師天山鋁業控股股東是誰
新疆建設兵團農八師天山鋁業由 湖南曾氏集團投資建設,集團老總是曾小山,湖南邵東縣人。
謝謝採納
C. 德隆國際戰略投資有限公司的公司其他
德隆神話的華彩樂章,是所謂「產業整合」,其「黃金」時期是年至2000年。
雖然投資相當龐雜,被業內戲稱為「與國家計委相當」,德隆最主要的產業整合行動依託「老三股」展開,形成了以食品飲料加工、汽車配件、電動工具、水泥為四大支柱下轄子(分)公司逾百家的大型企業集團。
這是德隆作為「實業巨子」的金字招牌,也是德隆實業一翼從各大銀行借款170億元的憑借所在。
然而,所謂德隆的產業整合,並經不起推敲。早在2003年初,一家著名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部門即對「德隆系」旗下四大上市公司(新疆屯河、天山股份、湘火炬、合金投資)和三大控股集團(德隆集團、新疆德隆、屯河集團)做出系列財務風險分析報告,指出「德隆系」產業公司普遍存在重大財務問題,亦存在眾多業績疑點。
德隆所謂產業整合,是以連續的並購來實現資產規模、銷售規模的迅速膨脹,但企業的還債能力、盈利能力均極其薄弱,根本沒有體現出「整合」的價值。外界無從判斷並購的成本是否合適,而德隆龐雜的胃口也讓人懷疑它根本不可能逐次消化。 從專業財務分析上可以看出,整個德隆的產業體系脆弱不堪,完全是依靠銀行資金堆砌而成,經營風險極大。
第一,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借款依存度過高。2003年底,與凈資產相比,四家公司的借款依存度均大幅超過100%,其中新疆屯河的借款依存度高達184%。這表明「德隆系」企業對外部借款的依賴度極大,且主要為銀行短期借款,支撐結構性資產,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
第二,「德隆系」企業的銀行借款主要有三個用途:借新還舊(包括短期貸款和到期利息)、進行新的擴張(投資)、覆蓋新增的應收款和存貨,真正用於生產經營部分的貸款很少。
第三,所謂短貸長投,自有資金嚴重不足、以銀行短期借款支持長期投資現象嚴重,資產結構嚴重失衡。這里首先有詐騙銀行貸款的嫌疑,因為貸款投向與用途不符。其次即使在西方銀行里,銀行提供並購用的過橋貸款,也有嚴格的條件,其中買家必須有一定的自有資金和相應的抵押擔保。而德隆的並購則完全依賴貸款。
第四,在並購驅動下的資產規模擴張雖然帶來了銷售收入的明顯增加,但是盈利能力幾乎沒有改善,主營業務的償債能力與其巨額借款相比相差懸殊。從近三年的數據變化情況看,四家上市公司合計凈資產增加了54.3%,而長短期借款卻上升了75.2%;合計銷售收入是2001年底的3.4倍,而凈利潤卻僅增加了 121%。除湘火炬,其餘三家上市公司的借款規模達到或超過銷售收入規模;也就是說,有的上市公司如果把當期所有的銷售收入都用來還債都不夠。
相應地,這些上市公司能夠用於償債的折舊攤銷前利潤增加並不明顯,主業經營獲取利潤能力及以自身經營積累還債能力很差。主營業務經營所帶來的收益與借款壓力相比仍顯懸殊,除天山水泥償債期為6.4年,其他三家公司平均都在20年左右,德隆集團整體則達到了24年,遠遠高於一般意義上的可接受水平(五年)。
第五,短期借款償付壓力巨大。整個德隆集團的營運資金需求保持在37億元左右,營運資本卻經常捉襟見肘(常常為負數);現金支付能力缺口巨大,且缺口不斷擴大(由2001年底的-37.38億元擴大到2003年9月底的-51.46億元)。
第六,業績真實性存在疑點。僅以新疆屯河2003年的業績為例,凈利潤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凈利潤0.59億元,四季度0.6億元。但分析現金流量表,同時發現前三季度的固定資產折舊為0.62億元,年報中卻又減少至0.13億元,即回吐了0.49億元,從而「貢獻」0.49億元凈利潤。難道四季度的16 億元銷售只產生了0.11億元的凈利潤?由此,應懷疑其業績銷售的真實性。
另外,幾家上市公司和集團還有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即大量對外提供資金。德隆集團的其他應收款竟高達20億元,顯示出該集團復雜的關聯交易資金往來關系,說明除了屯河集團及四大上市公司,還有巨額的隱性對外投資和資金運作情況。
現在看來很清楚,這些資金暗流實際的方向是二級市場,或者所謂的「海外收購」,等等。
2004年4月-5月間,德隆為了掩蓋從多家上市公司挪用的巨額資金,同時也防止各地委託理財客戶啟用司法程序凍結資產,把所投資的各個項目通過一系列資產轉移合同,轉回各個上市公司內部。但即使如此,各上市公司因德隆欠下的債務黑洞依然觸目驚心(見「德隆繫上市公司對外債務表」)。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從楊斌(歐亞農業)、張海(健力寶),到顧雛軍(格林柯爾)、唐萬新(德隆)的精彩故事,《財經》雜志都有過詳細報道。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年代的中國企業經營者們,有著超乎尋常的想像力和過於沖突的戲劇化性格。
我們更想探究的是,為什麼中國——不管是科技「海歸」還是域外「特首」,上述諸人的成長背景和行事風格是典型「中國式」的——新企業制度建設是如此的無奈、艱難、可笑?如此大面積、系列化的案發,是否昭示著一種宿命?企業制度創新在中國經濟總量不斷膨脹的背景下,難道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作為經營活動主體的企業不斷的失敗,是否隱含著法律環境的缺失?抑或政府功能的錯位和失效?
在感嘆故事的同時,分析其背後存在的邏輯更有價值。由於顧雛軍、唐萬新的情形更具代表性,我們以下以「顧-唐」來指稱此種模式。 在分析「顧-唐」故事背後的邏輯前,我們先來看看其故事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顧-唐」的公司股權關系極其錯綜復雜,復雜到除案件調查人員、相關律師,恐怕沒有人能了解清楚;他們的身份搖曳多變,或科技狂人,或金融梟雄,或異域特首,或足壇大佬;涉及的產業領域更是跨度甚廣,從蕃茄醬到火花塞,從製冷劑到大客車,從種大棚到蓋別墅,不一而足。但這些都僅是故事的表象,至多是供人閑談消遣的花絮,並不是其核心要素。
「顧-唐」故事的核心要素,至少可概括為這樣幾點: 如上所述,「顧-唐」的投資在產業領域和空間布局上跨度都很大。雖然他們或標榜「以創造中國傳統產業新價值為己任」、「以產業整合手段來改善產業結構,增強產業競爭力以獲取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或宣稱「以技術為紐帶整合中國家電產業」、「做全球白色家電第一人」等等,這些僅是故事的噱頭,當不得真。
「顧-唐」的產業構造在產業鏈、資源共享、協調管理等方面比較難整合,實際上,他們也未採取過真正有效的舉措。這種撒豆成兵、零散馬鈴薯式的投資,幾乎理不出主線來;唐萬新的「准混業金融」不是,顧雛軍的白色家電也不是。
但是,貫穿於這些零散馬鈴薯之間的,還是有一條「顧-唐」收發自如的紅線,這是他們故事的主題;如果這也能稱之為主營業務的話,那麼「顧-唐」的主營業務就是——實際操控更多的資產。 一是求量不求質,否則,便無法理解一些ST乃至停牌的虧損上市公司(如襄陽軸承、揚州客車等),在毫無產業背景的顧雛軍手中有那樣的投資價質,而且求量就不能求質,不求質是為了求量;
二是不求完備但求控制,法律手續是否完備、完成對「顧-唐」不重要,重要的是實際控制,健力寶到張海東窗事發尚有收購款未付清,理論上交易並未完成,但張海已控制健力寶兩年有餘,德隆的所謂「垂直管理」也有此種含義。類似情況在唐萬新之於巨田證券差點發生了,在顧雛軍之於襄陽軸承部分發生了,實際控制被收購主體是「顧-唐」的目的。至於法律是否完備、完成,已不重要;甚或為了更好地控制,有意造成法律上的不完備、狀態上的不完成的情形。 細細分析「顧-唐」的故事文本,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展開這些翻雲復雨的情節時,與其演對手戲的配角大多是國有企業的所有者和監管者。雖然表面上看,各家國有企業都有其所有者(各類集團公司、國資公司等),實際上是其真正的所有者和監管者——各級地方政府在台上演出,配合故事的展開。
唐萬新的「三駕馬車」是如此,其旗下的眾多金融機構(南昌市商業銀行、昆明市商業銀行、株洲市商業銀行、南京國投、重慶證券、伊斯蘭信託……)大多如此;顧雛軍的廣東科龍、合肥美菱、揚州亞星、襄陽軸承全都如此;在張海的故事裡,雖然有股東之間的恩怨,但是健力寶所在地政府也扮演了不輕的戲份;楊斌的故事亦如此。
其中,江西省南昌市短時內先後在南昌市商業銀行的股權轉讓中失手於唐萬新,又在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轉讓中失手於顧雛軍最為典型,可發一嘆!正是這些「配角」們毫不遜色的演出(贊許?期待?默認?無奈?憎恨?),「顧-唐」作為主角成就了故事的精彩,他們是不該被遺忘的「配角」。 圍繞上述所說的膨脹資產這一主題,「顧-唐」在展開收購行動中,多選擇一些融資性強的資產作為平台、道具。這主要包括:
第一,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本身就是具有融資性,理當成為「顧-唐」的首選。鑒於各種政策法規的限制,「顧-唐」進入金融機構並不順利,但仍有斬獲,其中德隆以各種方式進入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保險公司、金融性租賃公司最為典型。所謂混業經營、金融創新都是幌子,要害就是融資,正如人們事後總結所言,德隆的金融創新「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就是一個巨大的『老鼠會』」。
第二,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本身就有直接融資的功能,即使由於各種原因參與不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其在中國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及擔保認可較為便利,且上市公司的股權抵押也是方便的融資措施。這些因素使得各類上市公司成為「顧-唐」使用最為頻繁的道具,其中以德隆「三駕馬車」、顧雛軍「四大金剛」最為人們熟知。
第三,各種用途的土地(尤其是政府批租土地)。土地的天然稀缺性造成了必然升值的趨勢,土地的原始獲得價值和評估價值間的巨大差異(政府批租土地更如此)在賬面上的體現,以及土地在商業銀行具有極強的抵押性,使得「顧-唐」們將土地也納入其表演道具中。楊斌整個故事的基礎就是土地,顧雛軍費盡心思,獲得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科龍工業園2000餘畝土地,透過合肥美菱、美菱集團之間多次復雜的交易,獲得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共計逾166萬平方米的土地,都是明顯的例證。 「顧-唐」的故事有鮮明的主題,有精心挑選的配角,有屢試不爽的道具。這些現實的存在,按照所謂「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表述,故事背後必有其自身的邏輯。
「顧-唐」不是等閑之輩。他們在擴張企業版圖時有著良好的直覺,永不停歇的沖動,超強的勇氣和心理承受能力。他們精心編排的故事服膺於怎樣的邏輯呢?
第一,在中國,起點太低、積累時間太短的私有資產與龐大甚或低效的國有資產共存。自上世紀50年代初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以來,私有資產於理論上和現實上都無存在的可能,實際上是切斷了自晚清「洋務運動」百餘年以來中國近現代意義上私有資本工商化積累的歷史。
因此,當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大幕拉開時,中國的私有資產實際上是從一個幾乎為零的狀態開始的;其積累時間過於短暫,且理論上的合法性和實踐中的可行性一直在搖擺中前行,至今也未完全解決。而他們面對的則是恐龍般巨大的國有資產存量,這些存量除一些壟斷行業和個別特例,大都效率不高。
資產量級上的巨大差異和適者生存的商業叢林法則,使得私有資產無法按一個自然積累、逐步發育的狀態成長。他們一定會跳躍性地膨脹,突出「大者為王」,數量和規模成為其所有者的第一考量,且一定會把兼並收購的目標指向國有資產——這是必然的甚或惟一的選擇,也是給定約束條件下的一個理性選擇。
明乎此,就可理解「顧-唐」故事的主題確定和配角選擇的現實基礎了。
第二,中國是一個法治精神、法律文本和法律的程序性都相對缺失的國度。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從事企業活動,完備的合同、守法的行為、完善的公司治理等未必會帶來高回報,甚至成為高回報的包袱。「顧-唐」不是慈善家,也不是投資上的低能兒;他們不計成本擴張規模,是因為他們深知,無論質量好壞,只要規模大就有騰挪轉移的空間;無論法律上是否完備,只要能夠實際控制,就可以以拖待變,以時間換空間或以空間換時間,就能攫取豐厚的操作利潤。
這些特徵往往深深地體現在「顧-唐」第一桶金的獲得過程中,並形成了他們思維的路徑依賴,並指向第二桶金、第三桶金的挖掘中,且大都奏效。但所謂「成敗蕭何」,這種過程是非收斂的。隨著往復環節的增多,涉及資源幾何位數的增加,內部機理和外部環境稍有擾動,崩潰是可以想見的。
唐萬新曾抱怨有些國有企業也在做與德隆同樣的事情,但因他們有政府背景,所以並沒有像他一樣困難重重。誠然,企業擴張中的信用、心理因素相當重要,「真」和「假」 相當程度上取決於認識,並沒有客觀判據。但他不應該忘了,首先,國有企業經營者沒有他們那種對擴張的路徑依賴的思維;再則,國有企業經營者在現有制度安排下,相當程度上既無動力也無可能去追求操作利潤。這里有質的不同。
第三,中國是一個大政府社會,各級政府都相當強勢,在提供公共產品的同時強力地介入到社會各個方面,經濟領域也不例外。除了以政策法規的制定者、執行者的角色介入經濟活動,政府往往還直接控制著主要的企業和資源。對地方政府而言,當地的上市公司、地方性金融機構、中心城市的土地資源等成為其直接掌握的主要經營性資源。
政府功能自身的「越位」,為「顧-唐」選擇他們作為交易對手提供了必然性。但是,必然性重復地成為現實性且都以政府作為輸家收場,就耐人尋味了。這不僅僅是經驗缺乏可以解釋的。
公眾首先聯想的肯定是腐敗問題。不能說此類問題不存在,但從已公開的信息看,「權錢交易」不是主流——假如其成為主流,分析起來反而相對簡單了。最近 20多年,中國經濟處於粗放的高速增長期,各級地方政府也自然處在經濟總量增長競賽的亢奮之中;尤其是所謂某地因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而出了多少位高官的「故事版本」,極大地刺激了各級地方政府的神經,使他們陷入莫名其妙的「GDP崇拜」、「五百強招商崇拜」中,不能自拔。
「顧-唐」不是泛泛之輩,「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道理他們是深知的;他們編織了一系列說辭,從GDP、稅收、就業等方面來打動各級地方政府。在這種情形下,患有「GDP崇拜招商綜合症」的各級地方政府要想不成為「顧-唐」故事的配角都難;而這種「GDP崇拜招商綜合症」本身是不健康的,最後成為輸家可以想見。
此外,中國的政府構造是自上而下的,對各級地方政府的考核、激勵、升遷等,並不是或主要不是來自其轄區的民眾意願,而是來自更高層部門。針對這種構造, 「顧-唐」通過公關說服較高層的部門,就可輕易地在各級政府展開他們的故事。簡言之,各級地方政府功能的「越位」、經驗的缺乏,中國宏觀經濟粗放型增長模式背景下形成的各級地方政府「GDP崇拜招商綜合症」,以及政府考核機制上的特徵,把各級地方政府推上了故事的舞台,扮演起「顧-唐」故事的配角,且以輸家收場,這不是個人意志所能左右的。
第四,「顧-唐」故事的精彩之處,還在於他們引起的巨大反響和蘊含的樣本意義,對此進行分析,可以從另一方面來認知其隱含邏輯的脈絡。「顧-唐」故事在大眾層面引起的基本上是一邊倒的批評聲音,這不奇怪,值得探究的是學者層面毀譽參半且互為表裡的微妙態度。
我們不認同那種泛道德化的看法,即在學者中,對「顧-唐」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全是一種狹義的利益關系;果如此,這些學者的爭論豈不等同於「顧-唐」案件中控辯雙方律師的法律陳詞?這顯然不是事實的全部。
「顧-唐」的贊許者在相當程度上是「借酒消愁」,所要消的「愁」,就是曾經在中國大陸絕對存在、今天還有較大影響的僵化的計劃經濟和低效的國有資產體制。他們對其弊端有切膚之痛,只要能夠達到改革這種體制的目的,手段已然不重要。不幸的是,「顧-唐」這杯酒並非佳釀,不能解他們的「愁」。沒有證據證明 「顧-唐」收購後的國有企業在效率上有明顯提高,在社會資源配置上有明顯改善,在技術上有明顯進步,當然上述幾方面也未見明顯下降。
至於「顧-唐」的反對者,則是從「顧-唐」故事中相當程度上揭示私有制度在運作過程中的種種弊端(「顧-唐」身上大都確實存在),期望「明君」,期望一種「好的國有資產制度」安排。但是,現有中國的經濟體制和社會、法律制度狀況恐怕難遂他們心願。
「顧-唐」的贊成者和反對者都得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在給定的現實環境下,「好的私有企業制度」不能很快地普遍發育出來;同樣,「好的國有企業制度」也無法很快地普遍建立起來,
「顧-唐」的故事和改革開放前的狀態分別說明了這些。贊成者和反對者雖然觀點如此對立,但面臨的尷尬甚至於悲劇意義可能是相同的——播下的是龍種,收獲的是跳蚤。
有人可能會質疑,「好的私有企業制度」也是可以發育出來的,如聯想集團、TCL集團等等。確實,「柳-李」(其中以柳傳志、李東生最具代表性)故事的效果強於絕大多數國有企業,當然也強於「顧-唐」。
但是,我們想指出的是,這種成功僅具個體意義;從樣本意義上說,「顧-唐」比「柳-李」更具典型性。「柳-李」故事的成功有很多前提條件,如選擇的是一個規模較小但已進入臨界狀態、隨後會爆發增長的行業,否則,增量式產權改革毫無作用;處在社會環境和法律環境相對寬松的年代,白手起家,創業致富是社會歌頌的精神,法律法規上也沒有任何對MBO或類似MBO的限制;具體的國有資產所有者通達、寬松,從事改制的管理者則理性、節制,雙方良性互動,達到雙贏。 *德隆往事:一個400元起家的金融神話的破滅
人們說,德隆的發家和衰敗,都具有異乎尋常的象徵意義。
從投資400元沖洗膠卷的彩擴社,到涉足大半個中國的龐大產業、金融「帝國」,「德隆靈魂」唐萬新從西部邊陲的烏魯木齊起家,到如今在江城武漢面臨受審,20年彈指一揮間,有多少令人嘆息和深思的故事? 在1986年的邊城烏魯木齊,大學剛畢業的唐萬新和他的5個朋友,投資400元創辦他們的第一個實體「朋友」彩擴部,代人沖洗1元錢一張的照片。但據稱就是這個小本生意,讓他們在當年的烏魯木齊掙了約60萬元。
1988~1990年間,有著新奇思想和大把現金的年輕唐萬新們開始四處出手:辦廠生產自行車鎖、衛星接收器,經銷飼料添加劑,承包了帕米爾高原上塔什庫爾干縣的一家賓館,他們甚至還組建過航空俱樂部。但是,這些嘗試基本以失敗告終,不僅將此前的贏利虧盡,他們還一度拖欠銀行及客戶資金180萬余元。直到 1991年,唐萬新在烏魯木齊的科海開發公司一度成為新疆最大的電腦散件供應商,才基本挽回此前虧損。
敏銳的唐萬新們在1992年嗅到資本市場牛市氣息,在當時人們購買股票尚需動員時,他們大量收購原始股和內部職工股。在西安,他們包銷黃河機器廠3000萬新股中的1000萬股、國棉五廠800萬股。然後,再在新疆等地以1倍或2倍的價格出手。
在靠排隊領取認購證購買股票的年代,甚至在烏魯木齊一次性雇請過1500名民工排隊領取認購證。這些人一排就是兩天,每天領取勞務費50元。而這些認購證很快被換成原始股,再為唐萬新們變成大把的真金白銀。
1992年,新疆德隆實業公司、新疆德隆房地產公司注冊成立,德隆進入娛樂、餐飲和房地產投資領域。1994年8月,北京JJ迪斯科舞廳破土動工。而坐落在烏魯木齊市中心的宏源大廈1995年竣工時,曾號稱是新疆當時最高檔的寫字樓。
與此同時,德隆進入農業產業化領域。1994年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的新疆德隆農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這樣,德隆一方面開始了他們的產業之旅,另一方面,因農業產業化惠及百萬農戶,由此獲得了地方政府的認可和支持。
然而,德隆真正意義上的高速擴張是在進入金融機構之後。它首先進入的是1993年設立的「新疆金新租賃有限公司」(新疆金融租賃前身)。1994年,在武漢國債場外交易所,唐萬新用金新租賃的交易席位,通過國債回購業務,先後向海南華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農村發展信託投資公司融資總計3億元。
正是在這3億元資金之上,唐萬新的產業整合、戰略投資的理念,得以生根、發芽。 德隆國際戰略投資公司的回答是:通過行業研究確定目標,制定行業戰略;選擇目標企業並長期跟蹤,伺機收購;通過兼並、收購,形成產業經營平台,取得行業領先地位;最後進行產業整合,發揮協同效應,拓展業務規模和范圍,強化核心競爭能力以取得優勢地位。
1997年至2002年間,德隆進行了一些堪稱「大手筆」的產業整合戰役。其中,對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和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天山股份)兩家公司的整合,堪稱經典之作。
1996年10月,新疆德隆國際實業總公司受讓昌吉州屯河建材工貿總公司、新疆八一鋼鐵總廠的新疆屯河股權後,成為新疆屯河第四大股東,至1998年控股屯河集團。此時的新疆屯河年產水泥40萬噸,在新疆僅次於年產水泥100萬噸的天山股份。
另一方面,脫胎於老牌國企新疆水泥廠的天山股份,擁有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水泥生產線,但債務負擔卻十分沉重。1998年11月,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德隆以旗下新疆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作為其發起人之一,持有其股份1.16%
同處烏魯木齊———昌吉地區的兩強相爭,導致雙方成本大幅升高。公開資料顯示,1998年後,因與新疆屯河競爭,天山股份每年約要多付出成本3000萬元。
德隆利用自己在兩家企業的控制影響力,最終完成了對新疆水泥產業的整合:新疆屯河將所有水泥資源轉讓給天山股份,同時獲得天山股份控股權。新疆屯河本身,則一心一意做自己的「紅色產業」番茄醬項目,並在此後成為世界主要番茄醬生產廠家之一。而天山股份,也自此奠定了全國第三、西北最大水泥企業的地位。
正是按照這種整合思路,德隆1996、1997年入主新疆屯河、沈陽合金、湘火炬之後,恣肆描繪它的產業整合地圖。
德隆的願景是,在戰略投資行業成為龍頭,3~5年內成為全球500強企業之一,建立一個世界級的「企業精英俱樂部」,匯集最多領袖級經營人才,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經濟主流的橋梁。
然而,德隆產業整合、做大做強企業的另一面是操縱股價。武漢市人民檢察院2005年12月6日的起訴書稱,從1997年3月以來,新疆德隆、德隆國際先後以金新信託、德恆證券、中企東方為操作平台,使用24705個股東賬號,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採取連續買賣、自買自賣的手法,長期大量買賣「老三股」,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秩序。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在一個金融機構同時實現銀行存貸款、票據金融、信用卡、票據、保險、證券、期貨和共同基金等交易活動,效率會大大提高。滿足這種現實需求,就是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理由。金融控股公司,正是唐萬新和德隆追求的夢想。
然而,在當前政策法規限制之下,德隆的金融控股公司之路註定隱諱而曲折。德隆通過2001年成立的上海友聯經濟戰略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02年更名為上海友聯戰略管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即上海友聯),打造出類似金融控股公司的平台。
2005年12月27日終審宣判的「德隆系刑事第一案」德恆證券案、2005年9月在烏魯木齊開審的德隆系金新信託案、11月在銀川宣判的伊斯蘭信託案,揭出的幕後操控者均是上海友聯。
通過上海友聯,德隆實現了對金新信託、新疆金融租賃、新世紀金融租賃、德恆證券、大江信託、伊斯蘭信託、恆信證券、中富證券、昆明商行、南昌商行、株洲商行等各家金融機構的操控。
在上海友聯的操控下,德隆旗下的金融產品,一度推出客戶全面金融服務,包括「委託理財」「戰略並購」「戰略退出」「MBO」「借殼上市」「杠桿收購」等一系列金融新產品。
但這些金融產品在德隆資金鏈綳緊的壓力下逐漸萎縮,最後,各家金融機構開始了瘋狂的委託理財斂財活動,承諾12%甚至更高的年回報率。至此,德隆的綜合金融服務名存實亡,其金融控股公司的夢想終於落空。
2005年12月27日,重慶高法對德恆案的終審判決對德隆的「金融控股」給出了說法:
德恆證券公司以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為名,採取承諾到期後歸還委託資產本金並支付固定收益的方式,變相吸收公眾存款208億余元供上海友聯公司統一調撥、使用,數額特別巨大,且造成案發後尚有68億余元資金無法兌付的嚴重後果,嚴重擾亂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2004年4月14日,德隆系股票湘火炬、合金投資和屯河股份首度全面跌停,德隆危機全面爆發。
其實,業內人士認為,早在2000年12月「中科系事件」和2001年4月郎咸平「炮轟德隆」時,德隆就已埋下了危機的種子。只不過後來德隆通過委託理財的「拆東牆補西缺」辦法,才得以勉力維持。至2004年春,德隆系已身陷十面埋伏、大廈將傾。
2004年4月14日後,德隆「三駕馬車」連續多日跌停,市值蒸發過百億元。此後不久,德隆出售天一實業、羅布泊鉀鹽股權,湘火炬更是將德隆告上法庭。
4月上旬到5月下旬,德隆幾乎將所持有的「三駕馬車」質押殆盡。
5月30日,德隆國際召開了董事會暨危機處理工作會議,首度承認「德隆全系統危機最深重、困難最嚴重的時期」。
6月8日,德隆危機進一步升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同時開庭審理了兩起有關德隆的案件,各地債權人紛紛動用法律途徑向德隆索債,德隆在各地的資產大部分被凍結。
8月26日,新疆德隆、德隆國際、屯河集團與華融公司簽訂了《資產託管協議》,三公司將其擁有的全部資產不可撤回地全權託管給了華融公司,由華融公司行使全部資產的管理和處置權利;9月4日,華融接受中國證監會委託對德恆證券、恆信證券、中富證券進行託管經營。
至此,德隆已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悄然謝幕。
D. 公司費用分析控制報告
如何看懂上市公司的各類報表
[b]如何看懂上市公司的各類報表[/b]
如何看懂看會中報,並獲知關鍵信息
雖然上市公司中報並不需要審計,也不能以此推算出公司下半年度及整個會計年度的經營情況和業績利潤水平,但其中也有不少重要的信息需要掌握。
一、獲知上市公司大股東及管理層對股權分置改革的看法,自身是否有意願參與股權分置改革,以及對補償對價的看法等信息,
比如在目前管理層積極敦促上市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的時候,當試點范圍逐步擴大,部分上市公司可能會迫於整體形式的需要,通過中報來或多或少地披露管理層對「股改」的看法,「補償」的意願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融資計劃或已獲准再融資的公司,由於「先股改,再融資」的軟約束,勢必會有積極的「股改」 的誠意。樂於「尋寶游戲」的激進行投資者也可以據此信息進行一番斟酌篩選。
二、必要的公司財務數據和經營業務信息等
閱讀上市公司中報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投資者要想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經營情況、企業發展情況、財務狀況、是否有投資價值等,閱讀中報對投資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由於中報披露的信息、內容是針對各種性質的讀者,因此,我們針對普通投資者,提出了幾條快速、簡單,全面的閱讀要領,供參考。
目前中報的內容非常簡潔明了,只佔三大證券報的一個版面,普通投資者掌握上市公司年報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內容、信息都基本集中在這個簡報當中,簡報有幾個重要部分,抓住了這些部分的要點,投資者就可對上市公司基本情況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董事會報告、財務報告三部分。
會計數據部分閱讀要領
會計數據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和獲利能力、每股收益、利潤總額、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這些都是必須詳細了解的。
1、常見的評價指標
最常見的評價指標是通過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這三個指標進行衡量。由於目前整體市場(剔除虧損股)的平均市盈率在14倍左右,所以藍籌股的市盈率要保持在12倍左右或少於12倍;其凈資產收益率每年至少要保持在6%-10%之間;但每股收益的多少才算是藍籌股,這需要就個股情況具體分析。因為,每隻股票的股本結構大小不一,凈資產高低也不同。
2、每股收益的歷史比較看公司的盈利能力
凈利潤總額和每股收益。凈利潤總額可以反映上市公司的相對盈利水平。每股收益的歷史比較可以看出,公司凈利潤增長與股本擴張之間的關系,如果每股收益並未隨股本的擴大而受到稀釋,那說明公司的外延式增長是合理的,為投資者所能帶來的回報穩定而持久,相反,則說明公司的成長能力有限,如果是由於再融資所導致的股本擴大而使得每股收益下降,那就表明,公司募集資金所投項目還未產生效益或所產生的效益還不如原有存量資產所創造的利潤。
3、研究利潤構成看公司的利潤含金量
主營業務利潤可以反映公司盈利是否穩定,如利潤來源大多數是依靠主營業務,那麼其盈利就比較穩定;如果在凈利潤中主營業務利潤所佔比重非常少,則說明公司盈利情況不穩定。要觀察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是真正來源於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還是來自於偶然性收入,如: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因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差錯更正而調整的利潤等。還要注意有的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甚至是直接變賣家產,更有極少部分上市公司通過在財務上的技術處理,給業績注入水分,投資者在讀年報時要仔細鑒別。
其它業務利潤和其他營業利潤往往是一次性的,但不能持續。如:復星集團2003年每股收益0.69元,凈利潤26361萬元,但其中大部分為來自於所認購招商銀行的戰略投資者配售部分上市的投資收益,結果今年的業績則大幅下滑。
4、如何觀察上市公司的持續增長潛力?
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長性:炒股票是炒未來,只要上市公司有成長性,即使市盈率較高,也常被做為炒做對象,因為市盈率會隨著公司的成長而降低。投資者要想了解上市公司是否有成長性,應關註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是否逐漸提高,主營業務是否有發展潛力,產品是否具有競爭力,是處於壟斷性地位,還是在激烈的競爭之中主營業務的市場份額是逐年穩步提高還是縮小,都可以從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的同比增速指標得到結論。
業務數據摘要部分閱讀要領
1、上市公司已建成項目或再建項目將在何時可以產生利潤和盈利能力,這些是未來潛在的利潤增長點。
2、有無重大法律糾紛,有無重大擔保涉訟債務案件。近一兩年的啤酒花和新疆屯河、天山股份等就是因為大量的擔保涉訟案件,使公司嚴重虧損。
3、大股東的持股情況
年報中披露的大股東的信息較詳細,投資者需關注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控股股東變動。這種變動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些國有股股東由於股權的劃轉而導致控股股東改變;另一種是由於市場上發生的兼並行為、資產重組行為而導致的控股股東改變。對於第一種情況,由於變動比較平穩,短期不會對上市公司產生劇烈的沖擊,但由於新舊控股股東發展戰略與理念的差異可能會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對於第二種情況,新的控股股東通常會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等方面進行重大調整,這些調整會改變公司的基本面,通常會對股票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二、是大股東的持股變動。在閱讀大股東持股情況變動時,重點注意兩點:1、大股東是否有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或減持股份的情況,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主動增持公司的股票可認為是對公司有信心的表現,反之說明大股東可能對前景沒信心而急於套現;2、要了解股本結構,近年來資產重組股方興未艾,「」 頻出,股價成倍上漲。投資者如想抓住這些「」,必須了解股本結構,了解國家股、法人股、流通股的多少和與總股本的比例情況;上市公司前幾位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情況,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持股相差的股數是否容易引起股權之爭;3、十大流通股東是些什麼成分,如果說十大流通股東中大多是基金,說明該股為基金重倉股,基金普遍對該股前景看好。
4、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及持股數量變化情況
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中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及持股數量變化情況,並與其一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相互比對,可以靜態分析主力機構在第二季度(4月-6月)的進出狀況,再通過戶均持股數量等反映籌碼動態集中度的指標,結合股價走勢的技術圖形,區間成交換手率等指標,來揣測主力機構對該股的操作行為。
5、資產重組情況
資產重組是資本市場永恆不變的主題,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一種形式。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為加強主業或謀求多樣化經營而主動收購或出售資產或股權;二是上市公司由於境況窘迫而被其他公司收購。對於前種情況,投資者需判斷這種資產重組行為是否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或者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控股股東在出售一筆垃圾資產給上市公司;對於後一種情況要看新入主的控股股東是否有能力帶上市公司走上光明的道路。
董事會報告部分閱讀要領
1、兩大「會報」:董事會報告與監事會報告中都會對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說明,投資者需了解公司募集資金是否按計劃使用,或者改變用途是否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戰略等。另外上市公司可能在中報中披露公司在下半年的經營計劃和業績展望等,投資者可關注。
2、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詩司制的核心,它分宏觀層面與微觀層面。宏觀層面主要指股東、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之間相互負責、相互制衡的一種制度安排;微觀層面主要指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我們在分析中報時主要分析其宏觀方面,而且重點考慮是否存在大股東侵蝕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或大股東操縱上市公司的行為。其方法主要有兩點:一守註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的關聯交易情況,特別是非經常業務的關聯交易,如轉讓資產、受託經營等;二守注監事會與獨立董事對重大事項的獨立意見,如監事會對重大關聯交易公允性的聲明,獨立董事對上市公司與關聯方的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情況的獨立意見等。從一般情況來看,獨立董事如果向上市公司慎重發表獨立報告時,則對該公司保持警惕,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伊利股份的獨立董事事件。
財務報告(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部分簡單要領
由於這三大表涉及到較多的專業知識,我們就常用的幾點予以提示:
靜態關鍵指標
資產負債結構指標
資產負債率=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資產總額,該指標反映公司資產的風險狀況。如果資不抵債,負債過多,勢必影響公司資產的安全性。公司的負債也不能沒有,如果這樣的話,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信譽資源,經營過於保守,難有長足發展。對於在分析財務報表時,我們認為以經營發展需要為准,以不超過70%為宜。最新的《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辦法》也對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水平提出了較高要求,我們認為,一般低於50%以下的資產負債率公司才具備回購流通股股份的能力和支付水平。
利潤結構及盈利能力
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這個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判斷企業的業務經營狀況是否良好。這個比率超高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越強,企業發展狀況健康。
特別科目的指標與數據
這些特別科目是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應付款、其他應付款。這些科目屬於往來科目,企業可以通過在這些科目的掛帳進行隱瞞利潤、隱瞞較大負債的操作。如果我們發現企業的上述項目出現異常(數額巨大),應該提高警惕,因為這些異常的後面往往都有一些機巧或隱患。
資本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情況。資本公積金可以轉增股本,而未分配利潤的多少決定著該上市公司是否具備有較好分紅方案的能力。經營性現金流。反映公司生產經營業務的現金凈流入,最終決定現金派息能力的指標。
注意比較分析
比較是分析的一個基本方法,沒有比較,分析就難以開始。比較分析主要是指要用企業財務報表中所披露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指標與本企業歷史比較,同時也要和同類企業比較,即要進行縱向和橫向比較。這樣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客觀的評價結果。
關注中報中的重大事項公告
中報新准則中規定,中報要對重大事項進行詳細披露。比如重大的關聯交易、對外的擔保事項、公司的重大訴訟事件以及重大的投資意向等,應密切關注這些披露事項。另外,還有公司募集資金投產項目運行狀況,新產品成品率或合格率等,下半年是否進行生產設備維修或檢修停產等重要信息,這些都會影響上市公司全年度的業績。因為現在二級市場的炒作往往是依託公司基本面的一些重大題材,而這些題材往往是能事先在公司公布的年報或中報中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從業績預增的股票挖掘中報機會
從2005 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整體利潤看,整體利潤的增長速度迅速下降,一季度整理利潤同比增長在10%左右,遠遠小於2004年一季度整體利潤同比增長的在40%以上,這就免對半年度業績的擔心。在目前宏觀調控背景,這種下降也在投資者預期之中,對於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大的行業尤其如此,如房地產和電解鋁行業更是預期不好,相關股票表現也很差。在這樣業績增速普遍下滑背景下,業績預增的股票更令人注意,而且業績預增在50%以上的股票不少。截止到6月21日,半年度預增的上市公司有98家,其中預增在200%以上的有9家,都是基數比較低的股票;預增在100-200%有6家,也在少數之列;預增在50%-100%之間有83家,占絕大多數。這些股票業績保持強勢,其股價有著業績的支撐,部分股票有著高成長預期,這些股票中在半年報披露期間有望有一波半年報行情。
一 從行業角度挖掘半年度機會 重點關注批發和零售貿易、交通運輸和機械儀表
從半年度預增的股票分布看,還是具有很明顯的行業特徵,主要集中在化工、機械儀表、採掘(煤炭)、批發和零售貿易、鋼鐵、交通運輸行業,而對於醫葯、旅遊、電子信息、電子元器件、金融、電力、農林牧漁、紡織服裝、傳媒、建築建材、食品飲料的行業業績預增的股票很少,要是有也只有一到兩家,這也很明顯反映了目前各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景氣的情況。從預增重點行業的家數看,化工行業有16家,是預增最多的行業;鋼鐵行業有7家;機械儀錶行業有14家;採掘業有6家;交通運輸有5家;房地產行業有10家。
對於預增家數較多化工、採掘業煤炭行業,屬於周期性行業,今年很可能是行業景氣的高點,加上這些股票大多是基金重倉股,也是基金近期一直減倉的股票,在半年報披露期間對這些股票的炒做時會有所顧慮;對於鋼鐵行業,面臨下游需求下降鋼鐵價格持續下降和上有鐵礦石大幅漲價的雙重壓力,業績難有持續性;房地產行業豎家宏觀調控的中重點行業,是政策打壓的重點,目前已成開始有下滑的趨勢;考慮業績持續性、防禦性以及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應該更加關注批發和零售貿易和交通運輸以及機械儀表預增的股票。
1批發和零售貿易
批發和零售貿易預增的股票主要是超市和連鎖店,如廣州友誼、大連友誼、蘇寧電器等。商業和零售是防禦型比較強的行業,受國家宏觀調控比較小,而且從政策上看,國家傾向於刺激消費政策,這對商業零售行業非常有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北京舉行的國際貨幣大會(IMC)上表示:國內儲蓄率太高,政府計劃推出新的政策,刺激消費支出。而且5月25日,商務部商業改革司透露,商務部將通過國家開發銀行安排500億元政策性貸款,扶持全國20家大型流通企業的發展。這都表明政策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意圖,批發和零售貿易行業持續看好。批發和零售貿易行業重點關注廣州友誼、大連友誼、國際實業和鄂武商A。
批發和零售貿易半年度預增股票預增情況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預增類型 同期每股收益(元) 預增幅度 所屬行業
000987 廣州友誼 預增 0.11 增幅在50%-100%之間 批發和零售貿易
002024 蘇寧電器 預增 0.84 增長 50%以上 批發和零售貿易
000679 大連友誼 預增 0.03 增長 200%以上 批發和零售貿易
600056 中技貿易 預增 0.01 增長 100%以上 批發和零售貿易
000411 英特集團 預增 0.00 預計公司2005年半年度
每股收益0.02元左右,
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批發和零售貿易
600683 銀泰股份 預增 0.08 大幅上升 50% 批發和零售貿易
000159 國際實業 預增 0.01 大幅上升100%以上 批發和零售貿易
000501 鄂武商A 預增 0.03 大幅上升100%-200% 批發和零售貿易
2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屬於瓶頸行業,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車流量和運輸貨物必然穩步增長,交通運輸也是比較好的防禦性行業。而對於高速公路,國家更是給予優惠稅收政策,高速公路收費原先執行5 %的營業稅,自2005年6月1日起,所有高速收費都將執行3 %的營業稅,下調2%。本身高速公路毛利率就是非常高的,毛利率一般都在50%以上,稅收的優惠將一步提升其業績。交通運輸行業重點關注捷利股份、中海海盛和粵高速 A 。
交通運輸、倉儲業半年度預增股票預增情況
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 預增類型 同期每股收益(元) 預增幅度 所屬行業
000996 捷利股份 預增 0.01 增長幅度超過300% 交通運輸、倉儲業
600896 中海海盛 預增 0.10 增長 50%以上 交通運輸、倉儲業
600026 中海發展 預增 0.27 增長50%-100%之間 &nbs 希望-採納`
E. 西部大開發概念股票一覽 西部大開發上市公司有哪些
四川路橋、中鐵二局、四川雙馬、四川金頂、攀鋼等。
1、四川路橋
四川路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發起人設立的,現控股股東為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四川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2008年底。
2、四川雙馬
1997年12月雙馬集團被列為四川省97年度第一家計劃內A股發行企業,對其下屬的資產進行了重組,將集團內部與水泥生產經營有關的經營性資產和相應負債以及土地、商標等無形資產計1.8099億元(其中商標無償進入股份公司,土地參與折股),按65.2%的比例折為11800萬股發起人股。
3、中鐵二局
中鐵二局集團隸屬於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前身為由時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鄧小平同志設立的西南鐵路工程局。
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中鐵旗下的上市公司,擁有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房屋建築施工總承包特級以及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三特級資質,享有對外經營權和對外貿易權。
4、四川金頂
四川金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秀甲天下的峨眉山東麓,是國家520戶重點企業及四川省37戶擴張型企業之一。主要經營水泥製造與銷售、商品混凝土、機械加工、汽車修理、科技開發、自營進出口等。
為中國行業一百強、中國最大300家股份制企業、四川省工業企業最佳效益及最大規模100強企業。
5、攀鋼
攀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攀鋼)原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中央企業,現為鞍鋼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鋼鐵釩鈦主業主要分布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成都市青白江區、綿陽市江油市及重慶市、廣西自治區北海市。經營性資產已實現整體上市。
F. 基金二季度持倉股票,哪有
私募基金二季度現身21隻股票發表時間:-08-06 10:26:04 閱讀:427 次 回復:0個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昨日,共有3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10年上半年上期業績,二季度私募基金的持倉情況也初露端倪,在可比的數據中,二季度私募基金的操作方式呈現出快進快出的態勢,並對醫葯生物行業青睞有加。
在已披露的中報中,私募基金躋身於2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其中,16家屬於新進駐或被加倉的(詳見附表)。從私募重倉股的行業配置看,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醫葯生物行業明顯受到眷顧(5家),其他還包括紡織服裝(3家)、有色金屬(2家)、化工(2家)等行業。
千億資金正流向什麼股? 每日最新資金熱點揭秘! 今日出現的超級大買單! 下一個熱點板塊會是誰? 對比一季度數據顯示,私募基金在二季度呈現出快進快出的跡象。私募基金在看中新獵物的同時,並拋棄了16隻股票(其中13隻屬於一季度新進駐),主要有延長化建、順鑫農業、日海通訊、紅陽能源、飛馬國際、江鑽股份、華東數控等。以延長化建為例,在一季度,山東省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新價值4號和廣東粵財信託有限公司-新價值2期,分別位列該股流通股東的第一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累計持股比例3.88%,但是到二季度末已經無影無蹤。
值得注意的是,多隻陽光私募一般很少同時重倉同一隻股票,但在二季度卻有6隻股票被私募基金抱團持有,例如,華神集團中報顯示,在二季度,共有山東省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澤熙瑞金1號、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博頤2期、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博頤精選三隻私募基金抱團進駐該股票,累計持股數占流通股數的2.96%。類似的還包括威遠生化、東方雨虹、精華制葯、梅花傘、桂林三金,除梅花傘被減倉外,其餘均屬於新進駐股票。
有業內人士表示,私募基金投資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一般不能超過信託產品總額的10%,滯後的數據很可能讓投資者「南轅北轍」,投資者須謹慎那些已經累計有一定漲幅的個股。 QFII劍走偏鋒 二季度增持的11隻股票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時間:2010-08-06 13:24:02
證券代碼 證券簡稱 收盤價 7月以來 中報QFII 中報QFII 一季報QFII持股比例(%)
(元) 漲幅(%) 持股數量(萬股) 持股比例(%)
600582 天地科技 16.72 39.29 457.44 0.68 -
600206 有研硅股 13.45 29.58 65.00 0.30 -
000877 天山股份 22.50 23.28 299.97 0.97 -
000635 英力特 13.43 22.31 359.98 2.03 1.41
600290 華儀電氣 13.06 21.83 80.08 0.50 -
600355 *ST精倫 5.37 21.49 130.00 0.53 -
000833 貴糖股份 9.60 21.06 424.99 1.44 -
000881 大連國際 8.67 16.80 452.34 1.48 -
000939 凱迪電力 14.43 15.44 859.14 2.20 1.26
002262 恩華葯業 22.63 15.28 196.79 2.27 2.15
300003 樂普醫療 27.77 4.83 258.49 3.15 2.34 抄底A股 社保二季度現身37公司發表時間:2010-08-06 10:18:02 閱讀:610 次 回復:0個社保資金「出手必抓牛股」的神話昨日再度在A股市場上演,盡管滬指下挫近18點,但上海醫葯依舊以18.13元的漲停價報收,這也使得今年重倉上海醫葯1175.56萬股的全國社保基金101組合的賬面收益直逼3600萬元。
二季度增倉4600萬股
千億資金正流向什麼股? 每日最新資金熱點揭秘! 今日出現的超級大買單! 下一個熱點板塊會是誰? 據wind統計,在目前已披露半年報的332家公司中,有37家公司的股票被社保基金持有,持股總量達2.37億股,環比增加4676.16萬股。其中有25家公司在報告期內得到了社保基金增持。增持幅度最大的是沈陽機床,累計買進1280萬股,較上期大幅增持1.64倍,另外萬東醫療、科大機電等股在報告期內也得到了社保基金700萬股以上的增持力度。
從社保基金二季度的進出趨勢來看,機械、醫療、電子信息板塊最為社保基金所看好,各有4家、4家、6家公司得到社保基金增持,增持股份數量分別為2595.86萬股、1339.26萬股、606.35萬股。此外,電力、建材品種也頗受社保基金看重,各有兩家公司得到社保基金加倉。有色板塊則成為社保基金主要的減持對象,僅雲南鍺業便被減持1871.66萬股。
關注低價社保重倉股
長城證券分析師龔科認為,社保基金具有敏銳的嗅覺和准確的預見性,在以往的動作中也屢次被證實,社保資金在二季度末再度入場表明社保基金已經瞄準底部之前的左側機會。判斷社保重倉股投資價值的關鍵在於股票的股價是否已充分反映了基本面的變化,投資者可以多留意股價漲幅有限的社保重倉股,比如機械、化工類個股此前就尚未遭遇市場爆炒。
申銀萬國分析師譚飛表示,在目前市場方向不明的情況下,投資者控制倉位、跟隨社保基金重倉股票進行操作,不失為一種合理的策略,從安全性角度分析,社保持有的銀行和大消費類品種是投資者年內比較穩妥的選擇。
G. 陸家嘴參股的上海財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參股保險的上市公司一覽:
西水股份公司參與天安保險增資(19.55億元)擴股,持股20%為第一大股東
粵電力陽光財險20%
首鋼股份生命人壽保險有限公司13.25%
中色股份民生人壽保險13.25%
易食股份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45%
悅達投資華泰保險股份有限公司0.75%,1000萬元
新華制葯太平洋保險公司0.25%
天山股份東方人壽保險有限公司6.25%
號百控股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6.07%
東方集團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8.024%
宏圖高科恆泰保險經紀公司100萬
陸家嘴大眾保險7.14%
錦州港新華人壽10500萬元,3500萬股,占總股本的7%
大眾公用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9.52%股權,出資4352萬元,
香溢融通子公司浙江香溢網路運營有限公司組建浙江香溢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江蘇舜天投資1.6億元參股江蘇紫金財險,占股16%,是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江蘇國泰投資4000萬元參股江蘇紫金財險,投資5000萬元參股金石保險公司。
金陵飯店投資3000萬元參股江蘇紫金財險。
天茂集團投資2億元參股國華人壽保險公司,投資1.9億元參股天平汽車保險公司
寧波聯合以現金出資9000萬元,認購佔中安財險(籌)總股本16.82%股權,參與發起設立該公司。
閩東電力將出資參與投資籌建中安財險。
津濱發展投資2000萬元參股恆安人壽,持有津濱保險經紀公司20%股權和金融期貨經紀公司10%股權。
中水漁業投資1.1億元持有華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2%股權。
宏圖高科投資100萬元參股恆泰保險經紀公司。
樂凱膠片投資1000萬元參股華泰保險經紀公司。
H. 旗下擁有中材國際,天山股份的上市公司
天山股份(000877)和中材國際(600970)的控股股東都是:中材節能(603126)
I. 天山股份的大股東是什麼央企
控股股東:中國中材抄股份有限公司 (持有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35.49%)
實際控制人: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 (持有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14.85%)
最終控制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持有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比例:14.85%)
J. 天山股份的核心題材
要點一:所屬板塊水泥建材板塊,公募增發板塊,預虧預減板塊,新疆板塊,參股券商板塊,CDM項目板塊,西部開發板塊。
要點二:經營范圍水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企業經營本企業或企業成員自產產品及相關技術出口業務;經營本企業或本企業成員生產、科研所需原輔材料、機械設備、儀器儀表、零配件等商品及相關技術的進口業務;經營本企業的進料加工和「三來一補」業務。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銷售。石灰岩、砂岩的開采、加工及銷售。房屋、設備租賃,財務咨詢、技術咨詢。鐵路、公路貨物運輸代理;裝卸、搬運服務;倉儲服務;貨運信息、商務信息咨詢;商品采購及銷售;商品采購代理;建材產品出口業務。公司主要從事水泥製造,其經營范圍包括水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以及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同時兼營「三來一補』和進料加工。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廠家、全國重要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在新疆地區市場份額超過50%。
要點三:新疆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目前在新疆14個地州中的11個區域擁有水泥生產企業,沿新疆重要經濟區域-天山北坡經濟帶,天山南麓經濟帶完成產能布局。在新疆區域水泥市場具有較大的市場影響力。公司還是西北地區最大水泥經營商和最大油井水泥生產基地,以及全國重要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公司在全疆水泥生產能力達700多萬噸,水泥產能佔全疆的60%以上,市場份額佔全疆的50%,其中高標號水泥佔80%以上市場份額,油井水泥佔75%市場份額。
要點四:江蘇項目公司在江蘇區域的企業已取得1.2億噸開采量的石灰石資源礦權,可供包括江蘇天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溧陽分公司和江蘇漢天水泥有限公司現有產能生產25年。宜興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與中建材集團的宜興蛟橋公司合用一礦山,儲量達1.2億噸。2011年6月股東大會同意江蘇天山的子公司蘇州天山1.96億元投資年產100萬噸水泥粉磨站工程(普通硅酸鹽水泥70萬噸,復合硅酸鹽水泥30萬噸),建設內容為從熟料,石膏及混合材進廠至水泥成品出廠為止整條水泥粉磨生產線,建設期12個月,項目預計全投資靜態投資回收期為9年(含建設期1年),投資利潤率9.84%,投資利稅率14.84%,貸款償還期為6.49年(含建設期1年)。
要點五:公開增發-產能擴張2011年1月,公司擬以20.64元/股的價格公開發行不超過12,000萬股股票。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不超過247,680.00萬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以下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60,000萬元投資建設喀什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4000t/d水泥生產線擴建工程;擬使用募集資金62,000萬元投資建設葉城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4000t/d水泥生產線工程;擬使用募集資金75,000萬元投資建設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達坂城分公司2×5000 t/d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污泥)(一期);擬使用募集資金9,000萬元投資建設吐魯番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0萬噸水泥粉磨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34,000萬元投資建設阜康工業園3×2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一期電石渣制水泥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40,000萬元投資建設洛浦天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3200t/d 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
要點六:定向增發以20.01元/股發行7691萬股(募資15.39億元),投向哈密新天山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募資投入3.66億,預計年收入2.32億,凈利潤2623萬,2010年年報披露進度為96.55%),阿克蘇天山32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募資投入4.96億,預計年收入3.12億,凈利潤3235萬,2010年年報披露進度為88.39%),天山水泥塔里木分公司塔什店2500噸/日水泥熟料生產線擴建項目(募資投入2.18億,預計年銷售收入1.64億,凈利潤1838萬,2010年度收益4167萬)等7個項目並以2.14億元募資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實施上述項目將增加公司水泥熟料生產能力554.5萬噸/年。本次發行完畢後,中材股份,其他投資者認購股份分別自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12個月內不得轉讓。(2010年5月增發完成)
要點七:產能擴張-商品混凝土移動攪拌站2011年10月,由阜康天山商混投資建設,建設內容為一條規模為年產40萬m3(2×180m3/h)商品混凝土移動攪拌站。建設范圍包括從原材料進廠至混凝土出廠的生產車間、必要的輔助生產設施以及部分廠前區設施,預計投資額為6946.22萬元,建設期為1年。項目的建設可使本公司的水泥銷售和商品混凝土生產形成一條龍產業鏈,能有效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營質量。
要點八:CDM項目1米東天山2X2000t/d項目採用新疆華泰聚氯乙烯樹脂生產線排出的電石渣作為石灰質原料,年生產水泥150萬噸,約需消耗干電石渣102.1萬噸/年。項目投資4.88億元,可申請CDM項目,年減排的CO2約57.6萬噸可以在國際碳排放交易中出售,項目建成至2012年每年將獲得約500餘萬歐元的出售額。截至2010年末項目土建工程收尾,設備安裝完成進行投料調試,項目處於調試中。江蘇漢天投建純低溫余熱發電技改工程,項目金額5943萬元,截至2010年末項目土建工程收尾,設備安裝完成已發電,項目已發電。該項目利用其水泥窯余熱發電,實際上就是相應減少電力系統燃煤電站產生同等電量而產生4.06萬噸的CO2的排放,這些CO2的減排量也可以在國際碳排放交易中出售。
要點九:CDM項目2投資3816萬元建設新疆屯河水泥公司布爾津水泥分公司在2000t/d生產線項目配套建設純低溫余熱發電4.5MW項目,可減少CO2排放量2.76萬噸,投資利潤率14.5%。投資3.08億建設阜康工業園3×2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二期電石渣制水泥項目,項目建成後年產熟料77.5萬噸,年產水泥99.87萬噸,消化電石干渣72萬噸,內部收益率為11.96%。
要點十:子公司收購巨鑫商混有效經營性資產2012年8月,公司新設控股子公司新疆天山巨鑫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擬以現金12,050萬元人民幣購買新疆巨鑫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有效經營性資產。購買巨鑫商混的有效經營性資產後,公司年可增加90萬方的商混生產能力、19,000餘萬元人民幣銷售收入、1,500餘萬元人民幣凈利潤;並增加650萬方的砂石礦產資源量;利用其區位優勢,擴大公司在烏魯木齊商混市場的份額,並進一步對烏魯木齊商混布局。
要點十一:參股西部建設(002302)公司初始投資800萬元參股西部建設,目前公司持有其887.85萬股(佔6.34%)。該公司是全國十大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截至2010年末賬面值為2.63億元。
要點十二:重大新建項目1投資7.63億元建設克州天山水泥公司5000t/d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預計年均銷售收入51767.70萬元,年均利潤總額7767.75萬元。投資5.36億元建設洛浦天山水泥公司3200t/d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項目年產水泥136萬噸,預計年均銷售收入32,465.65萬元,年均利潤總額為5176.40萬元。投資4.49億元建設若羌天山水泥公司建設3000t/d熟料水泥生產線工程項目,預計年均銷售收入33402萬元,年均利潤總額5442萬元。
要點十三:重大新建項目2投資3887萬元建設霍城天山商品混凝土公司2×180m3/h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建設工程,預計年銷售收入13350萬元,年利潤總額409萬元。投資4940萬元建設新疆天山築友混凝土公司建設2×180m3/h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建設工程,預計年銷售收入12536萬元,年利潤總額為407.42萬元。投資3530萬元建設沙灣天山水泥公司2×180m3/h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建設工程,預計年銷售收入11317.86萬元,年利潤總額407萬元。投資1828萬元建設天山築友投資建設砂場項目,預計年銷售收入1309.80萬元,年利潤總額435.65萬元。
要點十四:投資新項目2012年3月,為了鞏固公司在部分區域的優勢地位,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地位,公司擬投資建設以下項目:額敏天山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年產40萬方移動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建設工程,預計投資額為3987萬元,建設期為4個月;新疆昌吉天山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年產20萬方移動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建設工程,預計投資額為1819萬元,建設期為4個月;新疆天山築友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分公司年產15萬方移動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建設工程,預計投資額為2870.3萬元,建設期為3個月;蘇州天山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0萬噸礦渣微粉技術改造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12155.18 萬元。
要點十五:資產注入預期中材集團承諾在株洲水泥項目加望城水泥項目建成後一年內將項目注入天山股份,另外,公司將在未來三年內購回中材在雲浮項目的51%股權,並對公司提供流動資金支持。2010年5月中材股份披露尚無在非公開發行完成後12月內對天山股份及其子公司進行資產及業務重組的計劃。
要點十六:技術優勢公司建立新疆水泥行業唯一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先後研製開發20多個品種的水泥,其中18個品種填補區內外水泥的空白,日常儲存30多個品種的生產能力。公司是目前新疆水泥行業唯一被中國質量協會和中國建築協會授予「質量滿意產品」稱號的企業。
要點十七:行業新政2010年11月底工信部發布《水泥行業准入條件》,規定新建熟料生產線單線需達日產4000噸規模,經濟欠發達地區最低規模不得小於日產2000噸,投資水泥新,擴,遷建項目自有資本金不得低於總投資的35%,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產能超過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則上應停止核准新建擴大水泥產能生產線項目。此外,《准入條件》對在生產規模和環保方面方面都有詳細要求,《准入條件》自2011年1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