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叫中色股份
000758 中色股份
公司名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源於中國有色版金屬工業總公司。權1983年7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設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對外工程公司。95年10月23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對外工程公司為核心企業組建中國有色金屬建設集團。97年3月5日,中國有色金屬建設集團公司發起設立中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主營業務|國際工程承包、開發國內外鋁鋅為主的有色金屬資源、國際技術承包、國際勞務合作、進出口等業務。
㈡ 中色股份是國企還是私企
國企。 1997年3月5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集團公司作為唯一發起人,採用募集方式設立該公司。
㈢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公司簡介:
中色科技(CNPT)是中國最大有色金屬加工行業規劃、工程設計、民用建築設計、設備研製為主的綜合性甲級設計機構,擁有有色金屬加工工程設計、工程咨詢、工程造價咨詢、建築工程設計、建設項目環境評價、環境治理、消防智能化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總承包、建設監理等共十二類業務國家甲級資質,具有對外自主經營權。在蘇州建成研究製造和產業化基地,成立了蘇州有色金屬研究院、蘇州分公司、形成了集研究、設計、產業化、製造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科研企業,其全方位解決方案能力及卓越的技術集成優勢,引導著我國有色金屬加工行業工程技術的發展方向、技術進步和創新水平,代表中國有色金屬加工領域工程設計和設備研製的最高水平。
法定代表人:黃糧成
成立日期:2002-01-15
注冊資本:11515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河南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030073384813XA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公司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英文名:China Nonferrous Met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 Ltd.
人員規模: 50-99人
企業地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高新開發區凌波路中段
經營范圍:冶金裝備、消防設備、環保設備及自控系統開發、研製、設計、製造、銷售、安裝、調試(按國家有關規定);建築、冶金、市政公用、智能建築、消防、環境污染防治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工程咨詢,工程造價咨詢;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壓力管道設計;消防設施維護保養檢測、消防安全評估;消防工程施工;環保工程施工;機電設備安裝(不含電力設備、特種設備);計算機軟、硬體及辦公用品的銷售、維護;網路建設及信息系統開發集成;建築智能化系統、安防系統的設計、開發、咨詢、技術服務;信息化系統咨詢服務;有色金屬產品銷售;進出口業務(按資格證書);承包境外有色金屬行業工程的勘測、咨詢、設計和監理項目,對外派遣實施上述境外項目所需的勞務人員。
㈣ 中色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嗎
中色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號碼是:000758。
簡介: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主要從事國際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屬礦業資源開發。1997年4月16日進行資產重組,剝離優質資產改制組建中色股份,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000758)。公司連續數年被《美國工程記錄》雜志評選為全球225家承包商和200家設計公司之一,2008年獲評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首批大型成套設備AAA級信用等級企業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AAA級信用等級企業。連續榮登年度中國主板上市公司價值百強榜;累計13次當選深證100指數樣本股;以優異成績榮獲「第十屆(2007年度)中國上市公司金牛獎百強、成長性百強和股東回報百強」3項大獎;2008年,入選中國最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20強(第16名)。
中色股份是國際大型技術管理型企業,在國際工程技術業務合作中,本著「誠信為本、創新為實、追求卓越」的企業宗旨,憑借完善的商務、技術管理體系,高素質的工程師隊伍以及強大的海外機構,公司的業務領域已經覆蓋了設計、技術咨詢、成套設備供貨,施工安裝、技術服務、試車投產、人員培訓等有色金屬工業的全過程,形成了「以中國成套設備製造供應優勢和有色金屬人才技術優勢為依託的,集國家支持、市場開發、科研設計、投融資、資源調查勘探、項目管理、設備供應網路等多種單項能力於一身」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綜合比較優勢。在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中色股份把環保作為主要考慮因素,貫徹於有色金屬產品生產的各個環節,使自然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有效利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多年來,中色股份重視培植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社會資源整合能力和大型有色工業項目的管理能力,工程承包業務確立了以伊朗為基地的中東地區,以哈薩克為中心的中北亞地區,以尚比亞為中心的中南非洲地區以及越南、寮國、蒙古、朝鮮、印尼、菲律賓等周邊國家的幾大主要市場區域。資源開發業務穩步推進,基本形成了蒙古資源基地、赤峰戰略資源基地、南方稀土資源基地、寮國鋁土礦資源儲備基地為模式的資源開發格局。同時,在澳大利亞等發達礦業資本市場積極尋求新的資源項目。通過不斷的開拓進取,資產總額和盈利能力穩步增長,成為「深證100指數」股、「滬深300綜合指數」股。
㈤ 我是新人,20.57入了1000股中色股份,現在跌得那麼厲害,我該怎麼處理呢求大神指導
控運真的還不行,沒有核心感97
㈥ 中色股份股票歷史最高價錢多少
62.55元
㈦ 中色股份這只股怎麼樣未來看漲嗎
雖然並不認為是有色中好的一隻,不過所謂牛市,就是每個版塊都會牛一下的,中色還沒有連續拔高,歷史大頂還早著出現,但是高位已經開始震盪了,方向不知之前,建議高拋低吸或者乾脆換股。當然,中長期會在震盪之後選擇向上突破的
㈧ 中國六大稀土集團有沒有中色股份
我國的新一輪稀土整合始於2009年,信號是大幅縮緊稀土出口配額。2010年,我國全年稀土出口配額總量僅為30258噸,比2009年減少了近40%,而在此前5年,每年稀土出口配額年遞減額均未超出10%。
政府的考慮是,通過出口管控,達到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此後兩年,稀土整合思路逐漸系統化,稀土大集團戰略也被搬上檯面。2011年5月10日,國務院專門發布《關於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此後,中國圍繞稀土資源開發、冶煉分離和流通市場秩序等展開一系列整治,並由工信部提出組建大型稀土產業集團的方案。
稀土資源分為輕稀土和中重稀土兩類,前者以包頭白雲鄂博、四川冕寧、山東微山的氟碳鈰礦為主,後者以南方離子型礦為主,富集於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區。
當時,包鋼已有一統北方稀土市場的架勢,但在南方中重稀土中,一直活躍著五礦集團、中色股份(000758.SZ)、中鋁公司三家央企,以及贛州稀土、江銅、廣晟有色(600259.SH)、廈門鎢業(600549.SH)等地方實力企業。
作為國家的一種戰略資源,誰有稀土誰就能「一夜暴富」,在稀土價格暴漲之時已經得到驗證。同樣,整合本身意味著利益再分配,在稀土新版圖的劃定過程中,沒有哪個企業真正想缺位。
事實也證明,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參與到了南方稀土業的整合大潮中。
「稀土大集團戰略幾經調整,從剛開始北方、南方各成立一家,到後來提出的兩到三家,再到現在的「5+1」方案,稀土整合的雛形已經基本形成。」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國務院近期通過的全國大型稀土集團組建「1+5」工作方案,明確北方包鋼(集團)公司、中國五礦、中鋁公司、贛州稀土、廣東稀土和廈門鎢業分別牽頭進一步推進兼並重組,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這6家企業將拼接成中國稀土的新版圖。
這其中,五礦集團是最早涉足稀土業的央企,實力最為強勁。
按照五礦有色總經理焦健的說法,對稀土尤其是中重稀土,五礦的策略是在國內通過有效整合實現資源相對集中,從而掌握話語權。
2008年11月,五礦集團旗下五礦有色聯合江西贛縣紅金稀土有限公司、定南大華新材料有限公司組建五礦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江西落腳。其後,五礦集團又不斷在湖南、廣東和廣西等區域「跑馬圈地」,最終形成了今天較為完備的稀土產業鏈。目前,僅以五礦拿下的6家稀土礦分離企業算,其稀土分離產能就佔到南方稀土產能的一半。
相比五礦集團,中鋁公司是稀土產業的「新兵」,但作為國內有色企業的龍頭,同樣被列為稀土整合的牽頭人。「我們的稀土產業從無到有,現在已經取得了大型稀土集團的資格,可以在廣西、江蘇、四川等地開發。」中鋁公司董事長熊維平曾向本報記者如是介紹。
2011年6月7日,中鋁公司與江蘇省5家稀土分離企業及1家貿易公司,共同成立中鋁稀土(江蘇)有限公司,從而獲得稀土分離能力3.47萬噸/年。為保障稀土資源供應,中鋁公司又先後與廣西、江西、廣東、福建等資源地簽署了一批戰略合作協議。
中鋁新聞發言人袁力說,中鋁現已逐步形成了以「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公司」為基礎的技術研發基地,以廣西、廣東等省為基礎的資源保障基地,以江蘇四家分離企業為基礎的分離冶煉基地的產業布局。
如今,中鋁公司的產業觸角又延伸至四川省。3月26日,中鋁領銜的中鋁四川稀土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未來將通過這一平台,逐步整合四川省相關稀土產業。
按照早前的思路,南方離子型稀土將形成前三名稀土企業產業集中度達80%的目標。但為了防止被對手吃掉,各個地方實力企業則通過拉攏地方政府等方式,逐步建立起各自的稀土王國。
兩年前的一次行業會上,廈門鎢業副總裁鍾可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南方稀土整合的現狀,已經跟國家原來的期望思路有些不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廣東、福建先後以廣晟有色和廈門鎢業為主建立了各自的地方稀土產業集團,即便進度較慢的贛州稀土,也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國務院召開的相關會議已經原則上同意由贛州稀土集團牽頭組建中國南方最大的稀土集團。」贛州市市長冷新生近期公開表示,贛州目前已經拿到了國家級稀土集團的「路條」。
早在去年3月,贛州市就籌備成立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貿易、研發於一體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成南方稀土龍頭企業和第一大資源平台,是目前贛州稀土唯一采礦權人。
與上述南方稀土的諸侯割據不同,以輕稀土為主的北方將組成一個大集團。按照此前方案,北方大集團戰略,將由包鋼集團牽頭,聯合甘肅稀土集團公司,吸收四川、山東等地骨幹企業共同發起設立。
值得關注的是,四川省雖以輕稀土為主,但其兩個主力礦冕寧氂牛坪稀土礦、德昌大陸槽稀土礦的儲量均居國內前列,這一獨特優勢,自然成為大企業眼裡的「香餑餑」。在大批外來「淘金者」中,江銅集團在冕寧運作多年,並有望在這一區域整合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同樣具備實力但未寫進大集團名單的還有中色股份,這家企業旗下的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已與當地政府合建了稀土礦業公司,正在運作的7000噸/年分離項目不容忽視。
利益博弈
「整合仍將是未來中國稀土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之一,重點將是冶煉分離環節的整合以及上下游全產業鏈的整合。」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說。
但在整合過程中,不僅充斥著央企與地方政府的博弈,大集團內部鏈條如何理順、如何解決生產指標不夠等難題,也逐一暴露。
鍾可祥透露,國內一些央企,也曾前往福建省與廈門鎢業洽談合作,「只要有想法的都去談」,但福建省選擇了扶持本省骨幹企業,拒絕了央企的好意。
中國科學院院士嚴純華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稀土行業整合這個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戰略是統一的,但因為「考慮的方式和所處的位置不同,導致了戰術層面上有些不同」。
如今,在四川省的稀土整合中,類似矛盾已經隱現。在中鋁公司宣布進軍四川稀土業的同時,江銅旗下四川江銅稀土公司就聯合其他5家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了「四川金攀西稀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同樣是一家集開采、冶煉分離、加工、研發於一體和具備完整產業鏈的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在今年「兩會」期間,四川經信委主任王海林甚至表示,鑒於四川本地沒有比較強的稀土大企業,未來將由江銅一家主導四川稀土的重組。但不在六大集團之列的江銅,未來採取什麼方式與中鋁「對抗」,有待觀察。
即便相對明晰的北方輕稀土整合,到目前為止,包鋼雖然早與內蒙古自治區內的相關企業簽了重組協議,但實質性重組工作遲遲沒有展開,何時能完成對甘肅、山東等其他省份企業的兼並重組,更無明確下文。
「整合後還是"各自為政",並沒有在稀土市場上起到集中性。」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像中鋁在江蘇的幾個分離廠,基本還是維持原來的老客戶,中鋁只管定價和開票等,下一步它在四川怎麼弄還不清楚。
更深的問題還在於,這些大集團成立後,如何解決內部各個企業的「吃飯」問題。
杜帥兵表示,整合後期的大問題是產能過剩怎麼解決的問題。「像包鋼,整合完了,整個產業鏈條是不是已經理順,國家給它5萬噸指標,怎麼分配,都是問題。」他說。
據了解,目前國家給各企業下達的生產指標總計為9.38萬噸,但根據市場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稀土產能已超出40萬噸,「指標不夠、私礦來湊」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整個稀土產業,現在除了正規的產量,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私礦,私礦打擊不完,就算集團整合,產能那麼大,企業生存怎麼辦?」前述包頭企業高層說。
杜帥兵的擔憂是,稀土整合完成,如果私礦打擊不了,其他中小型企業還可以用,考慮到成本等因素,等到出口放開後,整合完的大集團可能還不如一些中小企業有優勢。「有些企業做稀土很多年了,也很老牌,總不能一句話就把它關停了。」他說。
對於這一局面,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會長干勇在「兩會」期間向媒體坦承,國內稀土行業整合只是剛剛開始,任重道遠,「還需要真正的、規范的稀有金屬、戰略資源的保護制度,需要從立法層面來保護稀土等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