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分紅除權日 為什麼我虧了啊。
在除權日當天,送的股沒有到賬,所以賬面上看是虧了30%。不用擔心,到下個交易日送的股就到賬了,就不虧了。
❷ 主力吸籌、洗盤、拋盤、股價會怎麼樣
一、主力洗盤目的剖析
1、對計劃之外的籌碼進行換手,把先期持股者趕下馬,防止其獲利太多,中途拋貨砸盤,最終威脅或影響主力的操作計劃,如使主力付出太多拉升成本或影響順利出貨。(這種操作從吸貨、拉升至出貨初期一直在進行,主要表現在波浪的2與4回調波中)
2、在不同的階段不斷的更換持幣者入場,以墊高其持股成本,進一步減少主力後市拉升股價的壓力。通過反復洗盤,提高平均持倉成本,亦有助於主力在高位拋貨離場,防止主力剛一出現拋貨跡象,就把散戶投資者嚇跑的情況,以便日後在高位從容派發。
3、在震倉過程中高拋底吸,主力可以收取一部分差價,以彌補其在拉升階段所付出的較高的交易成本。這樣,既增加了其日後拉股價的資本,也增加了信心,又可讓市場弄不清主力的成本,辯不清以後主力出貨的位置。(這種波段操作型為現在市場主力操作的主流,投資者可多加以注意以及運用)
4、調整資金比例,如果主力在底部吃進籌碼比例比較大,既沒留足夠的拉升力量,可利用洗盤之始的較高價位出貨,還原出拉升力量(有時既達到減倉的目的又達到洗盤的效果,投資者可以從量變中找到痕跡進行捕捉)。
5、調整倉位結構,如果主力持有多隻股票的籌碼時,可以通過洗盤調整所持股票的持倉比例,分出主次,使其更能顯示板塊效應。(有時超級主力在波段操作中,在幾只股波段高位出局,讓市場自然的進行洗盤,而把出來的資金殺進另幾只洗盤完了的股票進行拉升,當到相對高位時又回撒到原來出局的洗盤快結束的股票,充分利用資金的使用效率)。
6、等時機進一步成熟,有的利用洗盤繼續吸貨。也有主力等待大勢或板塊的配合。(洗盤等勢與借勢型,一般此時大盤不是太好,所以借大盤把一些不堅定的份子趕出來)。
7、使原來想高拋底吸的人暈頭轉向。一些自作聰明的人結果往往底拋高追,許多人在低位踏空後,便到高位追漲,成了主力的抬轎夫(主力在相對高位作出很有規律的波動,當散戶以為把握規律時,再反常運行,讓洗出來的踏空).
一般主力主要的就是以上幾點目的,洗盤常常跌破一些支撐位置,也有通過特意修改普通指標如KDJ、MACD 等指標達到洗盤目的。實戰中,買賣關鍵可概括為:持股生命主流重,套牢資金中軸線,主力建倉必此分。大家可多體會、推敲,如此能更好的通過成本分析准確的判斷出主力在這個階段的真正操作意圖。
總之主力在操作中,會用不同的辦法進行洗盤,從而把不同類型的散戶讓其在操作的品種按主力的意圖進出,從而達到主力操盤成功的目的,在這場角力中,主力是在暗處,而散戶是在明處,散戶只有在對市場有充分的了解下,才能對股票的冷暖有充分的了解,從而破解主力的意圖。
二、主力洗盤的意義
主力做莊不洗盤行不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洗盤有其特殊意義:
1、顯示有主力,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
2、進一步活躍股性,反復吸籌;
3、為以後的拉高做准備。
有些主力是「長庄」,他希望自己的股票穩步上漲,並不喜歡脫僵的「野馬」。一旦出現,將不利於他維持穩定的上升通道,因為「野馬」的走勢會打亂它的既定步驟。所以,主力洗盤一般遵循以下運作流程:股價沖出上軌,賣、跌出下軌,買。如此既有利降低成本,又趕出潛在動亂分子,為將來的拉高奠定基礎。 還有些主力屬「快庄」,通過洗盤,讓投資大眾的成本不同,保持「階梯型」的接力棒,這樣在將來的拉高中就不會有一致的拋盤。
三、主力怎樣洗盤?
主力的洗盤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先拉高,然後向下連拉陰線,陰線的收盤價跌破啟動陽線的開盤價,造成向上假突破的跡象,則第一天放量參與的人都會斬倉出局,而前階段參與該股的人,也「嚇」出來了。 例如「清華同方」,上市當日曾經狂炒,但主力已經意識到過分的狂熱必然會使管理層干預,而且不利於其往後的拉升,所以要先洗盤。由於主力已控制了大量流通籌碼,故採用反復向下打壓股價的運作方式,「逼」出短線客。也許,當我們回頭看看時,不得不佩服「真人不露相」,而自已已經成了洗盤的犧牲品。股價創新高了,再誘惑我們再追進去 ……
2、有的主力持倉不夠,為了吸籌進行第一次洗盤:讓前期平台向下破位。參與平台盤整的人信心開始動搖,在短線客離場的助跌中,主力悄悄買入。目的達到後,再第二次洗盤,沖上平台,但不拉高,前期來不及出逃者匆匆賣出。二次洗盤後,就等放量上攻了。例如「神馬實業」,在配股除權前,連拉六根陰線,造成不會填權的假象,既然不會填權,許多投資者就在除權前賣出了。除權首日,再度拉出長陰,吸引最後的「割肉盤」,素不知主力拉升前的最後一跌已完成,除權後的壯觀行情正是建立在除權前洗盤的徹底。
3、漲跌停板處的洗盤。這一點我也正在研究之中,例如對「雲南白葯」的持續跟蹤和研判,然目前還不成熟,暫不評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新主力往往運用新思維,在漲跌停板處的洗盤更是逆大眾思維,更是大舉措的前奏,這種洗盤方式直接導致其成本高,行情很有可能向「瘋馬」演變。
四、主力洗盤常用手法及盤口特徵
既然洗盤是為了嚇出信心不足的散戶籌碼,主力必然會製造出疲弱的盤面假象,甚至兇狠的跳水式打壓,讓人產生一切都完了的錯覺,如此才會迫使散戶在驚恐中拋出手中股票。有意思的是在關鍵的技術位,主力往往會護盤,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主力要讓另一批看好後市的人持股,以達到墊高平均持股成本的目的
主力較常採用的洗盤手法有以下幾種:
1、打壓洗盤。先行拉高之後實施反手打壓,但一般在低位停留的時間(或天數)不會太長。(如:600654飛樂股份,機構從98年8月19日開始先拉高建倉至8月25日,然後向下打壓洗盤。)
2、邊拉邊洗。在拉高過程中伴隨著回檔,將不堅定者震出。(如:000677山東海龍98年8月24日、28日、31日、9月2日、8日、15日、22日、30日及10月6日的走勢)
3、大幅回落。一般在大勢調整時,機構會順勢而為,借機低吸廉價籌碼。這是機構常用的一種手法。(如:000805金獅股份,機構在98年8月18日進行拉升之前先大舉下砸)
4、橫盤築平台。在拉升過程中突然停止做多,使缺乏耐心者出局,一般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如:600657北京天橋,主力在拉升至98年5月下旬之後開始進行平台整理,直到7月份才再度向上拉升)。
5、上下震盪。此手法較為常見,即維系一個波動區間,並讓投資者摸不清主力的運作節奏。(如:600075新疆天業,從98年3月16日至3月底的走勢及5月上旬至8月下旬的走勢)
洗盤階段K線圖所顯示的幾點特徵:
1、 大幅震盪,陰線陽線夾雜排列,市勢不定;
2、 成交量較無規則,但有遞減趨勢;
3、 常常出現帶上下影線的十字星;
4、 股價一般維持在主力持股成本的區域之上;
5、 按K線組合的理論分析,洗盤過程即整理過程,所以圖形上也都大體顯示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態。
五、怎樣判斷是洗盤、震倉還是出貨?
許多投資者抱怨:我怎麼判斷主力是洗盤還是出貨?
1、 成交量的識別特徵:
洗盤的成交量特徵是縮量,隨著股價的破位下行,成交量由放量到越跌越不斷地萎縮,常常能創出階段性地量或極小量。變盤時成交量的特徵則完全不同,變盤在股價出現滯漲現象時成交量較大,而且,在股價轉入下跌走勢後,成交量依然不見明顯縮小。
2、事前諸葛和事後諸葛:
事前諸葛:主要還是量的不同。不管是先拉高後「砸」還是先「砸」,量最根本。對於持倉巨大的主力來說,他不會用大量籌碼來洗盤,這既沒有現實意義也沒有必要,只會拿部分籌碼來均衡市場。所以說「縮量跌」是洗盤的主要特徵之一。 您不禁要問:「縮量跌」和「抵抗下跌天天跌」的區別又何在?後者也呈縮量跌,但沒有長期的實質題材、定位本身高,尤其是大戶根據比價效應的介入或搶反彈,「坐轎」目的明確,不想也沒有能力再拉高,並非機構的主動控盤。 您不禁又要問:「大戶和機構的操作有何區別?」一個大戶室一般有20個大戶,有5個以上不約而同的參與某個股,實際表明該股的籌碼已分散到大戶手中。這樣的個股沒有大機構駐扎,賣是主旋律。 反之,沒有一個大戶參與或關心某個股。該股異常的上竄下跳,是大機構所為,買是主旋律。
事後諸葛:均價和新高是檢驗洗盤還是出貨的關鍵。只要股價出現新高,即可以認為前期的陰線組合只不過是一種洗盤性質。既然股價已創出新高(新高可不是那麼容易創的),就表明洗盤已經結束,買。
3、主力洗盤三大秘訣
採取拉高建倉的主力,必須要將股價拉出一定空間才能吸引散戶拋售。表現在走勢圖上就是價量齊增,這必然會引起市場的關注。而一旦看好者過多,又會影響到主力的操盤思路。那麼對於主力而言,通常是如何避免跟風盤在低位湧入的呢?吃了一肚子貨的主力又是如何消化的呢?總的來說,主力吸貨之後一般不會立刻拉升,而是先經過冷處理,即等待市場忘卻的時候再突然發動主升。 「消化」的辦法有隱、磨、壓三種。
1、所謂「隱」是指主力建倉完畢,過起「隱居生活」。任由股價隨波逐流,讓市場誤以為主力已「人間蒸發」了。例如000040深鴻基在見底之後明顯有主力介入建倉,其中僅在之後的一周便吸了4000萬股的貨。期間盤面出現向上跳空缺口、大陽線,格外引人注目。但強勢僅維持數天,之後便陷入沉寂,每天股價以小陰小陽的方式小幅波動,既不大漲,也不大跌,成交量一縮再縮,該股整整隱居了三個月時間!此類「隱士」三月不鳴,一鳴驚人,一旦啟動,必然是連拉漲停,果然從啟動時就連續4個漲停。
、磨」是指磨洋工,即主力建倉之後長期將股價維持在狹窄的區域,反反復復震盪整理,讓跟風盤數個月無錢可賺,只得無奈地離開。如遼通化工(000059)今年1月初探明底部後成交量悄然放大,而從1月底開始,股價開始構築一個整理平台,期間股價波瀾不驚,均線呈膠著狀態,這就是主力在「磨洋工」。在此過程中,主力一邊消化獲利盤,一邊加大建倉力度,對此類個股,一旦發現主力重新「出工」(向上突破),便是參與時機。
3、 「壓」,也就是刻意打壓,讓股價抬不起頭來。我們以陝國投(000563)為例,該股建倉完畢後,股價反而欲振乏力,特別是之後連收十多根陰線,即使是最有忍耐力的持股者亦會落荒而逃。而主力往往就是這樣,總是在打破你的忍耐極限時突然啟動,迅速展開主升。
震倉與出貨的不同:
震倉是股價在上升中途所進行的技術性整理,其目是通過整理換手,清洗掉市場內的獲利籌碼,使市場內的持股成本趨於一致,洗盤的結果造成大量的籌碼被機構主力戰略性的鎖定,從而導致市場內的浮動籌碼大量減少,洗盤的結果會使籌碼進一步集中。洗盤現象在技術上的具體表現是隨著整理股價波動的幅度逐漸減小,成交量快速萎縮,股價在中長期均線附近被控盤,盤面浮動籌碼稀少,成交量低迷。
出貨是股價上升到高位以後,機構主力利用題材或利好消息,吸引中小投資者進場接盤,出貨的結果與洗盤恰恰相反,出貨會導致市場籌碼由原來的「集中鎖定狀態」逐漸變為「分散狀態」,隨著籌碼的逐漸分散,這就必然會導致盤面「浮動籌碼」的數量增加,其具體的表現是成交量在較長的時間內始終無法萎縮!並且始終保持較為活躍的狀態,盤面浮動籌碼很多,而且消息面會有很多朦朧的題材或利好消息配合
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於:
1、盤口方面:主力出貨時在賣盤上是不掛大賣單的,下方買單反而大,顯示委比較大。造成買盤多的假象,(或下方也無大買單)但上方某價位卻有」吃」不完的貨,或成交明細中常有大賣單賣出而買單卻很弱,導致價位下沉無法上行。而主力震倉時在賣盤上掛有大賣單,造成賣盤多的假象。若主力對倒下挫時是分不清是震倉還是出貨的,但在關鍵價位,賣盤很大而買盤雖不多卻買入成交速度很快,筆數很多,股價卻不再下挫,多為震倉。如000735羅牛山在2000年10月31日除權拆細後開始出貨。其每日在買一、買二上掛著幾千手的買單,遠大於上方賣單數量,可每日股價卻始終下移,無法有上攻力量,表明暗中有不停的拋盤,股價被主力的賣盤拖住而致往下沉。而600072江南重工,在2001年3月2日上午收了一個光頭中陽後下午2:30突然開始跳水,盤中拋單每筆平均4萬股左右,引出許多殺跌盤,在跌至前2日收盤價位時,只見上方賣一,二,三分別有5000,3000,2000手的拋單掛出,買盤上卻只有幾百手買單。但股價卻不再下行(如果主力出就一路往下扔了,怎麼會停在平盤位?為什麼只掛在上方不往下出?此時每分鍾成交十分密集,股價卻停在平盤位。第二日卻高開高走,放巨量收大陽,覆蓋了前一日長上影,後繼續振盪上行,成功完成震倉。
2、K線形態方面:從日K線形態上分析主力是出貨還是震倉更為關鍵。主力震倉目的是僅想甩掉不堅定的跟風盤,並不是要嚇跑所有的人(否則庄就要去買更多的籌碼了),其必須讓一部分堅定者仍然看好此股,仍然跟隨它,幫它鎖定籌碼。所以其在震倉時,某些關鍵價是不會跌穿的,這些價位往往是上次震倉的起始位置,這是由於上次己洗過盤的價位不需再洗,也即不讓上次被震出去的人有空頭回補的價差。這就使K線形態有十分明顯的分層現象。 而主力出貨則以力圖賣出手中大量的股票為第一目的,所以關鍵位是不會守護的。導致K線價位失控,毫無層次可言,一味下跌。
3、重心是否下移是判別震倉與出貨的顯著標志。 主力的震倉是把圖形做的難看,但並不想讓其他人買到便宜貨,所以日K線無論收烏雲線,大陰線,長上影,十字星等,或連四五根陰線甚至更多,但重心始終不下移,即價位始終保持。如0795太原剛玉98/5/8;600086多佳股份2000/7/31;0828福地科技99/9/23等。 而主力的出貨雖有時把圖做得好看些,收許多陽,但重心卻一直下移。典型的如0735羅牛山2000/10/31、600790輕紡城98/11/17、0516陝解放98/5/5等。
區別主力震倉與出貨是與主力的鬥智斗勇。主力經常做出經典技術中認為應做空的K線、K線組合形態來達到震倉的目的,又把經典技術中認為應做多的K線、K線組合形態來達到出貨的目的。
六、如何對付主力的洗盤
對於主力的出貨當然應該「止損」。而且「止損」後看都不要再看,主力已出貨,沒戲。但對於主力的洗盤,當然應該耐得住「寂寞」。即使判斷失誤,過早的賣,也要馬上返身再買。道理很簡單,您被主力「玩出局」的同時,「左鄰右舍」也倒下了,而股價又和您預期相反,反而輕松的再創新高,當您喘氣的時候,誰在買呢?當然是主力機構。清理浮籌後的創新高,意味著主升浪的展開,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隨時准備糾正錯誤,本身也是對自已實力的「洗盤」。剛才的「賣」是過去,哪裡有什麼「百戰百勝」的說法,除非他是神仙。 不要為剛賣了而痛心,如果此時不買,就是「懦夫」。
而在相對高的位置主力兇悍的洗盤主要有兩個目的:
其一,這本身是一個相對高位,市場獲利盤極為豐富,如果不進行一次徹底的洗盤,主力在後面根本無法作突破性行情,更無法實施勝利大逃亡。
其二,把股價打低,創造更多的上升空間,為後面的突破性上升行情,創造更多的空間。又可使其製造的突破性行情,顯得更加猛烈,氣勢壯觀。
而經歷此一階段的洗盤後,不少投資者都把手中的籌碼拋出來了,主力控盤程度更高的同時也徹底掃除了大幅拉升的障礙,主升浪也就順其自然的要開始了!
綜所上述,洗盤時主力總是千方百計動搖人們的持股信心,等到出貨時總以美好前景來麻痹人們。但二者之間仍有區別:洗盤股價在主力打壓下迅速走低,成交量無法放大,在下方獲支撐後,緩慢上升,這時成交量才慢慢放大,出貨時上升持續時間短,成交量並不很大,有許多對倒盤,但下跌時會伴隨著大的成交量。洗盤時浮動籌碼越來越少,成交量呈遞減趨勢,而出貨時浮動籌碼越來越多,成交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洗盤時股價最終向上突破,並放出大的成交量,表明洗盤完成,升勢開始。出貨的最終盤局會向下突破,但成交量不一定迅速放大,呈陰跌狀態,表明主力出貨完畢,股價由散戶支撐,必然繼續下跌。洗盤過程中一般無利好,但在主力出貨時,經常會出利好。
❸ 什麼是股份支付
所謂對價就是非流通股股東為了獲取流通權,支付給流通股股東的價值。比如你買的股票神馬,現在是2000股,神馬公司已經修改了對價方案,每10股支付對價4.7股,在3月17日登記時,你不賣出,那麼在股改通過後,你的股票將會變成2000*(1+0.47)=2940股,送股不需花錢購買,但送股後,股票價格會自動除權。
❹ 為什麼神馬電力股要,現改XD神馬電股票不行嗎
這個應該是在分紅、行權是時候,沒有太在意這個股票。
❺ 神馬索賠:神馬股份虛假陳述如何進行索賠
1、根據《證券來法》及最高源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結合大量的股票索賠經驗及目前案件進展,提示:凡在2015年4月25日至2016年12月7日期間買入神馬股份(代碼:600810),並在2015年12月8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的投資者都可提起索賠。(需要提醒的是:由於神馬股份被揭露後股價大幅上漲,包括部分基準日後繼續持有並盈利的投資者也有可能獲賠,並不限於虧損)
2、【部分材料准備】
有營業部蓋章的被索賠公司股票交易記錄原件,盡量提供只有被索賠公司股票交易記錄的。請從您第一筆買入該公司股票時打起,直到賣出該公司全部股票,千萬不要漏掉買賣記錄,列印前與營業部人員仔細核對。交易記錄或對賬單需顯示對賬區間,如2014年1月1—2015年1月1日。同時還需要列印當天的帳戶持股清單。
❻ 當除權後如何准確計算靜態市盈率及動態市盈率,請教高手!!請寫詳細的計算方法。
你要抓住實質。市盈率=每股股價/每股收益。當然本質上是:市盈率=總市值/凈利潤。
OK。
那麼你就不要管他除權啊神馬的,會把自己繞暈了。
所謂靜態市盈率就是當前的總市值除以上一年度(2009)凈利潤。
濰柴動力2009年凈利潤為34.07億元,現在(2010.12.30)的總市值為859.04億元(=51.56元/股*16.6609億股),那麼靜態市盈率=25.21倍(=859.04/34.07)
所謂動態市盈率就是當前的總市值除以當年度凈利潤(預測)。
濰柴動力2010年度預測凈利潤可以按照前三季度*4/3計算,為48.01*4/3=64.01億元。
那麼動態市盈率=13.42倍(=859.04/64.01)
❼ 要往上走很容易的,基本沒什麼拋盤
一、主力洗盤目的剖析
1、對計劃之外的籌碼進行換手,把先期持股者趕下馬,防止其獲利太多,中途拋貨砸盤,最終威脅或影響主力的操作計劃,如使主力付出太多拉升成本或影響順利出貨。(這種操作從吸貨、拉升至出貨初期一直在進行,主要表現在波浪的2與4回調波中)
2、在不同的階段不斷的更換持幣者入場,以墊高其持股成本,進一步減少主力後拉升股價的壓力。通過反復洗盤,提高平均持倉成本,亦有助於主力在高位拋貨離場,防止主力剛一出現拋貨跡象,就把散戶投資者嚇跑的情況,以便日後在高位從容派發。
3、在震倉過程中高拋底吸,主力可以收取一部分差價,以彌補其在拉升階段所付出的較高的交易成本。這樣,既增加了其日後拉股價的資本,也增加了信心,又可讓場弄不清主力的成本,辯不清以後主力出貨的位置。(這種波段操作型為現在場主力操作的主流,投資者可多加以注意以及運用)
4、調整資金比例,如果主力在底部吃進籌碼比例比較大,既沒留足夠的拉升力量,可利用洗盤之始的較高價位出貨,還原出拉升力量(有時既達到減倉的目的又達到洗盤的效果,投資者可以從量變中找到痕跡進行捕捉)。
5、調整倉位結構,如果主力持有多隻股票的籌碼時,可以通過洗盤調整所持股票的持倉比例,分出主次,使其更能顯示板塊效應。(有時超級主力在波段操作中,在幾只股波段高位出局,讓場自然的進行洗盤,而把出來的資金殺進另幾只洗盤完了的股票進行拉升,當到相對高位時又回撒到原來出局的洗盤快結束的股票,充分利用資金的使用效率)。
6、等時機進一步成熟,有的利用洗盤繼續吸貨。也有主力等待大勢或板塊的配合。(洗盤等勢與借勢型,一般此時大盤不是太好,所以借大盤把一些不堅定的份子趕出來)。
7、使原來想高拋底吸的人暈頭轉向。一些自作聰明的人結果往往底拋高追,許多人在低位踏空後,便到高位追漲,成了主力的抬轎夫(主力在相對高位作出很有規律的波動,當散戶以為把握規律時,再反常運行,讓洗出來的踏空).
一般主力主要的就是以上幾點目的,洗盤常常跌破一些支撐位置,也有通過特意修改普通指標如KDJ、MACD 等指標達到洗盤目的。實戰中,關鍵可概括為:持股生命主流重,套牢資金中軸線,主力建倉必此分。大家可多體會、推敲,如此能更好的通過成本准確的判斷出主力在這個階段的真正操作意圖。
總之主力在操作中,會用不同的辦法進行洗盤,從而把不同類型的散戶讓其在操作的品種按主力的意圖進出,從而達到主力操盤成功的目的,在這場角力中,主力是在暗處,而散戶是在明處,散戶只有在對場有充分的了解下,才能對股票的冷暖有充分的了解,從而破解主力的意圖。
二、主力洗盤的意義
主力做莊不洗盤行不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洗盤有其特殊意義:
1、顯示有主力,樹立良好的場形象;
2、進一步活躍股性,反復吸籌;
3、為以後的拉高做准備。
有些主力是「長庄」,他希望自己的股票穩步上漲,並不喜歡脫僵的「野馬」。一旦出現,將不利於他維持穩定的上升通道,因為「野馬」的走勢會打亂它的既定步驟。所以,主力洗盤一般遵循以下運作流程:股價沖出上軌,、跌出下軌,。如此既有利降低成本,又趕出潛在分子,為將來的拉高奠定基礎。 還有些主力屬「快庄」,通過洗盤,讓投資大眾的成本不同,保持「階梯型」的接力棒,這樣在將來的拉高中就不會有一致的拋盤。
三、主力怎樣洗盤?
主力的洗盤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1、先拉高,然後向下連拉陰線,陰線的收盤價跌破啟動陽線的價,造成向上假突破的跡象,則第一天放量參與的人都會斬倉出局,而前階段參與該股的人,也「嚇」出來了。 例如「清華同方」,上當日曾經狂炒,但主力已經意識到過分的狂熱必然會使管理層干預,而且不利於其往後的拉升,所以要先洗盤。由於主力已控制了大量流通籌碼,故採用反復向下股價的運作方式,「逼」出短線客。也許,當我們回頭看看時,不得不佩服「真人不露相」,而自已已經成了洗盤的犧牲品。股價創新高了,再誘惑我們再追進去 ……
2、有的主力持倉不夠,為了吸籌進行第一次洗盤:讓前期平台向下破位。參與平台盤整的人信心開始動搖,在短線客離場的助跌中,主力悄悄入。目的達到後,再第二次洗盤,沖上平台,但不拉高,前期來不及出逃者匆匆出。二次洗盤後,就等放量上攻了。例如「神馬實業」,在配股除權前,連拉六根陰線,造成不會填權的假象,既然不會填權,許多投資者就在除權前出了。除權首日,再度拉出長陰,吸引最後的「割肉盤」,素不知主力拉升前的最後一跌已完成,除權後的壯觀行情正是建立在除權前洗盤的徹底。
3、漲跌停板處的洗盤。這一點我也正在研究之中,例如對「雲南白葯」的持續跟蹤和研判,然目前還不成熟,暫不評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新主力往往運用新思維,在漲跌停板處的洗盤更是逆大眾思維,更是大舉措的前奏,這種洗盤方式直接導致其成本高,行情很有可能向「瘋馬」演變。
四、主力洗盤常用手法及盤口特徵
既然洗盤是為了嚇出信心不足的散戶籌碼,主力必然會出疲弱的盤面假象,甚至兇狠的跳水式,讓人產生一切都完了的錯覺,如此才會迫使散戶在驚恐中拋出手中股票。有意思的是在關鍵的技術位,主力往往會護盤,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很簡單,主力要讓另一批看好後的人持股,以達到墊高平均持股成本的目的
主力較常採用的洗盤手法有以下幾種:
1、洗盤。先行拉高之後實施反手,但一般在低位停留的時間(或天數)不會太長。(如:飛樂股份,機構從98年8月19日開始先拉高建倉至8月25日,然後向下洗盤。)
2、邊拉邊洗。在拉高過程中伴隨著回檔,將不堅定者震出。(如:山東海龍98年8月24日、28日、31日、9月2日、8日、15日、22日、30日及10月6日的走勢)
3、大幅回落。一般在大勢調整時,機構會順勢而為,借機低吸廉價籌碼。這是機構常用的一種手法。(如:金獅股份,機構在98年8月18日進行拉升之前先大舉下砸)
4、橫盤築平台。在拉升過程中突然停止做多,使缺乏耐心者出局,一般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如:天橋,主力在拉升至98年5月下旬之後開始進行平台整理,直到7月份才再度向上拉升)。
5、上下震盪。此手法較為常見,即維系一個波動區間,並讓投資者摸不清主力的運作節奏。(如:新疆天業,從98年3月16日至3月底的走勢及5月上旬至8月下旬的走勢)
洗盤階段K線圖所顯示的幾點特徵:
1、 大幅震盪,陰線陽線夾雜排列,勢不定;
2、 成交量較無規則,但有遞減趨勢;
3、 常常出現帶上下影線的十字星;
4、 股價一般維持在主力持股成本的區域之上;
5、 按K線組合的理論,洗盤過程即整理過程,所以圖形上也都大體顯示為三角形整理,旗形整理和矩形整理等形態。
五、怎樣判斷是洗盤、震倉還是出貨?
許多投資者抱怨:我怎麼判斷主力是洗盤還是出貨?
1、 成交量的識別特徵:
洗盤的成交量特徵是縮量,隨著股價的破位下行,成交量由放量到越跌越不斷地萎縮,常常能創出階段性地量或極小量。變盤時成交量的特徵則完全不同,變盤在股價出現滯漲現象時成交量較大,而且,在股價轉入下跌走勢後,成交量依然不見明顯縮小。
2、事前諸葛和事後諸葛:
事前諸葛:主要還是量的不同。不管是先拉高後「砸」還是先「砸」,量最根本。對於持倉巨大的主力來說,他不會用大量籌碼來洗盤,這既沒有現實意義也沒有必要,只會拿部分籌碼來均衡場。所以說「縮量跌」是洗盤的主要特徵之一。 您不禁要問:「縮量跌」和「抵抗下跌天天跌」的區別又何在?後者也呈縮量跌,但沒有的實質題材、定位本身高,尤其是大戶根據比價效應的介入或搶反彈,「坐轎」目的明確,不想也沒有能力再拉高,並非機構的主動控盤。 您不禁又要問:「大戶和機構的操作有何區別?」一個大戶室一般有20個大戶,有5個以上不約而同的參與某個股,實際表明該股的籌碼已分散到大戶手中。這樣的個股沒有大機構駐扎,是主旋律。 反之,沒有一個大戶參與或關心某個股。該股異常的上竄下跳,是大機構所為,是主旋律。
事後諸葛:和新高是檢驗洗盤還是出貨的關鍵。只要股價出現新高,即可以認為前期的陰線組合只不過是一種洗盤性質。既然股價已創出新高(新高可不是那麼容易創的),就表明洗盤已經結束,。
3、主力洗盤三大秘訣
採取拉高建倉的主力,必須要將股價拉出一定空間才能吸引散戶拋售。表現在走勢圖上就是價量齊增,這必然會引起場的關注。而一旦看好者過多,又會影響到主力的操盤思路。那麼對於主力而言,通常是如何避免跟風盤在低位湧入的呢?吃了一肚子貨的主力又是如何消化的呢?總的來說,主力吸貨之後一般不會立刻拉升,而是先經過冷處理,即等待場忘卻的時候再突然發動主升。 「消化」的辦法有隱、磨、壓三種。
1、所謂「隱」是指主力建倉完畢,過起「隱居生活」。任由股價隨波逐流,讓場誤以為主力已「人間蒸發」了。例如深鴻基在見底之後明顯有主力介入建倉,其中僅在之後的一周便吸了4000萬股的貨。期間盤面出現向上跳空缺口、大陽線,格外引人注目。但強勢僅維持數天,之後便陷入沉寂,每天股價以小陰小陽的方式小幅波動,既不大漲,也不大跌,成交量一縮再縮,該股整整隱居了三個月時間!此類「隱士」三月不鳴,一鳴驚人,一旦啟動,必然是連拉漲停,果然從啟動時就連續4個漲停。
、磨」是指磨洋工,即主力建倉之後將股價維持在狹窄的區域,反反復復震盪整理,讓跟風盤數個月無錢可賺,只得無奈地離開。如遼通化工(000059)今年1月初探明底部後成交量悄然放大,而從1月底開始,股價開始構築一個整理平台,期間股價波瀾不驚,均線呈膠著狀態,這就是主力在「磨洋工」。在此過程中,主力一邊消化獲利盤,一邊加大建倉力度,對此類個股,一旦發現主力重新「出工」(向上突破),便是參與時機。
3、 「壓」,也就是刻意,讓股價抬不起頭來。我們以陝國投(000563)為例,該股建倉完畢後,股價反而欲振乏力,特別是之後連收十多根陰線,即使是最有耐力的持股者亦會落荒而逃。而主力往往就是這樣,總是在打破你的耐極限時突然啟動,迅速展開主升。
震倉與出貨的不同:
震倉是股價在上升中途所進行的技術性整理,其目是通過整理換手,清洗掉場內的獲利籌碼,使場內的持股成本趨於一致,洗盤的結果造成大量的籌碼被機構主力戰略性的鎖定,從而導致場內的浮動籌碼大量減少,洗盤的結果會使籌碼進一步集中。洗盤現象在技術上的具體表現是隨著整理股價波動的幅度逐漸減小,成交量快速萎縮,股價在中均線附近被控盤,盤面浮動籌碼稀少,成交量低迷。
出貨是股價上升到高位以後,機構主力利用題材或利好消息,吸引中小投資者進場接盤,出貨的結果與洗盤恰恰相反,出貨會導致場籌碼由原來的「集中鎖定狀態」逐漸變為「分散狀態」,隨著籌碼的逐漸分散,這就必然會導致盤面「浮動籌碼」的數量增加,其具體的表現是成交量在較長的時間內始終無法萎縮!並且始終保持較為活躍的狀態,盤面浮動籌碼很多,而且消息面會有很多朦朧的題材或利好消息配合
兩者不同之處主要在於:
1、盤口方面:主力出貨時在盤上是不掛大單的,下方單反而大,顯示委比較大。造成盤多的假象,(或下方也無大單)但上方某價位卻有」吃」不完的貨,或成交明細中常有大單出而單卻很弱,導致價位下沉無法上行。而主力震倉時在盤上掛有大單,造成盤多的假象。若主力對倒下挫時是分不清是震倉還是出貨的,但在關鍵價位,盤很大而盤雖不多卻入成交速度很快,筆數很多,股價卻不再下挫,多為震倉。如羅牛山在年10月31日除權拆細後開始出貨。其每日在一、二上掛著幾千手的單,遠大於上方單數量,可每日股價卻始終下移,無法有上攻力量,表明暗中有不停的拋盤,股價被主力的盤拖住而致往下沉。而江南重工,在年3月2日上午收了一個光頭中陽後下午2:30突然開始跳水,盤中拋單每筆平均4萬股左右,引出許多殺跌盤,在跌至前2日收盤價位時,只見上方一,二,三分別有,,手的拋單掛出,盤上卻只有幾百手單。但股價卻不再下行(如果主力出就一路往下扔了,怎麼會停在平盤位?為什麼只掛在上方不往下出?此時每分鍾成交十分密集,股價卻停在平盤位。第二日卻高開高走,放巨量收大陽,覆蓋了前一日長上影,後繼續振盪上行,成功完成震倉。
2、K線形態方面:從日K線形態上主力是出貨還是震倉更為關鍵。主力震倉目的是僅想甩掉不堅定的跟風盤,並不是要嚇跑所有的人(否則庄就要去更多的籌碼了),其必須讓一部分堅定者仍然看好此股,仍然跟隨它,幫它鎖定籌碼。所以其在震倉時,某些關鍵價是不會跌穿的,這些價位往往是上次震倉的起始位置,這是由於上次己洗過盤的價位不需再洗,也即不讓上次被震出去的人有空頭回補的價差。這就使K線形態有十分明顯的分層現象。 而主力出貨則以力圖出手中大量的股票為第一目的,所以關鍵位是不會守護的。導致K線價位失控,毫無層次可言,一味下跌。
3、重心是否下移是判別震倉與出貨的顯著標志。 主力的震倉是把圖形做的難看,但並不想讓其他人到便宜貨,所以日K線無論收烏雲線,大陰線,長上影,十字星等,或連四五根陰線甚至更多,但重心始終不下移,即價位始終保持。如太原剛玉98/5/8;多佳股份/7/31;福地科技99/9/23等。 而主力的出貨雖有時把圖做得好看些,收許多陽,但重心卻一直下移。典型的如羅牛山/10/31、輕紡城98/11/17、陝解放98/5/5等。
區別主力震倉與出貨是與主力的鬥智斗勇。主力經常做出經典技術中認為應做空的K線、K線組合形態來達到震倉的目的,又把經典技術中認為應做多的K線、K線組合形態來達到出貨的目的。
六、如何對付主力的洗盤
對於主力的出貨當然應該「止損」。而且「止損」後看都不要再看,主力已出貨,沒戲。但對於主力的洗盤,當然應該耐得住「寂寞」。即使判斷失誤,過早的,也要馬上返身再。道理很簡單,您被主力「玩出局」的同時,「左鄰右舍」也倒下了,而股價又和您預期相反,反而輕松的再創新高,當您喘氣的時候,誰在呢?當然是主力機構。清理浮籌後的創新高,意味著主升浪的展開,此時不,更待何時!
隨時准備糾正錯誤,本身也是對自已實力的「洗盤」。剛才的「」是過去,哪裡有什麼「百戰百勝」的說法,除非他是神仙。 不要為剛了而痛心,如果此時不,就是「懦夫」。
而在相對高的位置主力兇悍的洗盤主要有兩個目的:
其一,這本身是一個相對高位,場獲利盤極為豐富,如果不進行一次徹底的洗盤,主力在後面根本無法作突破性行情,更無法實施勝利大逃亡。
其二,把股價打低,創造更多的上升空間,為後面的突破性上升行情,創造更多的空間。又可使其的突破性行情,顯得更加猛烈,氣勢壯觀。
而經歷此一階段的洗盤後,不少投資者都把手中的籌碼拋出來了,主力控盤程度更高的同時也徹底掃除了大幅拉升的障礙,主升浪也就順其自然的要開始了!
綜所上述,洗盤時主力總是千方百計動搖人們的持股信心,等到出貨時總以美好前景來麻痹人們。但二者之間仍有區別:洗盤股價在主力下迅速走低,成交量無法放大,在下方獲支撐後,緩慢上升,這時成交量才慢慢放大,出貨時上升持續時間短,成交量並不很大,有許多對倒盤,但下跌時會伴隨著大的成交量。洗盤時浮動籌碼越來越少,成交量呈遞減趨勢,而出貨時浮動籌碼越來越多,成交量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洗盤時股價最終向上突破,並放出大的成交量,表明洗盤完成,升勢開始。出貨的最終盤局會向下突破,但成交量不一定迅速放大,呈陰跌狀態,表明主力出貨完畢,股價由散戶支撐,必然繼續下跌。洗盤過程中一般無利好,但在主力出貨時,經常會出利好。
❽ 股票突破壓力是先拉升還是先洗盤
莊家在操盤中洗盤的目的
具體的來說,莊家洗盤有以下的幾點主要目的
一,對莊家計劃之外的籌碼進行換手,把先期持股者趕下馬,防止其獲利太多,中途拋貨砸盤,最終威脅莊家的拉升和派發,從而使莊家付出太多拉升成本.(這種操作一直從吸貨、拉升至出貨初期一直在進行,主要表現在波浪的2與4回調波中)
二,在不同的階段不斷的更換持幣者入場,以墊高其持股成本,進一步減少莊家後市拉升股價的壓力,以便日後在高位從容派發,最終將最後跟進的人套牢在階段性的高點上
三,通過洗盤,提高平均持倉成本,有助於莊家在高位拋貨離場,防止莊家剛一出現拋貨跡象,就把散戶投資者嚇跑的情況.
四,在震倉過程中高拋底吸.莊家可以收取一部分差價,以彌補其在拉升階段所付出的較高的交易成本.這樣,既增加了其日後拉股價的勇氣和信心,拉開獲利空間,又可讓市場弄不清莊家的成本,辯不清以後莊家出貨的位置..(這種波段操作型為現在市場主力操作的主流,投資者可多加以注意以及運用)
五,調整資金比例,如果莊家在底部吃進籌碼比例比較大,既沒留足夠的拉升力量,可利用洗盤之始的較高價位出貨,還原出拉升力量(有時既達到減倉的目的又達到洗盤的效果,投資者可以從量變中找到痕跡進行捕捉)
六,調整倉位結構,如果莊家持有多隻股票的籌碼時,可以通過洗盤調整所持股票的持倉比例,分出主次,使其更能顯示板塊效應.(有時超級主力在波段操作中,在幾只股波段高位出局,讓市場自然的進行洗盤,而把出來的資金殺進另幾只洗盤完了的股票進行拉升,當到相對高位時又回撒到原來出局的洗盤快結束的股票占,充分利用資金的使用效率)。
七,等時機進一步成熟,有的利用洗盤繼續吸貨.也有莊家等待大勢或板塊的配合.(洗盤等勢與借勢型,一般此時大盤不是太好,所以借大盤把一些不堅定的份子趕出來)。
八,使原來想 高拋底吸 的人暈頭轉向.一些 自作聰明的 人結果往往底拋高追,許多人在低位踏空後,便到高位追漲,成了莊家的 抬轎夫 (主力在相對的高位作出很有規律的波動,當散戶以為把握規律時,再反常運行,讓洗出來的踏空).
一般莊家主要的就是以上幾點目的,洗盤常常跌破一些支撐位置,也有通過特意修改普通指標如 KDJ MACD 等指標達到洗盤目的.斷線戰法中 買賣關鍵有六要,持股生命主流重,套牢資金中軸線,莊家建倉必此分。已經概括了莊家建倉的范圍,大家可以多體會,推敲.就能通過xxxxx的成本分析准確的判斷出莊家在這個階段的真正操作意圖.
總之莊家在操作中,會用不同的辦法進行洗盤,從而把不同類型的散戶讓其在操作的品種中按莊家的意圖進出,從而達到主力操盤成功的目的,在這場角力中,莊家是在暗處,而散戶是在明處,散戶只有在對市場有充分的了解下:才能對股票的冷暖有充分的了解,從而破解莊家的意圖。
主力為什麼要洗盤
主力做莊不洗盤行不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洗盤意義:一、顯示有主力,樹立良好的市場形象;二、進一步活躍股性,反復吸籌;三、為以後的拔高做准備。?
有些主力是「長庄」,他希望自己的股票穩中有漲,並不喜歡脫僵的「野馬」,一旦出現,將不利於他維持緩慢的上升通道。「野馬」的走勢會打亂它的既定步驟。所以,他洗盤——股價沖出上軌,賣、跌出下軌,買。既有利降低成本,又趕出嫌疑分子,為將來的拉高奠定基礎。?
有些主力是「快庄」,通過洗盤,讓投資大眾的成本不一樣,保持「階梯型」的接力棒式,這樣在將來的拉高中就不會有一致的拋盤。?
二、主力怎麼樣洗盤??
洗盤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第一種是先拉高,然後向下連拉陰線,陰線的收盤價跌破啟動陽線的開盤價,造成向上假突破的跡象,則第一天放量參與的人都會斬倉出局,而前階段參與該股的人,也「嚇」出來了。?
例如「清華同方」,上市當日曾經狂炒,但主力已經意識到過份的狂熱必然會使管理層干預。先洗盤,由於他已經控制了大量流通籌碼,故採用反復向下打壓股價的運作方式,「逼」出短線客。也許,當我們回頭看看時,不得不佩服「真人不露相」,而自已已經成了洗盤的犧牲品。股價早已創新高了,還誘惑我們再追進去 ……?
第二種:有的主力持倉不夠,為了吸籌進行第一次洗盤:讓前期平台向下破位。參與平台盤整的人信心開始動搖,在短線客離場的助跌中,主力悄悄買入。目的達到後,再第二次洗盤:沖上平台,但不拉高。前期來不及出逃者匆匆賣出。二次洗盤後,就等放量上攻了。?
例如「神馬實業」亦如此。在配股除權前,連拉六根陰線,造成不會填權的假象,既然不會填權,許多投資者就在除權前賣出了。除權首日,再度拉出長黑,吸引最後的「割肉盤」,主力卻輕松的說:最後一跌已完成。則除權後的壯觀行情正是建立在除權前洗盤的徹底。?
第三種:漲跌停板處的洗盤。這一點我也正在研究之中,例如對「雲南白葯」的持續跟蹤和研判,然目前還不成熟,本書暫不評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新主力往往運用新思維,在漲跌停板處的洗盤更是逆大眾思維,更是大舉措的前奏,這種洗盤方式直接導致其成本高,行情很有可能向「瘋馬」演變。?
三、洗盤和出貨的不同。?
許多投資者抱怨:我怎麼判斷主力是洗盤還是出貨??
事前諸葛和事後諸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事前諸葛:主要是量的不同。不管是先拉高後「砸」還是先「砸」,量最根本。對於持倉
巨大的主力來說,他不會用大量籌碼來洗盤,這既沒有現實意義也沒有必要,只會拿部分籌碼來均衡市場。「縮量跌」是洗盤的主要特徵之一。?您不禁要問:「縮量跌」和「抵抗下跌天天跌」的區別又何在?後者也呈縮量跌,但沒有長期的實質題材、定位本身高、尤其是大戶根據比價效應的介入或搶反彈,「坐轎」目的明確,不想也沒有能力再拉高,並非機構的主動控盤。?您不禁又要問:「大戶和機構的操作有何區別?」
——深入大戶室去掌握第一手資料。?
一個大戶室有20個大戶,有5個以上不約而同的參與某個股,實際表明該股的籌碼已分散到大戶手中。這個股就沒有大機構駐扎,賣是主旋律。?
反之,沒有一個大戶參與或關心某個股。該股異常的上竄下跳,是大機構所為,買是主旋律。?
事後諸葛:均價和新高是檢驗洗盤還是出貨的關鍵。?
只要股價出現新高,即可以認為前期的陰線組合只不過是一種洗盤性質。既然股價已創出新高(新高可不是那麼容易創的),就表明洗盤已經結束,買。?
四、對付主力的洗盤 ——「快刀」和「快槍」?
對於主力的出貨當然應該「停損」。「停損」後看都不要再看:主力已出貨,沒戲。對於主力的洗盤,當然應該「寂寞」。即使判斷失誤,過早的賣,也要馬上返身再買。道理很簡單:您被主力「玩出局」的同時,「左鄰右舍」也倒下了,而股價又和您預期相反,反而輕松的再創新高,當您喘氣的時候,誰在買呢?當然是主力機構。清理浮籌後的創新高,意味著主升浪的展開,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隨時准備糾正錯誤,本身也是對自已實力的「洗盤」。剛才的「賣」是過去,哪裡有什麼「百戰百勝」的說法,要麼它是神仙。?
不要為剛賣了而痛心,如果此時不買,就是「懦夫」。
❾ 流通股股東每10股支付4.10股股票對價,是啥意思
所謂對價就是非流通股股東為了獲取流通權,支付給流通股股東的價值。比如你買回的股票神馬,現在是2000股,神答馬公司已經修改了對價方案,每10股支付對價4.7股,在3月17日登記時,你不賣出,那麼在股改通過後,你的股票將會變成2000*(1+0.47)=2940股,送股不需花錢購買,但送股後,股票價格會自動除權。
神馬在3月17日登記前會開盤幾日,如果你對該公司的股改不看好,可以賣出,但就不會享有上述對價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