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美控股上市公司有幾家
截止到2020年7月6日,國美控股上市公司有5家:國美電器、三聯商社、中關村科技、國美金融科技、拉近網娛。
1、國美電器
國美電器(GOME)成立於1987年1月1日,總部位於香港,是中國大陸家電零售連鎖企業。2009年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
2013年,國美門店總數(含大中電器)達1,063家,覆蓋全國256個城市, 同時國美還有542家非上市公司, 因此國美集團總門店數為1605家。
2、三聯商社
國美電器2009年6月28日承諾,將在三聯商社恢復上市之日起五年之內,選擇合適的時機,徹底解決與三聯商社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
3、國美金融
是「金融+場景+科技」的模式 ,即國美電器大量的線下門店、供應鏈體系,與互聯網金融相結合。2016年,國美金融開始全面布局消費金融平台、供應鏈金融平台、資產交易平台、支付平台、數據雲平台和傳統金融平台等六大板塊。
(1)望變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上市擴展閱讀
國美控股集團旗下共有5家上市企業:國美零售(00493.HK)、*ST美訊(600898.SH)、中關村科技(00931.SZ)、國美金融科技(00628.HK)、拉近網娛(08172.HK)。
根據投中網統計,受「黃光裕出獄」消息刺激後,上述5家公司市值共暴漲18%,增加84億元人民幣。而暴漲的市值,也只是拼多多當下千億美元市值的一個零頭。截至2020-06-24,拼多多市值為1002億美元,約7083.44億元人民。
毋容置疑,拼多多是近年來崛起最快的電商平台,2020年年內市值增長了121.15%,幾乎跑贏其他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對比來看,另外兩家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年內增長7.85%,京東則增長了70.08%。
國美零售年內漲勢不錯,漲了122.22%。而助力這一漲幅的,並不是黃光裕出獄與否,而在於國美零售「妥協」,與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台開始合作了。
② 許繼電氣的上市報表是怎麼出來的,是不是加入了許繼集團的業績 許繼電氣旗下到底有幾個子公司啊
許繼集團的SCADA系統、用電營銷系統和客戶服務中心等系統。
河南許繼集團(以下簡稱許繼)實施ERP失敗,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但是這個案例對於我們企業實施ERP有很多可以借鑒的教訓,我們只是把一些事實擺出來,是非自有公斷,讀者的眼睛是明亮的,讀者的心裡有稈稱。
1998年初,該公司採用Symix公司(現更名Frontstep公司)的產品來實施ERP,直到同年7月份,許繼實施ERP的進展都很順利,可是隨後的一系列變故讓項目徹底失敗。4年過去了,許繼的銷售額從當時的15億元上升到目前的22億元。但是,對許繼來講,當初實施的ERP如今卻成了個負擔。
一、背景
在機械行業100強排名中,許繼排名第29位。許繼是以電力系統自動化、保護及控制設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主的國有控股大型企業,國家520戶重點企業和河南省重點組建的12戶企業集團之一。集團公司下設2家上市公司——「許繼電氣」和「天宇電氣」,8個中外(港)合資公司等21個子公司;現有員工426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550餘人,佔全員的60%,其中本科生1375人,碩士216人,博士、博士後34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8位;公司佔地面積60萬平方米(以上數據不含天宇電氣)。
許繼集團在堅持把主業做強、做大的同時,不失時機地擠身於民用機電、電子商務、環保工程、資產管理等行業,並取得了喜人的業績。多年來,許繼集團堅持「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的經營戰略,支撐著企業的快速發展,2001年許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8.8億元(含稅)、利潤2.5億元,比2000年分別增長34%和9.75%,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再創歷史最好水平,繼續保持行業的龍頭地位。
Symix成立於1979年,總部位於美國俄亥俄州,專業從事企業管理軟體的研發和推廣,1995年進入中國市場,設立賽敏思軟體技術有限公司,並發展了多元電氣、許繼電氣、威力集團、西南葯業等本土化用戶。該公司倡導的「客戶同步資源計劃(CSRP)」理念已受到業界廣泛關注並獲得了客戶認可。其SyteLine軟體系統在中國的客戶總數目前已達140餘家。2001年初,Symix正式更名為Frontstep,將公司業務從企業資源計劃向全面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拓展。
二、ERP選型
許繼上ERP希望能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方面是希望通過ERP規范業務流程;第二方面是希望信息的收集整理更通暢;第三方面是通過這種形式,使產品成本的計算更准確。
ERP選型時,許繼公司接觸過包括SAP、Symix、浪潮通軟、利瑪等國內外ERP廠商。開始許繼想用SAP的產品,但是SAP的出價是200萬美元:軟體費100萬美元,實施服務費100萬美元。而當時許繼上ERP的預算只有500萬元人民幣。國外ERP軟體用不起,許繼並沒有把目光轉向國內軟體企業。因為在考察了浪潮和利瑪等幾家國內廠商之後,許繼覺得國內軟體廠商的設計思路和自己企業開發設計軟體已實現的功能相差不大。挑來挑去,許繼最終選擇了Symix,一家面向中型企業的美國管理軟體廠商。許繼當時的產值是15億元,與美國的中小型企業相當,而Symix在中小型企業做得不錯,價位也比較適中。而且按照一般的做法,簽單的時候,一般企業的付款方式是分三筆:5:3:2模式。而Symix開出的條件非常優惠:分7步付款的方式。雙方就這樣成交了。
三、ERP實施
從1998年初簽單,到同年7月份,許繼實施ERP的進展都很順利。包括數據整理、業務流程重組,以及物料清單的建立都很順利。廠商的售後服務工作也還算到位,基本完成了產品的知識轉移。另外,在培養許繼自己的二次開發隊伍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或許許繼會成為國內成功實施ERP企業的典範。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
到了1998年8月份,許繼內部為了適應市場變化,開始發生重大的機構調整。原來,許繼沒有成立企業內部事業部,而是以各個分廠的形式存在。而各個分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許繼自己製造的零部件,比如每個螺釘在公司內部的采購價格是5分錢,在市場上卻3分錢就可以拿到。這樣必須進行大調整。
大調整的結果是將這些零部件分廠按照模擬法人的模式來進行運作。許繼的想法是給這些零部件廠商兩到三年的時間,如果還生存不下去,再考慮其他辦法。如工人下崗、企業轉產、倒閉等。
實施ERP在先,公司結構大調整在後。但是許繼高層在調整的過程中,更多地是關注企業的生存,企業經營的合理化和利潤最大化,顯然沒有認真考慮結構調整對ERP項目的影響。
企業經營結構變了,而當時所用的ERP軟體流程卻已經定死了,Symix廠商也似乎無能為力,想不出很好的解決方案。於是許繼不得不與Symix公司友好協商,項目暫停,雖然已經運行了5個月,但是繼續運行顯然已經失去了意義。 Symix的ERP現在只是在許繼一些分公司的某一些功能上還在運行。
四、診斷
許繼實施ERP不成功的根源,有三個主要因素。
第一個因素,許繼進行非常大的經營結構調整,關鍵業務流程重組,在上ERP之前應該有明確的計劃和認識,或者提前進行,或者同時進行。但關鍵業務流程重組是應該提前進行,同時進行的只能是部分非關鍵業務流程的改造。那麼如果選擇功能更強大的管理軟體會不會好一些?也許當時選用SAP是個正確的選擇。如果軟體的適應性比較強,也就不會出現這么大的影響。但是當時選擇SAP,這個時候SAP還要100萬美元,許繼又當如何?
第二個因素是廠商。美國人在設計軟體的時候,是不會想到中國企業會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出現這么大的變化。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它的適應性,它也有所不擅長的領域,企業發生這么大的變動,肯定超出了軟體所能適應的范圍。但廠商的責任應該更重的,因為廠商或者顧問咨詢公司有責任來幫助企業進行分析業務流程,指出一些不合理性,Symix在來中國之前並非不知道咨詢顧問的作用。
第三個因素是「一把手」的作用不能貫徹始終和有效發揮。企業上ERP是「一把手工程」,是考驗企業最高領導人意志和魄力的過程。許繼的決策層在1998年將花500萬元上ERP,決心不可謂不大。可是老總畢竟精力有限,你不可能指望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這一方面。在實施過程中,許繼高層的做法是把這個權利移交給信息中心,並要求各部門積極配合,誰不配合誰下崗。然而,即使手中拿著老總的「尚方寶劍」到處揮舞,但信息中心依然發現,在執行過程中其他部門仍然沒有按照信息中心的整體布局執行。那麼為什麼不能「殺一儆百」,或者採取其他的強制措施?因為軟體流程已經設定了,而這時企業為了適應市場做了一個結構調整,於是出了問題也就分不清責任在哪一方,到底是軟體不行,還是人的配合不夠,造成流程不順暢?無法界定責任,懲罰誰?但是聯想是在分拆前實施SAP系統的,分為聯想和神州數碼兩個公司,ERP系統也進行了分拆,現在運行得很好。關鍵的因素還是企業負責人的決心和一把手這個「尚方寶劍」的有效性。
目前許繼怎麼辦,一種說法是是考慮和更大的ERP供應商溝通咨詢,進行診斷,找出一個合適的做法。還有就是與國內有ERP理論的、有技術支撐的軟體供應商合作,結合許繼信息中心的隊伍合作開發。到目前為止,許繼依然靠自己開發的程序來支撐運行自己的信息系統。而500萬買來的管理軟體只是在一個子公司運行,雖然現在不用,但每一年許繼依然要支付高昂的軟體升級維護費用。許繼這幾年保持高速發展,但與500萬元的冤枉錢無關。
③ 歐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2007年10月31日,歐伏電氣的前身三河燕郊歐伏電氣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10月24日,公司名稱由「三河燕郊歐伏電氣有限公司」變更為「歐伏電氣有限公司」。2014年8月8日,歐伏電氣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歐伏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陳紅衛
成立時間:2007-10-31
注冊資本:8746.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1082000004930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開發區燕新大街1號
④ 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海爾電器」是青島海爾集團的股票還是它子公司股票
是有區別的!
青島海爾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年4月28日,它是在對原青島電冰箱總廠改組的基礎上,以定向募集資金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1993年10月12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並於11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簡稱:青島海爾,股票代碼:600690。上市十多年來,公司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主營業務收入由上市初的6.8億元增長到2004年的152.99億元,在股本大比例擴張的情況下,2004年實現每股收益0.309元。同時,公司由原先只生產電冰箱這一個產品擴展到目前涉及電冰箱、空調、冷櫃、系列小家電、滾筒洗衣機、電腦板、注塑件、電子商務等業務。公司良好的業績也漸為廣大投資者所認同,公司掛牌證「青島海爾」連續入圍上證180指數和道中88指數,連續入選「上市公司50強」、「中證亞商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在中央電視台《經濟半小時》欄目與國際最具權威的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共同對2001年度「中國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評選的當中,青島海爾一枝獨秀,得票高居榜首,是證券市場藍籌績優股的典型代表。
公司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狠抓產品質量,繼在全國家電行業中率先通過ISO9001認證後,又先後通過了ISO14001環保認證、美國UL、加拿大CSA、德國VDE和GS、歐盟CE等近20項認證,這使海爾產品不出廠就可獲得國際認證,是真正的世界級產品供應商。
公司上市之前,生產用資金主要靠企業自身積累及銀行貸款,但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其所能提供的資金已不能滿足公司正常發展的需要。 公司抓住93年國家大力發展證券市場之機,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3.69億元,分別投資於出口冰箱技術改造項目、出口冰箱配套設施改造項目、無氟冰箱技術引進項目、多規格定尺料精密沖裁中試基地項目、大型精密注塑中試基地項目、海爾工業園沖壓基地項目、海爾工業園模具中試基地項目、中意合作生產潔廚具項目、風直冷蒸發器項目等。這些項目的實施使公司生產能力及技術含量有了大幅提高,為以後冰箱生產上規模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改制上市也使公司從根本上轉變了經營機制,企業的產權關系也更加明晰。股票上市後,公司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結構,理順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關系,並在公司內部形成了股東、員工、用戶互動的價值鏈,使公司的發展目標與股東的投資回報有效的結合起來。 股票上市後,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優勢,積極利用資本市場整合市場資源,在公開發行股票後,又先後進行了四次再融資,整合了市場資源,極大的促進了公司的發展。 96年公司配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無氟冷櫃項目的生產,該項目投產後使海爾在冷櫃行業的生產能力大大增強,為海爾在下世紀初進一步拓展世界冷櫃市場奠定了基礎,並為公司保持無氟技術的領先地位以及向相關領域拓展,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1997年公司配股募集資金用於青島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青島海爾電冰箱(國際)有限公司二期工程以及小家電項目。這些項目的投入生產,使海爾公司在穩步擴大銷售額,占據冰箱行業領先地位的同時,充分發揮海爾的名牌效應,形成小家電這一新的利潤增長點。 99年公司配股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出口大型冰箱生產項目、出口洗碗機項目、出口燃氣灶項目、建立國際物流中心、收購章丘電機廠、模糊控制電子模塊項目。這些項目的投產有力推動公司的國際化進程,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
2001年公司實施A股增發,利用募集資金及部分自有資金共20億元,收購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74.45%的股權。通過整合空調這一高盈利業務,為上市公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有利於公司開展規模化經營,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為入世後的進一步擴張創造條件。除此之外,還將完善白色家電概念,增強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有助於實現產品多元化戰略,降低經營風險。
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自發行股票至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公司將一如繼往地以創中國的世界名牌為已任,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保持高速穩定的發展,給投資者以滿意的業績回報。
——————————————————————————
海爾電器
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是海爾集團旗下之一間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碼為「1169」,並於2005年1月31日正式完成更名,即為現用名。本集團主要業務包括生產及銷售行動電話,以「海爾」品牌名稱製造及銷售之洗衣機等。
發展沿革
1、2000年9月和10月,海爾集團與中建電訊在香港及青島分別成立了飛馬香港和飛馬青島兩家手機合資企業;
2、2001年12月,海爾集團將其擁有的49%飛馬香港的股權注入1169;同時,中建電訊亦將其持有的51%飛馬香港和49%飛馬青島的股權注入1169,因此1169擁有飛馬香港100%的股權與飛馬青島49%的股權;而海爾集團獲取1169股權比例為22%;
3、2002年10月,海爾集團將其飛馬青島剩餘15.5%的股權注入1169,使海爾集團在1169的股權提高至29.9%;
4、2005年1月,海爾集團將其飛馬青島剩餘35.5%的股權與其下洗衣機的大部分資產注入1169,注資完成後集團控股1169比例為50.3%;
5、2005年2月,海爾中建更名為海爾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後直至目前,海爾集團持有1169股權比例為50.3%。
業務介紹
手機業務
本集團於2004年推出了一系列嶄新產品,如具備26萬像素的TFT顯示器匹配OLED彩色分支顯示器先進功能、長達十八天超常備用時間、畫中畫功能、來電呼喚及短訊防火牆等功能的手機。此外,本集團亦成為國內首個提供130萬像素數碼相機電話的製造商。一如海爾集團過往於白色家電及電子市場創下之佳績,「海爾」品牌亦在手機市場被廣泛認同為優質品牌,贏得消費者青睞。
洗衣機業務
本集團製造及銷售「海爾」品牌洗衣機,2004年表現非常理想。根據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按照中國洗衣機市場銷售額計算所得,「海爾」品牌的市場份額一直持續上升,由2003年的31%提升至34%。2004年共推出了43款新型號洗衣機,廣受市場歡迎,進一步鞏固了本集團的市場領導地位。
前景展望
本集團的管理層對中國手機和洗衣機市場的長遠潛力充滿信心,並對本集團在鞏固其市場主導地位的實力深感樂觀。盡管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本集團手機和洗衣機業務的市場份額及知名度正與日俱增,業務量也隨著「海爾」品牌的優勢不斷壯大。
正如2004年注資通函所述,海爾集團有意將本公司打造成為其旗艦上市公司,並通過本公司將其白色家電業務上市,致力成為全球三大白色家電巨擘之一。
⑤ 這車與雅閣、凱美瑞同級,長近5米,配置看齊國產,有望4月份上市
熟悉國內汽車市場的朋友會清楚,以現代和起亞為代表的韓系品牌曾在2016年在華達到銷量巔峰,不過,隨後受政治因素以及國產品牌品牌崛起等多種因素影響急轉直下。而為了止住這種下滑頹勢,近年來,韓系品牌一直通過多種方式謀求轉折和逆襲,希望在華重回高峰狀態。為此,現代汽車集團緊跟國內熱潮,著手推進電氣化戰略,並且在品牌的塑造、渠道服務能力的提升、技術的推進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當然,在產品層面,韓系品牌也在不遺餘力地加快車型陣營擴充以及現有車型的更新換代工作。這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幾款中國特供廉價車之外,現有產品的升級換代上,現代和起亞也明顯加快了速度,即將推出全新索納塔、名圖、全新伊蘭特以及全新起亞K5等新車型。而這些產品中最先於大家見面的當屬現代旗下的全新一代國產索納塔了。這款去年4月份就已經完成首發亮相的新車,經過近1年時間的准備,終於要在今年4月份上市了。那麼它都發生了哪些改變?實力提升了多少?又是否能夠在雅閣、凱美瑞等勁敵的圍剿下實現突圍?帶著這些疑問咱們就來一起深入了解一下這款新品。
最後動力方面,全新一代現代索納塔將提供1.5T和2.0T兩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1.5T型號為G4FS,2.0T發動機型號為G4NN,最大功率分別為170馬力和240馬力,傳動系統方面與2.0T車型匹配的是8AT變速箱。底盤懸掛方面,全新一代現代索納塔採用的前麥弗遜獨立懸掛+後多連桿獨立懸掛的組合。
總體上來看,全新一代現代索納塔確實算得上一款脫胎換骨的產品,在消費群體趨於年輕化的今天,現代索納塔這套頗為激進的高顏值外觀是它的大殺器,再加上比肩國產車的豐富配置以及2.0T+8AT這樣的動力組合都讓它有了叫板凱美瑞、雅閣的資本。當然,要想在銷量上有所作為,性價比依舊是當前韓系品牌的制勝法寶,這次十代現代索納塔會帶給我們一個驚喜嗎?今年4月份它就要上市了,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請問:現在上市公司最有希望和前途是那個行業多謝!
新能源, 石油越來越少
能源是社會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