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外匯 >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發布時間:2025-08-01 08:10:37

❶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簡介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經國務院批准,由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主辦,得到天津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是一個國資企業。其主要職責在於發展和管理黃金、白銀等貴金屬OTC(做市商制度)市場,與上海黃金交易所形成有機互補。交易所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交易,並且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按照天津濱海金融改革創新與OTC建設規劃,加強自身建設,努力完善黃金交易市場,致力於將天津建設成為國際級貴金屬信息中心、定價中心和貿易中心,為我國貴金屬在國際上行使定價權創造條件。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建立,不僅豐富了國內金融投資品種,還使中國資本市場趨於完善,築造了中國黃金交易市場一塊新的里程碑。這一交易所的發展,有助於推動我國貴金屬交易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增強我國在國際貴金屬市場上的影響力。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通過其高效的運作機制和嚴格的自律管理,保障了市場參與者權益,促進了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交易所還積極引入先進的交易技術和風險管理工具,提升了市場運行效率,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發展,不僅提升了我國貴金屬市場的國際地位,還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交易所將不斷努力,致力於打造一個公正、透明、高效的貴金屬交易市場,為中國乃至全球的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❷ 中國黃金集團發展歷程

中國黃金集團成立於1979年,是中國黃金行業的領軍企業。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集團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2002年,集團獲得了國務院的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這一成立標志著集團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獲得了國家的重點支持。通過這一歷程,中國黃金集團逐步建立了全面的業務體系,涵蓋了黃金的采礦、冶煉、加工及銷售、貴金屬地質勘查、相關工程技術服務等核心領域。


2003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黃金企業,被業界譽為「中國黃金第一股」。這次上市不僅為集團帶來了新的融資渠道,也提升了其在資本市場上的地位。集團在同年還獲得了一系列重要批准和任命,包括向集團派出的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這體現了國家對集團發展的高度重視。


中國黃金集團在科技創新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2004年,集團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通過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技術的突破不僅提升了集團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為集團贏得了國內外的廣泛認可。集團在同年還注冊成立了中國黃金集團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強了集團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布局。


為適應快速發展,集團在人才戰略上進行了深入布局。2005年,集團召開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同年,集團整體接收了貴州省黃金公司,將其變為全資子公司,進一步擴大了集團的業務版圖。集團還積極參與對外合作,與江西銅業集團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金、銅等礦業的開發,實現優勢互補。


2005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被國務院國資委確認為貴金屬采礦、冶煉、加工及銷售的主業,標志著集團在行業內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集團在2006年繼續深化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與湖南省國資委共同出資組建湖南金鑫黃金集團有限公司,推動了地方黃金資源的開發。


在科技研發方面,中國黃金集團持續投入,與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推出了我國首個黃金工商管理碩士班,為行業培養高層次管理人才。集團還成功注冊了通過倫敦金銀市場協會認證的產品「中金」牌金錠,標志著集團的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中國黃金集團在安全生產、企業文化建設、黨建工作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集團通過持續的創新和改革,實現了可持續和科學的發展。在環保和公益事業方面,集團積極參與災區捐贈,展現了央企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綜上所述,中國黃金集團自成立以來,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黃金行業的領軍企業。集團不僅在黃金資源的開采和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還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對外合作、社會責任等方面展現了其卓越的領導力和影響力。


(2)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擴展閱讀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央所屬黃金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大型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其前身是中國黃金總公司,總部設在北京。

❸ 我國黃金交易市場包括哪些

國內黃金交來易市場有自三個,分別是: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上海黃金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
1、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成立於1910年,
當時稱為〔金銀業行〕,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18年)才正式定名〔金銀業貿易場〕及登記立案。
2、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
中國唯一合法從事貴金屬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社團法人。
3、天津貴金屬交易所2013年是白銀等貴金屬交易市場並由交通銀行來資金三方託管的合法金融機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同一個性質。

❹ 中國金銀市場開放歷程

1949-1999年,我國的金銀一直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實行統購統配。2000年,開放白銀市場,2002年,開放黃金市場。
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頒布了《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嚴禁金銀民間買賣,嚴厲打擊銀元投機倒把走私活動,有效地增加了國家的金銀儲備,鞏固了人民幣的本幣地位。
1949-1957年,金價被長期固定在每小兩(31.25克)95元人民幣的水平。國家對黃金工業投入很少,平均每年只有100多萬元。低價格,少投入,是黃金工業只能簡單維持,低產量徘徊。1957年國內黃金產量5.541噸,白銀產量122噸。其中有色副產品2.948噸,佔全國黃金總產量的53.20%。
1957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發展黃金生產,解決外匯急需」。國家在政策、人力、物力、財政等方面支持黃金工業,全國掀起了一個群眾性的採金熱潮。
1958年時任冶金部部長的王鶴壽在向毛主席,黨中央的報告中提出「爭取有色金屬產量的飛躍,佔領有色金屬全部領域」的方針,得到黨和國家的肯定。
1958年以後,各冶煉企業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在擴大金銀原料來源、提高技術和改進設備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1958年的黃金產量達到6.89噸,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年產記錄。
1960年,組織了著名的「白銀大會戰」。當年,我國白銀產量達到創記錄的2048噸,比1959年同期增長了11.38倍。1961年白銀產量為1858噸,到1962年下降為611噸,1963年才恢復至正常水平的237噸。
1964年1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央工作會議說,「董老(董必武)提倡挖金子,銀子是對的,要多挖金子,銀子」。
1965年1月,中國黃金礦產公司成立,集中統一管理全國採金業,國家投資建設了一大批大型金礦。例如山東招遠玲瓏金礦、河北省金廠峪等。這些金礦的建設為我國黃金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65年全國黃金產量7.824噸,白銀產量為265噸。其中有色副產金3.603噸,佔46.05%。
1969年6月16日,冶金部軍代表簽發了《關於撤銷中國黃金礦產公司有關問題的通知》,被迫撤銷了中國黃金礦產公司,原中國黃金礦產公司直屬金礦一律下放給各省、區、市管理(秦嶺金礦除外)。
1975年開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震主抓黃金工業,加強了管理機構。
1975年10月,王震又主持起草了上報國務院的《關於大力發展黃金、白銀的報告》。《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對黃金工作的領導,增加必要的力量。冶金部擬成立黃金管理局,產金的重點省、市、自治區要有相應的機構和人員」。
1976年冶金部黃金管理局。
1977年,黃金年產量首超1911年15噸歷史最高水平。
1978年,全國黃金產量19.673噸,其中有色副產金12.286噸,佔62.45%,全國白銀產量419噸,都是有色副產。
1979年,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中國黃金總公司相繼成立。
1981年,冶金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黨委聯合下發《關於中國黃金總公司、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管理體制的通知》,將冶金部黃金管理局,中國黃金總公司和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統一領導,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
1982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行熊貓金幣。
1982年9月,在國內恢復出售黃金飾品,邁出中國開放金銀市場的第一步。
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後,設立了金銀工業領導小組,下設金銀工作辦公室,加強對有色金銀生產建設的領導。
1983年之後,國家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法規和辦法,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金銀進出國境的管理辦法》,《白銀地質勘探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人民銀行配售白銀征稅問題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白銀經濟政策問題的通知》,《白銀進口管理暫行辦法》等。
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後,對全國白銀和伴生金的生產實行歸口管理,成立了金銀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全國有色金銀生產建設的領導。同時,向國家爭取到了有色系統伴生金銀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金銀開發基金、外匯分成、專項貸款、地勘基金以及免繳部分稅種等,使有色的金銀生產和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利用白銀地勘基金勘探了36個主要銀礦床、利用金銀專項資金建設了20多個以銀為主的礦山、利用金銀開發基金和專項貸款進行了417個新建和技改項目,到1997年底獨立銀礦年生產能力為380噸/年,滿足了國內需求。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不需再進口白銀。同時白銀生產也從過去主要靠鉛鋅銅錫金等副產變成副產,礦產共存的局面。
1983年,國內白銀年產量591噸。
1988年,國家黃金管理局成立,對全國黃金實行勘探、生產一體化管理。
1994年國家取消開發黃金、白銀地勘基金,並實行有償使用。
1994年10月,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了鑫達金銀開發中心,將過去投放給企業的金銀開發基金、白銀地勘基金、金銀外匯分成及有關債權,轉由鑫達金銀開發中心經營管理。
1995年,黃金年產量突破100噸大關,居世界第六位。
1998年,國內白銀年產量達到1299噸。
1999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發出了《關於白銀管理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解除白銀管制,開放白銀市場。
1999年11月,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發布了外經貿管第702號《白銀出口管理暫行辦法》,對白銀出口實行出口配額管理制。
1999年12月28日,上海華通有色金屬現貨中心批發市場成為我國唯一的白銀現貨交易市場。白銀的放開視為黃金市場開放的"預演"。
2000年1月1日,放開白銀市場。允許白銀生產企業與用銀單位產銷直接見面,徵收17%增值稅;取消對白銀製品加工、批發、零售業務的許可證管理制度(銀幣除外),對白銀生產經營活動按照一般商品的有關規定管理;國家對白銀出口實行配額管理。
2000年,我國白銀年產量為1569噸;黃金年產量達到175噸,躍居世界第四。
2000年4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成立。
2000年8月,上海老鳳祥型材禮品公司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開始經營舊金飾品收兌業務,成為國內首家試點黃金自由兌換業務的商業企業。
2000年10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發表有關黃金市場開放的研究報告。同年,中國政府將建立黃金交易市場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綱要。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中央銀行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兌國內金價進行調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飾品、金精礦、金塊礦和金銀產品價格放開。
2001年9月29日,中國國家黃金集團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黃金交易所模擬試運行,黃金走過了一條從管制到開放的漫長歷程。
2001年11月,中國黃金協會成立。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至此國家廢除了持續50年的金銀統購統配製度。
2003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有關黃金行業的26項行政審批項目,其中包括取消黃金收購許可,黃金製品生產、加工、批發業務審批,黃金供應,黃金製品零售業務核准等4個項目。這些審批項目取消後,世界各地的公司只需在中國當地市場購買黃金,就可以自由在中國投資黃金珠寶生產、批發和零售,而無需得到中國政府的批准。但進出口黃金仍需要申請。
2004年6月,高賽爾金條推出,國內首次出現按國際市場價格出售與回購的投資型金條;7月中金黃金與其他公司合作分別成立鄭州黃金交易中心、大連黃金交易中心。
2004年8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AU(T+D)現貨延遲交收業務。
2004年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BA)上海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該從以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轉變。有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轉變,由國內市場向融入國際市場轉變。三個轉變成為引導近幾年我國金銀市場發展的主導思想。
2004年10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湖南永興「中國銀都」稱號,
2005年1月8日,山東黃金集團宣布出資5000萬元成立山東黃金交易中心。
2005年7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與工行上海分行聯合推出"金行家"業務,這是上海黃金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面向個人的黃金投資產品。
2005年8月,山東招金黃金集團投資設立的山東招金黃金交易中心正式開業。
2007年9月,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中國黃金市場開放進入新階段。
2008年,黃金年產量達282噸,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色黃金產量為53.456噸,佔全國黃金總產量比重為18.95%。
2008年,全國白銀年總產量猛增至9587噸
2008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紫金礦業股份公司、山東招金集團公司、靈寶黃金股份等10家大型企業產金109噸,占黃金行業礦產金產量的46.8%,實現利潤85億元,佔全行業的68.5%,保有黃金資源儲量3200噸左右,佔全國的60%以上。
2008年12月30日,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注冊成立。

閱讀全文

與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cctv 瀏覽:819
期貨大宗商品為什麼會停盤 瀏覽:302
易方達並購重級基金161123 瀏覽:254
期貨籌碼計算公式 瀏覽:142
白銀外匯投資 瀏覽:598
股票投資堂 瀏覽:636
期貨分時量峰如何判斷頂底 瀏覽:740
比較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瀏覽:591
如何查詢個人持有的基金凈值 瀏覽:777
貴州省鐵路投資公司 瀏覽:883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瀏覽:598
進口高純貴金屬材料 瀏覽:54
會理財的意思 瀏覽:124
紅棗期貨上市受益股票 瀏覽:745
陝西金葉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747
交易師多屏全推122 瀏覽:708
信託打包 瀏覽:483
外匯年檢是什麼 瀏覽:658
布魯克融資 瀏覽:84
瀘州老窖股票最低價是多少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