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上市公司炸雷

上市公司炸雷

發布時間:2021-05-13 11:23:32

股票上市公司暴雷太多了,什麼時候它突然爆出業績巨虧,我們又不是公司領導員工,怎麼會知道他

還是很有徵兆的,暴雷企業目前主要虧損來自於商譽減值,也就是曾經通過收購或並購企業使利潤增長的股票,其次沒有實業,純靠講故事的企業
另外投資者一般通過企業財務數據看上市企業是否虧損或接近虧損的股票爆雷的幾率是非常大的,其次看企業的新聞,一般還是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再就是用技術分析,只要跌破平均線就不去碰,這樣就保證自己不虧大錢。

㈡ 為什麼上市公司暴雷都要股民買單

上市公司暴雷,對於二級市場的股民來說基本都是突發的消息,不能提前預知,只要股票有買賣交易,必然會有一部分人踩雷。所以,以後一些垃圾公司的股票盡量少碰。

㈢ 小公司虧損大公司暴雷 地產正在加速出清

華夏幸福(600340)的債務違約,讓房地產潛藏的冰山再一次浮現至世人面前。
從泰禾集團(000732)至華夏幸福,大而不倒的神話破滅,預示著行業水大魚大蒙眼狂奔終成往事,未來將不得不修復昔日無序擴張留下的後遺症,越來越多市場參與者也將被殘酷淘汰出局。
日前,雲南城投(600239)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7.5億元-23億元,扣非後虧損36.3億元-31.8億元。同一日,美好置業(000667)也發布業績預警,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虧損4.3-5.5億元。
小公司暴雷尚在意料之中,大公司業績不達預期更讓市場憂慮。比如去年合同銷售漲幅領跑的中國金茂(000817.HK),以「2020年公司凈利潤將錄得40%-50%的下降」震驚各界;而保利發展(600048)則以個位數的業績增長讓資本市場大失所望。
分析人士稱,目前是房地產最黑暗的時刻,因這兩年結轉資源多數為17、18年的高地價項目,行業利潤率整體偏低,與此同時,此前擴張累積的債務也都在這兩年集中到期,「三道紅線」卡住企業再融資咽喉,洗牌在所難免。
大潮退去,虧損與暴雷逐漸浮出水面,房地產還是那個光鮮亮麗的行業嗎?
業績紅燈頻亮
房地產企業的業績預告不斷透露出凜冽寒意。
保利發展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452.62億元,同比增長3.93%;營業利潤522.51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289.0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67%和3.39%。對比2019年超過40%的利潤增長,保利發展作為TOP5房企之一,交出的2020年答卷實在難以讓市場滿意。
同為五強房企之一的融創中國(01918.HK)在2月3日披露,公司去年錄得凈利潤同比增長35%,雖維持了頭部公司的體面,但這一增速仍是該公司過去四年來的最低數值。
大公司尚且不樂觀,小公司就徹底撕掉了業績的遮羞布。1月29日晚間,恆大系公司嘉凱城(000918)發布公告表示,預計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2.5億元,扣非後虧損12.8億元。同一日,大悅城(000031)公告表示2020年凈利潤虧損3.5億元-4.5億元,扣非後虧損4.5億元-5.5億元。
前一日的28日晚間,新華聯(000620)發布公告稱,預計2020年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11億元-13億元,扣非後虧損11.5億元-13.6億元。同一日,恆隆地產(00101.HK)也發布公告稱,2020年歸屬股東凈利潤虧損25.71億港元。此外,還有包括天房發展、珠江實業等房企均發布業績預虧公告。
如果說小房企的滑落是因為本身承壓能力較弱,那麼規模房企的業績接連暴雷則引發了行業不小的震動。
1月20日,金隅集團(601992)公告稱,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億元-30.30億元,同比降低18%-27%;22日,招商局置地(00978.HK)公告稱,預期2020年歸屬於公司股東凈利潤將較去年同期減少約60%;25日晚間,金茂公告稱由於市場調控原因,將2020年度凈利潤做計提減值處理,導致當年凈利潤下滑40%-50%。

高地價魔咒
無論虧損亦或是利潤下滑,各公司給出的理由大同小異。以金茂和招商局置地為例,金茂表示計提減值的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等因素,導致項目售價不及預期」,招商局置地則表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該集團結轉項目中低毛利項目佔比較高,所以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
某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2020年房地產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或利潤下滑是預料之中的事,其核心原因在於2020年的利潤轉結基本來自於2018年前後所拿地塊,記得在2018年前後,全國土地市場火熱,高價地頻出,一些房企甚至在一年中多次拿到地王。
地價太貴,導致開發成本攀升,必然會出現毛利率、凈利率的下降,從而引發虧損或利潤的減少。
另一邊,土地成本的上漲並沒有帶來終端市場上房價的普遍上漲,尤其在嚴格執行限價的熱門城市,開發商所能運作的空間極為有限。深圳是限價的代表,2020年開始,深圳從嚴限價政策,官方明確提出,將通過「限價令」,避免部分樓盤價格過快上漲以及因結構性差異導致的價格波動而影響購房者預期。
在限價的作用下,一二手房倒掛明顯,「打新」屢禁不止,這導致了很多新房「賣不上價」,或利潤被大幅壓縮,甚至有大量項目因為開發周期長,資本成本高,不得不面臨虧損的事實。
以金茂為例,該集團憑借「金茂府」成功樹立起豪宅標桿的品牌形象,在多個城市也敢於重金拿高價地。2016年,該集團以83億奪得深圳龍華地王項目,土地成本高達5.6萬/平方米,2019年項目開盤時盡管銷售均價已超過10萬/平方米,但高昂的土地成本、三年的財務成本,以及豪宅所必須的建安成本,幾乎將項目利潤吞噬殆盡。
不拿地難受三天,拿地難受三年,高地價的魔咒成為房地產企業無法突破的宿命。上述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表示,最近兩到三年或許是房企即將面臨的一個漫長陣痛期,各家都需要苦練內功,盡早將2018年前後的高價地出手。
多位地產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坦言,房企並不喜歡高房價和高地價的現狀,因為房價上漲會受到調控打壓,但地價卻不會相應下調,最終的結果讓房企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
遺憾的是,作為房地產最重的一塊成本,土地價格並沒有走低的跡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6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銷售額17.36萬億,同比增長8.7%。同時,財政部公布2020年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共計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更為關鍵的是,2020年土地市場繼續火熱,不少城市的房價漲幅已然跟不上地價漲幅。
洗牌陣痛期
當毛利率受制於土地成本之際,不少公司曾將業績增長訴諸規模擴張來實現,加大杠桿、提高資金周轉率,確保盈利空間。不過,隨著「三道紅線」融資新規的實施,規模增長的閘門已被關閉。
2020年9月,12家房企試點的「三道紅線」融資新規,企業按照「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三個指標獲得融資增量,如果同踩三條紅線,即使公司總資產和權益擴大,但債務總額將不得同比例增加。2021年初,「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已普及至幾乎所有規模房企。
一位第三方機構地產分析人士指出,三道紅線的出台讓房企利用加杠桿手段進行規模發展的路徑被堵死,這將固化目前房企的排名,未來很難再有利用杠桿彎道超車的機會。
與此同時,針對房地產行業的管控趨嚴,使得資金開始變得謹慎,更傾向於流向財務盤面穩健的上市大型房企和杠桿比率較低的國有房企。
「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上的變化很明顯,國有企業憑借暢通的融資渠道和相對更低的融資成本,敢於在土地市場上出手。」一家中型地產公司高層透露,前幾年表現激進的民營企業變得謹慎,紛紛下調增長目標,畢竟保命比掙錢更為重要。
另一地產從業人士則向第一財經透露,其所在公司原本希望在最近兩年沖進TOP10行列,現在即便內部沒有徹底放棄,但已經不再公開提這個目標,戰略上也不再定硬性指標了。「反正這兩年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不過,在反復調控的地產江湖浸淫多年,資質優秀的房企並非只會坐以待斃,辦法總比困難多。
一家TOP20房企土地投資口的負責人稱,正加緊與國資背景的公司合作,具體方式是由國資企業出面拿地並解決融資問題,此後便由運營能力強的民企去操盤,畢竟在效率上,優秀的民營房企還是具備優勢的,而運營效率低下又往往是國資大公司的短板,雙方取長補短。據透露,一家頭部民營房企日前在江蘇先後摘得三宗地塊,便分別與三家國企合作開發。
回望2015年以來,民營資本憑借著杠桿資金的加持大肆擴張高速增長。彼時,一位央企地產公司負責人吐槽稱,不是我們太慢,而是他們太快。5年之後,畫風已轉,新的洗牌已經開始,且愈演愈烈。

㈣ 股票連連暴雷,操盤者應該如何有效刺激股價

A股中大概有2/3實現了絕對上漲,有接近1/3約1000隻股票公司股價還不如十年前,其中不少是出現爆雷事件下跌的「雷股」。很多股民朋友看各種書,上各種課程,就是希望找到「牛股」,但事實上,一不留心就很可能踩到「雷股」,因此避開「雷股」應該是每一位投資者的基本素養。

分析這些股票爆雷原因,還有下面三類股大家要注意下風險:

1、最近三年連續虧損

2、連續兩年凈資產為負

3、今年被實施ST個股

㈤ 為什麼會出現商譽暴雷

「上市公司商譽爆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和經濟學院教授韓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是前期企業並購中,可能對商譽評估有過高的水分;二是疫情影響或是經營原因,造成相關企業業績難以兌現;三是根據監管要求,年底上市公司需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

從商譽爆雷的上市公司來看,多數都是屬於業績不達預期或者出現連續虧損,甚至在主營業務方面沒有明顯的核心競爭力,在經營過程中又沒有有效的管理。另外,有的上市公司過去有跨界的或溢價過高的資產重組,一旦營收沒有有效地達成對賭協議,或者業績不及預期,基本上就會出現商譽爆雷。

高溢價收購通常會給企業帶來巨額的商譽,但是,商譽虛高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如果商譽爆雷會嚴重損害投資者的利益。所以,對投資者而言,如何「避雷」,是不得不關注的一個問題。

商譽屬於企業的無形資產,這部分資產的信息相對其他形式的資產不太透明,很難准確評估,尤其是輕資產的科技企業。廣大中小投資者由於時間精力以及專業知識方面的限制,通常無法有效識別商譽部分的潛在風險。這種情況下,應當盡量依靠專業的金融機構,「雖然後者也未必能准確判斷商譽的真正價值,但總體而言比中小投資者更專業、更可靠。」

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避免踩雷很重要。中小投資者去識別上市公司的並購過程還是存在一些困難的,所以不管公司是否並購成功,直接看企業現階段運行的實力。

㈥ 上市公司旗下的P2P有暴雷的嗎

有, 上市企業企業今年暴雷的有43家

㈦ 蛋殼公寓暴雷,房東收不到租金、租客被趕走,上市公司怎麼說倒就倒

因為資金鏈突然出現了緊缺,投資又不景氣,哪怕是一個上市公司,在面臨資金緊缺的情況,也是很容易說倒就倒的。現如今蛋殼雖然出面說這事是謠言,但對於租客及房東來說,都已經出現了影響了,租客面臨著被房東趕跑的現象;房東又沒有收到租金,彼此都是受害者,又都彼此怪罪。其實最大的問題是出在蛋殼身上,但是它拿了租客的租金,又不給房東交租,錢又不進行退還,又沒有處理方式,那隻能租客跟房東自行出來解決了,說實話雙方都是很可憐的,都是受害者。

遇到這樣的事真的會讓人揪心,真心疼這些受害者啊。

㈧ 對於近期P2P頻繁暴雷,大家是怎麼看的

近期逾期風險抬升,除了一些借款人因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自身經營不善導致還款能力下降外,還與暴雷、逾期頻發,催生不良社會風氣有關。一些借款人不願意償還債務,試圖利用平台暴雷、清盤後的混亂,來逃避債務。甚至有的借款人潛進投資人群,或者是通過各種渠道,散播虛假消息,試圖製造混亂,引發平台『暴雷』,危害社會誠信。
但暴雷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平台的錢不夠兌付了。
某些不良平台的出借並不是一對一匹,而是自融。有些老闆直接把出借人的錢拿來買房子,或者導給自己的關聯企業擴大業務,野心大的老闆直接去股市上買殼,玩上市公司定增。
如某剛暴雷的P2P平台某某金CEO聲稱,暴雷是因為前董事虛擬項目,捲走資金高達31.5億元,用於開發房地產。但是,這種模式是典型的自融模式,是被銀保監會嚴厲禁止的,如此做法,無異於玩火。
現在市場的資金並不多,很多老闆都去炒房了,買理財產品的就少了,那麼一些騙子平台沒有持續的資金輸入,自然只能倒閉、跑路。

㈨ 炸雷!又一家上市公司退市,會帶來哪些影響

炸雷!又一家上市公司退市

5月5日晚,ST舜喆B發布終止股票上市公告。深圳證券交易所因該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決定終止該公司股票上市。自2000年上市以來,*ST舜喆B在中國股市走過了21年,截至3月31日,股東已達7930人。

退市後,如果經營不好,公司可能面臨破產的困境。如果退市後破產,對企業是致命的打擊。清算中,很多人拿不到投資資金,中小投資者損失很大。投資者買賣股票最好不要買退市的股票。這樣的股票買了之後很難賣出去。如果手裡已經有了退市公司的股票,最好想辦法賣出去,防止自己的損失越來越大,但是及時賣出去的可能性比較低。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內容了。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炸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西防城港市貸款 瀏覽:475
期貨交易的指令 瀏覽:679
公積金貸款可以貸幾成 瀏覽:606
外匯cctv 瀏覽:819
期貨大宗商品為什麼會停盤 瀏覽:302
易方達並購重級基金161123 瀏覽:254
期貨籌碼計算公式 瀏覽:142
白銀外匯投資 瀏覽:598
股票投資堂 瀏覽:636
期貨分時量峰如何判斷頂底 瀏覽:740
比較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瀏覽:591
如何查詢個人持有的基金凈值 瀏覽:777
貴州省鐵路投資公司 瀏覽:883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瀏覽:598
進口高純貴金屬材料 瀏覽:54
會理財的意思 瀏覽:124
紅棗期貨上市受益股票 瀏覽:745
陝西金葉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747
交易師多屏全推122 瀏覽:708
信託打包 瀏覽: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