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明控股集團的中明控股集團旗下產業
中明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3月,注冊資金5000萬。公司由中明控股集團投資,主要負責從事旅遊項目投資、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景區景點旅遊產品的經營及廣告策劃、設計、酒店管理、旅遊景區管理服務等。公司本著「一流質量、一流服務、一流設施、一流管理」的經營宗旨,致力於地方特色旅遊資源、旅遊基礎設施的開發和建設,不斷完善公司內部管理,加速公司發展,以「科學管理、團結協作、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經營理念,在社會中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
中明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是以自然、文化為依託,專注於休閑、娛樂於一體的旅遊景點開發的綜合性投資公司,是旅遊景點開發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開發項目包括旅遊景點開發、旅遊管理、農業觀光旅遊、溫泉公園、溫泉酒店、萬佛寺等。
公司總體開發宗旨是:以優秀的山水資源為載體,依託景區旅遊、物業管理及特色酒店經營,打造以旅遊度假和養生、養老為特色的旅遊地產醒目,建設一個獨具特色的以人為本、以自然為綱的新生活社區。自成立至今,中明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積極地在生態旅遊開發、旅遊地產開發領域開拓進取,取得了社會、市場的高度認同。 中明股權私募基金是專注商業模式創新、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私募基金機構。中明股權私募基金背靠海外著名的投資基金和各類投行合作,立足於亞太市場,專注於新型市場的企業商業模式創新注入資金動力。其主要業務包括:私募股權投融資、信託投融資、海外投融資、項目直接投融資、包括企業上市等。
中明股權私募基金團隊構成非常合理,既有長期充實投行業務的投資型專業人員、又有長期在各個大型實業公司運作的高管人員,合作人及投資團隊兼備國際經濟發展視野和本國創業投資企業經驗。 中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以銀杏及多種天然植物為原料,研究、開發健康產品和美容護膚品的專業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保健食品GMP認證、HACCP食品衛生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和出口食品注冊登記認證。
公司堅持以「科技為先導」,與國內外傑出的銀杏研究學家、葯物學家、生化專家、醫學專家、皮膚美容專家緊密合作,組成強大的科研團隊,中西合璧、博採眾長、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中明養生在線是中明旗下一家卓越的互聯網公司,集聚、整合各類養生信息與一體的綜合性健康養生產業門戶網站,也是專業的養生資訊平台。中明養生在線團隊秉持集團董事長、總裁潘存滿先生提出的「博採中華文明,興業兼濟慈善」的發展理念,秉承「不偏不倚、調和辯證、和諧達人、明理植根、心靜流深、願景恢宏」的企業精神,奉行「健康養生·幸福和諧」的網站宗旨。
內容包含養生資訊、養生視頻、養生書籍、養生類旅遊推薦、名家養生、養生論壇等。網站從食療、醫療、運動養生、保健養生、特色資源養生、主題文化養生、溫泉養生等多個角度提供養生信息。
中明養生在線於2012年3月1日正式上線,網站分三個采編中心:中明控股集團總部、浙江傳媒大學采編中心、南京中醫葯大學采編中心;網站分別在山東、湖北等地設有8個采編點。中明在線的基本欄目:焦點、專題、旅遊、視頻、閱讀、精神、保健、居家、飲食、醫療、專家、論壇、交友、商務、導航等。 中明新能源是中明控股集團與美國聯合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聯合推出的新型能源:能源水燃料100%替代93#,97#汽油也可以和汽油混合兩用。節省油費35%-50%。
美國聯合能源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CEG)是美國最大的能源公司。公司總部位於巴爾的摩市,是名列《財富》評選的200家最具競爭力的能源公司之一。亞洲戰略中心總部位於香港,是集多種新能源技術的研發、應用、推廣等多元化產業經營為一體的高新科技機構;投資遍布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香港、新加坡等眾多國家的主流發展城市及熱點區域,不斷以科技創新的全球化可替代性能源發展戰略,推動世界節能環保領域的發展和人類探索新興能源的進程。能源水燃料是中明控股集團與其推出新能源市場的主打產品之一。
B. 我女朋友掉進傳銷了,在南京天景山公寓,我勸不回來,怎麼辦我真的很愛她~你們幫幫我吧,
第一、 你一開始進去聽這個傳銷組織洗腦的時候留下些證據,到時候直接報警說女友被傳銷組織控制,人身自由被限制(不能太老實,那些警察聽到傳銷報警都見怪不怪)。 如果警察來,到時候救出來時提供下證據,也證明你沒撒謊。 第二、你要了解下騙局,然後跟女友講解,去拆穿它。比如經理下面3個人,3個人下去再發展3個人。如果你發展21層級,3的21次方都已經超過全中國的人了。也許你都可以發展處下線來,能當上老總,也要想想被你拉進來的人他要像你一樣去發展,他們都發展出下線來嗎? 學過高中數學的人都知道,完全不可能。所以就算你也可以成功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被你發展進來的人肯定發展不下去。毫無疑問,底下的人繳的錢都被上層的人分了。好多人都發現被騙,但是他們不甘心又去騙親朋好友。自己活在別人虛構的謊言里,不知醒來已經夠可怕了,可怕的是還要向親朋好友編織這個謊言讓他們相信,也掉進這個謊言里。2年前,我高中同學各種邀請我去南京(各種說我做的工作工資底什麼的,沒發展前景),他自己做建材生意讓我過去看看,很有發展前景,13年清明節放假,我去看他,住的地方就是天景山。誰知道開始就騙我,說現在已經沒有做建材生意,做的事情很神秘,一直都不說,說要讓我7天的時間考察下,一開始帶我去南京城市規劃設計局看了下,然後是玄武湖,真是跟我網上說的一模一樣。去之前我看了好多南京傳銷的消息,晚上我又特意看了,很確定他們是1040的傳銷。第二天說要開車送我去聽課(估計租了輛豪車),我趁他們都不在拿著行李叫了輛的士,馬上趕到動車站,坐動車逃走(雖然這個傳銷一般不會控制人身自由,但還是害怕)。
C. 香港九龍牛頭角安華街6號兆景樓15樓H室這個地址是不是香港周六福珠寶金行
小心是間空殼公司 !!
「周六福」訴「周百福」侵權案開庭
「周百福」注冊成立了公司,櫃台上卻賣起「周六福」珠寶飾品。香港周六福珠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認為廣州周百福珠寶有限公司涉嫌不正當競爭和商標侵權,以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7月20日,該案在海珠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原告:被告商標侵權
原告稱,香港周六福珠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2004年在香港成立,同年,授權深圳市周天福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在大陸生產、銷售珠寶首飾。
此前,原告發現被告未經許可,在其經營的位於廣州市海珠區鷺江新港醫院旁「周六福」珠寶店的廣告牌、產品標簽、保證單以及包裝盒上使用「周六福」和「ZHOU LIU FU JEWELRY」,已經構成了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原告請求判令被告停止針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和商標侵權行為;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30萬元;並承擔本案訴訟全部費用。
被告:經授權合法使用
被告代理律師表示,周六福文字商標不是專屬於原告使用的特有的企業名稱或產品名稱,該商標在香港及大陸均未獲准注冊,原告不享有其商標專用權。
被告代理律師認為,原告自稱香港著名品牌,實際上是在虛假宣傳,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原告只是公司注冊地在香港的空殼公司,實際在香港沒有一家專賣店。經了解,在香港以周六福冠名的公司有15家之多,並不是原告所特有,而被告正是經「香港周六福珠寶金行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授權使用其企業名號。
焦點:周六福是否知名
由於「周六福」中文商標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均未獲准注冊,無法應用與保護注冊商標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維權。因此,本次庭審的辯論焦點集中於周六福珠寶是否知名商品以及其歸屬權問題。
原告認為,原告「周六福」珠寶先後被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中國質量領先企業調查組委會授予「中國著名品牌」等榮譽。此外,長沙、廣州多個法院先後做出的判決也認定原告「周六福」為知名商品特有名稱。
被告辯稱,原告銷售的珠寶產品不屬合法知名商品,原告在商品上使用周六福商標是山寨「周大福」,涉嫌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以及違法經營。原告生產銷售的產品質量水平低,遭到消費者的投訴率高,因此原告生產的所謂周六福珠寶首飾並非「知名商品」。據悉,該案將擇日宣判。 鄭旭森、海法宣 22-7-2011
D. 景德鎮市景焦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景德鎮市景焦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08日。
法定代表人:余冬和
成立時間:2014-04-08
注冊資本:1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6020621000172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江西省景德鎮高新區歷堯村楊家塢
E. 什麼叫景深與焦長
當鏡頭聚集於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結像。在這一點前後一定范圍內的景物也能記錄得較為清晰。超過這個范圍就不清晰了。這就是說,鏡頭拍攝景物的清晰范圍是有一定限度的。鏡頭的這種記錄得「較為清晰」的被攝影物縱深的范圍叫做景深。
當鏡頭對准被攝景物時,被攝景物前面的清晰范圍叫前景深,後面的清晰范圍叫後景深。前景深和後景深加在一起,也就是整個電視畫面從最近清晰點到最遠清晰點的深度,叫全景深。
焦長,就是從廣角段到望遠端的范圍。
焦長與焦距有所區別:
1、焦距是某焦長時的最近對焦距離。
2、焦長,就是從廣角段到望遠端的范圍。
F. 景深與焦內焦外有什麼區別嗎
景深是指焦點前後可以接受的清晰區域,所以一般只說深淺。而焦內焦外則是指按照焦平面區分的兩個相對區域。所以這算是兩個概念體系了。
G. 什麼叫景深與焦長
當鏡頭聚集於被攝影物的某一點時,這一點上的物體就能在電視畫面上清晰地結像。在這一點前後一定范圍內的景物也能記錄得較為清晰。超過這個范圍就不清晰了。這就是說,鏡頭拍攝景物的清晰范圍是有一定限度的。鏡頭的這種記錄得「較為清晰」的被攝影物縱深的范圍叫做景深。
當鏡頭對准被攝景物時,被攝景物前面的清晰范圍叫前景深,後面的清晰范圍叫後景深。前景深和後景深加在一起,也就是整個電視畫面從最近清晰點到最遠清晰點的深度,叫全景深。
焦長,就是從廣角段到望遠端的范圍。
焦長與焦距有所區別:
1、焦距是某焦長時的最近對焦距離。
2、焦長,就是從廣角段到望遠端的范圍。
H. 景深與焦距的關系
理論和實際都是這樣
光圈大
景深小
焦距大
景深小
距離近
景深小
並不存在什麼矛盾。光圈大不等於就是焦距短,光圈和焦距是鏡頭上兩個不同的量,光圈決定鏡頭進光量光孔的大小,焦距是凸鏡中心到成像面焦點的距離(是在鏡頭上),焦點有兩個分別在凸鏡兩側,一個是在你要拍攝的實體上面
一是是在相機里
。它們與水平形成的垂直平面被稱為焦平面,在相機里的成像與實物是相反的。
當相機通過鏡頭對焦完成後。在距離相機焦點處的實物形成的焦平面的成像是最為清晰的。即
焦點所落處為
成像清晰處。
I. 遠大集團總裁張躍創業歷程
畢業於美術專業,卻轉行做工程,直至成功地搗騰出一家全球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直燃式中央空調企業;作為一名企業家,卻痴迷於藍天飛行,拿到中國第一張直升機私人駕照,還擁有6架(現存3架)私人飛機;個子不高,卻想要一手擎天,踐行於節能減排的戰場。他,就是遠大空調有限公司總裁張躍。
"我們開始吧。"他側過身,正向面對記者,兩只腳略微交叉,以支撐著因半坐而懸空的少許身體。他挺直腰背,揉了揉白天還神采奕奕,此刻卻已略顯些許迷離的眼睛。此時,已近晚上十點。在他的座駕里,他開始了與《能源》雜志記者的交談。
聚焦"第一"
恐怕連張躍自己,都沒想到,當年那個沉浸於繪畫,並有所造詣的自己,最終會轉變成今天的樣子。從一名教師到一位企業家,從單純的商業行為進而定格節能減排而不能自拔,每一次,張躍都大角度地轉換著自己的人生,也大幅度地變換著遠大的視角。
12歲那年,一位長者曾告訴他:"創作是天才,臨摹是奴才。"從此做別人沒有的東西,干別人不敢乾的事情的理念便根植於張躍的心裡。
八十年代社會涌動的"下海"浪潮撥動了張躍的心弦,也從此轉換了他的人生軌跡。1984年10月,他辭去已經從事三年的教師工作,投入到了未知的奮斗中,開始了一次次的折騰:創辦廣告公司,經營電視機、摩托車,做室內裝修……,"最初想要做生意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想自己家比別人家窮。"棄教從商的張躍毫不掩飾樸素的初衷。
1987年的那個冬天對張躍來說尤其溫暖。不僅僅是因為他躲開了南方陰冷潮濕的冬天,和弟弟在東北老家度過了溫暖愜意的冬季,也讓他萌生了在南方製造取暖設備的念頭。事後證明,就是這個念頭,引領張躍走上了嶄新的人生征程。
"在東北,即便是農村,循環採暖也很平常。在屋外造個爐子,通過管道向屋內送熱水,熱水在暖氣片中不斷循環進行取暖。"張躍說,"南方潮濕陰冷,除了零星幾家採用煤爐取暖外,沒有其它取暖設施,因此,在南方生產銷售鍋爐肯定有市場。"
經過多方考證後,1988年6月5日,張躍拉開了他大手筆創業的序幕。他用繪畫以及裝修等生意積累的3萬元錢,在湖南郴州注冊了遠大有限公司,開發取暖設備。
"3萬元創辦遠大,當時還覺得蠻寬裕。1萬元做了產品研發,2萬元做廣告推廣,就把公司的基本雛形打造出來了。"張躍以輕松的口吻訴說著他那並不輕松的經歷。
棄教從商,張躍並不是頭腦發熱,他有過深思和取證。"做鍋爐是我弟弟的專長,他的專業是熱工。" 張躍神秘地笑談,"我弟弟說鍋爐容易做,我就敢去做。"
事情並沒有一帆風順的,張躍也不例外。鍋爐大規模生產之後,生意雖也紅火了一陣子,但是很快就發現鍋爐存在缺陷:當熱水被送到二、三樓的時候,隨著高度的增加,水壓增加,水溫可升高至100攝氏度以上,這樣,鍋爐一旦泄漏就可能發生爆炸。
"發現鍋爐缺陷之後,有人主張申請一個有壓鍋爐,按照有壓力的鍋爐貼上銘牌就可以了。當時,申請這樣一個鍋爐並不是一件難事,很多鄉鎮企業都申請到了。但是我聽說過有壓鍋爐爆炸事件,覺得這么做不安心。"張躍說。
張躍執著而堅毅的個性,直接推動了無壓熱水鍋爐的誕生。1989年,"遠大"的第一個產品--全球第一台浮子式無壓熱水鍋爐問世。該產品將一個浮球閥、一個止回閥分別安裝於鍋爐入\出口,使鍋爐不承受系統的壓力,永無爆炸的可能。
"無壓鍋爐的成功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效益。市場需求很旺盛,我們自己做不過來,只能租用別人的車間生產。通過出售鍋爐和轉讓技術,創業第二年就積累了很多錢。"張躍說。
由此,張躍認識到一個問題:想要成功,就要做別人沒有的東西。
1991年,對張躍來說又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無壓熱水鍋爐參加了巴黎發明博覽會,這為遠大打開了另外一扇窗。
"無壓鍋爐在巴黎國際發明博覽會上獲得銀獎。"張躍說,"當時,我們並不知道企業應該什麼樣,也沒有琢磨過別人的企業,從來不看電視、報紙,就僅僅琢磨自己那點事。這次會議後我就覺得企業可以再做大一點,應該把自己的發明拓展到國際去。"
一顆不安分的心又讓張躍在尋覓另外的突破口。
冬冷夏熱,冬有鍋爐,夏需空調--張躍的逆向思考,將遠大推向了頂點。面對電力短缺的現狀,"搞一種不用電的空調"的想法油然而生。如果說無壓鍋爐,還停留在簡單的產品研發階段,那麼,"非電空調"的想法,則直接把張躍帶上了有意識的節能減排之路。
"當時有很多空調廠家,但是都是用電的,我們聽說日本有非電空調,於是就下定決心要做非電空調。"
經過半年的技術研發,非電空調技術在遠大終於得以攻關。1992年,成功研發出中國第一台直燃吸收式溴化鋰冷溫水機(直接以燃料為能源的非電空調,簡稱"直燃機")。直燃機的成功,再次驗證了張躍的成功秘訣--做就要做"獨一無二"。
"那時要是懶惰一點,可能會多做幾年鍋爐。"張躍感慨,"當時比現在勤快。可能是年輕,體力旺盛,精力充沛,再加上內心不安分,想要做更大的事情的緣故。"
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先生曾經評價:"遠大"早年沒有最終成為一個鍋爐公司,是"遠大"歷史上的一件幸事。
問鼎節能
"如果現在的全球氣候問題沒有這么嚴重,我就可以把自己的飛機開出來了,就不用像現在這樣在外邊滯留一個晚上,我是不喜歡待在外邊的。"張躍的眼裡閃爍著神采,"如果建築節能能夠順利實施,我就可以繼續開飛機出行了。"
不放棄享受生活的張躍,在意識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嚴重性之後,就致力於節能減排工作。"其實在做無壓鍋爐的時候,就已經比較注重節能,消耗大量精力開發節能技術。但是,當時注重節能的動機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客戶喜歡。"張躍說。
真正意識到溫室氣體的嚴重性,是1996年前後。"恰巧趕上聯合國在京都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組織》會議,討論《京都議定書》,這次會議讓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就開始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節能減排上。"張躍說。
據張躍介紹,非電空調的節能效益是極高的。遠大每年賣出的非電空調,每年減排二氧化碳大約新增300萬噸,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遠大減排的二氧化碳大約是9000萬噸。
"過去十幾年,遠大空調主要是用三種燃料。一種是燃油,當時天然氣比較少,後來天然氣比較多的時候,就用天然氣。之後隨著氣候的變化,就更多的關注到氣候保護,空氣污染的等問題,就採用了廢熱做能源。目前,遠大的國外大部分用戶都在利用廢熱空調。"
不過,張躍認為即便是非電空調再節能,也是在消耗能源。"目前城市二氧化碳很高,北京大約450,廣東高達900。事實上,無論是工業行為,還是各種生活消耗行為,所帶來的二氧化碳的危害都是很嚴重的。"如此,節能減排的嚴重性昭然若示。
想要解決能耗問題,還要從根上找原因。"如果建築節能做的比較好,空調是可有可無的。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我就已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建築隔熱上了。"
在張躍看來,建築隔熱並不復雜。"主要是三道工序。一是牆體採用泡沫保溫,二是擯棄鋁合金採用塑料窗戶,再加上三到四層玻璃,三是做好外遮陽工作。"張躍介紹。
這個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目前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做這項工作是有巨大效益的。因為這項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大量的失業人口都是低素質的勞動力,這些人有一個非常好的就業空間,就是建築節能的改造。"張躍說。
張躍介紹,我們的研究表明,一位普通素質的民工一年大概可以接受300平方米的建築節能改造。那麼,中國城市的建築中有大概150億平方米需要進行建築節能的改造。150億平方米能夠給未來10年的中國每年增加500萬個就業崗位。
他憧憬,"再有一兩年,如果建築節能技術能夠推行的話,我甚至可以自己重新用飛機了,如果沒有氣候的變化,自己在自己的天空里翱翔是很舒服的。我是不放棄享受的。"
逆"勢"而為
張躍用他的"特立獨行"將既有的"行業潛規則"一一打碎,外人眼中的偶然成功被他演繹成了必然。
當眾多企業擠破"上市獨木橋"時,張躍卻沒有推動遠大上市的意願。當"相互提攜"變得心照不宣時,張躍卻反其道而行之。當眾企業們糾葛於債務糾紛焦頭爛額時,遠大已有14年沒有借貸一分錢。
對於不推動遠大上市,他有著一套自己的理論,"金融危機以後,不再上市的想法就更堅定了。第一,從股市融資而來的資金即便再大,也不會覺得開心,因為那不是自己的成就。第二,如果經營不慎虧欠了股民,又會覺得是自己的罪過。所以,不應上市。"
對於資本,張躍也純凈到了"潔癖"的地步。"創辦企業之初,有段時間是不愉快的。大約七年的時間,遠大或多或少都有負債。直到2005年,公司才完全無負債經營。"
專修美術的張躍,到底還是留有一份藝術家的情懷,他說,自己創辦公司要做到像個常人一樣不欠錢,心裡才會覺得愉快。"其實,很多企業並不需要借貸,而是經營者提出了超越自己能力和當時條件的目標;亦或是看見了新商機,原因可以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是價值觀的問題。"
如果說遠大的路走的穩,離不開張躍輕財務重研發的經營的理念,"我沒有其它特別的愛好,所以每一天的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新產品上。在技術攻關、產品製造、品質管理以及售後服務各方面,遠大都花了大量的資金。產品功能的可靠性和能源效率都需要非常高才具有競爭力,這也是我一年到頭在抓的事情。"
一個公司,領導的精力在哪方面,整個公司也會集中力量在這方面,張躍對此很自豪,"眾人的觀念中,老闆最應該管理的是公司的賬目和發展戰略。但是,這恰恰是我用的時間最少的方面。我的精力主要放在產品研發上。"張躍說。
張躍的行事作風,可謂是當前社會的"稀缺"。而稀缺的他,更擅長挖掘稀缺產業。"成功是不能復制的。創辦企業,一定要去尋找社會的稀缺,不可跟在別人後邊。好的產品和好的服務都是稀缺的。做了別人沒有的東西我就成功了。別人也開始做了,我就研究其它出路。"
敏銳的嗅覺,帶領著他一次次聚焦產業的前沿。內心的責任,使他最終定格節能減排。他用實踐宣告,一份對社會對環境的責任,能讓一個企業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