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日股份有限公司老總是誰啊
中國董事長吳要璺(外部董事)
中國有限公司關於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煤)是一家國有重點企業國資委管理的前身是成立於1982年7月中國煤炭進出口總公司。經過多次資產重組,中國的煤炭行業,大型企業集團中最具特色的。
中國煤炭主業:煤炭生產及貿易,煤化工,煤層氣開發,坑口發電,煤礦建設,煤機製造及相關工程技術服務。煤礦現有控股的全資子公司,每21股,境外機構4,參股企業11 2008年12月31日,對122.95十億元全資產,35.5%的總負債率。 1140萬工人在書上。
煤業集團自1999年5月與煤炭部的改組脫鉤,由單個企業為基礎的貿易取得煤炭生產企業集團轉型交易,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三年連續在煤炭行業中排名第2,第500家企業在全國前列。 2008年,71.9十億yuan煤炭營業收入,實現了11.3十億人民幣,11411萬噸煤炭生產,煤炭貿易10266萬噸,總利潤。
煤礦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股份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2006年8月22日,國資委批准煤業公司主營業務資產重組發起設立了中國獨家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六年十二月一十九日中,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募集資金15.12十億人民幣。 2008年2月1日,中國中煤能源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5.67十億人民幣的總融資額。
煤炭未來五年,是實現發展目標,「22255」,即:煤炭產量達到2億噸;總資產達到了200十億人民幣(相當於銷售額為150十億人民幣);利潤2000十億人民幣;建成五大產業基地煤炭在山西,江蘇,黑龍江,內蒙古(榆林),新疆等;形成煤炭生產,煤化工,發電,煤機製造五大產業的煤礦建設協同發展格局成為全球領先煤炭公司行列,建設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能源集團。
為了確保實現這些目標,煤炭理念的全面工作,是「1458」,即:牢固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生產規模,技術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四個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樹立高起點,高目標,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五高」標准,調整實施,完善,加強和改進特徵和全面推進生產技術,管理和投資的發展,改革和發展中煤集團的工作邁上一個新台階。
煤炭公司將抓住的大型煤炭基地,大集團的戰略機遇期的建設,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能源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能源集團。
Ⅱ 湖南廣電兩上市公司董事長雙雙辭職原因是什麼
湖南廣電兩上市公司齊換帥:快樂購、電廣傳媒董事長雙雙辭職。
Ⅲ CEO、董事長、總裁、總經理這幾個職位如何區別
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的關系 首席執行官(CEO): 公司董事會的代理人.執行董事會授予的部分經營管理權利.是公司政策執行機構的最高負責人.通常由董事長兼任. 總裁:僅次於CEO的公司第二號行政負責人.是行政負責人,所以總是裁人.一般由CEO兼任. 總經理、首席營業官(COO): CEO的助手,公司的第三號人物.負責公司的日常營業.不是行政,所以他不裁人. 董事長:公司董事會主席,直接領導公司里的董事會,以及附設的執行委員會、任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一些專門委員會.是公司的老大. 總經理和總裁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首席執行官更簡潔,在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總裁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董事長,總裁,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游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如果權力變成了一種享受,甚至連權力擁有者的稱謂都變成了一種享受,那真是糟糕透頂。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ofthe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Executive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但媒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稱謂的微妙差異,經常把President譯成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CEO有時候又被譯成總裁,情況十分混亂。Chairman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oftheBoard)和監事(MemberoftheBoardof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怎樣設置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職位,以及如何界定他們的職責許可權,是一個在實際上和法律上都還沒有公認標準的問題。從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完善的美國的情況來看,也並沒有一個公認的聯邦標准。美國絕大多數州規定上市企業至少要有三名行政官員:總裁(President),董事會秘書(Secretary)和財務主管(Treasure)。除此之外,企業的董事會可以根據公司章程(Bylaw)任命任何數量的其他行政官員,包括CEO,COO職位,但並非法定必設。 換言之,企業的行政長官的職權劃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而是因企業不同而不同。兩位同樣具有CEO頭銜的行政長官的實際權力可能相去甚遠。這是因為企業的法定權力機構是董事會,而董事長的實際權力在不同企業之間相差很大。從美國實際來看,CEO,董事長在什麼情況之下可以或不可以代表企業,有很大差異。1973年美國AmericanExpressvs.Lopez案例中,法院判決意見指出董事長一職在其演化過程中在不同企業出現了不同的走向。在有的企業,董事長一職由首席執行官兼任,他可能把日常事務都交付給了一位年輕的經理,但仍然執掌大權;在其它企業,董事長由資深、退休的首席執行官擔任,但實際只起咨詢參謀作用。在另外一些企業,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則成為權力大體平等的雙首腦制度。還有的企業則設CEO辦公室,由幾個高級行政長官共同執行企業權力。 因此,美國法律中對企業行政首腦(不管頭銜是總裁,還是首席執行官或其它職稱)的明顯權力(Apparentauthority)和實際權力(ActualAuthority)有很詳細的討論。一般來說,在處理企業的一般業務時,企業首長被認為可以代表企業做出有法律約束力的決定;而對於特別業務(ExtraordinaryBusiness),如出售企業的重大資產,收購兼並其它企業,重大捐贈,或為其它企業擔保債務等等,則不能代表企業,而需由董事會決議。 因此,從實踐來看,是否需要同時設CEO,總裁,COO,要根據企業的規模、業務種類、總裁更替計劃的需要來定。美國企業的通常實踐是CEO作為一把手,而把總裁和COO作為培養一把手接班人的過渡性崗位。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必須同時設這三個崗位。
Ⅳ 董事長與總經理的區別
董事長:
公司董事會主席,直接領導公司里的董事會,以及附設的執行委員會、任免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一些專門委員會.是公司的老大.
總經理和總裁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首席執行官"更簡潔,在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總裁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董事長,總裁,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游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如果權力變成了一種享受,甚至連權力擁有者的稱謂都變成了一種享受,那真是糟糕透頂。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但媒體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稱謂的微妙差異,經常把President譯成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CEO有時候又被譯成總裁,情況十分混亂。Chairman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Ⅳ 中原傳媒集團新董事長
總裁鄧本章
Ⅵ 陽煤集團新元煤礦現任董事長是誰
是的,有這回事兒,陝煤集團董事長華煒表示,煤礦工人勞動強度很大,工作很辛苦,長期以來,他們的工資相對都比較低。目前,陝煤集團已經建立了企業效益與職工收入共同增長機制,力求讓職工共享企業的發展成果。這是我最近剛剛看到的相關新聞報道,消息非常准確。
Ⅶ 雷一鳴的陝西日報傳媒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雷一鳴,男,1955年生,大學畢業,合陽縣新池鄉張家莊人。自幼隨父母在西安讀小學 、中學,16歲赴安康參加襄渝鐵路建設,歷盡艱苦。1973年進陝西省紡織工業供銷公司當庫 工,後被選拔做幹部,在公司黨委辦公室、省革委會棉花工作組、省輕紡局駐渭南紡機廠工 作組工作。1978年至1983年在西北大學中文系和中共陝西省委黨校理論部學習,畢業後調入省委辦公廳,先後任幹事、助理調研員、副處長、處長。近20年間一直在省委機關從事文字工作,多次參與省黨代會、省委全委會、省委工作會議文件和省委其他重要文稿的起草,並撰寫了大量調研報告。工作之餘,在省內外報刊發表文章多篇,其人物專訪《改變你的命運》獲世界婦女大會徵文三等獎,長篇通訊《海星現象的思考》獲陝西省科技宣傳一等獎,政論電視片《走近華東沿江帶》在省電視台播放時被省委推薦各地收看。1993年,參與創辦《當代陝西》,擔任刊物執行總編五年間,大膽創新黨刊編辦新路,使該刊在省內外形成一定影響。曾任省委防範辦副主任、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現任陝西日報社總編輯。
2013年4月28日,雷一鳴同志任陝西日報傳媒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Ⅷ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團隊
1、王長田――光線傳媒創始人、董事長、總裁
擁有十年以上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領域的管理經驗
1998年創建光線傳媒。
復旦大學新聞學學士學位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副會長
首都廣播電視製作業協會副會長
被《中國青年》雜志評為「可能影響21世紀中國的100個青年人物」
中國傳媒娛樂業最有影響力的人士之一
公司上市後,王長田的身價將由創業時的10萬元起家,在公司上市後一躍超過20億元。
2、李曉萍――光線傳媒常務副總裁
曾經在cctv工作,在媒體管理和運營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1999年加入光線傳媒。負責光線傳媒的日常運營
是中國廣告界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一
3、李德來――光線傳媒執行副總裁擁有二十年以上媒體行業工作經驗,公認的娛樂節目製作專家1999年加入光線傳媒。負責內容製作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
被評為中國電視界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