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5年年報業績預增前二十的股票
股票代碼來 簡稱 預計增自長幅度上限
002102 冠福股份 3326.34%
002619 巨龍管業 2390.50%
002600 江粉磁材 1447.00%
000931 中關村 1209%
002425 凱撒股份 1169.51%
300242 明家科技 1168.72%
002193 山東如意 1103.24%
002036 漢麻產業 950%
002218 拓日新能 936.83%
002407 多氟多 850.00%
002103 廣博股份 815%
002714 牧原股份 648.15%
600330 天通股份 610%
002583 海能達 500.94%
002523 天橋起重 500%
002640 跨境通 420%
002565 上海綠新 393.80%
002222 福晶科技 393.06%
002413 常發股份 370%
002639 雪人股份 357.47%
❷ 冷鏈物流概念股有哪些
冷鏈物流概念股有:中集集團、中儲股份、廣弘控股、雪人股份、鐵龍物流等。
1、中集集團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集集團),是世界領先的物流裝備和能源裝備供應商,總部位於中國深圳。
公司致力於在如下主要的 業務領域: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能源和化工裝備、海洋工程、物流服務、空港設備等,提供高品質與可信賴的裝備和服務。
支持這些業務蓬勃發展的有:提供專業資金管理的財務公司,以及融資服務的融資租賃公司。就市場佔有率而言, 中集有10多個產品持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2、中儲股份
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的、具有中外合資性質的A股上市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務院國資委直屬的中國誠通控股集團公司,第二大股東為工業地產商之一的普洛斯。
資產規模達217億元、凈資產達106億元、年均利潤10億元以上的綜合型物流企業,業務涵蓋大宗商品供應鏈、互聯網+物流、期現貨交割物流、工程物流、消費品物流、房地產等領域,業務范圍涵蓋亞洲、歐洲、美洲等世界主要經濟區域。
3、廣弘控股
「廣弘控股」在深圳借虧損停牌達三年多之久的「粵美雅」(SZ000529)於近日日借殼上市復牌交易,這是廣東國資系再度出手收購、控股上市公司的另一大手筆。
在深交所開出集合競價之際,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李春洪和廣東省廣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河敲響了開市寶鍾,宣告「廣弘控股」正式開市。
4、雪人股份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0年3月,是一家集工業及高端商用製冰設備、成套製冰系統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工程安裝、售後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
2011年12月,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雪人股份,股票代碼:002639。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成立於2013年10月。
5、鐵龍物流
鐵龍物流(滬市代碼600125),股東背景: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2月,前身為大連鐵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5月,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鐵龍股份」,股票代碼「600125」,是中國鐵路系統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
❸ 如何利用三季度的凈利潤估計全年凈利潤
我玩了一輩子股票,這小意思。用動態市盈率TTM估值,前三季度總凈利潤X+2017年第四季度凈利潤Y=Z。最後用公司當前總市值/Z =PE TTM,結束。這個估值忽略了18年第四季度,用17年第四季度代替,比較保守可信,最好可以用扣非凈利潤計算,更加可信。
❹ 笫三季度上市公司利潤超百分之之百有那幾家
你好,三季報一般到10月底才截止,還有很多上市公司都還沒有公布。但根據已公布的季報和業績預報來看,有以下幾家業績斐然:
1. 海翔葯業、冠福股份、華英農業、榮盛石化、康達爾、奧特佳、安泰科技、雪人股份、漢麻產業、天橋起重10家公司預告三季度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分別為6050%、5055.97%、3338.49%、1723.21%、1584.27%、1583.83%、1335.98%、1237.57%、1065%、1000%
2、 時代新材前三季度預增100%-150%
3、中國國航前三季度凈利預增92%-100%
4、在48家紡織行業的上市公司中有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上限預計超100%(含100%)。其中,奧特佳的業績增長最為矚目,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約為11000萬元至13000萬元,同比增長預計為1324.78%至1583.83%。
5、牧原股份單三季度盈利將達到2.4億元,同比增長189%,環比增長258%;整體2015年前三季度盈利達2.87億元,同比增長10530%。
6、順榮三七預告三季度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為10720.59%,與牧原股份成為目前僅有的兩家預告業績增幅超過百倍的公司。
6、佛山企業德美化工、盛路通信、雪萊特這3家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均預計超100%的增長
❺ 如何理性看待董事長兜底
近日,1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兜底增持」方案,由公司實際控制人或董事長鼓勵員工增持並為其盈虧「兜底」。有市場輿論點贊這些董事長系「中國好老闆」,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提醒中小投資者不要被「兜底增持」所忽悠,切忌盲目跟風。
「兜底增持」最初出現在2015年A股異常波動期間,由騰邦國際、暴風集團、科陸電子、金貴銀業、皇氏集團等公司推出。2016年1月A股再度大跌,東方海洋、曠達科技、中珠控股等公司公布 「兜底增持」方案。近日,宣布「兜底增持」的公司包括沃爾核材、興業科技、樂金健康、東方金鈺、雪人股份、安居寶、長城動漫、長城影視等,以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為主。公告內容基本差不多,即員工買入公司股票且連續持有12個月以上並且在職,若產生虧損將由「老闆」予以全額補償,收益則歸員工個人所有。
「兜底增持」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一是鼓勵員工增持,有望帶來增量資金;二是實際控制人或董事長對員工增持承諾「虧了算我的,賺了算你的」,可以向市場傳遞信心。董事長及公司員工最為熟悉企業情況,對發展前景的信心體現為增持,有利於穩定股價,可緩解二級市場非理性拋售壓力。
不少「兜底增持」的公司之前股價連續下跌,有的跌幅明顯超過同期大盤。例如,興業科技和雪人股份均在6月7日宣布 「兜底增持」,而截至6月6日,今年以來股價累計跌幅分別達30.41%、32.36%。從二級市場反應來看,宣布「兜底增持」的個股大多隨即迎來大幅反彈。例如,安居寶6月5日宣布 「兜底增持」方案,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凱美特氣、寶萊特、錦富技術、星徽精密、智慧松德等在宣布「兜底增持」的首個交易日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有了之前幾次「兜底增持」的效果驗證,部分投資者學會理性看待。應該說,當一家公司因基本面而遭遇股價連續下跌時,「兜底增持」雖對短線刺激股價有作用,但很可能「曇花一現」,難以改變中長期走勢。
有券商發布研報稱,2015年下半年發出員工「兜底增持」倡議的公司中,目前有不少逼近或跌穿2015年的股價低點,暴風集團更是股價跌得只有倡議「兜底增持」時的三成多。暴風集團暴跌既為高估值付出代價,也因為業績不佳,去年滑坡69.53%,今年一季報出現虧損。再看雙塔食品,今年1月24日發布「兜底增持」公告,當天股價漲停,但4個多月以來股價較上述公告前跌去10%以上。雙塔食品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業績分別滑坡70.13%、43.09%,公司基本面欠佳對股價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可見,投資者對「兜底增持」需有風險防範意識,尤其不能將其當作概念進行投機炒作。其一,重視公司基本面。若業績不佳,切忌盲目跟風買入。其二,不宜誇大資金引入效應。正如有的市場人士所提醒,「兜底增持」涉及時間短,有的董事長只對兩三天內買入的員工負責,而員工短時間內所持現金不會太多,大規模參與的可能性不大。其三,「兜底增持」若針對員工連續持股12個月以上,並不等於員工12個月持股鎖定,也不意味著12個月內股價走勢的安全邊際較高。
從市場呼聲來看,由於「兜底增持」屬於引起股價明顯變動的敏感信息,建議進一步嚴格信息披露制度,從而避免大股東作秀或暗藏貓膩。例如,對董事長鼓勵買入期間的員工實際增持,以及日後的員工減持進展應有信息披露。換言之,市場監管更嚴密,有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也使真正有投入的 「兜底增持」更具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