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瑤集團成立於1991年7月,至今已走過了十六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均瑤集團主營業務為航空運輸、營銷服務,涉及置業、投資等領域,是一家為客戶創造超出人們想像的價值,致力於成為卓越的國際化的現代服務業企業集團。均瑤集團現有員工5000多人,2005年度營業收入名列中國民營企業百強。
均瑤三峽投資等光彩項目和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基金的實施,為中西部的和諧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今天,三峽大壩已建成發電,中國的成就舉世矚目。而當2000年初,前任董事長王均瑤參加「光彩事業庫區行」,庫區移民急切就業的情景還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里;國家實施三峽重點工程的成功關鍵,就是移民的安置,移民就業問題成了一項事關國家決策成功與否的社會問題。這些,都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經過決策,均瑤集團宣布在壩區的宜昌市投資興建乳業基地,重點幫助解決庫區移民的就業難題。
經過四個多月時間的建設,2000年4月,宜昌乳品公司一期工程竣工投產。2001年又從瑞典引進三條利樂包生產線。目前,宜昌乳品公司二期、三期工程已全部竣工投產,已形成了年產11.6萬噸的生產能力。
建設乳業基地的目的之一,是打通上下游供應鏈,從而更多地解決移民就業的問題。隨著乳業基地的建成,我們在三峽庫區實施了「萬戶奶牛養殖計劃」,奶農生產的牛奶由基地包收,養牛全程跟蹤服務。在奶農缺錢無法啟動的時候,由均瑤集團給予擔保,說服銀行提供貸款,以後每月從奶農的奶款中扣除還貸;同時還用政府的稅收補助為奶牛買保險等等,一系列的舉動創新了支農模式,解決了奶農的後顧之憂。
2001年7月在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移民安置及對口支援工作會議上,均瑤集團前董事長王均瑤被評為「支援三峽庫區建設先進個人」,並受到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副總理吳邦國的親切接見。
在那次會議上,均瑤集團又當場簽約決定在當陽投資建設新的乳品加工基地,該項目被列入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光彩三峽行」重點關注和跟蹤的項目。項目首期投資5000萬元,主要生產塑瓶奶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達3500噸。首期建成投產後將安置500人就業,發展1000戶農民養殖奶牛,帶動5000人脫貧致富。2002年9月當陽乳品基地投產,它的投產無論對解決三峽庫區的移民安置,還是對繼續發展三峽庫區的農業產業化,促進當地的農業結構調整,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三峽庫區,均瑤集團擁有宜昌、當陽兩個乳品加工生產基地和一個示範牧場,已累計完成投資近2個億,年加工鮮奶能力達12萬噸,形成了集種植、養殖、深加工、銷售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幾年來實現產值6.45億元,上繳國家稅收3195萬元,盤活國有資產近千萬元,間接帶動和盤活各類配套企業數十家。
為提升基地的整體管理水平,集團專門聘請了中介機構對基地的生產、技術、質量等各項管理進行了系統規劃和整改,並於2002年底通過了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列入農產品深加工重點企業。
為盡量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實現就地招聘。為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把主要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分期分批送到上海、無錫、溫州進行培訓,並組織庫區生產基地的主要生產技術骨幹赴澳大利亞接受系統培訓。目前,除少數重要的技術崗位還暫時由集團派出人員擔任外,集團派往庫區的人員大部分都已撤回,基地基本上實現了管理人員的本地化。
均瑤集團三峽投資以來,共有1000多移民直接就業,帶動了產業鏈就業人數5000多人,其中出現了不少率先致富的示範戶,43歲的冉以權從巫山移民到夷陵八寶山村,受益於這種支農模式,購進奶牛16頭成為養牛大戶,率先致富了。
通過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組成的產業鏈,既長期有效地解決了大量移民就業的難題,又有效拉動了三峽壩區的經濟發展。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基金
2003年,國家號召支援西部,共青團中央實施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集團捐款1000萬元設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基金」,成為這項計劃實施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社會捐款。
西部計劃實施後,許多大學畢業生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紛紛報名參加這項計劃,無數社會各界的朋友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大力支持這項計劃,他們所釋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均瑤集團,作為一傢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民營企業,我們理應在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愛國偉業中盡我們的綿薄之力,我們為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
均瑤基金主要用於支持西部計劃191個「均瑤基金資助貧困縣」項目辦公室做好志願者服務期間的日常管理工作,對大學生提供日常的物質支持。並以此設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獎」,每年對圓滿完成西部服務任務的優秀大學生志願者進行表彰和鼓勵。
受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基金扶持,今年有7000多名大學生完成了為期兩年的志願者服務,又有11300名大學生走向西部實踐。均瑤集團將繼續完成為期5年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基金》承擔的責任。迄今,已經有3萬余名大學生到西部基層服務,促進了人力資源的東西互動、城鄉互動,促進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社會新風的形成。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均瑤基金是一項純粹的社會公益,是均瑤集團對社會承諾的又一體現。
立足於社會責任的高度,架構企業發展的長遠戰略
與其它企業實施社會公益和慈善活動的思路有所不同,均瑤集團並不是等到企業發展到相當規模以後,才開始考慮社會公益活動,而是始終將社會責任的理念融合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企業新項目設立的立項,從不僅從利益的角度出發,而總是與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作用和長期社會效益緊密結合。
均瑤三峽投資成為中國光彩事業的案例。也成就了我們的「湖北情節」。湖北是我們上海掛鉤聯系的中部省份,我們把在湖北的投資作為公司的戰略。在庫區的乳業基地布局的同時,我們又參與了開發三峽旅遊資源的工作。
2003年6月,宜昌均瑤國際廣場奠基,從三峽地區缺少的旅遊服務項目入手,設計了集酒店、商場、劇院三位一體的標志性建築物,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為當地的商業的提升和旅遊服務的配套作出很好的示範,劇院定位當地重要大型公共活動的主要場所。
經過緊張的施工,2006年10月已經完成裙樓結頂,現在繼續主樓建築的同時,正在抓緊裙樓的裝飾施工。明年,均瑤國際廣場將成為當地承辦的第六屆中國藝術節的會場,為提升三峽大壩建成後,宜昌周邊地區的旅遊經濟,提高經濟發展的速度,將發揮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2005年,我們參與了中部地區國有資產改制,整體收購武漢市漢陽區房地產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建造經濟適用房的國有企業,承擔著當地政府的舊城改造任務。改制後依然主營經濟適用房。在收購暨轉制的儀式上,湖北省、武漢市的領導對均瑤集團在湖北的持續投資,特別是由此帶來的社會效益給予高度的評價。
光彩事業對接全球契約,民營企業打造誠信通行證
2001年10月,均瑤集團在三峽投資中改善移民生存狀態的創新行動,作為案例在聯合國全球協議論壇上發言介紹。當時,集團董事長作為中國企業聯合會推薦的唯一的民營企業代表到英國倫敦參會,並當場遞交了包括就業、環保等內容的聯合國全球契約承諾書。
聯合國全球契約是1999年1月由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提出,並於2000年7月在聯合國總部正式啟動的。安南稱全球契約是「企業誠信的全球通行證」。我們認為,中國的光彩事業與全球契約具有相同的理念。
為此,我們確立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積極參與光彩事業,秉承義利兼顧的理念,尋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結合點,在光彩事業中發展壯大,向社會貢獻一個健康穩定的企業,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是為促進和諧社會盡一份力,這也是企業家的職責。
「百年」理念延伸到教育領域
「均瑤」是民營經濟中一個響亮的品牌。品牌,是經過漫長的文化積累和沉澱所形成的一種品質,無論是名企還是名校,品牌都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首要要素,其發展也終應是一個不斷打造、維護、完善、發展的過程。構建民辦教育的個性化品牌,是民辦教育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的必然要求。均瑤集團於2005年參與了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和中學的教育改制,對於這兩所本身已形成了良好的辦學品牌的學校,現在與企業聯手走進了市場,民辦教育成為對均瑤集團的補充與完善,均瑤也將進一步提升其教育品牌的內涵,使其獲得真正長足的發展。均瑤集團希望在這兩強品牌的聯手、融合、互動方面孜孜不倦地做探索,走出一種嶄新的模式。通過引進國外PYP和MYP教學模式,再加上語文,探索更適合中國國情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國家培養明天人才服務。這個項目並不納入企業的一個產業,而是把它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延續,我們將把這兩個學校打造成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承擔社會責任的教育品牌。均瑤要造「締造百年老店」,做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民辦世外小學和中學要建成「百年名校」,做可持續發展的學校。
風物長宜放眼量,企業的提升是無止境的,教育的提升也是無止境的。沒有市場對教育類似於河流的自凈和選擇功能,單純地依靠行政力量來打破當前教育的堅冰將是多麼困難。民辦教育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對擴大就學機會、促進制度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為公辦學校的教育改革探路搭橋,提供新支柱。均瑤會竭盡全力地盡自己的社會責任。
「我們留下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給子孫後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給世界留下什麼樣的子孫後代。」(《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年度報告。序言》均瑤集團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當前的現狀和透視未來的趨勢,持教育利益國民化的力量,以民間資金來積極推動民辦教育的發展。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均瑤集團已經走出了辦企業賺錢改善物質生活的局限,已經將企業走向與國家的產業導向結合在了一起,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發展結合在一起,將承擔社會責任作為百年企業應該肩負的一種分工,為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作出更大的貢獻。 1994年4月積極響應「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倡議發起的社會扶貧事業,以廣大民營企業家為參與主體,並吸引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與。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是在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盈利性社團法人組織、2000年取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到目前為止,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地區(市)中,已有27個省級光彩事業促進會組織。
光彩事業的宗旨是先富幫後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光彩事業的精神是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義利兼顧、德行並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
光彩事業以市場經濟的方式,投資扶貧的行為,以參與西部大開發為重點,把非公有制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等優勢同「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資源、勞動力等優勢結合起來,以項目投資為主要形式,並通過包括捐贈在內的多種方式,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發展貿易,促進貧困地區經濟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進步。
據不完全統計,到2003年參與光彩事業項目投資的民營企業家、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已達10994人,實施光彩事業項目7377個,到位資金314.59億元,培訓人員148.99萬人次,安排就業134.48萬人,捐資辦學及公益事業47.56億元,幫助350.73萬貧困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
十幾年來,光彩事業順利發展,經歷了「考察推動」階段、「項目推動」階段,現在進入了「組合推動」階段,形成了以項目的選擇、考察、論證、實施為主,輔之以政策協調、資金支持和服務咨詢的實施方式,在中西部地區形成了「一線、一片、多點」的項目布局。廣大民營企業家在參與光彩事業的實踐中,勇於開拓,大膽探索,不斷拓展光彩事業的新領域,因地制宜,創造出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扶貧開發模式,主要有農業開發扶貧、投資辦廠扶貧、科技開發扶貧、市場開發扶貧、人才培訓扶貧、再就業扶貧、招工扶貧、移民安居扶貧等模式。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作為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非政府組織成員,先後10次組團參加聯合國特別聯大會議和一些聯合國組織的非政府組織會議。聯合國經社部曾多次組織有關專家來華考察光彩事業。2001年,經聯合國經社部提議,並與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合作,在北京共同舉辦了「光彩事業邁向新世紀國際研討會」。來自20多個國家的4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並進行了實地考察,對光彩事業給予了高度評價。先後與聯合國經社部和西藏自治區政府聯合召開了「扶貧與環保」國際研討會,與聯合國經社部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聯合召開了「東北亞地區社會發展對策」國際研討會。同時,還邀請美國合作住宅基金會(CHF)兩次到中國考察,雙方就合作進行低成本住房建設和小額信貸扶貧進行了多次富有成效的洽商。
為表彰中國光彩事業在貧困地區的扶貧攻堅、經濟發展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1999年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並獲得國際永久編號(7497)的小行星,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被命名為光彩事業星。
㈡ 招標代理公司如何進行員工年度考核
提起「三峽工程」,人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三峽」的名氣和「三峽工程」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倍受關注;陌生的是三峽工程的運作和它的建設者們,因為他們行事低調,一直在默默地耕耘著,尤其是這些總處於敏感地帶的「三峽招標人」。
度過近20年招標生涯的於濱,任三峽國際招標公司總經理也已七個年頭,非常令她欣慰的是,在三峽國際招標公司完成的一系列招標工作中,沒有發生一起違法違紀事件。這在中國招標史上也將譜寫下光輝的一章。作為與中國招標業共同成長的第一代招標人,於濱對能有幸參與三峽工程這樣的世紀工程招標工作感到無比自豪,可以說三峽國際招標公司就像一所招標業的頂尖學校,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高素質的當代招標人。
有人說招標是一個需要「較真」的行業,其中的甘苦無法細說。談起招標人和招標事,於濱還是津津樂道,言語中總會流露出專家的風格和習慣。對招標事業的熱愛和執著使她總是處於繁忙之中。
在中國的招投標行業,於濱的名氣一點都不亞於同她一同成長的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業內人士提起這位三峽招標的領軍人物時,敬佩之心總會油然而生。
在復雜關系交織中成長
談及三峽國際招標公司近十年來經歷的國內工程招標業很多的首次,於濱感慨地說:我們是在復雜關系的交織中成長的。無論從工程背景,招標的國際化程度,還是從技術要求等來說,都是國內工程招標以前從沒有碰見過的,三峽招標人從中積累了無數的經驗,作為三峽招標人,經常要站在多種決策因素的高度來考慮問題。
於濱將三峽工程的特點總結為一個「大」字和「環境」復雜。
說三峽工程「大」,所面臨是規模大、投資大,技術復雜、技術指標要求高,各專業施工隊伍較多。三峽工程土建項目一次性最大招標金額達到33億元,機電項目一次性最大招標金額達到61.7億元。金額本身就說明了項目的復雜程度。另外,三峽工程中很多設備國內沒有相應的製造能力,世界上具備生產能力的廠家也比較少,這就給設備招標增加了難度。
說三峽工程「環境」復雜,從三峽工程被論證四、五十年本身就能看出它的特殊性。技術、設備、施工、服務等所碰到的問題,都是當今國內水利工程所面臨的極其罕見和復雜的問題。三峽總公司針對多種復雜的因素,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招標過程中,既要面對技術、設備上的難度,同時還要面對和處理技術之外的政治、經濟、環境等大環境因素。在微觀環境方面,要面對眾多的設備製造廠家和建設隊伍,要保持競爭,又要面對他們不同的現狀,如何才能使招標評標工作為將來的三峽工程順利完成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是三峽招標人所面臨的難題。三峽招標人在這種條件下所積累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在復雜矛盾與關系交織中組織招標工作,其中需要很多的技巧和耐心。
於濱介紹說:在三峽總公司的領導和支持下,處理了這么多紛繁復雜的事務,也就形成了我們與其他同類招標代理機構的差異化特點和優勢。所以有了三峽工程招標中經歷後,三峽招標人可以豐富的經驗去應對社會上的各種工程招標。
不忘業主的需求是制勝法寶
當記者問於濱在紛繁復雜的關系交織中如何成功而且漂亮地完成每一次招標工作時,於濱微笑著說:了解和滿足業主的需求是招標成功的法寶。她解釋道:作招標其實也是在協調各種生產關系,不管關系多復雜,也不能忘記最終目的:滿足委託方的需要和利益,這是我們要保證的第一大宗旨,各項工作都要以這點為核心展開。首先要了解這家業主(委託方)它的需要是什麼?在進入工作之前就是搞清這一點。當然是工程的需要不是個人的需要。其實招標代理與其它軟體設計等技術服務型企業性質相同,盡管服務形式不同,了解客戶需求、分解客戶需求,通過對客戶需求目標的分解,不斷地去滿足客戶不同項下的需要,如工期、進度、成本控制、質量、安全等都是一致的。這個工程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承包商來服務?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標准?這些問題都必須在編制招標文件開始時詳細分析,並巧妙地編入招標文件,使問題在招標過程中得以解決。什麼是招標技巧?強大的行業背景使我們知道應該從哪些角度出發去了解投標人,如何去了解投標人?從哪些信息去對投標人作判斷,希望他們提供哪些資料,提供的程度、寬度如何?對投標的信息掌握和判斷是將來公正評標的基礎。
於總介紹說,三峽國際招標公司所承接的大標一次標底能達幾十個億,小標只有幾十萬元,不論大標小標,核心內容都是保證業主的利益和需要。我們要求員工在所有的工作中,都能夠保證品質,包括員工的工作作風,都要體現出三峽招標的品質來。
精細鑄就三峽品牌
說起三峽招標人的嚴謹作風和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於濱感嘆這要感謝三峽工程的嚴格要求和精細管理,她舉例說,三峽右岸12台機組招標,有國內和國際廠商參與,開標前用了半年的時間准備,僅各家做模型負荷試驗就用了69天時間;組織評定時,商務項下就做了68套的分析文件,於總親自帶領大家一項項完成,為專家評定打下一個基礎。他們從各個方面進行分析,包括供貨能力、經濟性,技術靈敏度分析等,這個項目共做了120多套表格。比如剛剛完成的溪洛渡的項目也做了110多套分析資料,這種復雜程度在一些市場項目的招標評定中是不可想像的。三峽項目的招標評定經常是持續幾個月甚至半年,從深度數據分析比較,以求科學評定,這是三峽招標人的追求。
三峽國際招標的品牌也就在這精細管理中鑄就。於總介紹,她和公司全體員工時刻謹記「為我中華志建三峽」、「三峽無小事」等座右銘。公司早在2002年就開始實行過程式控制制精細化管理(簡稱DMPC),在她的領導下,結合6西格瑪的管理模式,並把它本地化,結合中國的特點和企業自身的特點,公司先後制訂了《招標工作管理規定》、《合同執行管理規定》、《保密管理規定》、《人事勞動管理辦法》、《財務管理實施細則》等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推行了部門目標責任制度、部門橫向考核制度、過程式控制制細化管理、質量管理程式化處罰等管理制度,建立了員工的月度考核、年度考核、續聘考核等嚴格的考核制度。公司2004年獲得了湖北省企業現代化管理創新成果二等獎。健全的規章和先進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推動了公司的發展。憑借在三峽項目的經驗積累,三峽國際招標公司已經是行業內叫得響的專業招標機構。
通過實戰經驗的不斷積累,三峽國際招標公司鍛煉一支綜合素質極強、非常能戰斗的隊伍。因為對於員工來說,在三峽工程招標過程中,要涉及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工程建築、水電工程管理、施工管理、設備原理結構的了解、國際商務、國際貿易經驗、法律、金融知識、在這些綜合知識的基礎之上去進行招標采購,及後續的合同管理。面對各種問題都能夠拿出相應的令業主或項目管理單位滿意的解決方法。
立足三峽 服務社會
三峽國際招標公司從2000年嘗試性進入三峽外部市場以來,短短的幾年內,公司規模也已由創立伊始的3個部門發展到11個部門。公司業務范圍也從最初的單純的大型機電設備招標發展到大型水利水電、工業與民用建築、市政道路交通、體育場館、機電設備、園藝綠化、建築安裝、金屬結構、物資材料、集中控制系統、工程設計、工程監理、造價咨詢等各個領域的招標和合同執行工作。公司還先後獲得了國際招標甲級資格、工程招標甲級資格、技術改造項目設備招標甲級資格、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三峽國際招標公司在於濱的領導下,已經在業界樹立起了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地位。
於濱總經理充滿熱情地分析道:三峽國際招標在為三峽工程服務中積累了這么多經驗,能夠為社會服務,回饋社會,做好當代招標人,這是我們的最大心願。
永遠的學習精神
當記者問於總三峽招標的發展規劃時,於濱沉思片刻,平靜地說:三峽招標要力爭做到行業最優,在保持我們現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層次。要作精,不能把業務做得五花八門,要把招標代理工作作出層次、作出品位,當作一個永恆的事業來做。於濱認為,《招投標法》的頒布,招投標協會的成立,中國經濟的上升,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與規范,預示著招標代理這個行業將不斷得到強化。結合中國的國情,中國人的管理思路和幾千年文化的沉澱,招標不會回歸到各個業主自己去招標,以招標服務機構的方式而存在的狀態會長期存在,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三峽招標公司應該做精作強,把我們在合同管理、合同執行的經驗帶給大家,在招標之外作一些延伸,發揮重大工程的前期咨詢作用。作為招標人,還有很多知識要學習。比如我們參與到北京的奧運工程建設招標中,我們也可以從北京奧運工程中學習到很多東西。在實踐中學習,已經成為三峽招標人不變的精神。
㈢ 三峽工程的利與弊
國外的三峽探索網站上刊登了一篇質疑《三峽大壩,面子後面是什麼?》的文章。看過那篇文章之後,我感覺該文章的作者因為對三峽大壩的相關知識了解太少,所以才會誤聽誤信產生各種疑問。然而,由於文章中描述的很多內容與事實嚴重背離,對公眾具有一定的誤導作用,我覺得非常有必要予以解釋和澄清。
作者的文章一開始便說「媒體報道,中國世紀水利工程--長江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右岸大壩混凝土澆築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到2009年啟用時,共耗時15年,耗資可能超過3000億元。」
作者說的「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右岸大壩混凝土澆築工程已進入最後階段」確實不假,可是不知道有哪家媒體曾經報道說過「預計到2009年啟用時,共耗時15年,耗資可能超過3000億元」。
稍微了解三峽的同志都應該知道,三峽工程的投資原來預計動態投資約2100億,目前根據實際工程的完成情況,估計到工程完工投資不會超過1800億。真不敢讓人相信,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還有哪一家媒體,敢於如此公開的對這些基本數據進行入次混淆是非的報道。此外,所謂「預計到2009年啟用」的說法,也純粹是無稽之談。恐怕世人都知道三峽早已經於2003年蓄水發電,哪裡又會再跑出來一個到2009年才啟用的三峽工程呢?
文章中作者感慨地說他本人「雖然不懂水利,但十分關注。自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到現在,有關三峽大壩建設的新聞幾乎沒有一個拉下。從幾年前大壩開始出現的80多條裂縫,到前不久挖出的工程「蛀蟲」,內心可謂是喜憂參半。但從未對大壩本身產生過疑問,即便是台灣有人叫囂要用導彈瞄準大壩時,我也一笑了之。」
我認為作者的謙虛毫不過分,看來作者確實不懂水利。三峽的大壩裂縫,是極其常見的工程現象。不要說是在全國,就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大體積混凝土的壩體,完全沒有微小裂縫的工程都是非常罕見的。此外,近2000億的大型工程,涉及到國家、社會的各個層面,如果沒有出現一個蛀蟲,恐怕倒應該是世界奇跡了。
其實,新聞報道披露三峽工程出現的這些情況,恰恰說明三峽大壩工程進行得很正常。實事求是地說,如果沒有這些情況出現,我們倒是應該懷疑,是不是有人把三峽大壩建到了超凡脫俗的世外桃源裡面去了。實際上,新聞媒體對三峽客觀公正的報道,倒是足以說明,作者聽信的另一個說法「此項浩大的工程開工至今,國內的媒體幾乎沒有持懷疑的,當然也不敢懷疑」,完全是自相矛盾。
讓作者對三峽產生疑問的原因,主要在於這一段內容。作者說「但近日,美國探索頻道(
Discovery
Channel)的一則報道,卻引起了我的憂心。該報道說,一直被外界視為「世紀豪賭」的三峽大壩,全長2309米,是繼長城後第二個可以從太空用肉眼看到的人造工程。工程完成後,整個水庫宛如中國內陸的內海。專家預計,蓄水量可高達393億立方米,由於大壩重量驚人,會壓迫到地殼,只要每日增加一點,就可能會引發地震,幾百萬年前地殼擠壓造就群山的地震,隨時可能再次發生,甚至可以輕微扭轉地軸。」
作者大可不必被一則不負責任的報道鬧得如此憂心。這個「探索頻道」報道的消息,實在有些不可信。恐怕它們「探索」了半天,到現在居然還沒搞明白;三峽只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雖然它的裝機容量和發電量世界第一,但是要說三峽水庫的大小,卻在世界上根本就排不上號。
稍微了解世界水利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世界上早就建有很多個比三峽大得多的大型水庫。例如:辛巴威的卡里巴水庫蓄水1840億立方米(建設1955-
--運行1960);埃及的阿斯旺水庫蓄水1689億立方米(1960---1967);蘇聯的布拉茨克水庫蓄水1694億立方米(1954
---
1967);迦納的阿科松博水庫蓄水1480億立方米(1961---1966)和加拿大的馬尼克五級水庫蓄水1400億立方米(1961---
1968)。
這些水庫的蓄水量都比三峽多出1000億立方米以上,水庫大小都相當四個到五個三峽(393億)。而且這些工程幾乎都是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建設的。看看這些工程的蓄水規模,誰要是說三峽工程是什麼「世紀豪賭」,那麼基本上可以肯定;他不是對水利工程可怕的無知,就是純心誤導公眾。
相比國外的那些水庫「巨無霸」,我們不難想像;如果要說三峽水庫有可能發生「由於大壩重量驚人,會壓迫到地殼,只要每日增加一點,就可能會引發地震,幾百萬年前地殼擠壓造就群山的地震,隨時可能再次發生,甚至可以輕微扭轉地軸」的情況的話,那麼幾十年來,國外早已經建設的那麼多座比三峽大很多倍水庫,還不早就把全世界的地殼都壓得山崩地裂、地軸亂晃了嗎?
更可笑的是,在作者重復美國的探索頻道的報道中,還有一個所謂驗收三峽的水利技師說什麼「這不僅牽涉中國的面子,萬一崩壩,整個長江中下游都將淹沒,勢必成為世紀大浩劫。」
要知道三峽水庫的蓄水量最多也就393億立方米,就算一下全部放出來,平均水深一米,面積也就是3.93萬平方公里。實際上光三峽大壩以下長江中下游的流域控制面積,就有80多萬平方公里。如果真的出現「整個長江中下游都將淹沒」,那麼平均水深還不足4、5厘米。這個水深恐怕連人們高跟鞋的後跟都淹沒不了。所謂「勢必成為世紀大浩劫」的警告,恐怕只能是屬於螞蟻王國的。所以,這位「水利技師」的危言聳聽,也真像是蚍蜉撼樹的謠言。
總之,故弄玄虛、製造恐慌是國內外一切反壩宣傳污衊三峽的共同特點。有頭腦的中國人對於這些離奇宣傳,應該先問一個為什麼。水利水電專業工作者也有責任對各種欺騙宣傳及時地予以揭露。
三峽是大自然造就的傑作,是中國的幸運和驕傲。在全世界都在為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而奔忙的時代,大自然把這個世界上最豐富的水能資源賜給了我們中華民族。任何嫉妒、造謠的誤導宣傳,也不能幹擾、影響中國人民開發利用三峽的決心和意願,同樣也無法改變三峽大壩造福於民、如詩如畫的現實。
最後,如果還有人非要問:三峽大壩的面子後面是什麼?我們就應該理直氣壯地告訴他:是中國人民建設現代化家園的勇氣和自信,也是三峽工程回饋給人民的幸福和希望
㈣ 武漢理工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我是武漢理工大學大三的一名學生,武漢理工大學是一所211高校,而且師資力量也是十分的雄厚,也從這里走出去了很多優秀的人,我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三位傑出的校友。
1.首先第一位是斗魚聯合創始人兼CEO張文明,他是2006年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到2016年,他創辦的斗魚就成為武漢首家獨角獸企業。之前有幸也聽過張學長回校的講座,覺得他是一個略帶靦腆的人,而且做事情很專注,對於我們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他都很仔細的回答。
㈤ 富士康是哪國公司老闆是誰有簡介嗎
富士康科技集團是中國台灣鴻海精密集團的高新科技企業,1974年成立於中國台灣省台北市回,總裁郭台銘。答現擁有120餘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
郭台銘,祖籍晉城市南嶺鄉葛萬村,1950年10月8日出生於台北縣板橋市,畢業於台北市中國海事專科學校。台灣第一大企業鴻海精密(下屬最大科技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創辦人。
2010美國《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36名。2002年入選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富士康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與環境責任,倡導綠色經營。集團成立了許多環保機構,為響應國家的號召及滿足國際客戶的環保要求,圍繞集團總裁郭台銘提出的「節能、減排、綠化、循環」環保目標,在企業經營中開展積極廣泛的環保實踐。
中國證監會2018年5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 ,按法定程序核准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富士康及其承銷商將與上交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刊登招股文件。
㈥ 長江三峽的利與弊
利:發電,能源利用、水運能力提高、證實了中國人的實力、南水北調等
,旅遊勝地
弊:嚴重破壞生態、重大安全隱患(可能引發地震和成為敵國的軍事打擊目標)、長江三峽沒了等。
至於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由後人去評說。
㈦ 高分懸賞 ...
今天,可以為中國做些什麼
㈧ 除了興修水利外,合理開發與利用水資源還有哪些措施
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制止向大自然無節制索取的做法,自覺約束人類活動,努力實現人與水和諧相處。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中,大力推進節約用水,努力保護生態和環境,既滿足當代人對水的需求又給子孫後代留下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防洪工作中,加強綜合治理,開展風險管理,規范人類活動,給洪水以出路。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退牧還草,充分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方面,高度重視工程帶來的生態影響,充分發揮水利工程保護生態的作用。科學合理地規劃河流的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做到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有序開發,讓河流永遠為人類造福。
還要認識節約用水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重大意義,節水有兩大功能,一個是保護了水資源的量和質,一個是減少廢污水的排放,降低環境成本,所以節水有一箭雙雕的功能。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我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水文特徵,決定了防洪問題在我國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國大約有1/2的人口、1/3的耕地、上百座大中城市、許多重要交通干線和工礦企業處於江河洪水位以下幾點,受江河洪水嚴重威脅的地區的工農業產值佔全國2/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洪水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大。大江大河一旦出事,勢必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打亂整個國家經濟的布置,影響社會穩定。因此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按照《防洪法》的有關規定,規范各種水資源開發利用活動。
水資源的保護
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的矛盾,遏止水環境惡化的趨勢,有關部門正在加大節約和保護工作的力度。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就提出,要轉變以往比較注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治理,對水資源的配置、節約、保護重視不夠的局面,要把節約和保護水資源作為一項重大國策,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實現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由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水利的轉變。
保護水資源也就成了保護人類生存發展的最起碼條件。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目前,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中水,如霍州煤電集團各個礦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沖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盡管我國水利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我國的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生態環境惡化三大問題仍十分突出,特別是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展望21世紀,水資源配置問題,水資源節約問題,水資源保護問題,還將是中國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重要任務。
㈨ 台灣"三三會"是什麼組織
成立緣起
1999年初,時任我政府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的江丙坤主任委員(前立法院副院長、經濟部長、現任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董事長)鑒於面臨台灣經濟的轉型,除了政府應有長遠的規劃外,仍須透過民間各大企業的積極參與配合,方可事半功倍,於是經多方奔走終獲致高層的認可以及工商企業大老的支持乃於1999年7月在台北成立「中華民國三三企業交流會」(以下簡稱三三會)。目前三三會會員有58家企業團(成立當初只有37家),3家贊助會員。營收凈額已超過3200億美元,佔99年度國民生產毛額(GNP)的62%以上。 當時德高望重的工商大老辜振甫先生當選首任理事長,工業總會理事長高清願、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茂雄及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王又曾擔任副理事長。目前則由中國信託金控公司辜董事長濂松擔任會長,副會長則分別由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東元企業團黃茂雄董事長、金仁寶企業團許勝雄董事長及統一企業團林蒼生總裁擔任,另外特別敦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擔任最高顧問。因此我三三會會員在如此堅強陣容的支柱基礎上,為回饋社會、貢獻家國,無怨無悔共同推動會務及企業而邁進。而甚麼是三三會的座右銘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今日三三會以每個會員為榮,明日每個會員將以三三會為榮
入會資格
(一)凡年營業額達新台幣200億元以上之我國企業團及企業財政健全者始得申 請為三三會會員。除須交繳入會費新台幣參拾萬元及常年會費新台幣壹拾萬元外,並須積極參加三三會所舉辦之各項活動。此外亦可比照其他工協會申請「亞太商務旅行卡」,獲准即可享受亞太地區會員國之免簽證及快速通關優待。 (二)贊助會員申請資格如下: 1、凡贊同本會宗旨之國內公民營企業公司行號。 2、企業公司行號財務健全。符合前項規定者得由二位本會會員之推薦向本會申請,經理事會審核通過後並繳納會費成為贊助會員。各贊助會員應指定一人為贊助會員代表,贊助會員代表人須現任或曾任負責人、總經理以上職務。
主要活動
(一) 定期午餐會: 三三會依會規定期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的星期三舉行午餐會,簡稱為「三三會」,英文名稱則稱為「Third Wednesday Club」。透過每個月定期餐會,除加強會員間之交流外,更重要的是每次餐會均邀請產官學界我政府重要部會首長或專家學者蒞會指導或演講,特別是透過政府各部會就政府施政方針及當前的經貿動態及國際情勢作出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作為企業發展的指標,同時本會會員也利用這個機會表達各個企業團的切身問題的意見及建議,作為納入政府施政的方向參考。另外每年至少設法邀請國際間知名的學者專家針對當下台灣經貿及企業應該如何因應國際現勢,為無縫接軌全球毫不保留、不遺餘力的給予本會會員值得參考的建言及對策。 (二) 組團出國參訪: 為了擴大三三會會員的國際交流,創造會員與國外企業的合作機會,三三會初期系以組團赴日本訪問為主,先後已籌組16次大型訪問團及2次小型參訪團拜會日本48個大企業團、十二大機構團體及三大工業區,同時舉行面對面的研討及意見交流,這種獨特的參訪交流模式在日本大企業界間贏得了好評亦創造出三三會美好的聲譽。 自2002年起,在辜會長的領導下,有鑒於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乃先後組團訪問北京、上海、重慶、遼寧等地所屬大型企業團及工業區,並於2008年訪問北京時,與北京最大之「京城企業協會」簽訂經貿合作備忘錄;2010年繼參訪上海世博會後,今(2011)年又剛與「上海經團連」簽屬「MOU」,茲值後ECFA時代之際,兩岸經貿政策設限門檻大幅放寬之際,定可乘勢而為創造出兩岸企業互惠互利雙贏的局面。 三三會出國參訪一覽表2011.12 年度參訪日期團 長人 數參訪國家參訪企業團團體、機構備注00』01/26-01/29辜振甫43日本三菱、三井、日立、NEC日本第一次05/31-06/03辜振甫33日本富士通、丸紅、伊藤忠日本第二次11/07-11/10辜濂松38日本大和、住友、SONY、N.T.T日本第三次 01』04/03-04/06辜濂松66日本松下、SHARP、三洋日本第四次08/22-08/24黃茂雄35日本富士通、SONY、日立、NEC小型團第一次11/14-11/17辜濂松46日本豊田、JR東海、京セラ(KYOCERA)日本第五次 02』04/10-04/13辜濂松47日本野村、MIZUHO(第一勸銀)、日本生命日本第六次07/02-07/06辜濂松60中國大陸中信、聯想大陸第一次11/20-11/23辜濂松50日本東芝、佳能、鹿島建設日本第七次 03』11/19-11/23辜濂松34日本福岡縣、市政府、北九州市府、九經連日本第八次 04』04/07-04/10辜濂松55日本新日鐵、雙日、電通日本第九次07/28-07/31黃茂雄32日本SONY、NEC、富士通、PIONER小型團第二次10/13-10/16辜濂松70中國大陸上海汽車、上海電氣大陸第二次 05』04/06-04/09辜濂松38日本東急、三井住友、築波研究都市日本第十次10/05-10/08辜濂松37日本北海道庁、道經連、千歲、苫小牧工業區日本第十一次 06』04/23-04/30辜濂松40中國大陸重慶市府、四川省府等大陸第三次 07』08/19-08/23辜濂松30+17中國大陸遼寧、瀋陽、大連、旅順大陸第四次11/20-11/23辜濂松38日本香川県庁、四経連、東レ、シャープ日本第十二次 08』08/26-08/29辜濂松41日本三菱、東芝、伊藤忠、大和日本第十三次10/15-10/19辜濂松31中國大陸中國銀行、首鋼、京城企協、航太中心、新技園區、東疆保稅區、濱海新區大陸第五次 09』11/11-11/14辜濂松34日本三井物產、森ビル、JETRO、三菱東京UFJ銀行日本第十四次 10』06/22-06/26辜濂松67 中國 大陸旺旺企業總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市政府、金山區政府、上海世博會場館、浦東區政府、上海經濟聯合會大陸第六次10/13-10/16辜濂松35日本川島織物セルコン、オムロン、京セラ、京都商工會議所、島津製作所、三菱商事日本第十五次 11』05/25-05/28黃茂雄28中國大陸江夏區政府、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沌口開發區、宜昌市政府、三峽集團、隨洲市政府、武漢市政府、吳家山台商工業區大陸第七次09/26-09/29許勝雄20中國大陸拜會廣西自治區領導、參訪鐵山港、北海銀灘、北海經濟開發區、拜會北海市領導、參訪欽州港、拜會欽州市領導、拜會廣西自治區馬飆主席、參訪南寧市經濟區、拜會南寧市領導大陸第八次10/24-10/27黃茂雄24中國大陸參訪寶鋼集團、參訪文創園區、拜會上海市領導、參訪百聯集團、參訪環球金融中心、參訪國盛集團、拜會松江區領導大陸第九次12』07/17-07/21黃茂雄29日本荏原製作所、拜會駐日沈斯淳代表、住友企業團、東急企業團日本第十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