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電信集團成立於哪一年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信」)成立於2000年9月。是中國特大型國有通信企業。主要經營固定電話、移動通信、衛星通信、互聯網接入及應用等綜合信息服務。
2008年5月24日中國電信1100億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並入中國電信 。2009年1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為中國電信發放第三代移動通信(3G)牌照,中國電信獲CDMA2000牌照。
(1)中國新電信集團業務擴展閱讀:
中國電信的主要業務品牌
1、天翼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在接手中國聯通CDMA網路後的全業務運營背景下推出的,以CDMA2000為標準的個人移動通信品牌。天翼強調「互聯網時代的移動通信」的核心定位。
2、天翼飛YOUNG
中國電信專為年輕客戶打造的客戶品牌。天翼「飛Young」提供了與眾不同的特色應用,包括愛音樂、天翼閱讀、愛動漫、愛游戲等中國電信獨有的移動互聯網豐富的應用和服務。
3、天翼e家
中國電信專為家庭客戶量身打造的品牌,從「我的e家」品牌發展而來。天翼e家可讓用戶實現天翼寬頻、天翼3G、WiFi等多接入手段的無縫覆蓋,無須穿牆打洞,即可實現全家成員多人多終端同時共享高速上網的極致樂趣。
❷ 中國新電信
中國新電信旗下P2P平台出事,中國新電信甩鍋,中國新電信還投資人血汗錢!!!!
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業務發展
2011年,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不斷提升全業務經營能力,圓滿完成重點市場經營工作任務,全業務經營拓展取得新突破。
收入保持較好增長,規模拓展實現新突破。2011年,集團實現合並經營收入2,920.24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通信主業實現經營收入(不含初裝費和終端銷售)2,403.15億元, 同比增長8.7% ;其中固網收入1,706.15億元;移動服務收入達到697億元, 同比增長42.6%,占通信主業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9%,較上年提高6.9個百分點。2011年移動用戶凈增2,978萬戶,累計達到1.23億戶,移動用戶市場份額達12.4% ;南方市場移動用戶總數超越中聯通;有線寬頻用戶達到8,515萬戶。2011年規模突破取得階段成果,為下一步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有利條件。
終端引領銷售模式初步形成,全業務經營能力得到提升。3,761個自營廳完成賣場化改造,廳內終端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7% ;社會渠道實現局部突破,社會渠道發展移動用戶佔比全年平均值58.0%(其中2011年12月底為61.0%),97.4%的地市分公司實現了天翼終端在銷售排名靠前的十家社會渠道零售門店中至少業務發展進駐五家的目標。截至年底,拓展引C入G門店9,752家。渠道支撐系統完成穿越測試,為龍手機引入和社會渠道拓展奠定基礎。渠道能力提升推動移動用戶發展天花板有所突破,2011年12月新發展用戶近800萬。啟動「寬頻中國 光網城市」戰略,加快寬頻提速,推出自主融合套餐,實現移動寬頻雙向拉動,寬頻用戶月均增長超過132萬,優勢寬頻業務保持快速規模發展。
❹ 中國新電信為何收購朗訊
新電信收購將有利於朗訊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獲得資金支持發展無線業務,而佛山城區無線覆蓋最快3年內可完成。
港股上市企業中國新電信集團(代碼:08167)收購佛山朗訊也正是看好朗訊在佛山無線城市布局所帶來的市場機遇,中國新電信集團利用自身原有的廣電內容資源進而成為新電信運營公司,而佛山朗訊在佛山無線城市建設中,又引進了美國最先進的高溫超導(HTS)技術,可謂強強聯手,眾多業內人士紛紛表示其收益前景看好。
這次收購既實現了港股市場對大陸有線通訊市場投資的戰略性試探,也讓民營運營商在資本和管理國際化接軌上受益良多,未來國內運營商格局會呈現前所未有的多元化,這也將極大促進該范疇的發展。
❺ 中國電信的主要業務
電信業務主要可以分為四大類:電話業務、數據業務、電話卡業務、增值業務。
一、電話業務以固定電話和小靈通為主。
· 固定電話。固定電話是指一個用戶單獨使用並佔有一個獨立的電話號碼的電話。它只提供話音業務。
· 小靈通。無線市話又名「小靈通」,是固定電話業務的延伸和補充,在網路覆蓋范圍內隨時隨地撥打或接聽市內電話、國內國際電話和行動電話,同時可以享受簡訊息、無線接入上網、無線手機上網等增值業務和服務。小靈通具有單向收費,月租費、通話費接近市話標准,具有經濟實惠、低輻射、待機時間長、通話質量優、功能多等優點。無線市話業務分為話音業務和增值業務,增值業務(需網路支持)包括短消息、無線接入上網、無線手機上網、虛擬網、一號雙機、無應答轉移、來電寄存及其他程式控制業務。
二、數據業務
· 網路快車業務。網路快車(ADSL:Asy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是一種高速本地接入業務。它採用非對稱數字用戶環路技術,利用現有的一對電話銅線,為客戶同時提供寬頻通信服務和電話服務,寬頻通信服務包括:寬頻上網、視頻點播、數據網互聯等。
· 寬頻通業務(LAN)。寬頻通業務(FTTX+LAN)業務是一種高速接入業務,基於覆蓋整個城市光纖化的IP寬頻通信平台,為用戶提供10M、100M、1000M埠,實現高速上網、視頻通信、企業高速互連等各種寬頻應用。
· 天翼通(WLAN)。中國電信天翼通業務採用IEEE802.11b技術,通過無線乙太網(WLAN)的接入設備AP實現業務覆蓋,用戶使用與IEEE802.11b技術兼容的無線乙太網終端設備(如帶無線乙太網網卡的電腦、PDA等),在業務覆蓋區進行認證後,即可高速訪問中國寬頻互聯網,滿足用戶對上網便利性、個人化的需求。
三、電話卡業務
· IC電話卡業務。IC電話卡是經加密的、特殊封裝的集成電路電話卡的簡稱,IC電話卡業務是一種利用集成電路作為識別卡,有關卡片信息及卡的剩餘金額等相關信息記錄在集成電路內,通話時話機自動扣減卡內金額的公用電話業務。
· 17900業務。IP電話卡業務是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統一製作發行、利用全國骨幹IP電話網,為用戶提供的可在全國漫遊使用的IP電話卡。用戶通過撥打17900接入碼、卡號、密碼取得系統認證後,撥打被叫電話號碼實現通話。通話結束後系統從電話卡上扣減IP通話費用。它可以向用戶提供比較經濟的電話服務。
· 17901充值卡。17901主叫直撥IP電話業務是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利用全國骨幹智能網,在全國范圍內為各類行動電話用戶提供的一種可在全國漫遊使用(僅限於中國電信南方21省區市范圍,下同)、充值對象不受區域限制的主叫直撥IP電話業務。17901主叫直撥IP電話充值卡分為全國卡和省卡兩種。全國卡可以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充值,充值對象不受區域限制;省卡只能在本省范圍內發起充值,充值對象不受區域限制。
· 宜通電話卡。宜通電話卡是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統一在國內外發行、用戶可在全國雙音頻話機或IC卡話機上撥打國內、國際、港澳台電話,以及可在境外部分國家漫遊使用的一種密碼記帳式電話卡。宜通電話卡是一種經濟實惠、通話質量有保障的國際及港澳台電話業務。用戶使用時,撥接入碼、卡號、密碼,取得系統認證後,再撥打所需的電話號碼,實現通話後,從相對應的卡號上扣減通話費用。
· 17908 IP電話卡業務。17908 IP電話卡業務是由電信公司製作發行、為用戶提供的可在省內漫遊使用的IP電話卡業務。用戶通過撥打17908接入碼、卡號、密碼取得系統認證後,撥打被叫電話號碼實現通話。通話結束後系統從電話卡上扣減IP通話費用。
· 300中國電話卡(300卡)業務。300中國電話卡(300卡)業務是向客戶提供的記帳式電話卡。客戶購買300卡 後,通過任一音頻話機,可以密碼記賬的方式撥打本地、國內和國際電話。
四、增值業務
· 小靈通簡訊業務是小靈通的增值業務,實現小靈通與小靈通之間、小靈通與行動電話之間、小靈通與普通固話之間的文本與語音簡訊的存儲轉發功能。
· 小靈通彩鈴業務是由小靈通被叫(或主叫)客戶定製,為主叫客戶提供一段悅耳的音樂或一句問候語來替代普通回鈴音的小靈通增值業務。
· 800被叫集中付費電話。"800"電話的全稱是"被叫集中付費電話業務"。需要開辦這項業務的用戶,在電信部門辦理了登記手續後,電信部門將核配給用戶一以"800"為首的電話號碼。在使用中,撥打該號碼的用戶無需付費,而由該號碼的設立者集中付費。
· 11800業務。11800業務是中國電信為客戶提供的、能夠在異地漫遊使用的電話業務。用戶可以在任何一部中國電信的電話(包括小靈通、公用電話、賓館校園電話)上撥打11800使用該業務,所發生的所有通話費用計入用戶預先登記的付費電話賬單上,具有經濟實惠、使用方便、全國漫遊、先使用後付費等特點。 [1]
5G+1000M寬頻任性用,智能雙千兆,定製美好生活,詳情可登錄廣西電信網上營業廳查看,客服220號為你解答。
❻ 中國電信集團成立於哪一年
1、2000年,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正式掛牌。 2、中國電信發展歷程: 最初被稱為「中國郵電電信總局」。 1995年進行企業法人登記,從此逐步實行政企分開。 1998年,郵政、電信分營,開始專注於電信運營。 1999年,中國電信的尋呼、衛星和移動業務被剝離出去。後來尋呼和衛星並到三大運營商,電信、移動、聯通。 2000年,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正式掛牌。 2001年, 中國電信被再次重組,進行了南北分拆。產生了北網通,南電信。 2002年5月,新的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重新正式掛牌成立。 2008年5月24日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並入中國電信。
❼ 中國電信集團業務充值究竟是一種什麼業務
您好:
集團業務一般是虛擬號。也就是撥打手機的後幾位即可撥通對方號碼。但是要求對方在一個集團內。
電信歡go雙11,9號來襲,買手機,選靚號,充流量,辦新卡,便宜到不敢想,還有話費免費送。參與方式登錄歡go官方網站或下載go歡客戶端。
❽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的其他概述
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以業務創新為中心,帶動企業全面創新,通過業務和技術的雙輪驅動,推動中國電信成為創新型的電信企業。
研發職責
根據企業發展戰略要求,結合市場和技術發展趨勢,開展新業務、新產品的研發,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業務和產品;制定通信相關技術發展策略,對新技術、新設備、新業務進行實驗室測試和網路運行驗證,制定企業技術體制和標准,引導推動通信新技術發展。
研發能力
擁有北京研究院、廣州研究院和上海研究院。已建成一批技術一流的專業實驗室和技術中心。經過多年的持續投資,成為專業齊全、裝備先進和網路化的技術實驗室,包括光傳輸網路、接入、網路交換、數據多媒體、網路安全和無線重點實驗室,同時根據現有網路的需要,還設立了支撐軟體評測中心和各專業網路的運行維護支撐中心。
研發重點
積極開展網路智能化、軟交換、第三代移動通信、寬頻接入、智能光網路、視訊會議系統、下一代互聯網、寬頻電視等重大戰略技術的研究,加強各種新業務、增值業務的開發,全面支撐中國電信由傳統基礎網路運營商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轉型。 2008年中國電信加快了海外市場拓展的步伐,為支持美洲公司積極拓展美洲市場,擴大業務發展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2008年向美洲公司新增投資2000萬美元,對美洲公司的總投資達到 4304萬美元。美洲公司獲得新增投資後,加大了在美國的網路建設力度,建成了西雅圖節點,升級擴容了骨幹傳輸網路,在西雅圖新設了銷售代表,並提出了在巴西設立分公司建議並獲得集團公司批准。2008年香港公司建成了日本、台灣合作節點,在台灣和越南新設了銷售代理;歐洲公司新設了阿聯酋代表處,新建了ChinaNet法蘭克福節點。
中國電信已形成以美洲公司、香港公司、歐洲公司為主體的海外拓展格局,分別負責美洲、亞洲、大洋洲、歐洲、中東、非洲的海外市場拓展工作。各海外公司業務結構合理、客戶增長迅速、客戶質量較高,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已經在世界各地超過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網點,重點為跨國企業客戶和「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和個人提供各種通信與信息服務。
2008年中國電信繼續探索向海外輸出運營咨詢服務的海外拓展新業務。積極參與了安哥拉Movicel公司運營管理項目;推進了上海電信與中興合作參與摩洛哥WANA公司運維外包項目,提供了必要的業務指導。隨著海外拓展范圍不斷擴大、中國電信在國際電信市場的地位不斷提高,在海外市場和客戶中的影響力也在日益提升。
中國電信與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的69家公司建立了雙邊話音直達電路,業務合作夥伴主要分布在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港澳台,可提供到全球各國與地區的電話話音服務。提供的話音服務種類包括 IDD 、ISDN、HCD、ITFS、UIFS、VPN、電話卡等。
中國電信與全球85個境外運營商開展了互聯網合作,與境外運營商的互聯帶寬達到339G。CHINANET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已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頂級互聯網路。
中國電信與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的42個運營商開展了數據合作,提供通達全球的數據業務,包括 IPLC、FR、ATM、IPVPN及相應的增值業務。
中國電信進一步加大了數據業務的對外合作力度,吸引了更多境外運營商選擇中國電信的網路來為其跨國客戶進行全球組網,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國電信直接服務「走出去」中資企業和商人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2008年,中國電信平穩承接聯通原21家C網運營商和服務商的漫遊合作關系,順利實現了C網國際漫遊的平滑過渡。在現有CDMA國際漫遊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新的C網漫遊合作夥伴和服務范圍,通過CtoC和 CtoG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的漫遊服務。 中國電信建有陸地光纜系統18個,國際海光纜系統4個,覆蓋全球各個方向,全球各個方向的國際傳輸網路出口能力達到625G。擁有兩個海纜登陸站崇明站和汕頭站,亞太區的三條主要海纜SEA-ME-WE3、中美光纜、亞太2號海底光纜均在這兩個站登陸,而08年投產的TPE海纜在崇明站登陸。
2008年進一步加強國際網路能力建設,由中國電信牽頭發起跨太平洋直達光纜系統(TPE)建成投產,首批中美間直達12.5G電路順利開通,使中國電信北美方向傳輸帶寬將從現有的150G增加到235G;歐洲方向上中俄 2號光纜30G系統 08年底順利投產;2008年完成越南與VTI、VIETTEL、EVN的系統擴容工程,並開始進行與寮國ETL系統擴容以及與LTC第二光纜路由建設項目;2006年 -2008年陸續完成與蒙古移動(Mobicom)和蒙古鐵通(Railcom)的光纜對接,至蒙古系統容量達到 15G,網路規模遠領先國內其他運營商;與和記合作的穗深港西部通道傳輸工程於8月投產,內地香港間新增西部通道第三路由,僅中國電信擁有此路由。
中國電信還與接壤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運營商廣泛開展合作,建成了新中俄光纜(TEA)、中越光纜、中緬光纜、中老光纜、中哈光纜、中俄、中蒙、中印光纜、內地—香港、內地—澳門、連接歐亞大陸的TAE光纜和連接東南亞地區的CSC 光纜等一批跨境陸地光纜系統。中國電信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參與「湄公河信息高速公路」和「上海合作組織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大力拓展轉接業務,鞏固亞太地區通信轉接中心的地位。中國電信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運營商與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運營商互聯互通的門戶,並成為連接歐洲、亞洲、大洋洲等五大洲的橋梁。
國際及港澳台業務出口總帶寬411G,對外互聯帶寬339G,CN2國際出口傳輸帶寬達到21G。 中國電信積極參與國際電信技術、服務、業務等各類標準的研究與制定,積極參國際電聯和其他專業標准組織的活動,不斷加強國際間多邊合作。
中國電信十分重視對前瞻性技術的跟蹤和研究,加強了移動技術、業務、網路的研究與試驗,加強了對 IPTV發展策略、商業模式的研究,密切關注VoIP、即時通信的發展,跟蹤技術趨勢,研究運營模式和發展策略,開展了下一代網路(NGN)的技術業務試驗和新產品開發以及標准規范的制定工作,為適時引入固網移動統一的 IMS網路和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做好了儲備工作。
2008年在ITU-T NGN GSI的3次大會上,中國電信均積極參與,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下一個研究周期中,中國電信將主導四個新的建議草案的制定:「多媒體呼叫中心(MCC)對NGN的需求」、「IP Centrex業務的信令需求」、「NGN協議監控」、「NGN語音業務監控」。同時,確立了在ITU的工作重點,保證了在下一 個研究期中在NGN相關工作領域中佔有主導權,將中國電信的需求體現在ITU的標准體系之中。
在FG IPTV方面,2008年在ITU-T IPTV GSI的5次大會上,中國電信均積極參與並取得了一定成績。另外,還積極參與和跟進此次會議中IPTV中間件等課題的研究。今後,中國電信在ITU的IPTV標准化工作中,將主要開展IPTV終端、中間件、業務導航等方面的工作並確立主導地位。 國際電信聯盟(ITU-T、ITU-R、ITU-D)
太平洋電信組織(PTC)
亞太地區網路信息中心(APNIC)
太平洋印度洋電路恢復委員會(PIRC)
光互聯網論壇(OIF)
開放移動聯盟(OMA)
電訊業優質供應商領導人論壇(QuEST)
世界電信管理論壇(TMF)
固網-移動融合聯盟 (FMCA)
城域乙太網論壇(MEF)
寬頻業務論壇(DSL)
國際海纜保護委員會(ICPC)
歐洲電信標准組織(ETSI)
多協議標記交換與幀中繼論壇聯盟(MFA)
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
寬頻無線接入論壇(WiMax)
全業務接入網路組織(FSAN)
CDMA發展組織(CDG)
微微蜂窩技術論壇(Femto)
ANSI-41標准技術國際論壇(IFAST)
❾ 中國電信集團向消費者推出三項服務新承諾內容是什麼
(1)承諾為客戶提供市話詳單查詢服務通過營業廳查詢、網上查詢、自助查詢終端等多種方式提供固定電話、小靈通市話詳單查詢服務。(2)承諾為客戶提供預約安裝服務對固定電話、寬頻等通信安裝類服務,在確定具備安裝條件後,企業根據客戶的需求約定安裝服務時間後上門服務。(3)承諾未經客戶確認不開通收費類新業務尊重和維護客戶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未經客戶確認不為其開通收費類業務;對於免費體驗的新業務,在實施前做到有效告知,免費體驗期滿後必須經客戶確認才能轉為有償服務。客服33為你解答。流量超市內商品應有盡有,流量包、加餐包、語音包、節日流量包可根據需求自由選擇;回復關鍵詞流量超市可以直接辦理,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