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安集團、東安動力、東安實業之間是什麼關系啊,股權關系明確嗎還有東安動力的大股東中航工業集團
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安動力)於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始終貫徹「質量第一,用
戶至上」的方針,重視技術進步,不斷更新和調整產品結構,公司研製生產的發動機型號不斷更新,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已累計產銷超過了300萬台,現已成為國內著名的微型汽車發動機及變速器研製生產基地之一。 2009年11月10日,東安動力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整體劃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成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哈爾濱東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簡介
哈爾濱東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高新技術企業,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與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哈爾濱汽車工業園區相鄰。公司始建於1989年5月,2005年11月改制為由中航工業東安集團參股的以民營資本為主體的有限責任公司。
東安集團全稱
中航工業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東安公司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立於1948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現有職工5500餘人,佔地面積199萬平方米。是以生產航空發動機、直升機傳動系統、航空傳動部件等機械加工產品、工業燃氣輪機發電機組、航空機電類產品、鋁鎂合金鑄造和模具產品為主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2. 中航機電系統有限公司下屬有16家企事業單位,分別是哪16家謝謝您!
東華理工學院簡介
東華理工學院(原華東地質學院)位於著名的「才子之鄉」——江西省撫州市。全院佔地面積800658㎡。校舍建築面積46.6萬平方米。經過50年的辦學歷程,東華理工學院已發展成為一所理、工、管為主,文、經、法、教兼備的多科性高等學校。
1999年軍工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後,東華理工學院由國防科工委管理調整為以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實行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防科工委共建的管理體制,並於2001年簽署了省部(委)共建東華理工學院協議。在全國首創了部屬高校管理體制調整後進行省部(委)實質性共建的新模式。學校設有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核工程技術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化學生物與材料科學學院、電子與機械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文法與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研究生部、體育系、教育心理學教學部等教學單位。
東華理工學院目前校本部現有全日制本科校生為13000餘人。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和第四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0年學院獲准開展在職人員以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工作;2002年獲准開展工程碩士學位工作。近幾年,還與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單位在4個專業合作培養博士生。現有3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工程碩士授權點、49個本科專業(其中6個被列為江西省首批品牌專業)、11個國防軍工專業(含5個國家管理專業)、1個國防重點專業、1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4個江西省品牌專業。
學院由中國工程院錢七虎院士擔任名譽院長,擁有一支綜合素質較高、敬業精神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826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生導師8人,雙聘院士10人,副高以上人員497人,其中教授170人。中青年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170餘人;具有碩士學位者330餘人,聘請兼職教授40多人。
全院有省級學科帶頭人34人,省級骨幹教師4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27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省部級勞動模範4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十佳青年3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才8人,第三層次43人。
東華理工學院被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指定為鈾礦地質和同位素水文學高級培訓中心,學院的國家級「分析測試研究中心」被國際原子能機構指定為參比實驗室。依託「核設施數字工程實驗中心」和「地理信息與數字影像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的「江西省空間信息與數字國土實驗室」,於2004年2月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實驗室,並擁有「核資源與環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東華理工學院十分重視國際學術交流與中外合作辦學,近五年陸續派出專家、教師出國考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共出訪20多個國家、40多批次、170多人次。1999年以來,先後派出10位科學家去日本科技廳就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問題開展合作研究。與美國、歐洲、澳洲、亞洲等國家或地區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的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與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建立了長期交流與合作關系。學院還長期聘任國外資深專家來院任教。
學院秉承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優良校風,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從嚴治教,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學生在全國和全省各類賽事中屢創佳績;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名列全省前三名。學院黨建工作成績突出,被江西省教育工委授予「2000-2003年度高校黨的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專家評價:三個沒想到與六個沒想到:
三個沒想到:沒想到在這么偏僻的地方有一所辦學歷史這么長的學校,沒想到在這么偏僻的地方集聚了這么多的博士和碩士,沒想到在這么偏僻的地方有辦學條件好,校園環境如此美的學校。
04年教學評估專家六個沒想到:學校變化如此之大,辦學條件如此之好,教學成果如此之多,對國家貢獻如此突出,教師如此愛崗敬業,評建氛圍如此濃厚。
04年教育部對我校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東華理工學院自1956年創建以來,在光榮而曲折的辦學歷程中,始終牢記辦學使命,形成、保持、發展了鮮明的「東華理工特色」:艱苦奮斗,為國奉獻,構建核軍工學科群優勢。伴隨著祖國核工業前進的步伐,學院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勵精圖治,勤儉辦學,成為我國核工業開路先鋒―核燃料循環工程人才培養的搖籃,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學院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牢記「兩個務必」,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動適應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穩定外延,注重內涵拓展和可持續發展,為早日實現「省內一流,全國知名,部分優勢學科進入國際先進行列」而不懈努力。
南昌航空大學簡介:
南昌航空大學是一所面向全國招生、以工科為主、理經文管法教育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始建於1952年,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原隸屬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開始由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防科工委共建。
學院佔地面積3000餘畝(其中前湖新校區佔地2250畝),校舍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學院現有20多個科研所(室), 3個省級科研中心,實驗場所面積6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6000多台套。圖書館面積7500平方米,紙質藏書84萬冊,電子圖書50萬片,中外文期刊2200餘種。
目前全院在校生19000多人,其中校本部學生16000多人,碩士研究生314人。本部教職工1300多人,專任教師838人,正、副教授、高級工程師500餘人,中科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20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省級學科帶頭人20多名。建校以來,共培養各類畢業生4萬多名。
現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子工程系、外語系、計算機系、土木建築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測試技術與控制工程系、政法系、新聞與傳播學系、藝術與設計學院、經濟管理系、體育系、海軍學院、軟體學院、科技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成人高等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20個教學單位。
現有經濟學、法學、社會工作、教育技術學、社會體育、英語、法語、新聞學、音樂學、藝術設計、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公共事業管理等39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門類。
學院現有省部級重點學科8個,省級品牌專業12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1個,16個碩士點,並具有工程碩士、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四所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生。
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航空基金和省部級課題140多項,橫向科研項目400多項,其中獲國家發明獎、全國科技大會獎及省部級獎60多項。學院曾獲「航空工業創建40周年有重大貢獻單位」和「江西省高校校風建設文明單位」和「江西省文明單位」等稱號。
在堅持、發展傳統國防特色專業的同時,我院積極拓寬辦學理念和辦學路子,大力發展文、管、經、法等學科。2003年我院面向全國首批招收95名空乘專業學生。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委託,2003年我院開始為海軍培養軍隊幹部,首批選拔了100名國防生。
我院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域科研,與中航一、二集團、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等航空航天企事業單位及南昌先鋒軟體股份公司等地方企業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同時積極發展國際合作與交流,與烏克蘭國立民航大學、加拿大勞倫勛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日本福井大學等多所國外院校建立了長期校際合作關系,並常年聘請外教來院任教,2002年起每年選派學生出國學習。
我院始終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全面發展觀,把「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發展」作為辦學指導思想;堅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國、服務地方、服務國防」的服務方向;在教學實踐中,堅持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以工管文為主幹的多學科多層次的辦學格局;堅持走跨越式、可持續發展之路;積極探索社會化、國際化辦學模式;全面提高辦學質量、水平和效益,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具有團隊協作和創新創業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3. 中航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股東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股比:40%)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設有防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設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20多家上市公司。中航工業是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航空製造企業和中國軍工企業。公司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大力發展軍民用運輸機產業,研製生產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渦槳支線飛機,運-8飛機、運-12飛機,直-9直升機等多種機型,是ARJ21新支線客機的主要研製者和供應商,是大飛機重大專項的主力軍。按照只有合作夥伴、沒有競爭對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業領域進行廣泛合作與交流,在開展梟龍飛機、K8飛機、EC120直升機、ERJ145渦扇支線客機等國際合作項目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重大航空項目的開發,大力開展航空轉包生產業務;將航空高技術融入汽車、摩托車及其發動機、零配件等領域,大力發展燃氣輪機、製冷設備、電子產品、環保設備、新能源設備等機電產品,並提供飛機租賃、通用航空、交通運輸、醫療服務、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建設、房地產開發等第三產業服務項目。
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股比:30%)
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上海煙草(集團)公司,是一家工商一體,以京津滬卷煙工業為主的,多元化、集約化、現代化的大型國有企業。公司擁有一流水準的卷煙工業及煙草儲運、印刷、材料等配套工業,並涉足物流、酒店以及金融保險等行業,控股、參股企業達到50家。2011年,公司累計生產卷煙266.03萬箱,銷售卷煙282.29萬箱;實現工商稅利779.59億元,利潤203億元;凈資產達789.23億元。公司在全國煙草行業率先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的脊樑」優秀國有企業、「全國文明單位」、「上海市質量金獎」等多項殊榮。當前,公司正按照國家局「卷煙上水平」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發揚「和搏一流」企業精神,堅持「做精做強」戰略思想,抓牢「發展、改革、規范」工作主線,著力提升素質、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彰顯集團的發展力、製造力、創新力和凝聚力,積極推動技術創新、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文化建設、隊伍建設「五個上水平」,努力以新的姿態和新的氣勢,向「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企業邁進。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股比:15%)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裝備製造業集團,其歷史可追溯到1880年。公司於2004年3月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2005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共有核心企業60餘家,凈資產約152億元,員工約4萬人。 上海電氣旗下有電站、輸配電、重工、軌道交通、機電一體化、機床、環保、電梯、印刷機械等多個產業集團,公司集工程設計、產品開發、設備製造、工程成套和技術服務為一體,並形成了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和為客戶提供現代綜合服務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產品長期居中國領先地位,並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定的份額。
上海國盛有限公司(股比:15%)
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是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的大型投資控股和資本運營公司,2007年9月成立,注冊資本100億元人民幣,至2008年底總資產約370億元。 公司立足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圍繞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發揮國資重大產業投資平台、國有資產運作平台和國資市場化融資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主要開展非金融為主、金融為輔的投資,資本運作與資產管理,產業研究和社會經濟咨詢等業務。公司聚焦上海先導產業和新興產業,承擔上海戰略性產業項目投資,是上海市參與大型客機項目實施的出資主體。
4. 中航機電是中小盤股嗎
一般1億流通盤以下為小盤股,中航機電3.81億流通盤,可視為中盤股。
5. 中航機電屬於純正軍工股嗎
中航機電不屬於純正軍工股,真正的軍工股只有22隻。
6. 中航機電這個股票怎麼樣
中航機電股票
整體K線形態不好
上面套牢盤太多
7. 中航機電是什麼類的股票
你好。
中航機電屬於中航系,有如下概念:
1.無人機 2.軍工 3.航天航空 4.湖北板塊 5.中證500 6.深成500
8. 中航重機和中航機電是什麼關系
中證網訊停牌數日後,中航重機(600765)、中航黑豹(600760)、廈工股份(600815)同時公告,中航機電(002013)系統有限公司、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及廈門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簽署《重組廈門海翼集團有限公司協議》。中航工業將成為海翼集團實際控制人,海翼集團將成為中航重機、中航黑豹第二大股東。
根據重組協議,中航工業機電系統及中航工業通飛擬採取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的方式合計持有海翼集團54%股權,廈門市國資委持有海翼集團46%股權,中航工業將成為海翼集團的實際控制人。
目前廈門市國資委持有海翼集團100%股權,海翼集團為廈工股份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40.98%。上述劃轉完成後,中航工業將間接控制廈工股份48.28%的股份,廈工股份的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根據協議,此次重組完成後,海翼集團將分別持有中航重機388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4.99%;持有中航黑豹172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4.99%,成為兩家上市公司新的第二大股東,中航重機及中航黑豹的實際控制人仍為中航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