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恆大地產真的有現代人們所說的不堪嗎
毫無疑問,真的不堪,非常的不堪!
❷ 恆大集團負債逼近兩萬億,將如何翻身
恆大集團負債逼近兩萬億,將如何翻身?這究竟什麼原因呢?前段時間一直流傳著恆大集團因為負債過重,正在准備申請資產重組。據說資金數目相當大,高達兩萬億,再度登上熱搜。因為沒有辦法繼續償還債務,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不過這種情況大家不必過多解讀,畢竟如今哪家房地產企業,沒有負債呢,凡是從事這個行業,負債率都是最高的。至於說資不抵債,明顯有些誇張,目前還沒有達到那個地步。雖然恆大已經頻繁有大“動作”,但是短時間很難解決財政危機問題。存在著一些“不利信號”,穆迪將中國恆大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還有蘇寧,在投資者會議上表示,如果明年1月份恆大地產不能如期在境內重組上市,蘇寧計劃要求拿回之前投資的200億人民幣。
❸ 環京房企陷2000億債務危機,為什麼當地的房地產會這么慘
2000億債務,目前並未看到這一數字確切來自哪個部門;
但粗略估算一下,以2萬一平米樓價來估算的話,2000億也僅僅相當於1000萬平米的住宅價格——相當於每套100平米、10萬戶住宅而已。
我們知道,北京最大居住區一個“天通苑”,一個不夠兩個三個、也許就能覆蓋這種債務規模。
炒房客的命運,大抵上也是如此。因為手中持有的房產過多,房產價格一旦下跌,也可能生出還款問題。
而我們的住戶呢?在房價出現波動下行時候,面臨的窘境也其實沒多少不同。只不過,單個一戶家庭,一套住宅,資金量相對要小得多。
但我們在本文最後重點要強調的卻是,購房者、住宅開發商、建築商,這塊住宅生態當中的各個群體,彼此之間並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對接、分級機制。就導致我們的商品住宅市場,目前顯得十分混亂:住宅設計本身,經常並未考慮到住戶獨特需求;而居住在一棟樓的鄰里,彼此之間也因為未作分級,而在差異非常大的情況下匪夷所思地住在了一起;從而讓住宅對人“安居理想”的實現極為有限。這算是住宅領域當前亟待各方協同去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❹ 廣州恆大好像這次遇到危機了,不知將來還有沒有大動作了
現在暫時沒有危機了,你說的是上一場亞冠輸給全北那一場吧,從現在來看確實採取了大動作了。首先是效力德甲豪門的巴拉圭前鋒巴里奧斯6月報到;其次是里皮18日報到。這都是大手筆啊。李章洙已經順利完成了他在恆大的使命,一年沖超成功,一年拿到中超冠軍,今年亞冠涉險以小組頭名出現。接下來里皮將帶領恆大在亞冠的征程中走的更遠。看來恆大沒有讓球迷失望啊。
❺ 恆大負債率那麼高會破產嗎
恆大負債率那麼高不會破產。
恆大集團負債逼近21,000元,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負債率都是最高的,所謂的資不抵債就會破產,說的是那些資產不能夠徹底抵消那些債務,並且那些債務還要求清償的情況下。
一個大型的房地產企業,本身一定是有負債的,而且負債很高,但是別看它負債這么高,不會輕易破產,因為這樣一個房地產行業關乎到了很多人的命運,比如說銀行那些賬會不會徹底爛掉。
(5)恆大集團危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恆大再度交出有史以來最好的半年業績,進一步鞏固「利潤之王」的地位,足見其戰略決策的前瞻性。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的背後,一方面是由於恆大採用統一規劃、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的標准化運營模式,大幅降低了營銷、管理、財務三大費用,實現強有力的成本控制。
另一方面,恆大大力提升產品品質,增加產品附加值,為老百姓提供高性價比精品住宅,這也是其連續三年實施無理由退房的底氣所在。
❻ 恆大08年資金鏈斷裂,怎麼活過來d
2008年,許家印和恆大差一點就倒下了。
此前,恆大在全國市場攻城略地,品牌、團隊、土地和管理這四大條件皆備,唯獨欠缺的是資金。2008年3月,恆大地產啟動了登陸港交所的路演,市場對其估值一度高達1200多億港元。這不但意味著許家印有望以800億港元身價成為內地首富,更能讓恆大在全國各地鋪開的戰場上彈葯充足。
然而,風雲難測。一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恆大上市融資的計劃被迫擱淺。這幾乎成了當時房地產業跌入低谷的標志性事件。SOHO董事長潘石屹此時斷言:房地產業將在百天之內產生巨變。
業界一時風聲鶴唳,而恆大則深陷漩渦中心。當時,恆大向全國拓展的37個項目中,僅有4個項目達到了開盤銷售的標准,資金缺口一度高達120億元以上。在輿論的渲染中,這成了當年業界最悲壯的一幕,而雄心勃勃的許家印,則被描述成「野心膨脹的人」。很多人等著恆大倒下,以印證「百日巨變」的預言。
許家印回憶當時說:「很多人覺得恆大過不去這一關,他們不了解恆大。我隨便賣幾個項目不就回來了?但我沒有這樣做。為什麼?我心裡對局勢是有底的,我們還沒到賣項目的地步。況且,那麼困難的時候,我們九百多名中層以上幹部,沒有一個離開。」
看似四面楚歌,實則冷靜走局。為了補上資金缺口,許家印奔赴香港搬救兵。通過此前恆大開盤請明星助陣,許家印認識了英皇老闆楊受成,藉助楊受成的人脈,許家印又認識了新世界集團主席鄭裕彤。
關系雖然打通了,但談判過程卻一波三折。恆大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透露:「我們在香港那邊談啊談,談得差不多了,這邊突然蹦出一個大負面新聞,香港投資方就想,這是怎麼回事啊,我們再等等看吧。」
談判拉鋸戰似地持續了三個月,許家印心急如焚。為了取得鄭裕彤的信任,在這三個月里,許家印每周都要和鄭裕彤吃一次飯,並去鄭家打牌。他跟鄭裕彤玩鋤大地,跟其子鄭家純鬥地主,有時牌癮大還會玩至深夜。盡管許家印不太會講廣東話,鄭裕彤又不會說普通話,語言交流比較困難,但兩位在牌桌上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
這番苦心並沒有白費,鄭裕彤成了幫助許家印渡過難關的關鍵人物。2008年6月,鄭裕彤聯手科威特投資局、德意志銀行和美林銀行等投資機構,總共斥資5.06億美元入股恆大。其中,鄭裕彤通過旗下周大福以1.5億美元買入恆大3.9%的股份,成為這輪私募中的領頭羊。
趴在賬上的5億美元,加上鄭裕彤的力挺,使恆大負債率一舉降至65%,也讓許家印緩過一口氣。他隨即重新布置了全國37個項目的開發進程,重點突破其中18個項目。撐到十一黃金周時,18個樓盤全部齊開,恆大不僅以7.5折的「割肉價」銷售,還在幾個重點樓盤請來了明星造勢。比如,廣州恆大金碧天下開盤請來古天樂和李冰冰,單日斬獲銷售額2.5億元;武漢恆大華府開盤則請來謝霆鋒和范冰冰,當天創下2.8億元的武漢樓市銷售紀錄。
斷臂求生,危局逆轉。「低價+明星」的促銷手段,在短短兩個月內,為恆大回籠資金近50億元,迅速盤活了其他急待資金輸血的在建項目。2008年恆大銷售收入達到118億元,第一次躋身國內房企的「百億俱樂部」,許家印終於涉險過關。
至此,恆大地產已然形成了一個商業閉環——以中央集權的管理,確保標准化的運行,標准化進而推進快速開發,而後再用「低價+明星」引爆市場,隨即產生現金流反哺總部。這一閉環,有條不紊地高速回轉,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
2009年市場轉暖,恆大上半年銷售額便突破了百億元,銷售面積位列全國三甲,許家印藉此一掃晦氣,重啟了上市計劃。11月5日,恆大地產成功登陸港交所,當天股價大漲34%達到4.7元,鄭裕彤聯手國際資本投入的5.06億美元,收獲了6.6億美元的利潤,而憑借68%的持股比例,許家印以480億港元一舉成為當時的內地首富。
❼ 曾上市失敗「揭不開鍋」,許家印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地產大佬許家印也曾上市失敗揭不開鍋。看大佬如何東山再起?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選擇上市。上市是一個證券市場的術語,就是指首次公開募股。是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希望能夠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上市有三種,分別是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公司直接到非中國大陸的證券交易所上市,比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還有中國公司間接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並已在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次上市就是想要融資來解決資金鏈緊張的問題。但是沒想到市場需求卻並不能滿足他們。那麼,遇到此次危機的許家印是如何東山再起的呢?原來他去了香港,聯繫到了鄭裕彤和劉鑾雄。這是兩個大富豪,他們一起和其他幾家公司給許家印投資了10億美元。有了這10億美元的幫助,許家印度過了危機。
❽ 廣州恆大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什麼樣的大動作
在廣州恆大失去亞冠聯賽小組出線資格的當天深夜,恆大集團連續發布了兩條消息。第一,廣州恆大俱樂部改變管理模式,由過去董事長領導下的主教練負責制,改為董事長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第二,高寒不再擔任廣州恆大俱樂部總經理一職,由鄭智擔任俱樂部總經理。
不管什麼情況,恆大集團深夜發布的這兩條消息,都只是事情的開始,後續的大變動在不遠的將來肯定會發生。作為球迷,希望廣州恆大能夠盡快調整完成,盡快走出低谷,因為誰也不願意看到這支中超豪門就這樣沉淪下去。
❾ 恆大緊急辟謠資產重組事項,到底發生了什麼
早在今年1月31日,恆大已經將第一批和第二批戰略投資者700億股權投資增資協議中約定的實現重組上市期限延期一年,與第三批戰略投資者的700億股權增資一起,將期限延長至2021年1月31日。這1400億元戰略投資也是恆大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引進股權融資。
恆大與這批投資人簽訂的協議中,要保證在2018年至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500億、550億、600億,三年合計約1650億元。
如果在期限內沒有完成重組,投資者不再延期,將有權在限期屆滿前兩個月內,要求回購股權或者給予股權補償。
所以恆大的資產重組是必然的事情,距離戰略投資者的要求,期限只剩下4個月的時間,如果重組未能完成,恆大不僅要付出高額成本,還需要有足夠的錢回購股權,這才是目前恆大所面臨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