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市公司證券會掛名審計負責人離職有什麼手續
建議 您登陸中注協官網或證監會官網查詢。
㈡ 為什麼全部的上市公司不在一個證券所上市
上市公司為何不在一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有:
1、多地上市,增加不同市場上不同貨幣的運用能力,減低外匯風險;
2、在當地上市,為取得當地銀行的債務融資授信(後期融資主要渠道)增加容易性,提高額度;
3、解決監管與合規問題、反壟斷問題,滲入當地市場。例如:華為不是美國公司,那國家電信設備之類的招標有可能被國家安全等理由拒絕;
4、為當地市場並購作準備。理由同上,監管問題。
上市公司可以在多個交易所上市,我國好多公司同時在香港市場和國內滬市上市。如:民生銀行 (600016.SS) (1988.HK) ;中國人壽 (601628.SS) (2628.HK) ;中國平安 (601318.SS) (2318.HK) ;中信證券 (600030.SS) (6030.HK) 等。
㈢ 收購上市公司時,需要發出全面要約的情形有哪些請大家總結一下。
收購流程:
(一)經政府或者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准進行國有資產無償劃轉、變更、合並,導致投資者在一個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占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超過30%;
(二)在一個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實發生之日起一年後,每12個月內增加其在該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不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
(三)在一個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者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0%的,繼續增加其在該公司擁有的權益不影響該公司的上市地位;
(四)因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批準的確定價格向特定股東回購股份而減少股本,導致當事人在該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 30%;
(五)證券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其經營范圍內依法從事承銷、貸款等業務導致其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超過30%,沒有實際控制該公司的行為或者意圖,並且提出在合理期限內向非關聯方轉讓相關股份的解決方案;
(六)因繼承導致在一個上市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30%;
(七)中國證監會為適應證券市場發展變化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需要而認定的其他情形。
中國證監會自收到符合規定的申請文件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未提出異議的,相關投資者可以向證券交易所和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申請辦理股份轉讓和過戶登記手續。中國證監會不同意其以簡易程序申請的,相關投資者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提出申請。
㈣ 1.是否以下操作可以造成我欠證券公司錢 2.只剩1股時,如果上市公司,10送4,那麼會變成幾股10送8呢
無法交易,因為你交易完成後賬戶余額為負數,就好像你的錢只夠剛好買某隻股一百股,你若是委託,就不會成交,因為他接受委託前提條件就是你這次交易完成後賬戶余額不為負數。 系統自動計算標的額加手續費所需資金,如果你的經過扣除不足則不接受委託。
㈤ 證券會詢問函,上市公司可以不理睬嗎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該公司還未回復,很有可能是在造假如何應付證監會的問版詢,如果他們權的造假應付能夠通過問詢,那基本就無人能管他們的交易了,除非你有確切證據能夠舉報到證監會,第二詢問期間他們一般不敢繼續交易下去,除非自己有把握解決證監會的追問,所以會先擱置一下,看一下證監會的態度再行事,一般賬目有明顯造假的話是能夠甄別出來的,連續虧損的話,必定變為st股,至於他們會去如何運作就不好說了,如果想要伸張公平,建議收集證據舉報證監會吧,
㈥ 上市公司收購需要哪些法律文書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10號《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第二十三條 收購人持有、控制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達到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時,應當在該事實發生的次日向中國證監會報送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同時抄報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抄送證券交易所,通知被收購公司,並做出公告。未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履行報告、公告義務的,收購人不得繼續增持股份或者增加控制。
前款收購人繼續增持股份或者增加控制的,應當以要約收購方式向該公司的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約;符合本辦法第四章規定的,可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豁免。
前款收購人持有、控制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達到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百分之三十之前,已經報告、公告過上市公司收購報告書的,可以僅就本次報告書與前次報告書不同的部分做出報告、公告。
第二十四條 持有、控制一個上市公司的股份低於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的百分之三十的收購人,以要約收購方式增持該上市公司股份的,其預定收購的股份比例不得低於百分之五,預定收購完成後所持有、控制的股份比例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擬超過的,應當向該公司的所有股東發出收購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約;符合本辦法第四章規定的,可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豁免。
第二十五條 以要約收購方式進行上市公司收購的,收購人應當向中國證監會報送要約收購報告書,同時抄報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抄送證券交易所,通知被收購公司,並對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做出提示性公告。
證券交易所可以根據證券市場管理的需要,做出被收購公司掛牌交易股票暫停交易的決定。
㈦ 我公司是上市公司,向證券交易所報送的年度報告中是不是要寫明公司已發行的股票情況
問:我公司是上市公司,向證券交易所報送的年度報告中是不是要寫明公司已發行的股票情況?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結合證券交易稅有效性的分析,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在改革過程中不能僅考慮稅收收入問題,還要考慮到征稅的效率。
一、從我國證券市場的長遠效率看,證券交易稅收的改革應該側重於宏觀調控功能
自1990年深圳開征股票交易稅以來,我國證券稅收的聚財功能得到充分體現。但在世界范圍,宏觀調控是徵收證券交易稅的首要目標。20世紀80年代初,歐美國家證券稅制改革的目標是穩定證券市場,在稅種搭配、稅率設計方面充分體現了既有利於宏觀調控,又有利於長期投資和抑制短期投資的特點。因此,長遠來看,證券交易稅收的改革還應該側重於宏觀調控功能的發揮。
1.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稅收收入將缺乏繼續增長的可能。證券交易印花稅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主體稅種,曾是我國稅收收入中最強勁的增長點。從今後發展看,證券交易稅並不能一直保持強勁增長的態勢。目前我國證券交易成本非常高,僅次於丹麥,居世界第二;同時,由於受市場走弱的影響,2001年前5個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僅為136.7億元,比去年同期累計減收78.2億元,減少了36.4%;2002年1~9月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完成9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2.3%,減收152億元.隨著證券市場的成熟、證券法規的完善,以及證券稅收體系的不斷健全,證券交易稅的收入功能必將大打折扣。
2.證券交易稅的宏觀調控職能越來越重要。以我國台灣為例,1990年證券交易稅稅率上調至6‰,幾天之內股票指數從12000多點下跌到2500點;1993年下調證券交易稅稅率至3‰後,股市連續4天上揚,反應十分迅速。我國證券交易印花稅作為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證券交易印花稅最早於1990年7月1日在深圳證券市場開征,當時試行「對賣方徵收0.6%」的稅率,此後經過3‰—6‰—3‰—5‰—4‰幾次稅率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在不同的階段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鑒於我國證券市場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改革方向應該是有利於宏觀調控,有利於證券市場高效、平穩和有序運行。
二、從征稅效率的角度看,證券交易印花稅的改革應致力於稅種的設計
首先,在引入證券交易稅後,有兩點應引起重視:;
其次,對不同的金融工具征稅所取得的稅收收入是不同的。在1%的交易稅下,對股票征稅的稅收收入大約是從與該股票有同樣收益的投資組合所得稅收收入的10倍,可見對股票征稅更有效率。
㈧ 某上市公司違反《證券法》的規定,應同時承擔繳納罰款、罰金和民事賠償責任,如公司全部財產不足以全部支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二百三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05年10月27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