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上市公司為什麼並購

上市公司為什麼並購

發布時間:2021-05-25 12:18:14

『壹』 企業並購的原因有哪些

  1. 有人才,收購這個團隊

  2. 有技術,收購這個技術可以壯大自己和節省研發時間

  3. 對自己是個威脅,收購可為我所用,不收購可能會變成競爭對手,或被其他對手收購

『貳』 為什麼說換股收購是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實施股權並購的理想方式

換股收購是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實施股權並購的理想方式的原因:
換股並購是專指收購公司將目標公屬司的股票按一定比例換成本公司股票,目標公司被終止,或成為收購公司的子公司。
換股並購的優點:
1、收購方不需要支付大量現金,因而不會使公司的營運資金遭到擠占。
2、收購交易完成後,目標公司納入兼並公司,但目標公司的股東仍保留其所有者權益,能夠分享兼並公司所實現的價值增值。
3、目標公司的股東可以推遲收益實現時間,享受稅收優惠。
根據具體方式,可有三種情況:
1、增資換股。收購公司採用發行新股的方式,包括普通股或可轉換優先股來替換目標公司原來的股票,從而達到收購的目的。
2、庫存股換股。在美國,法律允許收購公司將其庫存的那部分股票用來替換目標公司的股票。
3、母公司與子公司交叉換股,其特點是收購公司本身、其母公司和目標公司之間都存在換股的三角關系。通常在換股之後,目標公司或消亡或成為收購公司的子公司,或是其母公司的子公司。

『叄』 為什麼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有超51%的股份也會被收購

收購(Acquisition)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以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經濟行為。收購是企業資本經營的一種形式,既有經濟意義,又有法律意義。收購的經濟意義是指一家企業的經營控制權易手,原來的投資者喪失了對該企業的經營控制權,實質是取得控制權。行業蕭條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可以在對方公司的二級市場進行低價股票收購。從法律意義上講,中國《證券法》的規定,收購是指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的30%時發出要約收購該公司股票的行為,其實質是購買被收購企業的股權。
收購方式
任何進行收購的公司都必須在決策時充分考慮採用何種方式完成收購,斥同的收購方式不僅儀是支付方式的差別,而且與公司的自身財務、資本結句密切相關。
1.現金收購。現金收購是一種單純的購買行為,它由公司支付一定數額的現金,從而取得目標公司的所有權。現金收購主要有兩種方式:以現金購取資產和以現金購買股票。
2.用股票收購。股票收購是指公司不以現金為媒介完成對目標公司的收內,而是收購者以新發行的股票替換目標公司的股票。
3.承擔債務式收購。在被收購企業資不抵債或資產和債務相等的情況下,收購方以承擔被收購方全部或部分債務為條件,取得被收購方的資產和至營權。

『肆』 企業為什麼要並購

銷售服務可以根據不同的標准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產品銷售過程,銷售服務可分為兩類:售前服務和售後服務。這也是常用的分類標准和服務類型。售前服務是指在產品銷售前提供給客戶的各種服務。如產品咨詢,產品設計,產品演示和其他銷售服務活動。售後服務是指產品售出後提供給客戶的各種服務。如代理寄售,產品維護,零件供應,退貨和更換以及其他銷售服務活動。

2.根據銷售服務的性質,可以將其分為兩類:技術服務和非技術服務。技術服務是指企業向客戶提供的與產品技術和實用性有關的服務。如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安裝調試等銷售服務活動。這種服務需要由具有專門知識的技術人員來執行。非技術服務是指與企業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實用性無關的服務。如送貨上門,分期付款,倉儲等銷售服務活動。

3.根據銷售服務成本,可將其分為兩類:免費服務和付費服務。免費服務是企業免費提供給客戶的銷售服務。如產品咨詢,免費安裝,免費送貨,免費寄售等,所有不收費的服務均為免費服務。付費服務是指向客戶提供某些服務項目時向客戶收取一定費用的公司。

由於公司提供的銷售服務越多,所需的支出也就越大。如果所有這些都是免費提供的,則該公司將無力負擔。適當收取一定費用也是必要的,並且可以被客戶認可。但是,企業提供的有償服務的收費標准通常僅限於生產成本,客戶必須享有優惠並具有相應的承受能力;如果收費過高,客戶會感到抵觸,這會影響產品銷售並使銷售服務成為無效服務。

4.根據銷售服務時間,可以分為長期服務和短期服務。長期服務是指企業向客戶提供的某些服務項目,從客戶購買企業產品之初就一直存在。例如,產品的終身保修是一項長期服務。短期服務是指企業提供給客戶的某些服務項目,限於一定時期。如對產品實行三年保修;購買產品後的一個月內執行退貨和更換。

『伍』 企業為什麼要並購

一種是財務收購,就是投資,低買高賣或者包裝上市大多數是戰略收購了,橫向整合同類資源,消滅競爭整合資源擴大市場優勢,追求規模化效益。再就是縱向一體化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發展,還有就是多元化收購布局,分化企業經營風險,布局創收平台。網上soso,很多相關內容

『陸』 上市公司為什麼並購

收購是指一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取得其他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以實現一定經濟目標的經濟行為;並購是指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占優勢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並購一般是指兼並和收購。兩者的區別在於:首先,收購屬於並購的一種形式;其次,並購除了採用收購的方式,還可以採用兼並的方式,兼並又稱吸收合並,是指兩個獨立的法人兼並和被兼並公司,通過並購的方式合二為一,被兼並公司的法人主體資格消亡其財產和債權債務等權利義務概括轉移於實施並購公司,實施兼並公司需要相應辦理公司變更登記;然而收購則是收購者取得了目標公司的控制權,目標公司的法人主體資格並不因之而必然消亡,在收購者為公司時,體現為目標公司成為收購公司的子公司。

『柒』 為什麼要並購

孫旭東/文中國平安的游春博士以2005年中國上市公司開展的並購事件為研究對象,發表文章《中國上市公司並購動機與績效:從產業效應角度的分析》,分析了產業效應對公司並購動機和並購績效的影響。
產業效應,是指在其它條件(年度效應、企業效應等)相同的情況下,某產業內企業的平均業績優於另一產業的效應。
對於並購績效,許多學者通過大量的實證分析得出了相關並購比不相關並購績效要好的結論。然而作者注意到,對並購績效的實證分析幾乎都是以財務指標來衡量的。作者認為,並購動機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提高盈利能力,而有的更看重進入一個新的產業領域、關注企業的長期成長性而相對忽略短期利益。因此,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研究中國上市公司並購事件,研究產業因素對並購的影響。
作者將並購劃分為橫向、縱向和混合三個類型,其中橫向並購是指處於相同市場層次上的或者具有競爭關系的企業並購;縱向並購是處於不同市場層次上的企業之間的並購;混合並購是處於互不關聯的市場上的企業之間的並購。研究表明:1。產業效應確實對公司並購有顯著的影響;2。產業效應對混合並購具有積極的顯著的影響。
作者認為,本文對公司並購有如下啟示:1。在將產業效應納入到公司並購績效評價體系下,公司並購績效與單純的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是不相同的;2。產業效應影響公司並購動機和並購績效,並且對不同類型並購的影響是不同的,對混合並購影響最為顯著;3。對公司並購績效的評價應該結合不同並購動機來進行研究和評價,這樣才有可能真實地評價一起並購事件是否真正成功。■點評作者供職於中國平安,或許這篇文章能夠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平安喜歡並購。
作者的出發點對投資者其實頗有借鑒價值——國外的研究表明,產業效應是企業業績變動的決定因素,其對企業業績的影響要大於企業效應;由於產業結構的變化相對穩定,比起企業效應對企業業績的影響來說,產業效應的影響力更為持久和穩定。
不過,國內市場對混合並購的反應是否過於樂觀了?作者發現,「傳統產業中的企業一旦通過並購進入到了這些新興產業中,雖然短期內公司業績並沒有大的改善,但由於新進入產業具有較高的產業效應,投資者對公司有樂觀的預期,公司的價值因並購而得到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本文中採用的方法(以托賓Q值來衡量產業效應),得出混合並購績效較佳的結論是理所當然的。不過,我注意到,作者是通過比較樣本公司並購當年年初和年末的情況作出判斷的,這未免有過於關注短期影響之嫌。過於關注並購對短期財務指標的影響當然不對,但過於關注並購對短期內股票價格的影響也有些說不過去。如果作者能夠研究一下樣本公司並購更長時間(如三至五年)後財務業績及股價的情況,結論一定更有說服力。
近來國內外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並購是一門大學問,而國內公司的表現欠佳。雖說公眾和媒體有些過於在意並購價格的高低,過於在意並購對財務業績的影響,但如果上市公司並購時太過慷慨,對並購過於自信,終將會影響其企業價值。

『捌』 真相:企業並購為什麼那麼火

作為中小企業要想自己迅速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困難,尤其生產的產品與大企業生產的沒有太多差異的時候。中小企業之所以小,一定是與大企業之間存在全方位的差異,中小企業要生存最好的選擇就是投奔大企業,而對於大企業而言,通過兼並中小企業可以迅速的進入自己想進入的行業和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們開始明白,企業應將目光從單純生存問題更多的轉向策略性增長,而並購也成為利潤增長的重要途徑。中國企業期望拓展新市場、獲得新技術和成熟的品牌,對收購的意願也大幅增長,這是企業家們遲早必須走出去的一步。

問題來了,所有人都知道企業並購的好處所在,很多的大企業最近都找我尋求同樣的幫助,找到可以並購的企業實施並購,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度實際上是非常大的。

中國有大量的中小企業和經營不善的企業等著被並購或者有大企業入股,其中不乏有不少好的企業希望找到好的合作夥伴幫助其發展,也有很多的大企業包括不少的上市公司做夢都想通過並購企業壯大自己或者迅速的進入自己想進入的領域,為什麼雙方對不上路呢?

這就引出兩個問題,第一類企業:自己經營不錯、盈利狀況良好,盡管銷售額就是兩三個億,但自我感覺良好,老闆就想通過自己發展,根本不想賣;第二類企業:自己經營不善、盈利狀況很差,盡管銷售額也有兩三個億,但經營十分困難,做夢都想賣掉自己的企業或者引入戰略投資者。你認為好的企業,人家不想賣,人家主動想投靠你的企業你又不想買。個人認為一個成功的並購必須來自於下面兩個方面:

第一,你找到的企業處於朝陽行業,但由於經營不善企業運作的非常困難,他們想尋找大的企業作為合作夥伴幫助其發展。個人不認為並購處於夕陽行業的中小企業有價值,盡管有些企業目前看上去運營良好。

第二,盡管你找到的企業銷售額大約在兩三個億,但老闆雄心勃勃非常想成就一份事業,並且深深的知道靠自己的能力要將企業迅速的做大做強是做不到的。

『玖』 什麼叫「並購」;為什麼要並購;並購的股權是怎麼分的

並購是指兩家企業合並後,組成一家新的企業,在股權分配上大多是個佔50%,並購可以實現強強聯合,使企業更強大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為什麼並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
外匯穩嗎 瀏覽:631
股票趨勢圖怎麼畫 瀏覽:466
原油期貨現在是多少 瀏覽:15
銀行房產抵押貸款40萬還款5年 瀏覽:525
股指期貨交割是促使股指期貨 瀏覽:287
2018中公教育股票歷史價格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