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動駕駛成熟度報告出爐,中國排名第20,榜首國家令人意外
文/張一
不到一周前,上海推出了首個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位於金橋。這也是國內超大型城市率先開放的中心城區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場景,上海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再也不用只能在臨港、奉賢以及嘉定這些偏遠的「無人區」打轉轉了。
此外,這份報告還指出中國在數據共享做的不夠,對高精地圖的發展會有影響,但在行業夥伴關繫上卻排在了30個國家中的第一位。
另外,而5G基礎建設的加入也會加快自動駕駛發展的步伐,中國的年輕人對於自動駕駛的接受度很高。總而言之,雖然這份排名中中國的排名目前並不靠前,但發展潛力很大,有短板但也有遙遙領先的優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中國自動駕駛企業齊迎「高光時刻」
在肺炎疫情的籠罩下,全國車市一片愁雲慘淡,不過也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自動駕駛。
今年1月,國內突然爆發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疫情,為助力抗疫,一輛輛由京東、網路、美團等國內企業研發的無人車被迅速投放到各大醫院及隔離點,用於運送葯物及生活物資,不僅讓自動駕駛大刷了一把存在感,也使得這項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驗證。
2月底,在國內很多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都深陷肺炎疫情帶來的業績虧損之際,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Pony.ai(小馬智行)和馭勢科技卻憑借在自動駕駛領域領先的技術實力,逆勢吸金,分別獲得了豐田和博世的投資。
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公布了《2019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顯示在MPI(MilesPerIntervention,每兩次人工干預之間行駛的平均里程數)值排名中,前十名就有5家企業具備中國背景,分別是網路、AutoX、Pony.ai、滴滴、PlusAI,其中網路Apollo排名更是首次超過Waymo,奪得第一,再顯中國技術公司在自動駕駛賽道上的勢不可擋。
一直以來,自動駕駛測試車的脫離接管情況被認為是衡量自動駕駛汽車實際性能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測試車輛脫離次數越少,人為干預接管的次數越少,就表明該車的自動駕駛系統越穩定,其所在公司自動駕駛研發水平越高。
因此從某些程度上來講,此次DMV榜單前十中國技術公司占據半壁江山,也體現了中國在自動駕駛研發方面整體實力的顯著提升,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
中國自動駕駛企業強勢征戰海外
據此次DMV報告,去年網路在加州依舊只投放了4輛測試車,但總測試里程卻較2018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達10.83萬英里,共脫離6次,平均每18,050英里接管一次,與2018年的平均每206英里接管一次相比,進步明顯。
圖片來源:網路Apollo
AutoX除了在加州的測試,今年也計劃在國內開展自動駕駛載人測試。在2020CES上,AutoX與FCA達成合作,雙方今年將基於FCA旗下的Pacifica大捷龍打造一款無人車PacificaX(捷龍星),並在深圳、上海等地實現規模化投放,其中在上海,AutoX計劃推出100台無人駕駛計程車用於試運營。而更長遠來看,AutoX還將聯手FCA在整個亞洲市場布局自動駕駛汽車。
另據了解,今年年底AutoX還將在歐洲大規模部署首批RoboTaxi。2019年7月,AutoX與瑞典電動汽車製造商國能(NEVS)達成獨家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雙方將把AutoX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集成至國能下一代汽車架構中,從而在2020年將雙方合作研發的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投放到歐洲的公共道路上。
滴滴在2019年對於自動駕駛也有了更明確的規劃。2019年8月,滴滴宣布正式將旗下自動駕駛部門升級為獨立公司,用於開展自動駕駛研發、產品應用及相關業務拓展。之後剛過一個月滴滴就獲得了由上海市頒發的首批載人示範應用牌照,另外兩家獲牌企業分別是上汽和寶馬。
按照規劃,滴滴將於今年年初在上海落地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在特定公開道路上投入30輛L4+級別的自動駕駛車輛,屆時滴滴的乘車界面會新增一個「自動駕駛」選項,與現有的「快車」「專車」「計程車」等乘車選項並列,如果乘客選定的乘車起點和終點在特定區域內,滴滴會派出自動駕駛車輛接單。不過,或許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目前滴滴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仍未上線。
可以說,無論是無人車抗疫,中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獲車界巨頭加持,還是DMV自動駕駛報告中的亮眼成績,都表明當前國內企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全球影響力正處於快速提升階段。或許目前,國內在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方面還面臨供應鏈不成熟、政策法規不完善等多重難題,但從細分市場來看,高級自動駕駛技術在封閉場景的落地還是指日可待的。
圖片來源:馭勢科技
剛剛獲得零部件巨頭博世投資的馭勢科技就證明這一點。在經歷了兩年多的研發測試和試運營後,已經於2019年12月30日在香港國際機場內啟用了無人物流車為旅客提供行李運輸服務,這是全球首個在機場實際操作環境下運行的無人駕駛常態化運營項目,亦是首個無人貨運商業化服務。未來,隨著更多類似的項目逐漸落地,國內無人駕駛有望迎來真正的春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自動駕駛公司的最新排名中特斯拉為何墊底
特斯拉從創立至今,就一直採用自己造車「單打獨斗」的模式,這使得其在量產能力、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產品組合能力及合作關系等因素上與傳統汽車廠商相比不僅沒有加分,反而成為減分項,而其自身的市場表現也證明了這點。
D. 現在中國哪家公司的自動駕駛技術比較好
國內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目前基本都是被ABCD這幾家外企壟斷,A是奧托立夫,也就是目前的維寧爾,在國外這家主要是沃爾沃的項目,在國內之前主要是吉利的項目,不過上半年好像沒搞好,不過據說廣汽的新項目給了他們,不過目前這家項目量不多,B是指博世,目前智能輔助駕駛70%的市場份額都是被博世把控,原因在於其整車的集成能力,轉向有博世華域,制動系統,這都是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執行機構,博世目前的項目主要是新平台的轉換,所以多多少少也有不少問題,C是大陸電子,其公司雷達目前做的還是不錯的,但是集成能力比較差,國內目前還是比較低級的智能輔助駕駛產品,D是德爾福,也就是現在的安波福,目前廣汽,長城,泛亞,北汽,均有智能輔助駕駛產品,已經量產的有HWA功能,在行業中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但是由於內部斗爭,負責開發的大佬們被斗跑了,所以等於自宮了,想要超越博世,難了!除了這些還有采埃孚,萬都等企業,不過目前量都不是很大!目前攝像頭龍頭老大以色列的MOBIEYE也在做相關的開發,不只提供攝像頭及晶元,還提供智能輔助駕駛和智能駕駛演算法,目前吉利的個別項目全包給他們開發!
國內的企業目前做的好的恆潤 德賽西威 華域 等企業吧,不過都是產品量比較少的,比如恆潤在做的上汽的,基本都是銷量小的車型,車型多的都是博世!也有主機廠自己開發的,比如長安,目前ACC 等比較基礎的功能都是自己開發量產,由博世或大陸等提供雷達和攝像頭!
E. 2019自動駕駛成績單:百度「超越」Waymo成第一中國公司齊發力
▲日產的自動駕駛汽車
除此之外,Tier1們也顯得十分冷淡,只有法雷奧北美一家提交了數據,不過MPD卻在整體排名中位列倒數第三,其他包括安波福、博世、大陸在內的供應商巨頭則沒有提交數據。
但是因為加州DMV只要求提交在加州境內的路測數據,所以實際情況是Lyft在拉斯維加斯的數據,並沒有統計在其中。
車東西此前曾從安波福亞太區總裁楊曉明處獲悉,自2018年安波福和Lyft合作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投放無人計程車開始至2019年年底,他們的無人計程車的服務次數已經達到了7萬次。
結語:自動駕駛再進一步中國軍團開始嶄露頭角
這里需要再次提醒一下,DMV的報告是由各家公司自行提供的,而每家公司在路測場景和對脫離的認知並不完全相同。換言之,我們可用DMV報告中數據和據此形成的榜單作為了解自動駕駛發展的參考,而不能用來作為判定單個公司水平高低的唯一根據。
比如,DMV這份成績單就很明顯無法描述各家公司在加州以外地方的表現情況。
不過,粗略地看,不論是路測里程還是車隊規模,2019年的自動駕駛汽車都和前一年相比又邁進了一步。同時,中國公司也開始在自動駕駛領域嶄露頭角,2018年MPD排名前十的玩家中有5家來自中國,2019年則有6家屬於中國公司。
未來隨著更多無人計程車開始上路測試,低速無人車在物流、清潔等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自動駕駛行業也將逐漸走向落地和成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自動駕駛公司最新排名:特斯拉為何墊底
19家企業被分為四類:領導者、競爭者、挑戰者和追隨者,下面列出這四類企業具體包括哪些(排名分先後)。
領導者:通用、福特、Waymo、大眾、戴姆勒-博世、雷諾日產聯盟、安波福、寶馬-英特爾-FCA
競爭者:沃爾沃-Autoliv-愛立信-Zenuity、PSA、Navya、網路-北汽、捷豹路虎、豐田、現代
挑戰者:Uber、特斯拉、本田和蘋果
追隨者:無
綜合排名中的前十名:通用、Waymo、戴姆勒-博世、福特、大眾、寶馬-英特爾-FCA、安波福、雷諾-日產聯盟、沃爾沃-Autoliv-愛立信-Zenuity、PSA。
G. 中國本土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自動駕駛系統研發企業
現在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網路、地平線、福特泰克吧,現在中國自動駕駛市場處於爆發狀態,新公司很多很多,但是像福特泰克這種能夠前裝量產,拿到最具影響力企業,登上2020年新經濟之王500強企業榜單的公司還是很少的。
H. 新能源汽車品牌排行十強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品牌有:
1、特斯拉:特斯拉公司(Tesla Inc.)是美國一家產銷電動車的公司,由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工程師於2003年7月1日成立,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矽谷地帶。
特斯拉汽車公司以電氣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專門生產純電動車,生產的幾大車型包含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Tesla Model X。特斯拉汽車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鋰離子電池的電動車公司,其推出的首部電動車為Roadster。
從2008年至2012年,公司在31個國家銷售超過2250輛Roadsters。公司在2010年開始為英國和愛爾蘭市場生產右側行駛的Roadster,並擴大銷售至澳洲,日本,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國大陸。2016年11月22日,公司已完成對太陽能公司SolarCity的收購交易。
4、比亞迪BYD: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211.HK),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是一家擁有IT,汽車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
比亞迪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將近20萬人。
5、Cadillac凱迪拉克:凱迪拉克(Cadillac)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一個豪華汽車品牌,在北美甚至成為高品質與豪華的同義詞。
百多年來,凱迪拉克汽車在行業車內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締造了無數個豪華車的行業標准。被一向以追求極致尊貴著稱的倫敦皇家汽車俱樂部冠以「世界標准」的美譽。
I. 自動駕駛公司有哪些
自動駕駛公司有:
阿波羅-平台 地平線
馭勢科技 四維圖新 Pony.ai Momenta
文遠知行 主線科技
路暢科技 TuSimple-卡車
飛步科技-卡車 智加科技 禾多科技 易航智能
環宇智行 領駿科技
牧月科技 中創博遠-農機
踏歌智行-礦車
DeepMotion-高精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