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利空
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只能說明該公司不能很好的利用現有資金
或者說資金已經嚴重過剩
資金嚴重過剩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會下降
說句不好聽的這公司有些「不務正業」指望他股票大幅上漲幾乎是不可能
② 新三板企業購買理財產品有什麼好處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旨在提高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財務費用。公司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投資理財產品,是在確保募投項目所需資金和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的,不影響日常資金正常周轉和募投項目的正常建設,並能降低公司的財務成本。
上市公司的資金無論是自有資金還是募集資金,其初衷應該都是支持實體產業快速發展,雖然提高資金效率的理由無可厚非,但是如果能夠找到更好的投資項目,實現資產收益率的提升,或許才是提高資本市場整體吸引力的大智慧。
③ 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股價會上漲嗎
一般是不會的,從正常的角度思維,上市公司買理財產品有兩種可能性:1、公司超募了許多資金,無處使用,只好買點理財產品增加點利潤;2、公司的實體經營並不健康,大量現金閑置,沒有更好的投資項目可投,長期發展堪憂。
④ 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是利好還是利空
你好,中性偏空吧。能買理財說明該公司不缺流動資金,但把錢拿去理財也不用於公司主業, 也說明該公司對於下一步的業務擴展沒有信心或者沒有動力,
⑤ 購買理財產品是利好嗎
你是指上市公司拿錢去購買理財產品嗎?如果是,那這個消息屬於一般,公司賬上現金
流比較多的話應該去擴大生產,但是拿去理財,對主業沒有任何幫助。
⑥ 上市公司用自🈶️閑置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好事嗎
操作好了就是好事情!現在養老金都入市了!只要操作良好有序,讓錢生錢,還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不可以違規冒進!
⑦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有哪些
最近,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這種理財產品收內益的節節攀升,不但吸引容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不過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已經開始不淡定了,年初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將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等財務投資領域。對於廣大股民和實體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資者還要留意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情況,留意相關公告信息。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萬元,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相信監管層後續會繼續完善相關規定內容,更有效的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用投資者的錢或者自有閑置資金用於財務投資。
⑧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對公司股票有什麼好處
也是投資的一種,如果所購買理財產品的價格大幅上漲,那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有好的表現
⑨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好嗎
可以提高公司資金的流動收益,只是一個預期的非主營的收入增加的希望,投資也有風險,浮動收益的話,也可能導致公司投資的虧損,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⑩ 理財產品收益率走低但上市公司購買熱情高嗎
新年開市抄第一周,銀行理財產品預襲期收益率再一次「如約」回落。普益標准監測數據顯示,上周共有242家銀行發行了1468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凈值型產品),發行銀行數減少30家,產品發行量減少399款。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82%,較上期下降0.09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年初以來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不再高企,但這似乎並未影響上市公司委託理財的熱情,由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尤其是保本型理財產品可以輕松地獲得穩定的收益,年初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熱情不降反升,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高達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