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到宜興阜駕校怎麼走
沒有直達的,但有很近的,因為它在外環線上,公交車不可能路過,以下任意車在「紅星橋」站下車後,沿著河邊向東走,也就是向外環線的方向走20分鍾就到外環了,見外環坐拐100米過馬路就是津宜駕校,也叫天津宜興埠駕校。千萬別坐641,641下車後得走40多分鍾才能到
市區線路 天津27路天津站7:10 磨床廠8:00 ;(區間)津圍公路5:00-23:00 →天津站5:10-23:00 ;
線路信息:1.5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有效 天津市公共交通一公司
天津27路 上行(共27站) 天津站7:10
天津站(A站台) - 北安橋 - 民主道(原第一醫院) - 新貨場 - 昌海公寓 - 獅子林大街 - 金緯路 - 宙緯路 - 辰緯路 - 北站 - 北寧公園 - 北站體育場 - 天津服裝城 - 建昌道 - 工程學校(河北客運站) - 泗陽道 - 建昌橋 - 軋鋼三廠 - 紅星支路 - 紅星橋 - 紙箱廠 - 宜興埠 - 民賢里 - 津圍公路 - 四機床 - 標准件廠 - 磨床廠(LG電子公司)
天津27路 下行(共28站) 磨床廠8:00
磨床廠(LG電子公司) - 標准件廠 - 四機床 - 津圍公路 - 民賢里 - 宜興埠 - 紙箱廠 - 紅星橋 - 紅星支路 - 軋鋼三廠 - 建昌橋 - 泗陽道 - 工程學校(河北客運站) - 建昌道 - 天津服裝城 - 北站體育場 - 北寧公園 - 北站 - 辰緯路(東) - 宙緯路 - 金緯路 - 獅子林大街 - 昌海公寓 - 新貨場 - 勝利路 - 平安街 - 北安橋 - 天津站(A站台)
市區線路 天津675路田園小區6:10--21:00 天津博物館6:15--21:30 ;
線路信息:普通車1.5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無效;空調車2.0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無效 天津市公共交通四公司
天津675路 上行(共44站) 田園小區6:10--21:00
天津博物館(博物館公交站) - 天津老年大學 - 西園南里 - 賓西樓 - 歐亞花園 - 賓水橋 - 體院北 - 華夏未來(環湖中道) - 氣象南里 - 環湖醫院 - 天塔 - 聶公橋 - 八里台 - 七里台 - 六里台 - 海光寺 - 升安大街 - 南門外大街 - 南市食品街 - 鼓樓東 - 城廂東路 - 東馬路 - 望海樓 - 十字街 - 小樹林 - 開雲大廈 - 王串場四號路 - 潤園里 - 天津服裝城 - 建昌道 - 工程學校(河北客運站) - 泗陽道 - 建昌橋 - 軋鋼三廠 - 紅星支路 - 紅星橋 - 紙箱廠 - 玉翠里 - 玉琢里 - 振宜樓 - 民宜里 - 三千路 - 萬科新城 - 田園小區
天津675路 下行(共41站) 天津博物館6:15--21:30
田園小區 - 三千路 - 民宜里 - 振宜樓 - 玉琢里 - 玉翠里 - 紙箱廠 - 紅星橋 - 紅星支路 - 軋鋼三廠 - 建昌橋 - 泗陽道 - 工程學校(河北客運站) - 建昌道 - 天津服裝城 - 潤園里 - 王串場四號路 - 開雲大廈 - 小樹林 - 十字街 - 望海樓 - 城廂東路 - 鼓樓東 - 南市食品街 - 南門外大街 - 升安大街 - 海光寺 - 六里台 - 七里台 - 八里台 - 天塔 - 環湖醫院 - 氣象南里 - 華夏未來(環湖中道) - 體院北 - 賓水橋 - 歐亞花園 - 賓西樓 - 西園南里 - 天津老年大學 - 天津博物館(博物館公交站)
市區線路 天津852路川府新村6:00--21:30 軋鋼三廠6:00--21:30 ;
線路信息:1.5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無效 天津市公共交通三公司
天津852路 上行(共36站) 川府新村6:00--21:30
軋鋼三廠 - 紅星橋 - 紙箱廠 - 玉翠里 - 玉琢里 - 振宜樓 - 宜白樓 - 榆關道地道 - 榆關道 - 白廟 - 勤儉橋 - 勤儉道 - 丁字沽 - 西沽 - 西於庄 - 振興樓 - 旱橋 - 西站 - 大豐橋 - 西馬路 - 隆春里 - 康華里 - 西關大街 - 瑞德里 - 五十中學 - 西市大街 - 凱立家園 - 公交三公司 - 宜賓西里 - 咸陽北里 - 嘉陵道 - 南江里 - 南江東里 - 資陽路 - 川南里 - 川府新村(川府新村公交站)
天津852路 下行(共37站) 軋鋼三廠6:00--21:30
川府新村(川府新村公交站) - 川南里 - 資陽路 - 南江東里 - 南江里 - 嘉陵道 - 咸陽北里 - 宜賓西里 - 公交三公司 - 凱立家園 - 西市大街 - 五十中學 - 瑞德里 - 西關大街 - 康華里 - 隆春里 - 西馬路 - 大豐橋 - 西站(西站公交站) - 西站 - 旱橋 - 振興樓 - 西於庄 - 西沽 - 丁字沽 - 勤儉道 - 勤儉橋 - 白廟 - 榆關道 - 榆關道地道 - 宜白樓 - 振宜樓 - 玉琢里 - 玉翠里 - 紙箱廠 - 紅星橋 - 軋鋼三廠
② 阜駕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阜駕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統計,阜駕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③ 臨泉阜氣駕校異省的可以報名么
可以的呀
現在規定是可以異地申領駕駛證的
而且是所有準駕車型都可以申領的
④ 思阜集團有涉嫌傳銷嗎
沒有。但是從2015年開始銷量下滑。他們也在努力開拓新的銷售渠道。但困難重重。原銷售方式的紅利期已過。
⑤ 以曹操為首的魏國政治集團的上層人物有哪些
曹操系統的人才來源極其復雜,有「拔之於亡虜之內」的降人,有東漢的高乾子弟,有各地的高士名流,還有從社會中下層得到上司賞識的人才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和曹操本人在各階段作出的不同決策以及他本人對人才選拔的態度是分不開的。
以下便以六例說明此事
1.東漢高幹名流子弟
代表人物:荀氏叔侄、陳群父子、司馬家族等。
東漢末年雖然政治腐敗,買官賣官現象嚴重,但在此時期仍出現了一些社會名流。這些社會名流有的有一定道德名聲(如荀彧祖父荀淑「知名當世」,陳群祖父陳寔、父親陳紀「皆有盛名」),有的在東漢政權中擔任高官(如荀彧的叔叔荀爽曾任東漢司空,三公之一,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曾任京兆尹)。因此這些人的社會地位都是相當高的。
既然這些人的道德修養較高,那麼他們對他們的子侄輩的家教必然抓得很緊(《三國志•司馬防傳》:諸子雖冠成人,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父子之間肅如也。),他們受到的教育也必然是當時頂尖的。因此這樣一群高幹名流子弟的素質、知識水平、志向等也是非常高的。以曹操選拔人才的方針,沒有理由不會看上這樣一個特別的人群。
而這樣一群人物,也的確為曹魏的建設出了很大的力氣。荀彧、陳群、司馬懿等人都在曹魏擔任過極高的官職。荀彧生前在曹操系統一直是二號人物,在曹操出征的情況下,基本是有他來主持日常事務(後世常常由太子擔負監國之責)。司馬懿是曹丕指定的託孤之臣,曾任撫軍大將軍。陳群曾任鎮軍大將軍(見《三國志•陳群傳》)。而這一人群的後代在魏國末期亦有相當作為,多在兩晉時期成為著名的士族大家。
到了魏國中後期,這一特定人群演變為司馬氏集團一家獨大,與曹爽集團分庭抗禮。在司馬懿消滅曹爽集團以後,曹魏上下再也沒有一個政治集團能夠向他們發出有力挑戰,形成權臣政治。最後終於由該集團第四任領導人司馬炎篡位。
2.曹氏、夏侯氏親族。
代表人物:夏侯兄弟、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
曹操之父曹嵩原為夏侯氏之子,過繼給宦官曹騰為子。因此曹家和夏侯家關系非比尋常。在三國時期,兩家都出了相當多的軍事人才。
當曹操起兵時,兩家皆給予了很大幫助。夏侯淵、夏侯敦、曹仁、曹洪等人均在當時加入了曹操的軍隊,在早期曹操缺兵少將的時候提供了很大幫助。後來他們在曹操統治後期都擔任了相當高的職位。夏侯敦逝世時任大將軍,夏侯淵戰死於征西將軍任上,曹仁曾任大司馬。曹洪在曹丕時代遭政治迫害,幸得卞太後相救,明帝時去世,任驃騎將軍。
曹氏集團的一代半出現在曹操統治後期,以曹休、曹真為代表。當時曹操對他們也十分看重,他們表現出的才能也非常明顯。二人早在漢中戰役之前就曾領過虎豹騎,曹真是文帝的三大託孤之臣之一,在明帝時期主西部防務,曹休在當時亦掌東部防務。曹休曾任大司馬,曹真任大將軍。
曹氏集團的第二代人才表現已經不夠原來那麼突出。夏侯淵一門中,夏侯霸居然被逼到降蜀,夏侯威僅官居刺史(雖然職位不算低),夏侯和任河南尹。其餘人等事跡都不顯赫。
二代半人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曹爽和夏侯玄,表現都不怎麼樣,同時為司馬集團誅殺。
曹操運氣真的不錯,有那麼一幫聽話之餘又有本事的親戚,在他起兵之初時,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勢力在中原爭雄,真的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同是討董聯盟成員,恐怕只有孫堅有這個運氣吧?
3.從社會中下層崛起的人才
代表人物:郭嘉、樂進、於禁等
在漢末社會的中下層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有相當才能的。但由於他們的社會地位較低,很難長時間得到同一個領主的重視,因此從屬關系經常發生變化。但是由於曹操有「唯才是舉,唯才是用」的用人觀,因此很多沒有什麼社會基礎的人才就可以因為自己本身的才能在這里出人頭地。
以郭嘉為例,不管是本志還是裴松之的注,都完全沒提及郭嘉的祖宗十八代和他的師承關系(雖然他的受教育水平是很高)。本人又不是很出名,「密交結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雖然「辟司徒府」,由於董卓搞搞震,當然郭嘉就不去趟這趟渾水了。到處去考公務員,就是找各個領主看一下能不能有個工作,還要很有前途那種。先去袁紹那裡應聘,結果面試了一下,知道這間公司沒前途。於是托荀彧的關系,去曹操那裡面試,結果兩個人談了半天,都知道對方有水平。OK,一拍即合。雖然最後只是個軍祭酒,但是和曹操關系一直非同尋常,作為一個小小的軍祭酒居然能封侯。之所以他升不上去,我覺得不是曹操不想升他官,只是他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向領導分析利害關系,按解放軍的說法就是「堅定領導決心」,沒別的謀士那麼全面,按照當時的制度,這樣比較偏門的人才很難封上去。但是這樣的人才又是當權者所需要的,因此曹操待他不薄。
樂進也是,長得不是很帥(這個在當時也是個資本),剛開始只是在曹操帳前當個小吏。可能曹操跟他常常見面,也經常聊天,知道他是個人才。所以就給次機會給他去徵兵,回來就陞官發財了,一路往上爬。樂進也給曹操爭氣,從開頭的「先登有功」到後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雖然都是跟著老大打或者「別擊」,但仍然保持不敗戰績)。最後干到右將軍的位置,在其他領主的手下,要從一個沒有任何資本的小卒爬到那麼高的位置,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提拔這樣一些人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曹操的用人技巧在當時的高度。在其他領主手下幾乎不可能得到重視的人才,在他手下可以得到重用。郭嘉作風有問題,樂進長的不帥這些缺點在當時幾乎都是很要命的,但曹操不管。他要的人才不是模特,而是真真正正能幫他沖鋒陷陣,處理國事的文臣武將,既然這樣一些缺點於這個目的並沒什麼影響,那麼他為什麼還要管這些缺點呢?
4.名人高士
代表人物:田疇、國淵等
這些人雖然官居高位,但三國FANS們普遍對它們都沒有什麼認識,大概是由於演義閉口不提這些人的緣故吧。在三國志中,這些人的事跡基本上記載於幾個鮮為人知的傳,如魏書十一、十二等。
老實說,曹操征這些人來當官,不完全是因為他們的能力多高。從某種角度說,可能是要得某個地方的民眾的民心,也可能是通過他們的影響力來徵召更多的人才。
田疇屬於那種非常傳統的士人階級。早年仕於劉虞,以「義」在出使長安流亡政府時被「三府並辟」,劉被公孫瓚攻滅了之後,居然公開悼念劉虞。後來「掃地而盟」,為劉虞報仇,居然在徐無山中建立了一個比較成熟的社會,有發達的法制、禮制、基礎設施等。一千多年後歐洲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們如果了解到田某人的事跡之後,說不定他們會干出什麼來。在曹操討伐烏丸的過程中,田疇的指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要不是他,曹操也沒有奇襲烏丸的教科書級別戰例。後來雖然他只是做到了議郎(按易中天的話說就是「調研員」),但在文帝時代,都可以「賜疇從孫續爵關內侯,以奉其嗣」。算是大員才有的待遇了。
國淵也是一個相當傳統的士人。早年在大學者鄭玄門下求學,後來避亂遼東(那時的遼東怎麼那麼多大學者),在當地的山洞裡面開學校。後來回到中原當官,為政方針都以寬為主,田銀蘇伯之亂時,請求不殺余惡。又實事求是,斬首數不擴大十倍來算。後來官升太僕,又為官清廉,布衣蔬食。可謂是當時的一個相當的道德楷模。
雖然曹操的用人方針是「唯才是舉,唯才是用」,但他仍然有相當必要樹立一些道德楷模,用來針對一些「偷吃魚的貓」。國淵、崔琰之流就能起到這個作用。也算是曹操在德才不能兼備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互補吧。
5.降將亡虜
代表人物:張遼、賈詡等
自古以來,招攬敵方降人都是增進本方實力的一個重要舉措。曹魏也不例外,很多人都是這樣就來到了曹操的旗幟下為他賣命。
張遼就是曹操逮到的一個最有水平的俘虜。此公早年在丁原麾下,後來居於何進手下,董卓進京之後又歸他管了。後來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知道,他成為了呂布的死黨,但在白門樓事件之後投降了曹操,成為了曹操時代最重要的外姓武官。身先士卒,統兵有術。後期成為了孫權的剋星,生病了出來做個show都能把孫權嚇得不敢輕舉妄動。
賈詡早年也是經常換上司。早年是董卓、李傕一幫人,讓李傕等人把董卓之亂延長了很長時間;後來換到段煨、張綉。在張綉手下的日子,他的發揮是驚人的,把不可一世的魏武殺得丟盔棄甲,能贏下來的仗都贏下來了。後來又審時度勢,保全了張綉和自己。在官渡之戰、荊州攻略和馬超平定戰中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都提出了決定性的建議。更出彩的是他的自保之術,能夠敏感地預料到曹操的接班人是誰,確保自己不在政治斗爭中丟了小命,又不和任何人拉關系,「闔門自守,退無私交,男女嫁娶,不結高門」。不過就是因為他的韜光隱晦之術,有人評價他不配在後來拿到太尉的職務。我覺得曹丕任命他為太尉並不是需要他干什麼,只是報答賈詡幫助他拿到曹操接班人的地位,並且要他起到一個顧問的作用。事實上他在後來曹魏對吳蜀兩國的戰略部署中提出的建議也是有相當合理性的,就是兩國現在還不是很好打,要先文後武,發展國力,可惜曹丕不聽。
在曹操取得人才的方法中,我認為從降人中選拔一些人是個辦法,尤其是選拔武官。因為武官和文官不同,當時各勢力選拔文官還是有些不合理的講究(只是曹魏沒那麼嚴重)。而武官選拔還是比較合理的,誰有相當的本事,誰就上。因此在這些人中選拔武將還是能選出一些強人的。
6.地方豪強
代表人物:許褚、李典等
東漢的地方豪強眾多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很鮮明的特色,這些地方豪強聚集很多民戶,建立一些軍事和民用並重的塢堡,在內部形成一個小型的社會組織,這些小型組織的領導人有些甚至還進行政治投機,以人力物力支持某些領主。成為了當時軍事和政治中所不得不考慮到的一個因素。劉表就任荊州刺史時,就是因為這些組織的存在,差點不能上任,最後還是在這些人的幫助下(蒯家、蔡家等人)才搞定了這些障礙。
許褚就是這樣一個地方豪強人物的代表。在黃巾之亂時「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數萬土匪都不能奈他何。本人又生得驚人,「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所以老早就出名了,「淮、汝、陳、梁間,聞皆畏憚之」。由於他和他的手下本事驚人,所以曹操在錄用他的頭一天就把他們都編為宿衛,和他「出入同行,不離左右」,搞到後來兩個人幾乎都有心靈感應,有人要謀害曹操,許褚都能突然出現。後來他在討伐馬超時的表現簡直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不愧「中堅將軍」之名。曹操丨死時,許褚「號泣嘔血」,兩人感情不亞於劉關張。有人據此懷疑曹操是女的,許褚是他情人,這樣的懷疑我看並不出奇。
李典的地方豪強身份,主要來自於他的叔叔李乾。李乾曾「合賓客數千家」,也算是個政治投機者,很早開始就跟著曹操干大事,後來被呂布手下殺害,李典的堂兄弟李整又領導了這一團體,李整死後,就輪到了李典。李典其實年紀比很多他的同事都要小,曹操、夏侯敦他們都是看著他長大的,李典好學,於是曹操曾經「試以治民之政」。在平定河北的前期,李典主要帶著他手下的一班部曲解決軍糧問題。鄴城之戰是他的處女戰,到後期主要是和樂進合作,配合曹操主力作戰。後來博望之戰中曾經試圖抑制夏侯敦的沖動之舉,可惜不成。駐守合肥是他最光彩的一戰,雖然他和張遼關系處的不是很好,但是李典始終以大局為重,不把私人恩怨當回事(很難想像一個「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的人怎麼會和別人有仇),說不定在此之後三個人真的成為了生死之交。李典最可惜的一點就是天不假壽,逝世時年僅三十六歲,否則成就必然遠超同僚。
東漢時的地方豪強其實就和現代的黑社會組織差不多,曹操所做的事情就有點像蔣介石所做的,利用了他們為己所用,增強了自己的實力。由於他們在性格上的某些特殊之處(如重視義氣等),因此如果利用好了,將是爭取利益的一個利器。
此人才來源對曹魏政治之影響。
曹魏的人才來源極為繁雜,前文已述。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大致上是因為曹操的用人思想所致。曹操的用人思想是「唯才是舉,唯才是用」,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社會任何階層的人才不管社會地位如何,只要有才能,大節不虧,都可以在曹魏的統治機器中得到一席之地。
這種情況對曹魏政治之影響應該是好處大於壞處。事實上曹魏的人才來源若細分之,遠超上述幾種情況,光一個降將的來源就可分為袁紹、呂布等等不同類別。這種情況有個好處,就是曹魏內部絕對難以發生黨爭,除非這種來源繁雜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因為在這裡面沒有一個派別能夠得到絕對的政治優勢,即使如果有一個派別拿到了絕對的優勢,那麼統治者也未必會讓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必然會對其進行打壓。
事實上司馬氏能夠成功篡位,就是由於曹丕、曹睿兩代人對集團政治的打壓不力。他們對於託孤大臣的選擇都加劇了集團政治的嚴重性,都是選定了曹真集團以及司馬懿集團的人作為託孤大臣,剩下的第三方無論是陳群還是曹宇都沒有強大的實力對兩大集團的黨爭進行抑制。曹真集團被司馬氏集團消滅後,司馬氏篡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也許這種情況對曹魏統治的唯一壞處,應該就是為後世封建史學家,如孫盛等所詬病。但這個時代既然已經被歷史的長河帶走了,那麼史學家怎麼說,管他呢!
⑥ 阜駕集團阜南駕校跟春暉駕校是一個駕校嗎
有,火車站旁邊的哪個車站又到界首的,實在不行,出了站有那種計程車到界首的,三十一人,也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