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新密市任崗煤礦什麼時候開使出煤
新密市轄區現在共有煤礦企業126家,其中:鄭煤集團直屬煤礦6家,直屬礦井8家,地方主體煤礦企業9家,國投河南分公司煤礦企業4家,鄭煤集團兼並重組煤礦企業90家,神火集團兼並重組煤礦企業8家,政策性關閉1家。 目前新密市境內煤炭資源總量為288...0046
B. 漯河各縣市經濟發展情況如何現在正在寫一篇咱們漯河經濟發展現狀。希望詳細一點,具體到各縣區,如哪些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東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錯帶,沙河與澧河在此交匯。1948年設縣級市,1986年升格為省轄市,2004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由三縣一區調整為兩縣三區,轄臨潁縣、舞陽縣、源匯區、郾城區和召陵區,並設立經濟開發區,共有7個街道、27個鎮、21個鄉,面積26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8.6千公頃,總人口255.69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綠地13.1平方米,城市綠地覆蓋率達到43.9%。
臨潁縣 臨潁縣位於漯河市北部,因濱臨潁河而得名,轄9鎮6鄉,361個行政村,面積8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萬畝,人口70.39萬人。秦時屬「潁川邵」,西漢初年置縣迄今2200餘年,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魏政權交替的歷史見證「受禪台」、「受禪碑」,早於趙州橋的隋代石拱橋「小商橋」,被譽為「天下第一橋」。臨潁縣是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示範基地縣、全國食品加工強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是河南省對外開放重點縣、依法治理百強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縣、省級衛生縣城;是省定35個擴權縣和26個城鎮化建設重點縣之一。「豫南一枝花」——南街村就坐落在這片沃土上。
舞陽縣 舞陽縣位於漯河市西部偏南,自西向東緩斜,分崗地、平原和窪地,現轄7鎮7鄉,397個行政村,面積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萬畝,人口56.69萬。南臨舞水、北跨沙澧二河,三河橫跨全境,形成獨特的風景線。舞陽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賈湖遺址出土的骨笛和契刻符號距今已有8000年歷史。地下資源豐富,鹽岩總儲量400億噸,是全國品位第一、儲量第二的大型礦藏,而且礦體厚度大、鹽質純、氯化鈉含量91.40-98.88%,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工業價值。舞陽的澧河中沙是良好的建築材料,因其「沙質純凈,粗細適宜」而譽享八方。
源匯區 源匯區地處淮河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轄4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09個行政村,18個居委會,面積202平方公里,人口30.61萬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另有回、滿、蒙、壯、苗等11個少數民族。源匯區是商貿、經濟和文化中心,又構成鐵路、公路「雙十字架」,是豫中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為歷代商家必爭之地,形成以食品加工、機械製造、板材加工、醫療化工和棉紡為主五大主導產業。
郾城區 郾城區屬淮河流域大沙河中游平原地區,轄8個鄉鎮、1個街道辦事處,179個行政村,24個居委會,面積413平方公里,人口47.86萬人。境內的「許南閣祠」是海內外學者的嚮往之地,北宋「彼岸寺經幢」、清道光年間的「八角硫璃井」、「鎮河鐵牛」,新時器時代的化身台遺址,五千年前龍山文化中期的高台建築郝家台等景觀,顯現出郾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交通便利、投資政策和環境寬松,工業實力雄厚,已形成食品加工、機械製造、化工生產、建築建材等多個品種的產品體系,廣東日康、四川希望、大連實德、河北天申等一大批名企巨商紛至沓來興辦實業。
召陵區 召陵區位於市區東半部,於2004年9月設立,轄4個鎮(召陵鎮、老窩鎮、鄧襄鎮、萬金鎮)、3個鄉(青年鄉、姬石鄉、後謝鄉)、2個街道辦事處(天橋街、翟庄街),208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面積405平方公里,人口50.14萬人。戰國時期,魏國就在此建立了召陵邑,是東漢時期著名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詞彙家許慎的故里,他所撰著的《說文解字》是世界上第一部漢語大字典。京廣、滬渝鐵路在此交匯,四通八達,京珠高速公路入口與行政新區區址僅數百米之遙。
經濟開發區 經濟開發區位於市區東南部,1992年5月成立,1994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高新區,控制區面積41平方公里,建成區10平方公里,轄後謝鄉,28個行政村和2個居委會,人口近10萬人。實行封閉式管理,對入區項目根據投資者需求實行全過程、保姆式、個性化、一條龍全程無費服務。歷經十五年的開發建設,成為眾多海內外客商心目中一方充滿魅力的投資熱土,成為中西部地區環境最優、發展最快的開發區之一。創業服務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2004年被評為「十五火炬計劃管理先進單位」和省級「專利試點園區」。目前進駐企業320多家,其中世界五百強企業4家,並創辦雙匯和銀鴿工業園。荷蘭索維恩集團、中糧集團、台灣旺旺集團、康師傅集團等知名企業相繼入駐,形成以生物食品為主導,造紙、紡織、機械加工競相發展的產業格局,成為拉動漯河工業增長的一個重要基地。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1948年設立縣級市,1986年升格為省轄市,2004年進行二次區劃調整,現轄臨潁、舞陽兩縣,郾城、源匯、召陵三區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總人口255.69萬人。建省轄市20多年來,我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八五」時期漯河是全國發展最快的30個城市之一,「九五」、「十五」期間國民經濟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進入「十一五」以來,全市經濟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速連年居全省前列或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63.2億元,增長15.3%。
一、工業經濟較快增長
我市堅持工業強市不動搖,在成功實施「重點工業300億振興計劃」和「重點工業500億上台階工程」後,強力推進「重點工業超千億計劃」,工業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上半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68.4億元,增長19.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32.7億元,增長22.5%。
食品、造紙工業支撐作用明顯,化工工業發展較快。食品產業是我市支柱產業,我市是全省食品工業基地市、無公害食品基地示範市和全國首家「中國食品名城」。 培育出世界第四、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雙匯集團,全國最大的方便麵生產企業之一南街村集團,全國第一家葡萄糖飲料生產企業澳的利集團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食品企業;形成了以肉類加工、糧食加工、飲料製造、蔬菜加工等行業為主導,以分割肉、肉製品、麵粉、方便食品、飲料等50多個系列、上千個品種為主體的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完成增加值74.9億元,增長33.7%。
漯河是全省重要的造紙工業基地。擁有造紙工業龍頭企業——「中國草漿第一股」——銀鴿公司,造紙生產能力達到70萬噸,形成了文化紙、生活紙、包裝紙、特種紙四大系列產品。上半年,規模以上造紙及紙製品業完成增加值12.5億元,增長37.8%。
漯河鹽礦資源豐厚,保護完整,已探明鹽礦面積77平方公里,遠景儲量400億噸,而且鹽層多、鹽質純、成份高、氯化鈉含量高達98.88%,是全國品位第一、儲量第二的大型礦床。近幾年,鹽礦資源開發力度加大,鹽化工業發展較快,相繼有金大地、永銀、奇能等一批鹽化工企業投資漯河,鹽化工業正成為我市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上半年,我市以鹽化工、煤化工為主的規模以上化工工業完成增加值8.5億元,增長52.7%。
食品、造紙、化工三大行業完成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2%,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0%。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553.5億元,增長35.6%;實現利稅88.8億元,增長42.1%;實現利潤73億元,增長50.2%。列入「重點工業超千億計劃」的86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30.7億元,增長40.6%;實現利稅63.8億元,增長38.6%;實現利潤50.7億元,增長47.6%。
二、農業和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
我市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加快推進雙匯產業化工程和兩縣十鎮百村示範工程,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高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高,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
夏糧總產單產均創歷史新高。夏糧總產94.8萬噸,增長7.3%,單產452公斤,增長2.8%。
畜牧業生產較快增長。上半年,新培育標准化養殖小區(場)20個,新培育出欄30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102個,新培育較大規模養殖專業戶960個。生豬出欄150.5萬頭,增長12%,生豬存欄187.6萬頭,增長20%;肉類總產量13萬噸,增長7.3%,禽蛋產量、牛奶產量分別增長8.2%和20%。
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上半年,全市新建農村公路55公里,新發展農村戶用沼氣2.5萬座,新通自來水4600戶,新建改造農家店142個,新建各類文化休閑場所201個,改造農村中小學校舍2.5萬平方米,新建標准化衛生室93個,新建新農村典型示範村22個。
三、投資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投資始終是漯河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重點項目建設始終是促進漯河經濟快速崛起的重要支撐。在宏觀環境趨緊,全國全省投資增速普遍回落的背景下,我市堅持深化「項目建設年」活動,不斷加大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上半年,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6.2億元,增長34.5%。其中城鎮以上投資完成81億元,增長37.2%。
工業投資仍是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力量。上半年,城鎮以上工業投資完成60.7億元,增長62.5%,較去年同期提高23.6個百分點。其中,納入「雙百工程」的100家企業完成投資56.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54%。
項目建設推進加快。上半年, 80個市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2.2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1.6%。56個計劃新開工項目已有39個開工,佔全部計劃新開工項目的70%。列入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碰頭會的18個重大項目,在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的代理協調下有效推進。總投資25億元的2×30萬千瓦熱電項目已全面開工,目前已完成投資2.2億元;總投資30億元的永銀鹽化工項目和舞陽60萬噸真空食鹽項目已開工;金大地100萬噸工業鹽項目設備開始安裝;鄭煤集團與香港協鑫合作的煤化工項目外資已到位3500萬美元,公司已注冊;雙匯5000萬只肉雞產業化、銀鴿10萬噸文化紙、新瑞路地物流港區等一批項目前期工作正加緊推進。
四、財稅金融運行平穩
上半年,全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1億元,增長28.5%。其中,稅收收入完成9.14億元,增長30.7%,佔一般預算收入的75.6%,較去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五項主體稅種完成6.82億元,占稅收收入的74.6%,增長18.7%。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6.95億元,增長21.4%。
止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59.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91億元,較年初增加21.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46.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74億元,較年初增加15.3億元。組織召開了河南省漯河市銀企對接會,省內16家銀行與我市簽約合同類貸款63.9億元,合同貸款佔比全省最高。
五、民生質量進一步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上半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2元,增長15.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547元,增長22.3%。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拉動了消費的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1億元,增長22.8%。種糧直補、農資綜合補貼已全部兌現。補貼金額共計1.9億元,比上年增長73.6%,補貼農戶50.4萬戶。就業再就業群體不斷擴大。上半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8萬人,完成計劃的94.82%,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萬人,完成計劃的156.77%,城鎮登記失業率2.18%,低於省控目標2.32個百分點;新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6.2萬人。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上半年,全市共征繳各項社會保險2.85億元。啟動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達192.6萬人,平均參合率95.5%。城鄉低保補助標准和農村五保戶供養標准進一步提高,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60%。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呈現新局面。對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增加了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提高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市中醫院門診樓擴建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加快,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項目建設已基本完工。許慎文化園、陳星聚墓園景區、小商橋旅遊景區開發有序推進。人口繼續穩定在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1.96‰。
六、以沙澧河綜合開發為重點的城市建設快速推進
20多年來,我市加大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推進力度,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成為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生態宜居城市。2004年第二次行政區劃調整後,市區面積擴大到1020平方公里,是建省轄市之初的13倍多。2007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5.65%,比建省轄市之初提高26.75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6平方米,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3%。特色游園、街心公園、行道綠地造型多樣,遍布市區;路燈、橋燈、彩色輪廓燈熠熠生輝,裝點出亮麗夜市,城市美化亮化達到新的水平。全市基本實現「市縣通高速、縣鄉通二級、村村通油路」。漯河連續獲得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稱號。
今年以來,沙澧河開發建設工程濱水區域規劃高標准完成,順利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澧河段一期河堤加寬加高、河岸線護岸工程已全面完成,兩岸綠化、美化工程基本完成,景觀形象初步顯現。安置房和配套設施建設快速推進。黃河路沙河橋、太行山路沙河橋、澧河橋正加緊施工,沙河節制閘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完成。中山路、淞江路、湘江路、嵩山路改造工程和灤河路、燕山北路新建工程正加快推進。市污水凈化中心二期擴建工程和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成投用。「五城同創」取得階段性成效,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七、重點領域的改革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大
漯河是銳意改革創新、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開放城市。先後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漯河,美國杜邦公司、美國泰森集團、日本火腿株式會社等十幾家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昊羽、日本豐田、韓國九鑫牧業、韓國樂天、香港華懋、台灣旺旺和康師傅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南京雨潤、香港巧巧、北京奇能、遼寧希瑞、湖北宜化、河北中旺、福建親親、鄭煤集團、鄭州奧克金星、金大地鹽化工、衛輝亞興化工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都在漯河有較大的投資項目。漯河以改革開放的良好成效,先後成為全國綜合體制改革試點市、全國開拓農村市場試點市、全國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產業化試點市、全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和保證體系建設雙試點市,是各種經濟成份都能快速成長的「百花園」。今年以來,我市以戰略重組為重點的企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先後有銀鴿集團與永煤集團、鄭煤潁青與香港協鑫集團、舞陽中原制鹽公司與中鹽公司等16家企業成功重組,累計引進各類戰略投資17.1億元。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重點的行政改革繼續深化。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便民服務網路初步形成,應進入行政服務大廳的審批事項已全部進入,承諾辦結率達98%。以落實「五權」為核心的林權制度改革成效顯著。積極探索把林地和樹木所有權、使用權分包到戶,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確保收益權。財稅體制、社會事業、城市公用事業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新的進展。組織開展了招商引資「百日會戰」活動,先後在香港、青島、北京、廈門、上海、中山等地成功舉辦了以推介中國食品名城、宣傳食博會為主題的大型商務活動,一批合作項目正在跟蹤洽談。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9個,合同利用外資978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新引進省外資金項目39個,實際利用省外資金24.2億元,增長30%。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 鄭州煤電股份有限公司屬於什麼類型的
國有大型煤礦上市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字[1997]469號文和證監發字[1997]470號文批准,1997年10月28日——30日採取「全額預繳,比例配售,餘款即退」的網下發行方式,在鄭州以每股5.5元的價格向社會公開發行8000萬公眾股,同年11月13日在河南省工商局正式注冊成立,公司成立初期的注冊資金為3億元,其中發起人持有國有法人股2.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3.33%,社會公眾股8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67%,公司股票「鄭州煤電」(600121)於1998年1月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公司主營煤炭生產及銷售,發電及輸變電。目前擁有生產礦井三對(米村礦、超化礦、告成礦),火力發電廠一座,年煤炭生產能力550萬噸,發電量8億千瓦時。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在冊員工13119人,總資產22億元人民幣。公司除「三礦一廠」外,還投資成立有北京裕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鄭州煤電物資供銷有限公司、鄭州煤電長城房產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鄭州鄭煤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鄭新鐵路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等。 公司成立初期公司總股本為3億股,在經過上市幾年來的利潤分配和2005年公司實施綜合股改後,目前公司的股本總數為629,140,000股,其中:鄭煤集團公司持有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份299,603,000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31,457,000股,共計331,060,000股,占總股本的52.62%;社會流通股股東持有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份298,080,000股,占總股本的47.38%。 上市十年來,由於公司的控股股東鄭煤集團公司並沒有對外轉讓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因此公司的主要股東一直沒有發生變化,仍然是鄭煤集團公司。 鄭州煤電地處國家重點煤炭工業基地之一的鄭州礦區,主導產品為中灰、低硫、高發熱量、可磨性好的無煙煤,是優質的工業動力煤;電廠是資源綜合利用的坑口電廠。完善、高效的生產經營管理體系和營銷網路,一體化的業務結構,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公司以技術為先導,以效益為中心,內抓管理、外樹形象,逐步形成了技術先進、機制靈活、管理完善的高效率上市公司。煤、電產量連續突破記錄,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煤炭產量由1997年度的281萬噸增長到2006年度的500萬噸,發電量由1997年度的3.68億千瓦時增長到2006年度的8.49億千瓦時。 公司擁有強大的科技研發力量,目前有各級各類技術人員900餘人,由我公司科技人員獨立研發的豫西「三軟」不穩定煤層一次采全高技術和「三軟」不穩定煤層高產、高效礦井的研究成果,分別獲河南省科技創新一等獎和二等獎,並在全國推廣應用,其技術特點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以董事長牛森營、總經理王書偉為核心的企業領導班子帶領公司全體員工,秉承「依法經營、規范運作、科學管理、按章操作、打造品牌、開拓創新、提高效益、回報社會」的經營管理理念,本著「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精細化管理夯實根基,以執行力建設提升質量,以資本運作促進發展,以激勵激機制激發創新,以扎實工作創一流業績。」的工作思路,真抓實干,求真務實,逐步形成了團結、奮進、高效、規范、誠信的企業文化,在證券市場樹立了較好的企業形象,實現了公司健康持續發展。
編輯本段公司簡介:
公司主營煤炭生產及銷售、發電及輸變電。擁有煤炭地質儲量24157萬噸,可采儲量13302萬噸。煤炭產品主要是無煙煤、貧煤以及主要用於發電、冶金及民用的優質工業動力煤。公司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從實際出發,制定了「以煤為本,煤電聯營,多業並舉」的經營發展戰略,力爭建成技術先進、機制靈活、管理完善、高效運轉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08年4月16日公司公布資產重組預案,擬以15.46元/股向大股東鄭煤集團定向增發不超過4億股,用於收購集團其他煤炭業務相關資產,鄭煤集團煤炭業務將實現整體上市。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鄭州煤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經國家原國有資產管理局國資發[1997]97號文和原國家體改委改生[1997]第89 號文批准,由鄭州煤炭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鄭煤集團公司)獨家發起,以其所屬米村煤礦、超化煤礦、東風電廠剝離後的經營性資產作為發起人資產,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有重點煤炭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河南省第一家上市的原中央企業。 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字[1997]469 號文和證監發字[1997]470 號文批准,1997 年10 月28 日—30日採取「全額預繳,比例配售,餘款即退」的網下發行方式,在鄭州以每股5.5 元的價格向社會公開發行8000 萬公眾股,同年11 月13 日在河南省工商局正式注冊成立,公司成立初期的注冊資金為3億元,其中發起人持有國有法人股2.2 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3.33%,社會公眾股800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6.67%,公司股票「鄭州煤電」(600121)於1998 年1 月7 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1998 年7 月7 日,鄭州煤電800 萬股公司職工股上市流通。 1999 年6 月4 日,經公司1998 年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以總股本3 億股為基數每10股送3 股,另用資本公積金轉增2 股的利潤分配方案實施後,公司總股本由上市時的30,000 萬股增至45,000 萬股,其中,國有法人股33,000 萬股,占總股本的73.33%;社會公眾股12,000 萬股,占總股本的26.67%。 2000 年5 月23 日,經1999 年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以總股本4.5 億股為基數每10股送4 股,另用資本公積金轉增4 股的利潤分配方案實施後,本公司總股本由45,000萬股增至81000 萬股,其中國有法人股59,400 萬股,占總股本的73.33%;社會公眾股21,600萬股,占總股本的26.67%。 2005 年8 月22 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產權[2005]1382 號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公司字[2005]130 號文批准,公司成功實施了股權分置改革和定向回購,經公司200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非流通股股東向方案實施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流通股股東每10 股支付3.8 股對價股份,支付對價股份合計為8,208 萬股,公司總股本未變,社會流通股由21600 萬股增加至29,808 萬股。至2005 年12 月28 日,公司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後的定向回購工作,公司股份總數由當期初的81,000 萬股減少至當期末的62,914 萬股。公司唯一的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東鄭煤集團持股數量由51,192 萬股變更為33,106 萬股,占總股本的52.62%;原21,600 萬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變更為29,808 萬股,占總股本的47.38%。 2007 年8 月22 日,按照《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經公司董事會申請, 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保薦機構--華歐國際證券有限責任為公司出具了核查意見書,公司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東鄭煤集團所持的3,145.7 萬股份可上市流通。該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後,公司總股本不變,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由原來的33,106 萬股減少至29,960.3 萬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由29,808 萬股增加至32,954 萬股。截止2007年12 月31 日,鄭煤集團所持可流通股部分未予減持。 目前公司的股本總數為62,914 萬股,其中:鄭煤集團公司持有有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份29,960.3萬股,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3,145.7 萬股,共計33,106 萬股,占總股本的52.62%;社會流通股股東持有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股份29,808 萬股,占總股本的47.38%。 上市十年來,由於公司的控股股東鄭煤集團公司沒有對外轉讓其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因此公司的主要股東一直沒有發生變化,仍然是鄭煤集團公司一家,共他股東皆為證券二級市場的流通股股東。
編輯本段概念內容:
(1)主營煤炭行業:公司是中央直屬重點煤礦企業,主要產品為中灰、低硫、高發熱量的無煙煤和貧煤,為優質的工業動力煤,擁有煤炭地質儲量24157萬噸,可采儲量13302萬噸。優質工業動力煤年生產能力在390萬噸以上,將成為電煤價格上漲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2)發展火電行業:公司擁有的火力發電廠利用煤礦石發電,成本低廉,收益穩定,為資源綜合利用的坑口電廠,發電量部分上網,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扶持,未來在電力缺口暫時無法彌補的情況下,該項業務有望為公司帶來穩定的利潤收入。 (3)區位優勢突出:公司地處國內產煤大省河南儲煤中心地帶,原煤儲量豐富,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能源,原煤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比例高達70%,對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走高,市場對原煤及其相關衍生產品的替代性需求明顯增強,有不錯的市場前景。 (4)資產重估概念:公司所擁有的主要礦井采礦權多在上市發行時從集團公司無償獲得,或被集團公司以資金方式注入,其煤炭采礦權的評估值遠低於山西省目前頒布的標准,煤炭采礦權市場化使公司價值面臨重估。公司主要煤種為無煙煤和貧煤,可采儲量約3.59億噸,預計可采年限為63年,對應采礦權粗估價值約5.09億元,每股對應采礦權價值0.81元。 (5)新能源概念:公司以300萬元設立鄭州鄭煤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佔60%,未來主要經營范圍為煤層氣(瓦斯)綜合開發與利用,系國家目前政策重點扶持項目。一期工程建站規模500GF-3RW燃氣發電機組2台,裝機總容量1000kW,輸出電壓400伏,投產後,年發電能力1152萬千瓦時,預計年銷售收入600萬元,利潤150萬元。
D. 鄭煤集團下屬多少公司
大大小小共42家,包括煤礦、地質勘探、酒店、水泥廠等,不含兼並重組礦井。
E. 大股東占款的占款的對策
1.實施以股抵債。對已經侵佔的資金,大股東要積極採取現金清償、紅利抵債、以資抵債等方式,加快償還速度。對不能實行現金資產抵債的,要配合股權分置改革,實施以股抵債,改善公司財務狀況,釋放公司經營風險,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如電廣傳媒在證券市場首推「以股抵債」,其控股股東以7 542萬股償還5.39億元債務。
2.實行定向回購。鄭州煤電公告,股東大會同意股改後公司定向回購鄭煤集團所持部分股份,然後注銷,以解決大股東長期占款問題;鳳凰股份也表示,擬回購大股東的國家股。
3.監管部門和交易所要採取積極措施,督促上市公司加大清欠力度。抽調專人成立「清欠」工作小組,集中處理共性問題和有關難題,並負責與各相關機構的溝通協調工作,提高「清欠」工作的效率;結合年報披露和事後審核工作,逐一核對每家上市公司的資金佔用數額,並與相關機構密切合作,聯合追討,確保清欠工作的准確性。
4.加強輿論監督,實施定期曝光制度。交易所應在主要證券媒體上以專欄形式,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市場通報有關上市公司清欠方案的執行情況、清欠進度和力度,公開各上市公司的資金佔用情況、清欠方案、時間安排和有關股東承諾等信息,真正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5.市場各方共同參與,形成連續的、高效的監督約束機制。上市公司在上市伊始應和交易所簽署《上市協議》,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在上任伊始須向交易所遞交《董事、監事、高管人員聲明與承諾書》,分別承諾遵守有關法律和《上市規則》。如果公司或者個人違背承諾,違反《上市規則》的規定,交易所可將有關責任落實到個人,對其處以公開譴責,並把公開譴責列入誠信記錄,公之於眾,並抄報當地政府和金融部門。
6.改革與完善經營者的報酬激勵制度,建立一種使上市公司健康成長的長效機制。上市公司要真正發展還是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持續增長能力才是公司生存的長久之計。同時要改革與完善經營者的報酬激勵制度,將上市公司高管人員的貨幣性收入與企業的效益高低掛起鉤來,採取基本年薪、年度獎金、股權、期權等形式,把經營者的報酬與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經營狀況結合起來,使經營者能對企業做出長期投入,使其財務決策更趨理性,努力建立一種使上市公司健康成長的長效機制。
F. 鄭煤集團都有哪些煤礦位置都在那裡
新密市轄區現在共有煤礦企業126家,其中:鄭煤集團直屬煤礦6家,直屬礦井8家,地方主體煤礦企業9家,國投河南分公司煤礦企業4家,鄭煤集團兼並重組煤礦企業90家,神火集團兼並重組煤礦企業8家,政策性關閉1家。
目前新密市境內煤炭資源總量為288197.94萬噸,其中鄭煤集團佔有 169632萬噸以外,新密市佔有地質儲量43142.94萬噸,可采儲量21049.52萬噸,近幾年來我市已新探明煤炭地質儲量75423萬噸。
煤層氣綜合開發和綜合利用比較有價值的煤礦有以下11家:
和成煤礦:地質儲量7593萬噸,可采儲量3990萬噸,設計礦井規模45萬噸/年,建設期限2005年元月—2012年6月;
大磨嶺煤礦:地質儲量8551萬噸,可采儲量4275萬噸,設計礦井規模45萬噸/年,建設期限2007年元月—2013年6月;
崔崗井田:地質儲量2100萬噸,可采儲量1050萬噸,設計礦井規模30萬噸/年,建設期限2012年元月—2014年6月;
豐祥煤礦:位於鄭州市西南約32km,西距新密市區16km。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link?url=_8x9zuKjjscKXZJQ0tv5vXt9fX7Pfv-4_9-BL3nkYx_-NW22cZyu9JngfyVXthBzVUE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