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花王公司的花王集團系統
花王公司的信息系統主要包括「營銷情報系統(marketing intelligence system)「和「集約化後勤信息系統「、「化學品輸送信息系統「等。營銷情報系統始建於1983年,主計算機為IBM3090型。通信平台為公共通訊網及上述販社增值網。
花王公司的產品通過130多家專業銷售商、520家超級市場和3500家批發商,最後進入30萬個零售點,販社增值網系統從11萬家零售商處直接採集數據,建立了「銷售點「(POS)信息收集處理系統,即由收銀機、條碼掃描器、掌上型終端機和增值網組機傳送信息,其餘9萬家左右則由花王公司派出4200名銷售員用掌上型終端機採集數據,由配備的專用營業車通過無線傳輸送到地區的主計算機。每日在10時、13時、18時三次匯集銷售和庫存信息,這些信息主要供配送產品之用,如需補充貨源,可以保證在24小時內送到。然而這些信息也供營銷情報系統所用,經過分析後可支持營銷決策。營銷情報系統還可以將其同其它數據如人口統計、消費趨勢和廣告投放等信息相結合,在每月中旬做出月度模擬模型。這個模型可以回答這樣的問題:如果要求某種產品的銷售額達到某種水平,應當要求廣告投放和促銷支持達至怎樣的程度。為保證整個系統運行順利,每天和每周都要做數據的備份,每年還要演練一次,以測試系統一量發生故障時如何應付。
營銷情報系統還包括一種競爭者情報分析功能,主要依靠定期向專業的調查機構購買資料庫磁帶,從中分析60家競爭對手的動向,對同行競爭者產品的資料也錄入電子計算機,以供查找和分析之用。所以這個系統能免有效地支持公司管理層的經營決策,增強企業競爭力。 花王公司最具特色的競爭情報系統是其「消費者意見資料庫「(ECHO)。ECHO是「echo of consumers helpful opinion「的縮寫,意為「消費者有用意見的反饋「。在競爭情報中,消費者的意見是一種極其重要的信息源,然而與其它信息源不同的是,消費者意見非常零星分散,結構復雜,如果不加以系統整理,實際使用價值微乎其微。花王公司開發的這個系統,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使消費者的意見和呼聲真正成為可以使用的情報,成為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1971年11月,花王公司以原「消費者部「為基礎建立了花王生活科學研究所,其功能是與消費者交談,了解各種意見,與消費者進行信息交流並從消費者的立場出必開展情報調查研究。1978年開始建立花王ECHO系統。
2. 日本花王公司的花王集團重要產品
根據日本觀光廳的調查結果:2014年訪日中國遊客數量達到240萬9200人,同比增長83.3%,創下歷史最高紀錄。2015年1至5月份,訪日中國遊客人數已突破17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2倍以上,中國已成為日本旅遊的第一客源國。
而購物更是中國遊客赴日旅行的主要活動之一,被日本企業稱為「爆買」的大規模消費現象備受市場關注。2014年,中國遊客的人均消費額達2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605元),遠高於其他國家遊客的人均消費(1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568元)。其中僅化妝品和香水一項,中國遊客的平均消費超過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18元)/人,大大超過總遊客平均值(8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04元)/人)。
花王產品深受廣大遊客喜愛,介紹三款時下人氣商品:
「BAB Showers」(冰爽沐浴露),炎炎夏日只需擠少量均勻塗抹於身體後沖洗即可,瞬間感受冰爽,還可以有效抑制出汗,告別討厭的黏膩感。
「hot eye mask」(蒸汽眼罩)工作忙碌一天後戴上蒸汽眼罩,有效舒緩用眼疲勞,增加血液循環,從而減淡黑眼圈。還有不同香味供選擇,清新香味宜人。
「sanina」( 臀部葯用清潔劑)可以讓手紙更柔軟,擦拭時感覺舒適柔和。始終讓臀部保持清爽干潔。嬰兒也能使用,安全放心。
*匯率以2015年7月10日中國銀行折算價100日元=5.0456元計算 以消費者為本,現場主義 (Genba-ism),尊重個體和團隊協作,全球意識。
3. 花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1993年8月,花王在中國的第一家企業——「上海花王有限公司」在上海誕生,由此開始了花王與中國消費者分享研發成果、共同創造美與清潔每一天的事業發展歷程。花王集團創立於1887年,是日本最大的家庭用品和化妝品企業,擁有約35,000名從業人員。截至2011年3月,集團合並銷售額達12,000億日元,涉足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花王集團面向普通消費者,積極開展事業活動,涉及領域包括:提供衣物用洗滌劑、家居清潔劑等產品的「衣物洗滌及家居清潔用品事業」、提供生理用衛生巾、紙尿褲等產品的「健康護理用品事業」、提供化妝品、護膚品、護發美發用品等產品的「美容護理用品事業」。另外,在「工業用化學品事業」領域,花王集團也細致入微地滿足產業界的各種需求,提供種類豐富的工業用化學品。在各個領域,花王集團立足於消費者和顧客,竭誠提供性能優異的高品質產品,努力為滿足和豐富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作出貢獻。2009年,花王集團發表了「環境宣言」,旨在促進製造能夠減少環境負荷的產品、推進和諧自然的生態環保型經營。
法定代表人:中西稔
成立時間:2002-06-17
注冊資本:37548萬美元
工商注冊號:3100004003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七莘路889號2號樓第二層
4. 丹陽花王集團董事長肖國強的兒子叫什麼
要知道這個幹啥
5. 花王的發展歷程
1887年 花王的前身西洋雜貨店「長瀨商店」創業。主要銷售美國產化妝香皂以及日本國產香皂和進口文具等等。照片為創業人長瀨富郎。
1923年 吾嬬町工廠(現東京工廠)開工,香皂生產規模擴大並正式開始甘油生產。
1925年設立「花王石鹼株式會社長瀨商會」。謀求大規模生產取得大規模銷售,著手推進經營現代化。1935年將吾嬬町工廠獨立化,設立「大日本油脂株式會社」。
1940年設立「日本有機株式會社」。同年,「酒田工廠」開工。
1944年 日本油脂株式會社的「和歌山工廠」開工。開始航空潤滑油的試產。
1946年 「花王石鹼株式會社長瀨商會」改名為「株式會社花王」。
1949年 日本有機株式會社將公司名改為「花王石鹼株式會社」。同時株式會社花王和大日本油脂株式會社合並為「花王油脂株式會社」。
1954年花王石鹼株式會社和花王油脂株式會社合並為「花王石鹼株式會社」
1963年「川崎工廠」開工。設備先進精良, 為迎接合成洗劑時代的到來做好了准備。
1964年設立「泰國花王實業」。同年設立「台灣花王」,在亞洲市場的事業正式展開。
1964年在和歌山新設「產業科學研究所」。67年「東京地區研究所」竣工。力求強化研究開發活動。
1966年 和批發商合資共同設立花王產品專售公司,謀求建設花王獨特的流通渠道。
1890年發售的「花王香皂」,為了更好地表現「洗顏專用化妝香皂」的高級品質,將其定名為日文發音中與「顏」字相同的「花王」二字,這就是花王公司名稱的起源。象徵「美與潔凈」的月亮標志也隨著時代變遷不斷演變,作為花王公司的標志沿用至今。在家庭日用品領域,亞洲和大洋州地區以個人護理用品、家居清潔用品和生理衛生用品為中心,歐美地區以個人護理用品為中心不斷拓展業務。繼香港、台灣地區之後,化妝品已經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另外,工業用化學製品在分別在亞洲、美洲和歐洲設置生產基地,面向世界各國的所有產業界積極推廣業務。
花王在中國
上海花王化學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1月,以生產,銷售名產業所需要的多種化工業品為目的。公司自成立以來,主要生產由花王集團獨自研製開發的作為日用化工產品主要原料的重要的烷基硫酸鹽系表面活性劑益瑪璐系列,以及高強度、高質量混凝土所需的原料高性能減水劑邁地系列產品及Ester-Betain(酯類·甜菜鹼)產品,並研製開發了鋼鐵用金屬清洗劑和即將投入新市場的鑄造葯劑產品。
1993年8月,花王在中國的第一家企業——「上海花王有限公司」在上海誕生,由此開始了花王與中國消費者分享研發成果、共同創造美與清潔每一天的事業發展歷程。作為花王在日本百年歷史的延續,花王在中國也同樣秉承「創造優質產品」的宗旨,著眼於認真分析把握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生活方式的變化進行產品開發。
經過多年的誠信經營,花王中國的旗下已經擁有了「碧柔」、「樂而雅」、「詩芬」、「潔霸」、」、「魔術靈」、「花王」、「飛逸」等眾多以高品質著稱的品牌,並以其在各自領域的不俗表現,得到了廣大中國消費者的支持與信賴。1995年開始花王在中國的業務進一步拓展到化工業,先後在上海市和廣東省中山市設立工廠,逐步實現了花王獨自研製開發的化學品原料的本土化生產,同時也帶來了花王集團在化學工業領域的尖端研發成果。
為了加強在華更廣泛的業務拓展,花王集團於2002年6月在上海成立了花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並於2004年將享譽日本,暢銷台灣、香港地區的高級化妝品「Sofina」(蘇菲娜)成功引入中國,使更多的中國消費者得以分享這一凝聚美肌科學精華的極品。同年10月,花王(中國)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成立,進一步加速了花王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
花王進入中國以來,始終本著守法經營的原則,力求通過健全和誠實的業務活動,贏得員工、合作夥伴、社會的信任和尊重。作為一家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花王先後以興建希望小學,捐贈教學設施、洪澇災害、慈善機構,向「非典」等重大疫情實施援助等等多種方式回饋中國社會。今後,花王將一如既往地立足中國市場,在保證向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產品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為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6. 花王股份有幾個漲停板
按照開板市值,應該至少還有五個。
7. 日本花王集團旗下所有護膚品牌
http://www.kao.com/jp/procts/facialcleansing.html
上面是日本花王集團的護膚品官方網站,自己去看吧。。。。。
8. 花王公司的歷史
1887年
第一代、長瀨富郎創辦花王的前身――西洋雜貨店「長瀨商店」。
1902年
請地工廠建成。作為直營廠,形成了從原料采購到包裝的一條龍生產。
1923年
吾嬬町工廠 (現隅田事業場) 投產。擴大了香皂的生產規模
1934年
長瀨家事科學研究所成立。作為一個研究設施,對各種家政活動開展全面的科學研究。(1954年更名為花王家政科學研究所)1964年
創建Kao Instrial (Thailand) Co., Ltd.。
創建Taiwan-Kao Company, Ltd.。(1991年更名為Kao (Taiwan) Corporation)
1965年
在新加坡創建Malaysia Kao Company (Private) Ltd.。(1973年更名為Kao (Singapore) Private Ltd.)
1966年
創建花王最早的產品專營批發公司――Takiya Kao Shoji(東京)及Matsuhana Shoji(神戶)。
1970年
創建Kao (Hong Kong) Ltd.。
創建Sinor-Kao S.A.(西班牙)。
1971年
與西德的Beiersdorf AG合資創建Nivea-Kao Co., Ltd.。
繼承並發展家政科學研究所功能,新創建了花王生活科學研究所。
1973年
創建Kao (Malaysia) Sdn. Bhd.。
1974年
與美國Quaker Oats Company合資創建Kao-Quaker Co., Ltd.,製造銷售鑄造砂用呋喃樹脂。(1997年100%公司化)
1975年
創建Quimi-Kao, S.A. de C.V.(墨西哥)。
創建Kao Commercial (Thailand) Co., Ltd.。
1977年
創建Pilipinas Kao, Incorporated(菲律賓)。
創建P.T. Pole Kao Indonesia Chemicals。(1996年更名為P.T. Kao Indonesia Chemicals)
收購西班牙的Molins Y Puigarnau S.A.。(1979年更名為Molins-Kao S.A.)
1978年
創建Ehime Sanitary Procts Co., Ltd.。
1980年
作為與Beiersdorf AG共同經營的事業,在西德創建Guhl Kosmetik。(1986年更名為Guhl Ikebana GmbH)在歐洲拓展頭發護理業務。
1985年
隨著事業領域的不斷擴大,「Kao Soap Co., Ltd.」更名為「Kao Corporation」。
參股P.T. Dino Indonesia Instrial Ltd.。(1997年更名為P.T. Kao Indonesia)
1986年
開展TCR (Total Cost Rection的簡稱) 活動,從根本上重新審視全公司的組織運營和工作方法等。
1987年
收購美國的High Point Chemical Corporation。(1999年重新改組為Kao Chemicals Americas Corporation、High Point Textile Auxiliaries LLC與Kao Specialties Americas LLC)
Sinor-Kao S.A.與Molins-Kao S.A.合並為Kao Corporation S.A. (西班牙)。
1988年
收購美國Andrew Jergens Company。(2004年更名為Kao Brands Company)
創建Fatty Chemical(Malaysia) Sdn. Bhd.。
1989年
收購西德的Goldwell AG。(2003年更名為KPSS-Kao Professional Salon Services GmbH)
1991年
創建Kao Oleochemical (Malaysia) Sdn. Bhd.。
1992年
創建Kao (Australia) Marketing Pty Ltd.。
收購德國的Chemische Fabrik Chem-Y GmbH。(1996年更名為Kao Chemicals GmbH)
1993年
創建上海花王有限公司
1995年
制定企業理念「花王的基本理念」。
創建上海花王化學有限公司。
1996年
創建Kao Vietnam Co., Ltd.。
1999年
合並大區域內的8家銷售公司,創建Kao Han Co., Ltd.。(2004年100%子公司化,2007年與Kao Cosmetics Sales Co., Ltd.合並成為Kao Customer Marketing Co., Ltd.)
在西班牙創建Kao Chemicals Europe, S.L.。
2000年
在泰國創建Kao Consumer Procts (Southeast Asia) Co., Ltd.。
2001年
在美國與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合資創建ADM Kao LLC。(2009年完全子公司化為Kao Health & Nutrition LLC)
2002年
收購以美國和英國為基地的高級護發廠商John Frieda Inc.。(2004年與Kao Brands Company合並)
在中國創建花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004年
重新構築「花王的基本理念」,制定花王集團的企業理念「花王之路」。
2005年
收購英國的Molton Brown Ltd.。
2006年
花王集團收購Kanebo Cosmetics Inc.。
在中國創建花王(中國)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
「Pilipinas Kao, Incorporated」 (菲律賓)油脂乙醇新設備建成投產。
2007年
介紹「清潔文化」變遷與花王發展歷程的《花王博物館》在墨田廠區開館。
2009年
公布「環境宣言」及「新CI(企業形象)」。
通過「Kao Corporation GmbH」獲得德國的高級護發產品工廠。
嗯,斷雲澤真誠為您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