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我國最大專業印製電路板上市公司

我國最大專業印製電路板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6-07 00:28:53

Ⅰ 惠州有哪些a股上市公司

截止2018年,惠州共有12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為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100TCL集團)、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億緯鋰能)、惠州中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579中京電子)、惠州碩貝德無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322碩貝德)、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300476勝宏科技);

中潛股份有限公司(300526中潛股份)、廣東紅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809紅牆股份)、廣東駿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386廣東駿亞)、惠州市華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906華陽集團)、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002920德賽西威)、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35光弘科技)。

(1)我國最大專業印製電路板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從凈利潤表現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惠州的上市公司出現兩極分化。在12家上市惠企中,有9家企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增長。其中,增長超過三成的有6家,包括TCL集團、德賽電池、勝宏科技、碩貝德、中京電子和紅牆股份。中潛股份等3家企業則出現同比下滑。

具體來看,凈利潤增幅最大的是中京電子。前三季度,中京電子度營業收入12.24億元,增長 58.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9億元,大增627.52%。對此,該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於全資子公司印製電路板業務產能有序提升,HDI項目工廠全面盈利,產品銷售毛利率較大幅度改善。

凈利潤增幅排名第二的是國內手機天線龍頭企業碩貝德。前三季度,碩貝德實現營業收入12.7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3%,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47萬元,增長83.44%。營業收入下滑,凈利潤卻實現飆升,業績「倒掛」背後有何緣故?碩貝德解釋稱,該公司聚焦主業,主營業務持續增長,但合並報表較上年同期減少了機殼業務虧損。

5G將加速惠州企業開拓產業新藍海,碩貝德正瞄準這樣的機遇。碩貝德稱,隨著5G時代到來,未來移動終端天線數量的需求將呈現大幅增長態勢,該公司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無人機、可穿戴產品等天線業務將從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際化「千億巨企」、上市惠企中的「一哥」,TCL集團掙得「盆滿缽滿」。前三季度,其凈利潤雖然同比下降5.13%,但仍然高達28.8億元。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4.9 億元,同比增長 30.6%。

引人關注的是,曾經一度「跌跌不休」的TCL手機業務也有所起色。TCL通訊前三季度產品銷量2286.4萬台,同比下降30.4%,但得益於組織架構調整、業務流程和產品結構優化,前三季度同比大幅減虧,並在三季度實現當季度盈利。

Ⅱ PCB行業是

PCB(印製電路板)是當代電子元件業中最活躍的產業,其行業增長速度一般都高於電子元件產業3個百分點左右。根據各因素分析,預計2006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需求升級與產業轉移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基本動力,而HDI板、柔性板、IC封裝板(BGA、CSP)等品種將成為主要增長點。
電子消費終端熱潮促PCB增長
PCB作為各種電子產品的基本零組件,其產業發展受下游終端產品需求和整個IT產業景氣度影響很大。在2001年IT產業泡沫破滅後,至2003年全球 IT產業開始復甦,PCB行業也出現了全面復甦。2003年我國印製電路板產值501億元,同比增長32.40%,產值躍居全球第二位,預計2005年達到了869億元。2008年PCB產值有望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
在下游的拉動因素方面,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產品、液晶顯示器等下游電子消費品有力地推動了對PCB產業的產品需求與技術升級。2004年全球PCB產值為401.72億美元,增長16.47%。在此基礎上,預期近三年PCB產業依然保持增長,2005年預計全球PCB產值為438.15億美元,增長率為9.07%。
高密多層、柔性PCB成為亮點
為了順應電子產品的多功能化、小型化、輕量化的發展趨勢,下一代電子系統對PCB的要求是高密度、高集成、封裝化、微細化、多層化。HDI板、柔性板、IC封裝板(BGA、CSP)等PCB品種將成為主要增長點。
我國2003年-2005年PCB產值分別為501億元、661億元、869億元,年度產值同比增長分別為33%、32%、31%。而自2000年以來,我國柔性板產值以61.77%的增長率高速增長,遠高於全球FPC產值的平均增長率,預計2006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隨著多層板、HDI板、柔性板的快速增長,我國的PCB產業結構正在逐步得到優化和改善。
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產業基地
從區域發展趨勢看,PCB產業重心正向亞洲轉移。1998年PCB產業主要以美國、日本及歐洲為主,產值約佔全球73.40%,2000年以後這一格局出現重大轉變。亞洲地區由於下游產業的逐步轉移及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PCB廠商的投資
而我國由於下游產業的集中及勞動力土地成本相對較低,成為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區域。我國於2003年首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PCB生產國,產值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8.54%提升到15.30%,提升了近一倍。根據Prismark的預估,2008年我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產值最大的PCB生產基地。
我國PCB產業持續高速增長。2003年我國印製電路板產值為500.69億元,同比增長333%,產值首次超過位居全球第二位的美國。2004年及2005年,我國PCB產值仍然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率,估計2005年達到869億元,遠遠高於全球行業的增長速度。
進出口也實現了高速增長,但高端產品不能自給。在2003年我國PCB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60億美元之後,2004年又突破80億美元,達到88.90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47.43%。2004年進出口逆差約為12億美元。進出口逆差中,高技術含量的多層板、HDI板、柔性板等所佔比例較大。
在電子產品需求升級、全球PCB產業增長、產業向亞洲轉移的大背景下,2004年我國大陸實現的80.5億美元PCB產值中,外資廠商的投資帶動對整個行業的成熟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內資企業及上市公司中,方正珠海多層、超生電子、生益科技參股的生益電子、大顯股份參股的大連太平洋也有不俗的表現

Ⅲ 受益半導體概念股票有那些

半導體晶元概念股
編者按:全球晶元產業景氣正在持續升溫,而國內半導體產業則有望迎來「黃金十年」。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近日公布,6月北美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由5月的1.00升至1.09,觸及2013年11月以來高點。據了解,該指標是觀察半導體景氣重要指標,大於1代表廠商接單良好,對未來保持樂觀看法。
華天科技:成本技術管理優勢兼備 未來持續快速增長可期
華天科技 002185
研究機構:申銀萬國證券 分析師:張騄 撰寫日期:2014-07-14
三地布局完成,成本技術優勢兼備。公司已完成崑山、西安、天水三地布局,高中低端生產線分工明確,成本技術優勢兼備。崑山華天已全面布局WLCSP、Bumping、TSV 等先進封裝技術。西安華天和天水華天進行中低端封裝,成本優勢明顯。
管理層直接控股,股權結構優勢顯著。公司12 名董監高管理層中,有9 人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合計持有公司母公司42.92%的股份。這一股權結構使得公司大股東、管理層和中小股東利益保持高度一致,股權結構優勢顯著。
Bumping+FC 業務年底啟動,未來高增長可期。預計崑山華天將在今年四季度開始進行12 寸Bumping 的大規模量產,月產能將達5000 片。隨著Bumping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公司有望快速擴大產能,並且還將帶動西安華天FC 業務的快速增長,未來高增長可期。
MEMS 封裝技術優勢明顯,靜待大規模量產時機。MEMS 進入快速發展第三波,未來幾年將成為WLCSP 封裝技術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公司將進行8 寸產品的生產,較目前主流的6 寸MEMS 產品具有更好的一致性,主要產品包括加速度計和指紋識別兩個領域,將靜待大規模量產時機。
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我們預計公司14-16 年EPS 為0.40 元,0.52 元,0.62 元,對應14-16 年的PE 為28.2X,21.8X,18.2X,我們認為公司先進封裝業務、中端封裝業務、低端封裝業務合理估值水平分別是15 年40 倍、30倍、20 倍,對應目標價為13.32 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核心假定的風險:1)國家集成電路扶持政策落實低於預期;2)Bumping 大規模量產時間推遲;3)基於WLCSP 的CIS 產品需求出現下滑。www.southmoney.com
晶方科技:業績符合預期 長期受益進口替代
晶方科技 603005
研究機構:山西證券 分析師:張旭 撰寫日期:2014-04-01
事件追蹤:
公司公布2013年年報。公司2013年營收4.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5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47%;基本每股收益為0.81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6%。歸屬於母公司凈資產為7.5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73%。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不送股,不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
事件分析:
受益行業復甦,公司營收穩定。2013年,受益於全球經濟緩慢復甦,半導體市場增速出現周期性回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產品持續增長的帶動下銷售同比增長16.2%。在整體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產業結構出現了差異分化的增長態勢,其中封測業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增長率為6.1%。在此背景下,2013年公司持續專注於感測器領域的封裝業務,把握CMOS、MEMES、智能卡、生物身份識別等晶元領域發展的有利時機,全年保持平穩的增長態勢。
公司是大陸首家晶圓級晶元尺寸封裝廠商。晶圓級晶元尺寸封裝技術的特點是在晶圓製造工序完成後直接對晶圓進行封裝,再進行晶圓切割,封裝後的晶元與原始裸晶元尺寸基本一致,符合消費電子短、小、輕、薄的發展的需求和趨勢。目前,該技術只有少數公司掌握,公司作為中國大陸首家、全球第二大能大規模提供影像感測晶元晶圓級晶元尺寸封裝量產服務的專業封測公司,具有技術先發優勢與規模優勢。
公司將長期受益進口替代,發展空間巨大。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晶元製造和封裝測試銷售收入中所佔比重已超過80%,國內集電企業面臨嚴重考驗。同時,隨著國內消費類電子需求的持續增長,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類電子市場。持續增長的消費電子需求,也是我國集成電路企業面臨的良好發展機遇,公司長期受益進口替代。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公司是大陸首家晶圓級晶元封裝廠商,技術處於行業上游。隨著國內市場的全球地位日益提升及國內產業政策的持續推動,我國集成電路市場將成為全球最有活力和發展前景的市場。公司未來發展空間較大,我們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考慮到近期半導體扶持政策的出台預期,首次給予公司「增持」投資評級。
投資風險:
行業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
長電科技:卡位先進封裝 業績拐點確立
長電科技 600584
研究機構:申銀萬國證券 分析師:張騄 撰寫日期:2014-07-07
卡位先進封裝技術,成長路徑明確。公司現在是國內封測行業規模最大,全球第六大的龍頭企業。公司憑借規模優勢在先進封裝技術研發支出上遠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提前卡位先進封裝技術,實現先進封裝技術的全布局,勾畫出明確清晰的中長期成長路徑。
Bumping+FC業務確定性高成長。當晶元製程進步到40/45nm以下時, Bumping+FC封裝方法成為必然選擇。今年是28nm規模化量產大年,Bumping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公司在這一領域已經有多年技術積累並實現大規模量產,受益於行業趨勢將獲得確定性高成長。年初牽手中芯國際更是錦上添花,有望切入國際IC設計大廠高端產品。
TSV和MIS技術領先,未來成長空間巨大。公司在TSV技術和MIS材料兩個領域技術領先,未來這兩個領域都將坐擁近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並且高速滲透期拐點即將到來,有望成為行業規模爆發增長的最大受益者。 2Q業績拐點確立。公司7月2日公布業績預增公告,2Q單季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左右。這主要受益於低端生產線搬遷陣痛結束,人力成本優勢顯現;先進封裝技術前期大額研發投入之後,隨著量產規模提升開始進入業績釋放期;並且快速增長的先進封裝業務對公司整體業績推動作用加大,2Q業績拐點確立。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我們預計公司14-16年EPS為0.24元,0.42元,0.67元,對應14-16年的PE為42.5X,24.1X,14.9X,我們認為公司先進封裝業務、中端封裝業務、低端封裝業務合理估值水平分別是15年40倍、30倍、20倍,對應目標價為12.67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核心假定的風險:1)盈利恢復無法持續;2)國家集成電路扶持政策落實低於預期;3)中芯國際先進製程量產出現問題。
同方國芯:核心晶元國產化是趨勢 只是需要耐心
同方國芯 002049
研究機構:長城證券 分析師:金煒 撰寫日期:2014-04-28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國內智能卡晶元廠商第一梯隊成員,手中既有類似二代身份證晶元的現金流業務,也有即將爆發的金融IC卡及移動支付產品儲備,在核心晶元國產化的趨勢下,公司將穩步受益。另外國微電子作為軍品特種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也有望穩步受益於軍隊信息化建設。公司後續仍會考慮進行一系列的收購快速進入其他集成電路產業。我們預測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別為1.18元、1.59元及2.08元,對應目前股價PE分別為36x、27x及21x,維持「推薦」評級。
投資要點
公司一季度營收凈利潤同比均雙位數增長: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21.0%,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87.9%。公司傳統業務保持穩定增長,金融支付類產品和特種集成電路新產品正逐步進入市場,開始貢獻收益。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提升:公司一季度整體毛利率為32.1%,相比去年同期的30.4%有所提升。預計主要是4GSIM卡晶元以及國微電子業務提升。
公司一季度費用率控制較好:公司一季度費用佔比為15.1%,相比去年同期的18.5%有較大幅度下降。
公司應收賬款佔比上升:公司一季度應收賬款為4.70億元,占收入比為255.3%,相比去年同期的244.5%略有所上升。存貨相比去年同期無大變化。
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比去年同期好:公司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4380萬,比去年同期向好。n2014年SIM-SWP卡晶元以及金融IC卡晶元恐尚不能為公司帶來較大收益,但我們對公司2014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30%仍較為有信心,原因如下:
二代身份證晶元將作為公司現金流業務長期存在:公司作為公安部一所指定的四家二代身份證晶元生產廠商之一(其餘三家是中電華大、華虹設計和大唐微電子),從2003年以來便為公安部提供二代身份證晶元。由於居民信息的保密原因,十年間,公安部沒有再通過其他晶元廠商的認證。我們預計二代身份證晶元業務將長期作為公司的現金流業務存在,為公司整體業績提供保障。公司營業利潤中34%左右均來源於身份證晶元業務,只要該項業務公安部不引入新的競爭者,公司業績將有較為穩固的基礎。另外考慮到2005-2006年是身份證發證高峰,2015-2016年恐有一波換證高峰到來,我們預計2014-2016年公司身份證晶元業務將呈現穩中有升的局面,為公司總體業績增長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公司SIM卡業務將持續增長並提升毛利率:公司去年SIM卡出貨量約7億張,同比2012年增長56%。在單價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公司毛利率從6%左右提升到了12%-13%。全球一年發行50億張SIM卡,公司目前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約14%。我們預計在規模化效應下,公司的SIM卡發卡量將進一步上升,另外由於大存儲的4GSIM卡采購佔比上升,公司SIM卡毛利率仍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們預計公司今年有望發行10億張SIM卡,毛利率將接近15%,預計為公司提供4000元左右的營業利潤,佔到公司總體營業利潤的10%以上。
受益於軍隊信息化建設提速,國微電子將維持25%-35%左右業績增速:同方國芯旗下另一家子公司國微電子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設計、開發與銷售,公司具有全部特種集成電路行業所需資質。公司是國內特種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是國內特種元器件行業門類最多、品種最全的企業。截至目前公司完成了近200項產品,科研投入總經費9億余元,其中「核高基」重大專項支持經費3億多元。和同行比,公司產品種類最全,品種最多,目前可銷售產品達到100多種。國微電子在研項目轉化產品能力較強,在研項目超過50項,年均新增產品近30項。我國軍工用的集成電路市場總額為60億,國內的公司僅佔了其中6個億,國有軍工企業有較大發展空間。我們看好國微電子在軍隊信息化建設浪潮中的發展,也看好公司軍轉民的嘗試。
公司有望2015年受益於金融IC卡晶元國產化:目前我國銀行卡業正在經歷EMV遷移,各家銀行的磁條卡正在初步替換為晶元卡,2013年全年新增晶元卡約為全年新增銀行卡的47%。我們預計2014年全年將新增4-5億張晶元卡,主要來源於股份制銀行的發力,晶元卡滲透率將進一步上升。目前各家卡商基本均採用NXP的晶元,隨著華虹設計通過了CC的Eal4+認證,國內晶元廠商與外資晶元廠商的技術差距正在進一步縮小。目前發改委正在組織包括同方國芯在內的幾家晶元公司進行局部區域的規模發卡測試,一旦安全性得以驗證,在國家信用的背書下,國內銀行將逐步採用國產IC卡晶元替換進口IC卡晶元。我們預計2014年將是國產晶元廠商嶄露頭角的一年,經過一年實網測試後,國內晶元廠商有望在2015年與國外廠商正面競爭,屆時成本將是考量國內晶元廠商是否能獲取市場的重要因素。核心晶元國產化是大趨勢,國產晶元企業正在縮小和國外企業的差距,這個時候需要的是耐心。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國內智能卡晶元廠商第一梯隊成員,手中既有類似二代身份證晶元的現金流業務,也有即將爆發的金融IC卡及移動支付產品儲備,在核心晶元國產化的趨勢下,公司將穩步受益。另外國微電子作為軍品特種元器件行業龍頭企業也有望穩步受益於軍隊信息化建設。公司後續仍會考慮進行一系列的收購快速進入其他集成電路產業。我們預測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別為1.18元、1.59元及2.08元,對應目前股價PE分別為36x、27x及21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2014年SIM卡晶元價格戰,公司健康卡銷售不及預期,國微電子盈利不及預期。
七星電子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備製造商,以集成電路製造工藝技術為核心,以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設備、混合集成電路和電子元件為主營業務。公司擁有優秀的技術研發團隊,具備一流的生產環境,加工手段和檢測儀器,是中國最大的電子裝備生產基地和高端的電子元器件製造基地。是「六五」至「十五」期間承擔國家電子專用設備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骨幹企業,國內唯一一傢具有8英寸立式擴散爐和清洗設備生產能力的公司。公司生產的混合集成電路等軍工配套產品在「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嫦娥一號」、長征系列火箭的航天任務和多項國家重點工程中得到應用。
上海新陽
公司是以技術為主導,立足於自主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半導體行業所需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同時開發配套的專用設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化學材料、配套設備、應用工藝、現場服務一體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主導產品包括引線腳表面處理電子化學品和晶圓鍍銅、清洗電子化學品,可廣泛應用於半導體製造、封裝領域。公司產品主要基於電子清洗和電子電鍍核心技術。公司設有專門的研發機構,擁有一批經驗豐富、研發水平高超的專業研發隊伍,取得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多項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公司被中國企業創新成果案例審定委員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認定為「最具自主創新能力企業」,先後被評為上海市外商投資先進技術企業、上海市科技創新企業、上海市專利工作培育企業、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AAA級企業。
中穎電子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從事IC產品的設計和銷售,並提供相關的售後服務及技術服務。公司所設計和銷售的IC產品以MCU為主,產品主要應用於小家電及電腦數碼產品的控制。公司是首批被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及上海市信息化辦公室認定的IC設計企業,並連續11年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在國內已取得10項發明專利和4項實用新型專利,並在我國台灣地區獲得發明專利5項,已登記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84項,已登記的軟體著作權7項。

Ⅳ 印製電路板的發展簡史

在印製電路板出現之前,電子元件之間的互連都是依靠電線直接連接而組成完整的線路。在當代,電路面板只是作為有效的實驗工具而存在,而印刷電路板在電子工業中已經成了占據了絕對統治的地位。
20世紀初,人們為了簡化電子機器的製作,減少電子零件間的配線,降低製作成本等優點,於是開始鑽研以印刷的方式取代配線的方法。三十年間,不斷有工程師提出在絕緣的基板上加以金屬導體作配線。而最成功的是1925年,美國的Charles Ducas 在絕緣的基板上印刷出線路圖案,再以電鍍的方式,成功建立導體作配線。
直至1936年,奧地利人保羅·愛斯勒(Paul Eisler)在英國發表了箔膜技術,他在一個收音機裝置內採用了印刷電路板;而在日本,宮本喜之助以噴附配線法「メタリコン法吹著配線方法(特許119384號)」成功申請專利。而兩者中Paul Eisler 的方法與現今的印製電路板最為相似,這類做法稱為減去法,是把不需要的金屬除去;而Charles Ducas、宮本喜之助的做法是只加上所需的配線,稱為加成法。雖然如此,但因為當時的電子零件發熱量大,兩者的基板也難以配合使用,以致未有正式的實用作,不過也使印刷電路技術更進一步。 近十幾年來,我國印製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簡稱PCB)製造行業發展迅速,總產值、總產量雙雙位居世界第一。由於電子產品日新月異,價格戰改變了供應鏈的結構,中國兼具產業分布、成本和市場優勢,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印製電路板生產基地。
印製電路板從單層發展到雙面板、多層板和撓性板,並不斷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不斷縮小體積、減少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製電路板在未來電子產品的發展過程中,仍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未來印製電路板生產製造技術發展趨勢是在性能上向高密度、高精度、細孔徑、細導線、小間距、高可靠、多層化、高速傳輸、輕量、薄型方向發展。

Ⅳ 國內pcb上市公司有哪些

印製電路板上市公司

一、興森科技

興森科技公司自1999年10月成立,2010年6月18日於深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立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為國內外高科技企業和科研單位服務,公司位於廣州科學城的研發和生產基地,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

二、滬電股份

滬電股份,即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長期從事印製電路板(PCB)的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主要產品包括企業通訊市場板、汽車板、辦公及工業設備板等。

三、生益科技

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85年,是一家中外合資股份制上市企業。1998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國內覆銅板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高端電子材料為一體,憑借領先的技術研發、嚴格的質量管理、高效的組織流程、創新的營銷模式和優秀的技術服務屹立於電子信息行業。

四、超華科技

超華科技成立於2004年9月22日,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松坪村,法定代表人梁俊豐,2007年12月底公司增資擴股,目前注冊資本為6,393萬元。本公司系於2004年9月6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粵辦函批准,由廣東超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五、超聲電子

廣東汕頭超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重點企業、廣東省工業龍頭企業之一的汕頭超聲電子(集團)公司獨家發起,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1997年9月5日成立,同年10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六、大族激光

作為世界知名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廠商,公司已成為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重點軟體企業,廣東省裝備製造業重點企業,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科技成果推廣示範基地重點推廣示範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主要科研項目被認定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七、依頓電子

自設立以來,公司一直專注於高精度、高密度雙層及多層印刷線路板的製造和銷售,是國內印刷線路板行業的領先者之一。根據N.T.Information發布的統計數據,2012年全球PCB製造產值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共106家,以當年產值而言,本公司在全球PCB廠商中排名第33位。

八、光華科技

自成立以來,光華科技堅持自主品牌運營,為廣大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提供全面系統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電子、表面處理、日化、生物醫葯、陶瓷、環保能源等領域標桿企業的整體服務方案提供商。

九、勝宏科技

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於2006年7月落戶惠陽區淡水鎮新橋村行誠科技園,廠區佔地面積23萬多平方米,在職員工4000餘人,月產能可達34萬平方米。2015年6月11號,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476。

十、傑賽科技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傑賽科技)是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民品部門於2000年轉制組建的國有控股股份制上市企業(股票代碼:002544),注冊資本57204萬元。

(5)我國最大專業印製電路板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PCB產業介紹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由於它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

電子設備採用印製板後,由於同類印製板的一致性,從而避免了人工接線的差錯,並可實現電子元器件自動插裝或貼裝、自動焊錫、自動檢測,保證了電子設備的質量,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成本,並便於維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PCB

Ⅵ 深圳有哪些大的PCB線路板廠

1、順易捷—深圳順易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印製線路板/PCB快速打樣、雙面、多層板大中小批量生產,同時提供鋼網、SMT和元器件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

2)崇達技術—崇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於深圳,是專業生產電路板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通信設備、工業控制、電源電子、醫療儀器、安防電子、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等高科技領域。

3)祐良電子——深圳祐良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業,公司產品為多層線路板、多層印製線路板等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工業電源、高清電視為主之高科技產品,產品遍布中國、香港、日本、美國、歐洲等世界各地。

4)深南電路——深南電路是一家典型的厚積薄發型企業。距離今日上市,這家從事高端印製電路板(PCB)研發和生產的中國大陸龍頭企業,已有33年的成長發展歷史,HW的PCB合作御用供應商。

5)滬士電子——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於1992年在江蘇省崑山市設立,並於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02463,股票簡稱為:滬電股份。目前,公司主導產品為應用於通訊、通信設備以及汽車的印製電路板。

(6)我國最大專業印製電路板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分為剛性電路板和柔性電路板、軟硬結合板。

全球PCB產業產值占電子元件產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各個電子元件細分產業中比重最大的產業,產業規模達400億美元。同時,由於其在電子基礎產業中的獨特地位,已經成為當代電子元件業中最活躍的產業,2003和2004年,全球PCB產值分別是344億美元和401億美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27%和16.47%。

中國印製電路行業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奮斗,現已經成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和保障,產值已居全世界第二位。2004年中國PCB的總產值已達到81.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為89億美元。預計不用很久將會上升為全球第一。

參考資料

PCB_網路

Ⅶ 哪些大學有學印製電路板這個專業

印製電路板屬於微電子製造工程專業的內容,但開設的高校不多(開設微電子學專業的高校相對比較多,但該專業側重理論)----中南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Ⅷ 台灣前十大印製電路板廠商 哪些

根據Prismark的資料顯示,全球前十五大PCB廠2008年合計營收總額達160.65億美元,佔全球PCB產值480.66億美元之33.4%,其中日本廠商占絕大部分,台灣廠商則在後即起直追。日商包括Nippon Mektron、Ibiden、CMK、Fujikura、Shinko、Meiko等,台系廠商則有欣興、南電、健鼎、華通,韓國廠商則有SEMCO、Young Poong(KCC&Interflex),另外還有,港商建滔集團、美商Flextronics-Multek、歐洲AT&等。

台系的欣興去年營收達15.5億美元,其中包還IC基板、HDI板產能增加,以及新增中國大陸生產基地。另外,南電去年營收達11.9億美元,其中80%來自於IC基板,同時去年亦積極新增中國大陸廠的產能。

台灣廠商的部分,還有以HDI為主的華通,去年營業額7.4億美元,除了HDI之外,去年軟硬結合板的出貨量亦相當亮眼,其規模在同業之中名列前矛。

閱讀全文

與我國最大專業印製電路板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金代碼481001基金凈值 瀏覽:261
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結匯業務 瀏覽:781
股票pdi 瀏覽:366
雲南白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581
買基金為什麼顯示的股票 瀏覽:251
香港股票開頭 瀏覽:906
怎樣無抵押貸款100萬 瀏覽:493
100日元元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170
草根創業是拿不到天使投資的 瀏覽:659
乙二醇期貨庫存 瀏覽:91
南京醫葯股票怎麼樣 瀏覽:386
股票換手率高好不好 瀏覽:654
易方達5G概念基金有哪些 瀏覽:526
富國文體健康股票基金凈值 瀏覽:805
4萬5美金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6
新興股票市場 瀏覽:33
融出資金業務 瀏覽:954
美元人民幣匯率2019年4月29日 瀏覽:857
網信理財卷碼 瀏覽:774
東方融匯理財 瀏覽: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