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金澤國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金澤國際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0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專組織文化藝術交屬流活動(不含演出)等。
法定代表人:邢青奎
成立時間:2004-10-25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0757702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鄉周家莊135號8310室
Ⅱ 北京文創國際集團的介紹
企業簡介北京文創國際集團(簡稱文創集團)是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市屬一級大型國有文化集團。文創集團立足國內市場,面向世界市場,是市委市政府文化「走出去,請進來」戰略的執行機構,同時也是國內首家融大文化資源於一體的國際化高端商務平台。文創集團致力於創意、製作、推廣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精品,繁榮首都文化產業,擴大中國文化軟實力。
Ⅲ 文創國際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工資怎麼樣
就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一年,就在外資保險等待了多年,鉚足了勁終於可以大踏步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2002年,至少有8家外資保險公司撤出在中國的代表處。而據有關統計資料,自2001年初至2002年7月,已有22家外資保險公司的30家代表處撤出中國。這一進一退,折射出的不僅是中國保險市場上外資保險的新格局,也反映出全球保險市場的不少新動向。 (中經評論·北京)2003年2月初,外資保險迎來了中國第一張保險經紀牌照和第一張保險公估牌照。美國怡安保險集團獲准與中國糧油食品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保險經紀公司,雙方各佔50%的股份。而英國GAB羅便士國際保險公估集團公司則成了首家獲准在華籌建獨資子公司的外資公估公司。 從等待到獲得許可,從獲得許可到公司正式開業,這中間有中國路要走,也許只有外資保險公司自己能說清楚。伴隨著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保險市場拓荒的熱鬧,其背後的寂寥很快就被人遺忘了。 一、那些離去的背影 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欲在中國開展業務,需符合以下條件: 30年以上的經營歷史; 50億美元資產總額; 在華設立代表機構2年以上。 所以,從一開始,那些想要進入中國的外資保險公司紛紛在中國建立代表處,負責在國內收集信息、調研市場、與監管部門溝通信息、捐助教育項目和各項公益事業,不少代表處也做得熱熱鬧鬧,讓所在公司的大名頻頻在媒體露面。 但就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一年,就在外資保險等待了多年,鉚足了勁終於可以大踏步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2002年,至少有8家外資保險公司撤出在中國的代表處。而據有關統計資料,自2001年初至2002年7月,已有22家外資保險公司的30家代表處撤出中國。這一進一退,折射出的不僅是中國保險市場上外資保險的新格局,也反映出全球保險市場的不少新動向。 2002年3月,已在中國駐扎近10年之久的美國林肯過國民保險集團決定退出中國;6月,瑞士人壽在北京和廣州的兩家代表處相繼關門,宣告該公司在華5年的行程暫停,2001年底獲得營業執照的德國格寧集團,也在2002年底,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退出的原因可以有多種,中國保監會國際部主任孟昭億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條: 一是母公司在海外發生收購、合並事件。如果兩個合並的公司在中國都有代表處,那它就可能合並。比如,英國鷹星保險公司被瑞士蘇黎世集團收購後,其在北京的代表處也就撤銷了; 二是美國「9·11」事件後,有些保險公司經營上碰到了許多困難,從而調整策略,從中國市場退出來。例如,瑞土人壽就是因為全球經營策略的調整,從整個亞洲地區撤出來,當然也包括了中國市場; 三是有些公司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在不同城市設有代表處,但覺得代表機構太多、費用比較高,沒有必要,而且通過營業機構也可以了解市場的情況,就可能適當減少代表處; 四是外資保險公司代表處違規作業,從而自動退出中國市場。 外資保險公司中國代表處設立之初目的就是為了爭取牌照,一旦歷史使命完成,保留的意義也就不大了。這在公司獲得營業許可後,開業所在地與代表處所在地同處一地的公司中表現尤其明顯。比如去年7月撤銷的荷蘭保險有限公司大連代表處,在其合資壽險公司開業之前就及時消身而退。 與之對應,一些外資保險公司雖然獲取了營業執照,但由於開放城市將不斷增多,因此從未來走向全國公司的發展戰略出發,原先的代表處仍然保留。只是這時的代表處已經比較明確地成為未來分支機構的「先遣隊」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些同時兼做壽險和非壽險業務的外資保險代表處,在取得了一張「許可證」後,還在等待另一張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