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估值20億美金傳滴滴自動駕駛拆分後首獲軟銀投資
軟銀要投資滴滴的自動駕駛公司,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去年7月,美國科技媒體TheInformation就已經提前劇透:滴滴正與其最大股東軟銀以及其它潛在投資者就自動駕駛業務融資進行談判。
而這一次(3月24日),Theinformation又爆料:「軟銀即將敲定對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投資3億美元的交易。」
如果這筆投資敲定,這意味著軟銀將通過注資滴滴來完成在中國的自動駕駛布局。
1、滴滴於軟銀而言,是最好的選擇嗎?
滴滴和軟銀的關系,要追溯到2015年。
2015年1月,軟銀曾投資了當時的快的打車6億美金,一個月後,滴滴和快的合並。2017年,滴滴曾分兩次陸續獲得軟銀共80億美元的投資。
3億美金這筆投資如果敲定,那就是軟銀第四次投資滴滴。
在自動駕駛領域,軟銀和豐田這對「老搭檔」綁定得非常緊密。
一個例子是,豐田和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都是Uber、Uber自動駕駛部門ATG、以及中國打車巨頭滴滴的共同投資方。
在2018年10月,豐田和軟銀成立合資公司Monet。其中軟銀占股51%,豐田占股49%。在這個合資公司里,Uber、滴滴都是其合作夥伴。
但這一次,為什麼軟銀沒有拉上豐田?
新成立的自動駕駛公司的CEO由滴滴CTO張博兼任,原順為基金執行董事孟醒出任COO。
隨後,原安波福副總裁韋峻青出任滴滴自動駕駛公司CTO,向張博匯報。自動駕駛美國團隊負責人賈兆寅和中國團隊負責人鄭建強則向韋峻青匯報。
至此,滴滴自動駕駛的核心管理團隊基本成型。如今,滴滴自動駕駛團隊規模在300-400人之間,並在中美兩地有4個辦事處。
3、滴滴自動駕駛估值幾何?
對於滴滴獨立自動駕駛公司,此前外界普遍有兩種猜測:
與Uber一樣,要在IPO前將燒錢部門獨立;滴滴需要通過獨立公司的方式進行融資,來彌補研發資金缺口。
去年8月,張博給了一個「另類」解釋:「成立獨立公司,是希望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以此吸引更多資源一起來推進和加速自動駕駛技術。」
在他看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形成產業聯盟,其中有四個關鍵資源:
滴滴共享出行服務;自動駕駛技術;汽車廠商;足夠的資本支持。
其中,「足夠的資本支持」也體現了融資對於自動駕駛研發的意義。以獨立公司的名義進行融資,滴滴自動駕駛也能為自己爭取到更多有價值的盟友。
當然,隨著新資金的進入,這些公司的估值也水漲船高:
Waymo在獲得22.5億美金投資後,《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Waymo估值達到300億美金。
通用自動駕駛部門Cruise在接受軟銀、本田的投資後,估值達190億美元。
Uber分拆出來的自動駕駛公司UberATG在獲得豐田、軟銀和電裝10億美元融資後,估值已經達到72.5億美元。
福特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ArgoAI在接受大眾汽車投資後,估值約為70億美元。
今年4月,來自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Pony獲得豐田4億美金投資,投後估值30億美金。
這輪融資後,滴滴自動駕駛公司估值多少?
汽車之心聽到一種說法:20億美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日本軟銀孫正義是世界首富了嗎財產估值有多少他擁有阿里巴巴最多的股份。
新浪的股權結構十分分散和復雜,新浪目前的核心管理層處於「四內權分立」的狀態。目容前的大股東是盛大,董事長為段永基,總裁和CFO為曹國偉,CEO為汪延,COO是林欣禾,董事會中可以說沒有日本人。新浪由日本人控股的傳聞來自於新浪成立之初「軟銀」(soft bank)對新浪的投資,軟銀的老闆孫正義是日裔美國人,soft bank是美國公司,他對很多中國的互聯網企業都進行了投資,而且早期新浪的大股東也不是soft bank,而是四通集團,可以說新浪並不是日本人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