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紅派息問題 上市公司分紅好還是送股好啊
不能簡單的說從來不分紅的公司就一定是不好的公司,首先買入一隻股票無非是希望賺錢,那麼如果一隻股票雖然有給你分紅,比方你10元買入,每股分你1元,但是卻跌到了5元,相信你不會堅持認為那是一家讓你滿意的公司,實際上賺錢就有兩種基本的方式,第一種是分紅;第二種是股票上漲。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不分紅你未必不會賺錢,分紅未必不會讓你賠錢。
在股市中不通過分紅來使得股東獲利的情況很多,黑格爾說過:存在即是合理。
現在我們就從公司的角度討論不分紅而獲利的合理性:
上市公司無非就是通過向投資者募集資金,進行經營、投資,進而獲取利潤、回報股東。那麼她所處的行業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勢?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經營策略?都不存在固定的模式。
處於行業快速成長的公司,她們的獲利顯然應該用來再投資提前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以創造更多的利潤,那樣才是股東利益最大化的體現。好比一個十分有天賦的孩子,在小學就已經名列前茅,到初中更是出類拔萃,順利完成9年義務教育之後,是否應該希望他立刻找份工作呢?盡管他有可能創造出比同齡孩子更多的財富,但是如果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的料,由於沒有在關鍵年齡得到足夠的教育,最後損失的不只是他自己和他的家庭,而是整個社會。更簡單的說,一個還沒有成熟的果實,一定要摘下來,可能只有酸澀而已。
因此分紅絕對不是回報股東的唯一方式,我們這樣來作一個比方:
假設市場平均股價是20元,平均收益是1元;
那麼存在這樣一隻股票也是20元,但它的收益達到了2元,收益率是平均的2倍,那麼如果行業高速發展,也就是說由於沒有出現市場飽和,再投資的結果將是產生同樣的收益率,您是希望把這些錢分給你去投資那些只能收益1元的股票呢?還是希望公司繼續壯大?或者希望公司分紅之後由於財務能力下降,被別的公司來搶占市場使得公司的收益率下降?
長期維持高收益的公司的股東權益、凈資產、公積金都會不斷增加,當達到平均的兩倍,它可以進行十送十的股本擴張計劃,表面上你的持股比例沒有變化,但是由於它擴張之後仍然等同於甚至高於市場的平均水平,常言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在投資者進行比較之後,至少又會漲到市場的平均股價水平,此時而你的股份數額卻增大了一倍,那就明顯超值的回報!
事實上,在中國經常分紅的公司未必能夠給投資者足額的回報,因為分紅不是幾個不懂經濟、經營的股東隨便說下,董事會就會通過的,董事會必須從行業、公司、國家政策、股東利益最大化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只有那些沒有必要進行再投資、行業已經飽和的公司才會大額分紅,而那些行業又會由於充分競爭、長期經濟利潤為0而不可能創造更多的回報給股東。
所以市場上您經常看到超級牛股,並不見得就是分紅明星、但大部分是當時的熱門行業。
㈡ 分紅派息,什麼是「分紅」什麼是「派息」
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派息指的就是派發現金,派息是分紅的一種,分紅包括派發現金和配股。
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分紅派息,是指公司以稅後利潤,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公積金及任意公積金後,將剩餘利潤以現金或股票的方式,按股東持股比例或按公司章程規定的辦法進行分配的行為。
(2)上市公司股東分紅和派息擴展閱讀:
股份公司經營一段時間後(一般為一年),如果營運正常,產生了利潤,就要向股東分配股息和紅利。其交付方式一般有三種:一種以現金的形式向股東支付。
這是最常見、最普通的形式。二是向股東送股,採取這種方式主要是為了把資金留在公司里擴大經營,以追求公司發展的遠期利益和長遠目標。第三種形式是實物分派,即是把公司的產品作為股息和紅利分派給股東。
參考鏈接:分紅派息-網路
㈢ 怎麼分析一個上市公司分紅好與不好 怎麼能知道 派息率 多少
我在選擇復一家公司股票的時候怎麼制才能知道這個公司的分紅好不好?
你看他歷年來的分紅記錄,如果能拿凈利潤30%以上來分紅就算比較好的,類似佛山照明每年拿70%以上的凈利潤來分紅就是非常牛的。
----------
派息率
所謂派息率,也就是當年派息總數/同年每股總盈利,這個指標的確一般介於40-60%之間,某些上市公司派發特別股息,會使這個指標超過100%。但是在正常情況下,會認為超過60%的派息比率會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困難。派息比率這個指標,反映的是上市公司願意通過現金回報股東的豪爽程度,僅此而已。
㈣ 派息,股息,紅利之間有什麼關系分別解釋下
派息:就是分紅的意思。股息:股票的利息,這是針對優先股股東而言的。紅利:上市公司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利潤。三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其中股息+紅利=股利,為上市公司分配給所有股東利潤之和。下面是詳細的解釋:
派息,股票投資者對這個詞會非常熟悉,是上市公司分紅方案的意思。包括3種方式:1. 派現,就是每10股送X.XX元;2. 送股,就是每10股送XX股(贈送已有股份);3. 轉股,就是每10股轉XX股(多餘公積金轉成股份)。
股息,這個概念只針對優先股股東。優先股是一種特殊股份,不享受股票買賣差價,只享受固定股息,性質類似於債券。上市交易的股票都不是優先股。
紅利這個概念與股息相關,上市公司支付完優先股股東股息之後,分配給普通股股東的利潤稱為紅利。一般都是現金,也就是每10股送X.XX元。
㈤ 上市公司分紅規定
1、股東的盈餘分配權,俗稱股東分紅權,指股東基於公司股東的資格和地位而享專有的請求屬公司向自己分配股利的權利。股東行使該權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從實體上公司需有實際可供分配的利潤。二是從程序上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得到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的通過。在以上兩個條件未滿足時,股東的盈餘分配權尚只能是法律層面的期待權益。2、在公司存在可供分配利潤的前提下,如果公司長期不分紅,從程序上來說,根據《公司法》第167條規定,股東的盈餘分配權以股東先行內部救濟為原則,即股東可以提出召開股東會,討論利潤分配方案。3、股東的盈餘分配權(股東分紅權)訴訟救濟途徑:當公司具備上述的利潤分配條件,股東可以依法提起盈餘利潤分配訴訟;當公司過分提取任意公積金或以其它形式侵害股東的盈餘分配權時,任何一個股東都可以資本多數決濫用,股東大會決議侵犯股東正當權利為由,向法院提起撤銷股東會決議的撤銷之訴或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的確認之訴,同時請求分配股利。
㈥ 上市公司分紅方式有哪些
上市公司分紅規定如下:1、上市公司必須在章程中明確分紅政策。2、上市公司可以內進行中期的現容金分紅。3、近三年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於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才能進行分紅。4、在分紅以前,上市公司需要擬定利潤分配的方案,董事會要說明是否制定現金分紅預案。5、公司應該在季度報告中說明現金分紅政策的執行情況。
㈦ 股票中分紅配股項目中的轉增和派息和分紅各有什麼區別
送股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無償贈送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股票股利;派息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現金股利;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也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但送股的資金不是來自當年可分配盈利而是公司提取的公積金,因此又可稱為公積金轉增股本,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環節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1、現金股利按20%繳納個人所得稅 現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貨幣形式支付給股東的股息紅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股利形式,派發現金股利時,股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為含稅現金股利的20%。因此,根據股東所持有的股份,應繳納600元[(100000÷10)×0.6×20%×50%]的個人所得稅。
2、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股票溢價發行收入所形成的本公積金除外),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資本公積主要包括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資產、股權投資准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和其他資本公積等,資本公積的主要用途是用於轉贈資本。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規定:股份制企業用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不屬於股息、紅利性質的分配,對個人取得的轉增股本數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原城市信用社在轉制為城市合作銀行過程中個人股增值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的批復》(國稅函〔1998〕289號)規定:「資本公積金」是指股份制企業股票溢價發行收入所形成的資本公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