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業經營長達8年的中國平安保險股份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公司」,「集團」)於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至今已經發展成為金融保險、銀行、投資等金融業務為一體的整合、緊密、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發展歷程:
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於1988年3月21日以《關於同意成立平安保險公司的批復》(銀復[1988]113號)批准成立,並於1988年4月22日取得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深新企字05716號),注冊名稱為深圳平安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200萬元,公司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
1992年6月4日,經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你公司更改名稱的批復》(銀復[1992]189號)批准,公司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公司從一家地區性保險公司發展成全國性保險公司。
1992年11月14日,國務院以《關於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和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業務范圍的復函》(國辦函[1992]93號)批准公司辦理全國性的保險業務和國際再保險業務,中國平安成為全國三大綜合性保險公司之一。
1992年11月14日,經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擴股增加資本金的批復》(銀復[1992]505號)批准,公司在5個法人股東基礎上開始增資工作。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在1993年12月17日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參股方案的批復》(銀復[1993]366號)批准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參股。
由於增資期間清退不合格股東等原因導致股東調整,至1995年12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以《關於核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擴股增資的批復》(銀復[1995]437號)正式批准了這次擴股結果,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15億元。中國人民銀行於1996年5月24日出具的《關於核準的批復》(銀復[1996]157號)核准,公司規范為股份有限公司。
經規范登記,國家工商總局於1997年1月16日向公司核發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10001231-6),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5億元。為進一步落實《保險法》關於分業經營的規定,根據中國保監會於2001年12月5日下發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業經營改革的通知》(保監發[2001]197號)、2002年4月2日下發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業經營實施方案的批復》(保監發[2002]32號),公司開始進行分業經營的工作。
2002年10月28日,中國保監會以《關於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變更事項的批復》(保監變審[2002]98號)、《關於成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保監機審[2002]350號)、《關於成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保監機審[2002]351號)批准了公司控股設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24日,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名稱變更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2,466,666,667元。
2004年6月,根據中國保監會出具的《關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H股並上市的批復》(保監復[2003]228號)及中國證監會出具的《關於同意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證監國合字[2004]18號),公司獲准公開發行H股1,387,892,000股,發行價格為10.33港元/股,其中增量發行1,261,720,000股、國有股存量發行126,172,000股,同時公司H股發行前的1,170,751,698股外資股獲准轉換為H股。發行結束後,公司總股本變更為6,195,053,334股,其中H股為2,558,643,698股,佔比41.30%,內資股為3,636,409,636股,佔比58.70%。同年6月24日,公司H股股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證券代碼為「2318」。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⑵ 三元達股票什麼時間開始停牌
查三元達股票的公開信息,未見停牌信息的公告或跡象;是不是要停牌不得而知,如果真的要停牌,也不會提前公布時間,只能是當天公告當天停牌。
⑶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的集團架構
1975年創立的英業達公司,早期投入計算器、電話機的設計與製造,1990年跨出海外生產的第一步,在馬來西亞檳城投資成立英業達集團海外工廠;隨即,陸續拓展海外營運據點,遍布美國、英國、歐洲、日本、韓國等地,在大陸的上海、北京、天津、南京、西安等地,延攬當地優秀菁英,部署研發團隊長期投入軟體的開發。
英業達集團從軟體、硬體的研發,到產品的製造與運籌,提供客戶最完整、24小時不間斷的全球服務。自1999年起,英業達集團依不同專業分工陸續另行成立了四個子公司,包括:設計、製造與銷售智能型手機的英華達,生產多媒體網路產品的英保達,以電子辭典聞名的無敵科技,以及從事光電模塊設計與製造的英新達。而以筆記型計算機和伺服器為主的母公司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筆記型計算機產能配備可達一千萬台,企業伺服器可達二百萬台,並在消費電子、移動通訊、無線整合方案與應用軟體領域研發新的產品與服務,因應全球數字化的趨勢,不斷地創新、領先,以提供最先進、最可靠的產品。 英業達公司在台灣設有士林廠、北投廠與桃園廠,分別負責筆記型計算機、消費性電子、行動通訊與無線整合產品的研發,與伺服器產品的研發和製造,而海外的生產基地則有上海虹橋廠、上海浦東廠、美國Houston廠、墨西哥Juarez廠、英國蘇格蘭Glasgow廠、捷克Brno廠。從研發、設計、生產、到配送及技術支持,英業達均是以顧客需求為導向、全球營運為第一考慮,將整個集團及全球布局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這也是英業達從軟體到硬體、從台灣到全球,提供給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的雄厚基礎。
英立達股份有限公司(Inventec Enterprise Systems Corporation),屬於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之子公司。其總部位於台灣,業務與辦公處遍及亞洲、歐洲以及北美洲。英立達股份有限公司具備領先的產品設計,創新研發,生產和全球交貨能力,完整的產品線包括:伺服器,刀鋒伺服器,儲存設備產品和伺服器管理軟體ESMS(Enterprise Server Management Software),能夠為企業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的開發團隊具備專精的研發能力、工業設計、機構設計、系統整合測試能力以及安規標准等知識經驗;製造生產方面並提供全方位服務,更具備CTO/BTO能力。
英業達集團上海浦東園區
面對全球化競爭的趨勢、中國市場的開發,英業達於大陸上海設立了營運樞紐,英業達公司於2001年在漕河涇高科技園區轉投資成立英業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更於2004年於漕河涇出口加工區內,建立了英業達集團上海浦東園區,未來所有廠房建築物啟用後,將包括八個工廠、一個研發中心與一個後勤中心,以生產製造集團產品。
浦東園區佔地達1百萬平方公尺,投資已超過4億美元,主要從事英業達產品的生產製造,各項IT產品產量驚人,筆記型計算機每月可達1000萬台,伺服器200萬台,同時,現有員工數已達到1萬5千人,其中工程師亦達1千多人;隨著上海廠區的營收不斷成長,吸收了更多優秀的科技人才投入,達到最佳整體產值,充分滿足海外與中國內需市場需求。
浦東廠為24小時連續運轉之工廠,不但產量高,生產質量也極為優良,除基本BTO/CTO等能力外,也積極從事供應鏈管理,使用供貨商管理庫存系統(VMI)、PDM、ERP、SCM等將物料庫存管理做到最佳化,透過TTM(Time To Market)管理系統,也大幅縮短了出貨時間。另外,英業達發揮集團采購能力,在大陸地區以最具競爭力的價格采購原料,加強本身的成本控管及提供客戶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英業達上海團隊,將不斷有效積極管理全球生產、運籌及庫存,以達到最佳的出貨狀況及技術支持
英業達集團(北京)
英業達集團(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Inventec 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簡稱IBC)於1994年7月由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坐落於北京市東城區柳蔭公園東門,公司配合集團積極投入計算機相關軟體之開發設計工作,更由前集團副董溫世仁先生親手培植,創立英語直通車人機互動英語學習軟體,獲得數十項國際專利,造福偏遠地區缺乏英文師資的中小學校,將創新之學習理念發揚光大。
1995年英業達集團(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更獲得 ISO9001 軟體質量系統認證,並先後取得由北京市科技委員會和北京市商務局頒發的軟體企業、高科技企業、產品出口企業、高科技軟體出口企業等一系列認定,擁有多項軟體產品著作權、及取得中港日韓等國家,在語言學習上具突破性及提高學習效率的專利權,IBC以明日科技的開拓者自勉,志在創造利潤、分享員工、回饋社會。
英業達集團(天津)
英業達集團(天津)電子技術有限公司(Inventec Electronics Tianjin Co., Ltd.,簡稱ITC)創立於1993年11月,坐落於天津市南開區,建築面積5000平方公尺,擁有近400名員工。公司致力於軟體開發,提供生產線系統化解決方案,支持集團提升競爭力。技術領域包括伺服器管理和增值系統(Server Management and Value-added)、存儲設備 (Storage Device)以及計算器生產輔助管理系統(E-Manufacture)。
本公司於1995年通過了ISO9001+TickIT之軟體開發設計的國際質量系統標准認證,並獲得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頒發的「全國外商投資雙優企業」,及天津市政府授予的「先進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出口企業」等榮譽稱號。
英業達集團(天津)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在十幾年的成長過程中,一直秉承集團『創新、質量、虛心、力行』的經營理念,以其雄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力量不斷開發出世界一流的軟體產品,提高英業達整體全方位解決方案的能量。 英保達股份有限公司
英保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隸屬英業達集團,研發營運總部設於台北內湖,擁有檳城(馬)廠、天津(中)廠兩大生產基地,專責研發製造IP網路電話設備、Micro Camera Mole、USB Storage、MP3、網路收音機、GPS、DVR 等相關信息產品。在兩岸三地共同的努力下,英保達的各項成績表現斐然,更榮獲天下雜志2003「成長最快的五十家公司~排名第九」,以及「製造業行業排名/通訊與網路~排名第十」的優秀表現!
位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總部,擁有近兩百名的優秀員工,其中三分之二為高科技研發人員,主要負責產品研發、業務營銷及運籌管理。我們的目標是多媒體IP網路應用服務。我們期許,也一直朝著「寬頻多媒體科技的開拓者」這個使命努力與前進!
2000年10月,英保達與佔地五萬平方公尺、擁有1500多名員工,原屬英業達集團的馬來西亞檳城廠合並後,開始與世界上許多知名廠商建立起OEM & ODM的夥伴關系,並且成為其中的一員。2002年4月,英保達於中國天津泰達區設立分公司與製造廠;天津廠區擁有研發、設計、生產、運籌、服務等全方位的組織架構,產品遍及計算機、通信、網路、多媒體等多個領域,並已購進全球最先進的自動化操作系統,大幅提升產能,並秉持嚴格的質量管理流程,確保質量的最佳化。
藉由兩岸三地的共同配合,致力於達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方針,使企業能夠發揮最大的生產效益,並在全球經濟浪潮中獨具競爭力!在全球ODM & OEM廠商中,英保達已經成為最頂尖的VoIP、數字相機(DSC)、USB Storage等產品的生產者之一。許多全球知名的公司、廠牌,已成為我們長期的客戶與合作夥伴,而高度的研發能力與產品的優良質量,也獲得一致的好評。英保達一直遵從著「創新、質量、虛心、力行」的管理哲學,也透過不斷地追求完美、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不斷地學習來加速自我升級,為客戶提供更高、更優良的產品和服務價值!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IAC)於2000年正式成立於台北,系以智能型掌上裝置及網路終端產品為其發展重心,其主要產品包含數字音樂播放器(MP3 Player)、行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科學繪圖機及衛星導航裝置等,自成立以來,英華達矢志成為通訊網路產業的佼佼者並以華人第一手機品牌為目標;在運用兩岸三地的資源為基礎下,英華達以台北為經營中心,快速整合兩岸的研發製造能力與豐富的人才優勢,開創社群導向品牌營銷(Community Own Brand Marketing, COBM)與高效整合設計代工(Integrated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 IDOM)的雙經營模式。其研發團隊集合了海峽兩岸的精英,研發基地包括台北,以及中國大陸的上海和南京,主要著重在各種軟體及硬體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整合。
自從2000年開始推出台灣首支智能型手機後,透過不斷的創新功能、附加價值的開發,以及專注的社群經營,OKWAP手機在台灣市場已經成功地建立領導品牌的地位,並持續向大陸等華人市場進軍。英華達自2005年積極擴展中國大陸市場,在5月正式取得中國大陸GSM手機內銷執照後,於上海成立銷售公司──英華達(上海)數碼電子銷售有限公司,並在上海浦東廠及南京江寧廠擴增生產線,另於該年十月正式將兩岸品牌統稱為OKWAP,全面進軍大陸手機市場。
無敵科技公司
無敵科技公司創立於1989年,原名無敵商業股份有限公司,隸屬英業達集團,自創「無敵BESTA」品牌,以數字學習為核心專長,營銷電子辭典等產品於華人文化區,成功地建立功能新穎、質量第一的品牌形象,成為電子辭典業界之領導品牌公司。
公元1999年,配合集團公司重整,原無敵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並母公司之個人學習系統事業部、林口工廠、西安分公司等,更名為無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具研發、製造、營銷服務全方位功能的數字生活產品的營銷服務公司,開創公司發展新局。公元2000年,合並香港好易通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展開香港及中國大陸之市場經營,完成全球華人市場營銷網之布局。另外,研發製造英語與韓語、泰語、日語、阿拉伯語、馬來語、印度尼西亞語之雙語電子辭典,在各相關地區,亦獲得消費者的肯定,銷售量逐年大幅成長,榮景可期。
無敵產品多次榮獲政府頒發國家產品形象獎和國家發明創作獎,在營銷服務方面,也廣受好評,在台灣地區計算機辭典類產品,已連續蟬聯十一年理想品牌第一名的美譽,並多次榮獲顧客滿意度金質獎。未來,無敵科技公司將持續發展以計算機辭典為基礎的隨身學習產品,並發展隨身數字生活產品,及展開數字內容之網路通訊服務,以不斷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及更完善的服務質量來經營全球市場。
⑷ 8471是什麼公司的上市代碼
是新達集團;港股:HK8471。
新達集團是一家高科技跨國集團公司,由藍偉光博士創辦,總部設在新加坡。
業務領域涉及膜分離科技、醫葯、化工、環保等相關產業,旗下擁有海內外全資和控股子公司20餘家,集團業務重心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
2003年6月18日,新達科技集團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市值約20億元人民幣。
新達科技集團發展戰略定位為高科技、外向型、多元化、跨國經營。
(4)新達股份什麼時候更名擴展閱讀:
新達自成立伊始,就全力實施「永續創新、鑄就百年新達」的發展戰略,以「直面分離純化、致力清潔生產;
領先膜科技潮流」為願景,秉承「通過技術創新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使命,弘揚「與合作夥伴共享成果、共創價值、共謀發展」的理念。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三豐收。
新達科技集團下屬的核心企業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是1996年創建於廈門火炬開發區的高科技企業;
專業從事膜分離技術及上下游工藝的整合與創新,其業務集膜軟體開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系統集成、現場安裝與售後服務為一體。
自成立以來,公司自主研發出一系列適合中國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膜應用技術與工藝,廣泛應用於醫葯、染料、生化、冶金、食品、環保等眾多領域;
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了中國維生素C生產技術領先全球的夢想,突破了我國頭孢菌素生產的重大關鍵技術;
結束了中國出口青黴素返購6-APA的歷史,改寫了中國食品染料生產的國家行業標准,促進了中葯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等。
參考資料鏈接:網路-新達集團
⑸ 煙台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及公司主要大事記
2001年5月,芳綸纖維中試成功。
2003年9月,芳綸沉析纖維中試成功。
2004年5月,煙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00噸間位芳綸纖維產業化成功。
2006年3月,煙台泰和新材集團芳綸紙中試技術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2007年7月18日,年產500噸的間位芳綸紙項目投料試車。
2008年12月,煙台泰和新材集團芳綸紙產業化技術在北京通過山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2009年5月26日,煙台美士達特種紙業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5月,首推YT564和YT516產品,厚度為0.05-0.13mm。
2009年9月,YT564-0.04產品產生。
2010年3月,YT511產品上市,厚度為0.13-0.58mm。
2010年7月,研製出YT516的新規格產品,厚度為0.18-0.76mm。
2010年10月,YT812和YT822產品問世,厚度為0.04-0.08mm。
2011年1月,推出YT510產品,厚度為0.05-0.76mm。
2011年3月,公司取得UL的RTI認證,檔案號為E331406.
2011年7月2日,公司YT812型航空級蜂窩芯材用間位芳綸紙通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基礎技術研究組織的鑒定,標志著公司蜂窩用芳綸紙產品首次得到軍用航空領域的認可。
2011年10月21日,公司正式更名為煙台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
⑹ 小白問個比較白的問題「股票怎麼才算重組成功,成功葯更名嗎,還有控股要達到啥要求」自己有點不懂
重組=拆分(或)合並
其實重組並不難,政策上通過就算成功了,難的是重組後的內部管理
控股不等於重組,重組也不等於控股
舉個例子:甲公司跟乙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分別從各自的公司拿出部分業務組成一個新的公司(這時,拆出業務對於甲乙是重組,將業務組合成另一新
業務也叫重組)
其中如果甲擁有新公司的50%股份以上就算控股
當然擁有50%的股份不一定算控股的
還有董事會多數的投票權或者簽訂特殊協議等等
當然還有間接控股和其他特殊情況控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