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9年納稅清單哪裡查
每個省市查詢個人清單的方式不同,以武漢市為例:
可以通過地稅機關辦稅服務廳查詢、開具和申報個人納稅清單。納稅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復印件在地稅機關辦稅服務廳查詢個人所得稅繳稅信息和開具完稅證明。同時,年所得超過12萬元以上納稅人年度終了3個月內,可完成年度自行納稅申報。
擴展資料:
武漢市查詢個人納稅清單的其他方式:
通過地稅機關自助辦稅服務終端查詢和開具。納稅人可持個人二代身份證件,在自助辦稅服務終端上自行查詢個人所得稅繳稅信息和開具完稅證明。
武漢市地方稅務局從2018年起不再委託郵政部門向納稅人開具並寄送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
⑵ 2018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1.應納稅所得額 = 稅前工資收入金額 - 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費用減除額
2.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舉例:2018年10月份稅前工資12000元,需要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金1100元。
(1)適用5000元新的費用標准和新的稅率表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起征點(5000元)
=12000-1100-5000=5900元
照稅率及速算扣除數:參照上面的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為210。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5900*10%-210=380元
找稅率及速算扣除數:參照上面的工資稅率表不含稅部分,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則適用稅率20%,速算扣除數為555。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7400*20%-555=925元。
925-380=545元,以後每月可節省545元,幅度下降近59%。
2019年1月1日以後納個稅時,除減去各項社會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等專項扣除外,還要減去專項附加扣除,再計算出應納稅額。
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贍養老人支出。
(2)悅達集團2018年繳稅擴展閱讀:
對於從事生產經營的個體工商業戶,其應納稅所得額是第一納稅年度的收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計算:
對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五級超額累進稅率,以其應納稅所得額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公式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余額,稅法規定「減除必要費用」是指按月減除800元。
勞務報酬的計算:
勞務報酬適用20%的比例稅率,其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公式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日納稅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第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稿酬所得的計算:
稿酬謝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1-30%)
公式中的「應納稅所得額」日納稅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減除費用800元;第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
參考資料:
個人所得稅-中國普法網
⑶ 悅達公司(增值稅一般納稅人)12月份發生下列部分經濟業務
,收購免稅農產品一批,用於產品的生產,收購價為120,000,產品已驗收入庫,款項已付。
進項稅額=120000×13%=15600,原材料成本=120000-15600=104400
借:原材料104400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5600
貸:銀行存款120000
2,向其他單位捐贈產成品一批,成本為80000元,計稅銷售價為100,000元。
銷項稅額=100000×17%=17000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97000
貸:庫存商品8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或
借:營業外支出-捐贈支出117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80000
貸:庫存商品80000
3,在建工程(房屋)領用生產材料一批,成本為30,000元。
進項稅額轉出=30000×17%=5100
借:在建工程35100
貸:原材料30000
貸:應交稅-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5100
附加:1、《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第(三)規定,購進農產品,除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外,按照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計算公式: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因此,農產品的進項稅額=120000×13%=15600元。
2、本題已經告訴是計稅銷售價,計稅銷售價就是不含稅價。因此,不需要再換算。
⑷ 2018一般納稅人稅率是多少錢
一、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
二、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10%。
三、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銷售或委託加工16%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2%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四、原適用17%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7%的出口貨物,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6%。原適用11%稅率且出口退稅率為11%的出口貨物、跨境應稅行為,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0%。
五、外貿企業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條所涉貨物、銷售的第四條所涉跨境應稅行為,購進時已按調整前稅率徵收增值稅的,執行調整前的出口退稅率。
購進時已按調整後稅率徵收增值稅的,執行調整後的出口退稅率。生產企業2018年7月31日前出口的第四條所涉貨物、銷售的第四條所涉跨境應稅行為,執行調整前的出口退稅率。
(4)悅達集團2018年繳稅擴展閱讀
稅率分類:
根據確定增值稅稅率的基本原則,我國增值稅設置了一檔基本稅率和一檔低稅率,此外還有對出口貨物實施的零稅率。
1、基本稅率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列舉的外,稅率均為16%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稅率也為16% 這一稅率就是通常所說的基本稅率。
2、低稅率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的,稅率為10%。這一稅率即是通常所說的低稅率。
1、糧食、食用植物油。
2、自來水、暖氣、冷水、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農業產品。
6、金屬礦采選產品。
7、非金屬礦采選產品。
8、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自2007年1月1日起)。
9、二甲醚(自2008年7月1日起)、鹽(自2007年9月1日起)。
10、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⑸ 2018年9月份的工資是2533元,工作了18天,10月份發的,需要繳稅嗎
月工資五千以下,不需要繳稅。
祝你好運!
⑹ 中小企業年繳稅情況
4/1已經開始執行稅改。具體你可以查看相關新聞
⑺ 2018年小規模納稅人還上稅嗎
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一樣,都是要繳稅的。
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在規定標准以下,並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所稱會計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主要有三種徵收方式:查賬徵收、查定徵收和定期定額徵收。
查賬徵收:稅務機關按照納稅人提供的賬表所反映的經營情況,依照適用稅率計算繳納稅款的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用於財務會計制度較為健全,能夠認真履行納稅義務的納稅單位。
查定徵收:稅務機關根據納稅人的從業人員、生產設備、採用原材料等因素,對其產制的應稅產品查定核定產量、銷售額並據以徵收稅款的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用於賬冊不夠健全,但是能夠控制原材料或進銷貨的納稅單位。
定期定額徵收:稅務機關通過典型調查、逐戶確定營業額和所得額並據以征稅的方式。這種方式一般適用於無完整考核依據的小型納稅單位。
(7)悅達集團2018年繳稅擴展閱讀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實行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的簡易辦法,並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其應納稅額計算方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由於小規模納稅人在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時,一般只能開具普通發票,取得的銷售收入均為含稅銷售額。所以在計算應納稅額時,必須將含稅銷售額換算為不含稅的銷售額後才能計算應納稅額。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應稅勞務採用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合並定價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參考資料網路--小規模納稅人
⑻ 多少收入需要繳稅
2018.10.1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於2019.1.1起施行,起征點由3500元上調至5000元。2018年8月31日,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起征點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准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