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力帆2019預計虧損50億,汽車板塊孤木難支,重心重回摩托板塊
2019年可能是中國汽車行業的分水嶺,尤其是自主品牌將進行了一輪大洗牌,一些二線品牌銷量下滑嚴重,利潤同比也是呈現出下滑趨勢,經銷商大規模退網,品牌處於崩潰邊緣。比如幻速、力帆、華泰、君馬、斯威、漢騰、寶沃、觀致,其中幻速、力帆、君馬處境最危險,幻速基本上處於半破產邊緣,全國店面基本撤空,君馬更是連工廠都給轉讓了。而力帆雖然還有部分的4S店存在,但是數量也是極為稀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重慶「力帆」曾經那麼厲害,為何現在卻走下坡路了
重慶力帆曾經是享譽國內的民族品牌,也是重慶的城市名片之一,以造摩托車而聞名天下,該集團創立於90年代初期,創始人是尹明善,據傳他曾經被譽為重慶首富,可見財力雄厚。當初尹明善憑借敏銳的商機嗅覺以及精明管理,在集團成立後的10多年裡,帶領集團取得了迅速發展,2003年力帆集團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商,一舉超越嘉陵和建設這兩大傳統品牌,表明了此時的力帆正走向巔峰,力帆的商業“帝國”也開始逐漸壯大。不過如今的力帆卻急速陷入困境,步履掙扎,身背諸多債務以及最終到了宣告破產這一步,這個創造過很多輝煌的企業不禁令人感到惋惜。2015年,力帆已經成為一個大型綜合集團,拓展了汽車、房地產、金融等領域,但是危機已經開始出現。2016年,力帆的汽車和摩托車市場整體銷售額下滑,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因新能源汽車電池標示不符規定,力帆還被財政部取消了力帆新能源汽車補助資格,還深受汽車質量問題的困擾,困局加大的力帆,集團的發展便步步走向下坡。眾所周知,汽車行業的燒錢程度也是非常大的,競爭力度很大,力帆雖然選擇繼續堅持,但是最終還是難以熬過這場非常艱難的危機困局,走向了破產。
3. 力帆股份否認年底進入破產程序,力帆破產只是「謠言」還是硬著頭皮支撐
幾天前,該網路發布消息稱,「力帆汽車等四家汽車公司將在今年年底進入破產程序。預計上下游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將在產業鏈中總共有大約500億壞賬」和「銀行關注股票客戶」。某些汽車企業產業鏈中的風險調查通知等傳言。
作為謠言中的主角之一,力帆汽車公司發布了兩則謠言。盡管力帆汽車還沒有達到如此緊急的水平,但實際上,力帆汽車的現狀確實相對困難,遭受運營困難和資金流動壓力。
在開發新能源汽車的初期,力帆汽車抓住了「窗口」並推出了新能源汽車。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力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陷入了困境。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僅為1,257輛,同比下降60.7%。
當前的力帆汽車在產品增長,經營虧損,高負債以及債務糾紛方面面臨困難。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力帆股份似乎也處於「出售資產」的道路上。
在當前的危機中,力帆汽車,摩托車是否可以成為救命稻草以及力帆汽車是否可以在困難的情況下擺脫困境仍然未知。
4. 曾經輝煌的力帆汽車,為何現在步入了困境
曾經輝煌的力帆汽車,為何現在步入了困境?部分金融行業相關從業人員透露,近兩年來,力帆控股已質押力帆股份20餘次,解除質押15次,質押股份總數已達90%,不容樂觀。
造假之後,力帆新能源開始如懸崖峭壁般沒落。2016年和2017年,力帆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5550輛和7738輛,遠低於2015年14874輛的業績。不僅銷量受影響,股價也開始大幅下跌。
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評論稱,力帆的新能源戰略是「早起晚起」。2018年,經過幾年的積累,國產新能源汽車開始一輛接一輛的亮相。無論是續航里程還是駕駛體驗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只注重國家補貼,忽視技術研發的力帆,又一次被全行業拋棄。
5. 力帆作為曾經的王者,為什麼現在成為了「亡」者
5月大事件之力帆經銷商維權這幾日可是鬧得風生水起。30多家力帆經銷商聚集力帆總廠,集體標語力帆還錢,進行集體維權。
經銷商一致要求退網賠償,保證金、建店補償、返利、銷售款全額返還,最重要是的要求全額回收庫存車、庫存配件、專用工具。這無疑是一記悶棍重重的打在了力帆身上。
對力帆來說,昔日的輝煌恐怕永遠也停留在昨日了,力帆已經離一線自主車企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力帆已入不敷出,連年的虧損已經讓市場給剔除殆盡。18年8月20日,力帆股份股價下探到了4.57元/股,成了歷史最低點。
力帆想要再創輝煌,轉型、繼續造車、走新能源?不禁在想,如果當年力帆一直著力摩托車的話,會不會比現在要好得多?
這次的經銷商退網,會不會讓力帆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6. 欠債累累、資產被凍結的力帆汽車真的要倒下了嗎
覺得力帆汽車要倒下這個可能性比較大了。
而且不斷攀升的負債率讓力帆孤帆力不從心,近兩年的時間,力帆股份資產負債率已高達70%以上。據最新的統計,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力帆股份總資產為268億,而總負債高達193億,資產負債率達到72%。
7. 又一家車企涼涼「欠債未還」的力帆汽車面臨破產清算
今年車市競爭加劇,弱小車企陸續陷入經營困境中。力帆汽車就是其中的一家。
7月9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包括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全資子公司,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風險。
狗血的是,前段時間吉利汽車被曝出有意接盤力帆汽車,力帆股份因此大漲,趁機割了一波韭菜。隨後吉利控股新聞發言人楊學良表示並沒有此事。
大咖點評
今年車市的分化非常明顯,眾泰、力帆等經營不善的企業相繼陷入困境,車市已經出現了洗牌潮。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力帆日子難!股票更名「*ST力帆」,存在破產/退市風險
[汽車之家?行業]?力帆集團目前的日子並不好過,破產/退市風險如影隨形。8月24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於日前收到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力帆股份的重整申請已獲法院裁定受理。根據規定,力帆股份股票於2020年8月25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改為「*ST力帆」,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力帆股份表示,公司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即使公司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但如果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不符合《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監管法規的要求,公司股票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的風險。
裁定書中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已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當前貨幣資金4300萬元,到期債務11.96億元,其他財產流動性差、無法變現,依法應予認定其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因此,力帆股份公司具有破產原因,如不及時拯救,會給債權人、股東、員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帶來重大損失,其重整具有必要性。此外,裁定書還提到,力帆股份公司從事汽車及摩通行業多年,擁有較為齊備的生產資質和成熟的生產技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銷售渠道眾多,具備重整價值,其擬通過股權重組、債務重組、資產重組、運營重組的方式實現重整,該重整預案具有可行性。
編輯點評:
近來,圍繞力帆股份的負面消息不斷,銷量下滑、債務/訴訟纏身、經銷商維權讓力帆的經營現狀堪憂。當國內多數車企的經營回到正軌,不斷提振銷量、推出新品時,力帆仍未從危機抽身,反而已退到了破產的邊緣。下一步究竟是破局還是破產,是力帆時刻在面臨的問題。(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9. 掌舵人被立案調查,力帆汽車可能破產退市
當下力帆汽車已經處於風雨飄零的狀態,而力帆汽車的創始人在這個時候卻被立案調查,真可謂雪上加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得不說,此次立案調查給力帆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讓本就搖搖欲墜的力帆汽車雪上加霜,雖然在力帆公開招募重整投資人後有吉利汽車參與其中,但是後續卻沒消息流出,力帆的存亡依舊是一團迷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欠債新聞頻頻曝光,力帆到底還能撐多久
也許該由力帆創始人尹明善來回答。好在力帆還有餘糧,尹明善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坦誠相告:「我們到現在大概還有33億元的債券到期需要歸還,我們工廠的搬遷,可以帶來15億元到20億元的收益。我們還有很多的閑置資產,閑置了很多年都沒有動它,比如上新街的土地,已經搬走了好多年,土地閑置差不多10年了,廠房一直空著,我們想辦法處理,跟南岸區政府商量。」
黃粱一夢十五載,如今已到夢醒時分!經過了幾年的積淀,國產新能源車一個個嶄露頭腳。不論是續航里程還是駕駛感受,都有著長足的進步。而只關注於國家補貼而輕視技術研發的力帆,再一次被整個行業越拋越遠。隨著工廠的搬遷,力帆的造車美夢也該醒了,好好拿著手裡的補償款做點踏實的產品說不定還能在未來逆流而上,重新回到一線自主車企梯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