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業務
30多年來,蔬菜種子業務作為公司的傳統核心業務之一,為國內外客戶進出口數百萬公斤的優良蔬菜種子,與100多家國外種子企業建立了業務往來,與國內20多個省市的數百家經銷商建立了業務合作,為我國蔬菜種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08年業務重組後,公司確立了番茄、菠菜、花椰菜、西葫蘆、甜辣椒、黃瓜、甘藍七大戰略作物,對內按作物類別成立了專業的課題組,大力發展自主研發;對外加強與聖尼斯、坂田、紐內姆、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農林科學院等國際公司及國內科研院所的合作,引進數十個新品種,初步建立了覆蓋較為全面的新品種試種推廣體系和較為靈活、高效的銷售體系。
2010年蔬菜業務持續開拓創新,建立中種蔬菜新品種華北旗艦展示中心,召開大規模品種展示會,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經過6個月的磋商,公司與孟山都蔬菜業務部聖尼斯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為公司後續新品種的不斷推出,起到保障作用。
中種蔬菜業務部始終堅持為農民提供最優質的種子和更周到的服務,為合作夥伴創造價值,為國家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中種集團主要從事玉米、水稻、小麥、蔬菜及向日葵等農作物種子的科研開發、生產加工和銷售及服務業務,種子經營規模在國內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在科研開發方面,中種集團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逐步構建商業化育種科研模式,科研育種站和篩選試驗點遍布全國主要農業區,為公司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和品種支撐。2008年有十多個水稻新組合、多個玉米新組合參加了國家級區域試驗,還有近百個(次)水稻品種、數十個(次)玉米品種、多個棉花品種參加省級區域試驗。每年引進試種國內外近百個油料和蔬菜新品種。同時,中種公司還承擔著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生物育種專項等多個國家級種業科研項目。2008年4月,成立了包括三位院士在內的新一屆專家顧問委員會,與中國工程院一起邀請了我國5位著名院士育種家舉行了「中種公司種業科技創新院士行」活動,對公司研發方向和育種目標建言獻策,推動了公司研發實力快速提升。
在生產加工方面,公司長期積累形成了「公司+基層政府+農民協作組織+農戶」的運營模式,具有和億萬農戶合作的豐富經驗。公司在西北、華東、華南、西南四大基地帶擁有近30萬畝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在全國范圍內建有8個種子加工中心,實現了種子生產「布局區域化,生產標准化,加工專業化」。公司還確立了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完善品質,顧客滿意」的質量管理方針,並制訂了高於國標的企業產品質量標准,通過認真執行全程質量管理和嚴格的種子檢驗程序,確保種子質量合格率100%的目標,為農民提供「優質、放心的種子」。
在營銷服務方面,中種公司根據自身業務特點,不斷探索創新和完善營銷服務體系,已在全國建立了20餘家省級區域營銷服務中心,銷售網路覆蓋各主要糧、棉、油主產省區的重點農業縣。同時,公司在全國1000多個農村開展了「一村一點、一點一科技帶頭人」的「千村工程」項目,通過示範田的標准化生產,滿足基層農村的技術示範、試驗推廣和服務需求。
在戰略合作領域,公司一方面加強了玉米、水稻業務方面與國際種子企業的合資合作;另一方面積極拓展國外優良蔬菜、油料等作物種子在國內的生產銷售。已與40多個國家的一百多家種子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種子進出口業務穩步快速發展。
公司在種子行業內首家建立了種子業務前、中、後台專業化操作的先進管理模式,搭建了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控體系和規劃/計劃/預算管理體系,把企業的戰略風險、客戶信用風險、存貨及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質量和安全風險、道德風險全面限制在可知、可控和可承受范圍以內。公司引入精益管理作為長期管理戰略,通過不斷發現和消除企業內部的各種浪費現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盡一切辦法滿足客戶有效需求,將企業的經營管理全部集中到創造價值、提升價值的軌道上來。此外,中種公司積極推進業務板塊一體化經營管理,通過資金集中、渠道整合、市場資源和人員優化配置,極大地提升了公司整體實力及各業務板塊間的協同效應。
放眼未來,中種公司將繼續緊密圍繞玉米、水稻和蔬油三大主營業務,通過創新、整合、協作、管理四種途徑,努力打造以中種公司為核心平台的國家級種業供應鏈。公司將依託中化集團的強大資源及管理優勢,按照中化集團農業板塊戰略布局做強、做大種子業務,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種業企業,推動中國種子產業升級,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安全發揮國家隊和主力軍的作用。
❷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的介紹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是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農業部種子局基礎上成立的種子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加工、營銷、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完整、多作物經營的大型種業集團,是國家八部委聯合認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連續兩次被評為中國種業五十強之首。200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中種集團並入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成為其農業投入品板塊的主要成員。
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都有哪些下屬單位
一、能源事業部:
1、中化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
2、中化石油有限公司。
3、中化石油泉州有限公司。
4、中華實業有限公司化石油銷售有限公司。
5、中化實業有限公司。
6、中化石化銷售有限公司。
7、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化工實業部:
1、中華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中化藍天集團有限公司。
3、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4、中化河北有限公司。
三、農業事業部:
1、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
2、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
3、中國現代農業有限公司。
四、金融事業部:
1、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
2、中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3、中化商務有限公司。
4、中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5、中化環境控股有限公司。
6、中華資本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3)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中化擴展閱讀:
中化集團上市公司:
一、中化國際
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化國際」)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在化工品物流、橡膠、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領域從事物流、實業投資、貿易等經營項目的公司,客戶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二、中化化肥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化化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號為00297,現名稱於2006年12月由「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變更而成)。
於2005年7月成功收購ChinaFertilizer(Holdings)CompanyLimited及其附屬公司(「化肥集團」)後在香港上市,成為中國化肥行業首家在香港上市,以分銷服務為導向、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經營的綜合型化肥公司。
三、中國金茂
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金茂」)是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房地產開發旗艦公司。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商用和住宅物業的開發、銷售、租憑和管理,並致力於發展高科技、環保、節能並具有獨特設計特色並位於黃金地段的高端商業項目。
四、遠東宏信
遠東宏信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金融綜合服務機構,在醫療、印刷、航運、建設、工業裝備、教育、信息網路等多個基礎領域開展金融、貿易、咨詢、投資等一體化產業運營服務。
公司總部設在香港,在上海設業務運營中心,並在北京、沈陽、濟南、鄭州、武漢、成都、重慶、長沙、深圳等多個中心城市設立辦事機構,形成了輻射全國的客戶服務網路。在海內外遠東宏信設立了租賃、貿易、醫用工程、船舶租賃等多個專業化的經營平台。
2011年3月30日,公司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HK, 03360。
參考資料來源:中化集團-企業概括
❹ 張學工什麼時候進入中化集團的
1995年加入中化,先後供職於中化集團人力資源部、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中化集團辦公廳、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擔任中化集團辦公廳主任、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務,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目前兼任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❺ 中化集團成員企業有哪些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文簡稱中化集團,英文簡稱SINOCHEM GROUP)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已20次入圍《財富》全球500強,2010年名列第203位。
成立60年來,中化集團始終以為國家和社會創造價值為己任,不懈探索企業發展規律,努力做強做大,逐步由傳統國有外貿企業轉型發展為理念先進、管理科學、核心能力突出的新國企,在相關行業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中化集團主業分布在能源、農業、化工、地產、金融領域,是中國第四大國家石油公司、中國最大的農業投入品(化肥、農葯、種子)一體化經營企業、領先的化工產品綜合服務商,並在高端商業地產和非銀行金融業務領域具有廣泛影響。
目前中化集團擁有成員企業400餘家,較有影響的如下:
一、能源板塊
中化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北京)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福建泉州)
中化弘潤石化有限公司(山東濰坊)
中化格力倉儲港務公司(廣東珠海)
中化舟山興中、興源、興海(浙江舟山)
中化道達爾油品有限公司(上海)
中化道達爾燃油有限公司(北京)
中化國際石油(巴哈馬)有限公司(巴哈馬)
Sinochem Petroleum Aps (丹麥)
二、農業板塊
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香港,香港上市公司H00297)
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滬市上市公司600257)
中國肥業(控股)有限公司(維爾京群島)
福建中化智勝化肥有限公司(福建省永安市)
中化吉林長山化工有限公司(吉林省松原市)
湖北中化東方肥料有限公司(湖北武漢市)
中化重慶涪陵化工有限公司(重慶)
中化平原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平原縣)
中化山東肥業有限公司(山東省臨沂市)
中化凱明化肥有限公司(內蒙呼倫貝爾)
中化北大荒黑龍江農資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原央企,後並入中化)
中國綠色食品總公司(北京)
三、地產板塊
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香港,香港上市公司H00817)
中國金茂(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金茂大廈)
金茂(三亞)度假酒店有限公司(海南三亞)
金茂深圳酒店投資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金茂(麗江)酒店投資有限公司(雲南麗江)
北京怡生園國際會議中心(北京)
王府井飯店(北京)
上海銀匯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上海)
北京凱晨廣場(北京)
上海匯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上海)
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開發有限公司(上海)
四、金融板塊
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上海)
世盈(廈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福建廈門)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北京)
諾安基金
冠通期貨
中宏人壽
五、化工板塊
中化國際(控股)股份(上海,滬市上市公司600500)
GMG Global Ltd(新加坡,新加坡上市公司)
浙江英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深市上市公司000411)
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沈陽,原央企,後並入中化)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浙江杭州)
EUROMA RUBBER INDUSTRIES SENDIRIAN BERHAD(馬來西亞)
海南中化船務有限責任公司(海南洋浦)
SINOCHEM INTERNATIONAL FZE(阿聯酋)
西雙版納中化橡膠有限公司(雲南西雙版納)
蘇州中化國際聚氨酯有限公司(江蘇太倉)
浙江藍天環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浙江省天正設計院(浙江杭州)
中國新技術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北京)
浙江新華制葯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太倉中化環保化工有限公司(江蘇太倉)
六、其他板塊
中化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
其他間接控股的重點企業
江山農葯化工股份(江蘇南通,滬上市公司600389)
青海鹽湖鉀肥股份(青海,深市上市公司000792)
其他參股大飛機公司-中國商飛,為五大股東之一
參股蘇州工業園區,為中方財團14家股東之一
❻ 張學工在中化集團的工作履歷
1995年加入中化,先後供職於中化集團人力資源部、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回司、中化集團答辦公廳、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擔任中化集團辦公廳主任、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務,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經驗。目前兼任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❼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是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農業部種子局基礎上成立的種子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集研發、生產、加工、營銷、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完整、多作物經營的大型種業集團,是國家八部委聯合認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連續兩次被評為中國種業五十強之首。200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中種集團並入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成為其農業投入品板塊的主要成員。
法定代表人:覃衡德
成立時間:1981-09-14
注冊資本:94430.2118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0000000000043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A2號中化大廈
❽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的企業歷程
二十一世紀
2002年1月22日,中化集團與-Servicces(簡稱PGS)公司簽署協議,全資收購其下屬公司Atlantis,在海外獲得了中化集團歷史上第一個油田,公司石油業上游延伸戰略取得實質性突破。
2003年11月10日,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准,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更名為中國中化集團公司。這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首家中央外貿企業更名,反映了我國傳統外貿企業立足於市場的要求,從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尋求經營資源和發展空間,加緊進行戰略轉移的大趨勢。
2007年,公司實現四大突破: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利潤總額突破80億元、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資產突破400億元,各項經營指標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2007年8月17日,中化集團在地產酒店領域的旗艦企業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簡稱「方興地產」,股票代號0817)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2007年6月13日,中化集團與中國種子集團公司(簡稱「中種公司」)重組獲國務院批准,中種公司成為中化集團全資子企業。
2007年5月,中化集團被中宣部、國務院國資委評選為「2007年中國國有企業典型」。
2007年4月12日,中化集團與沈陽化工研究院(簡稱「沈陽院」)重組獲國務院批准,沈陽院成為中化集團全資子企業。
2015年10月14日,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金茂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金茂」)。
2016年3月28日,中化國際收購新加坡上市公司Halcyon Agri Corporation Limited,打造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產業平台。
❾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七十年代經國務院批准,1978年7月25日成立中國種子公司,公司與農林部種子局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集行政、技術、經營職能於一體。農林部劉錫庚副部長兼公司總經理。公司按照國務院部署,構建系統的組織結構,開展了全國性的系統內部培訓,制定了「四化一供」供種服務體系,替代了原有「四自一輔」的供種方式,率先開展種子對外貿易業務,為中國種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使種子行業從自繁自育階段走上種子產業發展道路。
八十年代1985年,國家實行種糧脫鉤政策,促進了種子產業的發展。1988年,公司與全國種子總站分設,機構、職能、人、財、物完全分開,成為農牧漁業部部屬企業,完成了職能的轉變。
九十年代以國家實施「種子工程」為契機,按種子產業化發展的要求,以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為目標,公司改變了以貿易、對外合作制種為主的經營格局,形成了以大田作物為主的產業發展態勢。尤其是在玉米制種工作中率先開發了我國目前最具優勢的「河西走廊」玉米制種基地,建設了國內最大的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1999年10月公司與農業部脫鉤,成為中央企業。
二十一世紀以來2000年12月《種子法》頒布實施,公司進行了勞動、工資、人事三項制度改革,公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03年公司隸屬於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7年6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種公司與中國中化集團公司重組,成為其全資子企業。重組後,在中化集團的資源優勢及科學的管理體系支持下,公司大力推行管理改善和企業文化的融合,制定了三年戰略規劃,建立了前、中、後台風險管控體系,狠抓生產環節的標准化作業及生產質量的控制,構建了一體化的研發及營銷模式,重點培育以水稻、玉米、小麥、向日葵、蔬菜為主的五大業務,並布局與之匹配的銷售網路,整體實力和產業地位迅速提升。
❿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加工、營銷、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產業鏈完整的大型種業集團,是國家九部委聯合認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連續兩次被評為中國種業五十強之首,從1994年起成為亞太地區種子協會(APSA)正式會員,是中國種子貿易協會理事長單位。
2011年,中種集團先後榮獲了大公國際企業信譽評級AAAc級和中國種子協會行業信用評級AAA級資質。2012年,中種集團被農業部核准為全國首批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2013年,中國種子協會授予中種集團中國種業信用明星企業資質,同年中種集團注冊資本達到9.44億元,在國內種業企業中穩居第一。
2007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中種集團並入中國中化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簡稱「中化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已19次進入《財富》全球500強,2009年名列第170位。自並入中化集團以後,中種公司成為其農業投入品板塊的主要成員,種子業務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中種公司主要從事玉米、水稻、小麥、蔬菜、向日葵及棉花等農作物種子的科研開發、生產加工和銷售及服務業務,種子經營規模在國內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在主營業務上,中種公司將努力發展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種業企業,推動中國種子產業升級,為農民提供最優質的種子和更周到的服務,成為最受信賴的種子企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安全發揮國家隊和主力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