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復權函數現在成了股價的專用函數了,能用到每股凈資產、收益等涉及到每股價格的參數中嗎
還有復權函數?哪個是?
Ⅱ 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是如何計算的
1.每股凈資產是指股東權益與總股數的比率。
2.其計算公式為: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專÷總股數。這一指屬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
3.每股凈資產越高,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Ⅲ 每股凈資產 是如何算出來的
1、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 股東權益÷股本總額。這一指標反映每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現值。每股凈資產越高,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多;每股凈資產越少, 股東擁有的資產現值越少。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越好。
2、每股凈資產值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凈資產價值,是支撐股票市場價格的重要基礎。每股凈資產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禦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
(3)上市公司復權後每股凈資產表擴展閱讀:
凈資產收益率其計算公式是:凈資產收益率(R)=每股收益或公司凈利潤(E)/每股凈資產或公司股東權益(A)×100%。
首先,我們應看到公式本身的缺陷。這個計算公式只反映了收益率這個數值,但沒有反映分子分母兩個數字本身的大小,通過公式我們可以看出提高ROE有多種方式,其中,E值不變,A值減少,或者E,A兩值同時減少,A值減少更多這兩種方法都能提高R值。
但是明顯,E或A的減少是公司盈利能力衰退的表現,所以,不能單純從R本身值較高就完全認為公司獲利能力較高。
其次,由於我國的投資者一直比較看重R,所以給市場帶來了一些不良的導向。以其為標准,不利於公司的穩健經營和持續發展,一些業績較差、凈值較低的上市公司。
一方面通過大股東進行關聯交易獲得帳面利潤或直接向地方政府爭取補貼收入以加大分子,另一方面由於連年經營虧損或多次送轉股份令分母趨小。
另外,國內對R 的追求給企業的國際化帶來阻礙。從國際標准來看,評判企業經營績效的一個收益性指標是總資產收益率而非凈資產收益率。
由於總資產等於凈資產與負債之和,所以當收益水平與既定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總資產收益率往往會大大低於凈資產收益率。如果我們不用全方位的考核系統評估企業整體狀況,企業就會對企業以後會面對的國際機構評級等問題非常不適應,一時間難以改正而面臨淘汰。
總之,對公司做財務分析,不能單看誰的凈資產收益率高,就認為誰就好。需要更細的研究毛利率、凈利潤、周轉速度、財務杠桿,發現不同公司的差異,研究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
然後根據這些東西,判斷公司未來可能的變化情況,從而發現安全、合理的投資機會。
Ⅳ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顯示的「調整後每股凈資產」是什麼意思
扣除後的每股收益是什麼意思 是扣除了一些非正常非經常性的盈利(比如政內府補貼,非主容營業務的盈利),為的是數據的可靠和穩定性。
在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告中會分別看到每股凈資產和調整後每股凈資產指標。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計算公式為:調整後的每股凈資產=(年度末股東權益-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凈額-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年度末普通股股份總數,公式中應收款項凈額包括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預付帳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補貼款。
Ⅳ 關於上市公司每季度每股凈資產變動的問題
你的分析基本是正確的,也就是說,上一季度凈資產加這一季度版的每股收益就是權這一季度的凈資產。可能會有略微的差別。這差別可能主要是由於計算每股凈資產與每股收益時,所用的分母不同造成的,即一個是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還有一個是期末總數。到年末時,這樣算可能有問題。正如你所說,年末時涉及到分紅等。
Ⅵ (緊急求助)上市公司的往年股票流通股數、每股凈資產數據去哪找比如2009年的
你隨便下載一個股票行情軟體,
例如什麼大智慧、同花順等等。
按那個F10,
就能看到這只股票的詳細歷史資料了
Ⅶ 上市公司的股票流通股數、每股凈資產數據去哪找
股票分析軟體的盤口窗口一般都有(在屏幕右邊中部,包括流通股本、市贏率),在股票軟體的報價分析界面也有;另外如果認為不夠詳細,金融界或和訊網站都有股票板塊,相關數據都會有。
Ⅷ 凈資產對應是當前股價還是復權後的股價
這個與除權時間點、與年報季報有關系
所以你必須看報表的實際情況而定
不能隨便決斷
譬如,最近一季度報表已經除權了,而除權除息日選在以後2個月的某個日子
這時候看凈資產就要乘以一下除權系數
Ⅸ 請問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是怎樣計算出來的
凈資產價值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凈資產價值總額/單位總份額=每股凈資產
每股收益=年末份數*年末凈值數-年初份數*年初凈值數/年初份數*年初凈值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