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信電視現在的品牌地位如何
海信集團是特大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成立於1969年。 海信堅持「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基礎、技術創新為動力、資本運營為杠桿,持續健康發展。進入21世紀,海信以強大的研發實力為後盾,以優秀的國際化經營管理團隊為支撐,加快了產業擴張的速度,形成了多媒體、家電、通信、IT智能系統、現代家居和服務等產業版塊。2011年海信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16億元,在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名列前茅。
康佳集團成立於1980年5月21日,前身是「廣東光明華僑電子工業公司」,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誕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康佳集團主要從事彩色電視機、手機、白色家電、生活電器、LED、機頂盒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兼及精密模具、注塑件、高頻頭、印製板、變壓器及手機電池等配套業務,是中國領先的電子信息企業。
康佳集團始終堅持「科技興企」的發展思路,致力於成為國際化的高科技企業,全面推行集成化產品研發管理體制,建立了研究院--開發中心--專業設計所的三級研發體系,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產品研發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創維成立於1988年,初期名稱為創維實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電視機遙控器。1992年成立創維團體有限公司,並獲得彩電生產允許證,開始生產彩電、VCD、DVD,家庭影院和衛星吸收機等產品。1993年成立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2000年4月,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證券交易 所主板上市(代碼0751),是一個由大眾,、世界有名投資基金及企業管理 層組成的市值突破60億元國際型企業。
2003年產銷彩電820萬台,影音產品及數字機頂盒200多萬台,銷售額120億元, 出口創匯2億多美元,經過十幾年的斗爭,創維已勝利挺進世界彩電十大品牌之列,並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聞名商標,是中國百強電子企業的核心成員。創維致力打造專業的電視製作商形象,不斷地在全國掀起 「創維科技,數字中國」的產業突破性的革命,諸如「純平風暴」、「逐行風暴」以及「數字高清活動」,「中國數字電視活動」等,2003年底, 創維又率先在全國第一個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V12數字引擎」技巧, 代表中國彩電企業第一次與國外企業進行技巧高峰的「冠軍挑釁」。同時 繼第一期25萬平米製作基地後,第二期面積超過64萬平方米的創維平面顯示科技園,正在深圳興建,屆時這里將成為中國最現代化的數字顯示產業 基地。
❷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源1969年成立於山東青島,擁有海信電器(600060)和海信科龍(00921)兩家分別在滬、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持有海信、科龍和容聲三個中國著名商標。公司產業涉及多媒體、家電、IT智能系統、現代地產等領域,在海外建有17個分公司,3個生產基地實施區域化生產,在全球擁有12個研發中心,產品銷售至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8月,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53位。繼2016年成為歐洲杯頂級贊助商,海信於2017年4月6日宣布成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官方贊助商。
法定代表人:周厚健
成立時間:1979-08-02
注冊資本:8061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0001801993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
公司地址:青島市市南區東海西路17號
❸ 海信公司是世界五百強嗎
海信公司暫時還沒有進入世界五百強。
❹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
集團公司不是上市公司
❺ 海信集團現在在國內企業中排行多少位拜託各位大神
以下也只是從網上搜到的,以供你參考一下 我院合作單位海爾集團、內海信集團入選全容國百強電子企業排行榜 http://www.qtc.e.cn/shownews.asp?id=2924 5家企業入選中國軟體百強 海信集團排名第3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04-07/07/content_112318.htm
❻ 海信是國有企業嗎
海信是國有企業。
海信集團成立於1969年。
海信始終堅持"誠實、正直、務實、向版上"的核心價值觀權和"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的發展戰略,以優化產業結構為基礎、技術創新為動力、資本運營為杠桿, 持續健康發展。
海信擁有海信電器和海信家電兩家上市公司,海信、科龍、容聲、東芝電視等多個品牌,已形成了以數字多媒體技術、智能信息系統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綠色節能製冷技術、城市智能交通技術、光通訊技術、醫療電子技術、激光顯示技術為支撐,涵蓋多媒體、家電、IT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地產的產業格局。
核心價值觀:誠實、正直、務實、向上。
企業精神:敬人、敬業、創新、高效。
擴展內容
國企的性質,就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質就是企業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而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就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
因而,所謂國企的性質,實質就是生產資料屬於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
❼ 海信集團是國企嗎是怎樣的企業!
是國企。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經營范圍:國有資產委託營運;電視機、冰箱、冷櫃、洗衣機、小家電、影碟機、音響、廣播電視設備、空調器、電子計算機、電話、通訊產品、網路產品、電子產品的製造、銷售及服務;軟體開發、網路服務;技術開發,咨詢;自營進出口業務。
海信集團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青島無線電二廠」,當時工廠固定資產僅有10.7萬元,資金、技術、設備、人員均極度匱乏,僅用木板和課桌搭起了一條簡易的生產線,開始生產收音機。
1978年,站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這一歷史轉折點上,青島無線電二廠抓住時機,積極調整組織機構,實行三級管理模式。1979年組建成為青島市電視機總廠,此後主要生產電視、收音機、元器件。
2005年研發成功「中國芯」,中國首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晶元信芯在海信誕生,徹底打破了國外晶元的壟斷地位。
2013年國內首款網路多媒體電視SoC主晶元並實現量產,2015年發布Hi-View Pro畫質引擎晶元,使海信正式比肩行業巨頭三星和索尼,成為中國擁有自主高端畫質晶元的電視機企業。
(7)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市值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於歷史原因,國有企業的分類相當復雜。對於中國的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投資或持股超過50%的即為國有企業。
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乃至到20世紀末,國有企業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對象,國有企業的建立,其中政府稅收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國有企業中,大量的國有企業因此建立和出現,
有的國有企業還是由原來的政府部門轉變而來的,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原來是郵電部,改為電信局,後來在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本世紀初改組成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電信企業。
中國的國有企業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登記注冊,資產的投入主體是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就是國有企業。
❽ 海信是世界五百強嗎
暫時還沒有進入500強,隨著海信的產業布局越來越完整,自主研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不斷提高,相信海信會在未來兩年裡向著世界500強的目標邁進。
❾ 中國海信集團簡介
海信集團總部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海信擁有海信電器(600060)和科龍電器(000921)兩家分別在滬、深、港三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地上市的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三個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集團。海信電視、海信空調、海信冰箱、海信手機、科龍空調、容聲冰箱全部當選中國名牌,海信電視、海信空調、海信冰箱全部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海信電視首批獲得國家出口免檢資格。 海信是國家首批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國家創新體系企業研發中心試點單位,中宣部、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宣部共同推舉的全國十大國企典型,全國唯一一家兩獲「全國質量獎」的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863成果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數字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海信在青島、深圳、順德、北美、比利時等建有研發機構,初步確立全球研發體系。科學高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海信的技術創新工作始終走在國內同行的前列。 目前,海信在南非、埃及、阿爾及利亞等地擁有生產基地,在全球設有15個海外分支機構,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0年海信集團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37.4億元。海信品牌在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編制的2010年度《中國品牌500強》排行榜中排名第38位,品牌價值已達259.87億元。
編輯本段海信的理念
企業使命:致力於電子信息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以卓越的產品與服務滿足顧客的需求,提升人類社會生活品質。 企業願景:建百年海信,創國際名牌。 企業品格:誠實、正直。 企業精神:敬人、敬業、創新、高效。 企業作風:嚴格要求,雷厲風行。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質量理念:質量不能使企業一榮俱榮,卻可以讓企業一損俱損。 科技宗旨:技術孵化產業、原創確保優勢、科技服務人性; 營銷理念:技術引領市場,速度保鮮技術; 品牌理念:品牌核心價值——是對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的不懈追求 國際化理念:思維國際化、品牌國際化、競爭力國際化 服務宗旨:顧客至上,公平服務 服務承諾:一日承諾,立信百年.
❿ 海信是不是世界五百強
不是的 中國有以下的企業進入了:
國家電網公司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鐵路局 廣州鐵路(集團)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鄭州鐵路局 上海埃力生(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國家郵政局 本溪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 首鋼總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中國機械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銀行 北京鐵路局 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 沈陽鐵路局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 珠海格力集團公司
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聯想控股有限公司 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市物資集團總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 天津市中環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春蘭(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