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1996年
1. 1996年1月,清華大學承擔的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通過了國家科委和國家教委的聯合驗收。我國成為繼法國、德國、英國之後,世界上第四個擁有這一技術的國家。
2. 1996年12月,清華大學企業集團開始醞釀以實體公司為主體承擔產業化任務的方案。
1997年
1. 1997年7月,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核技術公司正式成立。
2. 1997年初至1999 年,李嵐清副總理針對該項目作了12次重要批示並多次到清華大學視察了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產業化工作。
1998年
1. 1998年1月,以「同方威視」命名的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通過了產品化審定,完成產品化定型,實現了歷史性的轉折。
2. 1998年11月26日,公司與中國海關總署簽訂《關於實施H986工程的框架協議》,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產品生產與工程實施工作正式啟動。
1999年
1. 1999年5月,「同方威視」MT1213車載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研製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套採用加速器輻射源的車載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
2. 1999年5月,公司通過了北京九千標准質量體系認證中心的IS09001國際標准質量體系審核並獲得英國UKAS質量體系國際標准認證證書。
3. 1999年6月,「同方威視」MB1215組合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研製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套採用加速器輻射源的組合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 提前超額完成了國務院領導下達的任務。
4. 1999年12月30日,首套「同方威視」固定式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在天津東港海關投入運行,成為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產業化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2000年
1. 2000年12月19日,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核技術公司改制為清華同方核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
1. 2001年1月23日,公司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國內同行業中第一家通過ISO14001認證的企業。
2. 2001年5月23日,公司與中國海關總署簽署《H986工程二期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合同》,至此「同方威視」產品的供貨合同已達40套。
3. 2001年5月30日,公司與澳大利亞海關總署在北京簽訂兩套「同方威視」組合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出口合同,成功打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2002年
1. 2002年3月3日,公司更名為「清華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為「NUCTECH COMPANY LIMITED」。
2003年
1. 2003年7月,公司獲得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2. 2003年9月8日,MT1213LT獲得歐盟CE認證,成為公司產品進入歐洲的金鑰匙。
3. 2003年12月,公司出口挪威的MT1213正式投入運行,這是首套在歐洲投入運行的公司產品。
4. 2003年12月,「一種可組合移動的集裝箱檢測系統」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頒發的中國專利金獎。
5. 2003年12月,「車載移動式大型集裝箱檢查系統」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004年
1. 2004年1月,「加速器輻射源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系列的研製及產業化」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 2004年3月18日,威視股份香港公司正式成立。
3. 2004年4月,兩套PB系列產品PB2028TH系統首次在韓國投入運行。
4. 2004年8月,威視股份正式進入鐵路領域。
2005年
1. 2005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
2. 2005年公司出口海外大型檢查系統超過100套。
3. 2005年公司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
4. 2005年2月,公司「航空集裝貨物/車輛安全檢查系統」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5. 2005年8月,威視股份成功簽訂《大連渡海車輛檢查系統合同》,首次實現在交通行業安檢領域監測設備銷售,首次實現在交通行業安檢領域監測設備銷售任務的零突破。
6. 2005年12月,研製成功世界首套雙能檢查系統樣機和快速檢查系統樣機。
7. 2005年12月,公司榮獲2005-2006年度「商務部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企業」。
2006年
1. 2006年1月,第一套雙能產品研發成功、第一套快檢產品研製成功。
2. 2006年2月,公司物品機CX6550B和CX100100T在哈瓦那何塞·馬蒂機場投入使用,這是公司物品機第一次在海外投入運行。
3. 2006年4月,公司研製成功世界首創的液體安全檢查系統。
4. 2006年4月,海外第一套新型組合移動式產品MB1215HL在哈薩克正式投入運行。
5. 2006年5月,公司研製成功世界首套整編列車檢查系統。
6. 2006年6月,第一套用於小型車輛檢查的MT1500在深圳投入使用。
7. 2006年6月,海外第一套火車檢查產品RF9020系統在哈薩克多斯托克正式投入運行。
8. 2006年8月,第一套火車檢查系統RF9066在新疆阿拉山口正式投入運行。
9. 2006年11月,公司「車載移動式集裝箱/車輛檢查系統」項目榮獲2006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金獎。
2007年
1. 2007年1月,公司簽訂迪拜機場訂單,這是公司第一套民航安檢訂單。
2. 2007年2月,海外第一套快速檢查產品FS3000系統在馬來西亞正式投入運行。
3. 2007年2月,首套針對鐵路拖車檢查的大型產品PB2000研發成功。
4. 2007年3月,首台車載式滅菌系統研發完成。
5. 2007年6月,首套針對鐵路集裝箱檢查的大型產品PB6000研發成功。
6. 2007年7月,海外第一套雙能組合式產品MB1215DE在荷蘭正式投入運行。
7. 2007年8月,首台專門為民航安檢設計的雙能雙視角MB6000通過迪拜機場用戶工廠驗收。
8. 2007年9月,雙能H車合同簽署,公司獲第一個美國訂單。
9. 2007年12月,《輻射型集裝箱檢查系統》榮獲2007年「中國標准創新貢獻獎」一等獎。
10. 2007年,液體安全檢查系統進入民航市場。
2008年
1. 2008年1月,攜帶型痕量爆炸物探測儀TR1000研製成功。
2. 2008年4月,人體安全檢查儀BI2000研製成功。
3. 2008年7月,公司被授予「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創新發展二十年特別貢獻獎」。
4. 2008年8月,公司作為奧運安檢設備供應商為北京奧運會的主要競賽場館提供了多種類型的近千套安檢設備。
5. 2008年12月,「液體安全檢查系統」獲2008年「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獎。
6. 2008年12月,「貨物快速檢查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200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
2009年
1. 2009年1月,公司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IRO)合作成功開發了基於X射線和快中子融合成像技術的新型AC6015XN航空集裝貨物檢查系統。
2. 2009年4月,公司「一種車載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專利被評為「首屆北京市發明專利特等獎」。
3. 2009年10月,公司作為安檢設備供應商為祖國國慶60周年慶典提供了多種類型的近400套安檢設備。
4. 2009年11月,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被國家發改委、國家科技部、國家財政部、國家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五部委共同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分中心」。
5. 2009年12月,威視股份榮登「中關村TOP100實力榜」、「中關村TOP100創新榜」兩個榜單,分列第22名和第8名。
6. 2009年12月,由威視股份和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共同完成的「放射性物質/特殊核材料監測系統」 榮獲國家環境保護部2009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10年
1. 2010年1月,由威視股份主責起草的國家標准GB/T 24246-2009《放射性物質與特殊核材料監測系統》已正式發布。並由中國標准化出版社正式出版,於2010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2. 2010年1月,威視股份與清華大學共同承擔的「液體安全檢查系統」項目榮獲2009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3. 2010年2月,威視股份和清華大學共同擁有的發明專利「一種用射線對液態物品進行安全檢查的方法及設備」,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金獎。
4. 2010年5月至10月,威視股份為上海世博會提供了多套安檢產品,服務於上海世博會的安保工作,深受用戶好評。
5. 2010年11月,廣州亞運會期間,威視股份多型號安檢設備服務廣州亞運會安保工作。
6. 2010年11月,由威視股份主責起草,威視股份的發布集裝箱檢查國際標准IEC62523正式發布,成為中國核工業領域的第一項國際標准。
7. 2010年11月,公司液體安全檢查系統獲歐洲民航首批銷售許可資質,成為唯一一家通過歐洲民航銷售許可的中國企業。。
2011年
1. 2011年,威視股份在國內民航領域先後中標長沙機場、安徽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和雲南昆明新機場安檢項目,為我公司在機場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 2011年5月,威視股份成功中標中廣核台山一期行人放射性監測和車輛放射性監測系統采購項目。威視股份放射性監測產品首次成功進入核電行業。
3. 2011年5月,威視股份自主研製的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口腔X射線三維影像系統亮相第十四屆科博會,打破了此類產品一直由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
4. 2011年8月,繼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2010年亞運會後,威視股份全力保障深圳大運會安保工作,為主要賽事場館及相關部門提供了多種類型的安檢設備。
5. 2011年11月,威視股份MT1213LH車載移動式集裝箱檢查系統順利通過沙特SASO認證,首次獲得沙烏地阿拉伯地區准入認證。
2. 中廣核在a股股票有哪些
中廣核唯一的A股平台梅雁吉祥(600868)。
三大核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的情況:中電投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電力(02380.HK)、上海電力(600021)、吉電股份(000875)、東方能源(000958)、中電遠達(600292)、露天煤業( 002128 )、中國電力新能源(00735.HK)、漳澤電力(000767,參股)中核集團上市公司:中核科技( 000777 )、東方鋯業( 002167 )、中核國際(02302.HK)中廣核集團上市公司:中廣核電力(01816.HK)、中廣核礦業(01164.HK)、中廣核美亞(01811.HK)以上可以看出,中國三大核電集團中,唯有中廣核集團旗下沒有A股上市平台。事實上並非如此!隨著前不久中廣核電力(01816.HK)剛剛在香港成功IPO上市,中廣核集團在香港已經有三家上市公司,這三個上市平台的主體資產分別是核電站、非核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鈾礦,相較國內國有電力「五大系」動輒六、七家上市公司而言,三家上市公司對於目前總資產已超過3500億元的中廣核集團來說其實遠遠不夠。尤其在A股市場,中廣核方面定會盡快解決尚無一家上市公司的尷尬局面。下一步,中廣核集團仍會助推旗下不同板塊的資產上市,而主要的方式會選擇在A股市場借殼,中廣核集團下屬的中廣核能源公司已經覬覦梅雁吉祥(600868)數載,並已經花出不下20億元幫助梅雁吉祥解困,而且梅雁吉祥的實際控制人在三年前就開始淡出。七年磨一劍!中廣核能源公司此次是志在必得,即將通過舉牌 的方式入主梅雁吉祥(600868)!港股 「三駕馬車」難承3500億資產:中廣核A股尋殼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1994年9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2億元人民幣。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同步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8月31日,中國廣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裝機1162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13台,裝機1550萬千瓦;擁有風電投運裝機達500萬千瓦,太陽能 光伏 發電項目發電裝機容量50萬千瓦,水電控股在運裝機147萬千瓦,在分布式能源、核技術應用、節能技術服務等領域也取得了良好發展。中國廣核集團自成立以來,以「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追求卓越」為基本原則,堅持「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價值觀,在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基礎上,形成了「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的核電生產、工程建設、科技研發、核燃料供應保障體系。2005年以來,集團進入風電、水電、太陽能、節能技術等新業務領域,擁有七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具備了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面向全國、跨地區、多基地同時建設和運營管理多個核電、風電、水電、太陽能及其他清潔能源項目的能力。中廣核集團官網顯示,核電業務是集團的核心支柱業務,可再生能源業務是集團的新興成長業務;其他新能源、核技術應用、能源利用與能效服務等新業務是集團的戰略性拓展業務。2014年12月10日,我國最大的核能發電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電力」,01816.HK)於香港聯交所主板正式掛牌交易。中廣核電力(01816.HK)在港的IPO募資額為245.3億港元(合31.6億美元)。這一募資水平超過今年最高集資額港燈的243.1億港元,刷新今年港股募資紀錄,成為港股「集資王」。中廣核電力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張善明表示:「中廣核電力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掛牌上市,鑄就了中廣核電力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中廣核電力站在一個全新的事業起點並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在當日致辭中指出,中廣核自1994年成立以來,經過20年的努力,成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形成了核電、核燃料、非核清潔能源和金融四大產業板塊,總資產超過3500億元,綜合經營業績在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的中央企業中排名第24位,是全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和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在非洲擁有中國最大的實體投資項目,在韓國擁有中國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除了經營核電主業的中廣核電力(01816.HK)以外,中廣核集團在香港還有兩家上市公司:一家是2014年10月3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中廣核美亞(01811.HK),該上市資產是集團於2010年下半年收購的以清潔能源為主要發展方向的美亞電力;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廣核礦業(01164.HK)則是中廣核於2011年通過借殼維奧集團,從而實現集團核燃料板塊的上市。查閱中廣核集團年報,對比三家上市平台的資料後發現,其在香港的三個上市平台的資產主要是核電站、非核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以及鈾礦。根據摩根士丹利報告推算,作為中廣核集團核電主業的旗艦企業,中廣核電力(01816.HK)的合理估值為920億至1227億元人民幣,而中廣核礦業(01164.HK)和中廣核美亞(01811.HK)的資產規模並不算大。所以,以中廣核集團目前超過3500億元的總資產來講,相較國內國有電力「五大系」集團動輒擁有六、七家上市公司而言,三家上市公司對於目前總資產已超過3500億元的中廣核集團來說其實遠遠不夠。尤其在A股市場,中廣核方面定會盡快解決尚無一家上市公司的尷尬局面。下一步,中廣核集團仍會助推旗下不同板塊的資產上市,由於A股IPO依然處於「堰塞湖」狀態,等著排隊的漫漫煎熬的確是不現實,所以對於中廣核而言,主要的方式會選擇將旗下部分相關非核電業務板塊資產在A股市場借殼上市。事實上,中廣核集團下屬的中廣核能源公司已經覬覦梅雁吉祥(600868)數載,經過幾年的「溫水煮青蛙」,中廣核能源公司志在必得!中廣核能源公司蟄伏7年「溫水煮青蛙」:梅雁吉祥實際控制人淡出虛位以待雖然在國資委對中廣核集團主業的定位當中,並沒有發展風電、水電、太陽能等清潔電力的表述,但中廣核集團這一發展方向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國資委的認可。2009年,國資委對央企負責人進行考核,中廣核集團首次在這項考核中進入A級。一位國資委人士亦表示,中廣核集團的做法與國家對其主業的定位並不沖突。而也有接近中廣核的人士認為,國際上,核電企業至少要有10%-15%的其它電力,中廣核集團應該是按這個標准來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廣核集團發展多元清潔能源的思路與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緊密契合,在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15%及單位GDP碳排放降低40%的「雙目標」面前,中廣核集團揮師清潔能源也具有了合理性。事實上,在2006至2010年的發展規劃中,中廣核集團就已經將發展風電、太陽能、水電等清潔能源看作是履行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利用其在核電建設過程中積累的管理優勢,迅速形成了清潔能源的規模化。中廣核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廣核集團重要的專業化子公司之一,以水力、抽水蓄能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營為主,肩負集團內探索性、示範性新類型發電項目的投資與開發重任,於2003年4月25日在深圳注冊成立。截止到2012年年底,公司總資產達到162億元,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良好。中廣核能源公司致力於為社會提供清潔能源,公司先後在四川、廣東、廣西、湖北、陝西、雲南等地獲得多個項目控股開發權,在新能源發電領域取得積極進展。公司的總體發展策略是大力發展水電,積極開發抽水蓄能,探索培育新能源產業。公司採取流域性、區域性項目集中開發策略,實行資源儲備與資產運營並行,擁有水電權益容量341萬千瓦,其中,控股裝機容量120萬千瓦。按照大力開拓水電的發展策略,先後在四川、廣東、廣西、湖北、河南取得多個項目控股開發權。作為中廣核集團在國內非核清潔能源領域的旗艦成員企業,中廣核能源公司肩負著整合國內非核清潔能源的重任。目前中廣核能源公司專門負責中廣核集團除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以外的水電等清潔型能源、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開發、建設和運營。從中廣核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其它成員企業來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項目在當前並非上市的合適時機,只有以水力、抽水蓄能發電為主營的中廣核能源公司最適合拿出來運作上市。據了解,近年來國內電力五大發電集團均分拆新能源公司上市,如國電集團分拆國電科環(01296.HK)、華能集團分拆華能新能源(00958.HK)、大唐發電集團分拆大唐新能源(01798.HK)、中電投集團分拆中國電力新能源(00735.HK)、華電集團分拆華電福新(00816.HK)。事實上中廣核方面早在多年前便布了一著暗棋。查閱梅雁吉祥(600868)的歷史資料可以發現:2008年6月6日,梅雁吉祥(600868)將所持廣西柳州紅花水電有限責任公司96.47%的股權,以總價12.3億元轉讓給中廣核能源公司。2010年1月11日,梅雁吉祥(600868)再向中廣核能源公司出售其持有的廣西柳州市桂柳水電有限責任公司61.91%的股權,作價4.1億元。2012年7月4日,梅雁吉祥(600868)公告以2.52億元轉讓所持廣西融水古頂水電公司95.4%的股權,以及對其享有的2.46億元債權,受讓方還是這個中廣核能源公司。仔細研究梅雁吉祥(600868)的相關歷史資料和財務報表之後可以發現,中廣核能源公司屢屢以巨資接盤其水電資產的年份,均為梅雁吉祥(600868)扭虧和摘帽的關健時間窗口。這就有些讓人費解了,中廣核能源公司本與梅雁吉祥(600868)毫無關系,為何多次扮演關健先生的角色呢?而且中廣核能源每次救場的時點都很敏感,感覺是雙方早已達成默契,因為這一幕幕戲上演得太精彩了!更讓人不解的是,中廣核能源公司幾年前直接入主梅雁吉祥(600868)不就行了么?因為作為梅雁吉祥(600868)實際控制人的楊欽歡,其控制的梅雁吉祥實業公司在經過多次減持後,目前僅占梅雁吉祥總股本的2.2%,成為A股市場大股東持股比例最低的上市公司。盡管梅雁吉祥目前的總市值約70億元,但是由於第一大大股東持股比例很低,第三方想要控制這家上市公司所需動用的資金估計不到5億元。2011年9月,梅雁吉祥(600868)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楊欽歡和公司董事李江平、葉新英於9月13日遞交了辭呈。三人隨後辭去了董事職位,楊欽歡自此不再擔任梅雁吉祥(600868)的董事長和董事職務。楊欽歡自己也曾表示:「還會繼續減持,誰當(梅雁吉祥的)大股東都可以,不在乎控股權,誰來管理都行。」因此,當時市場普遍猜測,楊欽歡辭職很可能是第三方想要入主梅雁吉祥(600868),其辭職是為梅雁吉祥的重組鋪路。但是,市場各方所猜測的重組方為何一直未有現身呢?根本原因在於梅雁吉祥(600868)身上的巨額債務。由於梅雁吉祥2006年欠下超過80億元的負債,因而前些年上市公司已經將大半的家當賣掉抵債。然而截至2011半年報,其負債總額仍達到了15.6億元,其中7000萬元已逾期。因此,在這個時候想要接手梅雁吉祥(600868)還是困難重重。實際上近些年裡中廣核能源公司屢次高價從梅雁吉祥手中購買水電站,粗略統計就接近20億元,其目的就是為了幫梅雁吉祥理清債務。按說吧,中廣核能源公司在二級市場上花幾個億去控股梅雁吉祥(600868),遠比花幾十個億去高價購買梅雁的水電站劃算的多。但是正是因為纏繞梅雁吉祥(600868)多年的巨額債務,令中廣核能源公司不得不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從長計議借殼梅雁吉祥上市的謀劃。就這樣,一步一步地,中廣核能源公司如剝繭抽絲般將梅雁吉祥(600868)的債務問題逐步解決。2014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經下降到21%。而且,梅雁吉祥(600868)的大股東梅雁實業減持所持上市公司的股權越多,中廣核能源方面的重組成本也就越低。經過中廣核能源公司7年多來「溫水煮青蛙」般的運籌與帷幄,梅雁吉祥(600868)終於被改造成一隻干凈的殼,不僅巨額債務被清理得差不多了,而且公司實際控制人也已經基本淡出上市公司。可以說,如今的梅雁吉祥(600868),已經是虛位以待!隨時等候中廣核能源公司的入主。再回顧一下,梅雁吉祥(600868)為什麼從不對中廣核借殼做出正式的澄清公告?上市公司現在董事會8名成員中,為什麼竟然有5名之多的獨立董事還外加一名職工代表董事?為什麼梅雁吉祥(600868)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如此之低,卻無人願意接手?這其中一切的一切,看來都能夠在中廣核能源身上找到答案!當然啰,梅雁吉祥(600868)真正的易主應該還是在二級市場上。中廣核能源花了7年多的時間浸淫其中,同時也花了不下20億元的巨大代價,這最後一步當然也是最關健的一步,就是通過二級市場舉牌直接拿下早已虛位以待的梅雁吉祥(600868)!最後再啰嗦一句,中廣核能源對梅雁吉祥(600868)的並購大戲即將上演!搶不到中電投集團旗下的吉電股份(000875)和上海電力(600021)就快去搶即將成為核電三大集團之一的中廣核集團旗下A股唯一上市平台的梅雁吉祥(600868)吧!
風險提示:以上發布的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僅供參考,萬隆網證券網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准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相關信息並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數據來源東財。 萬隆證券網一直維護證券市場輿論環境的穩定,堅決反對各種混淆視聽的消息,虛假信息的傳播,經發現將給予刪帖並舉報至相關部門。
3. 中廣核是國企還是央企
中廣核是央企。
中廣核集團,即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以核電為主業、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大型清潔能源中央企業,屬於副部級央企。
戰略定位:
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提供商與服務商。致力於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生產與供應,致力於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利用,為社會提供規模化、高質效與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
業務定位:
核電業務是集團的核心支柱業務,要保持和發揮集團已有優勢,進一步做足、做深、做強;可再生能源業務是集團的新興成長業務,要抓住新機遇,創造優勢,做實、做好、做優;其他新能源、核技術應用、能源利用與能效服務等新業務是集團的戰略性拓展業務,要開闊新思路,探索新途徑,做先、做新、做特。
(3)同方股份與中廣核擴展閱讀
副部級央企:
副部級央企是指國資委(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的央企,其級別為副部級。其企業高管薪酬參照公務員標准,這些「一把手」多由中組部發文任免。
廣義的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壟斷性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有煙草、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等行業。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副部級央企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4. 中廣核集團與中國核電是一家的嗎
都是屬於央企,但不是一家,在名義上是競爭關系,整體來說中廣核優於中核;
5. 中廣核 中核 什麼關系
中廣核和中核都是央企,誰也不屬誰,地位平等。
中廣核成立的時候中核有投資,佔了一些股份(非控股),所以兩家公司在財務上有些關系。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核集團,英文縮寫:CGN),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清潔能源企業。根據戰略規劃,到2020年中廣核集團清潔能源電力裝機容量將達到9000萬千瓦,約占國家2020年一次能源消費的3%,占非化石能源消費的20%,年等效減排二氧化碳3.2億噸。
中國核工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員單位代表座談會在鄭州召開。這次座談會是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和核工業政研會成立10周年的日子裡召開的,是一次總結經驗、謀劃未來、再鼓干勁的重要會議。
中廣核業務定位
核電業務是集團的核心支柱業務,要保持和發揮集團已有優勢,進一步做足、做深、做強;可再生能源業務是集團的新興成長業務,要抓住新機遇,創造優勢,做實、做好、做優。
其他新能源、核技術應用、能源利用與能效服務等新業務是集團的戰略性拓展業務,要開闊新思路,探索新途徑,做先、做新、做特。
中國廣核集團的戰略定位: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提供商與服務商。致力於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生產與供應,致力於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利用,為社會提供規模化、高質效與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
6. 國家核電集團和中廣核有什麼關系
國家核電集團是美國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壓水堆的技術接收方,接收消化技術後從技版術和工程權上負責建設三代核電的示範電站,並負責將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自主核電技術。
中廣核是改革開放後為跨越式發展核電,引進法國核電技術而專門成立的核電發展企業。目前國家核電只有在建的石島灣示範電站,中廣核則有很多建成發電的核電站核在建的核電站。
都是國企,都向既有技術又有電站的集團化方向發展。
7. 做運營的話,中核與中廣核哪個"待遇"好「具體」一點啊!!!知道的朋友來給說下哦!急!!!!
當然中廣核要好的多,主要體現一種人文關懷和管理上,當然待遇也不錯。版中廣核集團並權不是一個實體的公司,它下屬有運營公司、工程公司,設計公司等,運營的話相當是業主,即運營公司。待遇運營公司最好,當然也比較累,壓力大,有倒班。
8. 中核跟中廣核區別
1,使命定位不同
中核:中核集團肩負著強核強國與和平利用原子能、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使命任務。
中廣核:國際一流的清潔能源集團,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提供商與服務商。致力於零碳排放的清潔能源生產與供應,致力於全社會的節能減排與清潔能源利用,為社會提供規模化、高質效與可持續的清潔能源產品和服務。
2,創立的背景不同
中核:1999年7月1日,在國家原五大行政性軍工總公司基礎上重組十大軍工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成立。
中廣核: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及4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
3,業務范圍不同
中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新的歷史階段將傳承核工業半個多世紀以來舉世矚目的「兩彈一艇」和實現中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的輝煌歷程。
中廣核:中廣核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填補國內大型商用核電站空白,實現中國大型商用核電站的起步。
(8)同方股份與中廣核擴展閱讀:
雖然在建國初期就誕生的中核眼裡中廣核是「後起之秀」,但是中核的老大地位卻在近年來受到撼動。
中廣核成立於1994年,原名為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其不僅成立較晚,而且從名字中可見是一家地方性質企業,其體量顯然遠遠遜色於中核,而且中廣核成立時中核還持有其45%的股份,但國務院規定中核集團不能參與分紅,結餘利潤用於中廣核的滾動發展,以帶動後續核電站的建設。
隨著大亞灣核電站的成功建設和運營,中廣核以核養核模式得以發展,如今已在手並獲批的核電項目中廣核最多,中核次之。而沿海核電站建設已經被中廣核壟斷了。
如今中廣核在手核電項目多在沿海,包括大亞灣、嶺澳、陽江、紅沿河和廣西防城港等,而中核籌建的卻多在內陸,除了海南和秦山等少數幾個屬於沿海核電站,湖南桃花江、江西瑞金等項目都在內陸。
實際上轉折性變化事件發生在2012年9月,彼時國務院同意中廣核股權關系調整為國資委持股82%、廣東省持股10%、中國核工業集團持股8%。
這一調整被中廣核視為公司發展「里程碑」事件之一。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顯然中廣核已經從地域性的企業躍居為核電業大佬。
不僅如此,2012年,隨著新疆薩瓦甫奇鈾礦探礦權花落中廣核,國內鈾礦資源由中核獨有的格局被打破。不僅國內項目建設上中核與中廣核競爭激烈,而且在以前「走出去」時也發生了互相壓價、惡性競爭的現象。
2012年中核與中廣核作為競爭對手分別聯合美日和法國競標英國一個核電項目。而去年底外媒消息稱,中核承諾給將耗資95.9億美元的巴基斯坦核電項目提供至少65億美元的貸款,該核電項目將建成兩座1100兆瓦的反應堆。
「中廣核與中核相比,中廣核成立較晚負擔較輕,主要做核電,管理上較為透明,是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而中核由於涉及核電、燃料等多個板塊,企業結構龐大臃腫,歷史負擔較重,」上述知情人士坦言,「單論盈利能力,中核已經不如中廣核。」
中核與中廣核的競爭也在繼續。中核籌建項目多在「內陸」,而「十二五」期間內陸仍未放開,只有等到「十三五」期間,這顯然加重了中核的緊迫感。中核選擇在上交所上市,其中一個考量則是,試圖通過上市融資來加緊備戰新的核電站項目建設。
而選擇在香港上市的中廣核,融資迫切性甚至更強,雖然其籌建核電項目多在沿海,放開可能性更大一些,但因為此前以核養核的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在建項目多於建成商業化運營項目,投資要多於收入的局面,所以上市勢在必行。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核電老大之爭
9. 中廣核好還是中核好
中廣核台山核電站容量位居全球首位
一、總體概述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集團公司)是我國唯一以核電為主業、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清潔能源企業。1994年9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2億元人民幣。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以下簡稱:中廣核集團)是由核心企業――中廣核集團公司和2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央企)。
中廣核集團現擁有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近400萬千瓦的在運行核電機組。嶺澳核電站二期、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超過1000萬千瓦核電機組已經開工建設;陽江核電項目、台山核電項目近1000萬千瓦核電機組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吉林大崗子、內蒙古灰騰梁、河北察北、甘肅瓜州、廣東台山等約55萬千瓦的風電機組正在建設和部分並網發電。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擁有總資產約100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約350億元人民幣,凈資產是集團成立初期32.4億元的10倍多,有效地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中廣核集團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在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的基礎上,通過將已投產核電站產生的效益作為資本金投入開發新的核電項目,形成了「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以從國外引進的百萬千瓦核電機組為基礎、結合多項重大技術改進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路線—CPR1000;培養了一支專業化的核電站運營管理、工程管理和技術研發隊伍;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核電生產運行、工程建設、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體系,在核電站運行、維修、技術支持、安全監督、質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確定了「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的方針。為主動適應國家核電發展新形勢要求,中廣核集團修訂了戰略規劃,明確戰略定位為「以核電為主的清潔能源集團,為社會提供安全、環保、經濟的電力。」確定了自主化、專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發展戰略,在確保已建成核電機組安全運行、在建項目質量進度的同時,不斷推進組織管理體系創新,加快集團核心能力、經營管理水平與發展平台的全面提升,先後成立了國內首家專業化的核電運營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設計和公用技術研究機構,成立了核燃料供應保障和經營管理機構;成立了市場化的風電和常規能源開發公司;完善了以核電學院為龍頭專業化核電人才培養體系;加強了與核電、風電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企業聯盟,在技術、人才、資金和管理等方面具備了面向全國、跨地區、多基地同時開工建設和運營管理多個核電、風電及其他清潔能源項目的能力。
二、核電生產
大亞灣核電站是我國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擁有兩台裝機容量為98.4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年發電能力近150億千瓦時,70%銷往香港,30%銷往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按照「高起點起步,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借貸建設、售電還錢、合資經營」的方針開工興建,1987年8月7日主體工程正式開工,1994年5月6日全面建成投入商業運行。大亞灣核電站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產物,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有益嘗試。
大亞灣核電站投產以來已連續安全運行14年,各項經濟運行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1999年開始,與64台法國同類型機組的安全業績挑戰賽中,共獲得16項次第一名。2006年5月13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較原計劃提前12.94天完成第一次十年大修,成為我國在運行核電站中首個走過設計壽期內除退役外所有關鍵路徑的核電站。2007年10月18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實現整個燃料循環不停機連續安全運行487天的國內新記錄;至2008年1月12日,該機組實現無非計劃停堆安全運行2000天,這是國內核電機組的最高紀錄,目前該紀錄還在延伸。2007年,大亞灣核電站實現上網電量147.75億千瓦時,能力因子達到90%,在國際上衡量核電站安全運行管理水平的9項關鍵指標(WANO)中,8項指標超過世界中間水平,其中3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與1994年投產初期相比,大亞灣核電站機組年發電量已由可研報告的100億千瓦時提高到目前的150億千瓦時;反映核電站安全技術水平的堆芯熔化概率由1.24Ⅹ10-5降至1.03Ⅹ10-5,高於歐美同類運行機組的安全技術水平。截至2008年6月底,大亞灣核電站累計實現上網電量約1928億千瓦時,其中70%輸往香港;到2008年7月4日,累計償還基建貸款本息56.174億美元,占還本付息總額的100%,按時全部完成基建貸款本息清償任務。
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和運行,成功實現了我國大陸大型商用核電站的起步,實現了我國核電建設跨越式發展、後發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目標,為我國核電事業的後續發展奠定了基礎,為粵港兩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嶺澳核電站一期是中廣核集團按照國務院確定的「以核養核,滾動發展」的方針在廣東地區建設的第二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擁有兩台裝機容量為99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嶺澳核電站一期以大亞灣核電站為參考,進行了52項重要技術改進;按照國際標准,實現了項目管理自主化、建築安裝施工自主化、調試和生產准備自主化,實現了部分設計自主化和部分設備製造國產化,整體國產化率達到30%,國內180餘家企業參與了設備製造。嶺澳核電站一期於1997年5月15日開工建設,2003年1月8日提前66天全面建成投產,節省投資3.81億美元,比國家批準的預算節約近10%。嶺澳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達到國際同類核電站的先進水平,2002年11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對嶺澳核電站一期作運行前安全評審後認為:「嶺澳核電站一期的大部分指標都可以與新的IAEA國際安全標准相媲美,其業績將成為全球核工業界極有價值的參照。」
嶺澳核電站一期建成投產以來,安全運行業績優良。1號機組創造了商運後連續兩個燃料循環無非計劃停機停堆安全運行592天的世界紀錄,2號機組創造了自首次臨界及商運起無非計劃停堆安全運行935天的世界核電新機組最好紀錄。至2008年4月9日,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實現安全運行1000天。2007年,嶺澳核電站一期實現上網電量141.23億千瓦時,能力因子為85.45%。截至2008年5月底,嶺澳核電站一期累計實現上網電量約823億千瓦時;累計償還基建貸款還本付息21.59億美元,占累計還本付息總額的44.07%。
嶺澳核電站一期的建設和運行,是中廣核集團「以核養核,滾動發展」方針的成功實踐,為我國核電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推進核電自主創新、探索形成自主品牌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技術路線-CPR1000,全面實現我國百萬千瓦級商用核電站自主化、國產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緩解廣東地區電力供應緊張局面作出了貢獻。
三、核電建設
嶺澳核電站二期是我國「十五」期間唯一開工的核電項目,是國家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項目採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路線CPR1000,建設兩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主體工程已於2005年12月15日開工,預計兩台機組於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業運行。按照國家提出的「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建設、自主運行」目標,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管理由中廣核工程公司總承包,工程設計、設備製造、設備監造、工程施工與技術服務等均由國內企業為主承擔,1、2號機組設備國產化率將分別超過50%和70%。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和經濟性,中廣核集團與國內設計院所、科研機構密切合作,在嶺澳核電站二期建設中實施了15項重要技術改進和40餘項其它技術改進,其中包括採用數字化儀控和先進控制室、先進燃料組件、半速汽輪發電機組等。目前,嶺澳核電站二期核島、常規島安裝工程正全面展開,工程建設正穩步推進。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是我國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示範工程,在我國核電發展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通過項目建設,我國將加快全面掌握第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技術,基本形成自主技術品牌核電站設計自主化和設備製造國產化能力,為高起點引進、消化、吸收第三代核電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東崗鎮,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首個批准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是國家首次一次同意四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標准化、規模化建設的核電項目,是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按照國家的安排,遼寧紅沿河核電站工程採用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由中廣核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大連建設投資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建造和經營,工程建設和投運後前五年的運營,由中廣核集團公司為主負責,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全面參與。項目由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工程建設、中廣核工程設計公司牽頭負責工程設計,設備製造由國內企業為主負責。1號機組主體工程已於2007年8月18日正式開工,四台機組計劃於2012年至2014年建成投入商業運行。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的開工建設,吹響了我國新一輪核電建設的號角,標志著我國核電機組標准化、規模化建設邁出重要的一步,對於全面貫徹國家「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的方針,促進我國核電自主化建設和中國核電事業的發展,拉動核電裝備製造業,促進核電人才培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福建寧德核電站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轄福鼎市,規劃建設六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建設四台,採用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由中廣核集團、中國大唐集團、福建煤炭工業集團合資建造,中廣核集團控股。該項目是目前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自主化、國產化程度最高的核電站,設備國產化比例在嶺澳核電站二期和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其中1、2號機組的國產化比例將達到75%以上,3、4號機組國產化比例將達到85%。1號機組主體工程已於2008年2月18日開工,計劃於2012年左右建成投入商業運行。福建寧德核電站的開工建設對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節能減排,推進我國核電自主化建設,促進中國核電事業的發展,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發展戰略和福建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目標具有深遠的意義。
陽江核電站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沙環,規劃建設六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是中廣核集團在廣東地區的第二核電基地。項目採用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由中廣核集團陽江核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由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全面工程管理,由深圳中廣核設計有限公司牽頭負責工程設計相關工作。目前,陽江核電站現場總體規劃、海工、輸變電線路和水庫等前期工程正按計劃順利推進。
台山核電站位於廣東省江門市轄台山市,規劃建設四台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建設,一期建設2台。按照國家的部署,一期工程採用三代EPR壓水堆核電技術,單機容量為170萬千瓦,由中廣核集團廣東台山核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經營。2007年1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台山核電站一期工程開展前期工作。項目主體工程計劃於2009年開工,2014年左右建成投入商業運行。目前,項目前期工作正在實施。
四、核電新項目開發
貫徹落實國家核電中長期規劃部署,為加快核電建設步伐,中廣核集團立足廣東、面向全國開展了核電新廠址比選和核電新項目開發前期工作。廣東陸豐、湖北咸寧、廣西紅沙、安徽蕪湖、江蘇連雲港等核電新項目前期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湖南、四川、吉林、甘肅、山東、海南、寧夏等省(區)核電廠址開發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五、清潔能源開發
在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的同時,中廣核集團大力實施清潔能源開發戰略,加大了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項目開發力度。吉林大崗子、內蒙古灰騰梁、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河北察北、甘肅瓜州、廣東台山等六個風電項目已經開工建設,總裝機容量超過55萬千瓦,其中吉林大崗子風電一期工程已於2007年12月17日開始並網發電。
展望未來,中廣核集團在繼續抓好已建成核電機組安全運行的基礎上,將充分利用已有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經驗優勢,抓住機遇,肩負使命,依託核電新項目建設,推動我國核電建設標准化、系列化、規模化發展,穩步推進風電等其他清潔能源開發,為實現國家核電發展目標,為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作為中國廣東核電集團的主要成員企業,是我國首家專業化的核電工程建設和管理公司。自2004年2月20日成立以來,通過發揮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公司已經形成了市場經營、項目管理、工程設計、工程采購及設備集成、施工管理、調試啟動等六大核心領域能力,並具備了一流的工程總承包能力,能夠為核電工程建設和新項目開發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化、標准化、規范化、現代化和國際化服務。
公司以核電工程項目建設為主,兼顧常規清潔能源項目的建設,並始終致力於提高核電的建設水平、經濟性和競爭力,把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作為自身使命之一。公司業務范圍主要包括核電、常規電力、熱力、燃氣、港口、公路、水利、給排水以及民用建築工程的承包、管理、咨詢、監理;工程建設技術服務、咨詢;經濟信息咨詢;工程建築項目招標代理;經營進出口業務;建築工程施工;電力設備和材料的購銷。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公司立足創業、勇於創新、持續創優,通過銳意進取和不懈努力,先後獲取了工程咨詢(甲級)、工程監理(甲級)、工程招標代理(甲級)、工程設計(甲級)等資質以及進出口企業資格,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並獲取了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在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大好形勢下,公司已經形成了「多項目、多基地」的建設格局。在成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的基礎上,公司作為工程建設的總承包方,目前又承擔了嶺澳核電站二期、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的建設任務;正全面推進福建寧德核電站和廣東陽江核電站的前期工作;並積極參與了廣東台山、廣西白龍、安徽蕪湖、江蘇連雲港等核電新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以及廣東省內三江流域和湖北、湖南、福建、海南、山東、四川等省核電新廠址的開發工作。通過標准化、系列化、規模化建設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壓水堆CPR1000核電項目,公司為實現核電設計自主化、組織推進設備國產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緊迫的生存發展意識和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讓公司全體員工意氣風發、鬥志昂揚。展望未來,公司將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嚴格實施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投資、技術和環境「六大控制」,以觀念創新為先導、管理創新為基礎、技術創新為保證,不斷培育並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緊抓機遇、肩負使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能力,進一步按照「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的要求,立足國內,面向國際,不斷朝著國內最優、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核電AE公司邁進。
中核能源-屬於中核建和清華大學投資的企業,總部北京,也是山東石島灣核電站高溫氣冷堆項目的EPC總承包商,該公司總部位於清華大學創新科技園,估計年底搬到新辦公樓,而其高溫堆項目部同事以後需要到山東石島灣核電站上班,從國家核電政策來看,高溫堆核電項目屬於國家鼓勵發展的,也可以參加應聘,待遇應該不差。
居住環境不明.
由於中廣核台山核電站容量位居全球首位,LZ可以考慮一下,畢竟發展潛力才是根本.樹大好乘涼。
還有一點,LZ也需要從辦公地點考慮(離家的距離)。
10. 粵電集團與中廣核之間有關系嗎
沒有直接關系
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的問題解決了,麻煩點一下採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