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川化股份增發公告

川化股份增發公告

發布時間:2021-07-19 23:12:39

① 000155近期有機會重組嗎

川化股份(000155):川化股份瀘天化相繼行動
上海證券報
川化股份剛剛宣布完成管理權的轉移, 瀘天化馬上因控股股東籌劃重大事項臨時
停牌.兩公司的聯動,折射出四川省國資改革的最新動向.
兩公司動作頻頻引發遐想
川化股份1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從控股股東四川化工處獲悉,四川化工與四川能投
簽署了《託管協議》,四川化工將其擁有的川化集團管理權委託給四川能投行使.
此前, 就在今年1月,四川化工曾與川化集團簽署協議,將其持有的川化股份14350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53%)國有股份無償劃轉給川化集團.由此,四川能投將通過川
化集團掌控川化股份.
同日,與川化股份同屬一支的瀘天化臨時停牌.公司在午間發布消息稱,公司於3月
17日接到控股股東瀘天化集團通知獲悉,瀘天化集團擬籌劃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項.
公司股票自18日開市起停牌,待相關事項公告後復牌.
據了解,四川化工和四川能投均為四川省國資委下屬企業.川化股份一系列股權騰
挪的背後,或是為四川發展和四川能投介入資本市場鋪路.
此舉亦能解決四川化工旗下川化股份和瀘天化的同業競爭問題.在分析人士看來,
此輪國企改革的機遇或讓兩者從此前的"同業競爭"走向競合. 兩家公司在同日有所動
作,或意味著四川化工對其整合提速.
反觀此次川化集團管理權的受託方四川能投, 其下屬企業多屬水電,風電等行業,
如四川省水電集團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等, 未來不排除其將水電等清潔能源類資產注入
上市公司.
做等開盤數板吧。

② 誰是劉芳

名義上,他是一個散戶
擁有一個最普通的名字
(邊烽偉:因為劉芳這個名字並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
事實上,他卻是股市大亨
輕輕鬆鬆就能賺取上億元
(邊烽偉:他等於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內的利潤最大化)
他是誰
是真正的散戶,還是潛伏在暗處的神秘力量?
敬請收看經濟觀察《誰是劉芳》

記者出鏡:各位好,歡迎收看《經濟觀察》。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個看似普通的投資者的投資神話。說這位投資者普通,是因為在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他以一個最常見的名字「劉芳」出現在公開資料中;而說他創造了投資神話,是因為一年不到的時間里,他就輕輕鬆鬆地賺取了上億元人民幣。所以我們只能用看似普通來形容這個「劉芳」。那麼,劉芳到底是誰呢?他是怎麼創造股市神話的呢?我們今天的經濟觀察就一起來看看劉芳的故事。

正文:
漲停,漲停,還是漲停!在7月9號發布定向增發公告後,*ST金泰在隨後的43個交易日里,股價從3.16元一飛沖天,直線上升到26.58元,漲幅高達741%。連續42個漲停之後,上市公司ST金泰一舉成為我國證券市場上,漲停次數最多的一隻股票。
這個名叫黃俊欽的人,是*ST金泰的大股東新恆基公司的老闆,他的個人賬面財富也因為ST金泰的連續漲停,而一度達到了1417億元,直逼亞洲首富李嘉誠。ST金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瘋狂漲停?為什麼在連續42個漲停之後,公司又緊接著出現了7個連續的跌停呢?大股東新恆基將對上市公司實行的資產注入究竟是真還是假呢?一連串問題將上市公司董事長黃俊欽推上了風口浪尖。(快閃)
而就在市場開始質疑黃俊欽的時候,有一個人或許正在暗暗品嘗搭順風車帶來的巨大甜頭,這個人名叫劉芳,他以普通投資者的身份出現在*ST金泰一季度報告中的。公開資料顯示,劉芳持有公司312萬2403股股票,2.11%的持股量使其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記者計算了一下,在今年3月6號停牌前,ST金泰的股價從來就沒有超出過4元。以每股4元來計算,劉芳的建倉成本低於1250萬元。而在連續42個漲停之後,8月30號ST金泰的股價已經達到了25。31元,也就是說,如果此時劉芳還繼續持有這只股票的話,其市值已經超過了7900萬。在短短42天內,劉芳的收益超過了6600萬元。
不過,讓人吃驚的還不僅僅是劉芳的收益,他對這只股票的建倉時間也讓人覺得蹊蹺。在上市公司去年底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沒有此人的身影。顯然,劉芳是在今年一季度大舉進入*ST金泰的,而就在他建倉後不久,ST金泰的股價就一飛沖天了。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因為ST金泰在復牌之後有40個漲停,因為它是ST的股票,而且在漲停的時候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小,所以應該是買不到的。如果你要買入的話,應該是在漲停之前,而且這個股票在漲停之間的走勢,一直是以橫盤為主,所以沒有什麼在盤面上的跡象,所以劉芳買入,肯定是在啟動之前,這是可以肯定的。

那麼,作為一名散戶投資者,劉芳為什麼敢於大舉持有一隻虧損的ST股票,他的底氣從何而來?為什麼他對股價的啟動時間把握得如此精準呢?是依靠准確獨到的分析,還是碰運氣,抑或是不可告人的"內幕消息"呢?劉芳的神奇投資故事引起了注冊會計師邊烽偉的注意。他告訴記者,投資者持有ST股票,並且能夠享受到這么大的收益,不外乎三種情況。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第一種是老股被套,可能經歷了一波熊市,一直被套;一種是運氣,比如說前期的海通,海通證券借殼都市股份,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橫盤的,有很多人當時傳聞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他進去,最後拿了一個香餑餑;另外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幕交易,或者有消息。

那麼劉芳屬於哪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從劉芳來看,因為他買入的時間點正好是在那一個季度,也就是在今年一季度左右,去年年底左右,所以只有這一個季度買入的人,他等於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內的利潤最大化。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應該是第二種和第三種的可能性最大一些。(轉黑)

記者出鏡:
看來,這個名叫「劉芳」的人,運氣真是不錯。ST金泰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他創造了利潤的最大化。目前,劉芳是否已經獲利了結,要根據ST金泰的三季度報告才能得出結論。而劉芳的神奇之處,還遠不止這些。這個普通的人名,還出現在桐君閣、汕電力、雲內動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前十位股東名單中。

42個漲停板之後,*ST金泰的所有股東都身家暴漲。從概率學上說,幾乎誰都有可能買到這樣一匹黑馬,所以劉芳如果僅僅只是對ST金泰大量持有,或許還無法引起市場的關注。但事實上,我們在桐君閣、川化股份、汕電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中,都能看到這個名字。而這些股票最近的走勢,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劉芳的投資眼光。
這張表格紀錄了劉芳在今年二季度新進的上市公司。其中,新進桐君閣361.41萬股,位列無限售條件股東第一位,僅次於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新進凱迪電力74.11萬股,位列第三位;新進汕電力A60.43萬股,新進三環股份115.82萬股,同時位列第七位;另外他還新進了52.68萬股川化股份,位列第九大股東。

劉芳2007 年持有的流通股股票
股票簡稱 持股數量(萬股) 無限售條件股東地位 截止日期
*ST金泰 312.24 1 2007-6-31
桐君閣 361.41 2 2007-6-31
凱迪電力 74.11 3 2007-6-31
汕電力A 60.43 7 2007-6-31
三環股份 115.82 7 2007-6-31
川化股份 52.68 9 2007-6-31

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從4月1號到今天,這6隻股的表現都非常搶眼。其中,一隻漲幅超過300%,兩只超過100%,漲幅最小的桐君閣也有34.56%的收益。粗略計算,劉芳持有的這6隻股票的總市值已超過1.5億元。事實上,除了這6家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劉芳目前還間接持股新都酒店和S飛亞達兩家公司。另外,今年一季度的時候,劉芳還曾經持有廣安愛眾21.53萬股、建發股份286.9352萬股、億城股份97.0127萬股、ST達聲37萬股,不過在這些公司的半年報當中,這個名字已經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而在去年,劉芳的名字還出現在太極實業、酒鋼宏興、雲內動力以及*ST比特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榜上。這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這么多劉芳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呢,如果是同一個人的話,擁有如此雄厚資金實力的他,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這個非常難說,因為劉芳這個名字並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非常正常,所以都很難說。

看來,這十幾個劉芳是不是同一個人,還需要相關部門查看證券登記資料才能得到答案。不過仔細分析一下,我們發現這十幾個劉芳對這些個股的介入特點上,存在驚人的相似,都可以用「早、快、准、狠」來形容。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第一,裡面沒有大盤藍籌股,基本上都是有一些題材的,或者說重組的,有股改的,所以這些股票和ST金泰多少有點相似的地方;這些股票劉芳的名字進去的時候,往往是在這些股票啟動前的一個季度,因為我們現在是一季度一季度的公告持倉情況,所以那麼巧,這些股凡是劉芳出現的地方,都是能夠拿到利潤最大化的,他都是在這兒之前一個季度就已經埋伏了,然後在一個季度之內往往這些股票至少都有50%以外的漲幅,所以確實是不容易。

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劉芳似乎很輕易地做到了。那麼,以自然人身份持股的劉芳,背後是否另有控制人呢?讓普通投資者想不明白的是,一位散戶能夠獨立掌握如此多上市公司股票的絕佳介入時機,而且能夠控制這么多的資金進出,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散戶呢?一時間,「劉芳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成為股市討論的熱點。

股民
記者:你覺得他跟你一樣,是一個普通的散戶投資者嗎?
A:不會的,肯定跟我兩樣的,否則我就買了
B:很神秘的,這肯定的
C:大概靠公司研究吧
D:我就覺得他肯定是有背景的,跟機構是聯手的
B:這個肯定有內幕,要不是,他為什麼都參加了股改前的ST的股東,而且是成為大股東,對吧

劉芳的真實身份讓人難以捉摸,而劉芳是否涉嫌內幕交易,這個問題更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這些股票裡面都有許多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在你進去的時候,你可以說是投機,但是也沒那麼准,從我們來看,個人投資者連續那麼准地投入,或者說拿到回報,這個從長期來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只能說是疑似,因為這個東西是無證無據,空口無憑。

那麼,隨著劉芳這個名字逐漸被市場所關注,上市公司自身又是怎樣看待這個被稱為「史上最牛的散戶」的呢?記者聯系了多家被劉芳持股的上市公司,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流通股股東的事情,與上市公司無關」。

記者出鏡:上市公司對自己的流通股股東究竟是誰,似乎持漠然的態度。而對於我們來說,也不能簡單地將劉芳與「內幕交易者」劃上等號,這還需要監管部門的調查。但劉芳持股之多、介入時機之好,獲利之輕松,不得不讓投資者心生疑惑。而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回憶一下近一兩年中,資本市場上一些有重大題材的股票的走勢的話,不難發現,擁有神奇預見力的投資者並不少。

早在2005年的時候,一個名叫「舒晨芳」的名字,就曾受到過關注。這個名字在股市中的表現,與今天的劉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舒晨芳曾出現在海虹控股和ST建峰中,這兩只股票後來的走勢,證明了舒晨芳「神奇」的預見力。此後,ST吉輕工的股東名單中也曾出現過這個舒晨芳,一年後該公司更名為光華控股,成為兩市「大牛股」之一。不難發現,這種「神奇投資者」現身的上市公司,往往跟重大的炒作題材有關。在A股市場上,重大消息公布之前股價大漲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比如:第一高價股中國船舶,在今年1月23號當天放量漲停,隨之停牌,1月29號披露整體上市事項並復牌,從此開始了從40元到240元的漫漫牛途;絲綢股份於今年5月21號到23號連續3天漲停,之後明確資產置入的消息;在ST金泰出現之前的連續漲停冠軍S前鋒,也在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大漲9%,停牌後明確,原來是首創證券要借殼上市。這些重大題材或許成就了無數個神奇的投資故事。
對於這種現象,證券分析師邊烽偉認為,上市公司在進行資產重組、定向增發等重大事項之前,往往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協調與審批。時間長,環節多,在某種程度上會形成不對稱消息滋生的土壤,所以投資神話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一個股票一般要有資產注入的話,一般要經過幾個關卡,一個是先是企業和企業之間,那麼企業的高管先拿到消息,然後他們有意向,然後去找券商的承銷,投行人員,投行的人員又能拿到(消息),在這個中間可能前前後後,一般的一個大型的企業,我們看到一些股票可能前後一年半的時間,快的話可能要六個月,最快要三個月左右,所以這個時間段是非常長的,你很難把握這個中間他不會一點點的風聲就吐出來。

而事實上,這種靠消息成就的投資神話不僅是我國資本市場的特產,即便在成熟市場中也會存在內幕交易或消息走漏的情況。今年5月,香港一對夫婦在事先知道了「新聞集團即將收購道瓊斯公司」的重大非公開信息後,購入了道瓊斯股票,並因此獲利800多萬美元。那麼,這些神奇的個人投資者,是否應該納入監管部門的監管范圍內呢?歷經過「紅光實業虛假上市案」、「銀廣夏陷阱案」、「大慶聯誼虛假陳述案」,被譽為 「中國證券市場維權第一人」嚴義明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既然「劉芳現象」已經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監管部門就有責任進行調查。

嚴義明律師
十幾家上市公司,他都是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而且每一個股票都買得那麼准,買入以後不久都有非常巨大的成長,然後在一個比較高速的成長過了以後,股價漲過以後他都會全身而退,為什麼?也就是說問這個為什麼,是中國證監會的法定責任,那麼排除這種為什麼後面隱含的種種可能,是他的法律責任。一旦那麼樣的話,市場都能確定劉芳他是正當的,或者說合法的在做這種證券投資,如果不能排除的話,那就說有很多嫌疑了。

但問題是,如果真的要對這些以個人投資者身份出現的獲益者進行調查的話,難度很大。事實上,「內幕交易如何控制,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在我國《證券法》中,對於內幕交易、內幕交易的知情人、內幕信息的種類以及對從事內幕交易者,不是沒有詳細的處罰辦法;而強大的資料庫和軟體系統,也可以為發現和分析各種異常交易紀錄,提供全面的資料。但關鍵問題是,對內幕交易的取證和認定很困難。

呂濤 律師
不光是我們國家,全世界都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為這個證據很難取,它這個內幕交易是轉瞬即逝的,所以在取證方面比較難。

顯然,在目前的市場中,劉芳式的神奇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為什麼自己可以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大舉進入某一隻股票,他們也可以在未來,繼續在題材股公布題材之前大舉建倉,續寫他們的投資神話。那麼,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監管部門是如何對引起市場疑惑的投資者進行取證調查的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就像美國一樣,舉證倒置,你出現了這種情況,你舉證你不是拿到消息來買的,你給很長的報告,為什麼你在這個位置買入金泰,為什麼你持有金泰這么巧在一個季度,所有的東西都要舉證到。

美國證交會就是利用這種舉證責任倒置的制度,處理了「香港夫婦購買道瓊斯股票的內幕交易」的。當時,美國證交會在獲悉了「這對夫婦的投資故事」後,在短短4天內,對這對夫婦採取檢控行動。在證交會提出起訴後,聯邦法官也下令凍結了這對夫婦在美林公司香港辦事處開立的交易賬戶,並責令被告或其律師到美國出庭。同時,證交會還順藤摸瓜,追查到了有可能涉嫌提供內幕信息的道瓊斯董事、香港東亞銀行總裁李國寶。

呂濤 律師
不是我這個調查部門要證明你是不是有問題,而是你要反證證明自己沒有問題。那麼這個實際上就減輕了調查者的難度。

而在我國,這種舉證倒置的調查方法,還沒有完全引入證券調查中。
另外,在分析人士看來,除了舉證倒置,國內司法體系可以向成熟市場借鑒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美國法律規定,在處理內幕交易案件時,無需考慮內幕交易者是否有「利潤所得」,一概予以處罰,相關獲利人最多可處以25年監禁或罰款。而在我國,違法成本卻相對較低。

呂濤 律師
比如說,我們國家對內幕交易的罰款最高是60萬人民幣,但在美國可以達到250萬,在美國可以處以25年監禁,但是在中國最高刑也就是5年。

此外,不少國家的監管部門還規定,將內幕交易民事罰款的10%獎勵給舉報者;而我國並沒有這樣的明確規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我國已經開始借鑒發達市場的經驗。就在本月,證監會公開表示,《內幕交易認定辦法》和《市場操縱認定辦法》開始在業內試行。其中,《內幕交易認定辦法》對內幕人的認定進行了細化,補充了內幕人、內幕信息的范圍;而《市場操縱認定辦法》則將一些典型的操縱手法,如虛假申報、搶先交易、特定交易、尾市交易操縱等行為納入了認定范圍。近期,證監會對杭蕭鋼構、廣發證券等內幕交易案件的處置過程也顯示,舉證倒置已經嘗試著被應用於調查過程中。

嚴義明律師
像劉芳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存在違法,是不是存在損害其他投資人利益的情況,是不是破壞了公正的社會證券交易秩序?如果有的,追究這一類行為的法律責任是恢復公正證券交易秩序的必要前提。

記者出鏡:股市裡總有一些說不盡的話題,先有"股神"林園,再到"帶頭大哥"王曉,這回輪到了"史上最牛的散戶"劉芳。其實,市場對「劉芳」這樣的「神奇投資者」的猜疑與推測,有時候並非僅僅源自對投資者個人的不信任,更多地是對市場規范與公平的期待。顯然,在「全流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並購、資產重組的事情越來越多,內幕信息也相應增多,因此,如何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的監控,怎麼樣有效甄別內幕交易行為,及時進行控制和禁止,已經成為監管部門最為重要的任務。

③ 200分送上,請推薦一家優秀的化肥行業上市公司



世界范圍內看,除了發展中國家的化肥需求還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化肥產業現在已進入需求增長緩慢的成熟期。1992年到1998年間,世界氮肥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為2.5%。權威機構對1999年到2005年世界氮肥需求年均增長率的預測僅為2.2%。在化肥需求增長緩慢的情況下,發達國家的化肥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和成長性,紛紛向多元化經營發展,進入有機化工和精細化工等相關化工領域,並已在部分產品上形成規模優勢。

國際化肥企業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為國內企業提供了借鑒,我國化肥企業也應當適時實行產品多元化戰略。但國內化肥企業的科研開發能力普遍落後,進入高附加值化工品生產領域受到制約。從比較優勢上看,國內企業應優先發展化肥深加工和基本有機原料,避免過早地與世界化工先進企業直接競爭,待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資金後再進入投入大、風險高的高附加值產品領域。只要投資方向正確,並且能夠盡快形成規模,產品多元化戰略將提升企業的成長性,減小產品單一所帶來的經營風險,是化肥企業正確的發展方向之一。(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氮肥類上市公司多元化戰略初見成效

由於國內氮肥產能已經過剩,進一步開拓氮肥市場難度加大,氮肥企業在化肥行業中率先實施了多元化戰略。部分氮肥板塊上市公司已經涉足化工產品的生產,並且形成了一定規模優勢,多元化發展戰略初見成效。

湖北宜化(000422)的多元化戰略以季戊四醇為重點。2003年3月,公司新建的季戊四醇生產線正式投產,從而使公司具備了年產3萬噸季戊四醇的生產能力,占國內季戊四醇產能的50%以上,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目前國內季戊四醇消耗量約有一半依賴進口,市場前景良好。如果產能全部利用,公司季戊四醇產品的年銷售收入將達到2.5億元。由於最近一段時期市場相對低迷,季戊四醇產品對公司2003年中期利潤貢獻不大。不過一旦季戊四醇市場形勢好轉,將使公司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

川化股份(000155)在尿素產品之外全力擴大三聚氰胺產品的產能,先後投入巨資對三聚氰胺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建,成為國內最大的三聚氰胺生產和出口企業,公司三聚氰胺產品規模效應和市場優勢明顯。三聚氰胺產品2002年度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佔到當年總收入的18%;2003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9815萬元,同比增長30%。2003年6月,公司新建的年產1.2萬噸三聚氰胺項目正式交付生產,這為公司下半年業績增長奠定了基礎。

其它氮肥行業上市公司也在產品多元化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如華魯恆升(600426)DMF(甲基甲醯胺)、甲醛和三甲胺等化工產品的銷售額已佔到總銷售額的一半,雲天化(600096)投巨資於出口前景看好的無鹼玻璃纖維生產,滄州大化(600230)投資於國內短缺的TDI(甲苯二異氰酸酯)。

成功實施多元化戰略的企業具備投資價值

基本化工產品生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是世界化工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能夠抓住機遇搶占市場的企業將提升成長潛力。雖然短期內基本化工產品的利潤率可能較低,但如果形成了規模優勢和穩固的行業地位,基本化工品同樣將成為企業穩定的利潤增長點。通過分析相關市場競爭形勢和企業自身條件,我們認為氮肥類上市公司中的湖北宜化、川化股份和雲天化在實施多元化戰略方面是比較成功的。這幾家公司未來業績將擺脫化肥市場增長緩慢的制約,實現較高的增長速度,具備較大的投資價值。

④ 川天化股票什麼時候分紅

股票分紅沒有固定的時間,具體的公司會召開董事會並在年報中披露,內具體信息容可以去各證券網站或者公司網站查看公司的公告,很多股票都選擇配股的方式分紅,不一定是現金。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後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一般地說來,股東可以以三種形式實現分紅權:
1、以上市公司當年利潤派發現金;
2、以公司當年利潤派發新股;
3、以公司盈餘公積金轉增股本。

⑤ 做股票的牛散有那些人

2007年,中國股市最牛的一年。這一輪牛市中,牛事、牛人層出不窮。從劉芳、唐亮、李天虹到唐建純、唐建平,最牛散戶們「術業有專攻」,或只盯ST,或瞄準B股,或出擊軍工,對所介入的股票精確制導、輕松獲利,在公眾的一片質疑聲中,所演繹的暴利故事一遍遍上演。 劉芳:重組、股改題材先知先覺 劉芳,2007年被挖掘出的第一個「最牛散戶」,隨著2007年第一妖股*ST金泰,(600385)連續42個漲停浮出水面。該散戶在*ST金泰股價啟動之前大舉增倉,累計持有*ST金泰流通股312.24萬股,位列*ST金泰第一大無限售流通股股東。除此之外,今年半年報公布的信息顯示,劉芳還直接或間接持有其他12家上市公司股權,包括川化股份,、汕電力、桐君閣,、凱迪電力,、三環股份,等等,少則數十萬股,多則幾百萬股。看看這些股票的走勢,讓小散們驚嘆不已:劉芳只要上了某家上市公司季報、半年報、年報中的名單,那麼接下來,該公司總是發布公告,且公告都與重組、整體上市、股改等題材有關,然後該公司的股票總是漲了又漲。劉芳在A股市場上布局獨到,在今年股市迭創新高的情況下,劉芳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權也水漲船高,據粗略統計,三季度之前劉芳在其持有的13家公司股票中賺取上億元。僅在*ST金泰一隻股票中,劉芳持有股份就有6倍的增值。而隨著媒體對神秘劉芳追蹤的不斷深入,這位「史上最牛散戶」的真實面目卻越來越模糊。媒體近日曝光,真正的「劉芳」其實只是一個鄭州市三世同堂共住70平方米房子的普通男性司機。難怪媒體嘆息,盡管男司機「劉芳」的確是眾人猜疑已久的「劉芳」,但同時他又絕非眾人尋找的真正「劉芳」。他更像是中國證券市場種種迷霧的現實縮影。李天虹:B股市場瞄上法人股權 盡管資金實力與持有13家上市公司股權的劉芳無法比肩,但「李天虹」眼光獨到,他瞄準中國證券市場上最後一塊寶地———B股。而這個領域如今留意的人還不多,正適合悶聲發財。9月14日,凱馬B股(900953)發布公告:第一大股東華源投發所持有公司股份中的1615萬股社會法人股,在8月29日被公開拍賣,成交總金額2923萬元,買受人為李天虹。據相關證券人士查找,「李天虹」三個字還先後出現在另外兩家B股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里,其中,今年一季度持有永久B股,153.85萬股,按3月末0.61美元/股計算,李持有的永久B市值為93.85萬美元;6月30日持有上工B股254.82萬股,按6月末0.70美元/股計算,李持有的市值為178.37萬美元。業內人士分析,李天虹的盈利模式似乎是瞄準了B股發展的大趨勢和B股績差公司基本面的改觀。李天虹不僅把寶押在期待AB並軌的B股出路上,而且還乾脆再退一步,押寶在未流通的B股法人股身上。既賺A、B股中的價差,還賺B股里的未流通、流通股間的差價。如此眼光,應該可以參與競選「B股歷史上最牛散戶」的「最具眼光」獎。唐亮:從券商高管到最牛散戶 盡管劉芳在中國股市漲停板最多(ST金泰)、股改未通過次數最多(S飛亞達)、控制上市公司最多(13家)三項紀錄中頻繁出現,但仍有人認為,「史上最牛散戶」的名稱應該讓與唐亮。自去年中期,唐亮先後在安琪酵母,(600298)、漳州發展,(000753)、天鴻寶業,(600376)、天威保變,(600550)、山西三維,(000755)、煤氣化,(000968)6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SST中華在今年2月2日發布的股改表決結果中還披露了唐亮以其持有的50萬股投下了反對票。據估算,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唐亮獲利保守估計也在3個億以上。唐亮選擇介入上述公司,其精準把握入市和出貨的玄機,同樣讓眾多散戶望塵莫及。每次都是公司宣布重大利好或者題材發布、系列收購或融資之前的起點開始大量吃進,在這些股票概念傳播之前就已搶先建倉,並且持股量巨大。有報道稱,唐亮絕非普通散戶,而是有著十幾年股齡和豐富操盤經驗的老江湖,早在1996年身價就已過億元。知情人士透露,唐亮原是廣發深圳蛇口營業部的創辦者之一,也曾擔任該營業部總經理,後來將這個營業部出售給廣發證券,之後負責廣發證券的自營業務,是中國從事證券業較早的一批人物之一。1997年前後,唐亮離開了廣發證券,開始了專職炒股路。

⑥ 什麼是參股券商概念股

就是某隻股票參股了某隻券商,參股券商概念股票總覽:
參股國泰君安的大眾交通、中大股份、瀘州老窖、華電能源、泰達股份、焦作萬方、中華企業、航天機電、華茂股份、大冷股份、深圳能源、西飛國際、陸家嘴、浦東金橋;
參股廣發證券的遼寧成大、吉林敖東、中山公用、華茂股份、閩福發A;
參股長江證券的武鋼股份、湖北金環、葛洲壩、長江電力、保定天鵝、錦江股份、海欣股份、華工科技、襄陽軸承;
參股光大證券的大眾交通;
參股招商證券的中糧地產、中海海盛、中集集團、深圳華強、中國醫葯;
參股東方證券的上海建工、浦東金橋、百聯股份、上海九百、長城信息;
參股華泰證券的宏圖高科、華西村;
參股華安證券的黃山旅遊、浙江東方、東方創業、江蘇舜天、皖能電力;
參股華鑫證券的上海金陵、上海貝嶺、飛樂音響、飛樂股份;
參股方正證券的哈投股份、現代投資、正虹科技、*ST亞華;
參股東莞證券的錦龍股份;
參股國聯證券的威孚高科;
參股華創證券的杉杉股份、振華科技;
參股廣州證券的穗恆運A;
參股太平洋證券的外高橋、閩福發A;
參股中投證券的萬家樂;
參股紅塔證券的雲南白葯;
參股宏源證券的華茂股份;
參股東北證券的亞泰集團、中鋼吉炭;
參股國元證券的模塑科技、皖能電力;
參股中信證券的雅戈爾、兩面針、南京高科;
參股聯合證券的葛洲壩;
參股國金證券的九芝堂、友利控股;
參股天風證券的人福科技;
參股民族證券的東方集團;
參股銀河證券的川化股份;
參股西南證券的*ST珠江、太極集團、九龍電力、亞盛集團、重慶路橋、長安汽車;
參股海通證券的大眾交通、世茂股份、東方創業、申能股份、廈門國貿、蘭生股份、浦東金橋、華銀電力、百聯股份、雙錢股份、南方匯通、外高橋、銀泰股份;
參股申銀萬國的大眾交通、愛使股份、豫園商城、東方明珠、飛樂音響、陸家嘴、中華企業;
參股興業證券的中國平安、福建水泥、廈工股份、青山紙業、福建南紡、大眾公用、交大昂立;
參股南京證券的南京高科;
參股渤海證券的泰達股份;
參股國信證券的北京城建;
參股恆泰證券的華資實業;
參股國海證券的桂東電力、河池化工;
參股華西證券的樂山電力、瀘州老窖、明星電力;
參股宏源證券的華茂股份;
參股長城證券的深圳能源;
參股湘財證券的華升股份、電廣傳媒、長城信息等。

⑦ 關於河南劉芳

名義上,他是一個散戶
擁有一個最普通的名字
(邊烽偉:因為劉芳這個名字並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
事實上,他卻是股市大亨
輕輕鬆鬆就能賺取上億元
(邊烽偉:他等於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內的利潤最大化)
他是誰
是真正的散戶,還是潛伏在暗處的神秘力量?
敬請收看經濟觀察《誰是劉芳》

記者出鏡:各位好,歡迎收看《經濟觀察》。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述的,是一個看似普通的投資者的投資神話。說這位投資者普通,是因為在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他以一個最常見的名字「劉芳」出現在公開資料中;而說他創造了投資神話,是因為一年不到的時間里,他就輕輕鬆鬆地賺取了上億元人民幣。所以我們只能用看似普通來形容這個「劉芳」。那麼,劉芳到底是誰呢?他是怎麼創造股市神話的呢?我們今天的經濟觀察就一起來看看劉芳的故事。

正文:
漲停,漲停,還是漲停!在7月9號發布定向增發公告後,*ST金泰在隨後的43個交易日里,股價從3.16元一飛沖天,直線上升到26.58元,漲幅高達741%。連續42個漲停之後,上市公司ST金泰一舉成為我國證券市場上,漲停次數最多的一隻股票。
這個名叫黃俊欽的人,是*ST金泰的大股東新恆基公司的老闆,他的個人賬面財富也因為ST金泰的連續漲停,而一度達到了1417億元,直逼亞洲首富李嘉誠。ST金泰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瘋狂漲停?為什麼在連續42個漲停之後,公司又緊接著出現了7個連續的跌停呢?大股東新恆基將對上市公司實行的資產注入究竟是真還是假呢?一連串問題將上市公司董事長黃俊欽推上了風口浪尖。(快閃)
而就在市場開始質疑黃俊欽的時候,有一個人或許正在暗暗品嘗搭順風車帶來的巨大甜頭,這個人名叫劉芳,他以普通投資者的身份出現在*ST金泰一季度報告中的。公開資料顯示,劉芳持有公司312萬2403股股票,2.11%的持股量使其成為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記者計算了一下,在今年3月6號停牌前,ST金泰的股價從來就沒有超出過4元。以每股4元來計算,劉芳的建倉成本低於1250萬元。而在連續42個漲停之後,8月30號ST金泰的股價已經達到了25。31元,也就是說,如果此時劉芳還繼續持有這只股票的話,其市值已經超過了7900萬。在短短42天內,劉芳的收益超過了6600萬元。
不過,讓人吃驚的還不僅僅是劉芳的收益,他對這只股票的建倉時間也讓人覺得蹊蹺。在上市公司去年底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並沒有此人的身影。顯然,劉芳是在今年一季度大舉進入*ST金泰的,而就在他建倉後不久,ST金泰的股價就一飛沖天了。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因為ST金泰在復牌之後有40個漲停,因為它是ST的股票,而且在漲停的時候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小,所以應該是買不到的。如果你要買入的話,應該是在漲停之前,而且這個股票在漲停之間的走勢,一直是以橫盤為主,所以沒有什麼在盤面上的跡象,所以劉芳買入,肯定是在啟動之前,這是可以肯定的。

那麼,作為一名散戶投資者,劉芳為什麼敢於大舉持有一隻虧損的ST股票,他的底氣從何而來?為什麼他對股價的啟動時間把握得如此精準呢?是依靠准確獨到的分析,還是碰運氣,抑或是不可告人的"內幕消息"呢?劉芳的神奇投資故事引起了注冊會計師邊烽偉的注意。他告訴記者,投資者持有ST股票,並且能夠享受到這么大的收益,不外乎三種情況。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第一種是老股被套,可能經歷了一波熊市,一直被套;一種是運氣,比如說前期的海通,海通證券借殼都市股份,之前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橫盤的,有很多人當時傳聞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他進去,最後拿了一個香餑餑;另外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幕交易,或者有消息。

那麼劉芳屬於哪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從劉芳來看,因為他買入的時間點正好是在那一個季度,也就是在今年一季度左右,去年年底左右,所以只有這一個季度買入的人,他等於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內的利潤最大化。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應該是第二種和第三種的可能性最大一些。(轉黑)

記者出鏡:
看來,這個名叫「劉芳」的人,運氣真是不錯。ST金泰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他創造了利潤的最大化。目前,劉芳是否已經獲利了結,要根據ST金泰的三季度報告才能得出結論。而劉芳的神奇之處,還遠不止這些。這個普通的人名,還出現在桐君閣、汕電力、雲內動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前十位股東名單中。

42個漲停板之後,*ST金泰的所有股東都身家暴漲。從概率學上說,幾乎誰都有可能買到這樣一匹黑馬,所以劉芳如果僅僅只是對ST金泰大量持有,或許還無法引起市場的關注。但事實上,我們在桐君閣、川化股份、汕電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中,都能看到這個名字。而這些股票最近的走勢,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劉芳的投資眼光。
這張表格紀錄了劉芳在今年二季度新進的上市公司。其中,新進桐君閣361.41萬股,位列無限售條件股東第一位,僅次於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新進凱迪電力74.11萬股,位列第三位;新進汕電力A60.43萬股,新進三環股份115.82萬股,同時位列第七位;另外他還新進了52.68萬股川化股份,位列第九大股東。

劉芳2007 年持有的流通股股票
股票簡稱 持股數量(萬股) 無限售條件股東地位 截止日期
*ST金泰 312.24 1 2007-6-31
桐君閣 361.41 2 2007-6-31
凱迪電力 74.11 3 2007-6-31
汕電力A 60.43 7 2007-6-31
三環股份 115.82 7 2007-6-31
川化股份 52.68 9 2007-6-31

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從4月1號到今天,這6隻股的表現都非常搶眼。其中,一隻漲幅超過300%,兩只超過100%,漲幅最小的桐君閣也有34.56%的收益。粗略計算,劉芳持有的這6隻股票的總市值已超過1.5億元。事實上,除了這6家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劉芳目前還間接持股新都酒店和S飛亞達兩家公司。另外,今年一季度的時候,劉芳還曾經持有廣安愛眾21.53萬股、建發股份286.9352萬股、億城股份97.0127萬股、ST達聲37萬股,不過在這些公司的半年報當中,這個名字已經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而在去年,劉芳的名字還出現在太極實業、酒鋼宏興、雲內動力以及*ST比特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榜上。這不禁讓人產生一個疑問,這么多劉芳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呢,如果是同一個人的話,擁有如此雄厚資金實力的他,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這個非常難說,因為劉芳這個名字並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非常正常,所以都很難說。

看來,這十幾個劉芳是不是同一個人,還需要相關部門查看證券登記資料才能得到答案。不過仔細分析一下,我們發現這十幾個劉芳對這些個股的介入特點上,存在驚人的相似,都可以用「早、快、准、狠」來形容。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第一,裡面沒有大盤藍籌股,基本上都是有一些題材的,或者說重組的,有股改的,所以這些股票和ST金泰多少有點相似的地方;這些股票劉芳的名字進去的時候,往往是在這些股票啟動前的一個季度,因為我們現在是一季度一季度的公告持倉情況,所以那麼巧,這些股凡是劉芳出現的地方,都是能夠拿到利潤最大化的,他都是在這兒之前一個季度就已經埋伏了,然後在一個季度之內往往這些股票至少都有50%以外的漲幅,所以確實是不容易。

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劉芳似乎很輕易地做到了。那麼,以自然人身份持股的劉芳,背後是否另有控制人呢?讓普通投資者想不明白的是,一位散戶能夠獨立掌握如此多上市公司股票的絕佳介入時機,而且能夠控制這么多的資金進出,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散戶呢?一時間,「劉芳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成為股市討論的熱點。

股民
記者:你覺得他跟你一樣,是一個普通的散戶投資者嗎?
A:不會的,肯定跟我兩樣的,否則我就買了
B:很神秘的,這肯定的
C:大概靠公司研究吧
D:我就覺得他肯定是有背景的,跟機構是聯手的
B:這個肯定有內幕,要不是,他為什麼都參加了股改前的ST的股東,而且是成為大股東,對吧

劉芳的真實身份讓人難以捉摸,而劉芳是否涉嫌內幕交易,這個問題更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這些股票裡面都有許多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在你進去的時候,你可以說是投機,但是也沒那麼准,從我們來看,個人投資者連續那麼准地投入,或者說拿到回報,這個從長期來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只能說是疑似,因為這個東西是無證無據,空口無憑。

那麼,隨著劉芳這個名字逐漸被市場所關注,上市公司自身又是怎樣看待這個被稱為「史上最牛的散戶」的呢?記者聯系了多家被劉芳持股的上市公司,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流通股股東的事情,與上市公司無關」。

記者出鏡:上市公司對自己的流通股股東究竟是誰,似乎持漠然的態度。而對於我們來說,也不能簡單地將劉芳與「內幕交易者」劃上等號,這還需要監管部門的調查。但劉芳持股之多、介入時機之好,獲利之輕松,不得不讓投資者心生疑惑。而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回憶一下近一兩年中,資本市場上一些有重大題材的股票的走勢的話,不難發現,擁有神奇預見力的投資者並不少。

早在2005年的時候,一個名叫「舒晨芳」的名字,就曾受到過關注。這個名字在股市中的表現,與今天的劉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舒晨芳曾出現在海虹控股和ST建峰中,這兩只股票後來的走勢,證明了舒晨芳「神奇」的預見力。此後,ST吉輕工的股東名單中也曾出現過這個舒晨芳,一年後該公司更名為光華控股,成為兩市「大牛股」之一。不難發現,這種「神奇投資者」現身的上市公司,往往跟重大的炒作題材有關。在A股市場上,重大消息公布之前股價大漲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比如:第一高價股中國船舶,在今年1月23號當天放量漲停,隨之停牌,1月29號披露整體上市事項並復牌,從此開始了從40元到240元的漫漫牛途;絲綢股份於今年5月21號到23號連續3天漲停,之後明確資產置入的消息;在ST金泰出現之前的連續漲停冠軍S前鋒,也在停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大漲9%,停牌後明確,原來是首創證券要借殼上市。這些重大題材或許成就了無數個神奇的投資故事。
對於這種現象,證券分析師邊烽偉認為,上市公司在進行資產重組、定向增發等重大事項之前,往往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協調與審批。時間長,環節多,在某種程度上會形成不對稱消息滋生的土壤,所以投資神話的產生也就在所難免了。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一個股票一般要有資產注入的話,一般要經過幾個關卡,一個是先是企業和企業之間,那麼企業的高管先拿到消息,然後他們有意向,然後去找券商的承銷,投行人員,投行的人員又能拿到(消息),在這個中間可能前前後後,一般的一個大型的企業,我們看到一些股票可能前後一年半的時間,快的話可能要六個月,最快要三個月左右,所以這個時間段是非常長的,你很難把握這個中間他不會一點點的風聲就吐出來。

而事實上,這種靠消息成就的投資神話不僅是我國資本市場的特產,即便在成熟市場中也會存在內幕交易或消息走漏的情況。今年5月,香港一對夫婦在事先知道了「新聞集團即將收購道瓊斯公司」的重大非公開信息後,購入了道瓊斯股票,並因此獲利800多萬美元。那麼,這些神奇的個人投資者,是否應該納入監管部門的監管范圍內呢?歷經過「紅光實業虛假上市案」、「銀廣夏陷阱案」、「大慶聯誼虛假陳述案」,被譽為 「中國證券市場維權第一人」嚴義明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既然「劉芳現象」已經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監管部門就有責任進行調查。

嚴義明律師
十幾家上市公司,他都是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而且每一個股票都買得那麼准,買入以後不久都有非常巨大的成長,然後在一個比較高速的成長過了以後,股價漲過以後他都會全身而退,為什麼?也就是說問這個為什麼,是中國證監會的法定責任,那麼排除這種為什麼後面隱含的種種可能,是他的法律責任。一旦那麼樣的話,市場都能確定劉芳他是正當的,或者說合法的在做這種證券投資,如果不能排除的話,那就說有很多嫌疑了。

但問題是,如果真的要對這些以個人投資者身份出現的獲益者進行調查的話,難度很大。事實上,「內幕交易如何控制,在全世界都是個難題。」在我國《證券法》中,對於內幕交易、內幕交易的知情人、內幕信息的種類以及對從事內幕交易者,不是沒有詳細的處罰辦法;而強大的資料庫和軟體系統,也可以為發現和分析各種異常交易紀錄,提供全面的資料。但關鍵問題是,對內幕交易的取證和認定很困難。

呂濤 律師
不光是我們國家,全世界都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為這個證據很難取,它這個內幕交易是轉瞬即逝的,所以在取證方面比較難。

顯然,在目前的市場中,劉芳式的神奇投資者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為什麼自己可以在某個特定的時候,大舉進入某一隻股票,他們也可以在未來,繼續在題材股公布題材之前大舉建倉,續寫他們的投資神話。那麼,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監管部門是如何對引起市場疑惑的投資者進行取證調查的呢?

邊烽偉 證券分析師
就像美國一樣,舉證倒置,你出現了這種情況,你舉證你不是拿到消息來買的,你給很長的報告,為什麼你在這個位置買入金泰,為什麼你持有金泰這么巧在一個季度,所有的東西都要舉證到。

美國證交會就是利用這種舉證責任倒置的制度,處理了「香港夫婦購買道瓊斯股票的內幕交易」的。當時,美國證交會在獲悉了「這對夫婦的投資故事」後,在短短4天內,對這對夫婦採取檢控行動。在證交會提出起訴後,聯邦法官也下令凍結了這對夫婦在美林公司香港辦事處開立的交易賬戶,並責令被告或其律師到美國出庭。同時,證交會還順藤摸瓜,追查到了有可能涉嫌提供內幕信息的道瓊斯董事、香港東亞銀行總裁李國寶。

呂濤 律師
不是我這個調查部門要證明你是不是有問題,而是你要反證證明自己沒有問題。那麼這個實際上就減輕了調查者的難度。

而在我國,這種舉證倒置的調查方法,還沒有完全引入證券調查中。
另外,在分析人士看來,除了舉證倒置,國內司法體系可以向成熟市場借鑒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美國法律規定,在處理內幕交易案件時,無需考慮內幕交易者是否有「利潤所得」,一概予以處罰,相關獲利人最多可處以25年監禁或罰款。而在我國,違法成本卻相對較低。

呂濤 律師
比如說,我們國家對內幕交易的罰款最高是60萬人民幣,但在美國可以達到250萬,在美國可以處以25年監禁,但是在中國最高刑也就是5年。

此外,不少國家的監管部門還規定,將內幕交易民事罰款的10%獎勵給舉報者;而我國並沒有這樣的明確規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我國已經開始借鑒發達市場的經驗。就在本月,證監會公開表示,《內幕交易認定辦法》和《市場操縱認定辦法》開始在業內試行。其中,《內幕交易認定辦法》對內幕人的認定進行了細化,補充了內幕人、內幕信息的范圍;而《市場操縱認定辦法》則將一些典型的操縱手法,如虛假申報、搶先交易、特定交易、尾市交易操縱等行為納入了認定范圍。近期,證監會對杭蕭鋼構、廣發證券等內幕交易案件的處置過程也顯示,舉證倒置已經嘗試著被應用於調查過程中。

嚴義明律師
像劉芳這樣的情況,是不是存在違法,是不是存在損害其他投資人利益的情況,是不是破壞了公正的社會證券交易秩序?如果有的,追究這一類行為的法律責任是恢復公正證券交易秩序的必要前提。

記者出鏡:股市裡總有一些說不盡的話題,先有"股神"林園,再到"帶頭大哥"王曉,這回輪到了"史上最牛的散戶"劉芳。其實,市場對「劉芳」這樣的「神奇投資者」的猜疑與推測,有時候並非僅僅源自對投資者個人的不信任,更多地是對市場規范與公平的期待。顯然,在「全流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並購、資產重組的事情越來越多,內幕信息也相應增多,因此,如何強化事前預防,和事中的監控,怎麼樣有效甄別內幕交易行為,及時進行控制和禁止,已經成為監管部門最為重要的任務。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3572015.html?si=1

⑧ 三聚氰胺多少量能增1個蛋白

三聚氰胺,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中間產品,主要用來製作三聚氰胺樹脂,具有優良的耐水性、耐熱性、耐電弧性、優良阻燃性。用途:可用於裝飾板的製作,用於氨基塑料、粘合劑、塗料、幣紙增強劑、紡織助劑等。
目錄
• 基本信息
• 化學毒性
• 相關新聞
• 生產現狀
• 應用市場
• 相關詞條
• 基本信息
• 化學毒性
• 相關新聞
• 生產現狀
• 應用市場
• 相關詞條
• 相關鏈接
[顯示全部]

編輯本段 三聚氰胺 - 基本信息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又稱蜜胺、2,4,6-三氨基-1,3,5-三嗪。白色單斜棱晶。熔點345℃(分解),密度1.573克/厘米3(16℃)。微溶於水和熱乙醇。工業上三聚氰胺由雙氰(醯)胺與氨在高溫下反應或由尿素直接在高溫高壓下製得,後者成本低,較多採用,三聚氰胺與甲醛縮合可製得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此外三聚氰胺也用作合成葯物的中間體。

三聚氰胺呈弱鹼性(pKa=8),可與多種酸反應生成三聚氰胺鹽。遇強酸或強鹼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羥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醯胺,進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醯胺,最後生成三聚氰酸。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三聚氰胺 - 化學毒性目前三聚氰胺被認為毒性輕微,大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大於3克/公斤體重。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造成生殖、泌尿系統的損害,膀胱、腎部結石,並可進一步誘發膀胱癌。然而,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調查結果認為:摻雜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麥蛋白粉是寵物食品導致中毒的原因,為上述毒性輕微的結論畫上了問號。但為安全計,一般採用三聚氰胺製造的食具都會標明「不可放進微波爐使用」。

非法用途

吃受污染三鹿奶粉住院的嬰兒
專家稱:三聚氰胺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用普通的全氮測定法測飼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質數值時,根本不會區分這種偽蛋白氮。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提高檢測時食品中蛋白質的檢測數值。

三聚氰胺摻入奶粉中有一個美好的商品名:蛋白精。三聚氰胺的含氮量為60%以上,每添加一克蛋白精,奶粉中的蛋白就會虛高4g。蛋白精不溶於水,很難摻入到鮮奶中造假,更容易的造假方式是在生產奶粉的過程中兌進蛋白精。

肅等地報告多例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病例,調查發現患兒多有食用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歷史,經相關部門調查,高度懷疑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可導致人體泌尿系統產生結石。

消息說,事件發生後,國務院相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國家質檢總局已經派出調查組赴三鹿奶粉生產企業調查事故原因,並在全國范圍內對同類產品進行專項檢查;工商總局加強了對市場上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監督檢查。衛生部已組織聯合調查組開展該事件的調查處理,並在全國范圍內對可能由此造成的嬰幼兒患病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同時緊急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診療方案。其他相關部門也已採取相應措施。

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11日晚上發出聲明,為對消費者負責,該公司決定立即對2008年8月6日以前生產的三鹿嬰幼兒奶粉全部召回。

衛生部提醒公眾,立即停止使用該品種奶粉,已食用該奶粉的嬰幼兒如出現小便困難等異常症狀,要及時就診。同時,衛生部要求各醫療機構及時報告類似病例。

衛生部已將事件有關情況向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有關國家通報。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三聚氰胺 - 相關新聞2008年9月16日質檢總局公布的奶粉檢測報告有22家企業69批次產品檢出了含不同量三聚氰胺的不合格奶粉。

品牌 抽樣數 不合格數 三聚氰胺最高含量
三鹿 11 11 每公斤2563毫克
熊貓 5 3 每公斤619毫克
聖元 17 8 每公斤150毫克
古城 13 4 每公斤141.60毫克
英雄 2 2 每公斤98.60毫克
惠民 1 1 每公斤79.17毫克
蒙牛 28 3 每公斤68.20毫克
可琪 1 1 每公斤67.94毫克
廣東雅士利 30 8 每公斤53.40毫克
南山 3 1 每公斤53.40毫克
奇寧兩段基粉 1 1 每公31.74毫克
山西雅士利
4 2 每公斤26.30毫克
金必氏 2 2 每公斤18.00毫克
施恩 20 4 每公斤17.00毫克
金鼎 3 1 每公斤16.20毫克
伊利 35 1 每公斤12.00毫克
澳美多 6 6 每公斤10.17毫克
愛可丁 3 1 每公斤4.80毫克
御寶 3 1 每公斤3.73毫克
磊磊 3 3 每公斤1.20毫克
寶安力
1 1 每公斤0.21毫克
聰爾壯 1 1 每公斤0.09毫克

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作出了重大部署。按照對奶製品進行全面檢查的要

22家被檢測出含三聚氰胺的企業

求,國家質檢總局在完成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全國專項監督檢查後,又緊急組織開展了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市場上絕大部分液態奶是安全的。

專項檢查按照統一檢驗方法、統一檢驗儀器、統一檢驗結果判定規則的「三統一」原則,組織全國150個國家級食品類質檢中心和實驗室對全國液態奶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結果又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點檢驗機構進行了確認。

此次專項檢查重點抽查檢驗了產品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的蒙牛、伊利、光明、三元、雀巢等知名品牌企業生產的液態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檢驗結果如下:

液態奶檢出三聚氰胺的批次表:

生產企業 產品名稱 規格型號
商標 生產日期/批次 三聚氰胺(mg/kg)
蒙牛(武漢)友芝友乳業有限公司 核桃牛奶 200mL/袋 友芝友 20080910 0.765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蒙牛高鈣低脂牛奶 250ml/盒
蒙牛 2008.08.07 0.8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全脂滅菌純牛乳 250mL/盒
蒙牛 2008.09.01 1.0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高鈣低脂牛奶 250mL/盒 蒙牛 2008.08.01 1.5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早餐奶(麥香味) 250ml/包 蒙牛
20080814 1.9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蒙牛早餐奶 250ml/盒
蒙牛 2008.07.26/x
2.57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妙點 250ml/盒 蒙牛 20080728/W206
3.17

蒙牛乳業(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木糖醇酸牛奶 2kg/瓶 蒙牛
20080806 3.52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高鈣低脂牛奶
243ml(250g)/袋 蒙牛
20080908/C206/GAfb 4.2
蒙牛乳業(馬鞍山)有限公司
蒙牛大粒果實酸牛奶 160克/盒 蒙牛 M20080903
6.8(A樣)
蒙牛乳業(馬鞍山)有限公司 蒙牛大粒果實酸牛奶 160克/盒
蒙牛 M20080903 7(B樣)
濟南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伊利芒果+黃桃酸牛奶 125g/盒 伊利 2008.09.07 0.69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酸牛奶(木瓜+甜橙) 125g/瓶
伊利
20080903 1.02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純牛奶 220mL/袋 伊利 2008.09.13 2.2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脫脂奶 250ml/盒 伊利 20080820
2.9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純牛奶 220mL/袋 伊利 20080905M1AC6 5.5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純牛奶 242ml/袋 伊利
20080906/LIAO9 8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高鈣低脂奶 250ml/盒 伊利
20080819
8.4
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 光明酸牛奶(原味) 180g/袋 光明 2008.09.12
0.6
武漢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原味酸牛奶 180g/盒 光明 2008-09-13 3.41
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 原味酸牛奶 100克/杯 光明
20080910A 3.5
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 大顆果粒草莓酸奶 450克/盒 光明
20080902BC
4.8

光明乳業有限責任公司 益生菌.優乳酪(原味) 190g/罐 光明 B20080908C 5.65
北京光明健能乳業有限公司 優酪乳·酸牛奶(原味) 580克/瓶 光明
B20080909A
8.6

為了讓企業確實履行社會責任,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對檢出三聚氰胺的該批次產品,生產企業要主動召回,商場要實行產品下架,對沒有問題的產品要正常銷售。同時對生產企業進行整改,嚴格從原料奶等原輔料材料抓起,必須實行批批檢驗,嚴格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嚴格執行出廠產品批批檢驗,凡是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產品,一律不準出廠銷售,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要嚴查摻入三聚氰胺的原因,嚴厲懲處責任人。

據醫學專家介紹,美國食品葯物管理局、歐洲食品安全局以及我國衛生部門的權威機構,均對人體攝入三聚氰胺安全限量進行了科學評估,按照最嚴格的評估標准計算:以一個標准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食用上述三聚氰胺含量的液態奶,如每天不超過2公升(即8袋,每袋250毫升),對人體是安全的,到目前為止也未發現由於食用上述品牌液態奶導致泌尿系統結石的病例。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三聚氰胺 - 生產現狀
三聚氰胺
有關資料顯示,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約有大小生產企業90餘家,總生產能力133.46萬噸/a,其中中國生產能力達到30萬噸/a,佔全球產能的22%;歐洲仍是世界三聚氰胺的主要產區,約佔全球總產能的34%;美國佔12%;日本佔12%;其他國家佔20%。

中國三聚氰胺生產裝置最早於1958年在天津衛津化工廠建成,採用雙氰胺為原料,年產100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三聚氰胺的生產裝置不斷改進,生產量和消費量也有了較大增長。到2003年,國內三聚氰胺的年生產能力已達30萬噸/年,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聚氰胺生產國之一。

中國三聚氰胺生產企業多採用半乾式常壓法工藝,該方法是以尿素為原料,在0.1MPa以下,390℃左右時,以硅膠做催化劑合成三聚氰胺,並使三聚氰胺在凝華器中結晶,粗品經溶解、過濾、結晶後製成成品。目前,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三聚氰胺生產企業近70家。由於生產技術、消費市場、生產成本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國內大部分生產裝置達不到設計的生產能力。2003年,國內實際生產總量僅為23萬噸左右。全國三聚氰胺經濟聯合會13家成員單位2003年產能為17.71萬噸/a,約佔全國總產能的60%。其中產能超過3萬噸/a的有3家企業: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川化股份公司、山東海化魁星化工公司,此3家企業的產能佔全國總產能的42.63%。

近年來全球三聚氰胺生產能力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加,中國市場處於高增長期,歐美地區則步入穩定增長階段。2000年全球三聚氰胺總產量約67萬噸,2001年約70萬噸,2002年約85萬噸。2003年歐、亞、美洲部分大型工廠受原料漲價影響而停產,全球三聚氰胺實際總產量約114.3萬噸,其中中國產量達到23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20%左右,這表明中國已成為世界重要的三聚氰胺生產基地。

當前全球正在建設的三聚氰胺項目尚有12套(10家企業),新增產能24萬噸/a,預計2005年全部建成。其中除2家外國企業(荷蘭、奧地利)外,其餘新擴建項目均在中國。

國外大型生產企業如荷蘭DSM、奧地利奧格林茨產能均在20萬噸/a左右。荷蘭、奧地利在建項目的規模都比較大,荷蘭的擴建規模為6萬噸/a,奧地利企業在德國新建2套4萬噸/a裝置。而中國除了有2家在建規模為3萬噸/a和2.6萬噸/a外,其餘7家多是l萬噸/a左右的規模。由此可以看出,數量多、規模小、形不成拳頭是中國三聚氰胺行業的突出問題。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產銷基本保持平衡。然而,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新增三聚氰胺產能約3.2萬噸/a,且全部在中國。預計今年全球三聚氰胺產能將達到152萬噸/a,同比增加14%;今年年末中國三聚氰胺產能將達到40萬噸/a,同比增加33%,屆時中國三聚氰胺產能將佔全球的25%,表明中國仍在以極快的速度擴張三聚氰胺這一市場已相對飽和的產品,供大於求的局面已經形成。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三聚氰胺 - 應用市場
三聚氰胺貼面板
中國三聚氰胺的消費市場主要集中於木材加工、裝飾板、塗料、模塑料、紙張、紡織、皮革等行業,其中木材加工業占國內總消費量的56%。另外,中國三聚氰胺約有50%用於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新加坡、西班牙、德國、印尼、義大利等國家。

國內需求量較大的市場是廣東、廣西、蘇南地區,年需求量在1.25萬噸左右。在兩廣地區,山東海化魁星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化集團公司、合肥四方集團公司三家的市場份額約占整個市場用量的65%。蘇南市場用戶多為個體私營企業,需求量雖大,但競爭很激烈,經營風險較大,其次是上海市場,年需求量在1.0萬噸以上,主要被南京金星、石化實業有限公司、四川川化集團公司、合肥四方集團公司佔有。華北市場年需求量約1.20萬噸,但該地區生產廠家眾多,價格混亂,競爭無序,因此一些廠家限制了對該地區的供貨。東北、浙閩、西北、湘贛等地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價格也比較穩定,西部地區隨著大開發的進行,今後的用量也將不斷的增加,重點在建築、油漆業、塗料等方面,但由於該地區整體經濟水平較差,需求不旺。

近幾年,全球三聚氰胺消費總量以高於5%的幅度增長,但各地區分布不均衡。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需求量約110萬噸,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約佔全球總消費量的60%~70%,主要用於塗料、裝飾紙或層壓板、紡織或造紙、模塑料以及膠粘劑等行業。預計2004年全球消費量約為120萬噸,比2003年增長約8%。

近幾年中國三聚氰胺消費快速增長,目前保持10%~20%的增長幅度。隨著中國經濟總體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高檔建築裝飾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據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地板委員會的資料顯示,今年中國強化木地板市場消費量同比增長約30%,而國家自2002年7月1日正式實施建築材料控制游離甲醛含量的強制性標准,也極大地刺激了三聚氰胺在強化木地板生產方面的消費。但其他方面的需求增長相對緩慢。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對三聚氰胺消費增長幅度仍會保持在10%~20%。
編輯本段 回目錄 三聚氰胺 - 相關詞條蒙牛 冀純堂 食品檢驗 丙烯腈
伊利 復原乳 安全食品 甲基對硫磷
色素 蘇丹紅 食品衛生 敵敵畏
工業污染 張振嶺 食品污染 乙硫異煙胺
食品召回 脫脂奶 健康食品 乙醚
食品防腐劑 乳酸菌 食品安全 寡糖
不安全食品 液態奶 綠色食品 氯化汞

閱讀全文

與川化股份增發公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
買基金用什麼賬戶 瀏覽:90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建行 瀏覽:185
股票簡單解釋 瀏覽:34
pe股票ttm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海航投資值得長線嗎 瀏覽:358
什麼股票賺錢最快 瀏覽:295
東亞銀行信託 瀏覽:890
電子賬戶交易密碼忘了 瀏覽:241
專利權金融資產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