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太極集團財務指標數據

太極集團財務指標數據

發布時間:2021-07-20 07:14:18

❶ 財務分析作業,太極集團的財務比率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經營效率分析,盈利成長能力分析,我就想問一下我

在它上市的交易所網站上可以看到

❷ 太極集團有哪些子公司

根據太極集團官網發布的資料顯示,重慶太極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11月18日,是以四川涪陵制葯廠為主體進行改制而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擁有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等47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葯、西葯、保健用品加工、銷售,醫療包裝製品加工,醫療器械銷售,中草葯種植,商品包裝,旅遊開發等業務。
太極集團的子公司如下:
1 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2 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 太極集團重慶中葯二廠有限公司
4 四川省自貢市醫葯有限公司
5 重慶市永川區中葯材公司
6 太極集團四川德陽榮升葯業有限公司
7 重慶桐君閣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8 重慶市醫葯保健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9 四川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10 四川天誠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1 天津桐君閣大葯房有限責任公司
12 成都西部醫葯經營有限公司
13 重慶西部醫葯商城有限責任公司
14 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
15 天津和平太極門診部
16 重慶市長壽湖高峰島度假村有限公司
17 重慶中葯飲片廠有限公司
18 重慶中醫葯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19 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
20 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21 上海太極醫葯物流有限公司
22 甘孜州康定貢嘎中華蟲草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23 重慶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24 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
25 自貢市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26 重慶藏秘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27 德陽大中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28 綿陽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29 成都西航港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0 四川德陽太極大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31 達州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2 重慶華星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33 樂山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4 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
35 資陽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6 太極集團甘肅天水羲皇阿膠有限公司
37 南充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38 太極集團四川省德陽大中葯業有限公司
39 太極集團西南葯業(成都)有限公司
40 太極集團重慶市沙坪壩區醫葯有限公司

41 重慶市涪陵區桐君閣西部醫葯商城有限責任公司
42 攀枝花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43 廣元市太極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44 太極集團四川綿陽制葯有限公司
45 重慶市化工進出口有限公司
46 西藏桐君閣物流有限公司
47 太極集團四川南充制葯有限公司

❸ 太極集團的具體地址是再那呀

重慶市渝北區龍溪街道黃龍路38號

❹ 誰能幫我分析下600129太極集團這只股票,從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要交作業,麻煩各位股神了,謝謝。

下降通道
盤子大 趨勢很難改 醫葯板塊 就這股比較差勁了 建議逢高賣出 換一隻趨勢向上的
現在大盤在跌 最好找小盤股 並且是 板塊再漲的 就是說不是孤軍奮戰的小盤股

❺ 想問下關於太極集團集資建房(黃龍花園二期),有了解的人嗎

還是比市場價便宜,很劃算的。不知道到現在為止還有沒有

❻ 制葯企業新產品戰略研究

您好,

制葯企業新產品戰略研究應以「創新、高科技、人才」等三個方面來進行討論,著重抓住現下比較熱門的問題,如新產品技術專利等方面。

相關範文:

我國制葯業專利技術開發與行業發展

內容摘要:制葯行業的專利申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55家上市公司專利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發現,我國制葯企業專利申請整體水平較低,制葯企業專利申請以外觀設計為主,發明專利其次,實用新型數量最少。中葯企業盈利性水平與發明專利顯著相關,化學葯企業的盈利性、規模與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顯著相關。實證結果與我國制葯企業的現狀相吻合。

關鍵詞:化學葯行業中葯行業專利

專利對制葯行業的重要性

專利對制葯企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制葯行業是技術創新高度密集的行業,具有高研發投入、高風險和高收益特點。一方面,從技術上講,還原解析一種葯品相對於研發來說難度要小得多,費用也低得多;另外一方面,葯物的成分還必須公開,告知醫生、患者以方便使用。這均導致新葯非常容易被模仿製造,專利因而成為保護新葯最有力的手段。當前國際上的制葯巨頭都是依靠專利保護其領先地位,專利產品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重高達40%。DavidE•Webber(2003)的研究說明,相對於化學、石油、機械、金屬製品、冶金、電機、儀表、辦公設備、汽車、橡膠、紡織等其他行業,專利制度對制葯行業創新能力的保護最強。

在缺乏研發數據時,豐富的專利數據既可以作為企業層面技術創新活動的投入替代指標,也可以作為產出替代指標。專利指標研究的權威Griliches(1990)指出,盡管存在各種困難,專利統計數據仍然是分析技術變化過程的一個獨一無二的指標。在得不到詳細的研發數據時,目前專利數據至少能夠作為衡量公司間發明活動水平差異的一個替代指標。在我國,上述結論有其特殊意義。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數據很難獲得,對於企業技術創新研究,專利數據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利用企業層面的專利數據進行研究的嘗試,對我國企業技術創新研究有著積極的意義。

我國制葯行業專利數據收集

醫葯專利數據雖然是公開的,但是要把專利數據變成可供研究使用的數據,還有不少障礙。企業實際控制的專利在專利庫中記在不同的申請機構名稱下,比如其分支機構的名稱、企業收購的其它企業的名稱、企業的原名(因為企業改制的原因,在我國企業更名的情況非常多)等等,甚至申請專利的分支機構也會更名。但是,政府專利機構收集的專利資料庫只是把每一個專利記入每一個申請人名稱下,不考慮申請人是否屬於相同實體,也不記錄更名、並購信息。

考慮到上市公司的年報、半年報以及上市材料都是向全社會公開的,信息的准確度也比較有保證,本文以上市公司醫葯企業為樣本。由於多元化經營對利用專利數據進行的研究有一定的負面影響(Griliches,1990),在選擇樣本時不考慮主業不夠突出的醫葯上市公司。企業樣本確定及專利數據收集的具體辦法是:

首先找出深滬交易所依據證監會行業分類指引標示的醫葯製造類公司,根據財務資料庫提供的信息,選擇「醫葯製造」業務上利潤和銷售收入兩項都佔50%以上的公司,去除不穩定因素(如主業變更),最後保留62家公司。然後,在中國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網上資料庫(該資料庫區分中葯葯品和西葯)中查找各公司注冊的所有葯品,判斷該公司絕大多數葯品是中葯還是西葯,將該上市公司列入相應行業。最後全部上市公司按行業分為化學制葯31家,中葯24家,混業經營7家。為了方便對比研究,本文排除7家混業經營上市公司。最後,以各上市公司母公司和2002年納入財務報表范圍的子公司為統計對象,在國家公開的專利資料庫中進行全面查詢,統計各公司3類專利的4年積累申請數。

我國制葯行業專利數據的比較分析

1993年到2002年間,化學葯和中葯兩個行業共55家上市公司共申請專利825件,其中發明專利248件(約占總數的30%),實用新型專利64件(約占總數的7.8%),外觀設計專利513件(占總數的62.2%)。按照專利類型和申請企業所在行業分類,55家樣本企業從1993年到2002年的專利申請信息統計如表1所示。

我國制葯企業專利申請以外觀設計為主,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數量較少

無論是化學葯行業還是中葯行業,外觀專利在全部申請專利中均佔有一半以上,中葯企業甚至接近70%,平均每家中葯企業擁有14.29條外觀專利。化學葯行業和中葯行業實用新型專利分別占總申請數的7%和9%,比例相差不大。但是化學葯製造行業的發明專利占總專利申請數的39%,而中葯行業的發明專利申請比例只有25%的水平。

化學制葯企業各類專利申請都少於中葯企業

化學制葯行業平均每家企業在統計范圍內只申請了5~6條外觀專利,而中葯行業企業的平均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是14.29條,專利申請遠遠比化學制葯行業活躍。對比平均每家企業申請的實用新型專利數量,化學制葯行業也和中葯行業有較大差距。

我國制葯企業平均專利申請水平低下

通過對樣本企業中位數的分析,發現我國制葯企業專利申請水平較低。化學葯樣本企業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中位數均為0,發明專利為1,說明一半以上企業幾乎沒有專利申請行為。中葯樣本企業情況稍好一些,但是整體而言專利申請數量也非常少。專利數量平均數能夠達到15條,主要得益於少數樣本企業(如白雲山、同仁堂)申請的專利數量非常多,是專利申請大戶,拉高了樣本企業整體平均水平。

制葯企業專利水平與業績的相關性分析

研究思路

為了考察制葯企業專利申請水平與企業績效的相關程度,採用方差分析方法。首先對化學葯樣本企業和中葯樣本企業按照專利類型和專利水平進行分組,然後用方差分析判斷組間財務數據有無顯著差異;最後對結果加以分析。

因為多數企業的專利申請數較低,每一次方差分析僅將樣本企業分為兩組。採用不同類型專利4年積累申請數的中位數為標准對企業進行分類,累計專利申請數小於中位數的企業稱為A組,累計的專利申請數大於中位數的企業成為B組(可以分別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利角度進行三次分組)。採用中位數作為分組指標,主要是因為不管是哪個分行業、哪種專利申請,專利申請數為零的企業都不少,在分組時考慮平均數會被專利申請較多的企業拉高,專利申請多、但不是特別突出的企業容易分進低專利申請組。

方差分析結果及分析

在業績指標確定上,本文擬與盈利能力和企業規模兩方面考察專利與企業業績的關系。本文選擇了7個有代表性的指標進行方差分析。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率和總資產收益率是代表企業盈利能力的5個指標,而職工人數、資產總計是代表企業規模的2個指標。對A組和B組企業2002年的各項財務指標進行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制葯行業的專利申請水平總體上與企業盈利性水平和規模正相關。統計表明,在10%以下置信水平,存在組間差異的指標絕大多數都顯示B組均值顯著大於A組。本文選入的所有指標都是正向指標,指標值大就說明企業盈利狀態好,規模大。因此,專利申請與企業績效和規模有著總體上的正向關系。

中葯行業的發明專利與企業盈利性顯著正相關,但是在化學制葯行業這一結論不成立。依照發明專利分組時,化學制葯行業的兩組沒有一種盈利性指標和規模指標有顯著差異;而中葯行業的兩組之間有利潤總額、總資產收益率2個盈利性指標有顯著差異。但中葯企業在企業規模指標上沒有顯著區別,更加印證了兩組中葯企業的盈利能力有顯著差異。

化學制葯行業實用新型專利與企業盈利性和規模均呈現顯著正相關,但是在中葯行業這一結論不成立。在依照實用新型專利對企業進行方差分析時,發現化學制葯行業B組在2個盈利性指標(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和企業規模指標(職工人數、資產總計)顯著高於A組,顯著性水平達到5%以上。

化學制葯行業外觀專利與企業盈利性和規模均呈現顯著正相關,但是在中葯行業這一結論不成立。在依照外觀設計專利對企業進行分組時,發現化學制葯行業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較多的B組有3個盈利性指標非常顯著地優於A組,這3個指標分別是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利潤率。此外,表示企業規模的職工人數和資產總計指標也非常顯著。中葯企業的兩組之間業績只有資產總計1個指標存在較顯著差異,盈利性指標差異均不顯著。

以上分析結論與我國化學葯和中葯現狀是吻合的。在化學葯行業,我國主要從事仿製制劑葯生產,尤其是原料葯的生產,自主研發的新葯非常少。例如,歐洲主要生產商已經停止生產的四環素、氯黴素、土黴素、鏈黴素等原料葯產品,主要產地集中在我國。在缺乏研發能力,生產同質化產品的情況下,基本競爭環節主要集中在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一方面,通過提高生產工藝水平,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過市場營銷提高客戶的品牌認知度。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正是通過提高這兩個環節的競爭力,提高了企業的業績。

而我國中醫葯行業與化學制葯行業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中葯行業擁有自主研發能力,以當前資金與技術實力,中葯企業通過努力,有能力進行自主研發。像太極集團、同仁堂、成都地奧這些企業正是因為擁有自己的拳頭中成葯產品,取得了良好的收益,獲得快速成長。因此,體現新葯能力的發明專利與中葯企業的業績密切相關。

參考文獻:

1.杜方冬,羅愛靜.新形勢下我國醫葯專利保護策略[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4

2.郭東梅.2003年中葯行業發展狀況分析[J].中葯研究與信息,2004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❼ 哪裡能找到重慶中葯96,97年的年報

重慶中葯沒上市。
600129太極集團
(二)公司近三年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項 目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主營業務收入(萬元) 97,441.93 58,253.94 37,848.27
凈利潤(萬元) 11,885.78 8,804.43 5,397.76
總資產(萬元) 160,621.04 111,864.05 56,076.68
股東權益(萬元) 72,205.88 64,945.09 21,812.26
每股收益 (元) 0.5079 0.4515 0.372
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元) 0.5079 0.5742 0.4763
每股凈資產(元) 3.09 3.33 1.504
凈資產收益率 (% ) 16.46 13.56 24.746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 17.33 20.30
調整後每股凈資產(元) 2.99 3.318

❽ 求一篇關於太極集團(600129)個股分析報告

太極集團:券商重倉股 業績拐點明確

公司主要從事中、西成葯生產和銷售,擁有國內最完整醫葯產業鏈。中葯保護品種40多個,目前銷售過億的品種包括急支糖漿、曲美、紫杉醇、藿香正氣液。堅持以中葯為本、西葯快上工業銷售戰略方針,以桐君閣為核心商業經營,並全面完成了GMP、GSP認證,還進一步降低了采購成本。「太極」為全國馳名商標。曲美繼續維持全國零售連鎖葯品銷量冠軍。公司旗下桐君閣和西南葯業分別是西部最大的醫葯商業企業和西葯生產企業。「桐君閣大葯房」覆蓋了西南市場的半壁江山,為國內外葯品生產企業搶占川、渝市場提供最快捷、優異的商業通道。成都西部醫葯經營公司和重慶桐君閣醫葯批發分公司雙雙穩固了作為川、渝兩大批發市場醫葯商業龍頭企業地位,桐君閣大葯房葯店數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另外公司擁有國家技術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為核心科研開發體系,有利於產品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主打產品補腎益壽膠囊被評選為「國家基本葯物」,超級濃縮「六味地黃丸」具有非常廣的知名度和盈利前景。

公司08-09年業績增長明確,資產盤活和工業銷售增長,商業盈利能力改善成為公司業績提高的雙驅動因素。依據模型測算公司08-0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51、0.69元,08年業績增長超過50%較為明確。同時公司大量的土地和股權資產價值提高了公司的安全邊際。08年太極集團重點OTC和處方葯品種銷售平穩增長;西南葯業受益普葯和大輸液放量,業績高增長明確;桐君閣商業渠道價值凸現,業績改善明顯,從基本面分析,公司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各項業務在08-09年將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業績拐點明確。。08年醫葯行業高增長的大背景下,公司業績有超預期的可能,這些都會對公司構成上漲的催化劑。土地和股權價值帶來較高的安全邊際:目前公司擁有大量的土地資產和上市公司股權,太極集團擁有土地5900多畝,其中股份公司佔4千畝。初步計算土地價值39.2億+股權價值17.5億元,合計約56.7億元,股價較低的醫葯股在三季度被QFII增持進倉,從Wind數據來看,在QFII重倉持有的6隻股票中,太極集團是持倉量最大的股票。太極集團較低的股價才是吸引國外投資機構的主要因素。作為中葯二線股,每股凈資產3.745元,較低的市凈率吸引了券商的增持,華夏證券、齊魯證券、財富證券紛紛在三季度入駐。

前日解禁的太極集團,明顯有資金關照,該股曾經是解體的華夏證券坐莊的兩大著名妖股之一(另一隻為西藏礦業)。從公司基本面看,無論是西藏礦業還是太極集團,這兩家公司均可圈可點。太極集團是重慶市醫葯公司的旗艦,控股多家醫葯上市公司,在醫療改革漸行漸近之際,太極集團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在操作層面,該股總股本很小,有拓展股本的需要(旗艦)。在技術指標方面,SAR剛飄紅三天,MACD在零線附近再次金叉,成交量在股價配合下有序放大。

太極集團(600129)旗下桐君閣和西南葯業分別是西部最大的醫葯商業企業和西葯普葯生產企業,恰好兼具渠道優勢和普葯生產兩大受益焦點。公司主要從事中,西成葯生產和銷售,擁有國內最完整醫葯產業鏈。中葯保護品種40多個, 公司擁有國家技術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為核心科研開發體系,有利於產品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目前銷售過億的品種包括急支糖漿,曲美,紫杉醇,藿香正氣液等。,以桐君閣為核心商業經營,並全面完成了GMP,GSP認證,還進一步降低了采購成本."太極"為全國馳名商標.07年,藿香正氣口服液銷量達到7700萬盒,同比增長27.2%;太羅銷量達到116萬盒,同比增長71.6%,曲美繼續維持全國零售連鎖葯品銷量冠軍. 另太極集團擁有土地5900多畝,其中股份公司佔4千畝,以及上市公司西南葯業、桐君閣控股權,資產重估價值驚人。目前該股市凈率僅1.57。受到了QFII國際金融-花旗-MARTINCURRIE 、招商證券-渣打-INGBANKN.V.等投資機構的青睞。

渠道價值,價值低估
旗下桐君閣和西南葯業分別是西部最大的醫葯商業企業和西葯生產企業。桐君閣創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 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被國家內貿部授予"中華老字型大小"稱號.公司的"桂枝合劑, 四君子合劑,驅蟲消食片"三個品種又獲得國家中葯保護品種稱號,至此公司已有11個品種獲此殊榮.公司的中葯材銷售毛利率約48%.另外,公司在四川,重慶地區醫葯商業競爭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擁有川渝地區及分銷配送中心30餘家,"桐君閣""桐君閣大葯房"覆蓋了西南半壁江山, 葯店數量連續三年全國第一,成都西部醫葯經營公司和重慶桐君閣醫葯批發分公司作為川、渝兩大批發市場的醫葯商業龍頭企業,是國內外葯企搶占川、渝市場最快捷的商業通道,渠道價值不可低估。

普葯企業,醫改之中最受益
醫改方案的落實,最直接的受益者將是普葯生產企業。西南葯業是西南最大的普葯生產企業西南地區人口眾多,醫療條件落後, 一直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較為薄弱的環節,對於普葯消費需求更為迫切,因此這里的普葯市場更為廣闊.公司作為西南地區普葯龍頭企業,將充分享受政策帶來的市場放大效應.公司是國家首批十家"城市社區, 農村基本用葯定點生產企業"之一。公司成為首批生產注射用青黴素鈉, 注射用頭孢唑啉鈉,對乙醯氨基酚片和顛茄片定點企業.公司是西南地區唯一的麻醉葯生產基地.具有"麻葯定點生產"和"基本用葯定點生產"兩大資質.,"定點生產"政策至少能給相關企業帶來如下好處:(1)重新參與市場劃分的機會.對於定點生產的品種,國家實際上給予相關企業重新參與市場劃分的機會,這些產品未來可能形成幾家生產企業壟斷市場的局面,定點生產企業的機會最大;(2)良好的市場影響力.國家給予的定點生產政策, 實際上給予了相關企業"質量可靠","價格低廉"的肯定性評價,這對於企業形象是良好的宣傳作用,有利於企業其他產品的銷售;(3)政策上的傾斜.定點生產企業在稅收,某些葯品配額等政策上可能獲得較大的支持.

❾ 太極集團的財務狀況

(最新發布於2009-06-30)
太極集團2009年第二季度實現主營收入27.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0%。 (最新發布於2009-06-30)
太極集團2009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0.5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10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6%。 規模增長指標
太極集團過去三年平均銷售增長率為7.10%,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258/1710),在其所在的制葯行業排名為64/90,外延式增長較差
EPS成長性
太極集團過去EPS增長率為-14.6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182/1710),在其所在的制葯行業排名為72/90,公司成長性較差
盈利能力指標
太極集團過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長率為-12.23%,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235/1710),在所在的制葯行業排名為 (71/90)。盈利能力較差
EPS穩定性
太極集團過去EPS穩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959/1710),在其所在的制葯行業排名為55/90 。公司經營穩定合理

閱讀全文

與太極集團財務指標數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
買基金用什麼賬戶 瀏覽:90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建行 瀏覽:185
股票簡單解釋 瀏覽:34
pe股票ttm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海航投資值得長線嗎 瀏覽:358
什麼股票賺錢最快 瀏覽:295
東亞銀行信託 瀏覽:890
電子賬戶交易密碼忘了 瀏覽:241
專利權金融資產 瀏覽:81
工商銀行2017年投資 瀏覽:260
股票為什麼要每日做t 瀏覽:987
鋅價格西藏礦業 瀏覽:504
揚州股票開戶 瀏覽:437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
九泰基金中證基金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