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2017年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公司!!!
樂視網(300104)的2017年的財務報表被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具體審計報告及財務報告可以在東方財富網上下載。
②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如財務報表,在哪裡可找到
查找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步驟如下:
1、進入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官網,以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例,點擊進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
③ 兩個會計年度一起審計的審計報告和底稿怎麼做
您好,我們是同行,我在會計師事務所已經工作了八年了,就您提出來的問題,我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對於你說的,期初數取2016年初,期間發生額為2016和2017年,期末數為2017年末數,這樣會導致無法直接獲取到2016年末的數據,加上各種調整分錄,索引會導致表格很長,列印出來字體密密麻麻,根本看不清楚,建議不要並到一起,分兩張表列示發生額明細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
④ 17年的股東分紅需要19年的審計報告嗎
這個要看你那年進行分紅的,如果17年並沒有分紅現在20年要進行分紅,就需要19年年度審計報告。
⑤ 2017年度起注會出具的審計報告有什麼新變化
12月23日,財政部印發《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等12項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新審計報告准則)。
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對所審計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的書面報告,是注冊會計師與財務報表使用者溝通所審計事項的主要手段,對增強財務信息的可信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次發布的12項審計准則,最為核心的1項是新制訂的《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504號——在審計報告中溝通關鍵審計事項》,該准則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審計報告中增設關鍵審計事項部分,披露審計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等審計項目的個性化信息。其中,要求注冊會計師說明某事項被認定為關鍵審計事項的原因、針對該事項是如何實施審計工作的。該准則僅適用於上市實體的審計業務。
除該准則外,「對財務報表形成審計意見和出具審計報告」、「在審計報告中發表非無保留意見」、「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和其他事項段」、「與治理層的溝通」、「持續經營」、「注冊會計師對其他信息的責任」等6項准則屬於作出實質性修訂的准則。
另外5項准則屬於為保持審計准則體系的內在一致性而作出相應文字調整的准則,這11項准則中,有的條款是僅對上市實體審計業務的規定,有的條款是對所有被審計單位(包括上市實體和非上市實體)審計業務的規定。
來源於網路
⑥ 2017年創業板上市企業需要出具內控審計報告嗎
直接找我要資料創業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申請在深交所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股票已公開發行;(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 萬元;(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 %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 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 %以上;(四)公司股東人數不少於 人;(五)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六)深交所要求的其他條件。企業上市的基本流程一般來說,企業欲在國內證券市場上市,必須經歷綜合評估、規范重組、正式啟動三個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第一階段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估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化的工作,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也需要經過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期後評價的過程;而且還要面臨著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上市的路徑選擇。在不同的市場上市,企業應做的工作、渠道和風險都不同。只有經過企業的綜合評估,才能確保擬上市企業在成本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行正確的操作。對於企業而言,要組織發動大量人員,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進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因此為了保證上市的成功,企業首先會全面分析上述問題,全面研究、審慎拿出意見,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後才會全面啟動上市團隊的工作。第二階段企業內部規范重組企業首發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多達數百個,尤其在中國目前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諸多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很多問題在後期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並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預先處理好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此項工作,也可以增強保薦人、策略股東、其它中介機構及監管層對公司的信心。第三階段正式啟動上市工作企業一旦確定上市目標,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務操作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選聘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及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及上市等。由於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務機構有五六個同時工作,人員涉及到幾十個人。因此組織協調難得相當大,需要多方協調好。
⑦ 2017年審計報告可以審計前面幾年嗎
可以。
主要是看審計報告的所屬期限和委託或指令審計的要求而定,可以是當年,也可以是幾年,還可以是某個期間或合同約定的期限。
⑧ 北京市2017年審計報告有哪些亮點
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7月26日上午召開,受市政府委託,北京市審計局局長馬蘭霞作關於北京市2017年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報告提到,財政收入實現了較高質量的增長市級財稅改革不斷深化,預算和績效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2017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較好。
近2600萬養老建設資助金閑置
在對養老和社會救助的專項審計中發現,部分養老建設資助資金閑置。截至審計日,由於前期論證不充分、政策宣傳不到位等原因,部分資金在相關區財政部門閑置,其中:全市居家養老服務輻射功能資助資金閑置1859.24萬元,占預算總額的32.5%;養老助餐體系建設資助資金閑置736.55萬元,占預算總額的14.8%。記者發現,兩者合計接近2600萬元。
此外,部分社會救助專項資金撥付不及時。3個區財政局未及時將以前年度社會救助專項資金1133.24萬元撥付區民政局。
關鍵詞 市屬國企審計
五家市屬國企少計收入1.3億
在對6家市屬國有企業的審計中發現,企業財務報表不夠真實問題較為普遍。6家企業中有5家企業損益不實,其中:少計收入1.31億元,虛增成本費用1.23億元。
此外,在資產規模擴張的同時,國企盈利能力卻在下降。6家企業中,有2家企業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低於行業均值,2家企業連續三年凈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
關鍵詞 整改進展
整改情況年底前向人大報告
根據報告,按照《北京市預算審查監督條例》和市人大常委會要求,市政府將在年底前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審計整改情況。
針對本次審計查出的違規問題,市審計局已依法下達審計決定,要求有關單位予以糾正;對管理不規范問題,已建議有關部門建章立制,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對涉及體制機制問題,已建議相關部門統籌研究解決;對涉嫌違法違紀的問題線索,擬移交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同時,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整改。目前,相關部門、單位正在辦理調整賬目、上繳應上交的財政收入等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