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董明珠:格力堅持給員工一人一套房,事實情況是啥樣
格力電器是國內家電領頭企業,也是許許多多打工人願意為之奮斗一生的企業,原因在於,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十分的看中員工的訴求,並且形成了良好的企業文化,在公司之中,人人平等,只有工作崗位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分,最讓社會震驚的是,在2018年5月份,在格力的夢想盛典上,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親自公開承諾,要讓格力的員工,每人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當即就把盛典推向了高潮,氛圍也到達了頂點的狀態。
B. 格力集團華發集團參投FF,你看好這一輪融資嗎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這汽車界我感覺最近有向娛樂圈靠攏的趨勢了,就兩個字荒謬,為什麼呢,恆大汽車一輛車偶沒有造出來,在港股的市值已經幾千億了,居然還僅次於干實事了比亞迪了,接著再來說說更厲害的,那就是賈躍亭了,當年賈躍亭的PPT在中國坑了一大堆投資者之後,轉頭又去了美國造車去了,就在大家萬眾矚目FF汽車能夠崛起的時候,後來又沒了消息。
而且以目前FF91發布會的價格定位來看,起步200萬的價格我估計會勸退一大批人,不過這個價格也不一定,因為現在已經距離2017年發布3年多過去了,肯定會有很大降幅,個人覺得起步價應該會在70萬的樣子,不過即使這樣。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說肯定是覺得貴了。同樣的價格我可以買到更信任的產品了。反正是我就會去買特斯拉。原因就是因為不信任賈躍亭,不信任新品牌。
因此對於這輪融資我感覺投資方會失敗,反正我是不看好。
C. 格力電器副總裁望靖東辭職後,是否會影響該公司運營情況
8月17號晚上,格力電器相關媒體發布,望靖東身為格力公司董事,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選擇在這樣的緊要關頭辭去了自己的。攻是總裁,董事會秘書等一系列重要的職務,並表示到自己的辭職是因為個人原因。
望靖東這次的辭職對董事會的工作並不會帶來很大的影響,合力,作為一個上市的大公司,他有一套完整的領導體系,格力電器到現在董事會,依舊就是2019年換屆選舉的那些董事。有相關的人員分析說是因為公司董事會的董事滿員,所以高瓴資本暫時沒有辦法進入董事會,如果有董事離任騰出空間的話,那麼高瓴資本方面就可以借機進入董事會,因此,望靖東的辭職是為了給高瓴資本方面騰位置。
網友們紛紛表示,望靖東為人低調,能力突出,是最年輕的副總裁,據說也是董明珠的候選接班人之一,此時突然辭職,估計跟被解聘財務負責人有關,意味著他退出了接班人候選名單。 這可是董小姐的鐵桿兒追隨者,莫非為了減持過好生活。
D. 格力最近又有一名「元老級」高管請辭,格力電器到底發生了什麼
買空調選格力,這句話在過去10年,基本上影響了每一個國民買空調時的選擇,但現在國民越來越發現格力空調的競爭力越來越低,其技術獨占鰲頭的局面已經大為改變,美的、海爾、奧克斯等空調品牌對格力空調形成了有利的競爭,格力空調的員工也越發感覺到這個問題,他們的年終獎越來越少,最可怕的是,格力的高層也內斗不斷,半年內兩名高管相繼離職。
格力集團現在最大的困境是難以改變靠空調支撐整個集團的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黃輝作為最重要的技術人才,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出走,對格力集團必然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黃輝屬於是技術流,而董明珠是銷售出身,二人對於格力的發展理念、發展方向有著很大的不同,導致二人在工作關繫上可能出現裂痕,這是造成黃輝出走的重要原因。
E. 格力電器變更經營范圍,是否會有大動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越來越發達,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同時,我們的科技也在深深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格力電器變更經營范圍,也許每個企業家都會有這些經營策略吧,我認為格力電器變更經營范圍也許會有大的動作,因為他們想要有一個更好的盈利措施。
也許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狀態,對於一些企業家來說,他們也會有自己的煩惱,對於格力電器,他們變更了經營范圍也許是想要調整一種經營狀態,能夠擁有一個更大的收獲,也許還會有大的動作呢。
F. 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格力需要加班,如今公司的境況如何
要說中國最傑出的女商人,那肯定是董明珠了。她作為格力集團的董事長,一手將格力“從小養大”,如今的格力已經成為了中國家居的知名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格力的成功不單單是董明珠的個人因素,更是整個格力集團員工的全體付出。
董明珠的說法是,加班是格力的正常現象,有時候需要24小時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這也代表了一種特殊現象,而不是像互聯網公司一樣,996作為一種工作制度的存在。
對於格力需要加班的現象,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G. 關於對 格力集團 所有權形式的分析
給你一點資料,沒空寫,很費工夫的
上周,國內最大的家用空調生產企業格力電器(000561.SZ)公告透露,其大股東格力集團將在今年年內再減持格力電器4.82%的股權。這意味著,今年年內,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直接及間接的控股比例將從目前的24.41%降到20%以下。
在格力電器業績逐年攀升的背景下,格力集團近年為何連續多次減持格力電器的股權呢?業內人士認為,格力集團此舉「一箭三雕」。
其一,可以緩解格力集團的資金壓力。格力集團旗下除了以格力電器為主的空調產業之外,還有房地產和商貿兩大產業。表面上有錢的格力集團實際上卻缺乏大量的現金。
於是,在格力電器「股改」完成、股權逐步「解禁」的情況下,格力集團這一兩年多次減持格力電器的股份。2007年,經過格力電器向核心經銷商定向增發10%股權,以及格力集團的連續減持,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的控股比例從年初的超過30%大幅降至22.58%(此外,格力集團還通過格力房產公司持有格力電器1.83%的股權,而這1.83%的股權也已「解禁」)。
其二,可以削弱大股東對格力電器的威脅。2004年左右,格力電器曾因「格力」商標問題與大股東格力集團產生摩擦,引發所謂的「父子之爭」,後來隨著格力集團將小家電、壓縮機業務轉讓給格力電器,朱江洪兼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以及今年上半年「格力」商標正式過戶給格力電器,而徹底終結了這場紛爭。而當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的控股比例一再降低,日後不管誰來執掌格力集團,它對格力電器的控制力將被大為削弱。
其三,可以為格力電器今後的產權改革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格力集團在「股改」時承諾,如果格力電器2005、2006、2007年的業績均達到一定標准,那麼它則向格力電器管理層出售總數達2139萬股的股份,目前2005、2006年的獎勵股份已經實施,朱江洪和格力電器副董事長、總經理董明珠持有格力電器的股份均已超過470萬股,身家均已過2億元。從格力電器2007年報看,2007年餘下的獎勵股份到位也應該沒有問題。以格力電器目前總股本83493萬股算,股權激勵實施到位後,管理層將持有格力電器約2.56%的股權。
格力電器近年在國內家用空調領域的「一哥」地位一直很穩固,不過它國有控股的企業性質私底下卻成為一些競爭對手攻擊的「弱點」:格力電器遲早要「改制」,這將給格力電器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因此,如何平穩、順利解決好產權問題,也是格力電器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命題。
而由於格力電器的核心經銷商已持有格力電器約10%的股權,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不排除將來隨著格力集團的持股比例繼續減少,管理層的持股比例不斷增加,管理層可以聯手一向關系密切的核心經銷商,在適當的時候成為格力電器控股方的可能性。
H. 董明珠退出格力子公司法人及董事長,透露出了什麼信息
格力暖通製冷設備(成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由董明珠變更為庄培。同時,黃輝等人從主要人員中退出,新增劉炎姿。
董明珠曾經接受采訪時表示,2001年她成為格力總經理時,幾乎所有的副總都走光了,因為志不同道不合,他們的想法都不一樣。董明珠的強勢,不僅對外,而且對內。在掌舵格力電器這9年裡,格力電器的營收從800億跨越到了1000億,然後由1000億跨越到了2000億。
當地球真正變成一個村,英雄越來越難以勝出,因為他需要具備超人的能力,而超人只在科幻電影里出現過。每個人都要整視自己,是不是那個力挽狂瀾的人?是不是沒有了自己,就會洪水滔天。進而利用自己的能量布局一切,控制一切,使一切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就會處於癱瘓。
這是危險的,不論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國家,需要完成的是這個載體的壯大,而不是對個人的依賴。因為如今的世界,已經不會屬於個人,不會有人再活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