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業績大漲 ,現復金分紅多,這是制大家都知道的利好公告,我在這也羅嗦一下。還有其他的很多,不能夠統一而論,就比如說現在的高通漲,對於遠材料行業當然是利好,而對於下游沒有提價能力的公司當然不是什麼好消息,不好意思,說遠了。
一般並購同行業這樣的公告,資產重組,一般都可以看成是利好消息,還有整體上士什麼的,銷售額大增,大定單,都是利好 ,加強公司的預期利潤/
而象增發圈錢這樣的公告,個人認為一般都可視為利空,為什麼增發,原因很多,有很多這樣的公司,奶奶的洶,每到年終就知道轉贈送股,就是不發現金,因為公司經營的爛,現金流緊張,當然也不排除公司為了長遠發展而不派發現金 ,但是按照成熟市場 的做法,股東投資你的股票,獲得一定的現金分紅是他最基本的權利,不要玩什麼送股的把戲,在這方面,在香港上市的恆安紙業(就是我們日常用的心相印包包紙)可以視為典範,值得所有A股上市公司學習,從上市以來,每年董事會都堅持現金分紅而不是什麼送股轉贈。
好了,說這么多吧,上市公司的公告太多了,而且大環境不同,行業不一樣都要另當別論,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歸跟揭底還是看公告對未來的經營是好還是壞,仔細分析就可以判斷出來
Ⅱ 上市公司公告都包括什麼內容
大事要事,有關公司發展大計、年報季報,影響股價等方面的新聞,你可以在同花順上查找
Ⅲ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圍包括哪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很龐雜,包括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兩種。
1.定期報告回
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答季度報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中期報告,並予公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年度報告,並予公告;
2.臨時報告
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下列情況為應當報送臨時報告的重大事件:
(1)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
(2)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
(3)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
(4)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或者發生大額賠償責任;
(5)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
(6)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
Ⅳ 上市公司公告的內容
上市公司公告的內容包括:
招股說明;
年度報告;
半年度報告;
季度報告;
公司版股份變更報權告;
發行證券申請;
發行證券募集說明書;
權益變動報告;
上市公司收購報告;
要約收購報告;
被收購公司董事會報告;
豁免要約收購;
發行債券申請和募集說明書;
公司債券上市公告 重大資產重組;
非公開發行預案和發行情況報告;
臨時停牌。
Ⅳ 什麼是上市公司公告在哪發布怎麼看
什麼是上市公司布告?
出資者在購買股票之後,就成為了公司的股民。名以上講,小散戶也是有權力參與股民大會的,但從來沒有去過,不可能對公司的運營發生真實的影響。可是,出資者也有對該公司的運營情況的知情權。
因而,為了維護一般出資者的利益,保持上市公司運營的公開透明,證監會規則上市公司必須在指定途徑定時或不定時的將公司相關信息向社會發布。
上市布告有哪些內容?
上市公司的布告能夠分為定時布告和暫時布告。定時布告歸於規則動作,證監會規則上市公司,每一個季度,每半年,每一年都要發布布告,向大眾發表公司的財務情況和運營情況。
暫時布告則是發布一些與企業發展或許出資者密切相關的嚴重事情,比方公司並購重組,嚴重訂單以及公司管理層的改變,比方替換董事等等。
在哪裡能找到上市公司布告?
證監會規則上市公司布告必須在擬定報刊或許網站發布。指定報刊有《我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指定網站有巨潮資訊,出資者能夠選擇一種途徑進行查詢。
上市公司布告怎樣看?
對於價值出資者來說,上市公司的年度陳述尤為重要,是出資者了解公司根本情況,判別根本面的第一手資料。股神巴菲特說,他人喜愛看《紈絝子弟》,而他更喜愛看公司的財務報表。
但公司的年度布告內容雜亂,文山字海常令出資者不知從何看起。其實,需求關鍵關注的信息,往往都會集在事務概要、財務陳述和董事會陳述等部分,捉住這些關鍵,就足以開始了解公司的根本情況。
當然,公司的年報不排除其間有潤飾美化的成分,出資者需求多加學習,才能區分其間的貓膩,然後獲悉公司的真實情況。針對那些涉嫌發布虛偽信息的公司,比方前幾年的獐子島事情,證監會將會嚴峻懲辦。
對與短線出資者來說,公司的暫時陳述往往會成為出資地雷,公司忽然發布音訊會對公司的股價短期動搖發生嚴重影響,給出資者帶來風險。但正所謂富有險中求,真實的短線高手,能從短期布告中發現掘金的時機。
Ⅵ 證監會網站上,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都有哪些類型一般什麼時候會發布公告,
1、證監會網站沒有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在證監會網站發布的通常會監管信息,上市公司的公告一般會發布在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官網上。
2、深交所上市公司公告發布地址:http://www.szse.cn/main/disclosure/news/xxlb/
3、上交所上市公司公告發布地址:http://www.sse.com.cn/disclosure/diclosure/public/
4、交易所的公告主要包括有:交易提示(停牌復牌信息、市場日歷、休市安排),交易所公告,監管信息公開,上市公司信息(最新公告、發行上市公告、定期報告預約情況、定期報告、公告摘要、XBRL實例文檔、風險警示板),融資融券信息(融資融券公告、融資余額/融券餘量超25%信息),基金信息(基金公告、ETF公告、ETF公告申購贖回清單、交易型貨幣基金公告申購贖回清單),交易信息披露(交易公開信息、大宗交易信息、新股首日交易信息、QFII/RQFII信息披露、要約收購、交易所申報上限),債券信息(債券公告、國債、公司債回購折算率、債券質押式回購定盤利率、債券應計利息額、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債券、公司債券項目信息平台)
Ⅶ 如何看上市公司公告
你好,上市公司的公告分不定期公告和定期公告,莊家與上市公司聯手之後,上市公司事前有什麼樣的消息,他都瞭然於胸,甚至他們私下蓄意製造所謂的利空、利好消息,藉此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散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不定期公告最易被莊家利用。
一、不定期公告的作用
不定期公告在莊家操盤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1、建倉階段
在此階段中,莊家的目的是為了在低位吸到大量的廉價籌碼,特別是大大低於股價正常的波動區間的籌碼,因此上市公司通常會利用散戶的恐懼心理,不斷拋出極具殺傷力的「利空」公告,來誘騙散戶中的籌碼,如隱瞞利潤。虛報虧損或者是虧大經營環境的惡化事實與程度等。具體了利用公告進行誘騙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出現嚴重虧損
並非所有的公告虧損的個股都能變成黑馬,但不少黑馬確是是從那些虧損股中誕生的,大家可關注那些公告虧損之後,股價連續條款下行,隨之在低位連續放量的個股,此類個股多是莊家利用「虧損炸彈」來騙等。
(2)由於自然災害等原因的影響,中期(或年報)業績將受嚴重影響
對上市公司的此類公告,往往需要慎重理解,當股價開始飛漲,公司連忙出來公告「沒有應當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請大家注意風險,其真實含義往往是」有重大未披露的消息,此時買入並無風險。
從歷史的經驗看,很多上市公司公告「重大利空消息」時,往往蘊含著重大的買入機會。
(3)債務纏身
上市公司公告債務纏身的消息,給人的感覺是這家公司馬上要倒閉破產,事實上這不過是莊家的「苦肉計」
(4)將被ST或暫停上市
要想在低位騙走籌碼變肥易事,ST制度便想幫了莊家一個大忙,莊家利用人民對ST的恐懼溫江股價大幅打低,再在低位將籌碼收入囊中。利空的公告也可能出現在莊家洗盤階段。
2、拉升階段
莊家在拉升階段為了提高市場追高的熱情,降低拋售壓力,往往需要藉助外在的市場力量來實現其推高的意圖。這時候的公告都是具有想像空間的利好,這些公告不一定是實質性的利好,但一定有足夠的想像空間,具有朦朧性,彈性較大。
作為散戶對於傳言的巨大市場號召力就絕對不可小視,必然提高警惕,判斷真假。否則,此時追漲就積極有可能成為莊家的「轎夫」。此階段的追入,風險相對較小,如果介入成本不算太高,多少還有點「抬轎費」。
3、出貨階段
莊家在出貨階段,發布的公告一般都是重大題材,能夠使市場相當多的人足以相信其仍然存巨大的上揚空間和成才潛力,這個時候一般還配合有其他途徑消息的大肆宣傳,讓散戶聽了熱血澎湃,唯恐搶不到籌碼。這個時候如果介入風險較大,弄不好長時間都無法解套。
二、如何應對不定期公告的利空效益
1、分清庄股所處的階段
分清庄股的所在的階段,是莊家的建倉期、拉伸期還是出貨期,如無法分辨時,可以依據股價所處的價位,是在相對高位還是相對低位。如果處在相對低位,則不能盲目割肉,否則容易割在地板上,相反,說不定就是一匹大黑馬。
2、關注量能的變化
成交里的變化是關鍵,復牌當日應有成交里的放大,但成交量不應形成巨量。一般來說,公告利空復牌後,散戶的恐慌不會形成巨量,如果成交量溫和放大,說明莊家控有較多的籌碼,放量只是市場殺出的恐慌盤而已。而一旦成交量過分放大,則說明莊家在此打壓,低位之後還有低位。
3、關注後期的股價走勢
復牌之後,密切注意盤面是否有莊家介入痕跡,接下來一段時期的走勢,股價是否快速恢復。如果在重大利空消息的影響之後,股價不跌反漲,說明有莊家介入,而非市場自然力量所致。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Ⅷ 上市公司對外公告的信息有哪些
公司高層人事變動
公司主營業務的變更
公司股票融資的投資計劃
公司的經營業績(季報、半年報、年報)
公司的對外擔保
公司的經濟訴訟
股票非正常波動與公司的關系
等等
Ⅸ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很龐雜,包括定期報告和臨時報告兩種。
1.定期報告
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季度報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的上半年結束之日起2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中期報告,並予公告;
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年度報告,並予公告;
2.臨時報告
發生可能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投資者尚未得知時,上市公司應當立即將有關該重大事件的情況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交易所報送臨時報告,並予公告,說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狀態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
下列情況為應當報送臨時報告的重大事件:
(1)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
(2)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
(3)公司訂立重要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
(4)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或者發生大額賠償責任;
(5)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
(6)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
(7)公司的董事、1/3以上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董事長或者經理無法履行職責;
(8)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
(9)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或者依法進入破產程序、被責令關閉;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仲裁,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依法撤銷或者宣告無效;
(11)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受到刑事處罰、重大行政處罰;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涉嫌違法違紀被有權機關調查或者採取強制措施;
(12)新公布的法律、法規、規章、行業政策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13)董事會就發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資方案、股權激勵方案形成相關決議;
(14)法院裁決禁止控股股東轉讓其所持股份;任一股東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質押、凍結、司法拍賣、託管、設定信託或者被依法限製表決權;
(15)主要資產被查封、扣押、凍結或者被抵押、質押;
(16)主要或者全部業務陷入停頓;
(17)對外提供重大擔保;
(18)獲得大額政府補貼等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或者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的額外收益;
(19)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
(20)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錯、未按規定披露或者虛假記載,被有關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經董事會決定進行更正;
(21)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