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糧戰略概述
整合資源運作
在中糧,董事長寧高寧奉行著通用電氣公司前CEO韋爾奇成長法則 「要麼第一,要麼第二,要麼你就把它整好,要麼就賣掉,要麼就關門」。 對於中糧,「國有企業、外貿企業、多元化企業以及轉型企業,」每一個都存在危險,既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又要強調專業化的優勢,因此,寧高寧確定了企業的發展戰略,轉型為以產業、實業為根本的企業,同時搞有限相關的多元化,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如對中糧三個長城葡萄酒進行了系統整合,在終端銷售上統一,突現品牌的組合力量;如利用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乙醇和生物能源;並購新疆屯河、收購深寶恆、對中谷的合並、進軍保險行業等等,一系列的並購和重組都突出了中糧在資源方面的整合運作,如有些是為了拓展產品線、有些是為了控制上游原材料、有些是為了進入成長性的行業,能夠與企業的發展形成協同。為了進一步推進對中糧的整合,最近中糧油大手筆分拆,將食品飲料與農產品各行其道,其中中糧油將主攻食品與飲料業務,公司名稱也將從「中國糧油國際有限公司」改為「中國食品」。 而分拆出來的以農產品加工業務為主的「中國糧油」將在香港主板獨立掛牌。分拆完成後,中國食品的核心業務將分拆包括四大部分:一是主要從事生產、裝瓶、分銷及銷售的可口可樂飲料酒類業務;二是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長城」 和「華夏」等品牌的紅酒及白酒以及紹興酒;三是以「金帝」為主的巧克力和其他糖果產品;四是「福臨門」、「Fortune」及「四海」品牌為主的小包裝食用油業務。中國糧油的核心業務則包括生物燃料和生化業務、油籽加工、大米貿易及加工、啤酒原料、小麥加工業務等。
編輯本段發展成長戰略
綜觀中糧的業務范圍,目前主要是三大主業:食品加工與製造;糧油、食品貿易,糧油糖期貨及物流;保險、酒店、房地產開發經營,整個中糧已形成了以糧油食品加工業為主體,兼顧相關行業的發展格局。對於這些行業,則分別由四大板塊承擔:一是中糧糧油進出口公司,從事糧油、食品的貿易,主要是進出口業務,也有部分轉口業務;二是中糧國際,從事糧油食品的生產加工與製造,包括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長城葡萄酒、中糧麵粉、中糧麥芽等系列產品;三是鵬利國際,從事以凱萊酒店為代表的房地產、酒店業務,迄今已在國內開發500多萬平米的物業;四是金融板塊,包括期貨經紀、財務公司、中英人壽、中怡保險,從事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嫁接服務。對於中糧的發展成長之道,主要是:
協同多元化戰略
中糧從進出口貿易商轉型進入實業化發展階段以來,目前所從事的主要行業有:食品製造業、房地產業、酒店業、金融業、保險業、生物能源等,這些業務之間都是一種協同關系,如根據公司的戰略定位及各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對公司現有業務及集團相關業務進行評估和檢討,通過內部成長和外部擴張的方式獲取長期成長動力,對公司內部進行資源整合,包括品牌、渠道、研發、生產、物流、采購以及組織架構等。如在食用油方面,已形成市場的主導,從自主福臨門到控股魯花,到開發高端的滋采,形成了系列化品牌,有效形成了品牌區隔;如重組中谷,加強了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優勢;進軍生物能源,既利用了自身的優勢,又有國家對能源戰略的支持,其發展空間巨大;利用資本進入保險和地產,通過強大的資本實力來整合產業,多元化投資,專業化經營,產生了較好的協調效應。如在房產行業,中糧在收購深寶恆完成以後,把優質房地產開發業務注入深寶恆;並利用深寶恆現有土地資源,在寶安區以租賃廠房或其他合適形式,設立糧油食品、包裝等產品的生產加工基地,把深寶恆發展成為集物流、倉儲、貿易、采購、地產物業為一體的上市公司。
集團化戰略
從目前中糧對所屬五大業務群及下屬公司的管理模式上看,整個中糧都在實施集團化發展戰略,都是採取控股和收購等方式,利用資本杠桿來整合產業,進而形成具有協同效益的價值鏈和供應鏈整體。當然,在集團化戰略過程中,中糧的集團文化、集團核心競爭能力、集團的統一形象等還沒有效形成,雖然旗下的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都獲得了較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但集團品牌形象還有待完善。
編輯本段中糧集團遠景
「既不能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但也要強調專業化的優勢」,對於中糧的未來發展,需要打造中糧資本以外的核心競爭能力,因為中糧作為國內糧油行業龍頭企業,其行業競爭力並不強,業務發展也不夠穩定。競爭手段較少,競爭重點主要局限於產能、布局上,而缺乏對供應鏈各環節管理、人才、產品、品牌、技術、資源等要素的完整整合,贏利模式、供應鏈競爭、公司治理與管理系統、企業文化模式等核心競爭力的缺失可能是中糧目前最大的隱痛。 隨著進一步的放開市場和來自國外的競爭,中糧集團應該進一步打「組合拳」,培育自己的「芯」,進而在日益國際化的市場格局中不斷健康成長。實施行業聚焦,產品聚焦,並不斷創新,走「行業一體化」和「市場多元化」的道路;跨地域經營,合理集中與分散資源,提升與建立管控能力和系統,引導內部人力資源發展,追求穩定投資回報;規范化經營,集約化整合,系統化流程,規范化制度,確保優勢競爭地位。 正如董桓所言,中糧的核心能力塑造既要內斂,即以企業戰略定位為基礎,以專業化發展為手段,從中糧現有的品牌、人才、市場網路等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核心資源切入,帶動企業知識庫、創新機制、管理、文化、資源、技術、服務等其他核心資源整合,建立獨立的研發系統、有效的管理平台、系統化的公司治理和管控體系、先進適用的企業文化,提高集團管理運作能力和創新吸收能力,發揮「沃爾瑪」式效應。又要外展,即以核心競爭力為目標,通過市場手段來獲得企業所需要的核心技術源或掌握核心技術源的人才;與具有互補優勢的企業建立戰略聯盟或並購具有某種比較優勢的企業和團體。中糧現在的並購整合和未來可能的國際化不過是外展的一種手段和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中糧要警惕外展時所帶來的種種危機和巨大風險,只有當有了足夠強大的整合能力、糾錯能力和平衡能力,才能確保外展成功。
2. 中糧集團有幾個分廠
中糧集團簡介
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糧」、「中糧集團」,英文簡稱COFCO)於1952年在北京成立,是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橫跨農產品、食品、酒店、地產等眾多領域。1994年以來,一直名列美國《財富》雜志全球企業500強。
貿易
中糧集團長期從事糧油食品進出口貿易,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企業之一。截至2003年,中糧集團進出口額累計1,46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累計785億美元,進口總額累計683億美元。
1992年以來,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糧集團加快戰略調整,大力實施實業化、國際化、集團化、多元化經營戰略,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由傳統外貿代理企業向產業化經營的跨國企業轉型,逐步發展成為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目前,中糧集團已形成了以糧油食品加工業為主體,兼顧相關行業的發展格局。食用油脂、飲料、酒類、啤酒麥芽、麵粉、巧克力、金屬包裝等業務在國內佔有領先地位。中糧產品「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頭享譽大江南北,中糧投資的凱萊系列酒店也躋身世界酒店集團300強。此外,中糧還是可口可樂在中國的主要裝瓶商。
重組、改制與上市
1999年上半年以來,中糧集團實施重組、改制、上市的發展戰略。集團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在公司內部建立全球視野的資源配置體系、管理架構和運行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實現資本利潤最大化。通過重組、改制,集團進一步強化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力,同時組建了中糧糧油進出口公司(主營糧油糖政策性貿易業務)、「中糧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主營糧油食品生產加工業務)、「鵬利國際」(主營地產投資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糧發展有限公司(主營非上市業務)和「中糧金融」(主營人壽保險、保險經紀、期貨等業務)5大經營中心。其中,「中糧國際」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和亞太地區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食品工業的主要渠道。
中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享譽國際糧油食品市場,在與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農產品貿易、生物質能源開發、食品生產加工、地產、物業、酒店經營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成績卓著。
中糧集團擁有50餘年的國際貿易經驗,是中國糧油食品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最重要的橋梁,是小麥、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農產品進口、出口的主渠道。
中糧集團積極投身於生物質能源的開發,作為國內生產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為國家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中糧集團致力於為13億中國人民提供營養、健康的優質食品,在葡萄酒、精煉食用油、麵粉、大米、啤酒麥芽、番茄製品等行業居中國領先地位,旗下的 「長城」葡萄酒、「福臨門」食用油、「金帝」巧克力、「黃中皇」紹興酒、「中茶」茶葉等品牌和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中糧集團還是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在中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生產和銷售可口可樂系列飲料。
中糧集團投資開發的海南三亞亞龍灣國家旅遊度假開發區被外國遊客譽為中國的夏威夷。中糧投資建設的商用寫字樓、民用住宅,也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中糧集團旗下的凱萊國際酒店集團是世界酒店300強之一。
「中糧國際」是中糧集團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糧集團在國內還擁有「中糧地產」、「新疆屯河」、「華潤生化」、「豐原生化」等4家上市公司。
3. 尋找戰略規劃案例
我這有個華彩咨詢的,是在他們網站上找到的,是他們的咨詢成果,應該來說是比較經典的。你看看。
華彩咨詢戰略規劃案例——中糧集團戰略規劃咨詢案
【項目背景】
a) 中糧集團研發戰略規劃項目:
成立於1952年的中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在地產、酒店經營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也卓有成績,被《財富》雜志列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根據中糧集團的整體戰略規劃,中糧將從一家主營糧油食品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將逐步轉型為:為消費者奉獻營養健康的食品、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及生活服務,使客戶、股東、員工價值最大化的企業,核心是從貿易公司向實業公司的轉型。
中糧是一個多元化的企業,商業模式多樣,各業務單元強弱不一,差距明顯。從貿易向實業的轉型中糧有三大舉措:其一是集團「更名」,從「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其二是「換標」,更換了由「夢想藍、喜悅橙、青春綠」組成的新表示;其三是最為實質性的,建立集團研發部,夯實實業發展基礎。
但中糧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創新能力有限,整體協同性也不強。總部層面的研發部剛剛成立,組織管理能力較弱,因此進行集團研發戰略規劃是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該研發戰略規劃項目主要解決如下問題:集團研發戰略核心目標是什麼?集團研發戰略路徑如何規劃?中糧研發部應建立什麼樣的組織構架? 中糧研發部和業務單元應當建立什麼樣的界面?研發部在集團層面如何有效組織開展研發工作在研發工作?新產品開發項目怎樣發起? 對待這些項目的評價和篩選原則是什麼?
華彩提出了「一二三四」為主要內容的研發戰略。即,一個核心思路:「研發作為未來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提升公司現有產業升級換代,研究開發出具有未來發展前景的、具有高競爭力、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改變現有的一些不能為公司帶來利潤的產品或產業」;兩個支撐體系:研發戰略管理,研發項目多層次管理體系;三個運作機制:技術中心實心化,研發戰略分級實施,項目管理立體化;四種核心能力:行業研究能力,技術跟蹤與開發能力,多層次項目管理能力,成果放大能力
b) 中糧集團主業戰略規劃項目:
在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統一要求和部署下,中糧集團確定了「集團有限相關多元化,業務單元專業化」的發展策略,並確定了九大主業。
在寧高寧的董事長的親自領導下,中糧集團開展集團主業戰略規劃及研討。華彩咨詢有幸為集團糧油產業及包裝產業進行戰略規劃,這2個主業的戰略規劃,在集團內部舉行的巡迴戰略質詢會中,獲得集團戰略部及寧高寧董事長本人的一致好評,綜合評分列於集團前兩位。
從戰略執行的情況來看,糧油及包裝事業部在新的戰略指導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獲得了年均50%的成長,利潤增長也保持同步增長。
註:主業戰略具體內容由於涉及較多敏感經營數據和商業秘密,本案例不具體引用。
4. 中糧期貨的中糧集團簡介
貿易
中糧集團長期從事糧油食品進出口貿易,是中國最大的進出口企業之一。截至2003年,中糧集團進出口額累計1,46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累計785億美元,進口總額累計683億美元。
1992年以來,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糧集團加快戰略調整,大力實施實業化、國際化、集團化、多元化經營戰略,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由傳統外貿代理企業向產業化經營的跨國企業轉型,逐步發展成為一家集貿易、實業、金融、信息、服務和科研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目前,中糧集團已形成了以糧油食品加工業為主體,兼顧相關行業的發展格局。食用油脂、飲料、酒類、啤酒麥芽、麵粉、巧克力、金屬包裝等業務在國內佔有領先地位。中糧產品「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梅林」罐頭享譽大江南北,中糧投資的凱萊系列酒店也躋身世界酒店集團300強。此外,中糧還是可口可樂在中國的主要裝瓶商。
重組、改制與上市
1999年上半年以來,中糧集團實施重組、改制、上市的發展戰略。集團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在公司內部建立全球視野的資源配置體系、管理架構和運行機制,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實現資本利潤最大化。通過重組、改制,集團進一步強化核心業務和核心競爭力,同時組建了中糧糧油進出口公司(主營糧油糖政策性貿易業務)、「中糧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主營糧油食品生產加工業務)、「鵬利國際」(主營地產投資和酒店管理,2003年退市)、中糧發展有限公司(主營非上市業務)和「中糧金融」(主營人壽保險、保險經紀、期貨等業務)5大經營中心。其中,「中糧國際」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和亞太地區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和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食品工業的主要渠道。
5. 中糧集團品牌戰略
「板塊化解決方案」,就中糧集團下屬各職能部門、公司機構進行了板塊化歸位,內明確各自所在的容品牌關系板塊和管理方法;同時,對中糧集團下屬的眾多產品業務品牌進行「統一使用中糧品牌、中糧集團背書品牌、獨立品牌」的管理格局,比如「福臨門」、「金帝」、「長城」就使用了「中糧出品」的強勢品牌背書,以知名子品牌拉動企業品牌認知,企業品牌為子品牌提供信譽支持和品質保證。
這套方案是正邦做的
6. 國企改革「中糧方案」都有哪些
中糧集團1月26日通報,按照十九大指出的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要求,2018年集團將以營收同比增長8.4%,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0%為發展目標,實施以「三大拉動」、「四大轉型」為主要內容的戰略升級。
趙雙連表示,希望新一年中糧實現三個明顯變化——各產業布局清晰並明顯優化,大物流體系改造補缺明顯變化,品牌市場營銷佔比明顯變化,達成專業化整合、混改、三年攻堅任務三個全面完成。
7. 中糧集團並購蒙牛的戰略意義如何啊
中糧要搞全產業鏈,作為中國國內最大的糧油食品加工集團,他要豐富他的產品結構,聽說還要收購白酒呢。
8. 中糧集團簡介、概況
公司是中國最早的集裝箱專業生產廠和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之一,主要經營集裝箱、道路運輸車輛、罐式儲運設備、機場設備製造和銷售服務。道路運輸車輛業務是中集集團目前的重點發展業務,自2002年以來,中集利用其在管理、技術、品牌和規模經營等方面的優勢,通過收購兼並和投資建設的方式,整合行業資源,實現規模性擴張。公司目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齊全的集裝箱製造集團,客戶包括全球最知名的船公司和租箱公司,產品遍及北美、歐洲、亞洲等全球主要的海陸物流系統,在集裝箱行業確立了世界級地位。所屬行業:機械設備區域:廣東省發行價:8.50元公司網址: www.cimc.com電話:26691130董事長:傅育寧控股股東:招商局國際(中集)投資有限公司公司基本情況 公司名稱: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LTD證券簡稱:中集集團證券代碼:000039曾用名:深中集A->中集集團->G中集->中集集團主營業務:製造修理集裝箱及其有關業務,利用公司現有設備加工製造各類零部件結構件和有關設備,並提供切割、沖壓成型、鉚接表面處理,包括噴沙噴漆、焊接和裝配等加工服務;開發、生產、銷售各種高技術、法人代表:傅育寧總經理:麥伯良董秘:於玉群獨立董事:秦榮生、靳慶軍、徐景安聯系電話:26691130傳真:26826579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郵政編碼:518067工商登記:440301501119369信息披露:注冊地址:深圳市南山蛇口工業區港灣大道2號中集研發中心8樓辦公地址:深圳市南山蛇口工業區港灣大道2號中集研發中心8樓歷史沿革: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本公司」) 的前身為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有限公司」 ,是由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與丹麥寶隆洋行、美國海洋集裝箱公司共同出資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1992 年12 月,經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以深府辦復 [1992] 1736 號文和中國人民銀行深圳經濟特區分行以深人銀復字 (1992) 第261 號文批准,由本公司的原法人股東作為發起人,將本公司改組為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並更名為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年12 月31 日和1994 年1 月17 日,經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以深府辦復 [1993] 925 號文和深圳市證券管理辦公室以深證辦復 [1994] 22 號文批准,本公司分別向境內、外社會公眾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 (A 股) 股票和境內上市外資股 (B 股) 股票並上市交易。 1995 年12 月1 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本公司更名為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07 年12 月31 日止,本公司累計發行股份為2,662,396,051 股。發行相關 成立日期:1992-09-30上市日期:1994-04-08發行價格:8.50元發行數量:1200.00萬股首日開盤價:12.50元實際募資:9600.00萬元發行市盈率:12.30倍
9. 想了解下中糧集團全產業鏈呢,有知道的沒
中糧集團全產業鏈我是了解一些的,目前,中糧集團所倡導的「全產業鏈」戰略轉型與其歷史演變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國際化競爭的背景下,中糧集團逐漸完成了「糧油貿易企業——實業企業——全產業鏈企業」的企業戰略轉型。對了,中糧集團我買網製作的《幸福家味道》系列微電影很棒吧,呵呵。
10. 以您的公司或你熟悉的組織機構作為案例,從戰略規劃和戰略實施兩方面論述該企業的戰略管理框架。
我這有個華彩咨詢的,是在他們網站上找到的,是他們的咨詢成果,應該來說是比較經典的。你看看。
華彩咨詢戰略規劃案例——中糧集團戰略規劃咨詢案
a) 中糧集團研發戰略規劃項目:
成立於1952年的中糧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和實力雄厚的食品生產商,在地產、酒店經營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也卓有成績,被《財富》雜志列為世界500強企業之一。
根據中糧集團的整體戰略規劃,中糧將從一家主營糧油食品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將逐步轉型為:為消費者奉獻營養健康的食品、高品質的生活空間及生活服務,使客戶、股東、員工價值最大化的企業,核心是從貿易公司向實業公司的轉型。
中糧是一個多元化的企業,商業模式多樣,各業務單元強弱不一,差距明顯。從貿易向實業的轉型中糧有三大舉措:其一是集團「更名」,從「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其二是「換標」,更換了由「夢想藍、喜悅橙、青春綠」組成的新表示;其三是最為實質性的,建立集團研發部,夯實實業發展基礎。
但中糧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創新能力有限,整體協同性也不強。總部層面的研發部剛剛成立,組織管理能力較弱,因此進行集團研發戰略規劃是企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該研發戰略規劃項目主要解決如下問題:集團研發戰略核心目標是什麼?集團研發戰略路徑如何規劃?中糧研發部應建立什麼樣的組織構架? 中糧研發部和業務單元應當建立什麼樣的界面?研發部在集團層面如何有效組織開展研發工作在研發工作?新產品開發項目怎樣發起? 對待這些項目的評價和篩選原則是什麼?
華彩提出了「一二三四」為主要內容的研發戰略。即,一個核心思路:「研發作為未來公司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提升公司現有產業升級換代,研究開發出具有未來發展前景的、具有高競爭力、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改變現有的一些不能為公司帶來利潤的產品或產業」;兩個支撐體系:研發戰略管理,研發項目多層次管理體系;三個運作機制:技術中心實心化,研發戰略分級實施,項目管理立體化;四種核心能力:行業研究能力,技術跟蹤與開發能力,多層次項目管理能力,成果放大能力
b) 中糧集團主業戰略規劃項目:
在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統一要求和部署下,中糧集團確定了「集團有限相關多元化,業務單元專業化」的發展策略,並確定了九大主業。
在寧高寧的董事長的親自領導下,中糧集團開展集團主業戰略規劃及研討。華彩咨詢有幸為集團糧油產業及包裝產業進行戰略規劃,這2個主業的戰略規劃,在集團內部舉行的巡迴戰略質詢會中,獲得集團戰略部及寧高寧董事長本人的一致好評,綜合評分列於集團前兩位。
從戰略執行的情況來看,糧油及包裝事業部在新的戰略指導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獲得了年均50%的成長,利潤增長也保持同步增長。
註:主業戰略具體內容由於涉及較多敏感經營數據和商業秘密,本案例不具體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