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浪股票基本情況介紹
事件進展
·3月02日18時:盛大公開否認曾披露談判細節
·2月22日22時:新浪公司採納股東購股權計劃
·21日12時:新浪發布關於盛大13-D備案問答
·23時:新浪CEO兼總裁汪延致全體員工一封信
·21時:新浪發布關於盛大13-D備案回復聲明
·19日08時:盛大披露持新浪19.5%已發普通股
盛大披露購新浪股票交易記錄 13-D文件原文
深度報道
·IT經理世界:熵增的中國互聯網 盛大資本軌跡
·京華時報:陳天橋首談參股新浪棋局
·計算機世界:盛大收編新浪 西方式資本游戲
·南方周末:盛大難以破解新浪「毒丸」
·中國企業家:盛大開局之戰 虛擬世界收購戰
·新聞周報:收購案直擊網路科技股權深層矛盾
·知識產權報:揭密雞年中國IT第一收購事件
·每日經濟新聞:白衣騎士不是天使 三大懸念
·中國經濟周刊:盛大突襲新浪 偶然和必然
·電腦報:盛大入股新浪 中國互聯網下個起點
·證券市場周刊:盛大蓄謀兩年互聯網造「鱷」
·21世紀經濟報道:盛大購新浪 大摩高盛過招
·互聯網周刊:買賣新浪 盛大完美之選 剛開始
·新財經:盛大的光榮與夢想 溫和的新浪
·經濟觀察報:盛大並購案四 大謎團 背後故事
·中國經營報:急速戰車陳天橋 購股全解密
證券分析 >>全部
·iResearch:盛大新浪業務研究報告
·易觀:盛大購新浪 操之在我的戰略性投資
·新時代證券:順其自然吧 秋霜又何必在意
·金美林投資:中國網路科技再度爆發的前兆
·廣東科德:盛大入主利於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
·銀河證券分析師曹遠剛:盛大入主將實現雙贏
·易觀國際:2005年國內網游面臨四大困境
·青島安信:中國互聯網最富震撼性資本游戲
·大通證券:新浪收購戰對證券市場的啟示
·德源投資:盛大並購新浪 一場融資游戲
·北京大學王衛東:反收購新浪還可用兩利器
·北京首放郎凌雲:盛大收購新浪股權事件分析
·投行報告:高盛 JP摩根 瑞銀 Mingrisk
網友評論 >>全部
·新浪網友:並購將改變盛大單一的產業格局
·新浪網友:二者融合將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旗幟
·新浪網友:希望成功並使新浪因此獲得新生
當事公司管理者
新浪CEO兼總裁 汪延
盛大董事長 陳天橋
股市數據對比
- 新浪 交易所:NASDAQ 市值:15.7億美元
股票代碼:SINA
流通股總數: 50,477,694
IPO數量:400萬股 融資額:6600萬美元
- 盛大 交易所:NASDAQ 市值:21.6億美元
股票代碼:SNDA
流通股總數: 139,960,000
IPO數量:1732萬股 融資額:1.524億美元
----------------------------------------
- 雙方股本結構:
新浪:總股本5047.8萬股,原最大股東四通公司持股不超過10%,十家機構投資者和十家共同基金合計持股63%。
盛大:總股本6999萬股,陳天橋和其他兩位高管持股達75%以上。
- 雙方股市信息對比詳細表單
- 雙方近期業績:
新浪:2004年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全年
盛大:2004年第四季度及2004全年財報
有關公司股價(延時15分鍾)
新浪及盛大半年股價對比圖
新浪(sina)
盛大網路(snda)
【聲明】新浪網科技頻道製作本專題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專題登載某文章絕不意味著新浪公司支持該文觀點或者證實其描述。
證券市場周刊:盛大新浪攻防術
盛大,中國最大的網路游戲運營商;新浪,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門戶網站。大舉買入與「毒丸計劃」,收購與反收購——這一案例,應記載於中國企業並購史,因為這是首例遵循美國法律進行並購的中國案例。[全文][評論]
新浪明確表示無「日資」 怒斥造謠者用心險惡
「捕風捉影地說新浪和日資企業有關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人不惜挑起民族和國家矛盾,用心更為陰險,」陳彤說起這一點來憂心忡忡。[全文][評論]
從盛大新浪案看海外市場並購 反收購策略多傷身
[和訊:盛大收購新浪股票前後機構投資者的持股變化(表)]
[新浪等公司入選TheSUBWAY.com股票推薦名單] [評論]
盛大收購新浪結盟微軟 陳天橋的盛大戰略
研究報告:iResearch JP摩根 高盛 瑞銀集團 Mingrisk
·財經時報王宏亮7日19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陸興東、馬向群4日15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宮玉國、劉峻3月4日10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王東臨、劉剛3月3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王吉鵬、項立剛3月2日 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方興東、於國富3月1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張長虹、車勇3月1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丁大衛、呂偉鋼28日 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劉韌、王輝耀27日15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計世集團總裁劉九如26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易凱CEO王冉26日15:00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海通證券並購部王四海26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秦朔、郭良2月25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周春生、董志強2月24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呂本富、王峻濤2月23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謝文、牛文文2月23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全部
·王宏亮:盛大新浪演義之三十六計
·和訊:毒丸實施後機構在盛大與新浪持股變化
·付亮:截至3月6日盛大收購新浪股票進展分析
·王宏亮:新浪向左走,向右走?
·秦濤:盛大新浪的整合是個巨大挑戰
·洪波:新浪新動作領先搜狐、網易
·陸興東:陳天橋的並購意在網路電視
·遠坡:盛大網路收購新浪在線媒體的五大撞擊
·王征:惡意收購不是貶義詞
·宮玉國:陳天橋在追求安全感
·張文中:陳天橋最清楚收購效果
·劉剛:盛大下一步是如何有效從收購變成合並
·李彥宏:互聯網業出現整合很正常
·宮明:盛大蠶食並購新浪 陳天橋資本運作淺析
·王東臨:盛大購股中新浪充分表現了優秀媒體特性
·巴曙松:為什麼中國股市沒有如此精彩的並購
·張曙光:陳天橋的資本運作是正面事件
·李曉光:陳天橋之舉是因為他對網游沒底
>>全部
·3月07日 香港經濟日報:四通傾向接納盛大購新浪建議
·3月05日 Asia Pulse:搜狐欲借盛大收購之機趕超新浪
·3月03日 AFX:四通尚未就8000萬美元售股作公告澄清
·3月03日 AFX:Piper Jaffray認為中國互聯網市場仍待開發
·3月02日 英國金融時報:網路游戲成中國互聯網業金礦
>>全部
·3月17日 每日經濟新聞:四通收購夢天游 段永基意欲何為
·3月16日 網路世界:新浪收購盛大 精神與資本的較量
·3月14日 證券導刊:盛新收購 被偷襲的珍珠港
·3月14日 中國青年報:盛大並購新浪何時停放「煙幕彈」
·3月13日 證券市場周刊:骨牌新浪 盛大的底牌究竟有多大點
·3月12日 中國經營報:盛大死去的機會
·3月11日 IT沙龍:盛大購股新浪 互聯網發展與資本市場
·3月11日 數字商業時代:盛大新浪誰是最大贏家
·3月10日 人民日報:陳天橋他還走在橫道線上
·3月10日 南方周末:盛大下一步
·3月09日 IT時代周刊:新浪只是陳天橋布局的一個棋子
·3月09日 中華工商時報:並購 硝煙彌漫的商業戰爭
·3月08日 人力資本:陳天橋真買新浪還是賺一把就走
·3月08日 IT經理世界:熵增的中國互聯網 盛大的資本軌跡
>>全部
·3月17日 北京娛樂信報:「日資」控股傳言中傷新浪
·3月17日 北京晨報:陳彤怒斥造謠者用心險惡
·3月17日 錢江晚報:陳彤談盛大收購新浪
·3月16日 中國經濟時報:新浪明確表示沒有「日資」
·3月16日 繼盛大購新浪股票後 Tom正尋求並購強化競爭
·3月15日 視頻:CCTV新聞頻道《社會記錄》報道盛大購股
·3月13日 東方早報:盛大壯舉 中國並購市場走向成熟
·3月12日 中國經營報:收購新浪後 陳天橋的盛大戰略
·3月12日 經濟觀察報:盛大收購新浪結盟微軟進軍IPTV
·3月11日 成都商報:盛大證實與微軟共商合作
·3月11日 南京日報:新浪CEO汪延避談盛大收購一事
·3月10日 新京報:盛大牽手微軟曝並購新浪真意
·3月10日 北京晨報:陳天橋首談盛大帝國開局之戰
·10日美股收盤:新浪漲0.45% 盛大跌0.23%
·9日美股收盤:新浪跌4.58% 盛大跌9.05%
·搜狐CFO回購1.5萬股股票 雅虎堅決否認周鴻禕離職
·網易未雨綢繆存錢 陳天橋秘密抵京 各方反應不一
·騰訊股票遭遇突襲 就成交量不尋常波動向聯交所提交聲明
歡迎參與調查
您如何評價新浪和盛大之間可能的「結合」?
好事,強強聯手
很難說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新浪高端訪談
以下按字母排序
媒體界人士:
曹健 車勇 范魯賢
高昱 何力 何剛
胡潤 金建中 黎和生
李佩鈺 呂平波
2. 盛大金禧股票上市沒有
現在盛大金禧這家公司的股票還沒有在我們國家的股票市場上上市交易哈。內至於這家公司以容後會不會在我們國家的股票市場上上市,什麼時候在我們國家的股票市場上上市交易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哈,只能夠等待到時候相關的公告出來之後才能夠知曉哈。
3. 新浪、搜狐、網易、盛大等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時,一股 ADS 分別對應的是多少普通股
存托憑證(DepositoryReceipts,簡稱DR〕,又稱存券收據或存股證,是指在一國證券市場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屬公司融資業務范疇的金融衍生工具。存托憑證一般代表公司股票,但有時也代表債券。1927年,J.P.摩根公司(J.P. Morgan & Company)為了方便美國人投資英國的股票發明了存托憑證。
以股票為例,存托憑證是這樣產生的:某國的一家公司為使其股票在外國流通,就將一定數額的股票,委託某一中間機構(通常為一銀行,稱為保管銀行或受託銀行)保管,由保管銀行通知外國的存托銀行在當地發行代表該股份的存托憑證,之後存托憑證便開始在外國證券交易所或櫃台市場交易。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存托憑證是由存托銀行所發行的幾種可轉讓股票憑證,證明一定數額的某外國公司股票已寄存在該銀行在外國的保管機構,而憑證的持有人實際上是寄存股票的所有人,其所有的權力與原股票持有人相同。存托憑證一般代表公司股票,但有時也代表債券。 存托憑證的當事人,在本地有證券發行公司、保管機構,在國外有存托銀行、證券承銷商及投資人。按其發行或交易地點之不同,存托憑證被冠以不同的名稱,如美國存托憑證(AmericanDepositoryReceipt,ADR)、歐洲存托憑證(EuropeanDepositoryReceipt,EDR)、全球存托憑證(GlobalDepositoryReceipts,GDR)、中國存托憑證(ChineseDepositoryReceipt,CDR)等。
因為存托憑證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存托憑證,但存托憑證代表的基礎證券在另一國保管,所以ADR與CDR的兌換比例與匯率及供求關系有關。
4. 中國的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比如說上海盛大公司,其財務報表在哪裡能找到,急求,謝謝
中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有哪些?表現如何?
中華網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站,上市當天股價從20美元漲到67美元,創造了超額認購40倍,開盤當日股價就翻兩倍的紀錄
盛大互動娛樂公司 2004年5月13號 上市價格每股13美元
網易 2000年6月30號 網易的發行價定為每股15.50美元,雖然該股在首個交易日曾沖到17美元,但盤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時收市時,以12.165美元的價格書寫了網易上市第一天的歷史,跌幅高達20%。
搜狐 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開盤,曾經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後報收於13.00美元。
新浪 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價為17美元,共發行400萬普通股,募集資金6800萬美元。上市當天開盤價為17.75美元,最高價為29.125美元,最低價為17.75美元,收盤價為20.6875美元。
攜程旅行網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納市交易,發行價18美元,開盤價24.01美元;截至收盤,其股價較發行價漲15.94美元,漲幅88.56%;較開盤價漲9.93美元,漲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當天就暴漲88.6%,成為納斯達克市場過去三3年來開盤當日漲幅最高的一隻股票
無憂招聘網 2004年9月29日 開盤價18.98美元,報收於21.15美元,漲幅達51.07%,成交量達6,068,355股。該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漲至22.9美元。
e龍旅行網 2004年10月28號 發行價為13.5美元,開盤價為22美元,開盤後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報收於14.4美元,首日交易漲6.67%,成交量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號 以15.75美元開盤,共發行8億股美國預托股票。
空中網 2004年7月9日 發行1000萬股,發行價10美元/股。開市後不久就跌破發行價,一度跌至9.75美元。在最後收盤時,則以10.10美元收盤,比發行價略高。
靈通網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價開盤,當日收於17.47美元。掌上靈通藉此募集資金約為8470萬美元。掌上靈通公司此次以發行存托憑證ADR的形式上市,共發行了515萬單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東發售的91萬單位ADR,共計606萬單位。其中每單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 2005年8月5日 招股說明書顯示,2003年網路凈虧損人民幣8883萬元,而在2004年已經扭虧為盈,並且有人民幣1.2億元的盈餘。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網路主營業務收入的年均增長幅度達到了驚人的225%.
發行商: 網路公司
股票代碼:BIDU
募股類型: 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首次公開募股
所募有價證券: 美國存托股票(ADS)
首次公布募股價格範圍:19美元至21美元
調整後募股價格範圍:23美元至25美元
最終定價范圍:27美元
首次發行股票數量: 3,699,935股美國存托股票, 初步中點總價為7400萬美元
調整後股票發行數量:4,040,402股美國存托股票,調整後中點總價為9700萬美元
最終發行股票數量:4,040,402股美國存托股票,總價為1.09億美元
初次綠鞋:高達512,752股美國存托股票
調整後綠鞋:高達563,822股美國存托股票
交易所/代碼:納斯達克/BIDU
CEO:李彥宏(持股比例:IPO前:25.8%;IPO後:22.9%)
IPO後持股結構:管理層(李彥宏22.9%、CTO劉建國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總裁梁冬0.4%);
主要股東:(德豐傑25.8%、徐勇7%、Integrity9.7%、Peninsula8.5%、GoogleIPO前2.6%)股東(IDG 4.2%)
公司注冊地:開曼群島
員工人數:750
主要業務:搜索引擎
財年截止日:12月31日
海外上市優缺點、利弊分析
2007年2月9日中證報刊登了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祁斌、劉潔、張達的文章《海外交易所競爭我國潛在上市資源情況分析》,其中對我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優劣勢進行了分析,現簡要摘錄如下:海外交易所吸引中國企業上市的主要因素1.上市門檻低,籌資速度快。境外交易所通常上市門檻較低,尤其海外創業板對於中小創新型企業上市條件相當寬松。此外,海外市場股票發行一般採取注冊制,申請程序簡單、周期短,各國交易所紛紛打出「籌資速度快」這張牌來吸引中國企業。例如,新加坡一般能在4個月內完成審批手續,韓國則為3個月,納斯達克僅為2個月。此外,海外交易所再融資速度也相當快,如南京鴻國國際控股公司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3個月後,即進行了一次再融資,募集895萬新元(約4500萬元人民幣)。我國有大量質地優良、急需融資的創新型企業尚未達到國內交易所上市要求,或者在需要資金來突破發展瓶頸時卻又不得不在審批的通道中排隊,這嚴重製約了其發展進程。在國內市場暫時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創新型企業只好轉赴海外資本市場2.市場和投資者相對成熟。海外資本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經過長期的市場演進後逐漸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投資理念,而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也更易於理解創新型企業的業務模式。同時,境外已有很多類似創新型企業成功上市的先例。例如,我國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網路在美國上市前,美國的英文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就已經以其在華爾街耀眼的表現確立了搜索引擎在網路時代的主要地位,因此,網路的盈利模式極易為美國市場所接受,再加上其中國概念,使得網路在納斯達克上市首日便獲得了國際機構投資者空前的追捧。正如網路首席財務官所說:「選擇美國上市,是由於沒有哪個市場比美國更能理解網路的業務。如果資本市場已有類似的企業,就很容易被投資者接受,選擇那樣的市場發行,就很容易發出去,股價表現也比較好。3.市場約束機制有助於企業成長海外資本市場對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有良好的培育機制,通過海外上市,我國企業受到更成熟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和更規范的市場機制的監督,對企業自身治理結構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國外資本市場對企業上市後持續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較高,長期與機構投資者維持良好的關系對於企業再次融資從而實現長期發展比較重要。同時,要想使得上市公司長期獲得市場的認可,公司必須在自身管理水平、資金運用效率和企業發展規劃等方面有實質性的提高。我國大量中小型、創新型企業經過海外資本市場洗禮後脫穎而出,例如,UT斯達康、分眾傳媒等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後迅速成長,增強了企業競爭力;蒙牛公司在香港上市後更是具備了與伊利集團分庭抗禮的實力,這與國際資本市場較嚴格的市場約束機制是密不可分的。4.國際聲譽和海外機會企業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往往會贏得較高聲譽,並加入到國內或國際知名公司的行列。同時,海外上市也可以帶來豐富的國際合作資源,吸引高質量的投資者來提高企業本身的信譽度,而國際知名度的提升和來自各方面的合作機會為很多企業提供了走向長期發展的契機。因此,品牌效應也是眾多企業選擇在納斯達克、紐交所等上市的重要原因。例如,無錫尚德登陸有「富人俱樂部」之稱的紐交所之後,其品牌價值大大提升,進而增強了其拓展國際市場的能力。中國企業在海外交易所上市遇到的問題1.發行成本較高。我國企業赴境外上市通常要付出比境內更為高昂的成本,主要體現在股票發行價格和發行費用兩個方面。由於我國企業的市場主要在境內,海外投資者對我國企業不夠熟悉,因而企業難以較高的價格發行股票。一般來說,國內首次公開發行的募集資金量比海外市場尤其是海外創業板市場高,首次發行市盈率一般為海外市場的兩倍左右在發行過程的直接成本上,企業在境內上市要遠低於海外。企業在海外上市所聘請的承銷商一般都是一些實力強、水平高、信譽好的國際性大投資銀行,其承銷費遠遠高於國內承銷商。而且海外上市企業必須聘請海外有專業資格的公司和人士來擔任律師和會計師。因此,即使不考慮其它如市場推廣、公關服務顧問以及上市等費用差異的影響,企業在海外上市與在內地上市相比,要付出更高的成本。2.上市後維護成本高。首先,從直接的維護費用來說,企業海外上市後要支付較高的會計師、律師、交易所年費等後續費用。以交易所年費為例,香港對上市公司收取14.5萬到119萬港元不等的年費,而上海證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元人民幣,深圳證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至3萬元不等的年費。其次,對於我國大部分企業而言,海外市場在提供較為完備的約束機制的同時,也具有巨大的語言、文化和法律壁壘。我國一些企業在境外上市後,由於不熟悉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與投資者信息溝通不暢,造成後續市場表現不佳,股價不斷下挫,難以進行再融資,甚至面臨被摘牌的危險。同時,因信息溝通不暢及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問題,也使得國外投資者不能充分了解我國企業的投資價值,不利於我國企業建立國際品牌和聲譽再者,我國企業不熟悉境外法律體系,這不僅使企業要付出更高的律師費用,並且會面臨種種訴訟風險,如聯想美國遭遇「安全門」事件,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反欺詐案,中國人壽、中華網、空中網、網易、中航油、前程無憂網在美國上市遭遇的集體訴訟案……近幾年,隨著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跨境爭議發生,這無疑增加了企業上市後的維護成本。而境外法規的變動也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負擔。例如,「薩班斯」法案有關「完善內部控制」條款將使在美上市的大型企業第一年建立內部控制系統的平均成本超過460萬美元。有關專家指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投入可能會更高,估算下來,44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此項的花費將逼近2億美元。3.與本土市場的脫節,將對一些海外上市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除去一些主要業務依託於國際市場的企業以外,從長遠看,企業赴海外上市,在獲取企業發展所需資金和成熟市場的培育機制的同時,也會出現與本土資本市場脫節的現象,無法有效地與本土經濟體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力,將對企業在本土經濟體中做大做強產生一些影響。例如,企業在國內上市會吸引更多國內投資者對其了解和關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帶來額外的「廣告效應」和用戶群。更為重要的是,在國內上市後,企業可得到更熟悉該行業或該企業經營狀況、盈利模式的國內投資者的資金支持,投資者也更容易與管理團隊溝通並形成外部約束,這為企業進一步貼近中國經濟並利用本土資本市場平台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從歷史上看,美國道瓊斯指數的30個成份公司均依託於本土資本市場,建立了與本土經濟體的良性互動機制,而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級的企業。2006年,工商銀行「A+H」的發行模式和海外上市公司的逐步回歸,對於未來我們如何有效地利用境內和境外市場來實現我國企業和本土資本市場的同步發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春暉師兄認為,時間成本還不是最關鍵的,因為境內速度在加快,而如果去境外,紅籌上市前國內審核程序也不能忽略。因此,國內IPO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一個缺乏穩定預期,即對發審委的審核標准沒底。按理說,發行部提交發審委審議的企業均是符合發行條件的,但大多數情況下,除了少數「國家隊」以外的其它企業對能否審核通過仍然沒有底。而審核通過率的忽高忽低劇烈變化更是讓所有發行人感覺是在「過山車」。而在境外上市一般沒有這個問題,發行人與保薦機構是有穩定預期的,難點不在審核而是在發行。
5. 盛大網路有上市股票嗎
在USA上市的
6. 聽說盛大出售了持有的新浪股票是真的嗎 現在還有股份不
就算是真的,但以盛大持有新浪股票數量來看並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賣完的,估計應該還有持有相當的一部隊分,你主要是要關注相關股票的公開信息,看看相關股東的持股變化情況,按其持股數量來看盛大減持相關的股票必定會觸及相關的公開披露要求的。
7. 山東盛大科技集團公司的上市股票碼是多少
山東盛大科技集團公司沒上市股票
上市股票002095網盛科技
盛大網路 在美國上市股票
8. 盛大游戲借殼哪個股票
盛大游戲於2009年9月25日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於2014年從美國退市並開啟私有化進程。
目前,盛大游戲回歸A股時間一直未定,對於選擇借殼上市還是IPO也沒有定論。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盛大游戲借殼上市的可能性比較高,但是對於借殼哪家上市公司目前還沒有確定。
此外,隨著盛大游戲私有化的進行,相關概念股將受益。建議大家多多關注世紀華通、掌趣科技以及中青寶。
9. 盛大游戲這支股票代碼是多少
盛大游戲股票,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美股,代碼:GAME。
盛大游戲有限公司(NASDAQ: GAME)(以版下簡稱「盛權大游戲」) 是中國領先的網路游戲開發商、運營商和發行商,向用戶提供包括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高級休閑游戲等多樣化的網路游戲產品,滿足各類游戲用戶的普遍娛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