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eV如何計算出來的
一單位電荷(如電子e)在1V電場做功後所具有的能量:
1.6×10-19次×1V=1.6×10-19次方 J
=1ev
㈡ EBIT和EBIT/EV是什麼意思如何得到數據
EBIT,全稱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稅前利潤,從字面意思可知是扣除利息、所得稅之前的利潤。計算公式有兩種,EBIT=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或EBIT=經營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EBITDA,全稱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是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攤銷之前的利潤。計算公式為EBITDA=凈利潤+所得稅+利息+折舊+攤銷,或EBITDA=EBIT+折舊+攤銷。
EBIT主要用來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EBITDA則主要用於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產生現金流的能力。他們都反映企業現金的流動情況,是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比較重視的兩個指標,通過在計算利潤時剔除掉一些因素,可以使利潤的計算口徑更方便投資者使用。
EBIT通過剔除所得稅和利息,可以使投資者評價項目時不用考慮項目適用的所得稅率和融資成本,這樣方便投資者將項目放在不同的資本結構中進行考察。EBIT與凈利潤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剔除了資本結構和所得稅政策的影響。如此,同一行業中的不同企業之間,無論所在地的所得稅率有多大差異,或是資本結構有多大的差異,都能夠拿出EBIT這類指標來更為准確的比較盈利能力。而同一企業在分析不同時期盈利能力變化時,使用EBIT也較凈利潤更具可比性。
EBITDA剔除攤銷和折舊,則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而並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後,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於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
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杠桿收購的浪潮,EBITDA第一次被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們廣泛使用。但當時投資者更多的將它視為評價一個公司償債能力的指標。隨著時間的推移,EBITDA開始被實業界廣泛接受,因為它非常適合用來評價一些前期資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個很長的期間內對前期投入進行攤銷的行業,比如核電行業、酒店業、物業出租業等。如今,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師和市場評論家們推薦投資者使用EBITDA進行分析。
EBITDA也經常被拿來與企業現金流進行比較,因為它對凈利潤加入了兩個對現金沒有任何影響的主要費用科目——折舊和攤銷,然而由於並沒有考慮補充營運資金以及重置設備的現金需求,並不能就此簡單的將EBITDA與現金流對等。
㈢ 怎樣用大智慧計算ev/ebitda
根據公式算
你這些是財務分析用的指標
研究報告裡面很多
F10裡面也不全
可能沒辦回法算
EV/EBITDA
企業價值倍數,是答一種被廣泛使用的公司估值指標
公式為EV÷EBITDA
EV即企業價值
計算公式:
公司市值+凈負債
EBITDA即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EBITDA的計算公式
凈銷售量
- 營業費用
=營業利潤(EBIT)
+ 折舊費用
+ 攤銷費用
=EBITDA
投資應用:EV/EBITDA和市盈率(PE)等相對估值法指標的用法一樣,其倍數相對於行業平均水平或歷史水平較高通常說明高估,較低說明低估,不同行業或板塊有不同的估值(倍數)水平。但EV/EBITDA較PE有明顯優勢,首先由於不受所得稅率不同的影響,使得不同國家和市場的上市公司估值更具可比性;其次不受資本結構不同的影響,公司對資本結構的改變都不會影響估值,同樣有利於比較不同公司估值水平;最後,排除了折舊攤銷這些非現金成本的影響(現金比賬面利潤重要),可以更准確的反映公司價值。但EV/EBITDA更適用於單一業務或子公司較少的公司估值,如果業務或合並子公司數量眾多,需要做復雜調整,有可能會降低其准確性。
㈣ 如何計算企業價值: Enterprise value (EV)
Enterprise Value(企業價值) = Market Capitalization(市值) +Debt(負債) – Cash(現金)
自由現金流量可分為企業整體自由現金流量和企業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整體自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扣除了所有經營支出、投資需要和稅收之後的,在清償債務之前的剩餘現金流量;
股權自由現金流量是指扣除所有開支、稅收支付、投資需要以及還本付息支出之後的剩餘現金流量。整體自由現金流量用於計算企業整體價值,包括股權價值和債務價值;股權自由現金流量用於計算企業的股權價值。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可簡單地表述為「利潤+折舊-投資」。
由企業價值的定義可知,企業價值與企業自由現金流量正相關,也就是說,同等條件下,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越大,它的價值也就越大。
把以提升企業價值為目標的管理定義為企業價值管理。企業價值指標是國際上各行業領先企業所普遍採用的業績考評指標,而自由現金流量正是企業價值的最重要變數。
企業價值和自由現金流量因其本身具有的客觀屬性,正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替代傳統的利潤、收入等考評指標,成為現代企業必須研究的課題。
(4)上市公司EV是如何計算的擴展閱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利潤也是企業價值的一種體現,因為利潤來自於現金流量,從這一角度看,我們甚至可以說企業的長期利潤與其現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企業價值是一種比利潤更科學的企業評價指標,尤其是相對於短期利潤,其優越性更是顯而易見。
利潤作為一種度量企業業績的目標函數,之所以能在歷史上沿用如此之久,是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比如說,當企業的長期利潤反映現金流量時以及當企業的資本投資很少時,企業確實可以用它作為衡量價值的指標。
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本成本越來越受到重視,資本市場越來越看重企業未來獲利的能力,這使得企業短期利潤的作用受到質疑。特別是一些可以輕易改變表面利潤的會計技巧的普遍應用,更使短期利潤的意義變得渺小。
企業將來的利潤如何折算成當前的利潤?需要乘上一個系數:
無風險時下期利潤調整系數為:1/(1+無風險利率)
存在風險時下期利潤調整系數為:1/(1+風險溢價+無風險利率)
風險溢價為補償不確定性風險所支付的擔保。風險越大,風險溢價越大,將來利潤的折價越厲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價值
㈤ EV值是什麼怎麼計算EV值
曝光值(ExposureValue):是由快門速度值和光圈值組合表示攝影鏡頭通光能力的一個數值。在曝光的時候,通常用快門速度(T)和光圈值(f)的組合來表示,為簡單起見,曾經用LightValue(LV)來表示,現在統一用EV來表示。EV是英語ExposureValues的縮寫,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個量,其最初定義為:當感光度為ISO100、光圈系數為F1、曝光時間為1秒時,曝光量定義為0,曝光量減少一檔(快門時間減少一半或者光圈縮小一檔),EV值增加1。EV值的計算:假定所設定的光圈值為f,快門速度為T,則有如下關系:EV=3.322log10(f×f/T)曝光值每增加1將改變一擋曝光,也就是將曝光量減半,比如將曝光時間或光圈面積減半。這一點可能會引起迷惑。之所以是減少而不是增加,是因為曝光值反映的是相機拍攝參數的設置,而非底片的照度(這一點將在下一段中提到)。曝光值的增加對應於更快的快門速度和更大的f值。因此,明亮的環境或是較高的感光度(一般稱作ISO)應當對應於較大的曝光值。數碼相機的測光曝光系統和傳統相機一樣,在處理圖像時,有個很基本的准則,就是將所有被攝對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來還原,所以在相機的感光系統看,無論對象原來亮度如何,最後都應以中等亮度的影調展示。所以在實際拍攝時,仍然需要攝影者根據拍攝現場的復雜情況作出相應判斷,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獲得理想的密度和色彩還原。
㈥ EV值是怎麼計算的
EV(Expose Value)值: 曝光值,將快門速度和光圈值按照下表所示置換為整數值,對應快門速度的整數值稱為TV,對應光圈的整數值稱為AV值,而且只需將這兩數值相加就可以輕松得到曝光量,該值稱為EV值(即曝光值)。只要是EV值相同,無論快門速度和光圈如何組合,曝光量都不變。
列為EV值、光圈快門換算表(適用於ISO 100),可以列印下來放在相機背包中!
光圈F 11.422.845.6811162232456490
速度EV值
1024分 -16-15-14-13-12-11-10-9-8-7-6-5-4-3
512分 -15-14-13-12-11-10-9-8-7-6-5-4-3-2
256分 -14-13-12-11-10-9-8-7-6-5-4-3-2-1
128分 -13-12-11-10-9-8-7-6-5-4-3-2-10
64分 -12-11-10-9-8-7-6-5-4-3-2-101
32分 -11-10-9-8-7-6-5-4-3-2-1012
16分 -10-9-8-7-6-5-4-3-2-10123
8分 -9-8-7-6-5-4-3-2-101234
4分 -8-7-6-5-4-3-2-1012345
2分 -7-6-5-4-3-2-10123456
60秒 -6-5-4-3-2-101234567
30秒 -5-4-3-2-1012345678
15秒 -4-3-2-10123456789
8秒 -3-2-1012345678910
4秒 -2-101234567891011
2秒 -10123456789101112
1秒 012345678910111213
1/2 1234567891011121314
1/4 23456789101112131415
1/8 345678910111213141516
1/15 4567891011121314151617
1/30 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60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1/125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250 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1/500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1/1000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1/2000 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1/4000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8000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EV值 = 光圈值 + 速度值
Exposure Value 曝光值
光圈F 11.422.845.6811162232456490
EV值012345678910111213
說明︰
此EV值對照表,是以ISO 100 為基準,所以只要是ISO 100 測出來的EV值,就可以對照相同EV值選擇不同光圈速度。
例如: ISO 100 測出光圈8,快門速度1/125,
EV值=光圈EV值+快門速度EV值
查表可得︰
EV值=(光圈8,EV值為6)+(快門速度1/125,EV值為7)
EV值=6+7=13
只要對照本表中EV值為13者, 其光圈,速度之組合在底片的曝光量皆相同, 所以你可以選F2.8,1/1000, 也可選F4,1/500,或F5.6,1/250,或F11,1/60, 或F16,1/30, 或F22,1/15, 或F32,1/8
唯一不同的是光圈不同, 會有景深深淺不同之差異, 要選則那種光圈速度組合, 就看你對景深或速度的要求何者為重!
其它ISO底片如何使用本EV值對照表?
其實並不難,ISO 200 EV值 +1, ISO 400 EV值 +2, ISO 800 EV值 +3, ISO 1600 EV值 +4, ISO 3200 EV值 +5, ISO 6400 EV值 +6,
ISO 50 EV值 -1, ISO 25 EV值 -2, ISO 12 EV值 -3, ISO 6 EV值 -4
如上例:ISO100 EV=13,ISO 400 時EV值為何?
ISO 400 EV值=+2,
故此時EV值為13+2=15
你選擇EV值為15之曝光組合準沒錯!
㈦ EV/IC=企業價值/投資資本怎麼計算
企業價值/投資資源本怎麼計算
1、利用公式:股權價值=稅後凈利潤/股權資本成本 計算不同資本結構下股權價值
2、 得出 企業價值=股權價值+債券市場價值
3、 計算:該資本結構下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負債市場價值比重*稅後負債資本成本+權益價值比重*權益資本成本
4、計算得出各個資本結構下的企業價值,比較企業價值,得出結論:企業價最值大的資本結構下,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