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進口車降關稅會引起汽車零部件板塊股票上漲
坪高質量非崗惠州惶
❷ 汽車關稅下調為什麼汽車零配件商是利好
汽車關稅下調影響為幾何,零部件公司最受益;
① 財政部消息,7月1日起,將汽車內整車稅率從20%—25%降至容15%,將汽車零部件稅降至6%;
② 降低關稅對汽車消費者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理論上無論關稅降幅如何,都將會使用戶獲得一個低於過往的進口汽車終端售價;
② 國內零部件上市公司最為受益,極大的降低我們零部件車企進口成本,同時降低了國內合資及大部分自主品牌車企成本。零部件將更為受益,而進口車企關稅的降低,對自主品牌車企形成一定沖擊,市場情緒上短期並不看好,等待市場悲觀情緒消化;
③ 從整車角度來說,本次進口車降稅,促使進口車部分替代國內合資品牌的市場,有望導致國內車市價格傳導性下降。同時,由於降稅比例得當,對國內自主品牌車企,整體沖擊不大
❸ 對出口企業是利好還是利空
一、汽車行業:激勵整車自主品牌延伸進入高端車市場,刺激零部件企業提升核心技術
①汽車產業鏈全球化背景下,中美摩擦無法避免。
中國崛起之路下一個攻克點在於製造業,而中美貿易戰的背景是產業鏈全球化。自我國一部分優質企業打入手機產業鏈,從零部件配套能力逐漸沿技術鏈向上攀升,現已基本具備不俗的手機整機生產能力。而下一個中國可能實現縮小差距甚至彎道超車的產業鏈,公認是汽車產業鏈。受益於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全球汽車零部件製造產業洗牌加劇。
國內企業與國際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中國企業有望以成本、核心技術在競爭中分一杯羹,目前我國已有部分零部件供應商打入全球產業鏈。此前為引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國產化,我國汽車產業政策要求外資品牌必須通過合資途徑進入我國市場,並對進口車徵收25%關稅。而美國此次發起貿易戰可能對我國汽車行業提出諸如車企准入、降低關稅、股比放開以及限制合資車廠技術外溢等要求,並進一步限制對美國智能駕駛等高新技術企業的並購行為。中國製造業的崛起無異於為美國「添堵」,中美產生摩擦本無法避免。
②貿易戰利好整車行業,影響部分零部件出口企業。
1)整車環節: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131億美元,加稅25%將會重創美國進口車,特斯拉也涵蓋其中,有能力向高端車升級的整車企業會受益,更加激發自主品牌搶占高端品牌市場,例如吉利Lynk&Co和長城的Wey;短期對美國整車企業負面影響,對中國豪車廠商偏利好。
中國自美國進口汽車金額近幾年超過100億美元,年進口汽車數量超過20萬輛,佔中國整車總體進口量約20%,體量較大。進口關稅由25%上升到50%,售價提升可能在20%左右,顯著提升進口汽車售價將對進口車需求形成抑制,對美國本土整車企業而言形成負面影響,對中國豪車廠商偏利好,如華晨寶馬等。
2)零部件環節:目前我國有170億美元(25%)的汽車零部件(車輪和輪轂等行駛系統為主)出口到美國;從美國進口的零部件主要為傳動系統、車身附件等,28億美元(佔比僅7%)。國內零部件企業以國內市場為主,部分以美國市場為主的行駛系統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會受波及。
③我國或加快國產化進程,關注核心在技術。
此次貿易戰結果無論是是摩擦升級抑或談判妥協,事件本身體現了美國對中國製造加速前行的擔憂,中國未來製造強國之路勢必諸多坎坷。
對於汽車產業鏈,我國更有加速國產化進程的激勵,或將進一步採取相應措施拉動內需以支持汽車產業,以培養一批在國際上具競爭力的優質零部件供應商。而在這場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國內企業之間的角逐中,隨汽車零部件技術更迭及消費者要求升級,從事低端製造的企業將逐漸被淘汰,未來關鍵是技術之爭。
④對汽車關稅下調的擔憂緩解,汽車板塊情緒向好。
中國政府有意降低汽車關稅,前期市場擔憂汽車板塊受到外部沖擊,總體行情表現較弱。但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愈演愈烈,中國對進口自美國汽車加征25%關稅,有助短期汽車板塊情緒恢復,建議關注龍頭企業。
二、農產品行業:加大國內商品價格波動
此前曾寫過海天和中炬凈利率的趨勢分析,其中比較詳細地拆分了兩者的成本結構。總體而言,大豆成本約占海天總成本的20%,中炬預計略高。
今天中國對美國進口大豆加稅實施貿易反制,短期或將加大國內大豆/豆粕價格波動。如果中美談判順利,美豆上市尚有時間空間,南美大豆尤其是巴西豆在此前可彌補需求缺口,下游企業盈利波動未必有情緒波動大。因此尚需持發展的眼光審視此次大豆提稅問題。
退一步講,如果談判不順利,南美豆主導格局奠定,大豆價格上行成為必然,則此類系統性成本上行必將帶來新一輪提價。12/13年提價潮即來自於大豆漲價,海天先行提價,廚邦滯後半年。預計此假設下,海天廚邦或將於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這一時間窗口再次提價對沖成本上揚。但預計兩強提價間隔窗口期顯著縮短至一個季度(參考16/17年提價間隔)。
對奶價的影響:豆粕成本占養殖成本的5%上下,並非主料。豆粕成本若上升會對養殖成本有一定影響,但比較小。此外,盡管養殖成本端或受小幅度影響,但短期傳導至下游的可能性也不大,大概率在上游體系內消化,因此我們認為短期不必擔憂奶價會有即刻性的上漲。
三、航空業:長期影響偏利好
①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4日發布了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包括空載重量超過15000公斤,但不超過45000公斤的飛 機及其他航空器。
②對於我國目前航空公司所運營波音飛機來說,僅有B737系列(除B738MAX)屬於此次對美加稅清單中。2017年全行業增加119架,航空公司資本開支角度,融資租賃和自購約佔三分之二,即80架。以每架集採金額4億人民幣計算,2017年全行業相應進口金額476億元,航空公司角度318億元。
③我們認為從此次飛機引進關稅區間來看,是為了支持我國支線飛機製造業發展,我國航空公司與波音已簽訂單部分,所加關稅或將由波音與我國航空公司共同承擔。目前波音飛機實施5%的最惠國稅率,若加征25%的關稅,每架飛機增加約1億元成本,2017年新引進119架相應飛機,若與波音公司各承擔50%,我國民航業將增加資本開支59.5億元,按照年折舊率約5.5%,我國民航業每年將增加成本3.3億元。
④另外,中美貿易戰中方表現強硬,將推動人民幣貶值,我國航司或將受到匯兌損失壓力。但中美貿易戰將同時拉低全球經濟需求,國際油價勢必下挫,匯率和油價的擾動影響或將部分抵消,具體進一步測算需觀察中美貿易戰之後進程。
⑤中長期來看,如果貿易戰持續,航空公司采購飛機或將更多轉向空客,但由於空客公司訂單已較為飽滿,我國航空業或將在未來若干年運力投放更為趨緩,供給收緊較為確定,利好民航業供需改善,推動票價和航司盈利上漲。整體來看,偏利好我國民航業中長期發展。
四、計算機行業:利好網路安全、自主可控等板塊
①從中美貿易戰雙方的產品清單來看,對計算機板塊直接影響很小:計算機行業公司主要以軟體、伺服器等硬體、信息服務為主,從USTR1300種名錄,基本沒有計算機行業公司產品,因此,對板塊的直接影響很小。
同時,絕大多數計算機行業公司,在海外的營收佔比不超過30%,且海外營收主要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僅有萬興科技(300624)、潛能信息等少數幾家公司。
②中美貿易戰,利好網路安全、自主可控等焦點板塊:貿易戰的不斷升級,有利於推升更為事關國家安全和戰略性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性,利好網路安全、自主可控等熱點板塊。從2013年美國棱鏡門事件以來,國家層面一直從政策、資本、國產化等維度,全面支撐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關鍵設備、產品的研發和市場培育,已經初步形成規模化產業集群。涉及到網路空間安全的核心產品和技術,核心考慮點即是自主可控。
③整體上,我們認為,中美貿易戰對板塊公司直接影響很小,利好網路安全、自主可控,建議重點關注網路安全(啟明星辰(002439)、綠盟科技(300369)、美亞柏科(300188)、衛士通(002268)等)、自主可控(紫光股份(000938)、中國軟體、中科曙光(603019)、浪潮信息(000977)等)。
五、網路通信:利好光纖光纜產業和5G、光晶元等領域技術突破
①貿易戰對行業影響有限,長期將利好光纖光纜產業和5G、光晶元等領域突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對華 301 調查征稅建議中,通信行業主要涉及光纖光纜,未包括此前市場較為擔心的光模塊和手機終端等設備。
②光纖光纜行業影響有限,長期或有積極影響:目前北美光纖光纜市場被康寧、OFS等龍頭企業壟斷,國內光纖光纜企業對美出口量較少,2017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總金額僅1.5億美元。主要上市公司中,亨通光電(600487)和中天科技(600522)海外收入佔比均在10%左右,且主要集中在美國以外,美國加征關稅對相關企業影響非常有限。目前中國對美國光纖光纜及光纖預制棒均採取反傾銷措施,原有反傾銷政策將在2018年到期,若美方此次加稅實施,我國大概率將延續反傾銷稅政策,整體利好國內光纖光纜行業。
③光模塊和設備商未受波及,長期看利好5G技術研發和上游自主晶元突破:我國光模塊行業海外收入佔比較高,以龍頭中際旭創(300308)為例,73%的產品銷往海外,大部分為美國數據中心;設備商中,中興通訊對美有手機終端出口,年出貨量在1500萬台左右,但收入和盈利佔比很小。
此前市場對相關廠商可能受到貿易戰影響有一定憂慮,本次公布的征稅清單中並未涉及,市場情緒有望緩解。美國貿易戰直指中國高端製造業,從長期來看,將促使中國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薄弱環節突破,在通信行業中5G技術和高速光電晶元、通訊晶元等領域,加速佔領技術高地和實現國產化替代,建議關注中興通訊和光迅科技(002281)等行業龍頭。
六、機械工程:貿易戰對機械行業影響
①根據美國301清單,機械行業將成為美對中此次關稅加征重點領域,尤其是通信、電力、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工業機械及零部件產品,劍指中國製造2025。機電類產品、鍋爐及機械器具、車輛及附件是我國對美出口機械產品傳統貿易順差領域,總計金額分別達到1071.20億、914.29億、183.21億美元,預計將是本輪貿易摩擦影響最大的細分領域。機械上市公司中,海外收入整體佔比18%,且以簡單加工產品為主,工程機械、高鐵裝備等高端整機產品出口美國相對較少,預計受到沖擊相對有限。
②我國對美貿易反制清單中,包含空載重量在15-45噸范圍的飛機及其他航空器,主要將涉及波音737系列中型客機(不含737-max)。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2017年我國空載重量超過2噸的飛機進口量為438架,金額達227億美元,我們判斷其中占據主要份額的為目前我國尚未量產的中大型客機。目前我國兩款主力商用客機機型ARJ-21(空重約25噸)、C919(空重約42噸)已分別實現批量生產和首飛試驗,合計在手訂單超過1200架,我們認為此次對外增稅將倒逼這兩款國產機型加速上量。
❹ 中國對美國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對中國汽車行業利好嗎
應該說"中國對美國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對中國汽車行業利好嗎"這種情況也一種行業的競爭吧,只是有關國際方面的,對國內會有影響的,
❺ 汽車加關稅利好哪些股票
對美國汽車加征關稅,當然了好中國本地汽車的銷售,利好本地汽車股票股價,比如江淮汽車,力帆股份。
❻ 汽車進口關稅將下調 哪些股票有望受益
降低進口汽車關稅利好進口貿易類板塊的股票,包括但不限於中國國貿,廈門國貿,中化國際,東方明珠,上海物貿等。
❼ 美國減免110項輸美商品關稅利好那些上市公司
你好,美國貿易代表處批准豁免110種中國進口產品的25%關稅,覆蓋醫療設備及關鍵電容器等,包括放射治療設備以及用來治療肝臟腫瘤的醫療設備,為期一年。產業鏈公司有望受益。具體包括
中京電子:外銷客戶主要為消費電子以外的客戶,產品應用領域包括配套新加坡元盛的用於美敦力、豪洛捷的醫療設備用FPC;
萬邦德:旗下萬邦德醫療主要從事高端醫療器械研製、醫療設備製造和提供醫院工程服務等業務,旗下公司為美敦力OEM、以及德國西門子、日本東芝、美國瓦里安等國際醫療設備提供維修保養以及相關醫療設備的再製造服務。
❽ 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下調利於哪些股票
5月23日,滬深創三大股指低開,滬指持續低位震盪,受上證50拖累,探底動作明顯,上證50盤中跌1%;創回指幾度答掙扎終未翻紅,經過一波反彈後再度殺跌。
受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提振,汽車零部件、二胎概念等板塊漲幅前列,煤炭、油改、鋼鐵、環保居板塊跌幅榜前列。
周二財政部公告稱,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此次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是我國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降稅後,我國汽車整車平均稅率13.8%,零部件平均稅率6%,符合我國汽車產業實際。
❾ 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為什麼汽車零部件股大漲
對於進口汽車相關的產品來說這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消息,因為大家都看好這個市場前景
❿ 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為什麼利好汽車零部件
5月23日只有5個行業板塊飄紅,其中兩個板塊涉及到汽車行業。交運設備服務指數領漲,漲幅為1.25%;汽車零部件緊隨其後,漲幅為0.84%。
交運設備服務板塊,個股主營業務涉及到汽車銷售、組裝、維修、租賃、駕培、技術服務等。從個股來看,亞夏汽車一馬當先開盤漲停。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亞夏汽車的主營業務為汽車銷售、維修、裝潢、美容等,但漲停原因卻是由於並購重組。此外,特力A、申華控股、大東方、廣匯汽車等個股,股價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主營業務分別涉及到汽車銷售、維修、後市服務等業務。
汽車零部件板塊指數小幅上漲0.84%,共有48隻個股上漲,躍嶺股份、迪生力、斯太爾、越博動力等十餘只個股漲停。變速器及零部件製造企業、重慶上市公司藍黛傳動的漲幅也不錯,截至收盤,股價報收8.37元,漲幅為5.28%。
同為汽車行業,汽車整車板塊的遭遇則完全不同:當日板塊指數高開低走,截至收盤,跌幅為0.92%。整車板塊只有海馬汽車、一汽夏利等4隻個股上漲,其餘個股都遭遇了不同程度下跌。值得一提的是,板塊整體殺跌,但個股的跌幅都不算大。就個股來看,宇通汽車跌幅0.50%、力帆股份跌幅0.96%、長安汽車跌幅1.88%,跌幅最大的為金龍汽車,為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