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解除限售是什麼意思最好通俗點回答,謝謝
股票上市的時候會限制一部分股東把手上的股票出售,這樣做是為了維持股票價格的穩定和使公司對股票擁有掌控權,這部分限制出售的股票一般為公司員工所持有。一般限制期為一年到三年,視公司情況而定,在期限過後,這部分股票就可以上市流通,這個時候就叫限售股解禁。
解禁的股票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這些股票都在以前購買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大非和小非解禁對市場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大非的持有者往往是公司的主要股東,其持有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公司的控制權,獲得公司的長期經營收益。
小非的持有者是作為財務投資者進入公司的,其持有股票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因股票增值而帶來的投資收益。大非和小非相比較,在股價過高或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小非的減持意願更強烈,往往成為減持的主力,從而成為股市下跌的主要動力。
(1)股份限售解禁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限售股解禁對市場的影響:
1、解禁後的減持短期內增加對應股票供給量,加大股價波動及市場買盤資金流動性壓力,從一般情況看,限售股解禁後若持有人有強烈拋售意願或可導致股價的下跌。首發限售股及定增限售股解禁對股價影響較大,主要在於減持動力較強。
除減持之外,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綜合考量解禁數量占流通股本的比重、解禁時間窗口內的市場表現、個股走勢及風險偏好等眾多因素。
2、解禁潮峰中應防範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的解禁風險,注意規避傳媒、房地產及醫葯生物等解禁規模佔比大且快速擴大的行業板塊及個股。
限售股解禁風險總體可控。減持新規給解禁股份減持「剎車減速」,大規模減持難再現。實際減持的節奏會保持平穩有序,避免了市場投資者的對限售股解禁潮的過度恐慌。
㈡ 解禁股票是什麼意思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市值解禁的對象
解禁是指原來限售的股票在渡過了鎖定期之後就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限售股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類型: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規定,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後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後流通,也就是人們說的「大小非」,它增加了市場上股票的供應量,必然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沖擊,所以國家會控制它循序漸進地進行。
2.IPO限售股;股改後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發行的股票也需要鎖定一段時間後才能流通,是為了防止股東在公司上市後立馬套現的現象發生,保持公司股價穩定。
3.增發限售;公司實施定向增發新股,也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IPO發行的時候向特定投資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鎖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市值解禁的影響
限售股市值解禁對公司的影響需要結合不同的情況來分別討論。
一般來講,如果解禁股的股東是大批自然人小股東,通常他們的意圖就是通過上市套現獲得收益,在股票上市後通常都會獲得數倍的收益,這方面尤其以股改限售股為甚,因為其成本非常低,套利空間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投資者們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也可能不會繼續持有。而且還存在主力為了逼出散戶故意砸低股價的行為,這些行為都會導致股價下跌。
如果解禁股的股東是機構投資者或者國資股等情況,則股價一般會比較平穩,甚至微微上漲也可能發生,因為他們的目的都是繼續保持公司的控制權,有將公司做大做強的決心,所以在解禁期到來時不會大量拋售股票。
而定向增發解禁的話,通常增發的機構在定增時會享有一定的折扣,這些優惠的目的就是在解禁之後能賣個好價錢,機構投資者會有很強的賣出慾望,所以這也會造成股價的下跌。
就投資者心態而言,如果當前股票價格過高,那麼限售股被賣出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但是持有者認為後市會有很好行情的話,反而不會急於變現,對股價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對於主力而言,就要考慮到主力是否有足夠的籌碼,或者是否有建倉的想法。
所以說到底市值解禁只是一個放大鏡,真正能對股價影響的因素還有很多,在關注股票解禁相關的信息時,也要關心個股本身的質量和限售股的結構。投資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做決策前應當仔細分析所有的數據,做到理性投資,才有盈利的機會。
㈢ 限售股解禁是什麼意思
要了解限售股解禁的意思,先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限售股。
為更好地保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證監會對非流通股的上市交易作了期限和比例的限制。如《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第27條規定,改革後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自改革方案實施之日起,在12個月內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轉讓;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在前項規定期滿後,通過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數量占該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在12個月內不得超過5%,在24個月內不得超過10%。其中(二)就是針對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後的「限售」規定。
與限售相對應,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由於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稱之為限售股。
了解了什麼是限售股之後,我們來看看解禁,解禁就是允許上市
大小非是指大額小額限售非流通股,解禁就是允許上市。大小非解禁就是限售非流通股允許上市。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指的是小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內。
大非指的是大規模的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
大小非的由來
當初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說,有許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暫時是不能上市流通的。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大部分叫大非。
㈣ 股票限售解禁是什麼意思
解禁限售股是復指受到流通制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
㈤ 限售股解禁到底是什麼概念
你好,股票解禁一般是利空。股票解禁,就是限售股的限售期結束了,變成可流退股市。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首發限售股
公司IPO申請上市,首發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持有的股份屬於首發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36個月。上市後6個月內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發行價或者上市後6個月期末收盤價低於發行價,持有公司股票的鎖定期自動延長至少6個月。普通股東(非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也不存在突擊入股情況:自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鎖定一年。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的限售股,自上市之日起鎖定一年,離職後鎖定半年。
二、增發限售股
增發限售股,是已經上市的公司,通過增發新股的方式融資進行非公開增發,這部份股票也有限定期。
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規定:本次發行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內不得轉讓;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認購的股份,三十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解禁,就是以上兩類限售股鎖定期已滿,解除禁售。解禁會增加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份,增加股票實際供給,肯定是利空。但解禁股並不是一解禁就可以直接套現賣出,需要按照減持股份相關規定進行減持。
根據2017年新修訂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及深滬交易所相關細則,持有公司IPO前發行股份的所有股東均都被納入監管范圍(修訂前僅限制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需要遵守相關減持規定。主要規定包括:
(1)集中競價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1%。(2)大宗交易退出:任意連續90自然日內減持數量公司總股本2%,而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股份。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㈥ 解禁股票是什麼意思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股票限售股的解禁,既有可能是利好也有可能是利空。
對於股票即將出現限售股的解禁的情況,持有股票的投資者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因為限售股的持有者是原始股東或者是上市前的戰略投資人,他們更熟悉公司的經營情況。他們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對於股票的走勢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不管是原始股東還是戰略投資者,他們持有公司股票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利益。如果上市公司現在發展的很好,並且公司的未來更是充滿了無限可能,作為原始股東或者戰略投資者一定會為了更大的利益選擇繼續支持上市公司的。
當然也要預防原始股東或者戰略投資者,在上市公司股價的高位進行部分套現。由於他們這些大股東即使看好公司的未來,但是對於股價的走勢並不一定看好。這樣就會導致他們為了自身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也會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各位大仙,對於小仙的上述觀點,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㈦ 什麼是限售股解禁,限售股解禁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
限售股解禁是好是壞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可能利好也可能利空。
1、利空
限售股的持股專人一屬般是戰略投資者和原始股東,普通散戶是很難拿到的,而且獲得限售股的成本很低,限售股價格通常為1元/股。
限售股解禁之後,流通股本會快速增加,股票遭拋售的風險也會增加。因為限售股成本低,無論在哪個價位拋出都是盈利的。因此對於急於套利的持股人來說,很可能在股票上市後集中拋售。如果此時其他投資者不願接盤,那麼股價基本會下跌,持有股票的散戶就虧慘了。
2、利好
如果股票基本面較好,限售股解禁之後即使有人拋售,也有可能同時存在大資金接貨的投資者。
此外,為了讓股價拋售價格更高,限售股持股人也可能主動拉高股票價格,相對來說這又是利好的。
㈧ 股票解禁是什麼意思
股票解禁是指限售股過了限售承諾期,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的股票。
股票解禁的股票分為大小非和限售股。大小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是公司增發的股份。這些股票都在以前購買這些股票的人的手中。
解禁股是大小非股價,所以它會通過下調價格達到這種平衡,另則是因為大小非的成本極低,以股票價格來講有極大的獲利空間,也使它有較強的拋售意願,股票短期波段主要是取決於供求關系,一旦大小非拋售,其它的投資者不願意接盤,就會出海通證券那種連續跌停的走勢。
除了國家股沒有太大的拋售壓力外,其它小非的限售股上市後多數採取的措施,實事就是這樣的,特別是限售股解禁後使現有的流盤股本增加的越大的股票,跌幅越大。
拓展資料:
解禁只是一個時間窗口,意義就是解禁當日開始,解禁的股票就就可以交易了!並不是說一定要全部當日拋售,我可以繼續持有,也可以選擇拋售,什麼時候拋售,都由持有人自己決定。
大小非解禁的成本基本都是1元,限售股解禁的成本就是其增發價格。
非是指非流通股,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
持股低於5%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於5%的叫大非。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
這等於大幅增加股票市場的股票供給量,改變股票的供求關系,若大小非解禁後採取減持,將促使股價下行
。㈨ 解禁是什麼意思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通俗點兒講,解禁就是原來不流通的股份現在要流通,這就是解禁。
解禁限售股是指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限制的取得流通權後的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那麼,股票解禁有什麼影響,對股價的影響是怎樣的呢?具體如下:
對於個股而言,股票限售解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分析股東是否會將解禁的股票套現,需要分析的因素頗多。股票限售解禁對公司股票的影響也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它既非洪水猛獸,也非救命稻草。綜合市場分析認為,限售股解禁對本公司股票的影響是漲跌互現。
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大小非解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解禁股對股價的影響還在於,大小非解禁通常會帶來減持,減持就是大股東在二級市場拋售一部分可以上市流通的股份,增加了市場的流通量,有人賣就需要資金去承接,短時間內供過於求,使股價下跌,一般來說對股市算是利空。當然如果大股東不減持就不算利空,反而有可能刺激股價上漲。而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售,所以大非解禁對股市的沖擊往往比較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