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教借殼上市的知識,A借B的殼上市,A的資產注入B之後,A公司是要注銷了嗎B再改個與A相關的名字
如果生產復經營產品制變化比較大,一般是改一個和A相關的名字,
倒不一定和A的名字一樣,
主要是改一個符合其生產或主營產品行業范圍的名字
如果2個公司生產經營的內容差不多,可能是改一個差不多,但范圍更大名字
比如南方XX和北方XX整合後,改名中國XX (南車+北車=中國中車)
B. 「借殼上市」是什麼意思
所謂借殼上市就是指一家資產雄厚又沒有上市的公司將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獲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後,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情況下,該殼公司就將會被除名。
企業有好有壞,殼自然也有好有壞,殼的好壞一般由以下幾個指標決定:
1、市值大小
對於借殼方來說,最大的成本就是借殼後權益被原有上市公司的分享與攤薄。殼公司市值越小,重組後借殼方股東佔比越高,後續上市後分享市值財富越多,股本融資空間也就越大。殼公司市值越大,則反之。
2、股本大小
在殼公司市值確定的前提下,股本越小越好。股本越小則代表重組後每股收益越高,對於後續經營壓力也越小,後續發股融資空間也越大。
3、殼是否干凈
干凈的殼首先要保證沒有負債或其他風險,其次是能順利實現剝離。最干凈的殼就是央企重組下屬上市公司騰出來的殼,國企沒有為非作歹的內在驅動,同時還有強大的母公司作靠山。
4、能否遷址
能否遷址也是一件很關鍵的事情,因為很多借殼企業受到當地政府的各種支持,市長非常希望能夠給當地增加一家上市公司作為政績。
借殼上市的好處
1、首先,借殼上市可以縮短上市的時間成本,快速實現上市。借殼上市不但周期快,不用去證監會拉關系送好處排長隊,而且還可以規避一些IPO無法規避的重大瑕疵。
2、其次,凡是成為殼的公司,都是長期經營不善,估價低迷的已上市公司。那麼,借殼上市的借殼者可以在上市之前偷偷吸納建倉,在期貨市場上買入一份期貨合約。等到重組成功過後,借殼者就可以通過實物交割或現金清算來了結這筆期貨交易,從而從中獲得一份利。
3、再次,借殼上市可以獲得在資本市場進行再融資的便利,既能提高公司自身的債務融資能力,還能拓寬公司權益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從而實現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
4、最後,借殼上市的公司往往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在聚集了大量投資者的目光和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眼球過後,這家借殼上市的公司就會屢屢被投資者熱炒。那麼不久之後,隨著而來的也就是公司股價的大漲。這其實對公司的發展是很有幫助
C. 借殼上市是什麼意思
借殼上市是指一家母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該公回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答,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
借殼上市的做法是:
第一步,集團公司先剝離一塊優質資產上市。
第二步,通過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籌集資金,將集團公司的重點項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
第三步,再通過配股將集團公司的非重點項目注入進上市公司實現借殼上市。
(3)上市公司借殼改名字擴展閱讀:
借殼上市具體形式有三種:
1、通過現金收購,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智能軟體集團即採用這種方式借殼上市,借殼完成後很快進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場反映。
2、完全通過資產或股權置換,實現「殼」的清理和重組合並,容易使殼公司的資產、質量和業績迅速發生變化,很快實現效果。
3、兩種方式結合使用,實際上大部分借「殼」或買「殼」上市都採取這種方法。
D. 「借殼上市」里的「公司重組」是什麼意思請通俗說明。
一,股票里的重組與借殼的區別: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改組為上市公司時將原企回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合答理劃分和結構調整,經過合並、分立等方式,將企業資產和組織重新組合和設置。狹義的資產重組僅僅指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劃分和重組,廣義的資產重組還包括企業機構和人員的設置與重組、業務機構和管理體制的調整。目前所指的資產重組一般都是指廣義的資產重組。
借殼上市是指某公司把資產注入一間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即借殼上市也叫買殼。
E. 借殼上市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是來指所公開發行自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的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在證券市場融資,廣泛吸收社會閑置資金,如公開上市增發股票,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F. 「借殼上市」和「買殼上市」有什麼區別
「借殼上市」和「買殼上市」沒有區別。
買殼上市又稱「後門上市」、借殼上市或內「逆向收容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後注入自己有關業務及資產,實現間接上市的目的。
買殼上市的工作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收購公布前的工作,涉及收購大股東的股份,所需時間沒有一定,視乎買賣雙方的談判進度和收購者盡職調查的深入程度和進度而定;第二階段是收購公布後的工作,涉及向其他股東提出全面收購,需按照收購與合並守則指定的時間表進行。
(6)上市公司借殼改名字擴展閱讀:
買殼上市的一般程序,整個步驟包含以下各項相關連之交易:
1、收購人購入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即30%或以上的股份,或低於35%但能給予收購人上市公司管理權的股份比例);
2、收購人注入新資產予上市公司,並將一些收購人沒有興趣經營的資產由上市公司賣給前控股股東;
3、收購人在取得上市公司30%或以上的股權後,須根據證監會的收購及合並守則向上市公司其他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買殼上市
G. 借殼上市是什麼意思呀為什麼空殼公司也能上市呢是因為該公司本來就是上市公司嗎
借殼上市是一個金融術語,指一家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
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必須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資源的兩種資產重組形式。
而借殼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
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
(7)上市公司借殼改名字擴展閱讀:
一、實現途徑
要實現借殼上市,或買殼上市,必須首先要選擇殼公司,要結合自身的經營情況、資產情況、融資能力及發展計劃。
選擇規模適宜的殼公司,殼公司要具備一定的質量,不能具有太多的債務和不良債權,具備一定的盈利能力和重組的可塑性。接下來,非上市公司通過並購,取得相對控股地位,要考慮殼公司的股本結構,只要達到控股地位就算並購成功。其具體形式可有三種:
A:通過現金收購,這樣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智能軟體集團即採用這種方式借殼上市,借殼完成後很快進入角色,形成良好的市場反映。
B:完全通過資產或股權置換,實現「殼」的清理和重組合並,容易使殼公司的資產、質量和業績迅速發生變化,很快實現效果。
C:兩種方式結合使用,實際上大部分借「殼」或買「殼」上市都採取這種方法。
非上市公司進而成為控制股東,通過重組後的董事會對上市殼公司進行清理和內部重組,剝離不良資產或整頓提高殼公司原有業務狀況,改善經營業績。
二、會計處理
針對部分有證券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反映,對於非上市公司通過購買上市公司的股權、實現間接上市交易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存在一些理解差別,財政部會計司日前發布《關於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股權實現間接上市會計處理的復函》,明確相關問題。
財政部在復函中明確,非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未形成反向購買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的規定執行。
非上市公司以所持有的對子公司投資等資產為對價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構成反向購買的,上市公司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當區別以下情況處理。
交易發生時,上市公司未持有任何資產負債或僅持有現金、交易性金融資產等不構成業務的資產或負債的,上市公司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財政部關於做好執行會計准則企業2008年年報工作的通知》(財會函[2008]60號)的規定執行。
交易發生時,上市公司保留的資產、負債構成業務的,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及相關講解的規定執行,即對於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企業合並成本與取得的上市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當確認為商譽或是計入當期損益。
非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權,構成反向購買的,上市公司在其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等的規定確定取得資產的入賬價值。上市公司的前期比較個別財務報表應為其自身個別財務報表。
H. 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和借殼上市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收購一家上市公司和借殼上市有本質區別:
一、目的不同。股權收購是公司出資購買目標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從而達到控制目標的目的;而借殼上市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股權置換取得上市資格,從而在股市融資。
二、法律結果不同。通過股權收購,收購公司和目標上市公司都還存在,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注銷,只是目標上市公司的股東發生了變化;而借殼上市的結果是收購公司被注銷,然後通過其控股地位將目標公司改名為收購公司。
三、工商登記手續不同。股權收購需要在工商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股東變更登記;而借殼上市需要收購公司辦理注銷登記、目標上市公司辦理股權和名稱變更登記。
借殼上市的優勢是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劣勢是辦理手續繁瑣,時間長。
股權收購的優勢是公司以股東身份出現在目標上市公司中,承擔風險較小,劣勢是只能間接控制上市公司。
基於上述原因,從成本上講,借殼上市比股權收購高。
(8)上市公司借殼改名字擴展閱讀:
股權收購操作流程
第一,起草、修改股權收購框架協議;
第二,對出讓方、擔保方、目標公司的重大資產、資信狀況進行盡職調查;
第三,制定股權收購合同的詳細文本,並參與與股權出讓方的談判或提出書面談判意見;
第四,起草內部授權文件(股東會決議、放棄優先購買權聲明等);
第五,起草連帶擔保協議;
第六,起草債務轉移協議;
第七,對每輪談判所產生的合同進行修改組織,規避風險並保證最基本的權益;
第八,對談判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或風險出具書面法律意見;
第九,對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法律意見;
第十,協助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的工作;
第十一,辦理公司章程修改、權證變更等手續;
第十二,對目標公司的經營出具書面的法律風險防範預案(可選);
第十三,協助處理公司內部授權、內部爭議等程序問題 (可選);
第十四,完成股權收購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